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诗句

关于鲁迅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鲁迅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鲁迅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鲁迅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7) 语录(128) 说说(11) 名言(163) 诗词(15) 祝福(51) 心语(39)

  • 鲁迅的诗

  • 鲁迅
  •   1、《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2、《无题》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3、《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5、《无题》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6、《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7、《二十二年元旦》

      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春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8、《赠人二首》

      之一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早云如火扑晴江。

      之二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9、《送O.E.君携兰归国》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10、《无题》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11、《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12、《赠蓬子》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13、《赠日本歌人》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阅读全文]...

2022-06-22 20:58:55
  • 鲁迅的诗句

  • 鲁迅
  •   1、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4、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5、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6、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7、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8、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9、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10、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1、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12、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3、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14、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5、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16、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7、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1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9、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0、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2、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23、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4、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5、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26、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9、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3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1、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2、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33、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34、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m.ju.51tietu.net)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3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36、激烈得快的,也*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38、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39、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0、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4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42、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4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4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45、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46、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4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48、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49、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50、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51、从来如此,便对吗?

    [阅读全文]...

2022-04-13 04:11:21
  • 鲁迅的诗句

  • 鲁迅
  • 鲁迅先生是我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弃医从文,用文笔唤醒了中国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5、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6、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7、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9、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10、从来如此,便对吗?

    11、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12、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13、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15、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阅读全文]...

2022-02-06 01:55:44
  • 鲁迅简介

  • 鲁迅
  • 鲁迅简介

      鲁迅先生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日本人为何推崇鲁迅

      在很多人眼中,鲁迅与日本人的关系,似乎一直难以说清的是“改造国民性”与“民族立场”之间的区隔。在中学课文《一面》中提到的内山书店老板——鲁迅的日本好友,在他的回忆录《我的朋友鲁迅》中,则披露了很多以前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细节——当年内山老板被人称为日本间谍,月薪高达50万元,鲁迅先生对他说不必在乎这些谣言。正如谣言同样曾攻击鲁迅先生领过日元或卢布一样,鲁迅先生也不屑一顾。而在先生去世后,许广***伪汉奸76号抓去,内山老板多次与日军交涉,即便是送去的毛毯,许广*也未曾收到,及至放回家,归还的物品中仍然少了一本日记。我想此时,谣言的散布者已经不知所踪,而温暖我们的则是两个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温情。

      这本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了鲁迅“谜一样的最后十年”中许多真实的思想碎片,内山老板与鲁迅交往的前后经历,以及日本作家喜爱鲁迅的原因。在《先生说过的话》一文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先生无畏的牺牲精神、尊重真理和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以及他对青年和自由一以贯之的热爱和鼓励。先生去世后,6000多名青年自发前来送葬,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便在全世界,也属罕见。我想,今天再来看《先生说过的话》,回顾先生当年所提出的问题,仍然具有震动灵魂的力量。

      文中,鲁迅先生问内山老板,“孔圣人还在世的话,他是亲日派还是反日派?”对此,鲁迅先生没有直接回答,但我想借用他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观点,任何民族的思想文化,*也好,日本也罢,包括对*同样影响深远的美国和苏联,都有其思想和文化的长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不是科学的做法。后世知识分子往往热衷于“胡适还是鲁迅”的论证,但往往忽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们并肩作战的基石。比如,鲁迅对内山老板直言,*最需要学*的日本人的长处——认真;对此,胡适先生在《差不多先生传》中同样表达了对*人马马虎虎的深恶痛绝。而这一点,正体现了鲁迅先生所特具的医生的冷静和理性。

      作为一名医生,鲁迅对人类的痼疾下刀既快又狠,但对于人类的生命和尊严,则充满了爱护和尊重。医生是“良药苦口”、“治病救人”,而骗子则甜言蜜语后谋财害命。所以,鲁迅最痛恨暴力与屠杀,最无情地揭露各种“富人秘史”、“登龙妙术”,最不能容忍的是青年学生的非正常死亡。这也是他之所以屡次著文批判蒋xx*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想见,任何试图屠**民的*,都是鲁迅先生的死敌。而对于新生事物,他都充满爱护和鼓励。他最喜欢的是新的文艺方式,比如,欧洲的木刻版画,鲁迅就曾多次举办其展览,无论是德国的豪放,还是俄国的纤细,无论是革命的激情,还是颓废与寂寞,他都欣赏把玩不已。

      张学良痴迷鲁迅作品

      在张学良被囚禁的几十年中,以在贵州几年最为不幸。1938年进住修文阳明洞后,因缺乏思想准备,张学良在精神上一度极为痛苦。1941年7月,因所患阑尾炎被误诊,差点要了性命。病好后他于1941年10月1日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整整病了三个月,本是一开刀十天可好的病,误于庸医误诊断,延误时间,误吃错药,不但空费光阴和金钱,几乎送了小命”。以后又先后迁往灵山麒麟洞、开阳刘育(刘衙)、息烽快活岭、桐梓华湖,直到1946年10月经重庆迁往台湾。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鲁迅的著作在精神上给了张学良很大的刺激和鼓舞,以至他要全面研究鲁迅的思想。

      张晓夫在《张学良与鲁迅》一文中,披露了张学良在这一时期制订的《鲁迅先生研究纲领》。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资料,无论对我们理解张学良还是鲁迅,都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作者接触张学良的资料有限,因此该文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现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藏张学良档案,对该文略作改正和补充,以便人们对张学良与鲁迅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张学良何时对鲁迅的著作发生兴趣,至今尚无人涉及。在张学良留下的两盒文摘卡面中,有两张卡片值得注意:一张正面为“鲁迅论读书”,下面注有“《读书月报》一卷九期419页,何鹏”;背面摘抄了三句话:“读书有两种:职业读书,嗜好读书。”“读什末书:泛览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读外国书,外国书与人生接触。”另一张正面为“从鲁迅学*些什么”,下面注有“《读书月报》一卷五期420页,罗荪著的《谈鲁迅精神》”。背面摘抄五句话:“学*鲁迅的战斗的精神。”“宁愿战死,莫做奴隶。”“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 “而鲁迅从不意识的做一个青年的领导者。”“先生遗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战斗精神,是持久不断、坚韧不懈的战斗的‘鲁迅精神’”。

      另外,从张学良抄录的卡片内容看,第一张卡片基本摘抄自何鹏的《鲁迅论读书》一文,第二张卡片上只有四句话摘自罗荪的《谈鲁迅精神》,其中“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这句话在《谈鲁迅精神》一文中并未出现。也就是说,在读到《鲁迅论读书》和《谈鲁迅精神》二文前,张学良可能已经接触过鲁迅的著作,至少看过《坟》,因为这句话出自鲁迅的《写在〈坟〉的后面》一文。换句话说,从种种迹象来看,张学良接触鲁迅著作的时间,可能要更早一些。

      就目前所知,张学良至晚在1941年已经在系统研读鲁迅的著作。使他对鲁迅产生浓厚兴趣的,并不是景宋的《鲁迅的创造方法及其他》,而是何凝编的《鲁迅杂感选集》。1941年10月27日,张学良在日记中写道:

      读何凝编的《鲁迅什(杂)感远(选)集》,感觉有些生气,同时感觉着鲁迅死得太可惜了!可是他的文字,活气生生的,活跃于纸上,字字句句,侵入你的骨髓,振荡你的神精;我从来不惧怕什么的,可是在鲁迅文字之前,我有点发抖了,一方面是惭愧,一方面是热血沸升,好像鲁迅枯脸,显于我的面前,那末,可以说——确是得说他是永生。

      《鲁迅杂感选集》对张学良的影响可能不止这些。1941年10月9日,张学良就在日记中写道:“文学这东西,有时使你烦燥,烦愠,但也会使你快活,快乐;会使你糊涂,也会使你清醒。”张学良所谈的对文学的感受,包括烦燥与快乐,糊涂与清醒,或许是读了鲁迅的杂文后产生的。1942年2月3日,张学良在日记中又写道:“*人做一事,喜欢人家说他对,如果人家批评他的错,他就不大高兴了,到底他所做的事是对或是不对,连他自己也模模糊糊地。不求真实,欺人欺己,*人的大毛病。”1942年3月2日,张学良在读书笔记中以《咱们的.一点小毛病》题,记下了与2月3日日记中内容大致相同的话。张学良在这一时期对*国民性的反思,也应该受到了鲁迅的启发。

      这段时间,张学良有点迷上了鲁迅。1942年5月23日,他在读书笔记中写下了《鲁迅的伟大》这段话:

      人家说鲁迅的文章刻薄,我觉得他的文章真实透彻。他的话是敢说,是不留情的,所以人觉得他是刻薄。要知道**俗的糟糕就在此等处,总认为虚伪点是忠厚,说老实话的就是刻薄。譬仿说,有人叫你批评批评他,或者批评批评旁人,你总得留点余地,否则你赤条条的把他们的短处全盘说出,那你这个人就得算不忠厚了,并且你会招人家怨恨,或者招了祸来;所以在现在*一般人,认为虚伪点是忠厚,也是自保的上策;也就是*今天政治上和社会上一般的糟糕原因根本的来源。鲁迅他不怕一切,大声急(疾)呼,敢说敢写,是为了什末?……他是为了想救*大众人们“出水火,登衽*”。这正是鲁迅先生的伟大地方,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的处所。

      1942年7月当刘乙光从贵阳买到《鲁迅全集》后,张学良喜出望外,决定研究鲁迅的思想。8月27日,他在读书笔记中写道:“我晓得我弄这本东西,是不够资格底,我的文学,我的历史,那真是不佩(配)的。”这里所说的“那本东西”,可能就是张学良写于《鲁迅全集》扉页上的《鲁迅先生研究纲领》。既然无论从文学修养看,还是历史基础来看,张学良都认为自己不配来研究鲁迅,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张学良写道:“因为我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我喜欢她,而又烦恶她。我弄这本东西,由于烦恶的成份比喜欢的成份多。”张学良倒是很坦率,他研究鲁迅,不是因为喜欢鲁迅的文章,而是因为嫌恶他,至少是嫌恶的成份比喜欢的成份多。他接着写道:“从先我喜欢弄‘雅片’烟玩,到后来弄上了瘾,我深知到了牠的毒害是什末,也了解了牠怎样的毒害了大众,为了戒除牠,我可吃了一吓(下)苦痛。我有‘脚气’病,大夫给我注射‘维他命’,我烦恶这注射,因为牠刺我痛,可是牠能治疗我的病,不是滋养品。‘维他命’是人身上的必需品,我缺乏牠,我就成了一个病人。穷苦的人们因为吃的不好,缺乏‘维他命’,我是因为吃的太好了——吃纯白米,竟(净)吃肉少吃素菜,厨子把东西煮的太熟,因为调和滋味的原故。”在他看来,鲁迅的文字虽然刺痛了他,但鲁迅的思想就“维他命”,是生命的必需品,须臾不能离开,所以他继续写道:“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刺了我的伤痕,刺了我的隐疾——我是烦恶他这些文章。可是我接受了她以后,感觉上有些不同了,好相(像)我吸收了‘维他命’一样。她不是‘雅片’,可以麻醉你一时,他是‘维他命’,人生永远的必需品。她不是高贵的补品‘芙蓉膏’,她是**常常的东西。不过由他提炼发现了,好相(像)大夫们由米糠里提炼‘维他命’一样。”最后他指出:“我以十分的诚意,把我的这时候的感觉,清清白白的写出来,供献给和我同病或不同病的参考,也许有些好处……。”张学良在这里对鲁迅思想的比喻极为形象——是“维他命”而非“芙蓉膏”。在不断有人对鲁迅非难的今天,仔细品味张学良的这段话,不免使人感慨系之。

    [阅读全文]...

2022-06-04 15:50:09
  • 鲁迅《祝福》

  • 祝福,鲁迅
  • 鲁迅《祝福》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祝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祝福》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 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 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 “胖了”之后即大骂其*。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 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 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 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 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 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 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 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 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 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 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

      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 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 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 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 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 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 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 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她不很爱 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掏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地看见几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在寻她而来的。四婶很惊疑,打听底细,她又不说。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卫老婆子忽而带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进来了,说那是详林嫂的婆婆。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然而应酬很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了。

      “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四叔说。

      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其时已经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

      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掏箩的影子。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一直到河边,才见**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 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掏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 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老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中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阅读全文]...

2022-03-21 07:53:31
  • 鲁迅有名的短句

  • 鲁迅,有名
  •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名言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名言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名言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名言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名言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名言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名言

    青年们先可以将*变成一个有声的*。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 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名言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名言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名言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 鲁 迅

    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 鲁迅

    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 鲁迅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 鲁迅

    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 鲁迅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 鲁迅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鲁迅)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鲁迅)

    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鲁迅)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世风日下

    一代不如一代

    一、鲁迅旧体诗: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 二、鲁迅名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阅读全文]...

2022-05-04 11:20:54
  • 鲁迅名言警句

  • 名言,鲁迅,语录
  • 鲁迅名言警句

      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以下是鲁迅名言警句,欢迎阅读!

      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我们*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4、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6、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鲁迅

      8、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9、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10、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12、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3、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1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15、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6、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17、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件戕贼,也可以萎死的。

      1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9、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

      20、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1、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将来之脊梁。

      22、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23、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24、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2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6、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27、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28、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29、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1、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32、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4、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35、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6、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

      3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38、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9、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40、侧惟共和之事,重在自治,而治之良否,则以公民程度为差。故国民教育,实其本柢。

      41、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

      42、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4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4、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45、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46、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4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50、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阅读全文]...

2022-04-14 00:15:39
  • 鲁迅的一生

  • 一生,鲁迅,写人
  • 鲁迅的一生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的一生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少年时期

      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每天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他们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

      奋力求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江宁求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3月,与厉绥之、钱均夫一同赴日本公费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为日语学*速成班),三人同班同寝室。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剪辫。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于弘文学院结业。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肄业,相识藤野严九郎。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6月,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协会”所设的德语学校。夏秋间,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旋即复赴日本,7月,从仙台回到东京,不再入学读书,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了德语,俄语。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从章太炎先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集》,期间生活艰难,以校对书稿补贴生活。

      宣统元年(1909年),《域外小说集》二册出版。

      迷茫困顿

      宣统元年(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宣统二年(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

      民国元年(1912年),临时*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被大总统任命为北京*教育部佥事。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画家空行道人李振凯先生笔下的鲁迅民国六年(1917年)7月7日,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14日,乱*即返部。

      民国七年(1918年)1月,参加《新青年》改组,任编委。

      文坛先声

      民国七年(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民国九年(1920年),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小说史,6月,读《*宣言》中文译本盛赞译者。9月,发表小说《风波》。

      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小说集《呐喊》出版;与弟弟周作人分居,迁至西四塔胡同61号居住,分居原因不明。12月,作《娜拉走后怎样》演讲,兼任女师大,世界语学校教师;《*小说史略》上册出版。

      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赴西安讲《*小说的历史变迁》。8月返京。11月,《语丝》周刊出版,鲁迅在首期发表《论雷峰塔的倒掉》,自此鲁迅成为《语丝》作家群的主将之一。

      民主战士

      民国十四年(1925年),“女师大风潮”进一步升级,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除佥事职务,同年,鲁迅向*政院状告章士钊。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三·一八惨案”发生。4月,鲁迅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的罪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避难期间笔耕不辍。8月,《彷徨》出版,赴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12月辞职。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3月,与*两广区委*陈延年会见。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29日,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8月,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9月,致信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离开广州赴上海,并与许广*在上海开始同居生活。12月,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双方争论持久,影响巨大。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参加*革命互济会。本年,与创造社、太阳社大部分成员就“革命文学”问题展开论争。是年开始大量搜集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为之翻译。同时开始提倡革命美术,倡导现代木刻运动。

      民国十八年(1929年)9月27日,许广*生子,鲁迅为其取名“周海婴”。年底,与冯雪峰多次磋商组建“*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盟主

      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3月2日,出**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柔石被逮,鲁迅离寓避难。28日回旧寓。

      鲁迅先生葬礼(9张)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29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与艾青等人发起“春地美术研究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被举为执行委员。2月17日,蔡元培函邀赴*宅,欢迎萧伯纳。作《为了忘却的纪念》怀念柔石。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与郑振铎合编的《北*笺谱》出版。5月,编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6月,集成《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长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5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6月9日写《答托洛斯基派的信》,8月5日写《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10月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10月17日旧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

      人物逝世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家庭成员

      周介孚:鲁迅祖父(1838—1904),本名致福,后改名福清,字震生,号介孚,一号梅仙。翰林出身,曾外放江西金溪县任知县,后因科场案入狱,使得周家开始走向衰落。周介孚“自由读书的主张与实践”为鲁迅“在传统教育的封闭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蒋氏:鲁迅继祖母(1842—1910),周介孚后妻,周伯宜继母,她逝世时鲁迅亲自为她办理丧事,她性幽默,常给鲁迅讲民间故事,给他以民间文化的启迪,同时她隐忍的性格也给鲁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潘大凤:鲁迅庶祖母(或称潘姨太),周介孚之妾。

      周伯宜:鲁迅父亲(1861—1896),本名周凤仪,字伯宜。他思想开明,是洋务运动的同情者。后为病魔所缠,他的病使鲁迅饱尝了生活的困顿艰辛。

      何氏:鲁迅外婆,会稽县皋阜镇人,父亲何元杰为翰林院编修。

    [阅读全文]...

2022-02-07 20:41:25
  • 鲁迅自嘲全诗是什么(鲁迅的自嘲全文意思)

  • 鲁迅,自嘲
  • 语文课本上,有不少鲁迅先生的诗文,说起鲁迅先生的诗,这两句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两句出自鲁迅先生的七言律诗《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是在什么环境下写的这首诗,其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在《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中,记载了这首诗的创作情况:

    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略)。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添成一律以请之。”

    当日的中午过后,鲁迅先生写了一幅字,就是这首七律。鲁迅写这幅字,是因为在一次饭局上的承诺。

    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来上海的哥哥郁华。

    郁华是著名的法学家,曾任民国最高法院东北分院刑庭庭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郁华拒绝了日本人委以要职的邀请,连夜逃出了沈阳。在1932年,郁华接受*的任命,担任了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并兼任东吴、法政等大学教授。

    同时,郁华也是是著名的画家和诗人,而且郁华一直倾向于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所以郁达夫请了柳亚子和鲁迅作陪。

    第二年,即1933年,因为叛徒告密,*被捕。*、何香凝、柳亚子一起联合进步人士救援,柳亚子就找到了刑庭庭长郁华出谋划策。

    *被救出以后,何香凝母子联手画了一幅《远山樵夫图》赠送给*,同时绘制了一幅《春兰秋菊图》赠送给郁华。1954年,何香凝又在画上补写题词:“1933年承志入狱,其时得曼陀先生(郁华 ,字曼陀,)帮忙,特将此画纪念。”

    同年5月,郭沫若在画端题诗一首:

    “难弟难兄同殉国,春兰秋菊见精神;能埋无地天不死,终古馨香一片真。”

    郭沫若为何说”难弟难兄同殉国“呢?

    1937年上海沦陷 ,郁华的江苏高等法院二分院迁入法租界坚持工作,是保留在租界中唯一的中国法权机关 。1939年 ,郁华被汪伪特务暗杀身亡。

    1938年,郁达夫在应新加坡《星洲日报》邀请,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新加坡沦陷后,郁达夫等文化界人士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岛,1945,郁达夫*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

    话说回来,就在1932年郁达夫宴请哥哥郁华的这次宴*上,作陪的柳亚子先生请鲁迅先生写幅字。

    过了几天,鲁迅便凑成一首七律送给柳亚子。

    根据鲁迅的日记中说“偷得半联,添成一律以请之。”可见这首《自嘲》作诗先有妙句,后有全诗。

    据说当天的宴*上,郁达夫一见到鲁迅就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

    鲁迅微笑着回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两句联语回答你,这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郁达夫继续打趣:“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

    鲁迅《华盖集·题记》中曾经写过说:

    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间,又是一个常人,能够交着“华盖运”。

    我*生没有学过算命,不过听老年人说,人是有时要交“华盖运”的。这“华盖”在他们口头上大概已经讹作“镬盖”了,现在加以订正。所以,这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

    从郁达夫的玩笑话可以看出,这是“华盖运”一词,大概是郁达夫借用鲁迅文章中的”典故“ 。对于郁达夫”华盖运“的调侃,鲁迅说自己目前的状态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还感谢说: 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 ( 1956年12月6日《新民报晚刊》

    受到郁达夫‘华盖运’的启发,鲁迅得到了“半联”,就是《自嘲》首联的出句:运交华盖欲何求。

    得了这半联后,加上原先的一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首七律已经完成了三句了。

    破帽,应是用孟嘉落帽的典故,乃名士之风流。宋朝苏轼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遮颜过闹市,应该是反用《史记·孔子世家》中卫灵公”招摇过市“的典故:

    居 衞 月餘, 灵公 与夫人同车,宦者 雍渠 参乘,出,使 孔子 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漏船出自《吴子·治兵》:

    吴子曰:“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意思是,士兵不得松懈,时时刻刻要警醒,准备随时出击破敌。

    载酒出自《晋书·华卓传》,华卓说:

    “得酒满数百斛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漏船比较积极向上,载酒泛中流有点消极。在漏船中本应该战战兢兢,但是诗人却满不在乎,看似消极,其实是对于敌人的藐视和嘲讽。

    在条幅和鲁迅日记上,诗中“破帽”原是“旧帽”,“漏船”原是“破船”。鲁迅编入《集外集》时,作了改定。诗不厌改,或许鲁迅认为这样改更有厚度。

    这两句诗之所以特别有名,是因为曾经出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和人民大众。……做*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郁达夫和鲁迅都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左联自从诞生起,就一直受到打压,甚至有”左联五烈士”被秘密杀害。

    郁达夫宴请之时, 两个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另外鲁迅不仅仅受到敌对势力的攻击,在左联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针对他。鲁迅《致李秉中》这封信中说到:

    上海文坛小丑,遂欲乘机陷之以自快慰。造作蜚语,力施中伤,由来久矣。……小报记者盛造谰言,或载我之罪状,或叙我之住址,意在讽喻当局,加以搜捕…..文人一摇笔,用力甚微,而于我之害则甚大。老母饮泣,挚友惊心。……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

    所以郁达夫会关切问候鲁迅。但是鲁迅的回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阅读全文]...

2022-07-19 12:50:35
鲁迅诗句 - 句子
鲁迅诗句 - 语录
鲁迅诗句 - 说说
鲁迅诗句 - 名言
鲁迅诗句 - 诗词
鲁迅诗句 - 祝福
鲁迅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