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意思及诗句

关于春望意思及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望意思及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望意思及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望意思及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29) 说说(85) 名言(3) 诗词(1k+) 祝福(26k+) 心语(165)

  • 春天的诗句及意思

  • 春天
  • 春天的诗句及意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欢迎大家阅读学*下文的有关春天的'诗句及意思,欢迎大家阅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阅读全文]...

2022-06-14 04:49:18
  • 江南春诗句的意思

  • 经典
  • 《江南春》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1、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2、原文: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江南春》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1、解释:映,映衬。

    2、全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注释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5、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译文字词注释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江南春》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1]白话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2]创作背景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杜牧 江南春(林散之书)“千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阅读全文]...

2022-02-26 10:20:08
  • 古诗春望的意思143句

  • 经典
  • 古诗春望的解析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阅读全文]...

2022-06-15 16:29:01
  • 古诗望天门山诗句意思

  • 古诗望天门山诗句意思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望天门山诗句意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的意思:

      1、浩荡的楚江水冲过天门山奔腾而去。

      2、碧绿的楚江水向东流去,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3、天门山在*相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

      4、诗人乘坐的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荡而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4、*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阅读全文]...

2022-04-25 18:46:03
  • 春望的翻译和解释 春望古诗的意思

  • 解释
  •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三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都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城内草木凄清。感伤国家时局,见花而飞溅热泪,悲恨亲人离散,闻鸟啼而惊乱人心。战事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家书一封值万金。满头白发而今越少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烽火:这里借指战事。

    浑:简直。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阅读全文]...

2022-02-06 14:49:28
  • 竹石的诗句的意思

  •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意思;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

    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明 于谦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注词释义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阅读全文]...

2022-01-22 01:45:15
  • 咏柳诗句的意思

  • 古诗文
  • 咏柳诗句的意思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柳诗句的意思,一起来看看吧。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句译文

      高高柳树长满了翠绿新叶,轻柔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绿色丝带。

      这细细嫩叶是谁巧手裁剪出来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剪刀。

      诗词注释

      碧玉:碧绿色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数量。下一句“万”,就是表示很多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亭亭玉立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二是碧这个字在人们头脑永远留下年轻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柳叶就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绿色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柳条似细细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如眉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美好和大然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美感。

      总来说,这首诗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总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名家点评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阅读全文]...

2022-01-15 00:41:01
  • 咏柳诗句意思

  • 古诗文
  • 咏柳诗句意思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柳诗句意思,欢迎大家分享!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的咏是什么意思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咏柳的意思——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带。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咏柳的`诗句译文

      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咏柳全文赏析,咏柳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咏柳的诗意是什么

      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的诗意表达,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贺知章咏柳的诗意赏析

      咏柳的诗意赏析,从整体上看,诗的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阅读全文]...

2022-07-15 13:38:42
  • 望洞庭的诗意_望洞庭的意思

  • 诗意
  •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5、潭面:指湖面。

      6、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8、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诗意: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

      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m.ju.51tietu.net)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阅读全文]...

2022-01-23 00:08:25
春望意思及诗句 - 句子
春望意思及诗句 - 语录
春望意思及诗句 - 说说
春望意思及诗句 - 名言
春望意思及诗句 - 诗词
春望意思及诗句 - 祝福
春望意思及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