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逍遥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现代逍遥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现代逍遥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现代逍遥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逍遥游》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这段选文共有三个段落,下面逐段讲解(此文的分段与课文的分段有出入──编者注)。
开头一段,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像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像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接下来,作者为了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别,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方。先以水与舟的比喻,说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正如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是为了证明:大鹏的高飞南迁,凭借的是九万里的大风,这还是“有所待”的,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也就是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境界。接着,作者又童话般地叙述了蜩(即蝉)和学鸠(小鸟名)对大鹏的嘲笑。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与冥灵(大乌龟)、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等,自然就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作了这一系列的比喻,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小大之辨十分明显,但都毫无例外地没能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
文章的第二段,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大意是说:商汤王问他的臣子棘:“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一个广漠无边的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水池。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有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遮天盖地的云,它乘着羊角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越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海。沼泽里的小麻雀讥笑它说:‘它要到哪儿去呢?我腾跃而上,不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算是我最好的飞翔了。而它究竟要飞到哪儿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啊!”
这一段,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雄奇壮观地展翅南飞,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这段描写,内容上与上文有明显重复之处。这种写法在一般散文家笔下很少见到。其实这正是庄子的有意之笔。《庄子》的《寓言》篇中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有所寄寓之言,重言是重复之言,卮言是随意变化之言。庄子说他的文章中寓言和重言所占的比重很大,随意变化的“卮言”则日出不穷,这很合于自然之道。这四句话实际概括了庄子散文的特点。“汤之问棘也是已”一段在本文中的运用,正是通过“重言”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通过这一段与开头部分那一段的呼应和印证,更显出大鹏形象的高大雄伟和那些小虫小鸟的渺小卑微,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智)”不及“大知(智)”。
第三段从“故夫知效一官”至“圣人无名”,在进行了上述那一番奇异无比的比喻和描述之后,逐次展开了对处于不同思想境界的几种人的描写和评论。庄子告诉我们:有些人智慧能胜任一个官职,行动能庇护一乡之众,道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要求,而才能得到全国的信任,他们虽然自我感觉都不错,但也只不过像仅仅能腾跃几丈的小麻雀罢了。宋荣子禁不住要嘲笑他们。宋荣子能做到让全社会都赞誉他,却不会因此更加努力;整个社会都批评他,也不因此而沮丧。能认清自身和外界的区别,明白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但也不过如此罢了,虽然他对于社会不去计较什么,但仍有未达到的境界。庄子接着又告诉我们:列御寇这个人能够驾风而行,轻巧极了,他飞行一次,十五天以后能回来。他对于求福的事,并没有专心专意去追求。但他虽然可以免于步行,但毕竟还是有所依靠和凭借的。庄子设想:如果能够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好阴阳风雨晦明这“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那么他还要依靠和凭借什么呢?所以他的最后结论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三句翻成现代汉语就是:修养高的人,会忘掉小我;修养达到神秘莫测境地的人,不再去建功立业;修养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更连任何名位都不追求了。到这里,全篇的中心思想和盘托出,使人豁然开朗。原来,按照庄子的看法,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只是小知小见,没有达到“逍遥游”,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远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仍不得不有所依靠和凭借,也算不上真正的“逍遥游”──即绝对自由。真正的逍遥游是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也就是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但他这篇文章却写得十分漂亮,代表着他非凡的文学成就。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文中的一系列寓言,都写得奇幻无比而又形象逼真。这些寓言故事性很强,而且穷形尽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够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成为论说事理的有力手段。除了想像丰富、形象逼真之外,文章的大开大合的写法,纵横跌宕、浩荡奇警的风格也是非常突出的。这篇千古妙文,不讲究一般文章那些起承转合的程式,而是任情挥洒,不拘一格,很像作者本人那飘逸、洒脱的个性。清人林云铭评论《逍遥游》说:“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逍遥游》的确是古代散文中突破常规艺术格局的一道“异观”。
逍遥游(节选)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逍遥游节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远,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像人抬头看天空一样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为一只小船;而搁置杯子就沉落在地上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鹏鸟飞九万里,其下有巨风的承载,然后才乘风而飞,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想准备飞到南方去。
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一日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一年的时间变化,这就是寿命短的。楚国的南边有叫冥灵的大树,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寿命长的。但是彭祖现在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名叫棘的大夫就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荒原之地,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是天然形成的。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身宽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泰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算是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了。
所以,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可以顺应一乡群众,道德合乎一国之君的要求,才能可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如同斥鷃一样(所见甚小)。而宋荣子嗤笑这四种人。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即使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没有拼命追求。他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但还是有所依靠。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又需要凭借什么呢?因此说,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功立业的偏见,圣人不求声名。
注释
(1)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北冥”,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表推测。
(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4)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5)垂:同“陲”,边际。
(6)海运:海动。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徙:迁移。
(7)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8)《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一说人名。
(9)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10)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击:拍打。
(11)抟(tuán):回旋而上。一作“搏”(bó),拍。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以:凭借。息:风。
(13)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相:互相。吹:吹拂。
(16)苍苍:深蓝。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极:尽。下:向下。亦:也。是:这样。已:罢了。
(17)覆:倾倒。坳(ào):凹陷不*,“坳堂”指堂中低凹处。
(18)芥:小草。置杯焉则胶: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置,放。焉,于此。胶,指着地。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意为“这样,然后才……”。培:凭。
(21)莫之夭阏(yāoè):无所滞碍。夭,挫折。阏,遏制,阻止。“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图南:计划向南飞。
(22)蜩(tiáo):蝉。学鸠:斑鸠之类的小鸟名。
(23)决(xuè):疾速的样子。
(24)抢(qiāng):触,碰,着落。“抢”也作“枪”。榆枋:两种树名。榆,榆树。枋,檀木。
(25)控:投,落下。
(26)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呢”。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行)。“奚以……为”,即“哪里用得着.......呢”。
(27)适:去,往。莽苍:色彩朦胧,遥远不可辨析,本指郊野的颜色,这里引申为*郊。
(28)三餐:指一日。意思是只需一日之粮。反:同“返”,返回。
(29)犹:还。果然:吃饱的样子。
(30)宿:这里指一夜。宿舂粮:即舂宿粮,舂捣一宿的粮食。
(31)之:此,这。二虫:指蜩与学鸠。虫:有动物之意,可译为小动物
(32)知(zhì):通“智”,智慧。
(33)朝菌:一种大芝,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一说“晦”指月末,“朔”指月初。
(34)蟪蛄(huì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浅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现代意义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现代意义,快来看看吧。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是庄子整个人生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现代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庄子逍遥思想中的“自由观”“人格观”和“相对观”等观点对我们现代人实现个人独立和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摆脱追名逐利的精神升华和营造万物在对立中和谐发展的社会价值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庄子;现代意义;逍遥
“逍遥游”乃是《庄子》书首篇之篇名,是一种旷古烁今、自我超越的绝思妙想,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生命境界。什么是“逍遥游”呢?“逍遥”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如“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此外还有《离骚》中的:“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孔子方负仗逍遥于门”《史记》等都使用了“逍遥”一词。对此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是以刘笑敢的“所谓逍遥都是安闲自得”之意为代表;另一种是以张松辉的“无所事事地走一走”为代表。这说明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在庄子逍遥思想都有所体现。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不安、政治黑暗的时代里,所以庄子的逍遥思想带有一种沉重与无奈,教人建立主观上的精神自由王国,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他是用哲人睿智的目光去审视社会,看穿世态炎凉,体悟人生痛苦后提出“逍遥游”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可以从“逍遥游”中体会它有益部分使之转化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态度。本文就从三个方面阐释庄子的逍遥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启示意义。
一、实现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自由观
(一)自由观
自由是一种人生境界,一般人都把世俗的生存和物质需求的改善与满足看成是自由的完成,而庄子的自由观是终极自由的完成。崔大华曾就庄子的自由观与卢梭、康德等追求的自由观做了对比:“卢梭和康德的意志自由论所揭示和坚持的是认为人的行为在其根源上是独立自主的,因而人是社会立法的*者,人是道德法则的主体。这和庄子的情态自由论所描述和追求的超脱人生困境,理智、理性地升华为人所固有的感情、感性、从而达到无待、无累、无患的自在情景,是完全异趣的。”可见庄子的自由不是政治、经济、道德的自由,而是精神层面的大自由。这种自由可谓大鹏逍遥的自由,能有通达宇宙的博大感和不受束缚的独立感,是一种修养到至德的人生境界。
对庄子所倡导的“自由观”产生误解也颇多。认为庄子的“自由观”本身就是一种不自由,以限制人追求名利为条件获得自由,排斥所有法律、道德、舆论的束缚来践行自由,那么庄子的.自由观就是一种不自由。在很多思想家中,如卢梭的政治自由、黑格尔的知性自由和康德的道德自由等承认自由的必然性,所以都是一种不自由。但庄子的自由并不是抛弃一切约束,而是受自身的行为所约束,不受外界束缚的一种自由。所以庄子的自由是依循自然精神的自由。
(二)实现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
庄子在《逍遥游》的开篇就做了这样的描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可见,鲲是自然而然生长,无拘无束地遨游,甚至转化为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这种不一味地顺应眼前生活环境,挣脱一切阻力去追求更加宽阔的空间,追求更大的自由而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恰恰是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
庄子的“逍遥”并不是“消极逃避”,逃避一种无法改变的现实而是为了寻求精神自由,以实现自我超越。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而“无为”则是指“上必无为,下必有为”,这个“下必有为”则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反对“人为物役”,要求回归自然,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人要做回本真的自我,不能随波逐流,要发挥自己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外在价值的攀比,超愚脱俗,实现独立的生命价值,追求自然的我。
可见,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痛恨社会的黑暗,所以他以哲人的眼光审视世界,重构社会个体的生活模式。以自身独立意识和自我超越为张扬的起点,给历史文人打上烙印的同时更对我们现代人的个体意识和自我超越有启示意义。
二、人格观——摆脱追逐名利的一种精神升华
(一)人格观
庄子的人格观是其逍遥游中的理想人格,也是其最高人生境界。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要达到这种“至人、神人、圣人”的逍遥自在的境界,就要顺应万物的本性,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即“无所待”。
因为“无己”就是忘掉自己、不计生死、超越自我、物我两忘;“无功”就是不讲功名利禄,不一味地追求外物,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就可以了;“无名”就是忘记荣辱得失,褒贬由人。这也正反映了庄子的本人是超名利的,他蔑视权贵,是名利如粪土,真视自己的人格和气节,不在乎自己的外在名声,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情况是相反的,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赞美的“无己”“无功”“无名”就被很多人看作它是道德的否定者,一个游手好闲、玩世不恭的破落小吏。但“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他对其所生活现实的回应和超越,给人指出一条人格修养之路,教我们在人生征途中,不放弃对自身人格的完善,看破权钱利益,成就理想人格。
这种人格正是“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格,是一种超脱现实的人格,只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做到。而在庄子看来,任何人只有摆脱一切与原始自然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的局限,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享受怡然自得的逍遥。但这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所在,我们认识到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过程中才可以成就理想人格,才可以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二)摆脱追逐名利的一种精神升华
庄子逍遥思想的产生是在超脱了名利和生死的基础上产生的。他将惠施的相位视为臭气熏天的“腐鼠”,将“曹人舔痔”的寓言讽刺巴结权贵的无耻行为,妻子死后还鼓盆而歌。这正是庄子所追求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也许这种理想人格在现代社会中并不使用,但可以成为人们为达到这种理想而抛开一切名利权贵的宝贵资源。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乐趣,对实现人的心灵自由的意义也很大。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在追逐名利、追逐目标时往往会迷失自己,这样我们就需要庄子的心态,即用一颗*常心,将生活*淡化、人生自由化,也许这样生活道路会少许多痛苦。当我们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或者为了一个诱惑人的物质利益而沉溺其中,迷失自己时,我们就要用庄子的人生哲学为自己找到心灵的出口。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始终不放弃对自身的人格完善,看破功名利禄,成就理想人格,实现人生价值。
三、相对和谐观――营造万物有序的逍遥境界
(一)相对和谐观
在庄子哲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思想即事物的相对性和统一性,也可称之为“齐物”。这在道家学派的先驱老子那里就已经认识到了一切事物都有矛盾的对立面,而且又互相转化,提出“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观点。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发现了价值本体的多元性,即不将万物生硬地统一在一个标准之下,而是让万物以各自的规律和谐发展,将万物放在*等地位上,在相对中找到相同,同样人类的生存也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庄子认为不自由的原因是“有待”。而庄子追求的是一种“无待”的自由,这是自由的相对性。因为要想达到真正的自由,就要摆脱外物的限制,实现人本性的追求,万物亦如此。只要无条件,即“无待”,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所以我们应顺应万物的自由特性,也就是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使万物在相对中逍遥和谐。
在《逍遥游》中,庄子还指出了“大”与“小”的相对性。庄子用大鹏与小鸟作为对比,说明各自价值的相对性。虽然小鸟不如大鹏能“奚以九万里面南为”,但它们尽力而为之,即使是区区数丈之间,它们也达到了自己的最佳境界,也就是实现了相对的自我价值,从而获得了相对的人生幸福。所以说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只有存在异同,相互依存发展,才能营造万物有序的逍遥境界。
(二)对万物有序的逍遥境界的追求
庄子的“逍遥”乃是在万物的相对中,与人和谐、与天地和谐、与文化历史和谐。因为物与物只有凭自身的客观因素,任其自然的发展,才能发挥其所长。如果不顺乎自然的话,就违背了天道、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天地万物存在变化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兴。”正是这个有序的系统才能使“万物皆得其意,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同样,人也只能根据自身的自然因素,去实现相对的自我价值,而不应有一种盲目、妄想或攀比式的价值追求。这样才会活得自在,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道通为一,万物皆一”这是庄子站在自然界统一的角度,认为人与万物应是统一的整体。万物与人各有自己的相对性与和谐性,但它们又有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保护好万物,也就是保护好了人类本身,毁灭物种,最终会毁灭自身,只有回归人与自然一体,才会得到自由的本性。庄子认为任何为一己之私去损害自然行为的都是违背自然之道,庄子希望在事物的对立与依存中,应是有自由追求,去除各种物欲弊端,从而清净自身,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现在,人们为了追求自由而破坏自然,而真正失去了自由和快乐,失去了社会的安定。这是我们要想到庄子的“逍遥”思想,知道只有保持人与物的相对性,才能得到和谐。用这种观点去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复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的本体关系,重塑人类充实完整的生活环境,顺应万物各自发展的自然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份宝贵资源。
通观庄子的逍遥思想,让我们具有了人应怎样生存的境界与眼光。闻一多先生曾说过:“*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只有庄子才让我们知道了人应有个体独立意识,不应依附于权贵,不屈从于压制的独立人格,这也是现代人政治自由的前提。同时还要在独立中超越自我,超越名利,要有一颗淡泊的心态去完善理想人格。庄子还教会了我们要辩证看待事物的相对性,还万物以本性,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也会活的有价值有意义,乐观而豁达。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段建海.美和自由的人生:庄子寓言新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
[3]吴怡.逍遥的庄子[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4]胡道静.十家论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
[5]*举.试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人生存心态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6]张洪兴.论庄子思想的心灵抚慰作用[J].中州学刊,2008(2).
逍遥丸的功效与作用
逍遥丸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药品,那么逍遥丸有什么功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逍遥丸的功效与作用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逍遥丸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逍遥丸对于缓解乳腺增生有帮助。乳腺增生表现为乳房两侧有大小不同的圆形结节,边界不清,质实硬或囊性感,推之可动,在月经前比较明显,而月经过后症状消失或者减轻。有此症状的话可通过吃逍遥丸来调理。
2、治疗与月经有关的疾病
女性常出现月经不调、月经提前、月经过多、痛经等症状,这与脾肝的健康状况不无关系。逍遥丸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在妇科病中应用极为广泛,能疏肝养血、解郁清热,最适合于肝郁血虚、郁久化热之证,临床若能悉心辨治,运用于与月经有关疾病的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同时对于治疗经前期综合征也有明显的效果。
3、调理肝郁、血虚、脾弱引起的不适
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饮食减少,嗳气或呕恶;精神抑郁,神疲食少;低热时冷,急躁易怒,胁肋闷痛,头晕目眩。
4、疏肝解郁
生活压力大,有抑郁症状的人常常表现出门门不可,对日常丧失兴趣,还表现为头晕乏力,胃脘不舒,胸闷气短等,部分人可能有长期的失眠状况。有追踪调查显示,逍遥丸具有清心除烦,舒肝解郁的.作用,能帮助减轻症状,同时在治疗肝脾虚、血虚型失眠中起着重要作用。
逍遥丸的副作用
逍遥丸的副作用目前尚不明确,短期服用难以见到效果。一般来说中成药的副作用比较小,对脾胃的伤害相对小一些。在规定的药量下是安全放心的,建议只在月经不顺的时候吃,月经来了后不要吃。同时要注意,是药三分毒,最好的调节月经不顺的方法应该是调理饮食和调整心情。
即使逍遥丸对女性身体调养的功效较大,但也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1逍遥丸属于红色OTC(即甲类非处方药,可从药房或药店直接购买;绿色OTC是乙类处方药,较甲类更安全),最好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2逍遥丸是舒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对肝郁血虚,脾不健运者,其证见胁痛乳胀,神疲乏力,月经不调,脉弦大而虚的患者可服用。若没有上述情况的则不要乱用,否则会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
3逍遥丸不可长期不间断服用。什么药都有治疗界限和周期,没有长时间吃药的道理,长时间吃药会养成药物依赖,更会导致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
适用人群
1、用于肝郁、血虚、脾弱所引起的胁痛、郁证、低热、乳癖等。具体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饮食减少,嗳气或呕恶;精神抑郁,神疲食少;低热时冷,急躁易怒,胁肋闷痛,头晕目眩。
2、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通过对300例PMS患者给逍遥丸治疗并附200例西药治疗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逍遥丸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为治疗PMS的特效药物。
3、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崩漏:妇人以血为本,血化生、统摄于脾而藏受于肝,若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常可引起月经不调。若郁久化火,热伤冲任,则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崩漏等证。
逍遥丸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在妇科病中应用极为广泛, 能疏肝养血、解郁清热,最适合于肝郁血虚、郁久化热之证,临床若能悉心辨治,运用于与月经有关疾病的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4、乳房疾病:乳房两侧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边界不清,质实硬或囊性感,推之可动,尤以月经前期为甚,经后则减轻或消失者或西医诊断的乳腺小叶增生和囊性增生病,均可服用本品。
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孕妇服用时请向医师咨询。
3、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4、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
5、*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加味逍遥丸的功效
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加味逍遥丸也叫丹栀逍遥丸,是由逍遥丸中的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干姜、薄荷等中药加入牡丹皮、栀子二味中药组成的;加味逍遥丸有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的作用。加味逍遥丸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加味逍遥丸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口服,一次6g,一日2 次。孕妇慎服,忌气恼劳碌,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
原方没有牡丹皮、栀子,名逍遥丸,加入二味后名加味逍遥丸,又称丹栀逍遥丸。本品可用于迁延型或慢性肝炎的肝区身、转氨酶高、有热象的患者,以及月经不调、食欲不振、身体倦怠,属于肝郁脾虚者。亦可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肝胆系统疾患的善后调理。
加味逍遥丸的作用
加味逍遥丸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来的。加味逍遥丸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入了丹皮和栀子两味药,因此对于寒热不明显者多用逍遥丸,而对于体内有热的月经不调者可适当使用加味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也叫丹栀逍遥丸,是由逍遥丸方剂 中的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干姜、薄荷等中药加入牡丹皮、栀子二味中药组成的。
逍遥散(丸)是疏肝养血、健脾和胃的良方。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喜条达而怕抑郁,凡情志不遂、暴怒及郁闷或血虚不能养肝等因素均可使肝气失其条达而横逆犯脾。因此,需疏肝养血、健脾和中,方能治之。而逍遥丸中当归和白芍能养血补肝;当归可散肝醒脾;白芍可以柔肝,二药为方剂中君药。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和中为方剂中臣药,柴胡能疏肝解郁为佐药,薄荷清肝散郁除热、干姜温胃而和中为使药。这些药物配伍使逍遥散具有疏肝健脾和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食不疲乏、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
加味逍遥丸是在逍遥丸方剂中加入牡丹皮和栀子二味中药。牡丹皮和栀子都是清热凉血的要药,具有良好的清热、除烦、凉血、止血、活血、消瘀的功能 。因此,加味逍遥丸除具有逍遥散的舒肝益血、健脾和中的功效,还具有清肝热、和营血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肝脾血虚、阴虚发热、自法、盗汗、心肾不交、怔忡不宁、面赤咽干、月经不调、小腹作痛、小便涩痛及内热烦渴等症。
逍遥叹诗歌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逍遥叹诗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逍遥叹
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漂泊
夕阳赖着不走挂在墙头舍不得我
昔日伊人耳边话已和潮声向东流
再回首往事也随枫叶一片片落
爱已走到尽头恨也放弃承诺
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由不得我
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
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
笑叹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
刀钝刃乏恩断义绝梦方破
路荒已叹饱览足迹没人懂
多年望眼欲穿过
红尘滚滚我没看透
自嘲墨尽千情万怨已皆愁
曲终人散发花鬓白红颜殁
烛残未觉与日争辉图消瘦
当泪干血隐狂涌
白雪纷飞都成空
爱已走到尽头恨也放弃承诺
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
由不得我
壮志凌云几分愁
知己难逢几人留
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
笑叹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
刀钝刃乏恩断义绝梦方破
路荒已叹饱览足迹没人懂
多年望眼欲穿过
红尘滚滚我没看透
自嘲墨尽千情万怨已皆愁
曲终人散发花鬓白红颜殁
烛残未觉与日争辉图消瘦
当泪干血隐狂涌
白雪纷飞都成空
笑叹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
刀钝刃乏恩断义绝梦方破
路荒已叹饱览足迹没人懂
多年望眼欲穿过
红尘滚滚我没看透
自嘲墨尽千情万怨已皆愁
曲终人散发花鬓白红颜殁
烛残未觉与日争辉图消瘦
当泪干血隐狂涌
白雪纷飞都成空
逍遥叹
断肠月下断肠酒,
寒心秋里寒泪流。
小径叶落萧萧瑟,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司马相如《长门赋》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诗经》
圆落缺陷世,逍遥兜率宫。——张衡《挽陈东湖先生·真病药无功》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为我炊雕胡,逍遥展良觌。——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罗浮梦寐已多年,何日逍遥泛海船。——卢宁《次友人金山赠行韵四首·其四》
公等何逍遥,睥睨寄讲学。——黄庭坚《将归叶先寄明复季常》
山中寡见闻,乐清贫,逍遥百年物外身。——张可久《越调·寨儿今·春晚次韵红》
相约逍遥游,餐霞食瑶草。——孔*仲《答陈君佐戏吟》
散帙聊逍遥,临风游复憩。——郭奎《秋林读书为章光远赋》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谁言万事囏,逍遥可终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方回《渔家》
此时逍遥游,不见争夺场,想见四维上下俱茫茫。——苏泂《日铸岭下狂歌行》
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孟郊《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司空曙《送僧无言归山》
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韦应物《清都观答幼遐》
只有逍遥好知己,何须更问洞中天。——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储光羲《同房宪部应旋》
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吕洞宾《敲爻歌》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屈原《九章》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屈原《九章》
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阮籍《大人先生传》
则有逍遥以永年,无存忽合,散而上臻。——阮籍《大人先生传》
漂逍遥以远游,遵大路之无穷。——阮籍《大人先生传》
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善哉。——寒山《诗三百三首》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寒山《诗三百三首》
自羡山间乐,逍遥无倚托。——寒山《诗三百三首》
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张说《入海二首》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白居易《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老气醉中犹跌宕,闲身梦里亦逍遥。——陆游《自笑·诸公衮衮几金貂》
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李白《大鹏赋·并序》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东方朔《七谏》
守一座安乐窝,横三尺逍遥枕,卧青青半亩松阴。——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
九辨(二)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宋玉《九辨》
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宋玉《九辨》
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高适《宋中十首》
将逍遥炉锤之外兮,尚何俛首而婴此细故。——黄庭坚《至乐词寄黄几复》
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王褒《九怀》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白居易《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乐郊适所愿,逍遥挂尘缨。——李廌《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直应人道逍遥处,便是游鱼自乐时。——张耒《观鱼亭呈陈公度二首·千古濠梁庄惠词》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屈原《离骚》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屈原《离骚》
逍遥唯美古韵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逍遥唯美古韵诗词有哪些?
1、 恍恍惚惚,迷迷荡荡。我想起奉天的沈水,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2、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3、 凤凰双双对,飞去飞来烟雨秋。而如今,凤去了,凰空留。
4、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 长夏逝去,山野间的初秋悄然涉足。
6、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7、 两个人终于不再错过。携手问年华,看岁月流逝。风云潇洒。残阳退没
8、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9、 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10、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1、 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
12、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3、 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14、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5、 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16、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7、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18、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9、 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20、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1、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22、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3、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24、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5、 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26、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27、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8、 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29、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30、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1、 月下花影,笑看世间情恨,红尘千丈,诉不尽繁花似锦。
32、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33、 铃悬檐下,檐为铃守,铃不知; 风动铃心,铃为风歌,风不解;世人谓, 无情最是如风过; 我谓,檐痴铃傻风何错!
34、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35、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6、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7、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38、 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
39、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40、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1、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2、 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43、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44、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45、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46、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47、 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48、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49、 江水孤寂,*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高中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远,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像人抬头看天空一样罢了。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为一只小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鹏鸟飞九万里,其下有巨风的承载,然后才乘风而飞,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想准备飞到南方去。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这两个小东西又知道什么呢?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一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一年的时间变化,这就是寿命短的。楚国的南边有叫冥灵的大树,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寿命长的。但是彭祖现在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岂不可悲可叹吗?商汤询问名叫棘的大夫就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荒原之地,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身宽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泰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算是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了。
所以,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可以顺应一乡群众,道德合乎一国之君的的要求,才能可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如同斥鷃一样(所见甚小)。而宋荣子嗤笑这四种人。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即使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没有拼命追求。他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但还是有所依靠。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又需要凭借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逍遥游课文原文及翻译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逍遥游课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注释】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写作“陲”。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17)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18)芥:小草。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
(22)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23)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
(24)抢(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25) 控:投下,落下来。
(26) 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27) 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28)飡(cān):同餐。反:返回。
(29)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30)宿:这里指一夜。
(31)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32)知(zhì):通“智”,智慧。
(33)朝:清晨。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一说“晦”指黑夜,“朔”指清晨。
(34)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35)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
(36)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
(37)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
(38)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
(39)匹:配,比。
(40)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
(41)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42)修:长。
(43)太山:大山。一说即泰山。
(44)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形容侠客逍遥的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侠客逍遥的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7、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10、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1、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3、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李白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 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剑客(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
3、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4、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5、吾辈岂是*,一遇风云便化龙。
6、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7、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8、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9、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1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1、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12、踏尽千山无人识,当初枉受成名牵。
1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14、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1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6、剑痴刀狂世纷云,今将衣钵卸双肩。
1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8、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19、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20、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
2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3、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24、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5、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现代逍遥语录
新现代逍遥语录
李逍遥经典语录
逍遥派经典语录
逍遥游经典语录
逍遥录诗句
逍遥的句子
逍遥句子
逍遥的诗句
逍遥诗句
带逍遥的诗句
逍遥游真正逍遥的句子
逍遥游的名句
任逍遥的诗句
现代语录
带逍遥的诗词
含逍遥的古诗
关于逍遥的诗句
带有逍遥的古诗
逍遥派口号
形容逍遥的古诗
逍遥游句子迷
逍遥带头的古诗
古诗逍遥的诗句
描写逍遥的诗句
有关逍遥的诗句
逍遥游名句
带有逍遥的诗句
关于逍遥的句子
罗隐逍遥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