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的诗词

关于关于书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书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书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书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 语录(8k+) 说说(5k+) 名言(18k+) 诗词(51) 祝福(3k+) 心语(75)

  • 《书愤》诗词鉴赏

  • 《书愤》诗词鉴赏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2.诸葛亮

      3.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阅读练*二: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参考:

      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艺术手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阅读练*三: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欲图收复失地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赏析: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诗的开头写的是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饶、破坏。因此,一个艰字就饱含着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愤,也包含着报国无门的无奈。然而,在那时,诗人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气却像山一样。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贴切,可以从山之高联想到豪气万丈,壮志凌云,也可以从山之凝重、不可动摇,联想到坚忍不拔,无可动摇之志。这便是诗人年轻时的写照。接着两句便是对抗金英雄的追思,其中虽无一个动词出现,但在读者面前就呈现着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极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诗人通过今昔之对比,从而突出了对现实状况的不满,隐含着一种愤懑的情绪。南朝宋时的名将檀道济自比为万里长城,唐朝名将李勣也被唐太宗比为长城,因而诗人要效法他们的精神,以塞上长城自比,以为能成为一个抗敌的英雄。然而,壮志未酬,已生华发,这是以沉痛的笔调,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最后,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叹息南宋朝廷中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之人,用以表明对朝廷不思恢复中原的气愤。对于一个志在立功却怀才不遇,光阴蹉跎而难以作为者来说,能不幽愤哀伤吗?此诗虽然没有用一个愤字,但是胸中那郁积之愤在字里行间仍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爱国之情将永远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古诗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翻译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注释解释

      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阅读全文]...

2021-12-31 13:30:27
  • 读书的诗词

  • 读书
  • 读书的诗词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4)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9)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0)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1)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2)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3)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4)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5)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6)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17)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8)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19)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20)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2)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3)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4)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25)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26)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27)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8)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9)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30)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1)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32)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33)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4)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35)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6)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劝学》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是位的理学家。他认为诗歌是“感于物而动,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因此,他的诗常常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一种做人治学的大道理来,带有很强的警策性、劝诫性的理趣特征,但又不堕理障,富于情趣。《劝学》便是一首感慨光阴易逝,劝诫青少年不虚度年华,奋发进取的作品。

      前两句直接点明题旨,突出了“劝”的内涵。“少年易老学难成”是从光阴荏苒、易逝的角度来“劝学”。“少年易老”是指少年郎的韶华转瞬即逝,错过了宝贵时光就很难成才了。诗中的“老”字带有夸张的成分,突出了光阴易逝的特征。“一寸光阴不可轻”是从珍惜光阴的角度来“劝学”。“一寸光阴”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使人们从可感可触的体察、认识中来理解光阴的重要性。这两句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珍惜光阴的重要意义。

      后两句则改直接劝诫为间接劝诫。诗人选取了两个富于典型意义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了光阴的迅捷、易逝,渲染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意义。未觉句是用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的典故。“秋声”语出自欧阳修的《秋声赋》,指黯淡、萧条、凄凉的景色和悲愁的情绪。春梦未觉而秋声已到,阶前已是一种秋风飒飒,树叶飘零,“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萧索景象。作者以“秋声”为喻,形象地揭示了光阴蹉跎的后果,从反面间接地启示人们:光阴易逝,蹉跎日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诗前两句明理,理寓于情,后两句抒情,情寓于景。在情、景、理的交融中,情愈显,理愈彰,情致蕴藉,理趣盎然。诗中巧用比喻,形象飞动,颇为高致。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阅读全文]...

2021-12-31 10:53:15
  • 读书的诗词

  • 读书
  • 读书的诗词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

      这是陆游为教育儿子子聿而写的一首短诗。它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是读书学*的经验总结,因而富有一定的哲理性。

      诗的前两句讲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他们不偷懒,不懈怠,用上了全副心血与精力,从少壮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刻苦研读,下足了工夫,所以到老年时在学业上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离开了踏踏实实的潜心追求,离开了青年时代的日积月累的努力,要想得到成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诗人指出了“少壮工夫”的重要。正如俗语所说:“补漏趁天晴,学*趁年轻。”珍惜青春年华,打好学业基础,以求老来有成,这是古人做学问的一条宝贵经验,它对人们有着普遍的教育意义。

      诗的后两句是讲学*的另一种重要规律,就是学*和实践的关系。虽然书本的知识是重要的,必需认真学*掌握。但是光从书本学*还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是诗人切身感受之后对晚辈提出的谆谆告诫。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只能得到一些肤浅和皮毛的东西;要求“深”求“实”,获取全面的有用的知识,还要亲身去做,只有得到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深化,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绝知此事要躬行”,诗的结句果断有力,不容含糊。诗人以决绝的语气强调了“躬行”的重要,这无疑是指导青年读书的正确途径。

      陆游的这首教子诗富有高度哲理性,他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这两条读书的重要规律,给予我们很有意义的启发。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0、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佚名

      14、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9、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4、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6、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7、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8、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19、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阅读全文]...

2022-01-19 16:23:14
  • 含有书字的古诗词 带书字的诗词名句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周书·旅獒》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传·东方朔传》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汉书·志·礼乐志》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虞书·大禹谟》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查德卿《蟾宫曲·怀古》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1-03 21:33:19
  • 《书怀》古诗词

  • 《书怀》古诗词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书怀》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旅夜书怀

      唐代: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

      (1)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4)星垂*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大历三年(768年),迟暮之年的诗人终于乘舟出了三峡,来到湖北荆门,心境不免孤寂。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后四句书“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宋]戴栩

      随牒沧海隅,两见初月吐。

      缅怀故山友,飘散等风雨。

      低头繙簿书,仄足随步武。

      荒哉旧时学,千古压一缕。

      泾渭谁浊清,荼荠互甘苦。

      痴儿了官事,朝饭或过午。

      聊为五斗淹,未受三命俯。

      有得那免失,无阙孰为补。

      门前流水车,六辔去如组。

      忽逢阮生途,微径何由取。

      夸者类死权,所死固已粗。

      人生天地间,谁客复谁主。

      蛙鸣傥适意,贤於两部鼓。

      蜗角起相攘,战剧赤白羽。

      息机自搰搰,独趣甘踽踽。

      喧寂不相谋,笑人从邓禹。

      行藏正有时,倚楼追杜甫。

    [阅读全文]...

2022-05-18 04:39:34
  • 关于读书的诗词

  • 读书
  • 关于读书的诗词

      1、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2、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5、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6、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7、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9、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0、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11、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12、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13、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15、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6、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1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1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1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____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0、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21、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4、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2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30、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3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35、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3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37、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8、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阅读全文]...

2021-12-27 19:25:18
  • 形容书香气的诗词

  • 书香,文学
  • 形容书香气的诗词(精选50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作文形容书香气的诗词(精选50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5、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3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7、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38、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阅读全文]...

2022-06-22 18:23:42
  • 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

  • 读书
  • 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

      只需要一书一沙发,便能够让自己的整个世界变得美好,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欢迎参考学*。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阅读全文]...

2022-06-25 00:44:35
  • 关于写读书的诗词

  • 读书,文学
  • 关于写读书的诗词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写读书的诗词,欢迎阅读。

      1、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2、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6、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7、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8、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9、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1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1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12、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15、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16、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7、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1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2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2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26、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7、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29、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3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3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3、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34、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35、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3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3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40、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1、一个浑身有几何句子,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42、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4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4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46、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49、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阅读全文]...

2021-11-28 08:30:22
  •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诗词

  •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欧阳修 宋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绿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子聪疑日*,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阅读全文]...

2022-04-27 16:04:48
关于书的诗词 - 句子
关于书的诗词 - 语录
关于书的诗词 - 说说
关于书的诗词 - 名言
关于书的诗词 - 诗词
关于书的诗词 - 祝福
关于书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