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诸葛亮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诸葛亮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诸葛亮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诸葛亮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4.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7.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三国·蜀)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佚名
10.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4.夫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1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2.非学无以广才——诸葛亮
2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4.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25.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庸,不免于下流矣。
2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27.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2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29.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3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35.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3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7.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三国·诸葛亮
38.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39.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40.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民谚
41.有文事必有武备——三国·诸葛亮
42.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三国
43.诸葛亮▪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45.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46.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三国)诸葛亮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德,何患于不济(诸葛亮《戒外甥书》)。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6、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前《出师表》)。
7、帷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8、寝不安*,食不甘味(诸葛亮后《出师表》)。
9、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0、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诸葛亮《自表后主》)。
11、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之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诸葛亮《答法正书》)。
12、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诸葛亮《答杜微书》)。
13、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诸葛亮《又与李严书》)。
14、粮谷,军之最要(诸葛亮《与陆逊书》)。
15、中益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所尚(诸葛亮《称姚迪教》)。
16、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南征教》)。
17、知有所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诸葛亮《兵法》)。
18、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诸葛亮《兵法》)。
19、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诸葛亮《兵要》)。
20、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诸葛亮《兵要》)。
21、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诸葛亮《兵要》)。
22、言行不同,竖私枉公,外相连诬,内相谤讪,有此不去,是谓败乱(诸葛亮《兵要》)。
2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交,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论交》)。
24、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诸葛亮《兵要》)。
25、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诸葛亮《答惜赦》)。
26、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诸葛亮《杂言》)。
27、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隆中对》)。
28、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诸葛亮《隆中对》)。
29、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诸葛亮《隆中对》)。
30、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诸葛亮《为刘琦谋自安术》)。
31、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又称蒋琬》)》。
32、心大志广,难以保安(《三国志·蜀书·彭羕传》中诸葛亮密言先主刘备论彭羕之句)。
33、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诸葛亮《答法正书》)。
34、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诸葛亮《与群下教》)。
35、任重才轻,故多阙漏(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
36、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泣答皇帝托孤》)。
37、羊之乱群,犹能为害(诸葛亮《弹廖立表》)。
38、清浊太明,善恶太分(诸葛亮《论张温被废》)。
3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40、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诸葛亮《兵要》)。
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3、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4、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诸葛亮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4、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9、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2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2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2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2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6、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27、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28、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29、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30、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影响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自然少不了出自于他的经典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葛亮名言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1、志当存高远。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有文事必有武备。
4、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14、劝农业,无夺其时。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名言:
1、志当存高远。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7、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10、非宁静无以成学。
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2、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3、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1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成语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既生瑜,何生亮。
4、白帝托孤
5、七擒孟获
6、草船借箭
7、赤壁之战
8、三足鼎立
9、欲擒故纵
10、三顾茅庐
关于诸葛亮名言大全
寄语: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逝世。今天励志故事网要分享的便是关于诸葛亮名言大全,欢迎阅读。
1. 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2.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3. 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4.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5.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
6.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7. 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8. 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9. 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10. 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11.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12.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3. 劝农业,无夺其时。
14. 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15. 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16.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17.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其之事而观其性。
18.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19. 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20. 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21.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忍。
22.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将苑-知人性》
23. 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4. 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25.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26. 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27.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8. 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29.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0. 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31. 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
32.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3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4. 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35. 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
36.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37.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8.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3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0.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41. 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42.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43. "夫为将之道, 有八弊焉, 一曰贪而无厌, 二曰妒贤嫉能, 三曰信谗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犹豫不自决, 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诈而自怯, 八曰 狡言而不以礼。"
44.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45. 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46.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47. 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48.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49.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诸葛亮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诸葛亮的主要著作
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
诸葛亮著名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或云后篇系后人托诸葛之名伪作,真伪存疑)、《诫子书》。
《请宣大行皇帝遗诏表》
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太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後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 先主传》。
《南征表》
初谓高定失其窟穴,获其妻子,道穷计尽,当归首以取生也。而邈蛮心异,乃更**为盟,纠合其类二千馀人,求欲死战。○《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
《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也。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指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迩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惧,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北)〔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蜀书》本传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拓展内容:诸葛亮的故事
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隆中对策
三国志12的诸葛亮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同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桌游《三国杀》中的`诸葛亮(标准版)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孟达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
三国示意图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至次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诸葛亮的简介
白帝城托孤
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
1994央视版《三国演义》白帝托孤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三国·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惧,所谓燕巢于幕(傍晚),鱼游于鼎(锅),亡不俟(等待)久矣。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庸,不免于下流矣。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鞠躬尽瘁,逝世而后已。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不可一世。
夫为将之道, 有八弊焉, 一曰贪而无厌, 二曰妒贤嫉能, 三曰信谗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犹豫不自决, 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诈而自怯, 八曰 狡言而不以礼。
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志当存高远。
取西蜀,定*,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诸葛亮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生命是真实的,生命是诚挚的,坟墓并不是他的终结点,——朗费罗 生命由种种经验而千锤百炼,——蒙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故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叶),贯(能)四时面不衰,历险夷而益固。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一夜北风寒, 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 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 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 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 独叹梅花瘦。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志当存高远。
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葛亮名人名言大全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2、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3、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8、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11、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2、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1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1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5、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诸葛亮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说的名言
与诸葛亮有关的名言
不是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写的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名诗
诸葛亮说过的名言
诸葛亮励志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诸葛亮名言大全
诸葛亮名言名句
关于诸葛亮名言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名言警句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名言诗句
评价诸葛亮的名言
描写诸葛亮的名言
哪句不是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名句
诸葛亮的古诗名言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
关于诸葛亮名言警句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诸葛亮名人名言
诸葛亮的名言名句大全
名人名言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