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经典语录

关于戴望舒经典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戴望舒经典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戴望舒经典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戴望舒经典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9) 语录(30) 说说(23k+) 名言(1) 诗词(13) 祝福(210k+) 心语(21k+)

  • 戴望舒的22条经典语录

  • 语录
  • 戴望舒的22条经典语录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语录都很熟悉吧,语录一般具有语句简短流畅、通俗明了、诙谐机智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语录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戴望舒的22条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记忆是琐琐的永远不肯休止的,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者我沉沉地睡了。但我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于我的。

      2、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沈浮在鲸鱼海蟒间,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3、林间的猎角声是好听的,在死叶上的漫步也是乐事,但是,独身汉的心地我是很清楚的,今天,我没有这闲雅的兴致。

      4、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5、你徘徊到我的窗边,寻不到昔日的芬芳,你惆怅的哭泣到花间。

      6、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是我每天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

      7、你是叶儿,我是那微风,我曾爱你在枝头,也爱你在街中。来啊,你把你微风吹起,我将我残叶的生命还你。

      8、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9、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10、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

      11、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12、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有人问我烦忧的缘故,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13、虽然残秋的风还未到来,但我已经从你的缄默里,觉出了它的寒冷。

      14、晚云在墓天上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象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15、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说是寂寞的秋的抑郁。

      16、我是从天上奔流到海,从海奔流到天上的江河,我是你每一条动脉,每一条静脉,每一个微血管中的血液,我是你的睫毛,是的。而我是你,因而我是我。

      17、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18、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19、星来星去,宇宙运行,春秋代序,人死人生,太阳无量数,太空无限大,我们只是倏忽渺小的夏虫井蛙。

      20、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21、执子之手、看旭日东升。

      22、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阅读全文]...

2022-04-19 19:06:13
2021-12-27 05:38:04
  • 戴望舒经典语录

  • 名人名言
  • 1.记忆是琐琐的永远不肯休止的,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者我沉沉地睡了。但我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于我的。2.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沈浮在鲸鱼海蟒间,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3.林间的猎角声是好听的,在死叶上的漫步也是乐事,但是,独身汉的心地我是很清楚的,今天,我没有这闲雅的兴致。4.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5.你徘徊到我的窗边,寻不到昔日的芬芳,你惆怅的哭泣到花间。6.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是我每天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7.你是叶儿,我是那微风,我曾爱你在枝头,也爱你在街中。来啊,你把你微风吹起,我将我残叶的生命还你。8.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9.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10.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11.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12.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 有人问我烦忧的缘故,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13.虽然残秋的风还未到来,但我已经从你的缄默里,觉出了它的寒冷。14.晚云在墓天上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象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15.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说是寂寞的秋的抑郁。16.我是从天上奔流到海,从海奔流到天上的江河,我是你每一条动脉,每一条静脉,每一个微血管中的血液,我是你的睫毛,是的。而我是你,因而我是我。17.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18.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19.星来星去,宇宙运行,春秋代序,人死人生,太阳无量数,太空无限大,我们只是倏忽渺小的夏虫井蛙。20.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21.执子之手、看旭日东升22.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戴望舒

    [阅读全文]...

2021-12-13 02:12:45
  • 戴望舒诗集有哪些(戴望舒诗集赏析)

  •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他的诗歌多以忧郁情思为基点,蕴含着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

    《雨巷》作为戴望舒的代表作,也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我们再来回味一下《雨巷》的美!同时也一起来欣赏戴望舒的《印象》《秋天的梦》《烦忧》《自家伤感》吧。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

    走*,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

    是航到烟水去的

    [阅读全文]...

2022-06-08 03:10:35
  • 戴望舒《雨巷》

  • 《雨巷》

      作者: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

      走*,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阅读全文]...

2021-12-10 23:42:51
  • 戴望舒诗集

  •   1、《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

      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2、《古神祠前》

      古神祠前逝去的

      暗暗的水上,

      印着我多少的

      思量底轻轻的脚迹,

      比长脚的水蜘蛛,

      更轻更快的脚迹。

      从苍翠的槐树叶上,

      它轻轻地跃到

      饱和了古愁的钟声的水上

      它掠过涟漪,踏过荇藻,

      跨着小小的,小小的

      轻快的步子走。

      然后,踌躇着,

      生出了翼翅……

      它飞上去了,

      这小小的蜉蝣,

      不,是蝴蝶,它翩翩飞舞,

      在芦苇间,在红蓼花上;

      它高升上去了,

      化作一只云雀,

      把清音撒到地上……

    [阅读全文]...

2022-04-04 12:27:12
  •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2年7月3日创作的一首新诗。全诗内容坚实崇高,情绪高扬阔大,语言明朗鲜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此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

      戴望舒用深重忧郁的口吻缓缓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惨遭侵略者蹂躏的*以及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饱经风霜的*人民的悲惨命运。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支离破碎的土地,寄托着对苦难中的祖国深深的忧愤的感情。家乡的美丽景象与现实、祖国的'河山曾经的美好与现在的凄凉形成对比。

      我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大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日堤上繁华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肤浅狭隘,诗人想象的世界由*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完整无损,没有阴暗和血污。而是充满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快乐与激动;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缓,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炼而不晦涩,感受细腻而不暗淡,深刻的现实内容与现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来。

      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描写沦陷区阴暗,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面缀连。抒写**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摩,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使诗章透现出和煦明媚的色彩。可以说这首诗既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的结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旧保持着的爱国精神的升华。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并不回避直接抒发和对事物进行直接评价的陈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达,主要还是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诗人在狱中,想象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诗人在虚拟性的总体形象之中,又对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堤上的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这一些细节描绘正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所产生的哀痛。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观式的细节描绘之中,诗人还运用虚拟性想象的手法: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都是直观式描绘中存在的想象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幻觉的具体化。

    [阅读全文]...

2022-05-28 12:48:28
  •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 现代诗
  •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戴望舒与现代诗派,希望对你有帮助。

      现代派这个名目是由一份名为《现代》杂志而起的,而这个杂志之名则又来自一个书店。民国十九年,上海现代书局发行了一个文艺月刊,即名《现代月刊》,开始由叶灵凤等人主编。这是个大型文艺刊物,水准相当高。后来戴氏又创办《新诗》杂志,经常在这个杂志投稿者为李金发、施蛰存、穆木天、艾青、何其芳、李广田、路易士(即纪弦)等。戴望舒曾出版诗集《我的记忆》,后改为《望舒草》、《望舒诗稿》,又有《灾难的岁月》等。

      前面说过颓加荡诗派原出于象征诗派,现代诗派也是如此。但看戴望舒《望舒诗草》后面所附诗论零札中所说的话便可知道:“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也不单是想象。”又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在表现自己跟隐藏自己之间,诗不能借重音乐,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韵和整齐的字句常会妨碍诗情,或使得诗情成为畸形。”

      戴望舒也曾留学法国,与李金发有相当深的友谊,彼此诗风互相影响,不过以格律论,戴氏诗比李金发高出多了。现引其《夕阳下》一首:晚霞在暮天上撒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晚山啼哭得紫了,哀悼着白日的长终,落叶却飞舞欢迎,幽夜底衣角,那一片清风。

      荒冢里流出幽古的芬芳,在老树枝头把蝙蝠迷上,它们缠绵琐细的私语,在晚烟中低低地回荡。幽夜偷偷地从天末归来,我独自还恋恋地徘徊,在这寂寞的心间,我是消隐了忧愁,消隐了欢快。这首诗里“晚山啼哭得紫了”、“荒冢里流出幽古的芬芳”完全是李金发的句法。不过在晚上啼哭之下,戴望舒要加说明是“哀悼白日的长终”,“荒冢流出幽古芬芳”是要把“枝头蝙蝠迷上”,便好懂得多。照李金发的写法,他写了山哭、冢流芬芳以后,笔头便飏开去,并且飏到十万八千里以外,永远把读者系挂在空中,这就是两人不同之点。又一首《雨巷》可称为戴望舒代表作: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纸油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

      走*,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像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阅读全文]...

2022-01-05 01:37:31
  • 高一语文《雨巷》 戴望舒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雨巷》 戴望舒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雨巷》 戴望舒,希望大家喜欢。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

      走*,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

      ①彳亍(chìchù):小步慢走的样子。

      ②惆怅(chóuchànɡ):伤感,失意。

      ③太息:出声叹息。

      ④颓圮(tuípǐ):倒塌。

    [阅读全文]...

2021-11-25 22:02:35
  • 戴望舒雨巷全诗赏析

  • 阅读
  • 戴望舒雨巷全诗赏析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戴望舒雨巷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戴望舒雨巷全诗赏析

      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

      撑着油纸伞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小巷、细雨、撑着油纸伞的孤独诗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态——这就是这首诗的开头几句所展示给我们的镜头。在上述镜头过后,诗中出现了一段诗人的内心独白: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人物,而是诗人幻想出来的(他希望碰上的)一个虚拟人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诗中接着写道: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引愁之物。*古代的诗歌中有不少吟咏丁香的名句,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纱》词);“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由于*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雨巷》中出现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上述性质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的特点。

      这样一个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经诗人的想象而创造出来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诗中,她也象一个现实人物一样活动起来: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诗中所写的雨巷里,本来只有诗人一个人独行;自“丁香姑娘”出现后,就有两个人在其中行走了;而且,那个姑娘的步态、表情乃至手上的油纸伞都与诗人一样。这样一个人的出现,显然使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现在有两个各自孤独的青年男女在活动了,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这是我们想知道的,(我们可以推想,这)也正是诗人当时所想知道的。诗中接着写道:

      她静默地走*

      走*,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她终于向诗人走*了,(我们可以想见诗人这时的心跳),可是,她却没有向诗人打招呼,而只是向诗人投出了一道叹息的目光,然后,像梦一般轻盈而不着痕迹地飘过去了!(我们在心底里叫:为什么只是这样啊?)当她从诗人身边飘过去的时候,诗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脸的凄婉迷茫。这表情分明透露着:她心里实际上是不愿意与诗人分离的。但因为某些(说不清楚的')原因,她却不得不与诗人失之交臂!俗话说得好:人生难得一知己!这两位心灵相通(甚至连表情和步态都那么一致)的青年男女在雨巷中不期而遇后,竟然又失之交臂,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眼睁睁地看着一段可能的美好姻缘就这样失之交臂,(我们可以想见,)诗人是何等的痛心!在恋恋不舍而又深感无奈的情绪状态中,诗人目送着"丁香姑娘"在雨巷中渐行渐远: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等到走过一道“颓圮的篱墙”——这“颓圮的篱墙”正是诗人想与“丁香姑娘”相聚相守这一较为具体的希望破灭的象征——,“丁香姑娘”终于消失在雨巷的尽头。

      但这时的诗人还是处在魂不守舍的状态中,即使不能再看到“丁香姑娘”,他还是在感受着“丁香姑娘”遗留在雨巷的黯淡光线和清冷空气中的颜色和芳香,并为这种颜色和芳香的不断消散而伤感不已: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我们可以想见:)诗人一个人呆立在雨巷中,久久地回味着刚才与“丁香姑娘”相逢时所感受到的她的色彩、芬芳,甚至她的满含叹息和惆怅的目光。但残酷的现实却容不得美好的爱情或理想。

      在诗的最后,我们看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诗人在独自彷徨: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阅读全文]...

2022-07-30 00:51:05
戴望舒经典语录 - 句子
戴望舒经典语录 - 语录
戴望舒经典语录 - 说说
戴望舒经典语录 - 名言
戴望舒经典语录 - 诗词
戴望舒经典语录 - 祝福
戴望舒经典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