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八哥诗句

关于题画八哥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题画八哥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题画八哥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题画八哥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221) 诗词(42) 祝福(2k+) 心语(111)

  • 赖建青《自题画虾诗句》

  • 赖建青《自题画虾诗句》

      自题画虾诗句

      赖建青

      

      潜心画艺三十冬, 水墨交融趣无穷。

      若能悟得惜墨法, 聚水成虾自玲珑。

      

      自古虾兵蟹为将, 今日挥毫论短长。

      身重横行多笨拙, 腾跃戏水虾称王。

      

      清明入季重重雨, 溪水河塘处处虾。

      有纸不画空遗恨, 惜墨如金水乃佳。

      

      世间万物多造化, 燕雀牛羊牡丹花。

      水中精灵君须记, 逍遥最是小河虾。

      

      不与鱼蟹争名高, 虬须长钳气堪豪。

      他日成龙闹东海, 一跃能掀万里涛。

      

      曾经水漫金山寺, 也曾**陈塘关。

      莫道虾小无大力, 亦能翻江掀巨澜。

      

      披坚执锐气如虹, 纵横驰骋任西东。

      虫豸鱼蟹谁能敌, 水乡泽国自威雄。

      

      溪水河塘暂为家, 劈波斩浪向天涯。

      敢往东海斗龟龙, 水族英杰当数虾。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虾则灵。

      挥毫作画, 惜墨如金。

      苔藓沿墙绿,浮光耀水金。

      茅舍品香茗,溪旁观虾青。

      

      有水无虾不精神, 有虾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虾已现, 水墨汇作十分春。

      十一

      山重水复无生气, 河深滩浅有群虾。

      十二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群青虾戏碧波。

      十三

      窗含西岭千里雪, 门映东河百群虾。

      十四

      陈瑶湖畔青青草, 虾溪村旁处处虾。

      村舍山峦水中绿, 田园美景难画家。

      十五

      毕竟画坛积*重, 技法难新多雷同。

      一朝顿悟惜墨法, 笔下青虾自玲珑。

    [阅读全文]...

2022-06-12 01:55:39
  • 关于写梅花的诗句:题画梅

  • 梅花
  • 关于写梅花的诗句:题画梅

      《题画梅》原文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题画梅》作者简介

      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圆,自号借圆主人,以卖画为生。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诗,*辑有《梅花楼 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题画梅》简介

      李方膺所画梅花“以难见工”,“为天下先”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而苍劲有致。画梅时以不剪裁为剪裁,不刻划为刻划,顺乎梅之天性,不见人工雕琢的艺术经验。

      李方膺也喜爱画风。他“自笑一身浑是胆”,蔑视传统,蔑视权威,爱画狂风,以此寄托自己与恶劣环境坚决斗争的不屈精神。

      李方膺的笔下,狂风固然是不屈精神的象征,但这仅是画家性格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他跟恶势力斗争的一面;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即对下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题画梅中这天风便是与狂风完全不同的暖风、和风,体现出他对劳苦百姓的体恤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5-05 14:26:38
  • 关于题画诗词

  • 关于题画诗词

      《丹崖翠壑图》

      远上青山千万重,丹崖翠壑杳难通。

      松风送瀑来天际,花气和云出洞中。

      渔艇几时来到此,秦人何处定相逢。

      春光易老花易落,流水年年空向东。

      【评说】

      这是一首自题七律诗。《丹崖翠壑图》绘前后两景,中间有一片湖水,是王蒙作品中比较少见的“一河*”式布局,与王蒙*时的繁密画风迥异。自题诗的首联是描绘图中的后景的:远处青山蓊郁,重重叠叠,只是隔着层层丹崖翠壑,杳远难通,令人难以企及。“松风”一联描绘画中前景。前景有两株高大挺拔的松树,松树旁还开着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显示出一派*和宁静的气象。松风送来的瀑布声和花气,在画幅上无法表达,都是画外景,由想象得之。“渔艇”一联写中间的`一片湖水。画中有一文人端坐于湖边的岩石上,身旁有一古琴,身后有一童子,他们正在耐心地等待着湖面上驶来小艇,载他们去那世外桃源,和隐居山林的高人相逢。从中可看出王蒙画中常有的隐逸山林的意趣。诗的最后以慨叹人生好景不长,时光易逝作结,进一步体现了王蒙追求隐居生活的思想。王蒙的这幅画景致简洁,视野开阔,与他向往*静自由的隐居生活的心境相吻合。

    [阅读全文]...

2021-12-10 18:14:06
  •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 学生
  •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及注释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参考赏析

      思想感情

      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大明王朝享国*300年,共出过十六位皇帝。这十六位皇帝中,有两位皇帝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其中,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而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也仅仅十个月。

      这两位享国短暂的皇帝中,朱常洛是个荒淫无度的*,不值一提。但朱高炽却是个明君,他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却与儿子明宣宗一起,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堪比大汉朝的“文景之治”。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他身材肥胖,脚有残疾,走路时需要两个人搀着,而且还体弱多病。对于尚武的马上皇帝朱棣来说,朱高炽的这副尊容实在难以入目。甚至可以说,朱棣讨厌朱高炽。

      但是,朱元璋却很喜欢这个孙子。很奇怪,生性残忍的朱元璋,一直喜欢仁义的子孙。曾经的太子朱标如此,曾经的皇太孙朱允炆如此,朱高炽也是如此。正因为受到皇爷爷的喜爱,所以,朱高炽早早地就被朱元璋立为了燕王府的世子。

      对此,朱棣颇有微词。朱棣最喜欢的儿子,是他的'次子朱高煦。这个朱高煦,各方面都很像朱棣。在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一直相伴左右,作战勇猛,在很多次战斗中替朱棣解围。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朱棣很欣慰,曾经摸着朱高煦的脊背说:小子努力吧,世子的身体不太好。

      也许正是朱棣的这句暗示,让朱高煦生出了很多非分之想。

      然而事实却是:朱棣登基后,立的太子是曾经的世子朱高炽。

      朱高煦很失望,这也为他后来的造反埋下了伏笔。

      朱棣为什么要舍弃最爱的朱高煦,却立讨厌的朱高炽为太子呢?

      第一,朱高炽曾是燕王府的世子,而这个世子是朱元璋亲自立的。朱棣一生敬仰父亲朱元璋,即便他已死,朱棣也不敢违逆。

      第二,朱高炽获得的是文官集团的支持,而朱高煦的支持者主要来自武将。朱棣知道,打江山时需要依靠武将,但和*时期却要依靠文官治国。这一点,朱高炽完胜朱高煦。

      第三,朱棣极其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立朱高炽为太子后,立即就把朱瞻基立为了皇太孙。朱棣之所以能够忍受朱高炽继承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把皇位传给“好皇孙”朱瞻基。

      第四,朱高炽虽然体弱、仁慈,但绝对不是个怂货。“靖难之役”中,他留守朱棣的大本营北*。面对李景隆围城的五十万大军,朱高炽仅凭城里的一万多守军,硬是抵抗住了李景隆大军的攻击,力保城池不失,为朱棣的回援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是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所立的一大功,朱棣不可能忘记。

      综合以上四点,朱高炽完胜朱高煦,赢得了“太子保卫战”的胜利。但朱高煦显然不服气,一直跃跃欲试。朱高炽驾崩后,趁着侄子朱瞻基立足未稳,朱高煦也想效法自己的老爸,起兵造反,夺取侄子的江山。

      无奈,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在朱瞻基亲帅大军的讨伐下,朱高煦失败了。先是被囚禁,后来被杀。

      朱高煦的一生,是被野心折磨的一生,是“能力追不上野心”的一生。他的能力已经足够大了,无奈野心更大。

      这是个悲剧。

      题画兰

      清·郑燮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解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这是说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这是说兰花的幽洁,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任浮云来去,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评析: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薄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书法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作者简介: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阅读全文]...

2022-02-03 14:10:21
  • 《题画兰》诗词鉴赏

  • 古诗文
  • 《题画兰》诗词鉴赏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题画兰》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参考!

      题画兰

      清·郑燮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解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这是说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这是说兰花的幽洁,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任浮云来去,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评析】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薄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书法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作者简介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思想感情

      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765年),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有《板桥全集》。

    [阅读全文]...

2022-05-13 08:09:02
  • 关于题画诗的来源及分析

  • 关于题画诗的来源及分析

      题画诗植根于我国古代诗画艺术繁荣昌盛的沃土中,是诗画融通的产物。题画诗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美、画境美和诗艺美,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魅力的诗歌作品。题画诗历经了六朝时代的滥觞、唐五代初具规模,宋元明清的鼎盛各个发展阶段。一千多年来,题画诗数量以千百万计,质量日趋成熟,臻于极诣,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侧面,简要描述题画诗丰富多彩的状况。

      一,从题诗部位看,题画诗词可以分为画面题诗和画外题诗两大类。

      从现有文献载录和文物资料考察,画面题诗始于宋徽宗赵佶,他将自己创作的题画诗,选择画面恰当位置,用瘦金体题写在画面上,构成诗、书、画三种艺术融成一体的.艺术品,使笔情、墨趣、诗境、画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富有东方文化的独特神韵。从此以后,画面题诗便蔚然成风。画面题诗以“不侵画位”、“不伤画局”为原则,选择适当空间题上诗或跋,可以采用竖写式、横写式、因势题写式、多处题写式等多种方式,画家随意选用,不拘一格。

      另一类是画外题诗。从六朝到唐五代、北宋,题画诗大多另纸书写,唐宋时还题在诗板、屏风、墙壁上。宋代兴起画面题诗以后,画外题诗依然大量存在,有人另纸书写后,附裱在画卷之前、后,画幅之上、下,或用对题之法(即一幅册页画,配一幅题诗),如沈周《两江名胜图册》。

      二,从体裁形式看,题画诗词的体式很多,长篇五七言杂言古体诗、五七言排律、五六七言律诗、五六七言绝句、五七言杂言短古,词中的小令、中调、长调,均可以题画。

      长篇古诗、律诗、绝句,比较常见,不再举例。短篇古诗如刘辰翁的《苏李泣别图》:“事已矣,泣何为?苏武节,李陵诗。”这是三言短古。吴融《壁画折竹杂言》:“枯緾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别。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这是杂言短古。戴熙《题画》:“梦里模糊记,转身化绿筠。起看窗上影,却是梦中身。绿雾迷天暗,苍烟幂野*。潇湘今夜雨,应有佩环声。兀兀常离俗,超超迥出群。一生唯尚直,不觉已干云。”这是五言排律。刘辰翁《如梦令·题四美人画》:“落叶西风满地。独宿琼楼丹桂。孤影抱蟾寒,寄与月明千里。休寄。休寄。粟粟蕊珠心碎。”这是小令题画词。沈周《小玉山·题栀子花图》:“花尽春归厌日迟。玉葩撩兴有新栀。淡香流韵与风宜。帘触处、人在酒醒时。生怕隔墙知。白头痴老子,折斜枝。还愁零落不堪持。招魂去、一曲小山词。”这是中调题画词。文徴明的《水龙吟·题蕉阴仕女图》(词从略),则是长调题画诗。

      在众多体式中,题画绝句和题画小令词,最为常见,也最受到历代诗画家的青睐,喜欢采用。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题诗体式短小精悍、语言精炼、声韵悠然、意蕴完整,易于发露感情、阐述画理,书写在画面上,所占画幅不大,不伤画局,有利于诗、书、画三艺的融通。而且这些诗词易于记诵,容易学*和掌握,更适合在中青年诗画家和广大诗画爱好者朋友中大力推广。

    [阅读全文]...

2022-05-11 22:11:22
  • 绘画的诗句

  • 绘画的诗句

      绘画是一种在*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或非自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绘画的诗句,欢迎大家的阅读。

      《画》

      远看山有色,

      *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画 鹰

      杜甫

      素练霜风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芜.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绘画的特点

      一、生活绘画艺术的语言

      1. 生活绘画艺术在二度*面上创造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思想感情。生活绘画是“视觉空间的艺术”。生活绘画种类繁多,范围广泛。从体系上划分:东方生活绘画、西方生活绘画;

      从使用材料、工具和技法划分:*画、油画、素描、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

      从题材内容划分: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

      从作品形式的不同划分: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2. 生活绘画艺术语言:(1)线条;(2)形体;(3)色彩;(4)色调;(5)动感;(6)笔墨(笔触)。

      二、油画与国画

      1、 概念

      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面上描绘而成的生活绘画。国画:是*传统生活绘画的总称。从广义上讲,*画包括*传统生活绘画的各种类别,但通常指的是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可称“水墨画”或“彩墨画”。主要工具:笔、墨、纸、砚、绢素 宣纸:生宣、熟宣 线条变化:粗细、顿挫、方圆、疾徐、转折 墨色变化:皴擦点染、干湿浓淡(烘、染、泼、积) “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加宣纸白色,可称为“六彩”)

      2、 油画与国画的简单比较:除了工具、材料、表现主题的一般区别外,概括地讲,*生活绘画尚意,西方生活绘画则尚形;*生活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生活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生活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生活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生活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生活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生活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生活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

      3、 *生活绘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1)*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

      (2)*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

      (3)*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4)*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

      (5)*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三、生活绘画艺术欣赏方法

      1.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原因、背景,领悟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结构、形式的特点,达到与作品在感情上的交流。

      2.注意积累文化史和艺术发展史的知识,力求把握生活绘画的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的特征,从而获得一些赏析生活绘画的标尺。

      3.多看和思考画作,并注意在生活中观察物体与景色,从而培养和提高对艺术形式的感觉,逐步具备对生活绘画艺术语言的感受力。

      4.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对画作的直觉,在画作面前驰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达到心旷神怡的最佳审美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7-16 10:09:59
  • 八哥造句一年级简单短句

  • 一年级,简单
  • 一、用“飞鸟”造句:

    1、他正透过窗玻璃看远处的飞鸟。

    2、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3、天空万里无云,风和日丽,飞鸟翱翔在蓝天,孩子们在河边嬉戏,老人们三五成群在打太极。

    4、寒风刺骨,像针一样穿透心灵,路边的行人已经绝迹了,飞鸟,走兽,消失的无影踪。

    5、窗外无数飞鸟腾空而起,扑扇翅膀,散落了一地的羽毛。

    二、“飞鸟”的意思:

    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

    三、词语出处: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白话: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小鸟结伴而还。

    四、用法、语法:

    用作名词,指会飞的鸟儿。

    1、春天来了,春风吹着玩耍的春燕。

    2、春天来了,春风吹拂着玩耍着的孩子,春燕也在翩翩起舞。

    3、此生,我将注定为爱忙碌,犹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

    4、春燕常在我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

    5、春燕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6、天快下雨了,春燕飞得很低。

    7、春燕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8、春燕们如得胜的将军,昂首展翅,穿梭般地垒起窝来。

    9、春燕终于有自己的新家,还添了燕丁。

    10、我们邀请学校领导参加我们班的元旦联欢会。

    一、用“飞鸟”造句: 1、他正透过窗玻璃看远处的飞鸟。

    2、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3、天空万里无云,风和日丽,飞鸟翱翔在蓝天,孩子们在河边嬉戏,老人们三五成群在打太极。

    4、寒风刺骨,像针一样穿透心灵,路边的行人已经绝迹了,飞鸟,走兽,消失的无影踪。 5、窗外无数飞鸟腾空而起,扑扇翅膀,散落了一地的羽毛。

    二、“飞鸟”的意思: 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

    三、词语出处: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白话: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小鸟结伴而还。

    四、用法、语法: 用作名词,指会飞的鸟儿。

    1、即使是简单的加工,赵师傅也一丝不苟,刻意求工。

    2、作为一名美术老师雕梁画栋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3、这么简单的问题,你居然还问我?

    4、然而好事多磨,这个本来简单的计划却饱受延误。

    5、这是一首简单的数学题,做起来当然感觉很轻松。

    6、忘记了冷与饥饿,简单的心中预想着未来的快活。

    7、他*时学*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

    8、这个孩子聪明伶俐,简单的口算,谁也比不上他那么快,朋友们都高兴地拍着他的头说“:孺子可教。”。

    9、这么简单的道理用不着繁琐的举例论证。

    10、他的发言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但要言不烦。

    扩展资料

    简单,指不复杂;头绪少。也指草率;不细致、*凡等。还有理解为单纯、不复杂,*凡、一般、普通等等……

    语出茅盾《宿莽·陀螺》四:“她的那间屋子多么精致,事务又简单。老了干不动时,我想谋这份差使。”

    巴金《探索集·春蚕》:“我的经验很简单,很*常,一句话:不说谎,把心交给读者。”

    峻青《海啸》第二章:“小于,你真是好样的,一口气能在水里憋那么长的时间,真不简单。”

    1. 句子可以分成分句,分句能分成短语。

    2. 有一个蹩脚的句子吸引住了她的视线。

    3. 精美的烹调规则不能缩短为一单独句子。

    4. 她能够毫不费力地引用任何章节和句子。

    5. 他发表意见总是用柔和的声音,简短的句子。

    6. 很遗憾,反复练*简单的句子,令我感到厌烦。

    7. 我会挑选一些比较客气的,不那么刺人的句子。

    [阅读全文]...

2022-04-17 15:48:19
  • 赞画友的诗句

  • 文学
  • 赞画友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画友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首)

      俊姿优雅洁无瑕, 芬馥骄枝傲百花。

      好善亲融心秀美,友情醇酒醉红霞。

      生辰八十春长驻,日月千秋寿永华。

      快步流星人不老,乐洇水墨弄奇葩。

      (第二首)

      大寒呵砚笔难入,山水何来惊两翼。

      三地画家添妙吟,明天一并春风辑。

      (第三首)

      诗书画友聚侨乡,国粹弘扬话共襄。

      泼墨挥毫传写意,吟哦朗朗绕堂梁。

      (第四首)

      菱叶萦波盖碧空,荷花深处有清风。

      池塘出水污难染,利锁名缰淡笑中。

      (第五首)

      东风雨洗阴霾尽,新历蛇年甲第高。

      巧对重门添福字,卖萌秃树待花涛。

      春江暖水苔沙净,明月朗风意气豪。

      潇散自知人渐老,昨非今是觅同袍。

      (第六首)

      重阳节后雨初收,我欲东归君西游。

      过雁惊红君山叶,归帆涨满洞庭秋。

      相聚挥毫画合欢,揖别掩卷吟离愁。

      他乡若要思君时,望月长啸立桥头。

      (第七首)

      一山暖色裹怡情,日影无息染画屏。

      画友纠结难下笔:眉前枯叶带残红。

      (第八首)

      堆诗叠句映书斋,韵海扬帆梦境开。

      俊雅临风涌逸兴,香柔化雨寄幽怀。

      洞庭渔火画中望,南嘴烟波眼底来。

      最是深情歌一曲,人生路上巧心裁。

      (第一首)

      明月瑶笙奏彻天,女仙倩影舞蹁跹。

      馨音缭绕传心愿,花馥人间遍紫烟。

      (第二首)

      昔闻奇景聚敦煌,万佛千姿窟内藏。

      一见眼花随画绽,恍若身在释迦乡。

      (第三首)

      凤尾琴声沁润心,春风满面觅知音。

      无缘伴奏莲花座,惊世清纯定格琛。

      (第四首)

      千手观音祝福多,息灾增益避妖魔。

      众生救度无穷智,广结人缘友善和。

      (第五首)

      窃香神女素着纱,引我魂迷梦百花。

      新艳朝阳期日照,且由狂少洒温霞。

      (第六首)

      昔闻奇景聚敦煌,万佛千姿窟内藏。

    [阅读全文]...

2021-12-28 05:02:12
  • 山水画题款诗句简短

  • 山水,经典
  • 山水画诗句大全

    山水诗大全  1、《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山中·荆溪白石出》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9、《饮酒·结庐在人境》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1、《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3、《登池上楼》  晋·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4、《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阅读全文]...

2021-12-17 09:32:05
题画八哥诗句 - 句子
题画八哥诗句 - 语录
题画八哥诗句 - 说说
题画八哥诗句 - 名言
题画八哥诗句 - 诗词
题画八哥诗句 - 祝福
题画八哥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