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诗词的书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诗词的书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诗词的书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诗词的书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书愤》诗词鉴赏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2.诸葛亮
3.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阅读练*二: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参考:
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艺术手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阅读练*三: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欲图收复失地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赏析: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诗的开头写的是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饶、破坏。因此,一个艰字就饱含着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愤,也包含着报国无门的无奈。然而,在那时,诗人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气却像山一样。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贴切,可以从山之高联想到豪气万丈,壮志凌云,也可以从山之凝重、不可动摇,联想到坚忍不拔,无可动摇之志。这便是诗人年轻时的写照。接着两句便是对抗金英雄的追思,其中虽无一个动词出现,但在读者面前就呈现着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极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诗人通过今昔之对比,从而突出了对现实状况的不满,隐含着一种愤懑的情绪。南朝宋时的名将檀道济自比为万里长城,唐朝名将李勣也被唐太宗比为长城,因而诗人要效法他们的精神,以塞上长城自比,以为能成为一个抗敌的英雄。然而,壮志未酬,已生华发,这是以沉痛的笔调,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最后,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叹息南宋朝廷中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之人,用以表明对朝廷不思恢复中原的气愤。对于一个志在立功却怀才不遇,光阴蹉跎而难以作为者来说,能不幽愤哀伤吗?此诗虽然没有用一个愤字,但是胸中那郁积之愤在字里行间仍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爱国之情将永远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古诗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翻译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注释解释
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读书的诗词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4)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9)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0)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1)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2)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3)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4)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5)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6)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17)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8)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19)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20)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2)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3)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4)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25)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26)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27)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8)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9)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30)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1)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32)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33)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4)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35)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6)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劝学》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是位的理学家。他认为诗歌是“感于物而动,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因此,他的诗常常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一种做人治学的大道理来,带有很强的警策性、劝诫性的理趣特征,但又不堕理障,富于情趣。《劝学》便是一首感慨光阴易逝,劝诫青少年不虚度年华,奋发进取的作品。
前两句直接点明题旨,突出了“劝”的内涵。“少年易老学难成”是从光阴荏苒、易逝的角度来“劝学”。“少年易老”是指少年郎的韶华转瞬即逝,错过了宝贵时光就很难成才了。诗中的“老”字带有夸张的成分,突出了光阴易逝的特征。“一寸光阴不可轻”是从珍惜光阴的角度来“劝学”。“一寸光阴”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使人们从可感可触的体察、认识中来理解光阴的重要性。这两句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珍惜光阴的重要意义。
后两句则改直接劝诫为间接劝诫。诗人选取了两个富于典型意义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了光阴的迅捷、易逝,渲染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意义。未觉句是用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的典故。“秋声”语出自欧阳修的《秋声赋》,指黯淡、萧条、凄凉的景色和悲愁的情绪。春梦未觉而秋声已到,阶前已是一种秋风飒飒,树叶飘零,“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萧索景象。作者以“秋声”为喻,形象地揭示了光阴蹉跎的后果,从反面间接地启示人们:光阴易逝,蹉跎日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诗前两句明理,理寓于情,后两句抒情,情寓于景。在情、景、理的交融中,情愈显,理愈彰,情致蕴藉,理趣盎然。诗中巧用比喻,形象飞动,颇为高致。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读书的诗词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
这是陆游为教育儿子子聿而写的一首短诗。它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是读书学*的经验总结,因而富有一定的哲理性。
诗的前两句讲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他们不偷懒,不懈怠,用上了全副心血与精力,从少壮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刻苦研读,下足了工夫,所以到老年时在学业上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离开了踏踏实实的潜心追求,离开了青年时代的日积月累的努力,要想得到成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诗人指出了“少壮工夫”的重要。正如俗语所说:“补漏趁天晴,学*趁年轻。”珍惜青春年华,打好学业基础,以求老来有成,这是古人做学问的一条宝贵经验,它对人们有着普遍的教育意义。
诗的后两句是讲学*的另一种重要规律,就是学*和实践的关系。虽然书本的知识是重要的,必需认真学*掌握。但是光从书本学*还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是诗人切身感受之后对晚辈提出的谆谆告诫。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只能得到一些肤浅和皮毛的东西;要求“深”求“实”,获取全面的有用的知识,还要亲身去做,只有得到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深化,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绝知此事要躬行”,诗的结句果断有力,不容含糊。诗人以决绝的语气强调了“躬行”的重要,这无疑是指导青年读书的正确途径。
陆游的这首教子诗富有高度哲理性,他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这两条读书的重要规律,给予我们很有意义的启发。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0、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佚名
14、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9、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4、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6、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7、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8、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19、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书法诗词欣赏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以下是书法诗词欣赏,欢迎阅读。
李焕《赠零陵僧》
张颠没后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斐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帖。
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蒋士铨
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
板桥写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郑板桥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笔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王梦楼《快雪堂跋》
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严书。
窦冀(唐)《怀素上人草书歌》
狂僧挥瀚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
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少豁胸襟气。
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麴犹半醉。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纸纵横千万字。
傅山《论书》
未*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
黄庭坚
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王文治《论书绝句》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杜甫《饮中八仙歌》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李欣《醉后赠张九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韩偓《题怀素草书屏风》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尤有墨迹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
形容读书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形容读书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5、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31、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3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____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7、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关于读书的诗词
1、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2、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5、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6、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7、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9、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0、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11、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12、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13、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15、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6、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1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1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1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____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0、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21、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4、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2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30、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3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35、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3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37、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8、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精选65句)
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有很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精选65句),希望大家会喜欢!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9、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4、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6、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7、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8、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19、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1、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2、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3、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4、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5、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6、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7、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8、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9、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0、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1、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3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38、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39、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4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4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关于写读书的诗词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写读书的诗词,欢迎阅读。
1、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2、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6、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7、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8、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9、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1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1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12、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15、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16、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7、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1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2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2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26、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7、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29、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3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3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3、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34、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35、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3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3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40、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1、一个浑身有几何句子,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42、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4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4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46、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49、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关于读书的唯美诗词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博大智慧的老人;读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下面带来关于读书的唯美诗词,欢迎阅览!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3、力成文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6、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7、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8、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9、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10、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11、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3、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14、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5、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6、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17、力成文学: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18、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0、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21、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2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4、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5、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8、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29、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30、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1、少在时间派对上看书、不是工作后、我不知道困难。—牛肉干
2、人生勤奋、一无所获。—张衡读3100遍书、其意义自己看。—珍数
4、立信以入学为先、入学以读书为根本。—欧阳修
5、鸟儿要飞的话、先展翅、人要进步、先读书。—李高善
6、阅读方法、循序渐进、熟读深思熟虑。—朱熙
7、非学问没有广泛的才能、非野心学不到。—诸葛亮
8、石宇轩逸、你应该先读那本书。—王府
9、读书破万卷、写毛笔看起来像神。—杜甫
10、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阅读为根本。—欧阳修
11、勤奋的工作、恶作剧的'饥荒;在事故中盛行、随后毁于一旦。(西方)—韩愈
12、某闲置、白色少年头发、空白伤心。—岳飞
13、有一天不写书、诗荒无人烟。—李旭
14、年轻人不努力、老大伤心。—《汉乐府长歌行》
15、三京灯火五经鸡、就是男人读书的时候。黑发不知道勤奋学*、白首后悔读书迟到。—安珍庆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书河上亭壁诗词
书河上亭壁
[宋] 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
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作品赏析
原题: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戛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古诗原文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翻译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
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注释解释
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
河,黄河。
凭,靠。危,高。
萧萧,风声。
危槛:高高的栏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寇准三十七八岁时,前有小序,说在咸*元年(998年)镇河阳,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诗词的书
书的诗词
带书的诗词
关于诗词的书
读书的诗词
诗词类的书
关于书的诗词
书法的诗词
有古诗词的书
古诗词的书呢
爱读书的诗词
书的古诗词
古诗词的书
古诗词的书的
关于读书的诗词
古诗词书的序
关于诗词的好书
送书的古诗词
品古诗词的书
写书法的诗词
有书字的古诗词
写书房的诗词
评古诗词的书
有关读书的诗词
关于书法的诗词
书亦的古诗词
茶与书的古诗词
关于书画的诗词
好的诗词书推荐
写书院的诗词
写二首古诗是王昌龄写的
想和你说话的古诗
一首古诗加诗的情感
7言古诗第4个字代春字的
描写忠诚担当的古诗
推窗的古诗是
跟端午快乐有关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古诗文菊花
表示扎根的古诗
关于八德的古诗
三首写春天景物的古诗词
女人头发白的古诗
笑得直不起腰的古诗词
菊花唐元慎的古诗
描写柳树的古诗,俗语
无聊时改写的古诗词
关于水景的古诗
赞美海鸥坚强的古诗
三首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鸡狗叫在古诗中的象征
小学描写雪的古诗
打游戏的古诗词
蕴含人生哲理的禅意古诗
15个字的古诗楷书
古诗中不好的
语文古诗里的物理现象
描写星星美丽的古诗
夸人带名字的古诗
经典通读里的古诗词
题目是手的古诗
含柳字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