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作文400字

关于孔庙作文400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庙作文400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庙作文400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庙作文400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孔庙作文300字5篇

  • 作文
  •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圣时”二字,取《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卫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

      妈妈说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古时候全国的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只有全国最有学问的人才能在这里学*这个地方叫国子监。

      进入国子监我发现这里的游客很多都是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学生妈妈们说来参观国子监就是让我们来沾沾这里的“才”气的。一直听说一个成语叫“独占鳌头”在这里我看到了原来鳌是一种有点象龙的动物,好多人在鳌的.雕像前摸着鳌头照相希望自己能独占鳌头。我问妈妈难道在国子监参观过了每个人的学*都可以变好吗?妈妈笑着说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希望而已,学*还是要靠自己的。我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国子监的隔壁就是孔庙了,孔子可是天下第一位老师。我看到了很多皇帝题字的匾额,原来孔子的地位比皇帝还要高。难怪来孔庙参观的人也都恭恭敬敬地,孔子离现在都两千多年了还有这么多人尊重他,祭拜他真是了不起。

      上星期四,我参加了小记者去慈城游孔庙主题活动。出发前,我和爸爸就争论起来,孔子庙是孔子给学生上课的'地方还是孔子小时候上学的地方?我带着这个疑问登上了去慈城的大巴车。

      一路上,我在车中摇头晃脑地学着古人学*三字经、古诗的样子。不知不觉大巴车到了慈城。我和同学们怀着激动地心情参观了孔子庙。

      进入古色古香的孔子庙,我和慈眉善目的“孔子老先生”见了面。然后走过了泮池,去了明伦堂。在明伦堂里我和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古代的学堂。我们穿上了汉服,戴上了古人的帽子,拿着《论语》,坐在古人课桌前上课了。《论语》书中的字是繁体字,可惜好多字我都不认识。我们还参观了其他几个有意义的地方。

      坐上了回家的大巴车,我去时留下的疑问也解开了,孔子庙是人们祟尚教育,纪念孔子的地方。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去孔庙秋游。

      学校选者了低碳出行,大约步行45分钟我们就到了孔庙。走进棂星门就看见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圆弧方向朝南,水池上架着一座石桥。鱼儿在池中欢快地嬉水显得十分可爱。这池子被称为半池,而桥称为半桥。那时只有皇帝才能建全池,而下面的文武百官只能建半池。走过半池面前是一座大而气派的大成殿,里面正中坐着孔子,右边坐着颜回、子思,左边坐着曾参,孟子。这四位都是孔子的'高徒。桌子上放牛、羊、猪三大贡品,在古代这可是最大的贡品。殿内摆放着古代的乐器,看着这些乐器我仿佛听见它们弹奏着优美的乐曲。大成殿的天花板和梁枋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显得活灵活现。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文昌府、星象馆......

      这次秋游参观了孔庙,我了解了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早已名垂千古,受到所有人的崇敬。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游,这次的目的地是孔庙。

      早上九点,伴着徐徐秋风,我们四(1)班全体同学迈着轻快地步伐,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徒步来到了孔庙。

      走进孔庙,穿过棂星门和大成门,我们来到了大成殿。“万世师表”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映入眼帘,孔子威风凛凛地端坐在大成殿正中央的宝座上,眼神仁慈地注视着进来的每一个人。在他的两边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虽然都是雕像,却有一种让人亲*圣贤的感觉。

      七十二块木板则把大殿装饰得与众不同。每块木板上的人物动作都不相同,有的双手作揖,好像很真诚地在向别人请救问题;有的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像是在闻鸡起舞;有的捧着书本,嘴巴微张,似乎在认真阅读并乐在其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木板上的场景是不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呢!

      出了大成殿,我们还去参观了星象馆、文昌阁、碑林等景点,还亲自体验了水写书法的魅力。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美好的。这次徒步秋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知识,更锻炼了我的身体,让我收获满满。

    [阅读全文]...

2022-02-21 14:30:36
  • 孔庙作文400字10篇

  •   孔庙又名文庙,它藏品丰富,规模宏伟,到处是红墙雕梁,格局十分谨严,是我们石门的第一个文化博物馆,它已有*千年的历史了,是宋皇祐四年(1052年)建造,由后来的石门县令周邦领建。1983年移交*管理,成为了县里第一个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5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融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为一体,建造群是按南中轴线布局,现存两个四合院,这两个四合院里有许多木碉和石刻都是我们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特色。

      走进大门首先看见状元桥,据说只有考上了清华北大的人才有资格上去走一走,其他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在上面走。过了状元桥,就到了大成门,大成门宏伟壮观,高耸入云。进入了大成门就能看见许多怪石头,树雕……走进大成门就看见了孔子的铜像,它是1998年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思佳先生所捐赠。它有三米多高,矗立在大成殿前巍然壮观。过了铜像就到了大成殿,大成殿展示的都是古代的青铜玉器、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走上二楼就看见了一具古尸,它把我吓了一大跳,听说:这具古尸是清代的,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被药水泡着,头朝左,手朝上,身体朝上。上了三楼,是土家族展厅,里面有两张床、土家族人的衣服、陶器……土家族展厅浓缩了土家族*千年来的精华,向世人充分的展现了我们土家族人民的雕刻艺术和刺绣艺术。

      啊!我爱孔庙,更爱建造孔庙的人们。

      德阳孔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孔子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就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德阳孔庙。

      坐车先来到德阳孔庙的大门口,进入第一道大名,迎面是一个牌坊,第一坊是“金声玉振”,它刻有四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上面蹲着一尊怪兽,威风凛凛的。进入第二道大门后是“太和元气坊”,这个石坊据说是以前一位山东的巡抚题写的。在它的旁边有一潭水,水虽然不多,但十分清澈,坐在附*的石凳上让人觉得非常舒服。第三道门后是“至圣庙坊”,据说是以前一位皇上亲自题写的呢。

      再往后走就是著名的杏坛了,杏坛是孔子给他的学生们讲学的地方,杏坛的大门上有49个门钉,横7竖7,要知道皇宫的大门是81个门钉,横9竖9,可见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德阳孔庙里有十几根擎檐柱,都是深浮雕,有5、6米高呢,这些雕塑在*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都是按“钩心斗角”设计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德阳孔庙中的那棵千年古树了,据说它已有一千八百岁了,是德阳孔庙中最古老的大树,但至今却仍然枝繁叶茂的。

      这就是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德阳孔庙,大家如果感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去游览游览呀!

      在丰富多彩的暑假中,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曲阜孔庙游玩,让我感受儒家文化。爸爸告诉我,孔庙是*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是*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堪称*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刚到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仞宫墙”这四个醒目大字,爸爸跟我说:这四个字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笔,是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那么高。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金声玉振”四个大字,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一路上爸爸边走边给我讲关于孔子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孔庙里面苍松翠柏,葱郁深远,我和弟弟在一颗颗松柏间嬉戏,穿过了棂星门,走过了壁水桥,不知不觉来到了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爸爸说:这座大殿是我国现存的巨大古建筑之一。我觉得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面的那十根石柱,那十根石柱都是用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每根柱上都雕刻有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间有一个宝珠,称为“二龙戏珠”。大殿的正前方立着孔子像,那是个身穿皇袍的孔子像,为什么立一个身穿皇袍的孔子呢?那是因为人们很尊敬孔子,把他当成皇帝一般的尊敬,所以才立一个这样的孔子像。”

      游览曲阜孔庙,让我了解到了古代圣人很多的知识,学到了怎样孝敬长辈,尊敬父母,让我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儒家文化。

      今天,爸爸、妈妈带到孔庙参观。

      一进门,我就看见一些模型,模型上有许多房子,这些房子只有一两层,而且房子边上有许多花草树木和小河。我想:“这些模型大概就是孔子的家的模型吧!”

      走进孔庙,我看见里面有两扇门。里面有一个小花园,小花园里有一棵五层楼高的银杏树,边上有一些房子。我走进一间房子,房子里有许多雕像,它们都是孔子的后代。我从这些雕像,知道了衢州孔庙是孔子的第四*子孙孔端友造的。

      然后,我们又去了一些地方,其中,最有趣的是一间有许多凳子的房子了。

      这间房子里有许多摆得整整齐齐的凳子,前面还有两张凳子和一张桌子。我想:“这里大概就是讲学的地方吧!”于是,我让爸爸拍照,自己和妈妈坐在凳子上,假装拿着《论语》,“读”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读”着“读”着,我眼前出现了一位老先生坐在前面,下面有一大群学生拿着竹简,摇头晃脑地读着《论语》。这时,爸爸问我:“你还要不要走啦?前面还有很多东西呢!”爸爸的这句话,把我拉回到二十一世纪。

      最后,我们又到了一个大花园,大花园里有树、有花、有河、有鸟,还有孔雀呢!

      孔庙真好啊!可是,我有个疑问还不明白:为什么直到孔子的第四*子孙孔端友才想到在衢州造孔庙呢?

      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我去嘉定孔庙参观。

      走进大门,三座玲珑精致的拱形石桥呈现在我眼前。我们行走在中间的状元桥,欣喜无比。桥头一棵有650龄的桧柏迎接着四方来客。两侧,7只硕大的石龟背上竖着一块块用黑色大理石做成的石碑。

      首先,我来到了孔子庙。抬头仰望,正中是一尊高大的孔子像。像前,陈列着许多古代的乐器。往左看,是照片和实物展示,为了纪念教育家孔子,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建了孔子学院,而且还有很隆重的祭祀仪式。望右看,陈列着孔子3000个学徒中的72个精英。有好学的子路,每日三省吾身的曾参……

      告别杏坛鼻祖孔子,我们来到了东侧的陈列馆——“科举与社会文明”。那儿的一幅幅人物图象向我们开启了社会文明的历史。

      最吸引我的是文天祥的那一块展厅。

      文天祥,宋朝人,凭着过人的才华考上了状元。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宁死不屈,坚持民族气节的品格。文天祥写了一首诗《过零丁洋》,其中有一句脍炙人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一次,他被诬陷关进了牢里,用毛笔在墙上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他双眼凝神注视着,仿佛正和敌人争斗着……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孔庙。

      古代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把*文化种在心中,让它发扬光大。让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日,我们参观了慈城孔庙。一到孔庙,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高墙,房檐高高翘起,门是红木做的,看上去古朴、庄严。刚进门,眼前便是一尊孔子的雕像,双眼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手捋着垂到胸口的胡子,显得和蔼可亲。

      孔庙,其实也是古代的学堂。在孔子之前的年代,办学由官府垄断,寻常百姓想上学那是很困难的事情。孔子兴办私学,突破了官府的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3000多人,贤良72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所以,孔子也被尊称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孔庙的正大门是给状元、榜眼、探花进入的,中间的一座大桥就是状元桥,另外两座分别是榜眼和探花桥。在古代科举考试3年考一次,十分隆重,考全国第一,拿个状元,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孔庙中还有土地祠,由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祠中只有土地公公。古代*是个农耕社会,祭祠一般只能用猪、羊两种牲畜,私自杀牛是犯法的。可当祭祀孔子时,必须用猪、羊、牛,缺一不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包含“仁、义、礼、孝”,对后代影响深远。虽然圣贤已经远去,但他留下的文化瑰宝却依旧一代代在传承。

      今天,我们阳光雨露队要去杭州孔庙。尽管天下着雪我们心里还是一样温暖、开心。

      到达孔庙之后,我看到孔庙的大门,是仿木结构石牌坊,上面从左到右写着三个大字“门星棂”。我很奇怪的,后来听了讲解员阿姨的解释,我明白了,*古代文字的阅读方式是从右到左的,所以应该叫“棂星门”。棂星门的意思是说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其思想教化苍生,惠及后人,所以后人尊孔如尊天,他在人们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们还看了泮池、大成门、石经阁。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三个地方:东西庑、大成殿、星象馆。先说东西庑吧,它记载的是孔子的一生,是用刻画来表示的,一共有22副刻画。

      大成殿本次活动最大的一个地方。大成殿的正中是一座孔子的泥像,右边是颜回、子思,左边是孟轲、曾参。在这里我们都捐了五元钱,得到一个许愿牌。我在牌上写着“好好学*、考试一百、一生*安”。我还在这里穿上状元服,拍了照留了纪念。

      星象馆是我最喜欢的。走进馆里,中央有一块块碎石,上面有千千万万的星座,有天龙座、白羊座、处女座,并且它还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刻星象图之一。

      不知不觉,活动结束了。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又对孔子了解了一大步。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忘不了这天!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孔庙和国子监。我们先去的孔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树了,其中活得最长的一棵古树已经有700多岁了,那棵柏树长得很高,至少有八九层楼那么高。给我印象第二深的就要数孔子展览了,那个展览里有很多大竹简,上面写着: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把这句话抄在留言簿里了。回家后,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下,可我还是不大明白,以后一定要好好学*。

      然后,我们去了国子监,我看到了明朝学生的课程表。明朝的学生一个月只能休息两天,那时候的课不是会讲,复讲,就是背书。介绍上写着:“以明代为例,监生学*时间有27天,其中背书就有14天,约占学时的52%,可见学生背书是非常重要的学*方式,这也是加强理解的主要手段,会讲是由老师讲课,复讲是由学生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以前的学生学*真苦啊!一个月才能休息两天,还有晚自*,我们现在一周就能休息两天。而且以前的课一天只有一种内容,多无聊啊!我感觉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多了,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阳春三月,杨柳拂提,我们锦小学子的一部分小记者跨入了江南一座保存最为完美的古镇——慈城。慈城,有着数千年来的历史,寓含着许多慈孝的故事,被誉为“三孝”。今天,我们一起游赏了慈城的点睛之建——孔庙。

      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进入孔庙,头一眼瞧见的就是那座引人注目的状元桥。状元桥横贯在泮池当中,没有桥墩,却是用一块又一块的石板搭建而成,据说,若是从这状元桥上走过,将来便会考上状元,当然,这可不是空话一句,也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哦!我缓缓迈步在状元桥,似乎真是衣锦怀乡,感觉真好!

      过了状元桥,便是高高的门槛。中间的门槛最高,原指考上状元的学生才能把这高高的门槛拆下,从上面走过。所以,这坐门槛也称之为状元槛。踏入状元槛去感受圣庙庄严,古朴典雅的气氛。

      踩着古韵的阶梯,跨过门槛,从门口的孔子雕塑上看,我们已经到了明伦堂,这是孔子教书的学堂。如今,为了祭祀孔夫子,“孔庙”由此而来。

      在“明伦堂”这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下,刻着一幅孔子教书的画面,学子们都在认真听讲,他们专心致志。其中有一位学生独自跑到孔子面前,请教问题。孔子侧着身子似乎对那位学子讲着道理:不要不懂装懂,不会的就大胆地向老师提问。在孔庙里还有一个挺别的活动,那就是听台湾书法大师讲课,我们依次就坐在以往学子的桌椅上,安排人员还给我们送来了汉服,呵呵,我们头带乌纱帽,身穿汉服,瞧,50个小古代书生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讲座,周围是白墙红柱,头顶是明伦堂大殿,四周是一幅幅秀丽的书画作品,我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古代,感受曾经的学府生活。满屋子到处弥漫着古韵的气息,一同享受着这前所未有的美好时光。

      午饭后,我们又将游览了大成殿、兵房、牢房、具房,领略了儒家思想的高尚,见证了县衙官府的威严气派,这一天,我久久沉浸在二千年前的古城里

      说起孔子,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孔子去世后,全国各地都建有孔庙,曲阜作为孔子的安葬地,建有全国最大的孔庙,这次山东之行,我就有幸游览了孔庙。

      走进孔庙,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牌坊,名为“金声玉振”,金声玉振形容一首乐曲的开头与结尾,在此表示孔子的思想像一首有始有终的乐曲一样完美无缺。我注意到“玉”的一点点在了中间一横旁边,导游介绍说这儿体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走过第一道牌坊,又有一道牌坊拔地而起,名曰“太和元气”,“太”乃是太空万物之意,“和”乃是阴阳混合之意,“元气”指的是滋养万物的精华,意为孔子的思想像元气一样滋养万物。走出十米步远,来到了”棂星门“前,只见四根镂花梁柱巍然屹立,顶端有四员天将守卫着这座”天门“,走进棂星门,跨过璧水桥,我们来到了“弘道门”。导游说:“人们凡是想在学问上有成就就得踏入弘道门,学*孔子儒家思想学说。”走进弘道门,又有一道朱红色的大门与我们遥遥相望,上有一匾,名叫“大中门”,大中表示孔子“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的中庸之道。走进大中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讲坛,名曰杏坛,周围植满了杏树,杏坛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吧,这是当年孔子向七十二圣贤传授六艺的地方,现如今也已成为人们祭拜孔子的地方之一。绕过杏坛,只见有许多石碑立在我们周围。导游介绍说此乃唐、宋、金、元、明、清各个王朝立的,都是歌颂孔子的,碑共有十三座,称其为十三碑亭。穿过大成门,我们来到了大成殿前,大成殿内摆放着孔子的铜像,孔子头戴皇冠,身穿黄袍,可以想象孔子得到了后世怎样的尊敬,殿内还有清王朝历代皇帝亲手题写的大匾,有“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

      由于时间关系,孔庙还有一些景点我们没有细看,不过这次游孔庙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那就是更加了解了孔子,知道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道而行、与人为善的思想,他勤学的品格,仁慈的思想都将成为我学*的榜样。他对于生活的见解也将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明灯,来激励我前行。

    [阅读全文]...

2022-06-09 16:23:58
  • 孔庙作文400字10篇

  • 作文
  •   在丰富多彩的暑假中,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曲阜孔庙游玩,让我感受儒家文化。爸爸告诉我,孔庙是*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是*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堪称*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刚到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仞宫墙”这四个醒目大字,爸爸跟我说:这四个字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笔,是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那么高。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金声玉振”四个大字,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一路上爸爸边走边给我讲关于孔子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孔庙里面苍松翠柏,葱郁深远,我和弟弟在一颗颗松柏间嬉戏,穿过了棂星门,走过了壁水桥,不知不觉来到了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爸爸说:这座大殿是我国现存的巨大古建筑之一。我觉得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面的那十根石柱,那十根石柱都是用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每根柱上都雕刻有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间有一个宝珠,称为“二龙戏珠”。大殿的正前方立着孔子像,那是个身穿皇袍的孔子像,为什么立一个身穿皇袍的孔子呢?那是因为人们很尊敬孔子,把他当成皇帝一般的尊敬,所以才立一个这样的孔子像。”

      游览曲阜孔庙,让我了解到了古代圣人很多的知识,学到了怎样孝敬长辈,尊敬父母,让我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儒家文化。

      德阳孔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孔子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就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德阳孔庙。

      坐车先来到德阳孔庙的大门口,进入第一道大名,迎面是一个牌坊,第一坊是“金声玉振”,它刻有四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上面蹲着一尊怪兽,威风凛凛的。进入第二道大门后是“太和元气坊”,这个石坊据说是以前一位山东的巡抚题写的。在它的旁边有一潭水,水虽然不多,但十分清澈,坐在附*的石凳上让人觉得非常舒服。第三道门后是“至圣庙坊”,据说是以前一位皇上亲自题写的呢。

      再往后走就是著名的杏坛了,杏坛是孔子给他的学生们讲学的地方,杏坛的大门上有49个门钉,横7竖7,要知道皇宫的大门是81个门钉,横9竖9,可见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德阳孔庙里有十几根擎檐柱,都是深浮雕,有5、6米高呢,这些雕塑在*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都是按“钩心斗角”设计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德阳孔庙中的那棵千年古树了,据说它已有一千八百岁了,是德阳孔庙中最古老的大树,但至今却仍然枝繁叶茂的。

      这就是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德阳孔庙,大家如果感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去游览游览呀!

      同安孔庙是厦门唯一的一座孔庙。同安孔庙坐落于同安区东溪附*。

      走进孔庙你们看正前方,映入眼帘的是兴贤才坊,它大概有一层楼高,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兴贤育才”,穿过牌坊,走过拱形的石桥,正前方的场地上是精美的石雕。孔庙北侧的场地上,摆放着200多件从全区各地收集石雕、碑刻,神态各异,造型逼真,人们称“同安兵马俑”!

      大家请看我的左手边,这些石雕全部围绕着*的“中”字摆放的。如果看不清楚的话,从远处看会更清楚些。它的面积约有十几米这么大。人们刻的石雕不仅有人物,还有动物!那些人物有勇士、人。勇士们各个都很威武,很威风,展示出了勇士的风采。人呢?雕刻的栩栩如生,你靠*它,似乎能听到他呼吸的声音。那些人有胖有瘦,如果是胖的,一般就是唐朝的时候刻的,因为唐朝的人多以胖为美。如果是瘦的,就表示离我们不远的朝代了。也可能是当时的机器不好,所以做出来的石雕有胖有瘦!

      这些石雕最高的有“姚明”一样高,有的勇士拿着一把剑,昂首挺胸,预备作战似的。那些狗、羊、龟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呆呆地站着,有的仰望天空!这些“同安兵马俑”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天气,还是暴风雨,他们仍然不吭声的站在那儿!

      多么精美的石雕啊!

      2月13日,我们阳光雨露小队去杭州孔庙参观。

      杭州孔庙是一座集星门、泮池、大成殿、星象馆和石经阁于一体的庙宇,是纪念至圣先师孔子的庙宇。

      早上十点,人都到齐了,我们就一起进入了杭州孔庙的大门。从孔庙里走出一位阿姨,她是我们的讲解员。阿姨带着我们经过棂星门、泮桥、泮池,一边走,一边介绍。我们走过泮桥迎面看见有一座大殿,气势磅礴,屋檐上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成殿”。我走进大成殿,迎面看到的是一尊孔子像,一想到孔子,我就不由得想起孔子的生*。孔子创造了儒学,给人们带来了文化。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有72人,其中他最得意的有四个人,是颜回、子路、曾子、回子。他和他的弟子一起游说六国,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巨人,他的《论语》及其他书籍在民间广为流传。

      参观完大成殿,我又看了石经阁和星象馆,也非常好看,在大成殿对面的一个角落里,我又体验了拓石和毛笔书法。

      快乐的孔庙一游结束了,我又一次的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孔子的思想和精神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学*。

      德阳孔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孔子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就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德阳孔庙。

      坐车先来到德阳孔庙的大门口,进入第一道大名,迎面是一个牌坊,第一坊是“金声玉振”,它刻有四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上面蹲着一尊怪兽,威风凛凛的。进入第二道大门后是“太和元气坊”,这个石坊据说是以前一位山东的巡抚题写的。在它的旁边有一潭水,水虽然不多,但十分清澈,坐在附*的石凳上让人觉得非常舒服。第三道门后是“至圣庙坊”,据说是以前一位皇上亲自题写的呢。

      再往后走就是著名的杏坛了,杏坛是孔子给他的学生们讲学的地方,杏坛的大门上有49个门钉,横7竖7,要知道皇宫的大门是81个门钉,横9竖9,可见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德阳孔庙里有十几根擎檐柱,都是深浮雕,有5、6米高呢,这些雕塑在*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都是按“钩心斗角”设计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德阳孔庙中的那棵千年古树了,据说它已有一千八百岁了,是德阳孔庙中最古老的大树,但至今却仍然枝繁叶茂的。

      这就是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德阳孔庙,大家如果感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去游览游览呀!

      今天(开学第2天),我们五年级3个班参观的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孔庙。我们在孔庙参观了多处景点,它们分别是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等。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棂星门,进了棂星门,就看到了半圆形的水池,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说:“这就是法泮池。泮,半水的意思,所以水池是半圆形的,泮池是孔庙建筑的主要特征。它在孔庙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听说,入泮还很讲礼,古代新入学的学生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进入孔庙,登泮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最后到办公室拜见老师。

      接着我们走过大成门来到大成殿内,大成殿正中间就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坐像,他的右边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左边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参观完大成殿,我们来到杭州碑林,我国的碑石早在春秋时代就产生了,最初的碑是没有文字的,后来才出现在碑石上刻字,参观完碑林,我们来到石经阁,听说石经阁里藏着四书五经这类书籍。

      最后我们来到文昌阁,看见了十六罗汉雕像,有同学就有疑问了,不是十八罗汉吗?讲解员阿姨讲:“因为……。”

      通过这次第二课堂的参观,让我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有了新的了解。

      *日,我们参观了慈城孔庙。一到孔庙,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高墙,房檐高高翘起,门是红木做的,看上去古朴、庄严。刚进门,眼前便是一尊孔子的雕像,双眼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手捋着垂到胸口的胡子,显得和蔼可亲。

      孔庙,其实也是古代的学堂。在孔子之前的年代,办学由官府垄断,寻常百姓想上学那是很困难的事情。孔子兴办私学,突破了官府的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3000多人,贤良72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所以,孔子也被尊称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孔庙的正大门是给状元、榜眼、探花进入的,中间的一座大桥就是状元桥,另外两座分别是榜眼和探花桥。在古代科举考试3年考一次,十分隆重,考全国第一,拿个状元,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孔庙中还有土地祠,由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祠中只有土地公公。古代*是个农耕社会,祭祠一般只能用猪、羊两种牲畜,私自杀牛是犯法的。可当祭祀孔子时,必须用猪、羊、牛,缺一不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包含“仁、义、礼、孝”,对后代影响深远。虽然圣贤已经远去,但他留下的文化瑰宝却依旧一代代在传承。

      金秋十月,我们杭州市时代小学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游活动。今年我们4年级秋游的地方是孔庙。在秋游的前一天我特意上网查阅了孔子的有关资料,我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弟子三千。论语就是他和他的弟子所著。“学而时*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句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我们是徒步前往孔庙的,一路上,我们排着整理的队伍,有说有笑,很是开心。走着走着,我们就看到了“杭州孔庙”几个大字,目的地——孔庙到了。我们先参观了碑林,里面放着“镇馆之宝”——南宋皇帝亲笔书写的石经,我觉得皇帝老子的书法写得真好,肯定是从小苦练的结果。接着,我们走进大成殿,看到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孔子是万人师表,听说古代学生上课之前,都要先拜孔子,后拜老师的。所以,我也上前去向孔老先生鞠了一躬,以表示我对老夫子的敬意。参观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论语知识答题竞赛,大家积极参与,都收获不小。

      通过秋游孔庙,让我们都增加了见识。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游,这次的目的地是孔庙。

      早上九点,伴着徐徐秋风,我们四(1)班全体同学迈着轻快地步伐,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徒步来到了孔庙。

      走进孔庙,穿过棂星门和大成门,我们来到了大成殿。“万世师表”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映入眼帘,孔子威风凛凛地端坐在大成殿正中央的宝座上,眼神仁慈地注视着进来的每一个人。在他的两边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虽然都是雕像,却有一种让人亲*圣贤的感觉。

      七十二块木板则把大殿装饰得与众不同。每块木板上的人物动作都不相同,有的双手作揖,好像很真诚地在向别人请救问题;有的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像是在闻鸡起舞;有的捧着书本,嘴巴微张,似乎在认真阅读并乐在其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木板上的场景是不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呢!

      出了大成殿,我们还去参观了星象馆、文昌阁、碑林等景点,还亲自体验了水写书法的魅力。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美好的。这次徒步秋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知识,更锻炼了我的身体,让我收获满满。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孔庙和国子监。我们先去的孔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树了,其中活得最长的一棵古树已经有700多岁了,那棵柏树长得很高,至少有八九层楼那么高。给我印象第二深的就要数孔子展览了,那个展览里有很多大竹简,上面写着: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把这句话抄在留言簿里了。回家后,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下,可我还是不大明白,以后一定要好好学*。

      然后,我们去了国子监,我看到了明朝学生的课程表。明朝的学生一个月只能休息两天,那时候的课不是会讲,复讲,就是背书。介绍上写着:“以明代为例,监生学*时间有27天,其中背书就有14天,约占学时的52%,可见学生背书是非常重要的学*方式,这也是加强理解的主要手段,会讲是由老师讲课,复讲是由学生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以前的学生学*真苦啊!一个月才能休息两天,还有晚自*,我们现在一周就能休息两天。而且以前的课一天只有一种内容,多无聊啊!我感觉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多了,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阅读全文]...

2022-02-04 12:38:03
  • 游曲阜孔庙游记作文

  • 作文
  •   在丰富多彩的暑假中,我去了很多地方,有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有著名的泉城济南……但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游孔府、孔庙、孔林!

      8月22日,我们一家开车来到曲阜,准备到孔府、孔庙、孔林去参观,想让我得到一点心得感受。我们一下车,天空中飘着深夏早秋的丝丝小雨,凉丝丝的,好似处身于深秋的.森林中,沐浴着阵阵秋风与落叶,舒服极了!

      来到大门,一眼就看见四个红色的大字“金声玉振”,随后“棂星门”三个大字又映入我的眼帘。这些都是乾隆皇帝所题。走到里面,有两棵几千年的圆柏树,再往前走有座桥,中间有个玉道,据说只有皇上才能走,听罢此言,我故意大摇大摆地从玉道过了桥,我大笑道:“我也过了把皇上瘾。”在孔庙里,到处立着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等题的石碑,非常有文学价值。孔子虽然一生清贫,但他的文学、修养、道德,是令人敬仰的,他留下的文学思想,对后人的教育、影响是博大精深的!

      接下来我们来到孔府,里面有他七十二著名弟子的牌位,但更多的是孔子后代的住所,各个屋里的东西都是绝无仅有的,没有一件赝品。

      孔林,是孔子的后代、家人的坟墓,很多皇帝都去祭拜过他,在孔子下葬的那一天,所有在场的人都泪如泉涌。现在,孔子的坟墓附*还有一块“泪石”,一摸它,湿湿的,好像它一直在流泪。虽然他已经过世了,但他的思想却在中外流传着。

      孔子“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但他并没有被击垮,仍写出了许多流芳千古之作,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被后人所赞颂。

      我们离开的时候,天空仍飘着丝丝细雨,仿佛在纪念这位远去的圣人……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游孔庙作文3篇

  • 作文
  •   杭州孔庙坐落于吴山广场西北侧。宋绍兴元年迁至此,未曾异地,前后达800余年。依据传统风格和江南园林特色布局,是杭州地区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珍品。趁着假日,我重游孔庙。一走进孔庙,只见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一堵高墙隔着两个世界,墙外是喧嚣、热闹,墙内是静谧、安宁,让人流连忘返。漫步走进西侧庑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碑石,这些碑石上用连环画的形式镌刻了22幅孔子圣迹;东侧庑廊的内容是历代科举考试名录等。

      经曲折绵长的廊道,自唐代到民国期间的各类珍贵碑石陈列一侧,内容各有不同,有些碑上刻了人物图像,是为了纪念人物;有些碑上刻满了文字,是在讲述以前发生过的故事难怪孔庙又被称作杭州的石质书库。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摆放一侧的讲解机,讲解机上讲述了各个朝代所用的不同的文字:从线条流畅的篆书演变到笔力刚劲的隶书,再演变到顿挫抑扬的楷书令我这个书法爱好者加深了对*文字的了解。

      五年级的时候我曾来过孔庙,这次参观又带给我不同的见解和感悟:孔庙有的不仅仅是书法、碑刻、礼仪,还有科举文化、儒学传承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此次参观即丰富了我的.知识,又启发了我的思考。希望将来通过不断的学*,我能成为一个有学识、有内涵的谦谦君子。

      国庆是祖国的生日,按照惯例是要放长假的,今年也不例外。假期里我们要去曲阜玩,去孔子的故乡,儒教圣地。

      早上我们吃过早饭就匆匆上路了,过了一个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现在刚过了孔子文化节,还开放着许多活动,而且正值长假,所以曲阜现在是人山人海,孔庙就更不又说了。

      我们去了孔庙,沿着林荫道搜,路两旁都是古柏树,都好几百年了,大部分都是空心的,有的都枯死了。不久我们到了一道宫墙下面,叫“万仞宫墙”,仞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八尺。走过宫墙宫墙就到了孔庙。

      今天,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起开车到孔庙游玩。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孔子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就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孔庙。

      先来到孔庙的大门口,进入第一道大门,迎面是一个牌坊,第一坊是“金声玉振”,两旁有八角石柱,上面刻着莲花,还刻着一个怪兽,威风凛凛的。

      第二道大门上是“太和元气坊”,这个石坊据说是以前一位山东的巡抚题写的。第三道门上是“至圣庙坊”,据说是一位以前的皇帝亲自题写的。

      孔庙里有十几根石柱,都是深浮雕,有5、6米高,这浮雕在*都是独一无二的。还有让我难忘的那些千年古树,据说年龄最大的已有一千八百岁了,可至今却仍然枝繁叶茂的。

      这就是文化圣地孔庙,大家如果感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参观呀!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游曲阜孔庙作文5篇

  • 作文
  •   今天,我们五年级3个班参观的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孔庙。我们在孔庙参观了多处景点,它们分别是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等。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棂星门,进了棂星门,就看到了半圆形的水池,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说:“这就是法泮池。泮,半水的意思,所以水池是半圆形的,泮池是孔庙建筑的主要特征。它在孔庙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听说,入泮还很讲礼,古代新入学的学生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进入孔庙,登泮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最后到办公室拜见老师。

      接着我们走过大成门来到大成殿内,大成殿正中间就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坐像,他的右边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左边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参观完大成殿,我们来到杭州碑林,我国的碑石早在春秋时代就产生了,最初的碑是没有文字的,后来才出现在碑石上刻字,参观完碑林,我们来到石经阁,听说石经阁里藏着四书五经这类书籍。

      最后我们来到文昌阁,看见了十六罗汉雕像,有同学就有疑问了,不是十八罗汉吗?讲解员阿姨讲:“因为……。”

      通过这次第二课堂的参观,让我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有了新的了解。

      五一劳动节到了,学校里组织了一项活动——在去文湖孔庙参观书画展。因此,要选一部分同学去文湖,我也成了被选中的幸运儿。

      进入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孔子像。孔子像栩栩如生,就好像活的一样。看孔子那副沉思的表情,就好像没有看见我们这帮不速之客。接着我们进入庙里。里面的墙上贴着的国画、水墨画和书法字,幅幅价值连城。还有那些古人雕塑,有的正在沉思;有的正在攻读史书;有的眼睛望着前方,似乎在想念远方的亲人......这些古人雕塑,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真是雕像中的精品。学画画和书法的同学,都睁大了眼睛和嘴巴,自叹不如。在孔子像前,我们学校的所有同学为游客和书法家们进行了《弟子规》国学操表演,游客和书法家们连连称赞。我们还参加了热书赠园丁活动,由书法家现场书写将写好的字赠与各位辛勤的园丁。只见书法家们有时轻笔细描,有时浓墨涂抹,最后将完成的作品送给了最受尊敬的园丁——老师们。老师们收到书法家的作品和大家的尊重,真是当之无愧,我们就应当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这一天过得真是既愉快又充实!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妈妈来到了杭州孔庙,参观第二课堂。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现有孔庙3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山东曲阜孔庙。

      走进杭州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进去后发现,树上挂满了灯谜,妈妈说:“先去看了孔子再来猜灯谜吧!”

      我们又进了一道门,眼前就是大成殿,写着“万世师表”四个金色的大字,里面有孔子塑像。妈妈说孔子是我们大家的老师,古时候学生上学之前都要拜孔子的,我和妈妈也拜了孔子。

      后来我们又去参观了碑林。里面有南宋皇帝亲笔书写的85块石经,是古代学生的标准课本,也是杭州碑林的“镇馆之宝”。

      参观完后,我和妈妈加入了猜灯谜的队伍。我们猜出了二个灯谜,主(打一成语),谜底是一往无前。还有人人有房住(打一成语),谜底是各得其所。我得到得奖品是“孔子百句”和“论语百句”两本口袋书,今天我过了个有意义的大年。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去孔庙秋游。

      学校选者了低碳出行,大约步行45分钟我们就到了孔庙。走进棂星门就看见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圆弧方向朝南,水池上架着一座石桥。鱼儿在池中欢快地嬉水显得十分可爱。这池子被称为半池,而桥称为半桥。那时只有皇帝才能建全池,而下面的文武百官只能建半池。走过半池面前是一座大而气派的大成殿,里面正中坐着孔子,右边坐着颜回、子思,左边坐着曾参,孟子。这四位都是孔子的高徒。桌子上放牛、羊、猪三大贡品,在古代这可是最大的贡品。殿内摆放着古代的乐器,看着这些乐器我仿佛听见它们弹奏着优美的乐曲。大成殿的天花板和梁枋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显得活灵活现。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文昌府、星象馆......

      这次秋游参观了孔庙,我了解了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早已名垂千古,受到所有人的崇敬。

      今天,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起开车到孔庙游玩。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孔子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就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孔庙。

      先来到孔庙的大门口,进入第一道大门,迎面是一个牌坊,第一坊是“金声玉振”,两旁有八角石柱,上面刻着莲花,还刻着一个怪兽,威风凛凛的。

      第二道大门上是“太和元气坊”,这个石坊据说是以前一位山东的巡抚题写的。第三道门上是“至圣庙坊”,据说是一位以前的皇帝亲自题写的。

      孔庙里有十几根石柱,都是深浮雕,有5、6米高,这浮雕在*都是独一无二的。还有让我难忘的那些千年古树,据说年龄最大的已有一千八百岁了,可至今却仍然枝繁叶茂的。

      这就是文化圣地孔庙,大家如果感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参观呀!

    [阅读全文]...

2022-07-14 22:35:37
  • 孔庙导游词 (荟萃20篇)

  • 导游词
  •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历代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亦说此墙深壁高垒非常坚固。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二柏担一孔”。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下马碑。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轿碑。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棂星门。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太和元气坊。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极赞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太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至圣庙坊。明代所建“至圣庙坊”,是汉白玉的,上饰火焰宝珠。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这道院的东西对衬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它威严灵感,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

      圣时门。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就是说孔子的学问“五经四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以先见到先读为快乐。

      仰高门。根据颜回赞扬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颜回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学到的。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我以礼。”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汉石人。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金水桥,这道桥,同故宫前的桥同名,称金水桥,又叫碧水桥,三孔排列,绿水荡漾。

      大中门。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大门,称“中和门”,意为用孔子的思想处理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明代扩建庙改称“大中门”,赞孔子的学问是集人类知识之大成,中,取“中庸”之意,“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不偏,庸不易。离开中者,就不是正道,成了邪道、歪门。就是说不左不右,公*正道,向前为中庸。大中门东西两头有角楼两座是守卫孔庙用的。

      同文门,四大名牌,孔庙图。进入大中门里左右有四块大碑。西边的明弘治碑,讲的纲常伦理。弘治碑右侧有明代才子湖南长沙李东阳绘制的“孔庙图”价值很高。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亦说此墙深壁高垒非常坚固。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金声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这也是办事要有始有终成语的来源。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

      二柏担一孔。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下马碑。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轿碑。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棂星门。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太和元气坊。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极赞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太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至圣庙坊。明代所建至圣庙坊,是汉白玉的,上饰火焰宝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这道院的东西对衬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它威严灵感,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

      圣时门。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就是说孔子的学问五经四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以先见到先读为快乐。

      仰高门。根据颜回赞扬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颜回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学到的。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我以礼。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汉石人。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 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 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 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游客朋友,孔庙游览结束,谢谢各位,在讲解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各位可以指正批评,欢迎家再光临孔庙再光临曲阜谢谢大家!

    尊敬的游客朋友:

      你们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你们来到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我是来自柯南旅行社的导游赵远,感谢你们选择我来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让我们一起开启快乐的曲阜孔庙之旅。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它规模宏大、气魄雄伟,与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三大古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相信今天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进入孔庙,你会看到古木参天,与宏伟的建筑群相互照映,特别是夏季,上千只鹭鸟居住在古木之上,非常独特,鹭鸟已被曲阜市定为市鸟。我想给大家介绍最特别的是龙凤树,据说,当年乾隆来孔庙参拜时,一时疲劳就顺便靠在树旁休息,没想到这棵树沾了皇帝的真龙气息后,出现了龙型树纹,所以叫作龙树!有龙就有风,在这棵龙树旁的就是凤树。

      整个孔庙建筑群以中间为界,左右对称,主次分明。顺着中间的主道,你会来到杏坛,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四周杏树繁茂,生机盎然,孔子当初是在土台上大杏树下给弟子们讲学,站在这里,你可以想象到当年孔子教弟子的情景,孔子诲人不倦,学生学而不厌。

      请跟随继续向前走,我们就来到最有名的大成殿,它是孔庙的主殿,与太和殿、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四周有28根用整个石头雕成的龙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上下盘绕,二龙戏珠,形态逼真。殿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他五官端正,目光炯炯,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文化节,世界各地的游客齐聚这里,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希望你们到时间来参加。

    [阅读全文]...

2022-11-01 00:00:00
  • 游孔庙的作文 (荟萃2篇)

  • 作文
  •   孔庙是著名的名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之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西南部,是后人用来供奉孔子的地方。今年“五一节”,我有幸跟随旅游团游览了孔庙。孔庙占地200多亩,座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古老的琉璃瓦房子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孔庙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弘道门,它建于明代337年。往前走,一个红色门吸引着我,这就是大中门,是赞扬孔子的思想不偏不歪,不上不下,正中的意思。从大中门左拐,有一个高约4米多,宽约1米多的石碑,它建于明代,这个传话碑有两个特点:一是上面的内容全是用正楷书写的;二是碑的内容好,碑的中间有道用东西补过的痕迹。让人难忘的是,传话碑下面有一个用石头做的赑屃(bìxì),就是驮着碑的大石龟,导游解释说,这叫“四不像”。石碑的左前方有一个“杏坛”,是皇帝每次去孔庙休息的地方。里面有两个石碑,一个是清朝乾隆皇帝第一次来孔庙写的两个字“杏坛”;另一个则是乾隆皇帝第二次来写的一首诗,被后人刻在了上面。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大殿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称之为“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

      几个小时的游览结束了,我感叹孔子的伟大,也感叹曲阜孔庙这座祖先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在黄岩的城市中心有一座著名的孔庙,又称文庙、儒学。它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建造的,从宋朝到现在己经有一千多年了。

      跨进孔园,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门前的大樟树高高耸立,像一位笔挺的大将军。假山此起彼伏,秀气无比。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宽敞的大成殿,屋顶的边缘四角都向外翘起,红墙黄瓦,古色古香,非常雄伟。屋顶的最上方雕刻着两条相对遥望的龙,吐出了四个字:天开文运。在屋檐的上方雕刻着两头狮子,各自的爪子里紧紧地抓着球,正向你咆哮呢!两侧雕刻着美丽的凤凰,盘旋在一朵怒放的牡丹花上方。

      我跨进殿堂里,只见一尊孔子的雕像安祥地坐着,好像正对我微笑。“万世师表”的横匾悬挂着,非常引人注目。令我惊讶的是在台阶的斜坡上,竟然也刻画着华丽的图案。两旁是两条蛟龙在汹涌的波涛里翻滚,水花四溅。中间的两条龙相互盘旋着,在云霄里穿梭着,各自回首遥望,正在腾云驾雾。大殿里所有的龙和狮子似乎都在腾飞、戏珠……真像活了一样,个个神龙摆尾,活灵活现,非常壮观。

      穿过高大威武的大城门,有一块石碑立在那儿,是介绍孔庙的历史。最有意思的是那座小桥,小巧玲珑的,桥下的鲤鱼摇头摆尾,欢畅地游着。桂花害羞地绽开那小小的花瓣,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像清香四溢的小精灵呢!

      孔庙表现了人们对孔子的热爱之情。黄岩孔庙被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游孔庙导游词 (荟萃2篇)

  • 导游词
  •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以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现在的规模。它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前的这座门楼建于明代,是当时曲阜城的正南门,也是参观孔庙的起点。“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源于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鲁国大会诸侯的时候,有人说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此话传到子贡耳朵里,子贡马上反驳说,我可不敢和老师比,如果把一个人的学问比做一堵墙,我这堵墙只有一仞高,大家一踮脚尖,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没什么深奥的;而我老师孔子的这堵墙有数仞高,如果你不走进去,是无法知道他学问的高深的。后人认为数仞仍不能表达孔子思想学说的高深,便把数仞改成了万仞。“万仞宫墙”四个字原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的笔迹。后来乾隆皇帝来到曲阜时,为了表示自己对孔子的尊重,就换下了胡碑,而刻上了自己题写的字。 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的第一道门坊,叫金声玉振坊。此坊由明代山东巡抚、钦差大臣胡缵宗所建,“金声玉振”四个字也是由他题写。这是根据孟子赞扬孔子的话而来的。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也。”这里用金声玉振作为孔庙的第一道门坊的名称,象征孔子的思想集古今先贤之大成,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赞扬孔子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我们现在来到了棂星门,这是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即灵星,古代祭天先要祭棂星,孔庙设棂星意为尊孔如同尊天。此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乾隆十九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

      我们现在来到了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改为七间,清乾隆皇帝题写阁匾。 奎文阁内现为孔子圣迹图陈列。孔子圣迹图现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迹图绘画,二是明代雕刻圣迹图木板,三是明万历年间的圣迹图石刻。这里陈列的系明木板圣迹图印本。圣迹图全套120幅,描绘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  十三碑亭

      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院内有十三座碑亭,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所设立碑刻57块。十三碑亭内碑文的内容均为历代帝王、大臣们修庙、祭庙、告庙之类的记录。从书法上看,真草隶篆、座座不同,其中有蒙古文、满文与汉文对照石碑,通过十三碑亭可窥见出历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  在孔庙内1372块碑刻中,按其重量来说,最重的一块碑应数清康熙二十五年所立的康熙御制碑,这幢碑碑身重35吨,连赑屃水盘共65吨重。此碑的石料采自于北京的西山,当时从北京将碑刻好,然后沿京杭大运河从通州运往济宁,中间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又从济宁运往曲阜,济宁到曲阜90华里,征用了民工600人,耕牛443头,趁冬季寒冷,地上泼水结冰,碑从冰上滑行,这样90华里路运了整整十五个昼夜,耗费库银600余两。

      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成门。此门用黄瓦、彩绘斗拱,前后各用四根石柱擎檐,前后中央四根深雕云龙蟠柱,其余四根为浅雕花纹,前后台阶中有浮雕龙陛,均为明

      代中期雕刻。此处并五门,将孔庙分成三路,东为承圣门,院内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为启圣门,内奉祀孔子父母。中路三门并立,东西各有掖门,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中路为祭祀孔子夫妇及历代先贤先儒的地方。  大成门里东侧有一石栏,栏内有一棵桧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 先师手植桧历来受到重视,“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将它和孔氏子孙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树东立有一碑《先师手植桧》,此碑立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字体酣畅,浑厚有力,是明代杨光训手书。

      我们现在来到了杏坛,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后来为纪念孔子讲学,在原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即筑一个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杏坛内现有石碑两幢,背东面西一碑为金承安三年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面南一碑为清高宗乾隆手书的《杏坛赞》。亭周围有方正石栏,亭前水波花纹石雕香炉,传系金代遗物。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里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宋崇宁三年据《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诏名文宣王殿曰“大成”。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贤之大成。 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现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时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阔九间,深五间,主殿高24.8米、阔45.69米、深24.85米,四周有回廊,顶端檐吻足有一人之高,前檐下为十根浮透雕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径0.81米,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下饰莲花石座。大成殿两侧回廊和后面回廊下的18根石柱为八棱八面柱,上有浅雕云龙戏珠,每一面为九龙戏珠,每根柱上就有72条龙。

      殿下有双层台基,前有高二米的大露台,东西宽约45米,南北35米,南有两层大型浮雕龙陛,四周围以双层石栏,石栏下东西南三面共突出24个石雕螭首。双层石栏设计规整古雅,有复道四通。大殿内有9座大型神龛,17座塑像。中间一座是孔子,孔子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孔子两侧神龛内为四配,东位面西的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西位面东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四配塑像坐高2.6米,身穿九章公服,手执躬圭,如古代上公礼制。其后还有“十二哲”塑像。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参观游览,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游览的,便是“三孔”中的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意思是每年都按时祭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千块,占地327.5亩,南北长约1公里。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走过神道,我们来到了孔庙的第一道门——万仞宫墙。这道门也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胡缵宗认为数仞宫墙仍不能表达他对孔子的赞扬,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到曲阜来,为了显示他对孔子的敬仰,把胡缵宗书写的石额换下,自己亲笔书写了同样四个字镶于城门。现在看到的“万仞宫墙”石额,即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写。  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这也是办事要“有始有终”成语的来源。“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

      棂星门。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

      “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大成殿。这是孔庙的`主殿,它和北京的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建筑,又称东方三大殿。该殿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据《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诏名文宣王殿曰“大成”。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贤之大成。殿高24.8米,阔45.7米,深24.89米。四周环有28根用整个石头雕成的龙柱,工艺精湛,造诣很深。尤其殿前廊10株深浮雕的滚龙柱实为世之罕见,10棵柱子20 条龙,上下对翔,升腾盘绕戏一颗珠子,神态各异,无一雷同,越看越有动意,跃然石上栩栩如生。这是徽州工匠的杰作。其余18根柱是八棱的浅浮雕龙柱,一个棱面刻九条龙,每根柱子八个棱,八九 72条龙共计雕刻1296条龙,这是罕见的石刻艺术瑰宝。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各位朋友,孔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是历史知识的学堂,在这里,我们将会直接感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数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从而去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是怎样凝聚,怎样发展的,在这里,你不得不为曲阜骄傲,你不得不为孔子骄傲,你不得不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骄傲。

      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曲阜孔庙导游词10篇

  • 导游词
  • 来自各地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来自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

      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间已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面有一只鸟儿。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谢谢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直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3.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看!这就是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现在我们来到了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马上开锣唱戏。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梢间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达190道。长期以来,孔府形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做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西里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前上房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礼器的内库房和管帐室。

      大家可以去看看,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这就是前堂楼。室内陈设布置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这里是后堂楼,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7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二层前出廊的配楼各3间。后堂楼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

      这里是孔府的后花园,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己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眼看着快到车站了,我也要跟大家告别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我希望大家有空能再来欣赏我们的`孔府!我小贺再来给大家当导游!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见!

    各地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来自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

      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光已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我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方有一只鸟儿。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多谢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向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向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到达此刻规模。此刻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超多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看!这就是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为了持续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此刻我们来到了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立刻开锣唱戏。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梢间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达190道。长期以来,孔府构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做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西里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前上房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礼器的内库房和管帐室。大家能够去看看

      看,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这就是前堂楼。室内陈设布置仍持续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那里是后堂楼,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7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二层前出廊的配楼各3间。后堂楼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

      那里是孔府的后花园,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我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先说汽车站的`问题,

      1、汽车站在曲阜西郊,孔子商贸城附*。在汽车站座2路公交可到孔庙,车票1—2元,出租车起步价5元,到孔庙的话10左右。

      2、附*宾馆3星的一般在180左右,商务快捷的在120—160之间,可砍价。

      3、我看不到你的日期,2011年8月15日,阴天,很闷,16日中午下雨,下午很闷。不知道晚上还下不下雨。

      4、孔庙向东走有条商业街叫五马祠街,哪里小吃就是很普通的麻辣烫,混沌,牛筋面什么的。曲阜特产的是煎饼。

      5、在孔庙东墙的边上就是一条专卖纪念品的街,东西多是全国旅游景点可见的东西。

      6、孔庙票价80元,孔府是70元,孔林50元,三个地方通票150元,学生证没优惠。

      7、逛孔庙的话2小时之内就OK了,三孔的话,一上午就OK。孔庙里面最有意思的建议你百度下《孔庙导游词》自己感觉那个好玩。

      8、在大成殿门口就是给孔子上香的,多粗多长的都有。150一次可砍价。

      佛头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四川省*昌县佛头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所在地江口镇北侧,通河、巴河、龙潭三面盘绕,众山簇拥环护,状如众星拱月。佛头山因传说“观音大士派佛头童子下凡镇守龙潭溪”而得名。景区经营面积293公顷,海拔400—723米,森林覆盖率达90%。2002年四川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区,2003年作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3年12月,四川省旅游部门专家组检查验收佛头山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建设工作。

      曲阜这个小城市中诞生了一位圣人——孔子,他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到了曲阜,实是到了儒教的圣地,曲阜有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孔府则是孔子后世嫡系子孙居住的府邸;孔林是孔氏家族的墓地,不仅下葬孔子家族成员,曲阜及附*大凡姓孔的人均可入葬。

      曲阜三孔之中,最有气概的便是孔庙了,孔庙的后门与孔府的正门相通,连在一起游览,更显气概。孔庙是历代皇帝来祭拜孔子的地方,步入正门,参天古树夹着中间满是青苔的石板路从脚底延伸,树叶密铺着成了打伞,下面不仅有游客还有一些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石碑。一块,两块,三块……啊,来祭祀的皇帝可真多,据说有些皇帝还立了不止一块,足可见人们对圣人的崇敬,我又开始回忆那些《论语》中的句子,眼前一片古色古香,又气势磅礴,这些句子更是博大精深,我也对这一位大圣人崇敬起来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孔子在百姓们的心中地位比皇帝还高,孔庙造得气势恢弘壮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修得更是五光十色。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在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颗宝珠,故名之曰:“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刀法刚劲凌厉,图案波涌云绕,气势磅礴。据说皇宫里龙的图案都是尤木头雕刻的,远不及石头的刚强有劲,有以次皇上到了孔庙,当地县官怕皇上起疑,便用黄布把柱子包了起来,皇上到了很奇怪,问:“为何要以黄绸包柱?”县官回答:“此是假龙,您才是真龙,两龙相交,必有一损,微臣是担心皇上,请勿见怪。”这足可见孔子比皇上还令人崇敬、倾佩。

      孔林占地面积最大,一共有20万个灵魂居在此地,其中最大的面便是孔夫子之墓,据说有人盗过孔子的墓,但是孔子入墓不求荣华富贵,也没有带陪葬品,只是穿了一身白衣,清清白白地过去了,孔子一生都过得十分清*,死去时也很顺其自然,他把自己葬的位置是抱子携孙式,意思是自己好不算好,要儿子孙子都好才算好。一个个坟堆立在这一片土地上,树在坟堆前倾着身子,虫子叫着,我望着孔夫子之墓,心中又升敬佩之情。

      曲阜不仅是孔孟之乡、诗书之地、礼仪之邦,还是神农故都、黄帝诞生之地、殷商故国、周汉鲁都,这里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还以拥有大量珍贵的地上、地下文化而蜚声中外,曲阜真是个文化聚集地呀!我学到了很多……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它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亦说此墙深壁高垒非常坚固。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阅读全文]...

2022-07-11 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