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禹锡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刘禹锡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刘禹锡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刘禹锡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刘禹锡诗词名句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刘禹锡诗词名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2、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3、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刘禹锡《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4、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刘禹锡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6、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刘禹锡
7、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刘禹锡
8、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0、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1、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刘禹锡
12、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13、老实人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刘禹锡
14、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刘禹锡《忆江南》
15、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6、人诚务胜乎天。——刘禹锡
17、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
18、迎得春花先到一,浅黄轻绿映楼台。——刘禹锡
19、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地限时。——刘禹锡
20、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
2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22、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刘禹锡《浪淘沙》
23、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刘禹锡
2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洛天。——刘禹锡
25、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26、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刘禹锡
2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二首》
28、天涯浮云去,争蔽日月光,穷巷秋风起,洗摧兰蕙芳。——刘禹锡
29、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是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30、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刘禹锡
31、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晋书雷雨江山起卧龙。——刘禹锡
32、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刘禹锡《浪淘沙》
33、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34、天与人交相胜。——刘禹锡
3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刘禹锡
36、日午树荫正,独呤池上亭。静看蜂教悔,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灵性。浩然机以息,几仗复何铭?。——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37、兰在幽林亦自芳。——刘禹锡
3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
3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40、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41、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42、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多自强。——刘禹锡
4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4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5、一把扇子驱散不了一场雾。——刘禹锡
46、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刘禹锡
47、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
48、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49、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四》
刘禹锡的名言名句(精选90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刘禹锡的'名言名句(精选90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2、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
3、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4、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5、天与人交相胜。
6、兰在幽林亦自芳。
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9、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
1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1、美人首饰傧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12、教化之移人也如置邮焉。
13、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14、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15、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16、巧言易信,孤愤难申。
17、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18、五刃之伤,药之可*,一言成疴,智不能明。
19、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20、厚发奸之赏,峻欺下之诛。
21、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22、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23、千里之缪,不容秋毫。
24、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5、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26、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27、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28、雷雨江山起卧龙。
29、以清俭自律,以恩信待人,以夷坦去群疑,以礼让汰惨急。
30、弘爱人屈己之道,酌因时适变之宜。
31、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32、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33、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
34、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
35、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
36、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37、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
3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9、进退维谷,冰炭在怀。
40、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41、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4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43、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44、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千去。
45、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4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48、浮言可以事久而明,众嗤可以时久而息。
49、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关于刘禹锡名句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禹锡名句,一起来看看吧。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二首》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竹枝词九首》第六首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竹枝词九首》第七首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第一首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枝词九首》第八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
拓展:刘禹锡的人生经历
刘禹锡是唐朝的大文豪之一,在诗文创作上颇有成就,在文坛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在官场上经常受打压,因此在诗文中颇多变现,不过也因此练就了他的品质。
刘禹锡简介
是汉代中山靖王之后,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官,在刘禹锡年少的时候他的父亲在江南做官,所以刘禹锡也成长于江南水乡之中,在这段时间刘禹锡刻苦的学*儒家学说,因为天资聪慧,所以年纪轻轻的就小有才名。
后来刘禹锡考上进士,进入官场,之后因为家中长辈去世就丁忧回家守丧,后来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升迁到了监察御史,恰好和韩愈、柳宗元在一起为官,三人因此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刘禹锡积极参与政治,和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一起成为了改革的重要人物,在改革期间,他们施行了不少有力的政策,但是因为触动了原有阶层的利益,所以改革失败了刘禹锡也被贬外地,从此开始了他不断的流放贬谪生涯。之后的时间里刘禹锡几次被召回京城,但是都没过多久就被贬到地方去,直到23年之后刘禹锡才得以回到洛阳安定下来,晚年的刘禹锡已经看淡了官场上的名利,将更多的精力用到了和好友的交流吟诗作对上,留下了不少的佳作。
刘禹锡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禹锡是唐朝年间有名的大文豪,在当时的文坛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的诗文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因为常年的贬谪刘禹锡心中有着很多的愁苦,再这样悲痛的心理之下,刘禹锡的作品之中有着不少的哀戚之意,但是刘禹锡悲伤之余,从来不曾绝望,始终有着斗争的欲望。
纵观刘禹锡的诗文生涯,他的很多诗文都揭发了当时朝政的昏暗和讽刺权贵,也是因此他一次次受到上层的打压,但是这样的打压并没有让他丧气,反倒是增长了他的文人气质。刘禹锡一生受到过很多的`打击,也曾经贫困潦倒过,但是这反倒是养成了刘禹锡乐观向上的心态。刘禹锡的诗词大多都是简单清新,有着不少的哲学色彩,或许这和他哲学上的研究也有着关系。刘禹锡在儒家经典上的研究非常深入,对于天人的思想也有着自己的观点,他的思想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唯物主义的倾向,他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比较积极的态度。刘禹锡还用自然研究来辩驳了自古以来佛道两家对于“空无”才是世界本质的理论,认为万物的生长都是有着自己的过程,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刘禹锡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诗人,在唐朝的文坛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一生仕途坎坷,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却屡遭贬谪,在地方上为官,到了年老才得以回京安养,但是这样的生涯也锻造了他不屈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他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文学哲学的研究之中,对于*古代文学和哲学观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禹锡名言名句
名言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刘禹锡名言名句,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天与人交相胜。
3、绿玉觜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7、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8、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9、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1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1、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12、雷雨江山起卧龙。
13、烟开鳌背千寻碧,日落鲸波万顷金。
14、*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15、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6、说之,推诚人自服。
17、兰在幽林亦自芳。
18、吠声者多,辨实者寡。
19、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
20、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21、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22、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23、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动京城。
24、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25、进退维谷,冰炭在怀。
26、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27、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
28、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
29、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
30、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31、五刃之伤,药之可*,一言成疴,智不能明。
32、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33、浮言可以事久而明,众嗤可以时久而息。
34、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3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6、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7、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38、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39、东边日出西边南,道是无晴却有晴。
40、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41、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42、巧言易信,孤愤难申。
43、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4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5、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
46、美人首饰傧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47、人诚务胜乎天。
48、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49、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
1.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
2.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常情猜。
3.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4.绿玉觜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5.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6.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8.进退维谷,冰炭在怀。
9.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10.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11.东边日出西边南,道是无晴却有晴。
12.朝来入忘树,孤客最先闻。
13.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4.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15.*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16.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7.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1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9.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20.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
21.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22.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
23.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24.美人首饰傧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2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6.弘爱人屈己之道,酌因时适变之宜。
27.求硕画于庶位,虑遗材于放臣。
28.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
29.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30.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31.厚发奸之赏,峻欺下之诛。
32.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33.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
34.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
35.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36.千里之缪,不容秋毫。
37.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3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9.吠声者多,辨实者寡。
40.巧言易信,孤愤难申。
41.不失意,焉能暴己知?
4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44.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45.说之,推诚人自服。
4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7.穷巷秋风起,洗摧兰蕙芳。
48.天与人交相胜。
49.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动京城。
50.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51.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
刘禹锡名言
1、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刘禹锡
2、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动京城—— 刘禹锡
3、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地限时—— 刘禹锡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
6、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 刘禹锡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刘禹锡
8、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刘禹锡
9、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晋书雷雨江山起卧龙—— 刘禹锡
10、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刘禹锡
11、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刘禹锡
1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
13、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1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15、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 刘禹锡
16、天与人交相胜—— 刘禹锡
17、老实人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刘禹锡
18、迎得春花先到一,浅黄轻绿映楼台—— 刘禹锡
19、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 刘禹锡
2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刘禹锡
21、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 刘禹锡
22、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
23、人诚务胜乎天—— 刘禹锡
24、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 刘禹锡
25、天涯浮云去,争蔽日月光,穷巷秋风起,洗摧兰蕙芳—— 刘禹锡
26、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洛天—— 刘禹锡
27、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刘禹锡
28、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多自强—— 刘禹锡
2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30、朱鹊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
刘禹锡的资料
刘禹锡,自称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七代祖刘亮,北魏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禹锡的资料相关内容。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人物生*
早年生活
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历七年(772年),刘禹锡出生于东都洛阳。
刘禹锡肖像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
贞元六年(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
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
贞元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辟刘禹锡为掌*。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贞元十八年(802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刘禹刘禹锡吟诗图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主要作品
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818年)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仅剩余30卷。而后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0卷,但仍有遗漏。《刘禹锡集》三十卷,《外集》十卷,集中卷二十六,二十七收乐府两卷。
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1]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扩展:刘禹锡《竹枝词》全诗翻译及赏析
唐朝诗人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参考译文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赏析
《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的心潮。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花。见莲,双关见怜。)《七日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因为会少离多,所以朝思暮想。悬丝是悬思的双关。)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
刘禹锡的诗20首
这位极具才华的诗刘禹锡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是关于刘禹锡的诗20首,欢迎大家欣赏。
1、《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2、《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3、《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4、《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6、《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7、《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8、《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9、《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2、《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1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1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5、《竹枝》
*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16、《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他的山水诗被世代颂扬,意境开阔深远而博大。他的诗作高昂明朗,清新自然,在风清云淡,简洁明快中,积极乐观的力量静静的散发着独有的魅力,读他的作品,极易被他的豪迈与洒脱所感染,或许这也是他的诗作千年不朽,世代相传的原因之一吧。
唐代: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名句
刘禹锡的名句
刘禹锡的名句古诗
刘禹锡的名句古诗都
刘禹锡名句赏析
刘禹锡的名言
刘禹锡的古诗名句大全
刘禹锡的诗句
刘禹锡诗句
带刘禹锡的古诗
关于刘禹锡的诗句
刘禹锡著名的古诗
刘禹锡的出名古诗
刘禹锡秋天的诗句
刘禹锡写蝉的古诗
刘禹锡的诗词
刘禹锡的古诗一句
刘禹锡的古诗十句
刘禹锡乐观的诗句是
刘禹锡的古诗全诗
有关刘禹锡的古诗
刘禹锡的古诗澄泓
刘禹锡写的古诗还
赠刘禹锡的古诗
刘禹锡的古诗5绝
刘禹锡的古诗天街
秋词古诗刘禹锡的
刘禹锡的秋词古诗
刘禹锡的古诗秋词
刘禹锡最著名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