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描写四月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诗经描写四月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诗经描写四月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诗经描写四月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诗经《小雅·四月》全文鉴赏
《四月》是《诗经·小雅》第五十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八章,每章四句。这是一首政治讽谕诗,写周朝一个小官吏行役江南,遭遇变乱,滞留难归,作这首诗以诉说痛苦的心情。系诗人为抒发强烈悲愤之情而作,屈原、杜甫等诗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译文
四月已经是夏天,六月酷暑就将完。祖先不是别家人,怎忍让我受熬煎?
秋日有风风凄凄,百草凋零百花稀。颠沛流离痛苦深,何时才能回家里?
冬日寒气真凛冽,狂风呼啸肤欲裂。没有一家不快活,独我遭灾多悲切!
好树好花满山隈,既有栗树也有梅。大受破坏与残害,不知那是谁的罪。
看那山间泉水横,一会清来一会浑。我却天天遇祸患,哪能做个有福人?
长江汉水浪滔滔,统领南方诸河道。鞠躬尽瘁来办事,可是没人说我好。
为人不如鹰和雕,振翅高飞上云霄。为人不如鲤和鲟,潜入深渊把命逃。
蕨菜薇菜长山里,杞树桋树长洼地。我今作首歌儿唱,满腔悲哀诉说起。
注释
(1)四月:指夏历(即今农历)四月。下句“六月”同。
(2)徂(cú):往。徂暑,意谓盛暑即将过去。
(3)匪人:不是他人。
(4)胡宁:为什么。忍予:忍心让我(受苦)。
(5)卉(huì):草的总名。腓(féi):此系“痱”的假借字,(草木)枯萎或病。
(6)瘼(mò):病、痛苦。
(7)爰:何。适:往、去。归:归宿。
(8)烈烈:即“冽冽”,严寒的样子。
(9)飘风:疾风。发(bō)发:状狂风呼啸的象声词。
(10)谷(gǔ):善、好。
(11)何:通“荷”,承受。
(12)侯:有。
(13)废:大。残贼:残害。
(14)尤:错。罪过。
(15)相:看。
(16)载:又。
(17)构:“遘”的假借字,遇。
(18)曷:何。云:语助词。
(19)江汉:长江、汉水。
(20)南国:指南方各河流。纪:朱熹《诗集传》:“纪,纲纪也,谓经带包络之也。”
(21)尽瘁:尽心尽力以致憔悴。仕:任职。
(22)有:通“友”,友爱,相亲。
(23)鹑(tuán):雕。鸢(yuān):老鹰。
(24)翰(hàn)飞:高飞。戾(lì):至。
(25)鱣(zhān):大鲤鱼。鲔(wěi):鲟鱼。
(26)蕨薇:两种野菜。
(27)杞:枸杞。桋(yí):赤楝。
鉴赏
从此诗“卒章显志”的末两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来看,诗人系为抒发强烈悲愤之情而作。后世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其情实与《四月》一脉相通。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告哀”,告什么哀,这可从前面七章找答案。
前三章是“哀”的内容。二章的“乱离瘼矣,爰其适归”是哀的集中表现,诗人颠沛流离,遭贬谪,被窜逐,无家可归,贫病交加,仓皇狼狈,犹如丧家之犬。
《诗经: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我日构祸,曷云能谷?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注释:
1、四月:指夏历即今农历、四月。下句“六月”同。
2、徂:往。徂暑,意谓盛暑即将过去。
3、匪人:不是他人。
4、胡宁:为什么。忍予:忍心让我受苦、。
5、卉:草的总名。腓:此系“痱”的假借字,草木、枯萎或病。
6、瘼:病、痛苦。
7、爰:何。适:往、去。归:归宿。
8、烈烈:即“冽冽”,严寒的样子。
9、飘风:疾风。发发:状狂风呼啸的象声词。
10、谷:善、好。
11、何:通“荷”,承受。
12、侯:有。
13、废:大。残贼:残害。
14、尤:错。罪过。
15、相:看。
16、载:又。
17、构:“遘”的假借字,遇。
18、曷:何。云:语助词。
19、江汉:长江、汉水。
20、南国:指南方各河流。纪:朱熹《集传》:“纪,纲纪也,谓经带包络之也。”
21、尽瘁:尽心尽力以致憔悴。仕:任职。
22、有:通“友”,友爱,相亲。
23、鹑:雕。鸢:老鹰。
24、翰飞:高飞。戾:至。
25、鱣:大鲤鱼。鲔:鲟鱼。
26、蕨薇:两种野菜。
27、杞:枸杞。桋:赤楝。
译文:
四月已经是夏天,六月酷暑就将完。
祖先不是别家人,怎忍让我受熬煎?
秋日有风风凄凄,百草凋零百花稀。
颠沛流离痛苦深,何时才能回家里?
冬日寒气真凛冽,狂风呼啸肤欲裂。
诗经四月赏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小雅·四月》的赏析。
《诗经·小雅·四月》原文: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谷?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诗经·小雅·四月》赏析:
从此诗“卒章显志”的末两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来看,诗人系为抒发强烈悲愤之情而作。后世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其情实与《四月》一脉相通。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告哀”,告什么哀呢?我们可从前面七章找答案。
前三章是“哀”的内容。二章的“乱离瘼矣,爰其适归”是哀的集中表现,诗人颠沛流离,遭贬谪,被窜逐,无家可归,贫病交加,仓皇狼狈,犹如丧家之犬。
流亡或流放的'本身已够悲惨,而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更加深了这种悲哀的程度。从首章“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呼天抢地声中,可见诗人怨愤之深。他不是*民,更不是拾荒流浪汉,而是勋戚贵族的后裔。现在遭受莫大苦难,先祖在天之灵怎么会忍心看我受罪而不加荫庇?逝世的先人当然无辜,诗人的用意自然是指斥活着的当道者刻薄寡恩,对功臣后裔尚且未加眷顾,更何况他人。这使人想起屈原《离骚》的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用自己先祖的高贵,表示对楚怀王流放、迫害自己的不满,两者用意如出一辙。
在客观环境上,一是写经历时间之长,从“四月维夏”到“冬日烈烈”,整整三个季度。从京城流放到目的地,需长途跋涉九个月,道途之凄怆艰辛,流放地的僻远蛮荒可想而知。二是写各季的自然环境,四月到六月是炎蒸伏天,酷热溽暑尽在不言中。“徂暑”,好不容易熬过了暑天,盼望能熬出头,却不知路还远着呢!接着是秋天,“百卉俱腓”,一派萧瑟恻怆景象;再接着是冬天,“飘风发发”,狂风怒吼,严寒凛冽。人们蜷缩在家里,或围炉取暖,或饮酒作乐,他却要在天寒地冻刺骨寒风中跋涉前进,那真是够悲哀的。用心境、环境烘托和加深对“哀”的表现,这种艺术手法运用得很成功。顺便说一句,诗的第三章与《小雅·蓼莪》第五章几乎全同,这种句段互相移用的现象在《诗经》中并不罕见,原因可能是诗在当时非常流行,如同民歌民谣一样被广泛传诵吟唱,因而其中某些切景切情的句段会不期而然地被撷取移用,天衣无缝,如同己出。
后四章是“哀”的原由。前面三章给人迁徙动荡之感,四章起季节与地域都已相对静止,着重抒发诗人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痛定思痛的反思。四章点出莫名其妙地受谗毁中伤,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章“获罪之冤,实为残贼人所挤。‘废’字乃全篇眼目。”因为“废”,哀才接踵而至。五章追思遭“废”的缘故,当是不肯同流合污吧。泉水有清有浊,自己不能和光同尘,所以一天天遭祸、倒霉。屈原有一篇《渔父》,写他志尚高洁不同流俗而遭放逐,游于江潭。渔父对他“举世皆浊己独清”的品格进行批评劝导,屈子不为所动,渔父鼓枻而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其意境颇与此章相通。
诗人在流放地安顿后,在周围漫步,附*有山,山上有栗树梅树,山间还有潺潺流泉,山下则是波浪滔滔的长江、汉水,这就明确点出了放逐的地域在南国。长江汉水有条不紊地容纳统领着南方诸水系,而朝廷却纲纪弛败,忠奸莫辨,鞠躬尽瘁却不被信任重用。五章表明自己清白无辜,也包含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后世大诗人杜甫也继承了这种忠君爱国情操,他的《江汉》诗说:“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古往今来,这种耿直倔强的“腐儒”真不少啊!
七章继续写所见所思。雕鹰振翅在高空中翱翔,鲤和鲔在深水中潜游,它们能避开猎人的矰缴和渔夫的钓钩,全身远祸。诗人见了不禁神往,叹息道:可惜我不能像雕鹰鲤鲔那样,逃避那人间的桎梏与祸害。诗人脱离现实的向往与追求,也正反映了现实的黑暗与残暴。全诗以一己为代表,在暴露现实方面有相当深度与广度,不愧是现实主义的力作。
这首诗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在写法上,大抵前两句言景,后两句抒情,景和情能丝丝入扣,融为一体,把“告哀”的主旨表现得真挚深沉,很值得借鉴。
(1) 是的,所有的梦想与心思,在四月里飘洒落地 都在风雨的呼啸当中,袒露痕影,记忆着曾经的悲怆 真实与虚蒙的目光,都在窥视着人心的欲望 那一场飘然而来的雪,寒冷远去了吗 最终的感触,又在目光中*非常不公的伤痕 (2) 感谢,四月的诗里,下着四月的雨,淋漓你我心境 就在许多崭新的叙说中,忘掉那些承诺 带着许多信任的辛劳,走过了我和你悲疮的年纪 只好歇息在那孤独的枝桠上,倾听到北方雪地上乌鸦的 歌唱和絮语,飘零着许多花草的美丽与创痕 (3) 或许,就有许多寂寞的记忆伴随着那些风情 变成了四月的雨水,肆意飘荡,然后 她就对我说:不要埋怨,你就是大地勤劳的儿女 劳动永远是光荣的,饥寒奔波就属于你 为此,我的灵魂就在选择的过程里,寒冷在雨中 (4) 四处漂浮的棉絮,无法遮掩寒冷,每一干枯的芦苇 与草垫,被狂暴人所残杀,轻浮飘荡在夜空中 四月的变迁,就是那疯狂的雨水,真的 在那些讥笑的目光中,我才发现自己就在家园的一角 枕着行人裸痕的棺掴,在思想那些故事和* (5) 哈哈……一阵狂笑之后,花草的坚韧,叙说辛劳 就这样融化在四月的花草形态上,日新月异 奋发是那样的坚硬如石,让许多肉体都融化在泪花里 透过每一付丰满或者褐色残缺的骨头,让我 看清了那一场风暴*卷的壮美,呼啸得天昏地暗 (6) 还是四月的诗念,交织着许多人心的豪迈 就在这个落雨的时候,我听到每寸土地的断裂声响 其实就是我自己的骨骼在震动,诚心可见 才知道所有的美丽就在瞬间被阳光所摧残暴料 我的体内残存仅有星辰的那一点光痕,照耀网络路程 (7) 四月的雨,就在黑夜里打着电棒,让人眼显耀 凝视着最朴素的花絮,晃荡的身影,成为 路灯所紧随的目标,进城的那一只野狼在尾随着我 没有花草的荒野上,让我在诗歌里,看到了 许多弱小的动物在肚饿中而亡,无奈着四月丰满的目光 (8) 四月的雨,就这样在四月的诗里,豪迈风流 心灵的忏悔,在喊着上帝名字,无能为力 最终的被那些门徒所咆哮,上帝名字是你能够叫唤的吗 呼唤美好,江湖的故事里,结缘许多无辜的脸谱 在不同的面孔上,浸透难以发现的颤抖,只有天地感知 (9) 感怨什么?每一个光照的日子,都把落寞 和希望相互交易支付,季节染成色素,全是金色的 我和你用黑色的眼睛感触万象,是那一个 能够刺穿透盲肠的金色,比阳光还灿烂,真实而美丽 大地无辜,人性理念,总是在苦难中结缘携手 ——日创作
编辑点评:
四月的雨,带着思绪,带着情感,带着诗意,飘荡在风里。四月送走了寒冷的雪,带来了温暖的春天。四月还能听见北方的雪地上乌鸦的声音,也感受南方的花落。记忆的寂寞变成四月的雨,沉重的思绪,难忘的感情。四月的故事充满伤痛,带着沧桑。四月的雨,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诗情丰满,落笔生香,留给读者无尽想象的空间,带着读者进入诗的意境,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笔生动,语言精湛,充满感染力。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四月天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月天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思水乡,念江南,
梦里水色起漪涟,
窗纱湿繁华,
时光淡流年,
淡流年,
梦中情缘一线牵。
庐陵边,青原山,
兄弟携手醉忘还,
纪念管,井冈山,
正气浩然!
红旗招展!
那一瞬,那一间,
夕阳苍茫成岁月的云烟,
笑容点亮的风吹拂四面,
记忆如同绿滕蔓延,
蔓延……
未来犹如烟花飘散,
飘散……
兄弟笑靥若花灿烂,
天边晓霞心中流转,
亲人安,朋友无憾,
你们是我的人生四月天,
四月天,
草长莺飞桃花又开遍,
四月天,
春暖花开蓝天飞纸鸢,
四月天,
你们是我人间的四月天。
四月的春雨,断断续续的'打落了一地樱花,
犹如秒五里那始终错身而过的爱情。
暖阳下你我,依依不舍的站在道路的两边,
好似下一秒转身后就不再联系。
在这个完美的季节里,却有着不完美的我们,
这一刻,正午的阳光,都带着淡淡的寒意。
感觉如你,那一刻悸动的神态,
亦或者茫然的眼神,
都让人在刹那间铭记于心。
感觉如我,那瞬间唯美的冲动,
亦或者内心的悸动,
都让人久久不能忘却于心。
四月的感觉,好似温玉,
有着寒寒的暖意,让人流连。
思绪翻飞,泛黄的除了书本以外,
还有那些断断续续驳杂的记忆。
陈年旧物,变了的除了物品以外,
还有那些曾经你和我发的誓言。
白驹过隙,瞬间一切都恍如昨日,
昨日的你我,如烈火般轰轰烈烈。
思维的自由,外在的约束,内心的*,
四月桃花的诗句
桃花开,是朵朵竞相的开,满树都是,是争先恐后的开,百花齐放。下面是关于四月桃花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与描写。但是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的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是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与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与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是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假如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的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的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的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一般说,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原高出1100余米,气温较山下的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对于这个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自然是无法理解的。这从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写的一段话“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可以证明。其实,气温垂直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处也不例外。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的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000米处,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只能种青裸、小麦一类作物;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着几棵雪莲以外,啥植物也长不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与降水的垂直变异分不开的。所以山地地区的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
乡村四月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四月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一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赏析二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江浙一带乡村四月的风光。作者是南宋诗人,被称为“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竟被它纯美的田园风光所迷醉:山坡上草木葳蕤,一片青葱翠绿。江南插禾早,蓄满水的稻田里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四月到了,庄稼人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一个闲人。庄稼活像稻草垛一样堆起多高,一件接着一件,哪有做完的时候?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还是喜欢陕南的四月天。在形色上,它一点也不比江南差。比起翁卷的家乡来,我的家乡陕南的物候总要迟二十天左右。那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夏天,像一个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件件脱去青涩和单薄的外衣,骤然间显得丰满、成熟和性感。立夏一过,阳光一天比一天明媚,熏风一天比一天柔软,天空像复写纸一样的蓝。放眼望乡村,满眼是绿色,每一棵草都在开花,每一棵苗都在拔节。这时候,油菜和小麦还长在田地里,离收割还有一段时间,蚕豆和樱桃却早已摆上了农家的餐桌。芬芳的槐花一串串挂在窗外,装饰着露水明亮的家园。做秧田是一件细致活,得投进去技术和时间。正开花的紫云英被翻埋进田土里,再引来渠水沤田。阳光加热了满田的水,发酵了泥土里的生命,直到田泥变得无比柔软。这时候,退去一部分肥水,再将软泥做成一畦畦的温床,撒上草灰后再抹*。稻种的生命起初只是针尖大的一星点,在温室里长出两片叶子后方可移栽。那种农活叫“栽小秧”,是将一棵棵的小秧苗轻轻地摁进秧畦里去。栽小秧的时候,全家总动员,一幅又一幅点彩派的画作在田地里展开。最后别忘了在田头插个稻草人。麻雀嘴馋,它们虽然对那些已经生根发芽的小秧无技可施,但还得提防它们饥不择食地糟践。接下来,等待秧苗青麦子黄,割了麦子好插秧。那是一段暂时无事可做的时间,是大会战之前相对宁静的时刻。不妨到城里逛半天,归途中男人手里攥一把新买的镰刀,头上戴一顶簇新的草帽,女人腋下是一件新买的夏衣。下雨的时候,男人打了雨伞去串门,或者干脆在家睡懒觉;老人在屋檐下搓草绳,望着满天乌云盼天晴;女人在厨房里煮腊肉,裹挟着肉香的炊烟和迷蒙的雨雾永远纠缠不清。雨雾挡住我眺望远方的视线,却又将我的思念发酵到浓郁。妈妈这时候应该又在给我们做鞋垫吧,这是她每年四月坐在乡村滴雨的屋檐下必定要做的功课。她老人家这些年视力大不如前了,可勤劳的品质使她一直不肯浪费每一寸光阴。她搬个凳子坐在屋檐下,地上放个针线笸箩,伴着檐滴的声音扎进一针又一针,针针是对儿孙的牵挂和叮咛——她试图使我们的行走更加*稳和舒适。她在心里计划着哪四双是给我儿子的,哪两双是给我的,哪一双是给我媳妇的。她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一个人身体的尺码,而我们至今不知道她究竟穿多大的鞋。最喜欢是还是那句“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挥之不去的是愁情。
《诗经: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岂不怀归?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々骆马。
岂不怀归?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
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
集于苞杞。
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
岂不怀归?
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注释:
1、四牡:四匹公马。騑騑:马不停地走而显得疲劳。《广雅》:“騑騑,疲也。行不止,则必疲。”
2、周道:大路。倭迟:亦作“逶迤”,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
3、靡:无。盬:止息。
4、嘽(贪)嘽:喘息的样子。骆:黑鬃的白马。
5、启处:启,小跪。古人*地而坐,两膝跪着,臀部贴于足跟。启处,指在家安居休息。
6、鵻:一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夫不。
7、苞:茂密。栩:柞树。
8、将:奉养。
9、杞:枸杞树。
10、骎骎:形容马走得很快。
11、谂:想念。
译文:
四匹公马跑得累,道路悠远又迂回。
难道不想把家回?
官家差事没个完,我的心里好伤悲。
四匹公马跑得疲,黑鬃白马直喘气。
难道不想把家回?
官家差事没个完,哪有时间家中息。
鹁鸪飞翔无拘束,忽高忽低多舒服,
累了停歇在柞树。
官家差事没个完,哪有时间养老父。
鹁鸪飞翔无拘束,飞飞停停真欢愉,
累了歇在枸杞树。
官家差事没个完,哪有时间养老母。
四骆马车扬鞭赶,马蹄得得跑得欢。
难道不想把家回?
将这编首歌儿唱,儿将母亲来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写某个公务缠身的小官吏驾驶四马快车奔走在漫长征途而思念故乡、思念父母的行役,与《诗经》中其他同类题材诗一起,是后世行役诗的滥觞。
全诗五章,基本上都采用赋的手法。首章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王事靡盬”与“岂不怀归”一对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世界。以下各章内容都是对“伤悲”情绪的具体补充,全诗渗透着一种伤感色彩,这也是那个纷乱艰难时世氛围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影吧。“四马騑騑,周道倭迟”,马儿跑得快,跑得累,而道路又是那么曲折悠远,漫无尽头。风尘仆仆的小官吏知道马车跑得越快,离故乡和亲人就越远。他脑子里不是想那神圣的“王事”差使,他只在想一件事:“归”。却又用“岂不怀归”那样吞吐含蓄的反问句式来表达,表现了丰富细腻一言难尽的思想感情,非常耐人寻味。这“周道倭迟”,也正象征着漫长的人生旅途。多少人南辕北辙地行走在人生旅途中而有“怀归”之想,而“王事靡盬”无情地鞭笞着他们无奈地违心地前进着。除了陶渊明式人物能毅然“归去来兮”外,谁也免不了会有“心中伤悲”的阴影掠过。诗的抒情韵味相当悠长。
全诗有三章写到马,因为马是载客的主体。有二章写到鵻,是行途所见。路上所见必不少,单单拈出鵻,自有一番良苦用心。鵻又称夫不。《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疏云:“祝鸠,夫不,孝,故为司徒。”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因云:“是知诗以鵻取兴者,正取其为孝鸟,故以兴使臣之不遑将父、不遑将母,为鵻之不若耳。”俞樾《群经*议-毛诗》:“夫不乃孝鸟,其载飞载下,或以恋其父母使然。”诗人见孝鸟而有感于自己不能在家“启处”(安居),更谈不上尽孝于父母,让孝鸟与客观上已成了不孝的人作对照,感喟良深。又鹁鸠非常逸豫闲暇,自由地飞上飞下,累了可以任意停歇,在柞树上行,在枸杞上也行,爱停哪里是哪里。而可怜的四马,虽然是精心选拣出来毛色划一的华贵的骆马,但不得不终日拼命地跑,累了也得跑,累得气喘吁吁也还得跑。王家公事有规定期限,不容半点差迟。在这里,鵻的闲又与马的累形成鲜明有趣的对照。而写马的苦和累,其正意是衬托出人的疲劳烦恼。可见,诗中写马,写鵻,都非泛笔,而有很深的匠心在。
从谋篇布局来看,首章“我心伤悲”是定调,二章“启处”是安居乐业尽孝的基础,三、四章写父、母,“父天母地”是古人的观念,次序不能移易。末章念母,是承四章而来,以母概父。全诗层次井然。末章结句“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篇末揭旨,道出不能尽孝的悲哀。手法与《小雅-四月》末两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相同。
尽管这首诗是发泄牢骚,不满“王事靡盬”之作,但也可被曲解成忠孝不能两全而勉力尽忠王事之作,所以统治者用此诗来慰劳使臣的风尘劳顿。《左传-襄公四年》载穆叔云:“《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毛序》也说此诗“劳使臣之来也”。所以《仪礼》中的燕礼、乡饮酒礼中也歌此诗。在笺释上,最典型的是毛传和郑笺。毛传云:“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郑笺云:“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都将此诗的“怨”思化为“美”意,实有悖于原作的主旨。《诗经》中像这样被曲解的诗,数量还相当不少。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2、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间屈指,惜流年。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川。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李流谦《小重山》
3、病客如僧懒,多寒拥毳裘。三山一夜雨,四月满城秋。海瘴连云起,江潮入市流。钓竿如在手,便可上渔舟。——萨都剌《闽中苦雨》
4、客访遗基岁月华,仙人何处弄烟霞。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朱多《访仙亭》
5、四月淫雨寒凄迷,边军夜归闻鼓鼙。大麦漂流小麦黑,富家叹息贫家啼。书囊留滞北山北,草堂故在西楼西。焚香扫地早闭户,莫遣袈裟沾燕泥。——九皋声公《苦雨怀东皋草堂寄如仲愚》
6、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戏随胡蝶不知远,惊见行人笑却回。——黄庭坚《行迈杂篇六首·其二》
7、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9、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10、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1、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2、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魮。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郑燮《念奴娇·长干里》
13、前时小舫冒氛昏,重到轻桡破麴尘。湖面风烟饱姿态,一番到眼一番新。——陈造《四月望再游西湖》
14、望朝斋戒是寻常,静启金根第几章。竹叶饮为甘露色,莲花鲊作肉芝香。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床。剩欲与君终此志,顽仙唯恐鬓成霜。——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
15、去年直北走风沙,今日江南事事讹。转首不知春已去,闭门只觉树阴多。青天有月徒惆怅,空谷无人绝笑歌。极目中原天万里,野烟荒草几铜驼。——王冕《四月十二日书怀》
1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7、四月池水满,龟游鱼跃出。吾亦爱吾池,池边开一室。——白居易《咏兴》
18、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崔颢《辽西作》
19、三春不识桃李面,四月无莺但老鸦。谁料浮休痴处士,下车先看牡丹花。——张舜民《取里语以己语足成二绝》
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1、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吕温《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诗经描写四月的诗
关于四月的诗句诗经
四月的经典古诗句
四月的诗句
四月的的古诗
四月诗句
四月的诗词
四月天的诗句
求四月的古诗
四月的花的古诗
以四月为题的古诗
四月之殇的古诗
带四月的诗句
四月的雪的古诗
写四月的诗句
古诗四月的雨
四月雨的古诗
写四月四日的古诗
诗城的四月古诗
乡村四月古诗中的四月是指
四月的五言古诗
有关四月的诗句
四月的画历古诗
与四月有关的诗句
四月中的诗句
关于四月的诗句
十四月的古诗
四月雪痕的古诗
四月说说
四月之风的古诗
18岁祝福经典语录
关于金榜题名的祝福语
祝福宝宝的话四个字
祝福女儿生日的说说
女神异闻录5祝福吸收
喜得二胎千金祝福语
祝福叔叔生日快乐的话
黑魂3祝福武器在哪
教师节祝福语500
抓周发朋友圈的祝福语
创意祝福词
七夕节微信红包祝福语
父亲给儿孑的生日祝福
我要祝福那天下多情的女孩
恭喜生女儿祝福语
孙子对爷爷的祝福语
祝福祖国钟丽燕演唱
周二短信祝福
哥哥祝妹妹结婚祝福语
生了第二个女儿祝福语
送给女儿女婿的祝福语
送老师祝福语大全
祝同一天生日的祝福语
写给6岁女儿的生日祝福
朋友小店开业祝福语
小朋友钢琴比赛祝福语
驾照考试祝福语简短
国庆中秋祝福小视频
军恋生日祝福语
孩子上幼儿园祝福语
给双胞胎的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