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经典诗句

关于李煜经典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煜经典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煜经典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煜经典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2) 语录(1k+) 说说(3k+) 名言(1) 诗词(76) 祝福(1k+) 心语(39)

  • 李煜诗词有哪些(李煜最著名的40条诗句)

  • 他是千古词帝,前半生旖旎无限;他是亡国之君,后半生屈辱难当。

    他叫李煜,他写的词意境优美,感情纯真,语言精炼自然。

    亡国之后李煜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他将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

    诗词君总结了李煜最经典40句诗词名句,一起在李煜的作品中体会他的风情与哀愁吧!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2.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3.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

    4.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5.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长相思》

    6.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破阵子》

    7.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乐》

    8.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忆江南》

    9.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乌夜啼》

    10.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虞美人》

    11.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父》

    12.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

    13.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

    14.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浪淘沙》

    [阅读全文]...

2022-06-10 13:26:17
  • 李煜的诗句有哪些

  • 李煜的诗句有哪些

      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煜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李煜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7.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9.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0.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望江南·多少恨》

      1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2.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13.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14.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15.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6.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17.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18.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19.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李煜《句》

      20.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李煜《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21.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李煜《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22.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3.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4.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25.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26.辘轤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李煜《采桑子·秋怨》

      27.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28.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29.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李煜《书灵筵手巾》

      30.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32.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阅读全文]...

2022-06-25 16:04:22
  • 李煜著名诗句

  • 著名
  • 李煜著名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5、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8、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9、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0、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对雪。一壶酒,一竿纶,世上似侬有几人?

      1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2、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13、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4、东风吹朔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笛声残,笙歌醉梦间;佩声悄,晚装残,凭谁整翠鬟,流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栏。

      15、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6、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17、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阅读全文]...

2022-02-13 16:25:06
  • 李煜的诗词

  • 李煜是个才子哦!不仅懂书法、绘画、通音律,其中李煜的词成就非常高!李煜的词不仅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词境优美,在风格上有一定的独创性。一起欣赏李煜的诗词吧!

    李煜的诗词,不是一般醉人!

    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年少时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这个时期的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气,《长相思·一重山》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这首词应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当时他生活在奢华的宫廷之中,没有过多的忧心事。他经常关注宫廷中男女间的情感,并以此为素材吟诗作词,因此词中多反映了帝王生活中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和男女情爱。

     

    《清*乐·忆别》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此词大约作于开宝八年(975年)。开宝四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开宝七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据说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在此时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自此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此词作于李煜降宋之后,金陵被宋军攻破后,李煜率领亲属、随员等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告别了烙印着无数美好回忆的江南。这次永别,李煜以这一阕《破阵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阅读全文]...

2022-07-30 09:23:55
  • 李煜唐诗《临江仙》

  • 唐诗,文学
  • 李煜唐诗《临江仙》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是南唐李煜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是李煜在围城中作的,当时围城危急,无力挽回,诗人缅怀往事,触目伤心,故全诗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煜唐诗《临江仙》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注释】

      1.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落尽:凋谢之意。

      2.翻:翻飞。

      3.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全句意谓蝴蝶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

      4.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古代传说失国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逊位后隐居山中,其魂化为杜鹃。又经常于夜间呜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之句。

      5.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6.寂寥:冷冷清清。

      7.低迷:《古今词统》、《古今词话》、《历代诗余》等本中均作“凄迷”。低迷,模糊不清。

      8.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

      9.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

      10.持:拿着。罗带:丝带。

      11.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翻译】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鉴赏】

      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开宝八年(975)初夏。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开头”樱桃”二句,以初夏”樱桃落尽”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时甚感宗庙难保,樱桃难献,而又随春而归去”落尽”,伤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规”句,加深了亡国之预感.句中”小楼西”的西字,不是简单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予以特别关注.”玉钩罗幕”,点明以上见闻是从小楼窗口所及.倚窗销愁,

      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过片写内景,时间自暮入夜.”别巷”句写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况,渲染环境气氛.”望残”句,刻画出凄然欲绝的惆怅之人面对”烟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写室内的炉香悠闲缭绕着带有”凤凰儿”文的衾枕,却见她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惨,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结句点出一”恨”字,回贯全篇.全词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

      出自南宋诗人陈与义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赏析

      词一开头,一语惊人。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但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辞》之后,满帘生风,其慷慨悲壮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的过渡。酬即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在这值得纪念的节日里,词人心灵上的意识在歌声中起伏流动。节序匆匆的感触,榴花不似舞裙红的怀旧,无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诸于激昂悲壮的歌声里,而满帘风一笔,更显出作者情绪的激荡,融情入景,令人体味到一种豪旷的气质和神态。

      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诗中所咏的,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伤春》),其对自己岁数的悲叹,与词同调。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墙边五月的葵花,迎着东方的太阳开颜。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戎葵虽为无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则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年老流落他乡,但一股豪气却始终不渝。这凝笑二字,正是词人自己的心灵写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三句写此时此刻的心情。满腔豪情,倾注于对屈原的怀念之中。酒杯深浅是以这一年之酒与前一年之酒比较,特写时间的流逝。酒杯深浅相同,而时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语,感喟深远。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时间的流逝中,深化了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慨叹。突出了作者的悲愤之情。情绪的激荡,促使词人对诗人屈原的高风亮节的深情怀念,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诚,加上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的联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原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简析

      迁谪黄州的郁愤,似乎全已在东坡夜饮中舒泄。来归临打开亭寓所,妙在"仿佛三更",或许不到三更?醉中谁能辨清!"敲门"是白费劲了——小小家童竟也有如雷的鼾声。好在寓所临江,听江声比自比鼾声有味,但醉立到天亮也累,"倚仗"正物我两适!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彀纹*”,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内容】: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

      春恨:春日离别的`情思。却来:又来。 小蘋:是晏几道朋友家歌女的名字。 彩云:这里指小蘋。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伤离恨别之作,最能表现作者流连歌酒,无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词风。上片写今日之相思。先写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补叙初见歌女小蘋时的情景。这首词,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会意,词人怀念歌女小蘋的难言的相思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绘之中,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轻柔自然。感情深挚,优美动人。 谭献《谭评词辨》:“落花”两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末二句正以见其柔厚。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

      【年代】:宋

    [阅读全文]...

2021-12-06 09:47:17
  • 李煜诗词鉴赏

  • 写作
  • 李煜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煜诗词鉴赏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

      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

      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

      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

      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

      欲睡朦胧入梦来。

      《长相思·一重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云一緺》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浪淘沙①

      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简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应当指出,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此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复如此。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不到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阅读全文]...

2022-07-20 09:20:45
  • 李煜《乌夜啼》

  •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韵,下片两仄韵两*韵。

      ②谢:凋谢。

      ③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赏析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着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阅读全文]...

2022-07-13 17:40:44
  • 古代诗人李煜

  • 古代,诗人
  • 古代诗人李煜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词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的诗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全文古诗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全文古诗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全文古诗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

      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临江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古诗词全文如下: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翻译】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翻译】

      林花调谢,失去了春天的红艳,未免过于匆匆。无奈摧残她的,有那朝来的寒雨和晚来的风。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把泪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时才能重逢?人生长恨,自象那流水长向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时最好不要在高楼上依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九月十日偶书》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秋莺》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翻译】

      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壶美酒在手上,一根钓杆在身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

      《清*乐·别来春半》

    [阅读全文]...

2021-12-12 02:25:39
当前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