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韶山的诗词

关于赞美韶山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韶山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韶山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韶山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84) 语录(37) 说说(20) 名言(2) 诗词(4k+) 祝福(5) 心语(27k+)

  • 赞美山的古代诗词

  • 赞美,古代
  • 赞美山的古代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赞美山的古代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 宋 ·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 唐 · 陈陶《游子吟》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唐 ·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 唐 ·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唐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唐 · 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唐 · 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 唐 · 杜甫《清明》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 宋 · 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 宋 · 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 宋 · 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唐 · 杜甫《野望》

      青山路 —— 宋 · 韩淲《点绛唇·五月二日,和昌甫所寄,并简叔通》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唐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芝兰此日不倾倒,南山白石皆贤人 —— 唐 · 陈陶《将进酒·金尊莫倚青春健》

      醁亚蛮觥奉君寿,玉山三献春红透 —— 唐 · 陈陶《将进酒·金尊莫倚青春健》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唐 · 王维《辛夷坞》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 唐 · 柳宗元《早梅》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宋 · 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 宋 · 李觏《乡思》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 唐 · 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 唐 · 温庭筠《过分水岭》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 宋 ·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 宋 · 陆游《金错刀行》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 —— 唐 · 韩愈《示儿》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 唐 · 白居易《阴雨》

      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 唐 · 韩愈《示儿》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 清 · 郑板桥《山中雪后》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唐 ·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 清 ·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 唐 · 白居易《白云泉》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 唐 · 白居易《白云泉》

      天势围*野,河流入断山 —— 唐 · 畅当《登鹳雀楼》

      绿满山川闻杜宇 —— 宋 ·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 宋 · 司马光《客中初夏》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 唐 · 柳宗元《饮酒》

      我是xx中学的一名毕业生。我性格开朗、办事稳重、善于思考、自学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我的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操作技能强。是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毕业生。 作为即将踏入大学旅程的.莘莘学子,我满怀热情与追求,期待成功。高中三年来,思考、书籍和社会实践使我不断走向成熟,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人际关系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更,造就了xx趋成熟的思想,培养了我务实进取、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思想方面:我积极上进,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思想积极要求进步。

      在社会工作方面:我历任班长管等职务,长期为同学们服务,参与组织了各项有益活动,培养了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业余方面:我充分发挥在音乐方面的个性特长,积极参加了校园各项文艺活动,活跃在校内的各种文艺舞台上。此外,擅长打排球等各种球类,担任过长时间的排球队长,参加了历年的班级各种比赛。

      高中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

      本人自入学以为,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 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校期间,本人一直勤奋学*,刻苦钻研,通过系统地学*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由于有良好的学*作风和明确的学*目标,曾获得“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学*榜样。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阅读全文]...

2022-01-10 06:42:17
  • *:七律·到韶山

  •   《七律·到韶山》

      作者:*

      原文: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

      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1、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五代·张泌《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

      2、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

      3、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

      4、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5、故园:故乡,指韶山。

      6、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的领导。

      7、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

      8、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9、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派。

      10、高悬:高高举起。

      11、霸主鞭:指*武装,即蒋介石*武装。

      12、为有:因为有。

      13、多:增强激励。

      14、敢教:能令、能使。

      15、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16、喜看:高兴地看到。

      17、菽:豆类的总称。

      18、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19、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

      20、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翻译: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

      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

      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

      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

      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赏析: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同志1925年1月从上海回到韶山,建立*韶山支部,后又组织农会。1927年1月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度回到韶山,组织农运工作的同志开座谈会,听取党支部的汇报。以后由于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回过韶山,直至*以后1959年6月才回到韶山,在家乡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这首七律就是25日深夜写成。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韶山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一首在中国革命斗争性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的史诗。这首诗不仅写了历史,还写了现实,写了韶山人民在革命时期出生入死的斗争,以及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韶山人民改天换地的英勇的斗争精神,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展现了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的景象。

      诗一开头就说:“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逝川,是化用孔子的话,是说过去的日月。《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说自从离开韶山,在那可诅咒的旧社会,自己为革命东奔西忙,而韶山的乡亲们却遭受了无穷的灾难,**派的白色恐怖笼罩在韶山的上空,在韶山的大地上洒下了无数的革命先烈的鲜血,但是韶山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与*派进行了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终于在*的领导下,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离开家乡三十二年了,今天才回到韶山,看到的景象与以前大不相同了。韶山也像全国各地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不禁回想起过去,在那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期,韶山的人民真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韶山人民高举着革命的红旗,武装起来与*派进行斗争,从此经历了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日战争,三年*战争,韶山的人民从来没有畏惧过。一方面是韶山的人民高举起红旗为自己的*而斗争;一方面是*派高举起霸主的铁鞭,对革命的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韶山人民与*派的斗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是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的。他们从不气馁,从不退让,从不妥协,在他们的心里坚信一个真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韶山的先烈们牺牲了,但是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鲜血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社会主义的新天地,韶山地区也像全国各地一样,推翻了三座大山,驱走了黑暗,那黑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今是社会主义的新天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在这里提出,就是要人民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有着伟大的雄心壮志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m.ju.51tietu.net)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一家就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他们为*革命作出了何等伟大的贡献啊!过去了,旧社会的苦难的生活终于过去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过去了,一切封建剥削制度都过去了,都成了历史的陈迹了。现在*正在家乡的土地上,“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象,韶山的人民从清早起就在田地里紧张地劳动着,现在是在夕阳之下,万物都将休息了,鸟儿也要归巢了,这时候*看到了什么呢?他欢喜地看到韶山的水稻和豆类作物,被风一吹,掀起了重重的波浪,就在这种非常优美的景象下,遍地的英雄——也就是在农田里劳动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他们正趁着夕阳的美景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收工回家了。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韶山,但实际上概括了全国,事实上全国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全国的人民都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现在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全国形势一片大好。

    [阅读全文]...

2021-12-13 11:48:51
  • 七律到韶山写作背景

  • 写作
  • 七律到韶山写作背景

      七律到韶山一般指七律·到韶山。 《七律·到韶山》是现代诗人*所做的一首七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律到韶山写作背景,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律到韶山写作背景

      此诗属于七言律诗,作者是现代诗人*,这首诗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

      【原文】

      七律到韶山

      作者:*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翻译: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七律到韶山字词解释:

      ⑴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张泌《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⑵故园:故乡,指韶山。

      ⑶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的领导。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受奴役的贫苦农民。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⑷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派。高悬:高高举起。霸主鞭:指*武装,即蒋介石*武装。

      ⑸为有:因为有。多:增强激励。敢教:能令、能使。

      ⑹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变为社会主义的新*。

      ⑺喜看:高兴地看到。菽:豆类的总称。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⑻英雄:此指新*的农民。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七律到韶山背景:

      1959年6月,*巡视在罗瑞卿和周小舟陪同下,回到故乡,与当地干部谈粮食、水利等情况,批阅文件至深夜。去楠竹坨参拜父母墓地,访问邻里、故居,视察韶山学校,并与师生合影留念。沿途视察生产情况。设便宴请亲戚、烈属、老地下党员、老农协会员与老赤卫队员叙旧言欢。客人散去,*回到韶山宾馆松山住房后,诗思如潮,夜深不眠写下七律·到韶山。

      七律到韶山赏析:

      这首七律,记述了*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高远的思想境界。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逝川,是化用孔子的话,是说过去的日月。《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说自从离开韶山,在那可诅咒的旧社会,为革命东奔西忙,韶山的乡亲们却遭受了无穷的灾难,**派的白色恐怖笼罩在韶山的上空,韶山的大地上洒下了无数的革命先烈的鲜血,但是韶山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与*派进行了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在**的领导下,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回到韶山,看到的景象与以前大不相同了。韶山也像*各地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不禁回想起过去,在那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期,韶山的人民真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韶山人民高举着革命的红旗,武装起来与*派进行斗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战争,韶山的人民从来没有畏惧。一方面是韶山的人民高举起红旗为自己的**而斗争;一方面是*派高举起霸主的铁鞭,对革命的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韶山人民与*派的斗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是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的。他们从不气馁,从不退让,从不妥协,心里坚信一个真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韶山的先烈们牺牲了,但是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他们的鲜血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社会主义的新天地,他们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出了何等伟大的贡献啊!过去了,旧社会的苦难的生活终于过去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过去了,一切封建剥削制度都过去了,都成了历史的陈迹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象,韶山的人民从清早起就在田地里紧张地劳动着,在夕阳之下,万物都将休息了,鸟儿也要归巢了,这时候看到了什么呢?他欢喜地看到韶山的水稻和豆类作物,被风一吹,掀起了重重的波浪,就在这种非常优美的景象下,遍地的英雄也就是在农田里劳动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趁着夕阳的美景在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收工回家了。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韶山,但实际上概括了*,事实上*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的人民都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终于迎来了新*的成立。

      后世评价

      这首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庐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

      *历史贡献

      一、*引导*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领导*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人物评价

      *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人民的崇敬。**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

      【拓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理解诗意。

      2、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阅读全文]...

2021-12-01 11:22:36
  •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

  •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韶山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月19日在市安防协会领导的亲自带领下,我们带着对革命圣地的向往,怀着朝圣般的渴望,参观了*同志故里——韶山。我们不仅仅是去那里参观,更主要的是学*,深入的学*我党建党,建国的艰辛,学*那些革命烈士的英勇顽强,学**的思想精髓。

      韶山是*学*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在*的故乡韶山,深深地感受到了韶山人民对*的敬仰、爱戴和怀念。*那高达10.1米、两手卷握文稿、两眼炯炯有神地注视远方的铜像矗立于青松环绕的广场上。带着崇仰的心情看他的风貌,承受了许多风风雨雨,看他的历史,经历了多少枪林弹雨,在他的眼中,时刻散出坚贞不渝的品格。久久瞻仰,心系伟人,钦佩之情溢于言表。站在铜像前,仿佛能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激荡人心的巨人之声。站在铜像前,会使你增添一种无穷的力量。有一种“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的革命豪情。

      在*故居、在*铜像广场、在长沙市的大街小巷,我们都能深刻的'了解到,当年革命的火种,星星燎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能磨灭的烙印,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8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此次“红色之旅”,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我对*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新时期继续学*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幸福观、苦乐观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也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今天,我将把优良的革命传统带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带好队伍,牢固。

    [阅读全文]...

2021-12-24 23:24:48
  • 庐山诗词有哪些(赞美庐山美丽诗句)

  • 庐山,赞美,美丽
  • 文/墨梅最的话,就是只有一首为冠。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都有写。都盖不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这两首的锋芒。

    本人是江西人,自然是去过庐山的。奇秀甲天下不是吹的。首先来看看这两首诗,为啥能脱颖而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单单从纯写景的角度去分析,这首写庐山他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诗意通俗易懂,不用太多废话。就拿写颈联尾联来讲,说夸张又形象,将山之高大险峻,流之飞湍瀑争,表达的淋漓尽致,水从瀑布喷射而涌出,何其壮哉!最后一句作者大胆想象,这水不像人间水,倒有几分九天银河的神采,让读者恍若如临仙境,亦真亦幻,朦胧沉浸其间。

    作者李白,诗仙,谪仙人,青莲居士。善剑术,好饮酒,杜甫说他李白斗酒诗百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开篇两句语意**,直叙庐山长得啥样,千姿百态。光看这两句,比李白那首半个字都没法比。但牛就牛在转合两联,为啥这么说呢。由物及理,内涵丰富。不管作者身处庐山哪个位置,所看不过一石一树一壁一壑,并不能窥得全貌以发感慨。局限如坠迷雾,一时想到评判世间之事也是如此,角度不同,答案不同,片面性让自己的判断有失,不能摆脱主观上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弊端。所以说,作者既写庐山,又高于庐山,较太白,胜在立意,输在意境。

    苏轼,世称词圣、诗神。三苏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东坡居士,诗词书画,无一不精,还是个美食家(吃货)。

    我个人喜欢东坡诗多些,让人有所开悟。对生活学*,有很大帮助。

    [阅读全文]...

2022-05-08 04:39:16
  • 赞美荷花的诗词

  • 荷花,赞美,文学
  • 赞美荷花的诗词

      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荷花的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唐·孟郊《乐府三首》

      2、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唐·孟郊《乐府三首》

      3、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唐·孟郊《乐府三首》

      4、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山居即事》

      5、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南朝·民歌《西洲曲》

      6、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唐·孟郊《乐府三首》

      7、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唐·卢照邻《曲池荷》

      8、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唐·孟郊《乐府三首》

      9、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宋·张孝祥《卜算子》

      10、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宋·宋伯仁《荷花》

      11、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宋·《柳永甘草子》

      12、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江镇》

      13、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唐·郑谷《莲叶》

      14、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5、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宋·杜衍《咏莲》

      16、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宋·苏泂《荷花》

      17、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先秦·屈原《离骚》

      18、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唐·杜甫《狂夫》

      19、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先秦·屈原《离骚》

      20、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元·吴师道《莲藕花叶图》

      21、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宋·苏泂《荷花》

      22、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唐·骆宾王《京兆府栽莲》

      23、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唐·温庭筠《莲》

      24、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宋·杜衍《咏莲》

      25、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宋·范成大《满江红》

      26、*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宋·张文潜《莲花》

      27、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宋·秦观《词笑令》

      28、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宋·崔复初《湖边》

      29、*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宋·朱淑真《新荷》

      30、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宋·湛道山《荷花》

      31、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金·完颜畴《池莲》

      32、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宋·王月浦《荷花》

      33、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唐·李白《采莲曲》

      34、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5、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宋·释仲殊《荷花》

      36、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唐·李群玉《北亭》

      37、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

      38、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宋·秦观《词笑令》

      39、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宋·董嗣杲《荷花》

      40、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宋·欧阳修《荷叶》

      41、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唐·欧阳炯《女冠子》

      42、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宋·杜衍《雨中荷花》

      43、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宋·刘颁《雨后池上》

      44、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45、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宋·杨万里《红白莲》

      46、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4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8、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宋·欧阳修《渔家傲》

      49、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唐·白居易《采莲曲》

    [阅读全文]...

2022-01-01 09:58:20
  • 赞美祖国锦绣河山的话(赞美祖国锦绣河山的诗词)

  • 赞美,祖国
  • 如果说,要给十月着色

    最贴合的必定是那一抹中国红

    关山飞渡,披荆斩棘

    祖国在风雨兼程中

    刻下了第72道金色年轮

    如果要用什么来为祖国庆祝

    那应该是去走走看看祖国的

    那些历史积淀和焕发新生的角落

    去拥抱每一座秀美的山

    去和每一条河流热情歌唱

    N a t i o n a l D a y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

    记录走过的足迹

    铭刻历史的荣光

    并给予未来无限的可能

    “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

    你呢,是否已想好了下一段

    要踏上的征途,要创造的风景?

    纳拓愿和你一起往前

    在生活上在人生里

    同往漫漫征程,共赏锦绣河山

    [阅读全文]...

2022-01-25 06:10:45
  • 赞美春雨的诗词

  • 赞美,春雨
  • 赞美春雨的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词了吧,诗词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诗词才是好的'诗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春雨的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春小雨》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之际,细雨微风下,远看草*青,天地一派清新自然。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昨夜小楼听春雨,深巷传来叫卖杏花声,时光静好,研磨写字,品茶赏景。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降雨、润泽万物,读来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日傍晚一场雨,潮水渐涨,有了一幅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美景。

      【宋代】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春日的湖光美景,燕子归来,桃花盛开,春雨断桥,小舟摆渡,诗以意趣剪裁景物。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场雨,大地湿润,空气清新,旅舍青翠,一杯薄酒,与友相别。

      《渔歌子》

      【宋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披蓑衣,戴斗笠,斜风细雨中看白鹭飞,桃花落,鱼游浅底。

      《谒金门·春雨足》

      【五代】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春雨贵如油,雨后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阅读全文]...

2022-04-13 06:18:58
  • 赞美春天的诗词

  • 春天,赞美,抒情
  • 1、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2、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5、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牛峤《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

    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7、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刘方*《代春怨》

    8、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9、一年一度,烂漫离披,似长江去浪。——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2、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杜甫《清明二首》

    13、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5、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16、春水碧于天,花窗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1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19、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2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3、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24、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5、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午天》

    26、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

    27、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28、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0、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31、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32、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3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34、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35、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白居易《春题湖上》

    36、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37、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张旭《山行留客》

    38、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3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40、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4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42、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4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44、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王涯《春游曲》

    45、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46、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辛弃疾《满江红》

    47、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48、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49、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50、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5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阅读全文]...

2022-03-05 11:49:42
赞美韶山的诗词 - 句子
赞美韶山的诗词 - 语录
赞美韶山的诗词 - 说说
赞美韶山的诗词 - 名言
赞美韶山的诗词 - 诗词
赞美韶山的诗词 - 祝福
赞美韶山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