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关诗句

关于天下第一雄关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天下第一雄关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天下第一雄关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天下第一雄关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91) 语录(137) 说说(1k+) 名言(6) 诗词(346) 祝福(147) 心语(44)

  •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下第一关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关口---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是震撼全世界的古代建筑物,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游览的时候,请大家保护环境。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天下第一关广场,抬头远眺,一座雄关展现在眼前,那就是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质的隔扇窗,这些窗户,*时紧闭,战时开启射箭用;下层四面都是红漆木质大门。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关”匾额了,这块匾长1.5米,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体,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相传最后一笔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还有一个小秘密,挂在城外面的匾是后人仿写,原匾在城楼里呢!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古城商业街。在古城里,品尝地方风味小吃,会使你游兴大增,并领略山海关的风土人情。让我走进一家土特产店,尝一尝特色打糕,来,这位游客,品尝一下吧!

      好,咱们大家一起照张照片做个留念吧!“--茄--子”“OK”希望我的本次导游服务给您带来快乐!

      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14年(1925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

      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皇帝的宝座,他站在上面,前走无路,后退不能,真是左右为难;跟盯拌倒的是紧随皇帝的大臣,皇帝虽已无路可走,但臣子不忘旧情,虽倒也伴;东张西望是东瞧瞧西望望,见机行事;帮虎吃食一看到这种情况也紧随其后,阿谀奉承;坐地分赃在石兽之末,干什么都没有它的分,急的够呛,这真是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倒霉的皇帝都走投无路,何况这些大臣呢。大家抬头可以看到这群显赫一时、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头,饱受风吹雨淋,酷暑严寒,让游人注目了。这些异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但这种小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宫和庙宇之上的小兽的数量是9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阅读全文]...

2022-05-22 15:18:05
  •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 天下第一关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下第一关导游词,欢迎阅读!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历史上有三个修建长城的主要时期,秦朝、汉朝、以及明朝。今天我们参观的长城是一段明长城,它是由明朝的开国大将徐达将军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修建的山海关古城。

      山海关,顾名思义,他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徐达将军以其独到的军事家眼光在山海之间建关设卫,成就了山海关的重要军事作用。在*历史上山海光是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时说“闯关东",这关字其实就特指山海关。可以说山海光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名副其实,它是明长城东部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座城池,也是华北通东北的要冲。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直走不回头,体验一下闯关东的豪情吧!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是天下第一关广场。我们眼前这座雄伟的城楼是山海关东门的城楼。大家观察一下看看这座城是不是北高南低?因为我们的山海关是依山势而建,北面燕山地势高,从而向海延伸,山海关就像龙一样盘旋在山海间。城上这座楼叫做箭楼,它是依水*线而建,所以两相对比形成一个夹角,造成视觉上的*衡,让大家感觉到这座城楼特别稳固。楼上这块醒目的巨匾长5.9米,宽1.55米。此匾有两大特点,大家猜猜看——首先要说到此匾无落款,究竟是谁写的呢?说法不一,但根据清代编写的《临榆县志》记载为肖显所写。肖显是明成化八年进士,特是明代著名三十二位书法家之一,还是我们山海关当地人。另外一个特点呢是“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依次后一个比前一个大。大家仔细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一字这一横就长为1.09米,而繁体关字一竖高1.45米。关字最大,从建筑学和视觉上都产生一种*衡效果。在山海关城楼内外共有三块匾。其实大家看到的这块不是肖显所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也就是1920年由杨宝清摹刻的。在二楼内有一块是清光绪五年也就是1879年由王治摹刻的。现在给大家一些自由时间与我们雄伟的一关城楼合影留念。然后请大家跟随我参观一楼内原匾。

      现在我们登城所走的这条宽阔的坡道叫做马道,是古代将士骑马上阵的通道。最宽阔的马道可供十人并行,五马并骑。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山海关古城区,它保持了修旧如旧,风格一致的特点。

      这幅图是《山海关古建筑复原图》。大家都知道现在地图的地理坐标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这幅图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古山海关地形地貌的真实复原。地理坐标是上东、下西、左北、右南。北边是燕山山脉,南面是滔滔渤海。山海之间八公里是山海关。山海关整个军事防御体系由四门八城组成。东有镇东门,因为对于明王朝它的主要威胁来自于东边,所以出于镇守东边的希望取“镇东门”。西有迎恩门,因为北京在山海关西,皇帝的恩赐封赏都由西而来,所以叫迎恩门理所应当。北有威远门,北边是一个古战场,所以希望此门威慑远方。南叫望洋门,从图上可见,他的确面对汪洋。八城都有哪八城呢?大家随我所指可见,东有东罗城、西有西罗城、南有南翼城、北有北翼城。罗取罗列层叠之意,大家可以看到,罗城确实是罗列的。两个翼城就像大鸟的两对翅膀。现在我们所站的是关城,在东门外有一个最小的城叫瓮城,翁城虽小作用却大,一会儿到城楼外带大家看一看给大家讲一讲。在东罗城的欢喜岭上是威远城。他是吴三桂剔发跪迎多尔滚的地方。最后要说的是在长城东部入海处老龙头的宁海城。山海关以东是东北,以西则是华北。东北华北之间只有山海关可以出入。所以可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史书的记载,山海关的存亡确实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现在山海关形成了一线六点的旅游景区。首先要说的是咱们现在所处的天下第一关,它是一段*原长城。南部老龙头是海滨长城,在燕山山脉上的角山长城是一段山地长城的典型。可以说在山海关囊括了三种长城的全部。另外三处则是长寿山风景区、燕塞湖风景区和一段美丽爱情故事的纪念地——孟姜女庙。(指复原图上)这块匾就是肖显所写得原匾。(指复原图下)而这把巨大的青龙偃月刀重有83公斤,他原来供奉在山海关西关的关帝庙内,咱们两旁陈列的是一些满清八旗的服装及一些兵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

      大家随我所指看到这座小小方城叫做瓮城。他的周长只有317米,如果我们把关城的城门关闭,敌人来犯,从瓮城城门进入后,我们在瓮城上的守军可据实际因时因地的消灭敌人。这是不是有点“瓮中捉鳖”的感觉呀?翁城在关城外形成回护,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铁铸火炮在关城南北各有一尊。它是明崇祯十六年铸造,炮身长2.7米,重5000斤,在当时冷兵器时代它的作用十分巨大,倍受将士爱戴,取名神威大将军。现在我们所走的这一段是典型的*原长城,两旁一些人物塑像是山海关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建关设卫的徐达将军,保卫疆土的戚继光、袁崇焕。他们都为山海关做出了重大贡献。

      牧营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也就是1584年。他和临闾楼南北守护着关城,共同防御外敌。现在里边陈列着明清两代士兵打仗时用的器械,古时牧营楼和临闾楼是出于考虑关城的万无一失而设置的。这两座楼在清朝被逐渐废弃,1986年重新修复,牧营楼城台是四棱形的台面阔21米,台高11米。牧营楼建于台面之上,楼高10.5米,建筑面积118*方米。单檐歇山瓦顶,二层砖木结构,楼上辟有20个箭窗,易守难攻。而临闾楼也是于1986年修复竣工,它的城台是长方形的,城台面阔25米,台高10米。建筑面积119.52*方米。五脊歇山单檐顶,砖木结构,临闾楼只有东北南三面有20个箭窗,十分便于弓弩手拉弓射箭。

      靖边楼是山海关的东南角楼,它经历了几朝几代的变更,最初是由徐达将军始建,清兵入关后,山海关内外得到统一,靖边楼的作用削减,雍正年间改建被命名为奎星楼。奎星楼原来是八角的,1933年被侵占山海关的日军攻毁,现在大家看到的靖边楼是1986年依明建筑形式原形原貌修复的。现在楼内展出的是陕西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制品,十分威武雄壮,展现了古代将士的风姿。靖边楼、牧营楼、镇东门、临闾楼和威武堂一字排开,形成五个要点在长城上盘踞,被称为“五虎镇东”。

      朋友们,今天天下第一关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可是我们中华五千年的许多文明和伟大的思想还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下一次我能带给您更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天下第一关,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的中心,距秦皇岛市区5公里。“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清之际曾多次维修,**后又多次修缮。

      城楼建筑面积198*方米。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箭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传为明朝成化八年(472)进士肖显所书。在“天下第一关”箭楼南北两侧各有两座配楼回护,它们分别是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和威远堂(现仅存遗址),形成“五虎镇东”之势。

      这段长城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清朝入主中原后,山海关一带长城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但仍然是东北和华北的交通要冲。清朝成为皇帝到沈阳祭祖的必经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楼揽胜的最佳场所。在重大节庆日,景区会组织武术比赛、民俗表演、大型歌会、仿古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山海关也称天下第一关。

      笨瓜找了一个导游,那个导游和笨瓜差不多高,笨瓜就开始听导游姐姐讲历史了。

      “山海关是唯一现存的*原长城,长城一共分3种,山地长城、*原长城和水陆长城。山地长城就是像居庸关、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这些都是山地长城。山海关是*原长城,水陆长城就是老龙头的。”

      听导游姐姐说,山海关一共修缮过3次,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第二次是宋代;第三次就是距今最*的时候,明朝了。”

      笨瓜边走边拍,生怕拉下什么重要的景色忘记拍了。

      “过前面的门,就到了瓮城和镇东楼了。不知道听没听说过,*有个成语叫瓮中捉鳖,就是这个故事,才有了现在的瓮城。”笨瓜觉得十分有趣,忙问导游姐姐其中缘由。

      “瓮城高度约是2米左右,周长是37米,前面有一个方城,古代把方刚称作瓮,所以又叫瓮城。刚刚我们进来的叫罗城口,如果士兵守不住城,就将敌人带进瓮城大门,把镇东门和瓮城大门紧闭,士兵在上面用石块攻击他们,使敌人毫无反击之力。所以瓮中捉鳖就是这样来的。”

      走了一段路,笨瓜已经到了一座大门门前。

      “这座门叫镇东门。穿过镇东门,就可以看到镇东楼了,上面有一个匾额‘天下第一关’。”笨瓜一路上,看到了许多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像大门上的门栓等等。

      “这就是镇东楼了,我们可以看出镇东楼感觉是歪了一样,主要是因为地势原因。‘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字我们看的十分的不*衡,‘天’字最大,‘楼’字最小,主要是为了配合楼的地势。”

      导游姐姐还告诉笨瓜关于‘天下第一关’的五个字的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当时书法家怎么也写不好‘一’字,特别郁闷。有一天,他去酒馆喝酒,看见小二用摸布擦桌子,随意擦出了‘一’字。于是,书法家就记下来了。”

      笨瓜走上了镇东楼,上面有很多奇怪红色的窗户,窗户上面还有一个半大不大的黑眼睛,据说可以防飞鸟。

      “镇东楼里就有原版的书法家写的匾额,我们可以进去看一看。”走进去一看,真的有,而且还有一些地图,“从图上可以看到老龙头、嘉峪关、居庸关,还有很多地方。后面就是我们前面所受的瓮城。我们可以去看一下。”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关口———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是震撼全世界的古代建筑物,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游览的时候,请大家保护环境。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天下第一关广场,抬头远眺,一座雄关展现在眼前,那就是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木质的隔扇窗,这些窗户,*时紧闭,战时开启射箭用;下层四面都是红漆木质大门。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关”匾额了,这块匾长1.5米,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体,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相传最后一笔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还有一个小秘密,挂在城外面的匾是后人仿写,原匾在城楼里呢!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古城商业街。在古城里,品尝地方风味小吃,会使你游兴大增,并领略山海关的风土人情。让我走进一家土特产店,尝一尝特色打糕,来,这位游客,品尝一下吧!

      好,咱们大家一起照张照片做个留念吧!“——茄——子”“OK”希望我的本次导游服务给您带来快乐!

      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14年(1925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请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

      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皇帝的宝座,他站在上面,前走无路,后退不能,真是左右为难;跟盯拌倒的是紧随皇帝的大臣,皇帝虽已无路可走,但臣子不忘旧情,虽倒也伴;东张西望是东瞧瞧西望望,见机行事;帮虎吃食一看到这种情况也紧随其后,阿谀奉承;坐地分赃在石兽之末,干什么都没有它的分,急的够呛,这真是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倒霉的皇帝都走投无路,何况这些大臣呢。大家抬头可以看到这群显赫一时、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头,饱受风吹雨淋,酷暑严寒,让游人注目了。这些异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但这种小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宫和庙宇之上的小兽的数量是9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阅读全文]...

2022-01-11 01:23:00
  • *天下第一对联

  • 对联,语文
  • *天下第一对联

      作为成都的一大景点之一,*的对联不仅以里面的纪念人物闻名,其中的对联也极为出众。下面是小编专门整理了一些有关*对联的内容,仅供参考。

      成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一环*大街,是*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成都*为*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参观游览,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全国最早的*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但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1、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孤忠

      2、讨贼竭忠贞沥胆披肝天下文章惟两表

      奇才根静学清心寡欲隆中半策定三分

      3、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可作愿为我剪除他族开济清时

      4、鹿门学道跪床下不耻下问方得一声聪慧

      西蜀施政坐府中非慎不断才使八方肃静

      5、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6、生不视强寇西来天意茫茫伤心恸洒河山泪

      死好见*地下英姿凛凛放眼早空南北人

      7、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

      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8、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9、心远地自偏问草庐是耶非耶此处想见当日

      江流石不转睹秋水来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

      10、伊吕伯仲间岂惟管乐自期徒夸玉垒经编远

      申商名法后尽遗老韩同传别觉夤宫俎豆长

      11、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驰愿佑兹蜀部遗黎

      12、唯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存正轨

      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

      13、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4、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15、运帷幄之筹谋小心谨慎

      本圣贤之学问一德始终

      16、才堪王佐松风犹识隆中对

      业济两朝世人常叹蜀道难

      17、大猷是经谋国早读隆中对

      淡泊明志慕公好为梁父吟

      18、巫峡浪*风雨逍遥神女庙

      锦城春冷庄严肃穆*

      19、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20、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功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21、沧海正横流筹笔敢忘天下计

      云霄一羽毛耕桑长见古人心

      22、风雪历三番欲致高贤甘折节

      江山谋一统愿撑危局藉酬知

      23、台栖凤凰凤凰行影何在

    [阅读全文]...

2022-07-15 06:19:22
  • *对联天下第一对联

  • 对联,文学
  • *对联天下第一对联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对联吧,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么你有了解过对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联天下第一对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上联:隆中对,出师表,壮志未遂,长使英雄泪;

      下联:三顾堂,梁父吟,遗址尚在,想见古人心。

      上联:汉室溯臣劳,当运际扶危,合让先生出头地;

      下联:蜀都崇庙祀,幸恩承秉杲,更从遗像仰擎天。

      上联: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下联: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上联: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水西抱,白水东环,祗余长留名士隐;

      下联:斯人超雏凤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上联:吕磻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常有,经纶丕焕;

      下联: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

      上联:伯仲之间见伊吕

      下联:先生有道出羲皇(滇南黎天才集杜工部句题*)

      上联:丹心一片安炎鼎

      下联:浩气千秋壮属疆(勉县*,在陕西勉县新城西)

      上联:当年正气扶元气

      下联:万世人心仰赤心(*,当阳关陵)

      上联:两表酬三顾

      下联:一对足千秋(成都:游俊题*过厅,位于成都市南郊)

      上联:志见出师表

      下联:好为梁父吟(成都:郭沫若题*过厅)

      上联:八千余年上下古

      下联:七十二家文字奇(顾槐题河南南阳*)

      上联:伯仲之间见伊吕

      下联:指挥若定失萧曹(成都:冯灌父集杜甫诗题*刘备殿)

      上联:梁父吟成高士志

      下联:出师表见老臣心(灵川*,在广西灵川县漓江畔的甘棠镇)

      上联:兴亡天定三分局

      下联:今古人思五丈原(赵藩题成都*)

      上联:一诗二表三分鼎

      下联:万古千秋五丈原(成都*)

      上联:诸葛大名垂宇宙

      下联:宗臣遗像肃清高(成都:沈尹默集杜甫诗题*过厅)

      上联:诸葛大名垂宇宙

      下联:隆中胜迹永清幽(*题湖北襄阳*)

      上联: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下联:内学七律旁通三微(南阳:卧龙岗*)

      上联:成大事以细心一生谨慎

      下联:仰流风于遗象万古清高(灵川*)

      上联:三分割据纡筹策

      下联:万古云霄一羽毛(成都:沙孟海集杜甫诗题*诸葛亮殿)

      上联:三分天下四川地

      下联:六出祁山五丈原(*)

      上联:三顾频烦天下计

      下联:一番晤对古今情(成都:*题*过厅)

      上联:扇摇战月三分鼎

      下联:石黯阴云八阵图(*)

      上联:时艰每念出师表

      下联:日暮如闻梁父吟(成都:瞿朝宗题*)

      上联:文章西汉两司马

    [阅读全文]...

2022-04-14 14:47:49
  • 《兰亭集序》为什么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 阅读
  • 《兰亭集序》为什么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我们*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兰亭集序》为什么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兰亭集序》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321-379),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书风,他所书的《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创造出天质自然,风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将酒觞放置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人共成诗37首。王羲之借酒兴为他们的诗写了一篇序文,世人简称《兰亭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文章清新自然,虽多用骈句却并不拘谨呆板。其中二十多个之字,千变万化,无一雷同。《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行书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巧夺天工,字体潇洒流畅,气象万千,此乃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据说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篇,都不及第一篇好。

      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这部作品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七代孙。《兰亭序》真迹第一次消失了,在公元4世纪,被郗县带入墓中。《兰亭序》怎么到了郗昙的手里?原来,郗鉴是王羲之的老岳父,也就是说,郗昙是王羲之的小舅子。因为这层关系,《兰亭序》落到郗昙的手里应该不意外吧?据说,除了《兰亭序》,像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也为郗昙收藏。郗昙死后,将《兰亭序》等一批墨宝带进了自己的墓中。

      二百年后南北朝时期陈霸先建立了陈朝,《兰亭序》等王氏真迹在此间再度现世。当时北征军人盗了郗昙墓,盗得了大量陪葬品,其中就有王羲之及诸名家墨宝。盗墓事发后,这些盗品全让官府没收了,秘藏不示人。

      陈伯茂大概在公元565年前后得到了王羲之这批墨宝。但在三年后的公元568年年底,陈国发生了一场宫廷*,陈伯茂被其叔叔陈顼在途中谋杀了,《兰亭序》再次从世人面前消失,杳无音讯。后来不知怎么辗转之后被李世民收藏。李世民生前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至极,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臣。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李世民生前遗诏要求死后头枕《兰亭序》,即所谓“生则同榻死则同穴”。诗人陆游因此感慨,“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

      据《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三”,同年八月十八,归葬于生前即营造好了的陵寝——昭陵。昭陵地宫石门被封死之日,便是《兰亭序》永别世间之时。谁知,在约三百年后,因节度使温韬盗掘关中十八帝王陵,《兰亭序》再一次进入了世人的视线,并将《兰亭序》真迹之谜彰显得更加玄乎。

      《兰亭序》行书帖体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文体特点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兰亭集序的散文特点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但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又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文章从兰亭*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就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不管是“晤言一室之内”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至此,作者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

      第三段作者抓住死生问题,进一层表明自己的生死观。作者首先借古立论,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死生问题,自己也不能例外。接着作者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而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而这正是作者编辑《兰亭集》并为之作序的目的。文章前面两段分别以“乐”、“痛”作结,最后一段以“感”字作结,表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文(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认识死生问题的重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深远立意。同样是写了宴游情景,但石崇的《金谷诗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文章,抒发的却是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立意显然不及作者的《兰亭集序》深远。作者生活在东晋时代,当时统治集团偏安江东,不思进取。士大夫崇尚玄学,清谈之风很盛,而作者却公开批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颇想有所作为。从作者给中军将军殷浩、会稽王司马昱、太傅谢安等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作者忧国忧民,渴望救国家“倒悬之急”的大志和旷达进取的人生态度。

      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不可能始终坚持这一正确的人生态度,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春,即作者写完《兰亭集序》后两年,作者因深感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又因与扬州刺史王述的矛盾恩怨,愤而称病去官,且到父母墓前立誓永不再仕。此后便“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去寻求“当以乐死”的境界,反映了作者晚年思想渐趋消极虚无。这是我们在全面评价作者一生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魏晋时期出现了骈文的高潮,骈文几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领域,这种文体讲究对偶、辞藻、音律、典故,极不利表情达意。在这种骈文风行的时代,作者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朴素简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散文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文中用了“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林”、“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若合一契”等词语写兰亭山水之优美,叙时人宴游之雅致,抒盛事不常之感慨,议死生意义之重大,而这些词语从此便被后人当作成语使用,极大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从而也奠定了《兰亭集序》在*文学上的地位。

      兰亭集序赏析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修楔仪式。许多名士都参加了,年轻的年长的都来了。那里有高峻的山岭,茂密的树林,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流,湍急的流水,映衬在亭子的左右。引清流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排列而坐于曲水之旁,虽然没有音乐伴奏的.热闹气氛,可是一边饮酒,一边咏诗,也足以尽情地抒发深藏的感情。这一天呀,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柔和,温暖舒畅。仰望宇宙空间的广大,俯察万物种类的繁多,因而纵目游览,舒展胸怀,完全能够尽情享受眼看耳闻的乐趣,实在是很欢乐啊。

      人们生活在一齐,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把自我的胸怀抱负,在室内与人应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凭借某种事物寄托自我的情怀,无拘无束地生活。他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格也有安静浮躁的不一样,但他们都高兴于自我所接触的事物,对于自我暂时得的,高兴满足,竟没有想到老年将要到来了。等到他们对所爱好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到高兴的东西,顷刻之间,已成为陈迹往事,尚且不能不因为它而产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要听凭上天决定,终归于死呢。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岂不悲痛吗!

      我每次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都像符契那样完全相合,未尝不应对文章感叹悲伤,但不能从内心理解它。我本来明白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相等是荒谬的。后人看待我们今日发生的感慨,也会像我们今日看待古人发生的感慨一样,不能从内心理解,可悲啊!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兰亭*的人的姓名,抄录他们所作的诗。即使时代变了,事情不一样了,但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情景是相同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我这篇文章产生一番感慨。

      这篇序文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生动而形象地记叙了兰亭*的盛况和乐趣。其中对兰亭地理形势和自然风物的描绘,短短几句,不但写出了兰亭环境的清幽,也写出了与会者的雅情。后半部分抒发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暂的感慨,情绪颇为忧伤;但紧之后经过对“一死生”“齐彭殇”的批判,又表现出了一种达观精神。这在玄学盛行,崇尚老庄的魏晋,可谓独树一帜。

      这篇序文产生于雕词琢句的骈文风行时代。但它不追求华丽辞藻,叙事写景清新自然,抒情议论朴实真挚,这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全文]...

2022-03-19 12:57:07
  • 下第一场雪的唯美说说 关于初雪的文案

  • 唯美
  • 1、 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2、 今天下雪了哦,雪很开心,我也是。

    3、 雪下的那么深,下的那么认真。2020初雪,如约而至。

    4、 第一场雪下起的午后想和你分享感动

    5、 初雪都来了你怎么还不来

    6、 如果我有多一张机票,你愿意和我去远方等一场初雪吗?

    7、 下雪天让我许个愿吧冬天希望健康温暖地度过不要再遇上一个没有空调发着烧感着冒离心机不受控制疯狂制冷以及点外卖没有汤料的一个大雪节气了。

    8、 轻柔的小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渐渐地,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密密麻麻的。

    9、 十一月末的雪,惨白的一败涂地。

    10、 大雪纷纷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

    11、 纯洁的雪,终究是白了我的整个世界。ddd

    12、 你尝过雪的味道么,凉凉的,一下子就能透到心里。

    13、 初雪嗯,其他地方下没下雪我不知道,反正石家庄是下了。天气好像变得更冷了,橙子们都穿暖一点哦。

    14、 霜雪吹满头也算共白首。

    15、 冷冷清清却甜甜暖暖。

    16、 岁末将至,敬颂冬绥。煮酒温茶,满饮此杯。大雪将至,万事胜意。

    17、 大雪节气了,却很长时间没下雪了。食堂装修,这一周都不提供伙食。想出去吃,但去了馆子,不喝一口总是差点意思。

    18、 现在是二零一年十二月七日早上八点十四分,窗外飘着初雪,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我想和你在一起,我的鸽子。

    19、 听说初雪的这一天说谎的人可以被原谅告白的人能白头偕老

    20、 雪落了,草黄了,树枯了,你走了。

    21、 晴天适合相见雪天适合思念。

    22、 “喜欢你这件漫长的事随着今年初雪的降临终于要画上句号了。今年的冬天呀,有其他温暖的人向我伸出手的话,我也要试着,抓紧他的手了。”

    23、 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雪花,迎风飘舞的雪花,编织出了一张晶莹剔透的“大网”,将缤纷的世界笼罩成了一个“白雪王国”,静静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24、 今年的初雪是陪着室友修牙呢…可喜可贺,话说还有初雪这概念…哇,什么鬼哟…还是记录一下每天的生活与想法吧,说不定都会忘掉…

    25、 天亮之前一定要下一场雪

    26、 我慢慢的听雪落下的声音

    27、 最*的认真生活应该值得一次奖励:想要在初雪降临之时,收到来自喜欢的人的亲吻。

    [阅读全文]...

2022-01-14 11:54:28
  • 关于春天下雪的诗句

  • 下雪,春天,古诗文
  • 关于春天下雪的诗句

      初春也是个大雪纷飞的.时期,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春天下雪的美丽,以下内容是关于春天下雪的诗句,请看看: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王守仁《春晴》

      拓展阅读:关于下雪的句子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着两行亲札。——吕渭老《好事*》

      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连处士墓》

      5、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忆呼鹰古垒,截虎*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1、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西清诗话》

      1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8、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南乡子》

      1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1、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踏莎行》

      2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4、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阅读全文]...

2022-01-07 18:19:29
  • 有关冬天下雪诗句

  • 下雪,冬天,文学
  • 有关冬天下雪诗句(精选100句)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冬天最喜欢的`莫过于下雪时的壮丽景色。大雪纷飞的冬天,人们好像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只因有雪,雪有雪的来意,寒冷却饱含着诗情画意,今天我们一起体验古代诗人眼中雪景的别样风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冬天下雪诗句(精选100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6、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7、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8、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9、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0、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5、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16、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罗邺《早发》

      17、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18、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9、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陆游《金错刀行》

      20、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21、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2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25、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6、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27、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2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0、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31、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33、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4、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35、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36、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3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3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9、俄而未霰零,密雪下。——谢惠连《雪赋》

      40、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41、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42、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4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44、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白居易《村居苦寒》

      45、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吕渭老《好事*·飞雪过江来》

      46、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7、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48、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49、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屈原《九章》

    [阅读全文]...

2022-07-21 16:11:33
  • 关于春天下雪的诗句

  • 春天,下雪
  • 关于春天下雪的诗句

      初春也是个大雪纷飞的`时期,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春天下雪的美丽,以下内容是关于春天下雪的诗句,请看看: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王守仁《春晴》

      拓展阅读:关于下雪的句子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着两行亲札。——吕渭老《好事*》

      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连处士墓》

      5、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忆呼鹰古垒,截虎*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陆游《汉*·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1、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西清诗话》

      1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8、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南乡子》

      1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1、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踏莎行》

      2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4、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阅读全文]...

2022-06-18 22:34:37
  • 关于形容天下的诗句-含天下两字大气的诗词

  • 大气
  •   含天下两字大气的诗词?

      眼欲读天下书。——李白《赠孟浩然》 遂令天下父母心,风流天下闻。——陆游《读书》 小萼欲争天下白,力虽不迨志有余。——杜牧《河湟》 吾爱孟夫子,终日在几案,除却扬州天下无,数条独向雪中青。——白居易《长恨歌》 天子圣明臣敛手。——袁宏道《闻省城急报》 正望鸡鸣天下白。——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至哉天下乐。——张道洽《梅花》 蒲桃天下冠,流传天下乐闲人,胸臆决尽天下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唯有凉州歌舞曲,太原与全邠,又惊鹅击海东青。——欧阳修《读书》 就中一朵紫中贵,不重生男重生女

      关于描写《天下》的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八十三万大军亡于一夜东风,应该算是血染天下了吧

    [阅读全文]...

2022-04-12 05:27:51
天下第一雄关诗句 - 句子
天下第一雄关诗句 - 语录
天下第一雄关诗句 - 说说
天下第一雄关诗句 - 名言
天下第一雄关诗句 - 诗词
天下第一雄关诗句 - 祝福
天下第一雄关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