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

关于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92) 语录(8) 说说(29) 名言(2) 诗词(3k+) 祝福(19) 心语(4)

  • 赖建青《自题画虾诗句》

  • 赖建青《自题画虾诗句》

      自题画虾诗句

      赖建青

      

      潜心画艺三十冬, 水墨交融趣无穷。

      若能悟得惜墨法, 聚水成虾自玲珑。

      

      自古虾兵蟹为将, 今日挥毫论短长。

      身重横行多笨拙, 腾跃戏水虾称王。

      

      清明入季重重雨, 溪水河塘处处虾。

      有纸不画空遗恨, 惜墨如金水乃佳。

      

      世间万物多造化, 燕雀牛羊牡丹花。

      水中精灵君须记, 逍遥最是小河虾。

      

      不与鱼蟹争名高, 虬须长钳气堪豪。

      他日成龙闹东海, 一跃能掀万里涛。

      

      曾经水漫金山寺, 也曾**陈塘关。

      莫道虾小无大力, 亦能翻江掀巨澜。

      

      披坚执锐气如虹, 纵横驰骋任西东。

      虫豸鱼蟹谁能敌, 水乡泽国自威雄。

      

      溪水河塘暂为家, 劈波斩浪向天涯。

      敢往东海斗龟龙, 水族英杰当数虾。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虾则灵。

      挥毫作画, 惜墨如金。

      苔藓沿墙绿,浮光耀水金。

      茅舍品香茗,溪旁观虾青。

      

      有水无虾不精神, 有虾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虾已现, 水墨汇作十分春。

      十一

      山重水复无生气, 河深滩浅有群虾。

      十二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群青虾戏碧波。

      十三

      窗含西岭千里雪, 门映东河百群虾。

      十四

      陈瑶湖畔青青草, 虾溪村旁处处虾。

      村舍山峦水中绿, 田园美景难画家。

      十五

      毕竟画坛积*重, 技法难新多雷同。

      一朝顿悟惜墨法, 笔下青虾自玲珑。

    [阅读全文]...

2022-06-12 01:55:39
  • 关于写梅花的诗句:题画梅

  • 梅花
  • 关于写梅花的诗句:题画梅

      《题画梅》原文

      挥毫落纸墨痕新,

      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

      家家门巷尽成春。

      《题画梅》作者简介

      李方膺1695~1755,中国清代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圆,自号借圆主人,以卖画为生。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诗,*辑有《梅花楼 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题画梅》简介

      李方膺所画梅花“以难见工”,“为天下先”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而苍劲有致。画梅时以不剪裁为剪裁,不刻划为刻划,顺乎梅之天性,不见人工雕琢的艺术经验。

      李方膺也喜爱画风。他“自笑一身浑是胆”,蔑视传统,蔑视权威,爱画狂风,以此寄托自己与恶劣环境坚决斗争的不屈精神。

      李方膺的笔下,狂风固然是不屈精神的象征,但这仅是画家性格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他跟恶势力斗争的一面;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即对下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题画梅中这天风便是与狂风完全不同的暖风、和风,体现出他对劳苦百姓的体恤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5-05 14:26:38
  • 关于题画诗词

  • 关于题画诗词

      《丹崖翠壑图》

      远上青山千万重,丹崖翠壑杳难通。

      松风送瀑来天际,花气和云出洞中。

      渔艇几时来到此,秦人何处定相逢。

      春光易老花易落,流水年年空向东。

      【评说】

      这是一首自题七律诗。《丹崖翠壑图》绘前后两景,中间有一片湖水,是王蒙作品中比较少见的“一河*”式布局,与王蒙*时的繁密画风迥异。自题诗的首联是描绘图中的后景的:远处青山蓊郁,重重叠叠,只是隔着层层丹崖翠壑,杳远难通,令人难以企及。“松风”一联描绘画中前景。前景有两株高大挺拔的松树,松树旁还开着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显示出一派*和宁静的气象。松风送来的瀑布声和花气,在画幅上无法表达,都是画外景,由想象得之。“渔艇”一联写中间的`一片湖水。画中有一文人端坐于湖边的岩石上,身旁有一古琴,身后有一童子,他们正在耐心地等待着湖面上驶来小艇,载他们去那世外桃源,和隐居山林的高人相逢。从中可看出王蒙画中常有的隐逸山林的意趣。诗的最后以慨叹人生好景不长,时光易逝作结,进一步体现了王蒙追求隐居生活的思想。王蒙的这幅画景致简洁,视野开阔,与他向往*静自由的隐居生活的心境相吻合。

    [阅读全文]...

2021-12-10 18:14:06
  •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 学生
  •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及注释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参考赏析

      思想感情

      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大明王朝享国*300年,共出过十六位皇帝。这十六位皇帝中,有两位皇帝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其中,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而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也仅仅十个月。

      这两位享国短暂的皇帝中,朱常洛是个荒淫无度的*,不值一提。但朱高炽却是个明君,他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却与儿子明宣宗一起,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堪比大汉朝的“文景之治”。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他身材肥胖,脚有残疾,走路时需要两个人搀着,而且还体弱多病。对于尚武的马上皇帝朱棣来说,朱高炽的这副尊容实在难以入目。甚至可以说,朱棣讨厌朱高炽。

      但是,朱元璋却很喜欢这个孙子。很奇怪,生性残忍的朱元璋,一直喜欢仁义的子孙。曾经的太子朱标如此,曾经的皇太孙朱允炆如此,朱高炽也是如此。正因为受到皇爷爷的喜爱,所以,朱高炽早早地就被朱元璋立为了燕王府的世子。

      对此,朱棣颇有微词。朱棣最喜欢的儿子,是他的'次子朱高煦。这个朱高煦,各方面都很像朱棣。在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一直相伴左右,作战勇猛,在很多次战斗中替朱棣解围。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朱棣很欣慰,曾经摸着朱高煦的脊背说:小子努力吧,世子的身体不太好。

      也许正是朱棣的这句暗示,让朱高煦生出了很多非分之想。

      然而事实却是:朱棣登基后,立的太子是曾经的世子朱高炽。

      朱高煦很失望,这也为他后来的造反埋下了伏笔。

      朱棣为什么要舍弃最爱的朱高煦,却立讨厌的朱高炽为太子呢?

      第一,朱高炽曾是燕王府的世子,而这个世子是朱元璋亲自立的。朱棣一生敬仰父亲朱元璋,即便他已死,朱棣也不敢违逆。

      第二,朱高炽获得的是文官集团的支持,而朱高煦的支持者主要来自武将。朱棣知道,打江山时需要依靠武将,但和*时期却要依靠文官治国。这一点,朱高炽完胜朱高煦。

      第三,朱棣极其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立朱高炽为太子后,立即就把朱瞻基立为了皇太孙。朱棣之所以能够忍受朱高炽继承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把皇位传给“好皇孙”朱瞻基。

      第四,朱高炽虽然体弱、仁慈,但绝对不是个怂货。“靖难之役”中,他留守朱棣的大本营北*。面对李景隆围城的五十万大军,朱高炽仅凭城里的一万多守军,硬是抵抗住了李景隆大军的攻击,力保城池不失,为朱棣的回援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是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所立的一大功,朱棣不可能忘记。

      综合以上四点,朱高炽完胜朱高煦,赢得了“太子保卫战”的胜利。但朱高煦显然不服气,一直跃跃欲试。朱高炽驾崩后,趁着侄子朱瞻基立足未稳,朱高煦也想效法自己的老爸,起兵造反,夺取侄子的江山。

      无奈,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在朱瞻基亲帅大军的讨伐下,朱高煦失败了。先是被囚禁,后来被杀。

      朱高煦的一生,是被野心折磨的一生,是“能力追不上野心”的一生。他的能力已经足够大了,无奈野心更大。

      这是个悲剧。

      题画兰

      清·郑燮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解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这是说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这是说兰花的幽洁,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任浮云来去,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评析: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薄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书法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作者简介: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阅读全文]...

2022-02-03 14:10:21
  • 题画诗有哪些

  •   1、《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墨葡萄》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4、《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5、《题马远画梅·绿萼玉蝶》

      宋·杨妹子

      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

      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

      6、《题画》

      明·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阅读全文]...

2022-01-01 21:28:03
  • 《题画》原文及译文

  • 《题画》原文及译文

      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的声音,把静止无声的.画写活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画》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题画

      沈周〔明代〕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译文:

      拄着拐杖悠闲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还未落山的太阳斜斜的挂在小桥的西边。

      轻声低语却不小心惊飞了溪鸟,它们啼叫着飞入那乱云的深处。

      赏析:

      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的声音,把静止无声的画写活了。

      作者简介: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阅读全文]...

2022-03-31 13:16:04
  • 王维古诗《画》的诗句

  • 王维古诗《画》的诗句

      王维是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王维古诗《画》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惊:吃惊,害怕。

      鉴赏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然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阅读全文]...

2022-05-02 23:51:32
  • 古诗配画 六个字句子

  • 励志,名言
  • 1、原谅我的执着。

    2、千闻不如一见。

    3、真爱修成正果。

    4、喜欢你,没道理。

    5、笑看世间百态。

    6、等风来也等你。

    7、被伤过可以爱。

    8、反正我最可爱。

    9、相见争如不见。

    10、想陪你一辈子。

    11、生尽欢,死无憾。

    12、小水不容大舟。

    13、心痛恰似无言。

    14、疼痛感被缺失。

    15、幸福的真残忍。

    16、消失不见年华。

    17、尽人事,听天命。

    18、记忆扯散流年。

    19、人比人气死人。

    20、笑的没心没肺。

    21、十年不如一念。

    22、情似水,爱如花。

    23、最要命的感动。

    24、空流泪白了头。

    25、可望而不可即。

    26、时间停止转动。

    27、把你藏我心底。

    28、青春染指流年。

    29、等待你的花语。

    30、只恨时光太瘦。

    31、三句不离本行。

    32、似温柔亦苍白。

    33、听我说伴我笑。

    34、酒是穿肠毒药。

    35、叶委地风犹凄。

    36、流年淡漠红尘。

    37、思念覆水难收。

    38、想你牵我的手。

    39、以你姓冠我名。

    40、爱你一生一世。

    41、你不来我不老。

    42、好兄弟勤算帐。

    43、时钟轻摇寂寞。

    44、自作孽,不可活。

    45、流年染指悲伤。

    46、红颜悴,相思碎。

    47、不如重头开始。

    48、胜不娇败不馁。

    49、追忆流年似水。

    50、借人衣不敢披。

    51、有理不在高声。

    [阅读全文]...

2021-11-24 17:16:19
  • 以梅花为主题古诗配画101句

  • 梅花,经典
  •   1、《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2、《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3、《卜算子·咏梅》

      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6、《墨梅》

      宋·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7、《早梅》

      唐·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8、《墨梅》

      明·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9、《早梅》

      宋·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10、《墨梅》

      金·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11、《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2、《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3、《梅》

    [阅读全文]...

2022-01-07 14:30:56
  • 山水画题款诗句

  • 山水画题款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水画题款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2、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3、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咏史》

      4、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5、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12、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王维《画》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9、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2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4、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2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7、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2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2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1、*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3、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35、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行留客》

      3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7、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8、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39、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4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维《青溪》

      3、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5、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阙题》

      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7、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8、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9、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阅读全文]...

2022-06-25 17:09:33
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 - 句子
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 - 语录
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 - 说说
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 - 名言
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 - 诗词
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 - 祝福
描写题画的古诗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