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怀人的诗词曲

关于咏月怀人的诗词曲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月怀人的诗词曲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月怀人的诗词曲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月怀人的诗词曲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5) 语录(5) 说说(7) 名言(244) 诗词(630) 祝福(9k+) 心语(326)

  • 表达中秋的诗词曲

  • 中秋
  • 表达中秋的诗词曲

      苏轼《水调歌头》词

      梁弘知 曲

      邓丽君 演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歌曲】月光爱人

      我醒来 睡在月光里 下弦月 让我想你

      不想醒过来 谁明白 怕眼睛开 你不在

      爱人心 沉入海

      带我去 把它找回来

      请爱我一万年 用心爱

      (爱是月光的礼物)(我等待天使的情书)

      (说你 爱我)

      我愿为了爱沉睡 别醒来

      永恒哪儿 在不在

      怪我的心 放不开

      北极星 带我走 别躲藏 把爱找出来

      我爱你 每一夜 我等待(等你)

      我的心 为了爱 睡在月之海

      孤单的我 想念谁 谁明白

      (我在月光下流泪)(我也在月光下沉睡)

      (没有 后悔)

      等待真心人把我吻醒

      (我在睡梦中一天)(也是在回忆中一年)

      (说你 爱我)

      我愿为了爱沉睡 到永远

      【中秋歌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圆圆的 圆圆的 月亮的脸

      扁扁的 扁扁的 岁月的书签

      甜甜的 甜甜的 你的笑颜

      是不是到了分手的时间

      不忍心让你看见我流泪的'眼

      只好对你说你看 你看

      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

    [阅读全文]...

2022-06-06 01:09:43
  • 诗词曲三首教案

  • 诗词曲三首教案

      课题: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

      【学*目标】

      1.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学*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背诵三首诗词曲。

      【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初步理解诗的炼字和诗的句法。

      3.学*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手法。

      【学法指导】

      查找有关作者资料,联系写作背景,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诗后简评,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时安排】

      一课时

      【学*过程】

      一、预*导学

      1.字音互填并在横线上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jiàn( )别 酣( )高楼 péng lái ( )( ) 塞( )下 举杯xiāo( )愁 扁( )舟 燕( )然未勒 ( )

      2.简介三位作者和写作背景。

      3.认真阅读《诗词曲三首》,思考诗人分别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渔家傲》

      《天净沙秋思》

      4.通过预*,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大胆地提出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资料*台

      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李白、范仲淹、马致远及其三首诗词曲创作的背景。

      3.百家争“诵”

      (1)反复诵读《诗词曲三首》,结合书下注释或参考相关资料,疏通文字,用现代汉语正确说出三首诗词曲的意思。

      (2)有感情地诵读三首诗词曲,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意”想天开

      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你还读出了哪些场景,哪些意境,哪些情感?

      5.小结

      三、课堂巩固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 ;诗中李白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愁多的诗句:

      2.诗中诗人心理变化的历程是什么?

      3.《渔家傲》上阕写景,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 ;下阕抒情,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

      5.《天净沙秋思》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7.阅读比较。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阅读全文]...

2022-01-23 10:38:02
  • 《诗词曲五首》的整体把握

  • 《诗词曲五首》的整体把握

      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前人面对无限时空,一轮孤月,早已产生了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

      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宕开一笔来说,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放达宽慰之语。“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5、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全文]...

2022-06-05 11:22:40
  •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 文学
  •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作者: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词句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约二十二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二十三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

      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⑺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⑼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白话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赤壁》

      作者: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词语注释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

      折断的铁戟沉埋黄沙还没有销掉,拿起来一番磨洗仍可辨认出前朝。

      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年少的周瑜,铜雀台春的宫深处就会关着二乔。

      《过零丁洋》

      作者: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词句注释

      ⑴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祥兴元年(1278)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阅读全文]...

2022-06-15 18:19:56
  •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自言系出中山(现在河北省定州市)。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对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提出“大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驳斥了当时的“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还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陋室铭》

      【杜牧简介】??

      杜牧(803~约852),唐代诗人,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杜佑孙。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纥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及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少数以纵酒押妓为题材的诗篇则流于颓废。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称杜甫为“老杜”,称牧为“小杜”。《阿房宫赋》亦颇有名。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嘉裿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满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卒后追溢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其文明朗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蒙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词具豪放风格,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并上溯晋、宋请名家,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水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竹石图》等。

      【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山东历城人。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监察御史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至治元年(1321),因上疏谏元夕放灯得罪辞官,隐居故乡。至顺二年(1331),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尊称为张文忠公。作为元散曲中豪放派的'主要作家,张养浩的散曲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同时,在众多的散曲作家当中,他的作品又表现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特质,展示着他复杂而微妙的心境,抒发他独到的感受。他的散曲集名《文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现存小令一百六十一首,套曲两套。这些散曲大部分是在他辞官以后写的,一方面流露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学士纵情山水、隐逸森林的内心渴望;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宽大胸怀。如果把前者称之为休闲,后者概括为感慨的话,那么他的作品正是在这两方面的矛盾和相互撞击中迸射出火花、闪耀着光彩的。两个方面相得益彰,成为既各开奇花又彼此补充,同时又有着内在统一的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1-24 03:24:15
  • 诗词曲五首写作借鉴

  • 写作
  • 诗词曲五首写作借鉴

      1、情景交融,以写景叙事抒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借写巴山楚水地域偏僻荒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叙事,紧承上句,如此偏僻凄凉之地,作者一去竟是“二十三年”,其中有多少“凄凉”可想而知。更用“弃置”一词修饰自己身份,更显伤感。

      再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先写潼关显要地形,以此想像当年各国纷争、群雄并起的豪壮场面;再以“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想像当年秦汉时西都长安何等繁华壮丽,如今却只成一片焦土,无数宫殿楼阁、万千亭台轩榭与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一起灰飞烟灭,这沧桑巨变的描画中寄寓了作者多少兴亡之叹的感慨!

      还有《水调歌头》中描写月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几句中描绘的月色是以一个不眠人的角度来看的,月光转过朱红的阁楼,又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着一个无法入眠的.人,月色的移转,仿佛正是作者惆怅思念之心的映写。

      2、对偶、比喻、双关、用典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大大增添了文章的色彩。

      在这几首诗、词、曲中都有不同的修辞运用。

      ⑴对偶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重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⑵用典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⑶比喻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⑷双关

      《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阅读全文]...

2022-03-18 00:31:05
  • 有关《诗词曲五首》的写作特点

  • 写作
  • 有关《诗词曲五首》的写作特点

      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①结构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发展极其自然。②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景、情、理融为一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①以小见大,深刻警策。通过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有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②借物兴感。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以假设之辞,从侧面落笔,出奇立异,耐人寻味。③立意新奇。本诗蕴含的深刻哲理是:偶然的机遇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

      3、《过零丁洋》①笔走龙蛇,纵横驰骋。诗只八句,但却概括了作者的一生的重大事件。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③直抒胸臆,毫无矫饰;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①步步设疑,问天,问月,问人生。②把天和月人格化,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③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5、《山坡羊·潼关怀古》①以动写静,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②情景交融,情由景生。小令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形象鲜明,气势雄浑,立意深远。读罢小令仿佛使人看到诗人遥望长安,凭古吊今,关心人民疾苦的形象。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看,在元代散曲中不是少见的。

    [阅读全文]...

2021-12-23 06:11:31
  • 关于《诗词曲五首》写作的借鉴

  • 写作
  • 关于《诗词曲五首》写作的借鉴

      1、情景交融,以写景叙事抒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借写巴山楚水地域偏僻荒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叙事,紧承上句,如此偏僻凄凉之地,作者一去竟是“二十三年”,其中有多少“凄凉”可想而知。更用“弃置”一词修饰自己身份,更显伤感。

      再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先写潼关显要地形,以此想像当年各国纷争、群雄并起的豪壮场面;再以“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想像当年秦汉时西都长安何等繁华壮丽,如今却只成一片焦土,无数宫殿楼阁、万千亭台轩榭与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一起灰飞烟灭,这沧桑巨变的描画中寄寓了作者多少兴亡之叹的感慨!

      还有《水调歌头》中描写月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几句中描绘的`月色是以一个不眠人的角度来看的,月光转过朱红的阁楼,又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着一个无法入眠的人,月色的移转,仿佛正是作者惆怅思念之心的映写。

      2、对偶、比喻、双关、用典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大大增添了文章的色彩。

      在这几首诗、词、曲中都有不同的修辞运用。

      ⑴对偶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重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⑵用典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⑶比喻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⑷双关

      《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阅读全文]...

2022-01-30 08:03:35
  • 《诗词曲五首》同步达纲练*

  • 《诗词曲五首》同步达纲练*

      【同步达纲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离蜀东游楚地作辞别故乡的诗。全诗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B、《秋词》一反前人喜秋之作,写出了在秋高气爽之时的悲凉感受。

      C、《过零丁洋》先极力渲染了自己的家国之恨和艰难困厄的遭际,最后慷慨地表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D、《浣溪沙》写出了刘禹锡在清新明媚的春天的愉快心情和由眼前之景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2、对《赤壁》一词诵读音节划分有误的地方进行修改。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填空。

      ①山随*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能力训练】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阕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从体裁上看,此诗属于( )。

      A、散曲 B、文人诗 C、抒情诗 D、古风

      2、揭示此诗内涵最核心的句子是( )。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B、望西都,意踌躇。

      C、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上。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对这首诗的体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五言古风 D、乐府诗

      4、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诗的写景,以恢宏的气魄描绘两地距离,指出此行并非远别。

      B、此诗最突出之处在于一反以往送别诗黯然神伤之感。

      C、“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诗中点题句,表现出诗人的潇洒性格,道出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D、最后一句虽有宽慰之意,但也流露了几分对友人伤心之态的不屑。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训练

      1、B 2、见阅读指导 3、见课文。

      〖创新能力训练

      1、A 2、D 3、B 4、D

    [阅读全文]...

2022-01-23 00:10:42
  • 《诗词曲五首》的重点难点点拨

  • 《诗词曲五首》的重点难点点拨

      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二十多年来郁积心头的苦闷和愤懑之情,表达了对旧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前途的无限希望。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句,对仗工整,语言铿锵,富于哲理,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对仕途的失意,抱负的落空,表现出不甘沉寂的阔大胸怀。现引用这两句诗,常赋予其新的涵义,喻指任何腐朽没落的势力,都不可能逆转历史发展的潮流,新生力量必将欣欣向荣,茁壮成长。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诗中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及豪绅。作者在诗中指责商女,实是指桑骂槐。

      “夜泊秦淮*酒家”,看似**,却值得玩味。由于“夜泊秦淮”才“*酒家”。前四个字为上一句的景物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个性和典型意义,同时照应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铺路,由于“*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花”,也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闻笛赋:指晋间秀所作《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烂柯人:柯:斧头柄。烂柯人:相传晋人王质进山打柴,见两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待到局终,才发觉手里的斧头柄已烂掉了。回到村里,同时的人都已死去,才知道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此处借以表示自己这次还乡,家乡已人事全非。

      “病树”、“沉舟”是自此,意思是自己虽然屡遭贬谪,不中用了,但新人物大量涌现,令人高兴。

      2、《赤壁》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历史遗物引发出深沉的感慨,旨在表明周瑜打败曹操,只不过是侥幸的成功罢了。这里边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周瑜因得东风之便而成功,诗人不得东风之便而难以施展抱负,岂不形成鲜明的'对照?

      3、《过零丁洋》

      在这首诗中,文天祥以饱含血泪的语言,悲愤壮烈的情怀,诉说了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抒发了为国献身的豪情壮志。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名句,激励着历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序”中说“兼怀子由”,意思是说兼有对苏辙的怀念。当然,本词不仅是怀念兄弟,甚至抒发的感情也不是手足之情。这首词表现了作者热人生,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以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寄托着美好的祝愿。

      5、《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首散曲以沉郁、愤懑的心情,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慨。尤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千锤百炼,尖锐而警拔。总之,不论是怎样的改朝换代,人民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阅读全文]...

2021-12-14 20:35:34
咏月怀人的诗词曲 - 句子
咏月怀人的诗词曲 - 语录
咏月怀人的诗词曲 - 说说
咏月怀人的诗词曲 - 名言
咏月怀人的诗词曲 - 诗词
咏月怀人的诗词曲 - 祝福
咏月怀人的诗词曲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