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黍离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黍离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黍离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黍离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诗经黍离原文及翻译
《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诗经黍离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整体赏析
此诗作者在写法上采用了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方式,因此这首诗具有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此诗所提供的具象,表现出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充满失望的呼号,就好像后世诗人”陈子昂吟出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名家点评
宋代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卷八:“盖自幽王驯致至此。其诗日此何人哉。无所归咎也,亦不必如此诗言此何人哉。盖言含蓄之辞。亦不必谓之无所归咎。此盖周大夫不欲指斥其人也。”
宋代朱熹《诗集传》“黍之离离,与稷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既叹时人莫识己意,又伤所以致此者,果何人哉?追怨之深也。”“稷穗下垂如心之醉,所以起兴。”“稷之实,如心之噎,故以起兴。”
元代刘玉汝《诗缵绪》卷五:“然诗之兴。有随所见相因,而及不必同时所真见者,如此,诗因苗以及穗因穗以及实。因苗以兴心摇。因穗以兴心醉。因实以兴心噎。由浅而深,循次而进。又或因见实而追言苗穗,皆不必同时所真见……此乃作诗托兴之一体也。”
明代万时华《诗经偶笺》卷三:“且于谓我心忧,谓我何求处,俱有含蓄。……不须点破宫室宗庙。彼何人哉。不斥其人,而追怨之意,更楚而深矣。”
明代贺贻孙《诗触》卷一:“此诗妙在感慨无端,不露正意。”
清代姜炳璋《诗序补义》卷六:“全诗未尝及宗庙宫室,并未及宗周。序者明白指出用一闵字,其一副如醉,如噎之情,千古如见。”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
诗经黍离读后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我怀念你。可我怀念的是从前的你。琉璃瓦与青瓷瓶,金銮殿与沉香屑,四角天与红围墙,曾经轻易挥霍了那么多纸醉金迷的日子,如今回首却只觉沉痛。
知否?知否?现在我安静地站在你面前,不是一时兴起,不是心血来潮。我怀念了你这么久,从离开的那一刻起,思念的弦从未停止在我心底弹一首凄婉的曲。知否?知否?逼迫我故地重游的,是心中不堪重负地方怀念,哪怕知道去路是一场凭吊与祭奠,我也只能孤身前往。
现在的我再度站在这里,还来不及明了,曾经是幻影,怀念是陷阱,前路是梦境。
你看你绿苗依依,可知曾经满眼金碧辉煌?你看你战火未侵,可知身后只剩断壁残垣?
你看我沉默不语,可知我有万千思绪徒留叹息?你看我面容依旧,可知我已伤痕累累遍体鳞伤?
我怀念你。可我怀念的不是此刻的.你。来回踱步,来回踱步,是否倾覆天地都无法让时光倒转?深锁眉头,深锁眉头,要怎样才能修补好所有裂缝让你光鲜依旧?
谁知道,谁了解,此刻的我像是沉溺在无边的深蓝里,头顶是渐次灭顶的泡沫,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我不可遏制地往下沉,好像永远也触不到底。我只看了你一眼,就难过得说不出话了。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杨柳依依,桃花依旧笑春风。沧海桑田是摆脱不了的命,物是人非是如影随形的咒。
我站在你脚下,你盘踞在我面前,你我仅隔半尺,可这却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了。一个是繁华的遗迹,一个是苟安的躯壳,一个是时代的屈辱,一个是卑微的印记。
你说,——我们是不是从此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从此天各一方,两不相关?这天堑般的距离,从我弃你而去的那一刻起就无法消弭了吧。
跨越一朝的兴衰,我的指尖轻触你冰冷破败的墙。青苔深深,你支离破碎的墙面被柔软湿漉的绿意覆盖,像是更触目惊心的疤痕。血迹斑斑,你荒芜贫瘠的土地被灼热鲜红的血液灌溉,竟也生长出欣欣向荣的庄稼。纵横的新生与蛰伏的伤口,你千疮百孔的躯体,不堪入目。
我差点忘了,几个月前我还在这里信步闲游,这里的一草一木还保存着我的记忆,我的家人朋友手下刚刚在这里倒下。明明没过多久,为什么已经恍若隔世了?
可是我怀念你,只有这才是唯一清晰的事,就算怀念的不是此刻的你。
再回首,我以未亡人的身份,你以已逝者的面容,我不敢触你,你看不到我,时光苍老了心,风景迷乱了眼,我是漂泊的孤魂,你是寂寞的野鬼,就算紧紧相拥,也只能圈起一堆冰冷的空气吧。
我差点忘了,你我之间相隔的,不是短短几个月,而是歌舞升*、觥筹交错的一个朝代。
有谁知道吗?有谁了解吗?我难过的不是自己的荣华一夕尽毁,不是自己无法用鲜血捍卫你的尊严而只能做个逃兵,我难过的不是你曾经那么美好而现在破败不堪,不是以后漫漫岁月里你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我难过的,是眼前清晰可见的“不可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不可能了,连幻想都无法存在了。
——可是,我却还是无法停止怀念。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是不是应该回去了呢?抹去我将流未流的眼泪,放下我荒诞可笑的执念,跨上我瘦弱苍老的战马,趁失望还未演变成绝望的时候,逃离。现在就转身离开的话,我也许还能忘了你,忘了你支离破碎的面容,忘了那些缱绻的情思。我也许也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朝代的更替是寻常事,人事的变迁是寻常事,我没有必要为一个已腐朽的朝代殉葬了自己。
可是,好像还是太晚了。你的身影是我始料未及的沉重,那些斑驳的血迹,那些残损的城墙,那些萋萋的荒草,那些森然的白骨,既已成为蛰伏在我心底的影子,就再也无法轻易抹去了。
说好只看你一眼,从此便做陌生人,却还是心不由己的,让你成了我最惨淡深刻的心事。终于还是为你殉了葬,以我本该风*浪静的一生。
没有人知道吧,没有人了解吧,曾经不是曾经,后来没有后来,我引以为傲的回忆是战火纷飞中的纸醉金迷,我深恶痛绝的未来是国泰民安时的颠沛流离。这一生,原就是一场错。
《诗经:黍离》全诗赏析
《国风·王风·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此诗三章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诗经:黍离》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谷物名。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
2、稷,谷物名。
3、行迈:前行。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
4、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
5、噎: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赏析:
请相信这不是杞人忧天。
这是一首流浪者之歌。他一边漫游,一边唱出心中的忧郁。何以忧郁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油盐柴米一类的生活琐事而忧。
这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不玄。我们心中的悲哀经常是说不出理由的,忧郁也无法进行理性的分析。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莫名的烦恼,莫名的忧伤,莫名的悲哀,莫名的绝望。
当然,它完全可能像一根导火索,被某一具体事物所点燃,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体。但诱因不等于忧郁和悲哀本身。更何况一个流浪漂泊者,神经随时都处于高度敏感的状备,最容易触景生情,睹物伤感,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似乎又在寻找什么;他没有归宿感,却又在冥冥之中受着什么指引。
其实,这就是人。他不仅在物质的世界中实实在在地活着,他还想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他还要关心同物质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比如太阳月亮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闪亮,天空为什么会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是王子,有人生来就是穷光蛋。大地大海有没有尽头。一想到这些物质解答不了的'问题时,就会让人悲哀感叹。
真正深刻的悲哀和忧郁,总是同上面一类的问题相联系的,并且是无法解决和永恒的。吃不饱的悲哀,穿不暖的悲哀,失去亲人的悲哀,在外服苦役的悲哀,都是有限的,短暂的,可以克服的,并且也是表层的。*氏百姓生活中的苦恼,仁人志士的慷慨激昂,商人亏本的痛苦,政治家仕途受搓,也可以归入有限的、短暂的、可克服的、表层的悲哀。
少女比守财奴崇高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她会为失去爱情而在内心中哭泣,这与守财奴为金饯而哭泣不可同。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谷物名。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
2、稷,谷物名。
3、行迈:前行。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
4、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
5、噎: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译文: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扬花正吐穗。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迷乱如酒醉。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已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赏析:
请相信这不是杞人忧天。
这是一首流浪者之歌。他一边漫游,一边唱出心中的忧郁。何以忧郁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油盐柴米一类的生活琐事而忧。
这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不玄。我们心中的悲哀经常是说不出理由的,忧郁也无法进行理性的分析。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莫名的烦恼,莫名的忧伤,莫名的悲哀,莫名的绝望。
当然,它完全可能像一根导火索,被某一具体事物所点燃,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体。但诱因不等于忧郁和悲哀本身。更何况一个流浪漂泊者,神经随时都处于高度敏感的状备,最容易触景生情,睹物伤感,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似乎又在寻找什么;他没有归宿感,却又在冥冥之中受着什么指引。
其实,这就是人。他不仅在物质的世界中实实在在地活着,他还想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他还要关心同物质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比如太阳月亮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闪亮,天空为什么会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是王子,有人生来就是穷光蛋。大地大海有没有尽头。一想到这些物质解答不了的问题时,就会让人悲哀感叹。
真正深刻的悲哀和忧郁,总是同上面一类的问题相联系的,并且是无法解决和永恒的。吃不饱的悲哀,穿不暖的悲哀,失去亲人的悲哀,在外服苦役的悲哀,都是有限的,短暂的,可以克服的,并且也是表层的。*氏百姓生活中的苦恼,仁人志士的慷慨激昂,商人亏本的痛苦,政治家仕途受搓,也可以归入有限的、短暂的、可克服的、表层的悲哀。
少女比守财奴崇高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她会为失去爱情而在内心中哭泣,这与守财奴为金饯而哭泣不可同。
王风黍离阅读答案
《国风·王风·黍离》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下面给大家分享王风黍离阅读练*题及答案,欢迎参考!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行列貌。
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悠悠:遥远的样子。
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阅读练*
(1)诗歌按什么顺序写的?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样的句子有极强感染力,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抒情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
①以“时间”为序。诗歌用“彼稷”之苗、穗、实,表明时间的推移,来组织诗歌内容。
②以“情感”为序。文中写“中心”摇摇、如醉、如噎,情感逐渐加强,来抒发心中忧愁。(每点2分,共4分)
(2)
①直抒胸臆。诗歌采用呼告的方式,直接抒发心中因周王朝颠覆、宗庙荒废而悲伤的强烈情感,打动读者。
②重章复沓(重章迭唱)。诗歌三个部分反复咏唱,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感人至深。(每点2分,共4分))(如果答对偶、反复,也行)
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诗经黍离的原文翻译
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黍离的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黍离 诗经 先秦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 :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2.离离:庄稼一行行排列的样子。
3.稷 :谷子,一说高粱。
4.行迈:道上走。行:道。迈,行。
5.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6.中心:内心;
7.摇摇:心神不宁。
8.谓:说。
9.悠悠:遥远的样子。
10.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
11.实:籽粒。
12.噎 :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译文】: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赏析】:
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诗人陷人悲哀之中,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三章反复出现“行迈靡靡”的诗句,用脚步的迟缓引出心情的沉痛。
这首诗采用的是递进式的写景抒情笔法。出现的景物依次是“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农作物的部位暗合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先有苗、再有穗、最后有了颗粒。作者抒发沉痛之情时,依次是“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变得越来越强烈,也更加痛苦。
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悯乱,最后向天发问:这种历史悲剧是谁造成的,由谁来承担西周灭亡的历史责任,诗的作者非常清楚。他不把问题的答案明确说出,而是采用质问的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并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创作背景】
关于《王风·黍离》一诗的背景,《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可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说法虽多,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虽然从诗文中无法确见其具体背景,但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值得细加体味的。另一方面,从诗教角度视之,正因其为大夫闵宗周之作,故得列于《王风》之首,此为诗说正统。
若要弄明白闵宗周之诗何以列于《王风》之首,先得弄清何为《王风》。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可见《王风》兼有地理与政治两方面的含义,从地理上说是王城之歌,从政治上说,已无《雅》诗之正,故为《王风》。作为京畿之地,其从容大度的尊贵之气、朴素雅致的*民之风、*王东迁王室衰微的无奈和悲怨交织在一起,形成独具风尚的文化心理。此诗若如《毛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因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景,故化而为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共311篇,其中有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又分《小雅》和《大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其中,《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颂》有40篇,《雅》有105篇,合起来是305篇,因此常说“诗三百”。
诗经在篇章结构主要表现手法有3种,通常称为:赋、比、兴。
赋:*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类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常说的诗经“六艺”,指的就是风、雅、颂、赋、比、兴。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荀子:“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司马迁:“《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于《春秋》。”
董仲舒:“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鲁迅: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文】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我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译文】德如高山令人景仰,德如大道让人遵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译文】荻花扬,苇叶长,莽莽又苍苍。露珠白,霜粒凉,白露结成霜。心中想把伊人访,伊人啊,身在秋水一曲水湾旁。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
【译文】你将木桃赠予我,我拿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译文】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一个姑娘就要出嫁,喜气洋洋要去夫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文】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译文】你的衣领*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译文】有文雅的君子,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离别的诗词名句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别的诗词名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4、*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5、分手脱相赠,*生一片心。
6、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7、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8、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9、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1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1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4、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5、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16、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8、相思一夜 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0、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1、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22、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
23、云山万里别,天地一身孤。——陆苍培
2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
25、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韦庄
26、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2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3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3、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34、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35、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36、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3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9、一樽别酒苦促,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
4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2、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3、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李白《远别离》
4、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5、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武昌妓《续韦蟾句》
6、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傅玄《车遥遥篇》
7、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邵谒《苦别离》
8、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王维《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9、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2、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3、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4、酒醒人静奈愁浓。——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5、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6、衰兰送客咸阳道。——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7、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蓟北旅思》
8、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9、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司马扎《宫怨》
10、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11、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2、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韦应物《送杨氏女》
13、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14、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5、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6、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青门柳》
17、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18、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苏轼《和董传留别》
19、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20、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21、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2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24、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25、人间第一耽离别。——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26、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27、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28、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29、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30、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31、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32、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33、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34、离恨做成春夜雨。——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
35、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36、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37、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38、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3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0、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41、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42、桂花时节约重还。——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43、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4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5、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46、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4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48、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49、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50、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51、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韦应物《送杨氏女》
52、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2.不需要对谁都掏心掏肺3.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4.孤身追落日,深夜叫开天。5.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6.户服艾以盈腰,谓幽兰不可佩7.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9.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2.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13.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14.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15.苏粪壤以充帏,谓申椒其不芳。16.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8.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19.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1.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2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离骚名句
离别的诗词名句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别的诗词名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4、*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5、分手脱相赠,*生一片心。
6、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7、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8、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9、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1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1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4、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5、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16、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8、相思一夜 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0、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1、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22、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
23、云山万里别,天地一身孤。——陆苍培
2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
25、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韦庄
26、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2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3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3、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34、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35、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36、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3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9、一樽别酒苦促,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
4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2、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3、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李白《远别离》
4、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5、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武昌妓《续韦蟾句》
6、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傅玄《车遥遥篇》
7、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邵谒《苦别离》
8、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王维《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9、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黍离名句
王风黍离的古诗
黍离之悲伤的古诗
黍离的古诗拼音
抒发黍离之悲的古诗句
关于黍离主题的古诗
关于国家黍离之悲的古诗
表达黍离之悲的古诗词
离骚名句
离骚的名句
离别的名句
离骚中的名句
离别名句
黍离一般在古诗中的寓意
离婚名言名句
离别的名言名句
离骚名句默写
屈原离骚名句
远离浮躁的名句
离骚著名句子
离骚名句欣赏
离骚名言名句名段
关于离别的名句
关于距离的名言名句
离别的诗词名句
离骚屈原名句
离别诗词名段名句
关于离别的名言名句
表达离别之情的名句
离骚名句默写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