关于描写菊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菊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菊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菊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菊花的诗词10篇
《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
明代: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庭前菊》
唐代: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过菊江亭》
明代: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菊梦》
清代: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成语:
明日黄花、春兰秋菊
孤标傲世、过时黄花
菊老荷枯、黄花晚节
泥金万点、黄花晚节
诗词:
《九日齐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秋怀》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策策桐叶风,蒙蒙菊花雨。
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
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荷戈北戍秦,挂*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
所余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菊花的诗词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赋得残菊——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安九日——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瘦菊为小婢作——陈佩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黄花——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花,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
菊花进入文学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虽然此诗中菊花还是点缀物,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浩如烟海的咏菊诗词的滥觞。
魏晋时期,咏物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的阶段,纯粹的咏菊韵文也开始出现了,如成公绥的《菊颂》、郭璞的《菊赞》、袁山松的《咏菊》等作品,或描写外形、或赞叹妙用、或颂扬品质,都是对菊花的集中表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饮酒》等诗中对菊花的吟咏,更是在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咏菊诗词创作的高峰,几乎所有著名诗人、词人都曾创作过吟咏菊花的作品,表现特点也大多由重外形描写而转趋于重内涵发掘,使菊花的历史文化意蕴得到逐步定形、强化。
元明清时期直至当代,咏菊诗词创作一直保持了较为旺盛的局面,在沿承传统咏菊主题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较有新意的作品。
综观中国历代的咏菊诗词,思想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的着重描写菊花雅致的姿容、颜色;有的则着重表现菊花独有的内在气韵。有的直抒胸臆,述说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有的则采取比兴寄托的表现方式,通过菊花,以隐曲幽微的笔触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愫。菊花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菊花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这首诗中,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
菊花被称为“花中隐士”,主要归功于东晋著名隐士、田园诗人陶渊明。据载,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归隐田园、适情足志,以追求性情的本真,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成为后世文人心目中的隐士典范。他酷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写下了不少咏菊名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等名句,堪当咏菊诗中的经典。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他在《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如果说陶渊明之前的咏菊文学还大多停留在对菊花外形、功用的描述,那么从陶渊明开始,咏菊文学就逐渐转向了对菊花内在品质的赞美歌颂。菊花傲然不俗、坚贞不屈的品性,与传统文人理想人格中的清高淡泊、固守穷节等品质相契合,成为一种隐逸文化的固定象征,菊花也成了隐士的化身。咏菊诗词中常用常出的“陶令、东篱、白衣人送酒”等有关陶渊明的典故,也与菊花意象融为了一体。
二、游子的感时伤怀
菊花的诗词
成语:
明日黄花、春兰秋菊
孤标傲世、过时黄花
菊老荷枯、黄花晚节
泥金万点、黄花晚节
诗词:
《九日齐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秋怀》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策策桐叶风,蒙蒙菊花雨。
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
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荷戈北戍秦,挂*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
所余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寒菊》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10.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11.晨兴中酒情怀懒,满眼黄花满屋香。——方回《辛丑九日五首·政恐登高枉断肠》
12.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杜牧《江上逢友人》
13.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鲁迅《偶成》
14.但愿有钱堪对菊,莫愁无手可持螯。——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1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7.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18.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贾岛《对菊》
19.重阳种菊花,此意亦大好。——梅尧臣《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见》
20.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李郢《早发》
21.篱边准拟嗅清香,菊蕊真同佛斋妆。——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22.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骆宾王《晚憩田家》
23.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陆游《菊枕诗》
2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25.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26.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谢友人惠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其二
黄仲昭〔明代〕
鲜葩灿灿吐奇芬,截得天机锦绮文。病眼摩挲吟看久,愁怀应减两三分。
谢友人惠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其三
黄仲昭〔明代〕
繁英楚楚开寒玉,应与蟾光一色清。疑是羽仙初宴罢,醉飞环佩下蓬瀛。
诸菊咏十二首 其一 金莲菊
张黼〔明代〕
洛浦歌残不见人,秋风三径露香新。天然富贵无雕饰,羞逐齐宫锦袜尘。
诸菊咏十二首 其八 白牡丹菊
张黼〔明代〕
玉露凝辉粉艳新,芳魂无意*阳春。只愁野鹿重衔去,零落秋香逐路尘。
胡菊泉惠我丈菊走笔谢荅四首 其二
边贡〔明代〕
丈菊亭亭入座新,白花辉映白纶巾。生来自有凌云志,可是孤高不*人。
胡菊泉惠我丈菊走笔谢荅四首 其三
边贡〔明代〕
一枝分取到山家,月映疏篱水映花。欲把赠梅诗赠菊,暗香浮动影横斜。
咏菊十首 其一 梅花菊
王立道〔明代〕
彭泽高人里,孤山处士家。清明迥相映,草树亦交花。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王立道〔明代〕
弱羽缀芳枝,离褷傍水涯。欲识此花品,唯应逸少知。
对菊怀邻菊子三首
李梦阳〔明代〕
旧种寒株傍吹台,重阳今岁不曾开。遥思烂熳还怜汝,欲比馨香恐见猜。
金菊对芙蓉·何介夫公子招觞菊
杨葆光〔清代〕
虫语吟秋,蝶衣惊梦,西风吹过重阳。恰霜螯肥美,绿蚁浮香。
翩翩公子多情甚,许故人、跌宕词场。坐中谁最,画师董巨,词客姜张。
犹忆放棹丹杨。有金焦北固,暝色苍苍。又吴山把盏,旧事难忘。
论交须似秋容淡,共东篱、陶令评量。月明归路,满头插遍,莫笑臣狂。
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如牡丹花、美人蕉、君子兰、荷花、海棠花、杜鹃花、杏花、郁金香、百合花、玫瑰花等等,其中菊花的品种最多,且产量居首。
中国十大名花菊花排列第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
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早在《离骚》就有关诗句:“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古代文人当中,陶渊明爱菊成癖,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等名句,流传甚广。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俗。有诗为证,如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丘浚的“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如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寅的“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等等。
古典文化中,菊花也常用来表示容颜憔悴。如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张养浩的“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等等。
菊花也用来表示伤春悲秋的善感情怀。如吴文英的“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晏几道的“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曹雪芹的“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等等。
菊花也代表高洁的品格,如:于谦的“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菊花也代表思念,如:岑参“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等含义。
没想到菊花有这么多的含义。下面呈上八首经典菊花诗,以飨亲爱的朋友们。
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菊花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饮酒·其七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菊
宋代: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叹庭前甘菊花
唐代: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赵昌寒菊
趣侃红楼130:螃蟹宴,吃姜饮酒喝醋,菊花诗,对菊贡菊菊影
史湘云请客,贾母带着王夫人、薛姨妈等都来趁热闹。期间提到史家的枕霞阁,给史湘云留出了“枕霞旧友”的名号。
“枕霞旧友”,按说旧友是贾母。史湘云得此名,点出她与贾母互为影射的设定。而“枕霞”指史家,“旧友”指疏离,预示史湘云日后被史家抛弃的结果。
一场螃蟹宴皆大欢喜,最有意思的一个情节却是王熙凤去鸳鸯*儿的桌上蹭吃蹭喝。这些大丫头与她*辈,*时说笑惯了。王熙凤调侃鸳鸯说贾琏看上了她,日后要讨了她做妾。记住这句话,非常关键。
琥珀在贾母跟前排名第二,也不是善茬。听了王熙凤调侃鸳鸯,她就借*儿嘲笑一番凤姐主仆。“鸳丫头要去了,*丫头还饶他?你们看看他,没有吃了两个螃蟹,倒喝了一碟子醋,他也算不会揽酸了。”
这段插曲看似贾府日常,却映照了不远的将来,王熙凤、鸳鸯和*儿就因这“醋”字,前程尽毁。不提。
贾母吃了螃蟹也就回去休息了。剩下大观园诸人迎来重头戏,海棠诗社第二社“菊花诗”终于可以开始了。
在说菊花诗之前,还要多说一句,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海棠诗的时间已经是秋天。按说海棠花开多是春天。苏东坡咏《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就是指春天。何以大观园众人要在秋天咏白海棠呢?有人说不是有秋海棠之说么?其实秋海棠与海棠并不是一类,不能混为一谈。
《红楼梦》的海棠、白海棠都是木本海棠,秋天很难看到开花。
前文说过海棠花、海棠诗和海棠诗社都是为了祭奠史湘云订婚。由于贾府那几天各种事叠出,众人也没对史湘云定亲发表看法。待到湘云一走,众人建立海棠诗社,吟诵海棠诗,分明是借海棠隐喻女儿订婚仿佛人生入秋。后文史湘云的姻缘签“海棠花签”,对此也做了呼应。
秋天的海棠花,隐喻大观园第一个定亲的姊妹史湘云,给大观园群芳带来一种悲壮,对春逝去的不甘心,若再结合菊花诗,才知各人命运的变化与结局。
既然海棠诗,是对史湘云的姻缘注解,并影射各人自身,菊花诗当也不例外。我们还从史湘云入手,简单讲一下三首菊花诗:《对菊》《贡菊》《菊影》,对史湘云的一生伏笔。
十二首菊花诗,合金陵十二钗之数,却是五个作者。史湘云和林黛玉各作三首,可见二人之才确实在他人之上,当然也都属于“不服输”的个性。
说在前面:君笺雅侃红楼不懂诗文,对菊花诗只做线索一类解读,还请不要过高标准要求,见笑了。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对菊》的立意是与菊花相对而赏,以*等的地位欣赏。《对菊》在唐宋都有不错的名篇,诗题倒不是《红楼梦》首创。
史湘云在诗中借花喻人展现了她“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洒脱态度。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菊花都是移植不是原生。代指史湘云在贾府为客,在史家为客的可怜身世。
“深浅”相对,也是自诩,爱她者深,薄她者浅,不求苟同。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南山布衣闲散,却可拥有闲情逸致对菊赏花遣怀。但也难掩“寂寞、萧疏”,才是史湘云的孤独人生写照。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拔高菊花为群花最傲世不群,唯有对菊之人是知己。这一句高明在“数去,看来”,将史湘云的名士风流的豪气渲染到了极致,也将她的傲气渲染到顶点。
我就起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光阴短暂,当得珍惜眼前。最后这一句柔情满满,却也无可奈何。
整首诗,史湘云借菊花标榜自己的志气,却也伤怀于孤苦无依。她有最早被定亲的彷徨,又骄傲的不希望姐妹们可怜,她珍惜与姐妹们的短暂相聚,只因来日无多。
整首诗还是史湘云的明快风格,读来爽快,但底色却是悲情,细思难免哽咽不忍,这就是史湘云隐藏在豪气之下的脆弱。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对菊》之后是《供菊》,将菊花由室外移至室内,朝夕相对,其实还是“对菊”。
整首诗借虚实相对的写法,从记忆中想起当日“供菊”,与菊相对的琴瑟和鸣的美好。
诗人从回忆中体会知音相伴的特殊情感,毫无疑问是史湘云回忆起婚后的短暂美好。
林黛玉对《供菊》大为赞赏,夸奖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林黛玉对情最是敏感,她捕捉到史湘云借菊遣怀的不舍与美好,带着欣赏和羡慕去夸赞。
史湘云订婚的对象,君笺雅侃红楼坚持认为是冯紫英,二人“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天造地设一对。
婚后二人幸福一如《供菊》般琴瑟和鸣,和和美美。让史湘云终于体会到家庭幸福的美好。
奈何好景不长[乐中悲],很快冯紫英死,史湘云流落烟花巷,再回首就只剩下回忆。正是《供菊》中的情怀。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 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对菊》是指史湘云婚前女儿人生,《供菊》是指史湘云婚后姻缘幸福,《菊影》就是史湘云家破人亡[乐中悲]后的惨淡。
一、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二、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 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三、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 苏轼《送顿起》
四、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五、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 《菊》
六、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七、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
八、一醉莼丝脍玉,忍教菊老松深。 —— 吴文英《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九、菊花开,菊花残。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十、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十一、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十二、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十三、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十四、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黄巢《题菊花》
十五、兰佩紫,菊簪黄。 ——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十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34、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十七、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 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十八、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十九、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有怀...》
二十、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二十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二十二、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二十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二十四、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二十五、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 —— 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二十六、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二十七、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
二十八、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王禹?《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二十九、梅定妒,菊应羞。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三十、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三十一、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赋得残菊》
三十二、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三十三、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
三十四、菊暗荷枯一夜霜。 —— 苏轼《浣溪沙•咏橘》
三十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三十六、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 韩琦《九日水阁》
三十七、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 《重阳*上赋白菊 》
三十八、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三十九、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
四十、潮腮笑入清霜。 ——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四十一、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四十二、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 秋瑾《九日感赋》
四十三、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四十四、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四十五、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 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四十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四十七、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 曹雪芹《残菊》
四十八、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曹雪芹《螃蟹咏》
四十九、*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五十、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描写菊花的古诗词4篇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菊花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赋得残菊——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安九日——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瘦菊为小婢作——陈佩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黄花——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寒菊》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10.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菊的诗词
秋菊的诗词
菊花的诗词
赏菊的诗词
赞菊花的诗词
写菊花的诗词
咏菊花的诗词
菊的古诗词
描写菊的诗词
赞美菊的诗词
诵菊的古诗词
咏菊的古诗词
傲菊的古诗词
含菊的古诗词
爱菊的古诗词
有关菊花的诗词
关于秋菊的诗词
秋菊花的诗词
有菊字的古诗词
关于菊花的诗词
菊花的诗词名句
描写菊花的诗词
描写菊花诗词
歌颂菊花的诗词
描写秋菊的诗词
形容菊花的诗词
赏菊心情的诗词
这菊花的古诗词
关于菊的古诗诗词
菊花的诗词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