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金字的诗词

关于带金字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金字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金字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金字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 语录(7k+) 说说(4k+) 名言(295) 诗词(44) 祝福(3k+) 心语(65)

  • 郁金香的诗词

  • 文学
  • 郁金香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为大家带来了郁金香的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好一朵美丽的郁金香

      好一朵美丽的郁金香

      田园乡野幽谷旁,

      春色满园郁金香;

      乱云穿空霓虹裳,

      古柳斜阳风荡漾;

      秀色可餐如画卷,

      鹤啼溪流绿辉映;

      美丽的郁金香:

      天生丽质韵味悠长,

      容颜娇嫩妩媚奔放;

      雍容华贵柔情似水,

      温文尔雅傲视群芳;

      美丽的郁金香:

      火红的雌蕊蝶恋花,

      金色的丝绒吐春芳;

      翠绿中蕴涵玉洁冰清,

      丰腴中彰显玉树临风;

      风雨中憨态可掬,

      阳光下馨香馥郁;

      美丽的郁金香:

      绽放在春光明媚的春天,

      径奔向自由飞翔的地方;

      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

      点缀着色彩斑斓的家园;

      美丽的郁金香:

      绚丽在风光旖旎的北国,

      留驻在我渴望的心田上!

      黑色郁金香

      一朵黑郁金香在风中

      在雨中郁郁地盛开

      满世界都是雪

      你站在雪之边缘的阳光里

      为他人悄悄地盛开

      我知道任我跨出哪一只脚

      都不能缩短你我的距离

      如果语言是一种障碍是一种陷阱

      我只能伫立风雪中

      为你悄然沉没

      伸开宿命的手掌

      解读生命的回转

      化作指尖缠绕呼啸的风

      何况我的温度不足以

      使你更艳丽的开放

      谁能握着浮云一样的心事

      谁能阻挡穿透黑暗的刺击

      谁能在风干皱裂的边缘

      寻回迷失的爱情

      流落一季的故事跌落成尘

    [阅读全文]...

2022-02-20 01:45:12
  • 题金陵渡诗词

  • 文学
  • 题金陵渡诗词

      《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选《唐诗三百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题金陵渡诗词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

      《题金陵渡》

      作者: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解】:

      1、金陵:南京。

      2、津渡:渡口。

      3、瓜州: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韵译】:

      在镇江附*金陵渡口的小山楼,

      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

      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

      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

      【评析】:

      诗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三、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闪烁。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有人以为是写乡愁情思的。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确实难断。我们暂且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

      《题金陵渡》

      唐代: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译文】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注释】

      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

      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小楼,作者住宿之处。

      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鉴赏】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开门见山。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这两句是引子,起笔*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连。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迹,显得浑然无痕。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随口吟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萧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蕴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调。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题金陵渡

      张枯

      全隆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赏析】

      凡是游过金陵,又从瓜州渡口渡过长江,目睹大江浩荡,云水苍茫之色的人,对这首《题金陵渡》的诗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金陵渡就是南京的京口,唐代称京口为金胶,瓜州在江苏江都县南四十里,今辟为瓜州镇,地当运河之冲,与镇江隔江对峙。这里从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渡口。

      张估到了瓜州,在渡口小山上的小楼寄宿一宵,准备渡江而南。当他登楼眺望大江的时候,一缕闲愁袭上心头,令他顿生怀古与漂泊之感。楼外是“大江茫茫去不还”,夜幕降落了,长江的潮汐也反映了黄昏迷濛的景色,而夜空中有一弯料月,洒下了薄薄的银光,这时候,瓜州渡口的特色显现出来了,渡口泊船的两三渔火,闪烁地点级在江边,与江月遥遥相映。着了这样的情景,联想到金粉六朝的历史,诗人的感情不禁激荡起来:“这两三星火,标志着千古难磨的古渡风光。而世事的变动不居,在历史长河中,与潮起潮落的长江比较起来,显得多么短暂啊!”

      “两三星火是瓜州”这种写景之笔,绝不是单纯写景,而是与愁连系起来,这种愁也许具有“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的旅愁,也许具有“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世事感慨,因此这句诗从唐代以来就脍炙人口,所谓“星火瓜州”,由此而来,大可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媲美对瓜州古渡的吟咏,唐宋诗家之作不少,如晚唐的韩握:“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兰挠。烟月迢迢,金睦渡口去来潮·一。”如北宋的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几乎都可从“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找到联想的痕迹。

      诗友梁耀明、何竹*去年春天曾游金陵,也到了瓜州,他们在沉醉的春风中渡江,诗情澎湃,分别写了过瓜州的诗作。梁耀明写道:“扬州二月未春酣,稚绿教人眼更贪。十里瓜州啼鸟里,分花扶醉过江南。”何竹*写道:“历历寒烟古渡头一村田桥水认瓜州。江南江北梅初放,威得诗囊一路收。”从分花扶醉,一路吟诗,可以想见旅游的情趣。瓜州是富于古趣与诗意的。

      作者简介

      张祜(约785—849),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年间。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生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在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有《张处士诗集》,《全唐诗》收其诗二卷。

    [阅读全文]...

2022-02-12 22:18:26
  • 关于金钱的诗词

  • 金钱
  • 关于金钱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金钱的诗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金钱百万赏新声。——宋白《宫词》

      2、开花无数黄金钱。——杜甫《秋雨叹》

      3、留市上金钱。——朱彝尊《洞仙歌·花糕九日》

      4、争掷金钱游人醉。——吴文英《绛都春·螺屏暖翠》

      5、宝马金钱。——释师范《颂古四十四首》

      6、石竹金钱何细碎。——白居易《牡丹芳》

      7、会当车载金钱去。——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

      8、拼金钱都罄。——姚述尧2《念奴娇·霜风初过》

      9、乞与金钱争借问。——王建《宫词》

      10、一时百万喝金钱。——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1、重重叠叠是金钱。——吕岩《七言》

      12、金钱掷罢娇无力。——无名氏《宫词》

      13、金钱愿赎龟。——《江行无题一百首》

      14、金钱掷罢娇无力。——释道枢《颂古三十九首》

      15、深宫不忌赌金钱。——张公庠《宫词》

      16、青楼一笑万金钱。——毛滂《浣溪沙》

      17、铁牛耕地种金钱。——吕岩《七言》

      18、莫吝金钱。——秦观《醉蓬莱·见扬州独有》

      19、敕赐金钱二百万。——白居易《母别子》

      20、万人楼下拾金钱。——顾况《宫词五首》

      21、袖有金钱无米籴。——文天祥《至扬州》

      22、偷掷金钱。——吴文英《醉落魄/一斛珠》

      23、默祷金钱。——沈禧《踏莎行金钱卜欢》

      24、使鬼无金钱。——黄庭坚《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25、御书新样铸金钱。——岳珂《宫词一百首》

      26、黄花散金钱。——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27、园官欲斗金钱赏。——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28、赐诸王列侯宗室金钱。——陆游《太息》

      29、金钱痴咒卜输赢。——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30、舌上覆金钱。——释道颜《颂古》

      31、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宫词》

      32、暗掷金钱卜远人。——于鹄《江南曲》

      33、无凭却恨金钱。——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

      34、唤金钱翠雨。——晁补之《洞仙歌·今春闰好》

      35、暗把金钱卜远人。——仇远《卜算子·疏树小花风》

      36、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姚述尧2《念奴娇·山城秋好》

      37、金钱满地西风急。——谢逸《采桑子·楚山削玉云中碧》

      38、东篱菊放金钱小。——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39、堆积金钱闹作团。——陈师道《南乡子·乱蕊压枝繁》

      40、东篱点点金钱满。——葛立方《菩萨蛮·井梧叶叶秋风晚》

    [阅读全文]...

2022-06-27 05:34:16
  • 《题金陵渡》诗词赏析

  • 阅读,文学
  • 《题金陵渡》诗词赏析

      《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前两句交代诗人夜宿的地点,点出诗人的心情;后两句实写长江金陵渡口美好的夜景,借此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题金陵渡》

      唐代: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译文】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注释】

      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

      津:渡口。小山楼:渡口附*小楼,作者住宿之处。

      宿:过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当。

      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像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

      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与镇江市隔江相对,向来是长江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冲。

      【鉴赏】

      这是诗人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张祜夜宿镇江渡口时,面对长江夜景,以此诗抒写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凄凉。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开门见山。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轻灵妥贴,“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这两句是引子,起笔*淡而轻松,接着便很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站在小山楼上远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妙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暗中透露出行人那一宿不曾成寐的信息。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连。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迹,显得浑然无痕。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随口吟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萧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个地方“是瓜洲”。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蕴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调。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阅读全文]...

2022-01-02 03:25:38
  • 诗名含有金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金字的诗词

  •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其一

    屈大均〔清代〕

    文德桥东武定西,灯船高与画楼齐。笙歌声满秦淮水,惊起啼乌不得栖。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一作招金部韦员外)

    李端〔唐代〕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金明池·琼苑金池

    佚名〔宋代〕

    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路。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怎得东君长为主,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

    滴滴金 滴滴金

    高濂〔明代〕

    花镕腊瓣春铺地。衬残红,伴草碧。最是金莲香印迹。

    把笑能相惜。

    晓来泪染露华湿。怜去马,分行色。醉眠曾为春留客。

    梦里长相忆。

    金明池 金陵怀古

    魏允楠〔明代〕

    燕子矶边,凤凰山上,又是狂风骤雨。金砌玉阶何处问,尽燕麦兔葵满路。

    问秦淮、桂楫兰桡,却只是、衰草垂垂将暮。叹绛阙蛛萦,纱窗尘渍,一片晚鸦来去。

    想王谢风流何处?便紫燕黄莺,一时无主。看当日、词臣狎客,空剩得、白杨黄土。

    最伤心、景物三春,教苑里蛙声、公私相诉。但渡口寒烟,亭中皓月,兀自依依芳树。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其九

    屈大均〔清代〕

    飞桥三折逐溪长,红杏千株落水香。十里溪云连古木,阴森不见帝城墙。

    石季伦金谷园(一本题作金谷怀古)

    许尧佐〔唐代〕

    石氏遗文在,凄凉见故园。轻风思奏乐,衰草忆行轩。

    舞榭苍苔掩,歌台落叶繁。断云归旧壑,流水咽新源。

    曲沼残烟敛,丛篁宿鸟喧。唯馀池上月,犹似对金尊。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

    崔与之〔宋代〕

    来到庐山日日阴,斜风细雨乱云深。移舟夜壑人间世,荷锸春郊物外心。要把封疆安社稷,谁教轩冕换山林。殷勤招隐知深意,五老朝来露玉簪。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其三

    屈大均〔清代〕

    乌衣朱雀御桥通,六代精灵在月中。亡国只馀春草色,青青长向景阳宫。

    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其五

    屈大均〔清代〕

    丽华兰麝在荒丘,光气长如匹练流。南国美人元有数,江东天子自无愁。

    [阅读全文]...

2022-07-24 06:40:41
  • 最经典的诗词金句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经典的诗词金句希望大家喜欢。

    1、红豆生南国bai,春来发几枝。

    2、身无彩凤双dao飞翼,心有灵犀一zhuan点通shu。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两情若是长久时,岂在朝朝暮暮。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7、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阅读全文]...

2022-04-02 05:40:39
  • 关于郁金香的唯美诗词大全

  • 唯美,古诗文
  • 关于郁金香的唯美诗词大全

      郁金香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类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学名:Tulipa)的具鳞茎草本植物,又称洋荷花、旱荷花、草麝香、郁香(《太*御览》)、红蓝花、紫述香(《本草纲目》),原产地从南欧、西亚一直到东亚的*东北一带,为人熟知的外销大国荷兰初次引进郁金香是在16世纪末,因生长地区纬度不同而花期各异,普遍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郁金香的唯美诗词 ,欢迎阅读。

      好一朵美丽的郁金香

      田园乡野幽谷旁,

      春色满园郁金香;

      乱云穿空霓虹裳,

      古柳斜阳风荡漾;

      秀色可餐如画卷,

      鹤啼溪流绿辉映;

      美丽的郁金香:

      天生丽质韵味悠长,

      容颜娇嫩妩媚奔放;

      雍容华贵柔情似水,

      温文尔雅傲视群芳;

      美丽的郁金香:

      火红的雌蕊蝶恋花,

      金色的丝绒吐春芳;

      翠绿中蕴涵玉洁冰清,

      丰腴中彰显玉树临风;

      风雨中憨态可掬,

      阳光下馨香馥郁;

      美丽的郁金香:

      绽放在春光明媚的春天,

      径奔向自由飞翔的地方;

      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

      点缀着色彩斑斓的家园;

      美丽的郁金香:

      绚丽在风光旖旎的北国,

      留驻在我渴望的心田上!

      郁金香花开

      开在春来

      来到这繁华的世界

      消尽寒冬的悲哀

      她以自身的纯情

      染透了这美丽的三月

      并以深切的关怀

      领我走进色彩斑斓的年代

      她迷人的笑脸悄悄绽开

      戏着蝶儿在微风中摇曳

      并以优美典雅的婆娑舞姿

      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

      她明白 我明白

      相见匆匆 别离无奈

      无奈着夏秋冬

      这漫长的相思

      在相思中期待

      郁金香花开

      开在青春来

      来到这多情的世界

      消尽我一生的悲哀

      郁金香

    [阅读全文]...

2022-01-17 18:35:35
  • 黄金台的诗词典故

  • 语文
  • 黄金台的诗词典故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成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金台的诗词典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典源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史记·燕召公世家》亦载。《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 《文选·鲍照〈放歌行〉 诗》注引 《上谷郡图经》:“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邹衍)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释义用法

      战国时燕昭王欲兴国复仇,招纳贤者,去向郭隗请教,郭隗对他讲了千金买马骨的'故事,然后说,要招贤致士,可以先从我开始,像我这样的都被重视,何况比我强的呢? 天下贤士自然会来了。于是昭王“筑宫而 师之。”后来记载遂有筑黄金台之说。后以此典指帝王招贤纳士,任用人才。参见“燕昭市骏”。

      用典形式

      【拥彗】 唐·李商隐:“式闾真道在,拥彗信谦光。”唐·李白:“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金台】 唐·杜牧:“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清·夏孙桐:“夕照淡金台,消沉几霸才。”清·顾炎武:“相逢不见金台侣,但说荆轲是酒人。”

      【始隗】 唐·孟郊:“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

      【拜隗】 元·郝经:“费尽黄金台始成,一朝拜隗人尽惊。”

      【隗台】 唐·罗隐:“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台。”

      【隗始】 唐·杜牧:“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

      【尊隗】 唐·李商隐:“故事曾尊隗,前修有荐雄。”

      【燕台】 唐·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清·吴伟业:“赵氏只应完白璧,燕台今已重黄金。”

      【师郭隗】 清·查容:“岂为燕台师郭隗,一时客去感飘零。”

      【延郭隗】 清·黄景仁:“台上何人延郭隗? 市中无处访荆卿。”

      【郭隗台】 唐·罗隐:“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清·黄鷟来:“秋风自老荆卿市,夜月空登郭隗台。”

      【郭隗宫】 清·顾炎武:“断霓夫人剑,残烟郭隗宫。”

      【黄金台】 南朝宋·鲍照:“岂伊白壁赐,将起黄金台。”唐·柳宗元:“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唐·李白:“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宋·范成大:“故人客馆中天开,非君谁上黄金台?”

      【黄金峻】 唐·杜牧:“郭隗黄金峻,虞卿白璧鲜。”

      【隗在燕】 唐·刘禹锡:“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燕王台】 唐·高适:“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台。”

      【燕昭台】 明·陈子龙:“秋风瑟瑟黄云堆,我亦振驾燕昭台。”

      【千金筑台】 唐·杨巨源:“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

      【台上黄金】 清·黄景仁:“素衣缁,黑头白,台上黄金惨无色。何益,待重新整顿,看山双屐。”

      【恩从隗始】 宋·王安石:“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

      【高台黄金】 唐·罗隐:“浮世*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

      【郭隗见招】 清·王夫之:“北望黄金台,郭隗时见招。”

      【隆郭隗礼】 清·赵执信:“但隆郭隗礼,不洒田光血。”

      【筑台自隗】 唐·刘禹锡:“筑台先自隗,送客独留髡。”

      【燕昭筑台】 宋·汪元量:“燕昭筑台金满地,郭隗登台多意气。”

      【黄金独名台】 清·杜诏:“伯业销沉等劫灰,黄金照耀独名台。”

      【登台吊黄金】 清·元璟:“入梦几人飞白凤,登台终古吊黄金。”

    [阅读全文]...

2022-03-16 13:08:15
  • 谒金门古诗词6篇

  • 谒金门古诗词6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谒金门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注释:

      乍: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挼:揉搓。

      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赏析: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四印斋刻《阳春集序》:冯词类多劳人、思妇之作,“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载,当时中主李璟曾戏问冯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卿何事?”冯答道:“夫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中主悦。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柴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喜闻鹊报”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

      贺裳《皱水轩词筌》:南唐主(李璟)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与卿事?”冯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于邻国。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偓语也。冯延巳去偓不多时,用其语曰:“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

      陈秋帆《阳春集笺》:考古今词家选籍,如《尊前集》、《花庵词选》、《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唐五代词选》、《词林纪事》等,均作冯词,尤为可证。

      [元]王庭筠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选材虽传统,但由于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及思妇的情感表现得极其凄婉深刻,因而令人震撼,百读不厌。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表现了闺中人急迫盼望丈夫归来又极其失望的心情。在我国民俗中以喜鹊鸣叫为吉祥。“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开元天宝遗事》)。“几”极写闺中人的惊喜,失望、复惊喜复失望。久守空房、孤寂的少妇是多么的深情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啊。双喜鹊的双字极好地衬托出少妇的孤单,真是人不如禽。“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假设旧愁可以忘记,即使旧日的愁苦都忘掉,眼前被引起的新愁烦又多得没有地方容纳了。“着”多解,这里当安置、容纳解。与该句句式相同的如北宋失调名词“苦恨春醪如水藻,闲愁无处着”,吴淑姬《小重山》词“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其中的“着”均为安置之意。(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用委婉曲折的设问,把内心的悲凉苦楚表现得缠绵绯侧淋漓尽致,堪与辛弃疾《念奴娇》的“旧恨春江流不断,旧恨云山千叠”相比美。过片描写了景物。“瘦雪一痕墙角,专子已妆残萼,”墙角的梅花凋谢了,孤零地沾在那里;几粒青而又小的梅子妆点着花的残萼。明显的暮春景色意味思妇的惜春自怜。雪,指白色的梅花,用“瘦”来形容如雪梅花,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凋零衰败。清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赞扬作者“字新”欣赏其“瘦雪”的形容。“一痕”即写孤独,又蕴含空漠无依,“墙角”是环境的冷落,也是女主人公的写照。青春而逝,红颜将老,恰如流水年华一去不再,触景伤情,其内心深处的悲凉、无助无奈跃然纸上。“不道技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写景抒情,总括全篇,承上作结。目前已是败花残枝,光秃秃的枝上已无花可落,寡情的东风却依然逞凶肆虐,继续摧残着孤寂无依的梅树。

      本词上阙重在心理描写,对闺中人的深沉挚受、痴情盼望的刻画极其深刻。下阙重在景物,以花喻人,贴切自然。艺术上达到极高境界。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王庭筠不同于一般金人词风,“间河幽峭之书,绵邈之音”《谒金门》是词*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薛昭蕴

      谒金门·春满院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钱。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交频梦见!

      赏析

      句句写醒后相思,却又句句衬梦里相见。这不,她刚刚午睡醒来,又照例梦见久别的未婿,满怀怅恨与慵倦,水晶帘儿也无心卷起。可恼的是那对燕儿,在帘前翻飞着,亲昵着,呢喃着,把身影儿双双印上珠帘,仿佛在炫耀它们的成双成对,嘲笑她形单影只。从半掩的门儿望去。但这春色分明到了迟暮时分,换得落红无数。这个春天又白白过去了,那件绸纱春衫依然叠在箱底,没心思穿。他不在,穿给谁看呢!盼梦里相见,又怕梦里相见,倍增醒来相思……

      鉴赏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折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摺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

      谒金门·花过雨原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谒金门·花过雨注释

      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觅:寻找。

      玉关:玉门关。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

      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

      侯万户:万户侯。

      谒金门·花过雨赏析

      在诗词中常将春和雨以及花和雨联系起来。不过由于时间与气候的变化,有的风雨是送春归,有的风雨则是催春来。而李好古的这首词说:“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大概是属于催春来。“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承上启下,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为什么却闷闷无语呢?自然引出下文——“旧巢无觅处”。“旧巢无觅处”的原因,作者没有直说,犹露犹藏发人深思。这首词有的本调名下有题——《怀故居》,因而有人说,燕子旧巢,比喻自己故居,春来到来了,人无归处,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其中还寓有家国之感,所以把它理解为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则更为合适。上片结句,就字面看补足了上文,完成了对“燕子”的描写,就其喻意而言,则引向社会现实,这就为下片预作好了铺奠。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深刻尖锐,咄咄逼人,“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劳苦”者,指的是那些守边的士卒。而在玉楼上取乐的,却是那班不思抗敌、不恤士卒的将领,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大批“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显官达贵。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从对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艺术力量!下文词人没有顺着这个调子再把弦儿绷紧,也没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别开生面,用假设和推想,从容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这种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

      春日,多有“东风”,“旧巢无觅”,才有“东风”吹去“胡尘”盼想,前后照应,此外,词人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独特之处。

    [阅读全文]...

2022-07-03 09:11:31
  • 古诗词《更漏子·金雀钗》

  • 古诗词《更漏子·金雀钗》

      《更漏子·金雀钗》

      唐代:温庭筠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更漏子·金雀钗》译文

      那时我头插金钗,面带微红的羞赧,在花丛中与你短暂相见。你知道我对你的情意,我知道你对我的爱怜,上苍可以作证。

      香已燃成灰烬,红烛只剩下蜡泪一滩,恰似你我二人心境。枕上的清泪涟涟,我感受着锦衾的清冷,难耐更漏声声的敲打。

      《更漏子·金雀钗》注释

      金雀钗:华贵的首饰。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又作金爵钗。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里:雪本作“裏”,误。时:鄂本作“如”,误。

      “知我意”二句:上句主语是君,下句主语是我。怜:爱。

      香作穗:谓香烧成了灰烬,像穗一样坠落下来。此处形容男子心冷如香灰。

      山枕腻:谓枕头为泪水所污。腻:指泪污。

      《更漏子·金雀钗》赏析

      这阕词写的是梦醒之后的感觉和追忆,和另一首《更漏子·柳丝长》的手法*似又不似。*似的是都是在最后一句点明是梦。那里“梦长”是明说,而这里“觉来”则是暗示。但都是从梦中醒来的这一点则是无疑的。所不同的是:《更漏子·柳丝长》没有写梦境,只写梦醒后的苦苦难眠;而这一首却是专写梦境,而把醒时的苦况则轻轻一笔带过,章法极具变化。

      此词以女子的身分和口吻描写其心理和感情,十分细致地表现了女子对男方的一往情深,以及对爱情的始终不渝。

      词的上片描写女子与男方的花里相见。开头三句,描写女子整妆而往,在花丛之中与自己的情人相见。“暂时”两字,透露出此种相见乃私相约会,故只能一时而不能长久。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金雀钗,红粉面”,应当是指梦中于“花里暂时相见”的人,不像是说自己。因为人不好自己夸自己是“红粉面”的。所以诗人紧接着用醒时的口吻说:“花里暂时相见”。“暂时”是过后的衡量,是追叙的回忆,也是对于梦的一番惆怅。他们在花里暂时的、也就是匆匆的又见了一面了。这是自我安慰,因为聊胜于无;但也充满了惆怅,因为毕竟是梦。相见在梦中,而又匆匆地醒了,所以诗人要突出地点明“暂时”二字,以示惆怅。正因为写的是暂时在花中相见的一段情景,所以“金雀钗”、“红粉面”当是相见时见到的那人的模样。这种重复梦中的情景,正是在回味,在念念不忘。

      上三句写梦中之景,下三句写梦中之情。“知我意,感君怜。”这里分明有一椿冤事在。怜,是包括爱与哀的意思。唯其爱,是以哀。这两者有连带关系。正因为人好而被冤,这才所以爱而哀。唯其知道爱而哀,所以词人才要说:“知我意。”是表示对对方“知我”“怜我”的感激,这是写情之深。“此情须问天”是对天盟誓,指天以明心的意思,这是写情之坚。由此可见,女子在会见时的感情是何等炽热强烈。

      词的下片,描写女子对男方的执着的爱情。从时间上看,写的是“暂时相见”之后;从内容上看,则是对女子内心感情的进一步描写。“暂时相见”之后,女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刚才花里相会时的情景,以及会见时燃烧在女子心中的爱情的火焰,不但没有消失、减弱,反而更加鲜明、强烈了。于是,女子将这内心的感情,化成了默默的誓言。“香作穗,蜡成泪”,是女子回房时看到的情景。香尽蜡灭,说明时已深夜。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见景生情,托物寄情手法的运用。在女子看来,这香作之穗,蜡成之泪,“还似两人心意”,是“两人心意”相合的心心相印的象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的传世名句。它以谐音双关和形象的比喻,述说了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情思和无穷无尽的恨别,表明了自己的一往情深,爱之极至:若要不相思流泪,除非像蚕蜡一样,身死灰尽。词人此处的描写,或许是对李诗的化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得是“两人”面不是一人,是兼及男女双方的,其特点是,男方的心意不是由男一方自己说出,而是由女子代为说出的。这样写,当然是以女子亲身体验到男方的怜爱为基础的,但却更是以女子本身的感情为基础的。代男方言其心意,更可以见其自己的心意。

      女子虽然知己之心,也知君之意,但毕竟只能“暂时相见”的现实,给她的心情罩上了一层阴影。“暂时”之外的时间是多数的,大量的,而在这些时间里是不能相见的,这不能不使女子感到阵阵愁思袭来。故结末三句,词人以枕腻衾寒,更残漏尽,夜不能寐,来写女子在“暂时相见”之后的孤独和寂寞,这是非常符合女子此时此地的心理状态的。也许,深夜难眠,孤寂难挨的女子,还在回忆着刚才“暂时相见”的情景;或者,正在想着下一次的“暂时相见”从这个角度说,此一结尾又是含蓄有味,余韵不尽的。

      这阕词很为前人所称赞。它妙就妙在首先给人一个极美的意境,然后一下让人落于冷寂的现实,造成感情上的巨大落差。而在这巨大的落差之间,如瀑布一样的不是空的,不是一片漆黑,而是充满感情的芬芳,溅射出忠贞的奇姿异彩。是以给人以感情上的纯洁化,这在技术上较之从头说起,有着极大的震宕。其实,如果按词的内容来排列,恰好应当调过头来,把末句放在开头。更残、梦醒,一个人睡在冰冷的被子里,想到刚才居然还梦见了情人。她还是那样的漂亮,从服饰到颜色,然后想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从而想到彼此之间的深情厚意。词人为了在写法上突破一般化,是很懂得蒙太奇的手法的,一下把主人公最美的情景推到读者的眼前,然后再夹以回叙。通过现实情与物的化入,最后才使人知道:啊,原来竟是一个梦!不由人不升起一缕惋惜之情而对于现实的理解。

      由于温庭筠的词几乎是完全诉之于视觉,温庭筠只是加以组合,通过这画面的组合变化,使读者去理解诗人的创伤及思想。因此,这倒很合乎当代的电影语言。

      《更漏子·金雀钗》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阅读全文]...

2022-07-04 11:11:15
当前热门
带金字的诗词 - 句子
带金字的诗词 - 语录
带金字的诗词 - 说说
带金字的诗词 - 名言
带金字的诗词 - 诗词
带金字的诗词 - 祝福
带金字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