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好问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元好问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元好问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元好问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苍烟百年木,春雨一溪花。——元好问《水调歌头·长寿新齐》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人生一枕春梦,辛苦趁蜂衙。——元好问《水调歌头·长寿新齐》
竹里蓝田山下,草阁百花潭上,千古烟霞。——元好问《水调歌头·长寿新齐》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元好问《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六》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长城窟深战骨寒,万古牛羊饮冤血。——元好问《望归吟》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四》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只*浮名不*情,且看不饮更何成。——元好问《鹧鸪天·只*浮名不*情》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元好问《鹧鸪天·只*浮名不*情》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元好问《鹧鸪天·只*浮名不*情》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於南阳,同仲泽鼎玉赋》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鹧鸪天·宫体八首》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元好问《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楚。——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元好问《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元好问《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人间俯仰今古。兰舟少住。——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移居白鹿东崦,家具满樵车。——元好问《水调歌头·长寿新齐》
一笑顾儿女,今日是山家。——元好问《水调歌头·长寿新齐》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元好问《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台山杂咏》
作者: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
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
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
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
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
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
岂知身在妙高峰?
注释:
1、这句说站在五台山向北望去,天显得很低,而五台山的五个山顶却显得更高了。
2、灵鳌:神龟。古代神话传说,渤海之东有大壑,下深无底,中有五仙山(瀛洲、蓬莱、方丈、员峤、岱舆),常随波漂流颠簸。上帝使十五巨鳌举头顶之,五山遂屹立不动。此句形容松涛海浪,山顶如鳌头,以五仙山喻五台。
3、井底残山:指诸山与五台相比,如在井底。
4、天巧:指天然形成的五台岩壑景象。神功: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及。
5、湍溪:急流的河溪。风雷恶:形容水流声巨响如雷。
6、翠微:青翠的山峦。此句说云雾在青翠的山峦间飘荡出没。
7、妙高峰:佛教传说中的最高峰,这里代指五台山。
《点绛唇》
作者:元好问
原文: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
翻译:
春色随着流水飘走了,
绿窗内的人想用歌声将春天留住。
试问春在何处,花谢了,
黄莺不叫了,春光老尽,
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满腹情怀远望寻觅,
满眼的树林和袅袅的影像交织在一起,
却只是虚幻之境。
寻春无果,只有在日暮西楼后,
隔帘听雨中求得好梦,
在梦中去寻觅了。
赏析: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春来先遣杨柳青,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
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恋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犹自痴情挽留。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二句,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王安国的《清*乐》:“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黄庭坚《清*乐》:“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月兆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上述诸作,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花落莺无语”,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起句既说“春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漠漠烟中树”,意象似从谢眺“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李白“*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怀”的物化形态。极目远望,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生中,求得好梦,梦中去寻觅了。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现实之春确已逝去,而词人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梦境中去追寻。(m.ju.51tietu.net)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
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的伤春主题。但不是浓重的感伤,而是淡淡的怅惘。词人是年轻的,情调也是健康而执着的。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作者: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释:
1、赋:吟咏。
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3、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7、且教:还是让。
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翻译: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
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
不要轻易地盛开,
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赏析:
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诗句也许从一个侧面,借未开之海棠,寄托了自已的这种心态。
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总之,诗句虽然用语*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京都元夕
朝代:金朝作者:元好问
原文: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参考翻译
译文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注释①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②元夕:元宵,正月十五日晚上。③袨(xun)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④华妆:华贵的妆容。⑤着处:到处。⑥
参考赏析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感作铺垫。而三句一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当时诗人家住登封县,他自己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官,来往于汴京与登封之间。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时京都的繁华,写下了这首诗。
《小重山》元好问诗词鉴赏
小重山
元好问
酒冷灯青夜不眠。
寸肠千万缕,两相牵。
鸳鸯秋雨半池莲。
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
雁来人北去,远如天。
安排心事待明年。
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元好问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六句描述了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前三句是写恋人在分离前夕的相互依恋,是上片的第一个层次。
起调写他们的不眠之夜,而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和长夜的难耐。“冷”的酒,“青”的灯,“不眠”的夜,这便是他们通宵达旦的生活内容。这里的“酒”,显然是饯别酒。有酒而“冷”,看来停杯不饮,搁置已久。而青灯犹在,可见主人公确实是“夜不眠”了。由“酒冷”亦可见夜之深。紧接着,作者以“寸肠”两句推出一对情肠牵惹、愁苦悲伤的恋人。词的指事抒情,趋于明朗,读者始之“酒冷”云云,正是他们在离别前夕内心极度痛苦的物象反映。由此益知起句用笔在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方面,极见词人匠心独运之妙,恋人的全部情绪,都已总摄在起句之中,这首词的摇曳多姿之妙,起首便露端倪。上片后三句,是写这对恋人的`分别,时间已是次日清晨。这一层,作者用笔,仍然是从罗列物象开始:用“鸳鸯”、“秋雨”、“半池莲”三种足以使人触景生情的物象,进一步为恋人的离别写照。鸳鸯、秋雨、半池莲都同是在池塘中。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为鸳鸯分飞而苦。“红泪晓风前”是风雨中池莲姿态,滴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象征送别的女主人公。由物象衬意象,而且是一衬再衬,主客相形,虚实相宣,正面神采由此倍增。从这里,读者再次领略了这首词“摇曳多姿”的妙处。
下片录上片结句“分飞苦,红泪晓风前”的意脉,写女主人公目送恋人远去,并默默地预卜团圆之期。晓风之中,恋人北去,天高地远;而北雁南来,显然是深秋了。在这里,作者用“雁来人北去”这样一对形象意念上有悖于自然之理的矛盾,再次渲染离别时的悲凉气氛。下片的前三句,只是写了“雁来人北去”的事实,但这三句在排列上,由雁而人,由雁的渐*到人的渐远,层层具体,逐句加深,极见层次。最后三句,别出新意,由眼前的分离而转写盼望团圆之期。这是本词“摇曳多姿的最后一现。在封建社会里,往往是由于徭役、谋生等等原因,离乡背井,而又往往是生离如同死别。自然,这种离别是悲凉的。但本词却又不止于悲凉,而是及时地深入一层,转入期待。期待无定,转而为幽恨,故结句云:”无情月,看待几时圆!“月圆即人圆,其盼望月圆亦即盼望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自然就跃然于字里行间了。
这首词,在取材,主题方面,虽然没有突破男女离别相思之类传统题材的樊篱,但在结构艺术上,宾主虚实,渲染映衬,摇曳多姿,一往情深,表现了一位大词人题材、风格的多样性。
好问的名言警句(精选50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名言警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警句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那么你所知道的名言警句都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问的名言警句(精选50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善问着,如攻坚木,先其易着,后其节目。———礼记
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4、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岩
5、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名言
6、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7、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好词句
8、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9、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郑板桥
10、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11、善于提问本身是一件好事,然而若不注意方式方法,不但问不出问题,反而使人产生厌烦。———好词句
12、爱问问题的人,通常喜欢思考,若没有思哪来的问。———好词句
13、孔子说过,做学问应该不耻下问,并且孔子也是这样做的。只有一颗谦卑的心去学*,你才能有所收获。
14、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大利)
15、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16、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7、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8、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19、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2、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3、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
4、学*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先学爬,然后学走。
5、勤学好问是每个成功的人都会做的事情,你想成功就的勤奋,就的好问好学。
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1、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12、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5、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16、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17、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18、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的对头是自满。
19、重复是学*之母。
20、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21、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22、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23、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24、学*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25、游手好闲的学*并不比学*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26、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弗莱格
27、重复是学*之母。——狄慈根
2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0、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鉴赏赏析
这一年他从洛阳前往孟津,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临江仙》词作,通过吊古伤今的感慨,抒发了自身无限的惆怅情怀。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上片即景怀古,“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北,汉代的公卿很多都埋葬在此山,唐朝张籍《北邙行》中便有“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的感慨,词人以此起笔,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激发起人们对英雄不遇、空老年华的无限伤感之情,接着词人以李煜的“人生长恨水长东”来感叹,更增悲凉之感。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直抒英雄无奈、恨无知音的情怀,所以词人只能痴痴地放眼望着远处的大雁离去。这是动静结合的写法,动的是远飞的大雁,不动的是词人凝重的眼神,王禹偁曾有“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的感慨,词人在这里,被大雁搅起的感情,也大有此意。雁有归处,可人呢?
下片开始,词人以自我安慰的口吻起笔,“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所谓的英雄、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看来我以前的那些英雄无奈、怀才不遇之感,都是错怪了天公,即便成为了英雄,得到了千秋万岁名,那又如何?还不是黄土一抔淹没了!
那么,人间何事最值得留恋?“浩歌一曲酒千钟”,美酒、浩歌,才是人间正事,其余的一概都是浮云,所以他最后发出了“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的感慨,不要以成败来论英雄了!
其实,词人在下片,并非真的想要及时行乐,不然怎么会在读完有一种沧桑感?这不过是词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自我宽慰而已,是欲盖弥彰,是理想被现实彻底击碎后的悲愤之情。词人以故作洒脱的情怀入词,以浩歌美酒来掩盖伤感,其实内心的痛苦是非常巨大的,这要联系词人生活的背景和全词上下来细细体味。
元好问这首词,从北邙山的坟墓、英雄黄尘写起,继而从远望大雁转为抒情,再引出下片“浩歌一曲酒千钟”的议论,但其实,是词人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之后的无奈和惆怅,是封建社会大多数读书人理想道路行不通后的自我宽慰。
元好问名句
元好问写的古诗
元好问的诗词
与元好问齐名的古诗
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
金元好问的古诗
元好问的初冬*古诗
元好问的雁丘词古诗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
元好问写的元宵节古诗
关于黄河的古诗元好问
元好问小时候的古诗
金代元好问的杨柳古诗
勤学好问的名言名句
好问的名言
有关好问的名言
关于好问的名言
勤学好问名言
勤学好问的名言
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
勤思好问的古诗
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
勤学好问的诗句
好问则裕的古诗
勤学好问的古诗
勤学好问的句子
虚心好问的古诗句
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勤学好问的名人名言
晚上好问候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