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句

关于陶渊明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陶渊明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陶渊明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陶渊明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25) 语录(2) 说说(1) 名言(18) 诗词(125) 祝福(1k+) 心语(93)

  • 陶渊明菊花的诗句

  • 菊花
  • 陶渊明菊花的诗句

      引导语:关于陶渊明描写菊花的诗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晋.陶渊明 菊诗

      1)和郭主簿其二

      和泽周三春 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 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 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 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 厌厌竟良月

      3)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 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 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 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4)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 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 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 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 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 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 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 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 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 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 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 淹留岂无成

    [阅读全文]...

2022-03-11 09:28:24
  • 陶渊明饮酒诗句

  • 陶渊明饮酒诗句

      大家读过陶渊明饮酒诗句吗?下面小编整理了陶渊明饮酒诗句,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

      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气氤氲。

      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赏析

      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饮酒 十四》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释]

      (1)这首诗写与友人畅饮,旨在表现饮酒之中物我皆忘、超然物外的乐趣。

      (2)故人:老朋友。挈(qiè切)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3)班荆:铺荆于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

      布也,布荆坐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4)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5)这两句是说,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6)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

      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译文]

      老友赏识我志趣,

      相约携酒到一起。

      荆柴铺地松下坐,

      酒过数巡已酣醉。

      父老相杂乱言语,

      行杯饮酒失次第。

      不觉世上有我在,

      身外之物何足贵?

      神志恍惚在酒中,

      酒中自有深意味。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3] ”,有《陶渊明集》。

      早年生活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致仕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隐居生活

    [阅读全文]...

2021-12-24 04:11:03
  • 陶渊明饮酒诗句

  •   大家读过陶渊明饮酒诗句吗?下面小编整理了陶渊明饮酒诗句,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陶渊明饮酒诗句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

      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气氤氲。

      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赏析

      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饮酒 十四》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释]

      (1)这首诗写与友人畅饮,旨在表现饮酒之中物我皆忘、超然物外的乐趣。

      (2)故人:老朋友。挈(qiè切)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3)班荆:铺荆于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

      布也,布荆坐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4)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5)这两句是说,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6)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

      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译文]

      老友赏识我志趣,

      相约携酒到一起。

      荆柴铺地松下坐,

      酒过数巡已酣醉。

      父老相杂乱言语,

      行杯饮酒失次第。

      不觉世上有我在,

      身外之物何足贵?

      神志恍惚在酒中,

      酒中自有深意味。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3] ”,有《陶渊明集》。

      早年生活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致仕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隐居生活

    [阅读全文]...

2022-06-16 22:22:19
  • 陶渊明有菊花的诗句

  • 菊花
  • 陶渊明有菊花的诗句

      菊花在百花凋零独自开,是你为寒冬增添了一抹不朽的.亮丽,让寒冬不失色彩!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晋.陶渊明 菊诗

      1)和郭主簿其二

      和泽周三春 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 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 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 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 厌厌竟良月

      3)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 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 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 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4)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 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 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 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 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 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 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 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 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 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 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 淹留岂无成

      【描写菊花的诗句古诗】

      1、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作者: 白居易

      2、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齐天乐(菊)》作者: 高观国

      3、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知门。——《采菊》作者: 李建勋

      4、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忆白菊》作者: 陆龟蒙

      5、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菊花新》作者: 杜安世

      6、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菊》作者: 李峤

      7、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叹庭前甘菊花》作者: 杜甫

      8、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 ——《蝶恋花》作者: 程垓

      9、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庭前菊》作者: 韦庄

      10、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将赴湖州留题亭菊》作者: 杜牧

      11、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咏白菊》作者: 罗隐

      12、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咏菊》作者: 陈叔达

      13、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黄菊湾》作者: 顾况

      14、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晚菊》作者: 韩愈

      15、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鹧鸪天(咏菊)》作者: 陈德武

      16、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作者: 黄巢

      17、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华下对菊》作者: 司空图

      18、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 ——《西江月(咏丁香菊)》作者: 陈师道

      19、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村路菊花》作者: 崔橹

      2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上赋白菊》作者: 白居易

      21、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衣剩腰肢故著单。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蝶横蜂争只倚阑。——《南乡子(咏棣棠菊)》作者: 陈师道

      22、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作者: 鲍溶

      23、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对菊》作者: 贾岛

      24、*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东园玩菊》作者: 白居易

      25、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 ——《洞仙歌(菊)》作者: 晁补之

      26、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赋得残菊》作者: 李世民

      27、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清*乐(对晚菊作)》

      28.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9.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0.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____黄巢《题菊花》

      31.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____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32.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____元好问《秋怀》

      33.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____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阅读全文]...

2021-11-26 06:42:43
  • 陶渊明名句有哪些(陶渊明诗句名句)

  •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他是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他是陶渊明。

    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给后世留下一段佳话;他寄情山水田园,隐居世外,留下一篇篇佳赋名作。

    总结了陶渊明最经典的10首诗,一起体味陶渊明隐逸安然的田园生活吧!

    1、最悠然自得的诗:《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于田园12年,他早已爱上了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自然,多么惬意,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不断吟咏。

    陶渊明在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那自然恬淡的心情十分感染人。

    与其认真,不如随便,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

    2、最自得其乐的诗:《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千百年来,无人不羡慕陶渊明隐居田园的自在与闲适。

    于一偏隅,开一荒林,搭一木屋;门前一小片地,种花种草种菜;后山的竹林风一吹飒飒作响;好不惬意,每天都与自然共舞。

    3、最闲适的种田诗:《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清晨起,陶渊明就下田地铲除杂草,一直到暮色四合,月亮出来时,才扛锄回去。

    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

    真的很佩服陶渊明,作为士人,很少有他那样的勇气,亲自耕种,只为回归本心。

    万缘放下 ,心无所住。祝大家活得像个孩子,单纯,自在,清净。纯洁无邪,纯真的活在每一个当下。

    4、最有哲理的诗:《杂诗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阅读全文]...

2021-12-25 16:49:51
  • 陶渊明的诗

  •   1、《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3、《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阅读全文]...

2022-04-23 07:22:45
  • 陶渊明形容菊花的诗句

  • 菊花
  •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陶渊明形容菊花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 、《九月闲居》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

      3 、《和郭主簿》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4 、《饮酒其七》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5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6 、《九日闲居》陶渊明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赞美菊花的诗句

      1、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2、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3、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7、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8、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9、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10、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11、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12、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3、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14、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15、秋无寻处,认碎阴满地,还共秋住。寄韵篱根,摇月笼云,也是萧疏风趣。

      1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7、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18、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19、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20、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21、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22、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23、黄菊开时伤聚散。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24、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 唐寅《菊花》

      25、菊暗荷枯一夜霜。 —— 苏轼《浣溪沙·咏橘》

      26、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王之涣《九日送别》

      27、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8、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9、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0、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31、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32、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 李世民《度秋》

      33、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曹雪芹《螃蟹咏》

      34、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35、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 文森《九日》

      36、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 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阅读全文]...

2022-02-20 21:17:03
  •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陶渊明晚年写了哪些诗)

  •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而陶渊明则是当之无愧的田园诗鼻祖。他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隐逸诗人,所谓”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朱自清曾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连鼎鼎大名的李白都没能入列,可见陶渊明和陶诗的地位。他的诗质朴无华,元好问评价”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陶渊明最有名的《饮酒》组诗中的第五首。

    [阅读全文]...

2022-06-10 08:10:14
  • 陶渊明写菊花的诗句

  • 菊花,经典
  •   陶渊明描写菊花的诗句

      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采菊东篱下,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字,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晋·陶渊明 菊诗 1)和郭主簿其二 和泽周三春 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 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 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 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 厌厌竟良月 3)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 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 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 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4)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 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 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 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 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 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 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 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 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 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 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 淹留岂无成陶渊明描写菊花的诗句是什么

      1《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 陶渊明在《九月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3 陶渊明在《和郭主簿》中提到: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4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饮酒其七》5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归去来兮辞》6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九日闲居》陶渊明关于菊花的诗句还有很多~~~

      由于时间关系难以一一道尽。

    [阅读全文]...

2022-01-23 09:49:10
  • 陶渊明饮酒诗句132句

  • 经典
  •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

      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气氤氲。

      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赏析

      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饮酒十四》

      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释]

      (1)这首诗写与友人畅饮,旨在表现饮酒之中物我皆忘、超然物外的乐趣。

      (2)故人:老朋友。挈(qiè切)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3)班荆:铺荆于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

      布也,布荆坐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4)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5)这两句是说,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6)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

      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译文]

      老友赏识我志趣,

      相约携酒到一起。

      荆柴铺地松下坐,

      酒过数巡已酣醉。

      父老相杂乱言语,

      行杯饮酒失次第。

      不觉世上有我在,

      身外之物何足贵?

      神志恍惚在酒中,

      酒中自有深意味。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3]”,有《陶渊明集》。

      早年生活

      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致仕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隐居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

    [阅读全文]...

2022-06-10 03:24:48
陶渊明诗句 - 句子
陶渊明诗句 - 语录
陶渊明诗句 - 说说
陶渊明诗句 - 名言
陶渊明诗句 - 诗词
陶渊明诗句 - 祝福
陶渊明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