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名句

关于青玉案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青玉案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青玉案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青玉案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 语录(1) 说说(56k+) 名言(6) 诗词(34) 祝福(612) 心语(655)

  • 《青玉案》语录

  • 语录,心情
  •   “不愁生计,不问俗事,不求闻达,不亦快哉。”

      ——董桥《青玉案》

      奥威尔……思想越来越左,回伦敦回巴黎过穷日子,幸好还有V. S. Pritchett那样的开明之士写文章同情他信仰民主社会主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那么深刻的作品学院派皱眉头的人还真不少!”那天,一位美国老先生吃晚饭的时候悄声对我说,“那样的观点学术上还需要不少论证。”

      ——董桥《青玉案》

      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

      ——董桥《青玉案》

      彭歌说,朋友恰似独行旅人风雨晦暝中遇到的幽幽灯火,永远带着一份鼓励一份安慰:“可是,走着走着,募然发现,灯光在无声无息之中熄灭了,一盏一盏,没有预警,没有告别,只是悄悄地消失。‘回收灯火阑珊处’,也还不对,熄灭就是熄灭,再也看不到犹有阑珊余晖,西风残照。去了的,永远不能再回来。”

      ——董桥《青玉案》

      明代的从容文化浸淫出了素美的沧桑颠倒了多少苍生,政治的挽歌一旦化为山河的呜咽,传统唯美意识终于款款隐进末世的风雨长亭:道统盛宴钗横鬓乱,人文关怀余温缕缕,几代星月繁华的艺情匠心难免空遗宣德名炉沉潜的紫光;政统摇落的一瞬间,桃花扇底斑斑的泣红宣示的岂止媚香楼上佳人的伤逝。

      ——董桥《青玉案》

      宋淇先生言谈举止常常带点矜持的关切和客气的隔阂另加孤傲的罗默契,林文月有一回在香港富丽酒店门口送别宋先生,她说她看着宋先生的背影不禁想哭。宋淇这样的器宇是六分往昔故园的教养四分西洋文化的陶铸。

      ——董桥《青玉案》

      人的一生也许以无题为贵,许多世事讲究的是过程不是结局;过程零零碎碎,何题之有?

      ——董桥《青玉案》

      世道莽苍,俗情如梦,回想我早岁结识的零星尘缘,几乎都是些微妙素朴的邻家凡人,没有高贵的功名,没有风云的事业,阴晴圆缺的生涯中追慕的也许只是半窗绿荫,一纸风月:"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旧话。"早年写的这几句感遇我至今体悟难免更深了。

      ——董桥《青玉案》

      那是学术观光团,匆匆一堂美的温*,金先生*白冷落了芦花深处孤舟的几许史心!王云五的一生是人间壮游:我更歆慕的从来是金耀基笔底的心间漫游。

      ——董桥《青玉案》

      端上来的大海碗碗底碗壁贴满薄薄一层青岛对虾切出来的虾片,碗里撒了些葱丝姜丝香菜末,还倒上少许白兰地,一锅滚烫的老母鸡汤往碗里一浇,虾片顿时烫熟,满厅堂飘起白兰地和虾片的香气。

      ——董桥《青玉案》

    [阅读全文]...

2022-02-15 13:26:55
  • 黄公绍:青玉案

  •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

      乱山深处,

      寂寞溪桥畔。

      春衫着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

      酒无人劝,

      醉也无人管。

      赏析:

      此词为游子羁旅江城感春伤怀之作。这首词的特点,是将游子与思妇混合起来写,却又天衣无缝。年年社日,妇女们按惯例停了针线,无事可做,觉得无聊;看着那双飞双栖的燕子,那样亲密,自己却独守空闺,心中更加寂寞惆怅。想到春日已过半,这样美好的时光白白辜负了,心中就更加痛苦了。以上几句是写思妇的心理活动。“一身犹在”以下三句,是写游子。他孤零零一个人,正在乱山深处,在小溪桥畔,寂寞发呆哩。下片数句,是双方混写,已经分不出或没有必要分出哪句是写谁的了。“春衫着破”是写游子,“谁针线”是写思妇。“点点行行”是双关,既是写针线,也是写双方的眼泪——缝时流泪,此时衣衫已破,免不了又会流泪。“落日解鞍”是写游子下马歇息。此时两人分居两处,各自孤独,“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大家彼此,两地相思,却不能为对方戴花,不能相互举杯,更不能相互照应。这三个“无人”,写尽了孤独的景况。正如前人所评:“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驾裳《皱水轩词筌》)。”

    [阅读全文]...

2022-03-24 01:10:49
  • 贺铸:青玉案

  •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注释:

      1、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2、横塘:古堤,在苏州西南。

      3、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4、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5、蘅(héng)皋(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蘅即杜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6、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7、彩笔:比喻词藻富丽的文笔。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8、冉冉:流动的样子。

      9、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期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赏析:

      你轻柔的脚步没有走过这江南的横塘,

      我只有在你身后默默地目送你纤秀的行踪。

      不知谁能有幸,与你共度着花样的年华?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风才能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隐秘世界。

      天上飞云在空中淡淡的拂过,

      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已去,满眼空芜,

      我用华美的文笔在这样一个悲伤的时节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这无端无谓的忧愁能有几多?

      就像一片原野上隐现在风烟雾气中的青草。

      就像满城中随风飘飞的柳絮。

      就像梅子黄了的季节里无休无止的雨滴。

      赏析:

      此词为抒写相思失落,幽居惆怅之作。起首二句艳丽:偶见丽人,翩若惊鸿。次四句芳思:揣想谁人天赐艳福,得与其人花前月下、朱户雕窗、共度华年。再二句赋词:无端逗起多情,久伫蘅皋,思绪缭乱,提笔摅怀。末四句闲愁:以反问呼起,以系列比喻自答,将愁思之多而纷乱、迷茫无边、连绵不休形容曲尽,且切合时序,衬映心境,情景浑融,语意精新,故成绝唱。

      全词因果相承,情景互换,融情入景,设喻新奇。贺方回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

    [阅读全文]...

2022-04-22 17:28:03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青玉案·元夕①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

      更吹落,星如雨③。

      宝马雕车④香满路。

      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

      笑语盈盈⑨暗香⑩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括号处两字缺,明代刊本作灯火。

      【注释】

      ①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箫的名称。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即舞鱼舞龙。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⑩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

      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萧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处。

      【解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她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这首词大家耳熟能详,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已是久吟不衰的名句。整首词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无比宽阔的想象空间。经过等待、寻找、焦灼、失望之后再突然发现自己的意中人原来就在身后,那种从天而降的惊喜谁也想象得出来。

      词中在“灯火阑珊”的“那人”,不用说是一个青春妙龄的少女,她在词的最后才于模糊的昏暗之处露了一下脸。然而读者感觉得出,这是一个聪明活泼而又有几分淘气的女孩子。等她的人在明处,她在暗处,也许她早就发现他了,但她却不急着与他相见,先考验一下他的耐心,先看看他着急的样子,然后悄然无声地跟在他后头,等到他快要崩溃的时候才给他一份意外的惊喜。

      那个青年男子呢,元宵节热闹的盛况他视若未见、毫不在乎,他只关心那些花枝召展从他面前飘然而过的少女,急切地想从中寻出那张可爱的熟悉的面孔。假若寻不到自己心爱的人,那么整个元宵佳节将黯然失色,所有的热闹只会让他倍感失落倍感孤单。只有与他望眼欲穿的“那人”相见,整个欢乐的场面才会被激活,才会真正享受节日带来的双倍的欣狂。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鉴赏】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啊!”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她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阅读全文]...

2022-04-09 18:17:28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注释:

      1、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2、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3、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4、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5、凤箫:箫的名称。

      6、玉壶:比喻明月,故继以“光转”二字,亦或指灯。

      7、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即舞鱼舞龙。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宋夏竦《奉和御制上元观灯》:“鱼龙漫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

      8、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9、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10、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11、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12、千百度:千百遍。

      13、蓦然:突然,猛然。

      14、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翻译:

      入夜一城花灯好象是春风吹开花儿挂满千枝万树,

      烟火象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

      驱赶宝马拉着华丽车子香风飘满一路。

      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

      玉壶的灯光流转着,

      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

      有的插满蛾儿,

      有的戴着雪柳,

      有的飘着金黄的丝缕,

      她们面带微笑,

      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在众芳里我千百次寻找她,

      可都没找着;突然一回首,

      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落落之处。

      赏析:

      这首词大约写在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后。全词着力描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的热闹景象。先写灯会的壮观,东风吹落了满天施放的焰火,像天空里的流星雨。接写观众之多,前来看花灯的人,男的骑着高头大马,女的乘着雕花豪华车,男男女女都衣服熏了香,怀里揣着香袋,过路的人多了,连路也是香的。这是从各个角度描写场面之热闹。凤箫声韵悠扬,明月清光流转,整夜里鱼龙灯盏随风飘舞。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头戴蛾儿、雪柳,身缀金电影丝缕,在灯光照耀下,银光闪闪,金光铄铄,她们成群结队,欢声笑语,眼波流盼,巧笑盈盈,幽香四溢地从人们身旁走过。“元夕”的热闹与欢乐占全词十二句中七句。“众里”一句方始出现主人公活动。“那人”赏灯却不是“宝马雕车”,也不在“笑语盈盈”列中,她远离众人,为遗世独立,久寻不着,原来竟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全词用的是对比和以宾衬主的手法,烘云托月地推出这位超俗的女子形象:孤高幽独、淡泊自恃、自甘寂寞、不同流俗。这不正是作者自己的写照么?

    [阅读全文]...

2022-03-14 17:07:22
  • 欧阳修:青玉案

  •   《青玉案》

      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

      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

      绿杨庭院,暖风帘幕,

      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

      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不枉东风吹客泪,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

      惟有归来是。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乡词。上片写赏花伤春。“一年”二句交待“春事”已过三分之二,“绿喑红嫣”,讲暮春尚余可心乐事之景,暗寓了“夕阳无限好”之意。“绿杨”二句以镜头推进的方式,穿庭院,开帘幕,再映出一个憔悴之人。是谁呢?联系下片“相思难表”来看,显然是词人的爱妻。这几句是词人赏花伤春而联想到如花爱妻的红颜憔悴,遂引发下片之怀人思归。“买花”二句,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显示出对家乡爱妻的深情与爱重。“不枉”句,讲不要错怪春风吹落了感伤的泪水,词人没有像一些词家怨天尤物,责备春风惹恨,花草添愁,而是朴厚、坦诚地讲:“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最后词人表示而今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流露出对仕途迁延的厌倦。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情思由*及远,构思新巧。

    [阅读全文]...

2022-04-19 14:19:41
  • 《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 《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青玉案·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焰火像是被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豪华的马车满路飘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赏析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上元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这是化用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写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雕”、“凤”、“玉”,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未曾离去!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到末幅煞拍,才显出词人构思之巧妙: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与趣味。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腔激情、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鉴赏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给。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总之,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专门写人。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金缕缠就的春幡春胜。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主人公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都没有意义与趣味。

      上片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北宋另有贺铸一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此义正可参看。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这日晚上称元夕,亦称元宵,元夜。我国古代有元夕观灯的风俗。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舞鱼灯、龙灯之类。这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梁启超《艺蘅馆胡词选》云:“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其体会是可信的。词的上片,极写元夕灯火辉煌、歌舞繁盛的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写灯,后一句写焰火。上元之夜,满城灯火,就象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满天的焰火明灭,又象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真是一片灯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

      “花千树”、“星如雨”,不仅写出了灯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给人热闹非凡的感觉,渲染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宝马雕车香满路”,是写游人之盛。但这里主要还是为了渲染气氛,所以,作者并没有对游人作具体描绘,只是从整体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笔。然而,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的景象却已跃然纸上;最后三句描绘歌舞之乐。节日的夜晚,一片狂欢景象,到处是笙箫齐鸣,到处是彩灯飞舞,人们在忘情地欢乐着,

    [阅读全文]...

2022-06-27 20:18:56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鉴赏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鉴赏

      《青玉案·元夕》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1、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2、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3、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

      4、宝马雕车:装饰华丽的马车。

      5、凤箫:箫的美称。

      6、玉壶:比喻明月。

      7、鱼龙舞: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8、句子解释:“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9、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女子。

      10、千百度:千百遍。

      11、蓦然:猛然、突然。

      12、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3、暗香:本指梅花,这里借指美人。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给。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总之,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专门写人。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金缕缠就的春幡春胜。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主人公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都没有意义与趣味。

      上片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北宋另有贺铸一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此义正可参看。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福建安抚使等职。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阅读全文]...

2022-01-18 20:12:27
  • 青玉案·夏日的战斗一组

  • 夏日
  •   一、战蜈蚣  小序:抢收洋芋(马铃薯)时,两只蜈蚣从地里爬到我手臂上咬伤我,我带伤打死毒虫……  夏收忙碌收洋芋,总遭遇,滂沱雨。待到天晴全力赴,挥锄开土,拖筐捡薯,偏遇蜈蚣哺。  褐头巨毒叮皮苦,顿起红斑好多处。按住口伤抓毒蛀,*稀烂。静心调护,一夜安然度。    二、战毒蛇  小序:连续两日,有毒蛇进入我的草房,我挥动铁钳与它争斗,获胜……  大蛇狭路相逢处,好心恐,谁帮助?起脚轻轻移慢步,顺抓荆竹,劈头打去,恶毒黄泉赴。  犹如往昔江山戍,难忍邪魔入疆土,出手就当威猛露。荡*妖物,靖安广宇,老朽红心铸。    三、战恶狗  小序:有两条恶狗窜入农户,还在道路上惊吓上学的儿童,我出面*混战一场,将其赶走……  谁家黑狗真凶恶,窜民室,拦车渡。乱扑行人疯发怒。儿童惊吓,受伤无数,实在难宽恕。  老夫拄杖扬威武,犹似神兵出关捕,紧紧追它千百步。劈头掏肚,打翻无误,保障安全路!    四、战老鼠  小序:老鼠入室捣乱,我们一家三代合力围歼……  老爹早起连呼苦,好衣裤,天窗露。卧室何时藏老鼠,利牙尖刻,啃穿橱固。烦恼填心怒。  窗门紧闭全开捕,铁夹高扬扁锤舞,幺弟也来添力助。围歼三刻,灭光无误,从此开心墅。    五、战土猪  小序:有土猪(比野猪小点)入侵我地多家农田,我参与围捕……  土猪抬嘴伤农户,嚼青谷,禾苗误。半月吞光三百亩,粮农心哭,连呼命苦。眼望丰收去。  民兵围猎团山捕,赳赳村翁也相助。合力围歼长夜堵,终于成事,土猪绝户,香肉排街铺。

      编辑点评:

      醉赏黄金山老师一组青玉案,经检测格律无讹,看过很多青玉案,但是把青玉案写得这么幽默谐趣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得不佩服老师遣词造句笔法娴熟,战蜈蚣*稀烂;战毒蛇劈头打去;战恶狗劈头掏肚;战老鼠围歼三刻,灭光无误;战土猪合力围歼长夜堵,终于成事,哈哈,香肉排街铺。这五阕词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把五场战斗描述得维妙维肖,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彰显老师深厚的古韵功底,赞,推荐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1-21 03:34:30
  • 青玉案的诗词赏析

  • 青玉案的诗词赏析

      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赏析】

      此词为游子羁旅江城感春伤怀之作。这首词的特点,是将游子与思妇混合起来写,却又天衣无缝。年年社日,妇女们按惯例停了针线,无事可做,觉得无聊;看着那双飞双栖的燕子,那样亲密,自己却独守空闺,心中更加寂寞惆怅。想到春日已过半,这样美好的时光白白辜负了,心中就更加痛苦了。以上几句是写思妇的心理活动。“一身犹在”以下三句,是写游子。他孤零零一个人,正在乱山深处,在小溪桥畔,寂寞发呆哩。下片数句,是双方混写,已经分不出或没有必要分出哪句是写谁的`了。“春衫著破”是写游子,“谁针线”是写思妇。“点点行行”是双关,既是写针线,也是写双方的眼泪——缝时流泪,此时衣衫已破,免不了又会流泪。“落日解鞍”是写游子下马歇息。此时两人分居两处,各自孤独,“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大家彼此,两地相思,却不能为对方戴花,不能相互举杯,更不能相互照应。这三个“无人”,写尽了孤独的景况。正如前人所评:“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驾裳《皱水轩词筌》)。”

      注:此词据唐圭璋考订为无名氏所作,见《阳春白雪》。

    [阅读全文]...

2022-07-29 09:46:36
青玉案名句 - 句子
青玉案名句 - 语录
青玉案名句 - 说说
青玉案名句 - 名言
青玉案名句 - 诗词
青玉案名句 - 祝福
青玉案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