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桃花扇诗句

关于孔尚任桃花扇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尚任桃花扇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尚任桃花扇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尚任桃花扇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69) 语录(42) 说说(98) 名言(2) 诗词(742) 祝福(1k+) 心语(58)

  • 孔尚任

  • 学*,知识
  • 孔尚任

      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作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家。孔尚任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主要作品有传奇剧《桃花扇》《小忽雷传奇》(与顾彩合作)和杂剧《大忽雷》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尚任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期阶段

      孔尚任为孔子后代,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20岁前后,孔尚任考取县府学生员。后来参加岁考,没有录取。但孔尚任并没有放弃做官的念头,他典卖了家中田地,捐资纳了一个“例监”(国子生)。31岁,他于县北石门山,读书著述,谈古论今。在少年时代和读书石门山时期,孔尚任已对南明兴亡引起注意。这期间,他曾从亲友处采取轶闻,又从诸家记载中撷取史实,准备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传奇。这就是《桃花扇》创作的酝酿时期。

      康熙二十一年(1682),孔尚任35岁时,应衍圣公孔毓圻之请出山,修《家谱》与《阙里志》,教*礼乐子弟,采访工师,监造礼乐祭器,为康熙帝玄烨第一次南巡祭孔活动作准备。次年康熙亲自到曲阜祭孔。这是清统一全国以后第一次最引人瞩目的尊孔大礼。孔尚任被选为御前讲经人员,撰儒家典籍讲义,在康熙面前讲《大学》,又引康熙观赏孔林“圣迹”。因讲经、导览都能称旨,康熙破格升他为国子监博士。意外的恩荣遽然激发了他对清统治者感恩戴德之情,他一面对“不世之遭逢”受宠若惊,一面准备“犬马图报,期诸没齿”,充分反映了这个局限于个人升沉知遇的儒生对新统治者的依附态度。

      出仕创作

      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初,孔尚任进京,正式走上仕途。当他还来不及显现其儒学经纶的才能时,七月初,即奉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协助疏浚下河海口。孔尚任本期望为朝官,意在于“清华要津”,现一旦与渔人为邻,鸥鹭为伍,颇为失望。滞留淮扬四年,孔尚任时有迁客羁宦、浮沉苦海之感。

      他亲见河政的险峻反复,官吏的挥霍腐败,人民的痛苦悲号,发而为“**疾痛之声”,成诗630余首,编为《湖海集》。这些作品摆脱了早期宫词和应酬、颂圣之作的不良倾向,较深切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些认识。淮扬一带是明清之际政治军事斗争的重要地区。在这里,孔尚任驻足于南明江北河防之地。在扬州登梅花岭,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过明故宫,拜明孝陵,游秦淮河,登燕子矶,他特地到栖霞山白云庵,访问了后来被写进《桃花扇》的张瑶星道士。这表明,孔尚任正为《桃花扇》的创作积极进行着实地考察。

      这时,他还结交萃集在这些地方的明代遗民,其中有与明末政治斗争有密切关系,或与清*持不合作态度的冒襄、黄云、邓汉仪、许承钦、龚贤、石涛,谈古论今,过从密切,有时"所话朝皆换",竟秘而不为“门外人道”。淮扬四年不仅是孔尚任对现实认识的深化时期,也是创作《桃花扇》最重要的思想和素材的准备时期。康熙二十九年(1690),孔尚任回京,开始了10年京官生涯。康熙三十年(1691),孔尚任购得唐代宫廷著名乐器小忽雷。

      三十三年(1694),与顾彩合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传奇《小忽雷》。作品以梁厚本购小忽雷、郑盈盈弹小忽雷,二人终于结成夫妇的遭遇为线索,表现了一代文人的沉郁不*,歌颂了郑盈盈不慕富贵,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作品着重描写了帝王的昏庸、藩镇的跋扈,权臣、宦官的专横与倾轧,反映了唐代元和至开成之间朝政的腐败情况。在史料的取舍上,剧本充分重视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很多人物、事件"斑斑可考";但在具体的人物(如梁厚本、郑盈盈)关系、情节发展上,又进行着大胆的虚构。这部剧本是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之前的探索性成果。它为《桃花扇》的创作提供了艺术经验。前5年,他仍做国子监博士,三十四年(1695)秋升为户部主事,奉命在宝泉局监铸钱币。三十九年(1700)三月,为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并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

      次年三月,孔尚任被罢职,“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同月即罢官。这时期,虽然结束了湖海生活,但始终遭到冷遇,更无法发挥他颇为自许的管晏济时之才。10年中,他写了《岸堂稿》、《长留集》(与刘廷玑合著)等诗文作品,时时感叹自己穷愁潦倒、碌碌无成。"弹指十年官尚冷,踏穿门巷是芒鞋",正是他10年宦情的概括。这些苦闷,无疑没有摆脱个人仕途升沉变迁之感,但有些诗却也加深了思想深度,诸如否定君王"造命",揭露官场倾轧,直指"盛世"为"浊世"之类,都表现出对康熙的所谓知遇之恩、险恶的宦海风波、现实的黑暗混浊等方面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因而,当他以东鲁狂生自命,"弹铗燕市中,独歌不逐吠"的时候,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激愤。

      罢官后,孔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这位享有盛誉的一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孔尚任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立场和思想倾向的士人。他需要依附于统治阶级,他对康熙皇帝一度怀着强烈的感激之情,但因为不得志,他对清廷的掌权派不满,并逐渐对康熙的“知遇”之恩表示怀疑。他希望用世,施展才能,不羞谈仕途经济,但在浊流中仍保持着自己的情操,并且对历史和现实有自己的见解。他时而讴歌新朝,时而怀念故国;时而攀附新贵,时而与遗民故老神交莫逆。清初复杂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形成了他复杂的变化着的思想立场。这就是孔尚任从事戏曲创作时的思想状况。

      抑郁离世

      《桃花扇》脱稿后9个月,即康熙三十九年(1700)三月,孔尚任以“疑案”罢官。确切原因不详。今人从作者《放歌赠刘雨峰》“命薄忽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谤诽”等诗句及友人赠诗推测,罢官可能与《桃花扇》的内容有关。这一推论得到较广泛的承认。但是,因为《桃花扇》历演不衰,也没有禁止刊行,因此也有人怀疑此说,认为疑案与《桃花扇》无关。真实的原因,有待于确凿证据的发现。康熙四十一年(1702)末,孔尚任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到家乡,过着清苦寂寞的生活。其中,他曾往山西*阳、河南大梁、湖北武昌等地作过短期的漫游,做过幕僚,终在抑郁之中逝于曲阜。

      轶事个人作品典故

      孔尚任巧解康熙难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写的。令人奇怪的是,墓碑前建有一道不伦不类的矮墙,还将墓碑遮去了三分之一,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王”字的底下一横看不见了。对于建这样一道墙有一个故事: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到孔林朝拜孔子墓。猪、牛、羊三牲已供桌上摆好,地上黄毡也已铺就,香雾袅袅,烛光晃晃,一切都已准备停当。这时皇帝在前,文武百官在后,准备祭祀。当康熙走到孔子墓前准备跪拜时,发现墓碑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便尴尬地站在那里,接着,祭祀的鼓乐奏起,康熙帝皱了皱眉,仍站着不拜,众人全都愣住了。这时,《桃花扇》的作者、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立刻明白了其中道理。原来,皇帝是只拜师不拜王的。于是他便马上叫人拿来一匹黄绸,把碑文中的“文宣王”盖住,并添上“先师”两字,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康熙帝一看,马上开始祭拜。这个充满厚黑态度的哑谜就这样传了下来,为了不再出现类似的情景,孔子的墓碑前就建起了这道矮墙了。

      人物成就

      作品

      孔尚任著作中《宫词》、《鲁谚》、《律吕管见》、《□堂集》、《介安堂集》、《岸堂文集》、《绰约词》、《节序同风录》、《祖庭新记》皆未见,部分存世的有《岸堂诗集》。存世诗文作品有《石门山集》、《湖海集》、《长留集》、《享金簿》、《人瑞录》等,*人汇为《孔尚任诗文集》。戏剧作品皆存,《桃花扇》有康熙刻本、兰雪堂本、西园本、暖红室本、梁启超注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季思、苏寰中合注本。

      成就

      当时的清都北京,戏曲演出极为繁盛。孔尚任在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与顾采合作的《小忽雷传奇》在景云部演出,颇得观众赞许。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经过他十余年苦心创作的传奇剧《桃花扇》脱稿。该剧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观众。

      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清宫内廷与著名昆曲班社竞相演出,一时轰动了京城。康熙皇帝派人向他索取了《桃花扇》稿本。当时与《长生殿》作者洪升有“南洪北孔”之称。第二年春天,他因一件疑案被罢官。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皇帝南巡北归时到曲阜祭孔,孔尚任因御前讲《讲语》受到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于是他便抱着儒家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仕宦生活,还写了一篇《出山异数记》,表示他对清朝的感激涕零。

      但仅仅过了一年,他便在出差淮阳疏浚黄河海口时,接触到黑暗的社会现实,逐渐认识到吏治的腐败。回京后,他虽继任国子监博士等官,却主要以读书和搜藏古物来填补闲散的生活;以戏曲、诗歌的创作来抒发抑郁的胸怀。《桃花扇》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最后脱稿的。《桃花扇》贯注了孔尚任毕生的精力,他说:“予未仕时,每拟作此传奇,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寤歌之馀,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然独好夸于密友曰:‘吾有《桃花扇》传奇,尚秘之枕中。’及索米长安,与僚辈饮宴,亦往往及之。”(《桃花扇本末》)治河期间,他住在泰州,也曾从事剧本的创作。《小说枝谈·桃花扇》引《脞语》说:“孔东塘尚任随孙司空在丰勘里下河浚河工程,住先映碧枣园中,时谱桃花扇未毕,更阑按拍,歌声呜呜,每一出成,辄邀映碧共赏。”他自己和朋友也有同样的记载。同时,他结识了冒辟疆、邓孝威、杜浚、僧石涛等遗民,得到了不少遗闻和史料,为《桃花扇》的最后定稿做了充分的准备。

      回京以后,又经过十年惨淡经营和三次易稿,才在康熙三十八年成书,次年因文字祸罢官。二年后,他怀着依恋和激愤的心情离京回乡。“挥泪酬知己,歌骚问上天。真嫌芳草秽,未信美人妍”(《留别王阮亭先生》);“诗人不是无情客,恋阙怀乡一例心”(《出彰义门》):便是他当时心情的自白。晚年曾几次出游,景况颇为萧条。孔尚任的戏剧作品除《桃花扇》外,还家和顾彩合撰的《小忽雷》传奇。小忽雷是唐代宫中的乐器,段安节《乐府杂录》载有善弹小忽雷的唐宫女郑中丞因忤旨“赐”死,为宰相权德舆的旧吏梁厚本所救结为夫妇的传说。《小忽雷》传奇即以此为蓝本,并牵入当时著名文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生活,描写了文士和宦官的斗争,主题结构都和《桃花扇》类似,但它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成就都远不及《桃花扇》。

      孔林墓地

      孔尚任墓,在孔林东北角,有墓碑,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刻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

    [阅读全文]...

2022-04-07 00:19:17
  • 桃花扇台词

  • 台词
  • 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300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然而桃花扇的台词更值得去读一读。

    1、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孔尚任 《桃花扇》

    2、(玉芙蓉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三载依刘。归来谁念王孙瘦,重访秦淮帘下钩。徘徊久,问桃花昔游,这江乡,今年不似旧温柔。 --孔尚任 《桃花扇 》

    3、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桃花扇》

    4、紫燕来何早,黄莺到已迟。 --孔尚任 《桃花扇》

    5、老子江湖漫自夸,收今贩古是生涯。

    6、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两度旁观者天留冷眼人

    7、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边,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粉影照婵娟。 --孔尚任 《桃花扇》

    8、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片冰凉。 --孔尚任 《桃花扇》

    9、草烟中寻粉黛,斜阳影里说英雄。 --孔尚任 《桃花扇》

    10、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11、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边,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粉影照婵娟。

    12、似这般冷嘲、热挑,用不着笔抄,墨描。 --孔尚任(ggrj.com) 《桃花扇》

    13、只恐输赢无定局,治由人事乱由天. 《桃花扇》

    14、*章风月有何关,助你看花对盏。

    桃花扇台词独白 桃花扇经典语录

    15、邪人无正论,公议总私情。

    16、南朝看足古江山,翻阅风流旧案,花楼雨榭灯窗晚,呕吐了心血无限。每日价琴对墙弹,知音赏,这一番。

    17、想当初我与卿在秦淮河边,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

    18、重到红楼意惘然 闲评诗画晚春天 美人公子飘零尽 一树桃花似往年 --孔尚任 《桃花扇》

    19、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20、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21、国仇犹可恕,私恨最难消。

    22、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二三分。

    23、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

    24、空楼寂寂含愁坐,长日恹恹带病眠。

    25、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片冰凉。

    26、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

    27、老子江湖漫自夸,收今贩古是生涯。 --孔尚任 《桃花扇》

    28、红鸳衾尽卷,翠菱花放扁,锁寒烟,好花枝不照丽人眠。

    29、春宵一刻天长久,人前怎解芙蓉扣。 --孔尚任 《桃花扇》

    桃花扇里的名句

    30、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31、春宵一刻天长久,人前怎解芙蓉扣。

    32、草烟中寻粉黛,斜阳影里说英雄。

    33、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孔尚任 《桃花扇》

    34、醉桃源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孤影怯,弱魂飘,春丝命一条。满楼霜月夜迢迢,天明恨不消。

    35、(玉芙蓉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三载依刘。归来谁念王孙瘦,重访秦淮帘下钩。徘徊久,问桃花昔游,这江乡,今年不似旧温柔。

    36、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37、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桃花扇》

    38、南朝看足古江山,翻阅风流旧案,花楼雨榭灯窗晚,呕吐了心血无限。每日价琴对墙弹,知音赏,这一番。 --孔尚任 《桃花扇》

    39、舍烟花旧寨,舍烟花旧寨,情根爱胎,何时消败。

    40、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桃花扇中最有名的话

    41、空楼寂寂含愁坐,长日恹恹带病眠。 --孔尚任 《桃花扇》

    42、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 个人瞧。 --孔尚任 《桃花扇》

    43、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孔尚任 《桃花扇》

    44、舍烟花旧寨,舍烟花旧寨,情根爱胎,何时消败。 --孔尚任 《桃花扇》

    45、国仇犹可恕,私恨最难消。 --孔尚任 《桃花扇》

    46、「古轮台」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张弘改编:倾长江化奠酒,痛祭先贤。忆风雨春秋,帐后案前,江上灯下,同把故国思恋。痴情点点,忠心一片,都付于寒涛东卷。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国破家碎,万事化空烟。人何归,苍天不语地无言。

    47、桃花扇经典语录

    48、暮晓春来迟。先于百花知。岁岁种桃花,开在断肠时

    [阅读全文]...

2022-05-23 10:52:16
  • 《桃花扇》经典句子

  • 经典,桃花,语录
  •   1. 溅血点做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

      2. 帘栊响,似有个人略喘。寻遍,立东风渐午天,那一去人难见。看纸破窗棂,纱裂帘幔。裹残罗帕,戴过花钿,旧笙箫无一件。红鸳衾尽卷,翠菱花放扁,锁寒烟,好花枝不照丽人眠。

      3. 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

      4. 江云山气晚悠悠,马走*川似水流,莫学防风随后到,涂山明日会诸侯。

      5. 龙舟并,画桨分,葵花蒲叶泛金樽。朱楼密,紫障匀,吹箫打鼓入层云。

      6. 歌才发,灯未昏,佳人重抖玉精神。诗题壁,酒沾唇,才郎偏会语温存。

      7. 香梦回,才褪红鸳被。重点檀唇臙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这春愁怎替,那新词且记。

      8. 绫纹素壁辉,写出骚人致。嫩叶香苞,雨困烟痕醉。一拳宣石墨花碎,几点苍苔乱染砌。

      9. 生来粉黛围,跳入莺花队,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莫将红豆轻抛弃,学就晓风残月坠;缓拍红牙,夺了宜春翠,门前系住王孙辔。

      10. 热心肠早把冰雪咽,活冤业现摆着麒麟楦。俺且抱着扇上桃花闲过遣。

      11. 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巷滚杨花,墙翻燕子,认得红楼旧院。触起闲情柔如草,搅动新愁乱似烟,伤春人正眠。

      12.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13. 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14.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15. 只恐输赢无定局,治由人事乱由天。

      16.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17. 想当初我与卿在秦淮河边,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

      18. 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

      19. 南朝看足古江山,翻阅风流旧案,花楼雨榭灯窗晚,呕吐了心血无限。每日价琴对墙弹,知音赏,这一番。

      20. 儿女浓情如花酿,美满无他想,黑甜共一乡。可也亏了俺帮衬,珠翠辉煌,罗绮飘荡,件件助新妆,悬出风流榜。

    [阅读全文]...

2022-07-18 09:17:41
  • 桃花扇经典名句参考

  • 经典,励志,语录
  • 桃花扇经典名句参考

      《桃花扇》是一部接*历史真实的历史剧,重大事件均属真实,只在一些细节上作了艺术加工。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扇经典名句参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魏子安《花月痕》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其二》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蝶恋花·春景》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汪洙《神童诗》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苏轼《和董传留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唐·杜甫《前出塞·其六》

      *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阙,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

      玉树歌残声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陈于之《题桃花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黄景仁《杂感》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夜作》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阅读全文]...

2022-07-30 15:10:06
  • 《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论文

  • 《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论文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叙事结构的探究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桃花扇》是明清传奇戏剧的代表巨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象征与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因此本文从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的叙事手段、结构方法和意象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以及象征叙事结构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桃花扇》;象征;艺术效果;叙事结构

      一、引言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1648~1718年)的代表作,在明清传奇历史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歌台演出,岁无虚日”。这一著作标志着继汤显祖以来*戏剧的新巅峰,孔尚任也因此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被称作“南洪北孔”。

      孔尚任在刻本卷首还特地撰写了《桃花扇考据》一文,详细列出了创作该剧所参考的文献的细目,全书有上下两卷,共40出(上下本首末又各加了一出,实际共有44出),以桃花扇贯穿始终,以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构成基本剧情。

      《桃花扇》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精妙严谨,梁启超在其《小说丛话》曾赞扬道:“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由此可见,除了词藻的修饰和情感的流露,戏剧的叙事结构也非常重要。戏剧的叙事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叙事的语法结构,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探讨能够补充和发展《桃花扇》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桃花扇》中体现出的象征叙事结构以及套式双重结构。这两点是《桃花扇》较其他戏剧而言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而且使该剧成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二、《桃花扇》及其相关研究

      自《桃花扇》成文便一时洛阳纸贵,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传阅和舞台表演,却并没有涉及到研究。19世纪末以来,对《桃花扇》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2.1《桃花扇》的研究

      民国初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从哲学、美学、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的角度阐述《桃花扇》的内涵或者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对《桃花扇》的研究由古典转向现代化,主要是借史来阐发民族意识,但是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难以深入展开。1949年新*成立后,《桃花扇》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且发展迅速,20世纪以来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年来,《桃花扇》的研究者们主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讨论《桃花扇》,如李瑛、尹志鹏(2011)认为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审美意蕴的最关键所在是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合起来并别出心裁地构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学者从比较法来研究《桃花扇》,如赵秋棉(2004)有少数学者从《桃花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3]如张松辉(2000)的《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2.1《桃花扇》的叙事研究

      然而,从叙事方面对《桃花扇》的研究屈指可数,例如2014年张宇从叙事策略来浅析《桃花扇》,他认为《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不仅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研究者们在*10年内才对《桃花扇》的叙事结构有所开拓,例如李多娇(1998)从意象结构角度浅谈,她认为“桃花扇”如草蛇灰线贯穿全剧。“桃花扇”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代码,一个多边的隐喻,更是全剧重要的意象结构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且承载着一代兴盛衰亡的南朝历史。孙敏强(2006)也从意象结构来分析,他提出作为中心意象,“桃花扇”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与结构功能,它使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和形象体系别开生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曲珠”说的成功范例和最好注脚,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他认为孔尚任对*叙事文学文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吴瑞霞(2006)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了《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得出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袁韵(2011)认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欣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这三方面。还有张鹏(2014)提出《桃花扇》在叙事上有着多重结构。首先,《桃花扇》叙事的功能结构是具有普化范式的叙事单元的组合;其次,《桃花扇》叙事的语法结构是有着多条叙事线索的复合型叙事序列;再次,在该戏的文本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叙事的深层结构,它是文本叙事的内在动因,指明了其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终点。

      从叙事结构研究戏剧这一视角较新,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戏剧叙事结构的发展。因此本文决定从叙事结构这一方面着手来探讨《桃花扇》的价值, 希望对《桃花扇》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戏剧研究领域起到绵薄的贡献。

      三、《桃花扇》中的象征叙事结构

      Kirby(1987)编撰的《简明现代思潮辞典》“象征”条目写道:一个形象是一个经验或一个对象的具体描写;要是在具体形象之外,尚有第二层含义的话,那么,形象就变成了象征。象征的主要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成象征物,再折射出哲理。叙事指的是叙述故事情节。所谓的象征叙事就是将象征手法融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去。在巴尔特的《S/Z》一书中把文本看成是符码的编织物或网络,并将这些混合与交织着的符码分为五种,其中的象征性符码是指叙事行为中文字符号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本符号的象征性来分析戏剧的张力所在。所谓象征叙事结构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和结构方法来构设出贯穿全局、带有特定象征意味的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起到推进、润色等艺术效果以及其他的效果。叙事结构与象征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戏剧作品,使戏剧的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因素发挥到极致,也使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3.1《桃花扇》的叙事手段

      从叙事手段上来说,《桃花扇》一文设置了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即“桃花扇”并通过娴熟的象征手法来展开叙事和揭示主题。“桃花扇”奇就奇在它的象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叙事的不断进行不断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该剧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桃花扇”这柄定情信物原本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美好象征,也只会让人对一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祝福。但是在*古典文学中桃花不仅会让人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爱情的美好,娇艳无比的桃花生性却柔弱,让人不禁联想到“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句,很自然地带给读者一些悲伤的情怀,让人们感怀物是人非,容颜易逝以及爱情的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道“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李香君誓死守楼明志,血溅诗扇后这柄扇子就有了更为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可见,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桃花扇”象征的内容也由美好渐渐转为凄凉。作为明清历史传奇的代表作,侯李爱情的离合只是表层,是艺术媒介;南朝的兴亡才是主旨,是艺术意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这柄“桃花扇”见证了爱情的离合悲欢,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存亡。象征作为该剧的重要叙事手段,将“桃花扇”的积淀意义与主旨旋律成功地融为一体,赋予该剧深刻的历史韵味和哲理意义。“桃花扇”的奇妙象征对于全剧叙事结构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桃花扇》的结构方法

      从结构方法上来说,“桃花扇”作为全剧最核心的结构线索,融会贯通了全文,完美地实现了双线结构的叙事。与其他明清传奇所不同的是,孔尚任还别出心裁地将套式结构与双线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套式双重结构。爱情的离合与国家的兴亡无不与这把“桃花扇”紧密相连,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作为《桃花扇》的情节发展线索,如线串珠地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这两条主线串联起来,顺利自然地构成了全剧的双线结构。除了正文四十出以外,该剧还特地在上下本的首尾各增添一出,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末尾闰一出《闲话》;下本开头添一出《孤吟》,末尾续一出《余韵》。除《闲话》外其余三出均以老赞礼为主角,在《先声》中老赞礼作为开场人物首次出场,明确说明全剧是“明朝末年*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孤吟》中,老赞礼说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点出了戏剧轰动一时的演出效果、实人实事的写作手法以及哀伤的写作基调;《余韵》中,老赞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与柳、苏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南朝灭亡的哀歌作为全剧的收场。在《闲话》中,张道士首次登场,指出了他结场人物的身份。作为结场人物,他不仅将剧中人物联系起来还向主角指明了人生出路,对全剧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四出,该剧情节仍然完整,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结构安排不够紧密严谨,称不上完美。当作者有意识地套装上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老赞礼、张道士等人对剧情背景的交代以及对主角人物命运的感慨,侯李爱情的离合以及南朝的兴亡的无奈与忧伤展现地更加深入,戏剧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观众也能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套式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驾驭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使《桃花扇》成为明清传奇戏剧中的佼佼者。

      3.3《桃花扇》的意象

      从意象上来说,《桃花扇》一文有多个意象而非最显著的“桃花扇”一个。纵观全剧,扇、桃花、桃花源也都是值得探讨的意象。“桃花扇”的.最终成形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跌宕的过程,起初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等到扇面溅上了香君忠贞的鲜血才渐渐有了扇面桃花,这把扇子才形成了“桃花扇”。

      3.3.1扇子的意象

      扇子作为意象,在剧中寄托了文人的诗情画意,也寄托了作者对处于乱世的复社文人怀才不遇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第六回《眠香》中侯方域在扇上题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美人面前,一代才子不仅表达了对香君的爱慕之情,而且将自己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二十三回《寄扇》中,杨龙友见扇上有几滴血痕,妙笔生花借美人的血竟画出了几笔折枝桃花。这把扇渲染了文人的水墨情怀。第一回《听稗》中,侯方域讽刺南都人士学金粉南朝的亡国作风并暗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然而,侯方域最后还是流连美色,学了金粉南朝模样。在第十四回《阻奸》中,侯方域列举了马、阮等人想要拥立的福王的“三大罪”还有“五不可立”,表现出自己的刚正与决心;然而,在第十八回《争位》中,他却胆怯了,说道“且看局势,再做商量。”这些前后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心境的写照。第十二回《辞院》中,史可法哀叹道“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表达出自己在末世无法展示才华,无法再力挽狂澜的心酸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3.3.2桃花的意象

      桃花作为又一意象,在剧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消极占主要地位。桃花既是香君貌美如花,如《却奁》中“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又是容颜易逝的体现,如在《寄扇》中,李香君见到杨龙友为她点画的桃花扇唱道:“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称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副桃花照。”桃花虽然是侯李美好爱情的体现,如《题画》中“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但更多的是爱情破碎的载体,如《题画》中“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3.3.3桃花源的意象

      除了扇子和桃花,桃花源这一意象在剧中也有重要的含义。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片理想的乐园,而在孔尚任的笔下,桃花源带有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桃花源在《桃花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以及“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桃源路”和“桃花误处”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在乱世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惆怅。在第二十八出《题画》,“桃花源”这一意象就出现了三次,“这是一幅桃源图”,“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归德侯方域题。”“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这一桃花源表达出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在乱世寻找避难之所的渴望,以及对美人离去后仅剩空壳桃花源的感伤。

      “桃花扇”从字面上解释为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它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有意象的集合,既有表层的意义,如爱情的离合悲欢、文人的水墨情怀,更有其深层的意义,如怀才不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冲突、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扇”这一中心意象具有积淀性和多义性。以这把特殊的“桃花扇”为剧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3.4象征叙事结构的艺术效果

      象征的叙事手段,套式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及多义性、积淀性的意象的结合构成了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这一结构首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冲突清晰明朗,撼动人心。其次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戏剧的真正主旨,离合之情很自然地融于兴亡之感中。最后将象征叙事结构用于*古代传统经典戏剧对作品审美意蕴的表现和艺术结构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文体效果上来看,不仅使得整部戏剧以含蓄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深远的含义,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舞台效果上看,“桃花扇”作为剧名,又是剧中重要的道具,这表明“桃花扇”是全剧象征叙事结构的核心,在戏剧表演中的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扇子形式的不断完整以及内涵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渐变式的舞台效果并引起观众心灵的震荡。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阅读全文]...

2022-03-02 18:13:53
  • 孔尚任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孔尚任名言

    1、莽男儿走遍天涯。——孔尚任

    2、倒戴着接离帽,横跨着湛卢刀,白髯儿飘飘,谁认的诙谐玩世东方老。——孔尚任

    3、一枝芍药上精神,斜倚雕栏比太真;料得也能倾国笑,有红点处是樱唇。——孔尚任

    4、真文不媚时,甘受人弹弋。——孔尚任

    5、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孔尚任

    [阅读全文]...

2022-04-25 02:41:29
  • 桃花的诗句

  • 桃花
  • 桃花的诗句

      桃花是春花的代表,在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呈现。唐代诗人吴融的“满树如骄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写出了桃花怒放的盛况。下面是关于桃花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桃花的诗句

      1)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出处: 张旭《桃花溪》

      2)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出处: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3)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4)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出处: 张旭《桃花溪》

      5)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出处: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6)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出处: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7)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出处: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8)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出处: 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9)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出处: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10) 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 ——出处: 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11) 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 ——出处: 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12) 常疑即见桃花面,甚*来翻笑无书。 ——出处: 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

      13)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出处: 李颀《古从军行》

      14)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出处: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5)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

      16)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 ——出处: 李清臣《谒金门杨花落》

      17) 桃花水到报*渠,喜动新流见跃鱼。 ——出处: 黄图安《闲咏二绝》

      18)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出处:吴文英《荔枝香*送人游南徐》

      19) 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出处: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20) 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 ——出处:张翥《摸鱼儿送春》

      21)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出处: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22) 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出处: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23)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 ——出处: 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24)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出处: 戴叔伦《兰溪棹歌》

      25)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出处: 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26)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出处: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27)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桃花的诗词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阅读全文]...

2022-02-27 23:31:23
  • 桃花诗句

  • 桃花
  • 桃花诗句

      桃花开,逃不开,掏尽无常变幻,成全我粉身粹骨,再推我离开。桃花谢,坠跌,惹无尽尘埃,染红你一身的纯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No.1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No.2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红梅》

      No.3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李白《箜篌谣》

      No.4 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No.5 宝钗分,桃叶渡。——辛弃疾《祝英台*·晚春》

      No.6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薛道衡《昔昔盐》

      No.7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秦观《点绛唇·桃源》

      No.8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于武陵《赠卖松人》

      No.9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No.10 轻寒细雨情何限。——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No.11 为君沉醉又何妨。——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No.12 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No.13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樱桃花》

      No.14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No.15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No.16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上官仪《咏画障》

      No.17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No.18 不觉小桃风力损。——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No.19 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No.20 郯云台为之心醉。——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No.21 草草杯盘不要收。——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No.22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No.23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No.24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No.25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No.26 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No.27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No.28 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No.29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No.30 可惜一枝如画 为谁开。——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No.31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No.32 只怕酒醒时候 断人肠。——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No.33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No.34 天长梦短,问甚时 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No.35 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No.36 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No.37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纳兰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No.38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No.39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No.40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No.41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No.42 想东园 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No.43 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No.44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No.45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No.46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No.47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No.48 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No.49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阅读全文]...

2022-06-28 11:49:57
  • 桃花的诗句

  • 桃花
  • 桃花的诗句

      1)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出处: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出处: 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3)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出处: 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4)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出处: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5)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出处: 于武陵《赠卖松人》

      6)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出处: 李白《长歌行》

      7)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出处: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8)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9)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出处: 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10)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出处: 符曾《上元竹枝词》

      11)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出处: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2)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出处: 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13)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出处: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4)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出处: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15)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 ——出处: 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16)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出处: 王之涣《宴词》

      17)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出处: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1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处: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1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处: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出处: 崔护《题都城南庄》

      21) 雁背夕阳红欲暮。 ——出处: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22)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出处: 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23)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出处: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24)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 ——出处: 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

      25)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出处: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26)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出处: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27)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出处: 戴叔伦《兰溪棹歌》

      28)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出处: 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29)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出处: 黄庭坚《清明》

      30)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出处: 张旭《桃花溪》

      31)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出处: 李白《长歌行》

      32)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出处: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33)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出处: 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34)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出处: 张旭《桃花溪》

      35)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处: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36)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出处: 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阅读全文]...

2022-06-09 11:12:31
  • 桃花的诗句

  • 桃花
  •   1、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刘商《题水洞二首》

      2、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顾况《听山鹧鸪》

      3、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4、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5、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

      6、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7、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聂夷中《杂曲歌辞·起夜半》

      8、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一百首》

      9、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10、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11、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12、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3、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萝枝,半摇青天月。——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14、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15、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16、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

      17、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韩愈《题百叶桃花》

      18、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陆游《泛舟观桃花》

      19、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20、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李建勋《南唐*事(句)》

      21、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

      22、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顾况《寻桃花岭潘三姑台》

      23、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周朴《桃花》

      24、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25、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礕礕数片帆,去去殊未已。——贯休《上冯使君五首》

      26、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岑参《春兴戏题赠李侯》

      27、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28、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刘敞《桃花》

      29、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杨凭《千叶桃花》

      30、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却忆卧柴扉。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m.ju.51tietu.net)——刘长卿《时*后春日思归》

      31、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樱桃花》

      32、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张元一《又嘲》

      33、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34、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张祜《胡渭州》

      35、魏帝宫人舞*,隋家天子泛龙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顾况《桃花曲》

      36、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37、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顾况《题柳谷泉(句)》

      38、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着莫许归巫山。——岑参《醉戏窦子美人》

      39、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苏轼《桃花》

      40、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齐己《桃花》

      4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城南庄》

      42、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袁枚《题桃树》

      43、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朱旗半卷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戴叔伦《蕲州行营作》

      44、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45、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46、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47、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48、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常建《戏题湖上》

      49、草*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春思二首》

      50、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吴融《桃花》

      51、苍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万岁春。东风三月黄陂水,只见桃花不见人。——刘商《题黄陂夫人祠》

    [阅读全文]...

2022-02-22 07: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