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诗词

关于有意思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意思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意思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意思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31) 说说(68) 名言(4) 诗词(2k+) 祝福(1) 心语(119)

  •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

  • 苏轼,阅读,文学
  •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

      苏轼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大家看看下面的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1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2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3

      【原文】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译文】

      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停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止住的时候。

      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其实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不需要外力的洗刷。

      我本想学“乘桴”退出官场,现在不用了,孔子的主意对我来说是用不着了。如今政局转为*和,我也是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

      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生所不曾有过的。

    [阅读全文]...

2022-02-11 05:12:22
  • 海内的意思及诗词

  • 海内的意思及诗词

      导语:“海内”的意思是: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内的意思及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内的意思

      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现在,一般认为大西洋以东太*洋以西算是“海内”。

      海内的成语

      海内鼎沸: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海内无双:海内:四海之内,旧指*,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海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原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古诗介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诗词赏析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阅读全文]...

2022-07-21 15:14:25
  •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

  • 苏轼
  •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

      苏轼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大家看看下面的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1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2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关于苏轼的诗词及意思3

      【原文】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译文】

      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停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止住的时候。

      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其实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不需要外力的洗刷。

      我本想学“乘桴”退出官场,现在不用了,孔子的主意对我来说是用不着了。如今政局转为*和,我也是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

      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生所不曾有过的。

    [阅读全文]...

2022-01-07 04:41:34
  • 形容初夏的诗词及意思

  • 初夏,阅读,文学
  • 形容初夏的诗词及意思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初夏的诗词及意思,欢迎阅览。

      初夏

      [chūxià]

      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

      释义

      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农历四月,进入夏季,气温回暖,四月有孟夏、阴月、梅月的别称。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造句

      1、初夏,石榴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

      2、初夏的夜晚,不知道是谁又将黑色的墨汁罐子在天上给打翻了,白天还崭新洁白的画纸被染黑了。很快整个天空都被黑色渗透,这时繁星点缀着夜空,才显得格外的明亮。

      3、初夏的夜不再寂静,蛙声一片,东边那个好象在诉说着凄婉的爱情,西边那方好似在笑谈人生的美梦,也许来到这个世间是上天赋予的缘分,活着就是幸福。

      4、路旁遮阴的钻天杨,田野上一望无垠的葡萄架,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绚丽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吸着花蜜,辛苦地飞来飞去。

      5、四,情窦初开。诡异的春风,悄然漫过初夏的河堤。听说石榴花开过,而我依然还在春的背后,匆忙整理着岁月过往的思绪。踏上四的沙滩,是谁,在云天之外呼唤着我?用夏潮湿的声音。春,初容已改。

      6、初夏的夕阳洒在河面上,那夕阳的'余辉随着微波来回荡漾。几艘渔船在河上游荡,另有几艘在岸边休息,就这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

      7、初夏的四,是家乡栀子花盛开的季节,菜园里,屋檐前后的栀子花热热闹闹地竞相开放,花瓣白洁透亮、层层叠叠,似一张张含羞少女的笑靥。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时不时引来成双成对的蝴蝶在花丛中相依相绕。

      8、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9、初夏是美的,那是有别于艳阳春的另一种美。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百卉争妍,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该用什么词来简括初夏的景色呢?“绿肥红瘦”?不,那写的是暮春花事;“绿暗红稀”这才差不离。

      10、初夏的阳光并不像盛夏那样酷辣,而是给人像春天般的暖意……金黄色的阳光透过白灰色的云朵,呈现出谈红色的朝霞与火红色的云彩……变化无穷,美伦美幻。

      11、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了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12、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13、初夏的晚风,带着枣花和月季花的幽香,飘进这间简朴而舒适的客厅。

      14、初夏,紫藤花在这个时候开得最旺盛了,一串串紫藤花就像一串串已经成熟的晶莹剔透的大葡萄挂满枝头,就像一座紫色的宫殿,那铺满了地的花瓣,就像一条淡紫色的地毯美丽极了!

      15、夏天是炎热的,根据夏天不同的炎热程度,可以分为初夏、盛夏和残夏。

      形容初夏的诗词

      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2、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3、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5、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6、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7、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9、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贾弇《孟夏》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11、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13、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4、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白居易《宴散》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韩愈《送刘师服》

      1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9、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20、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21、清风破暑连三日、——王挥《过沙沟店》

      2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3、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24、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1-19 19:46:14
  • 诗词歌赋是什么意思

  • 诗词歌赋是什么意思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羡慕我觉得诗词歌赋是什么意思,欢迎大家参考。

      歌字从哥从欠。“哥”字从二可,可字义为“肩挑、荷担(以运送土石)”,即服徭役;二可上下叠加所造成的“哥”,表示的是“服过二次徭役、资深服役者”。“欠”即“欠身”,指上半身动作、胸部动作。“哥”加“欠”表示“资深服役者的胸部动作”、“资深服役者用声音抒发胸怀”。故“歌”本义是:资深服役者传唱、吟诵的民谣。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歌指韵歌赋,是讲究格律的韵文,是韵文赋的一种,是律赋的分支,是骈赋的*亲,主要以歌韵的节奏来行赋文,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字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赋或新赋。因为辞赋,目前可划分为:传统辞赋、白话辞赋、新赋、诗赋、词曲体辞赋等。赋其实就是古代的散文。

      诗,旷世绝宇几人知?尽情时,方显我才思。

      词,如痴如醉如着迷。细读来,句句都神奇。

      歌,随风飞到西柏坡。遇知音,知音从此多。

      赋,东方巨龙狂起舞。起舞时,抖落风和雨。

    [阅读全文]...

2022-01-29 14:59:51
  • 形容初夏的诗词及意思

  • 初夏
  • 形容初夏的诗词及意思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初夏的诗词及意思,欢迎阅览。

      初夏

      [chūxià]

      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

      释义

      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农历四月,进入夏季,气温回暖,四月有孟夏、阴月、梅月的别称。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造句

      1、初夏,石榴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

      2、初夏的夜晚,不知道是谁又将黑色的墨汁罐子在天上给打翻了,白天还崭新洁白的画纸被染黑了。很快整个天空都被黑色渗透,这时繁星点缀着夜空,才显得格外的明亮。

      3、初夏的夜不再寂静,蛙声一片,东边那个好象在诉说着凄婉的爱情,西边那方好似在笑谈人生的美梦,也许来到这个世间是上天赋予的缘分,活着就是幸福。

      4、路旁遮阴的钻天杨,田野上一望无垠的葡萄架,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绚丽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吸着花蜜,辛苦地飞来飞去。

      5、四,情窦初开。诡异的春风,悄然漫过初夏的河堤。听说石榴花开过,而我依然还在春的背后,匆忙整理着岁月过往的思绪。踏上四的沙滩,是谁,在云天之外呼唤着我?用夏潮湿的声音。春,初容已改。

      6、初夏的夕阳洒在河面上,那夕阳的'余辉随着微波来回荡漾。几艘渔船在河上游荡,另有几艘在岸边休息,就这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

      7、初夏的四,是家乡栀子花盛开的季节,菜园里,屋檐前后的栀子花热热闹闹地竞相开放,花瓣白洁透亮、层层叠叠,似一张张含羞少女的笑靥。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时不时引来成双成对的蝴蝶在花丛中相依相绕。

      8、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9、初夏是美的,那是有别于艳阳春的另一种美。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百卉争妍,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该用什么词来简括初夏的景色呢?“绿肥红瘦”?不,那写的是暮春花事;“绿暗红稀”这才差不离。

      10、初夏的阳光并不像盛夏那样酷辣,而是给人像春天般的暖意……金电影的阳光透过白灰色的云朵,呈现出谈红色的朝霞与火红色的云彩……变化无穷,美伦美幻。

      11、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了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12、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13、初夏的晚风,带着枣花和月季花的幽香,飘进这间简朴而舒适的客厅。

      14、初夏,紫藤花在这个时候开得最旺盛了,一串串紫藤花就像一串串已经成熟的晶莹剔透的大葡萄挂满枝头,就像一座紫色的宫殿,那铺满了地的花瓣,就像一条淡紫色的地毯美丽极了!

      15、夏天是炎热的,根据夏天不同的炎热程度,可以分为初夏、盛夏和残夏。

      形容初夏的诗词

      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2、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3、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5、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6、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7、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9、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贾弇《孟夏》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11、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13、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4、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白居易《宴散》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韩愈《送刘师服》

      1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9、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20、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21、清风破暑连三日、——王挥《过沙沟店》

      2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3、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24、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阅读全文]...

2022-06-14 17:47:01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词的意思及诗意

  • 诗意,阅读,文学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词的意思及诗意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词的意思及诗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原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意思: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诗意:

      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盖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经离乱战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赏析: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阅读全文]...

2021-11-25 01:08:19
  • 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赏析古诗词

  • 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赏析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只黄鹂鸣翠柳全诗的意思赏析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这首《绝句》是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绝句》全诗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原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赏析1

      这首绝句,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全诗词中并无人的出现,比如第一句第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都是远处的情景,黄鹂,翠柳,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白鹭,青天,也是一种色差,给人一种很强的代入感。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一种由远及*的写法,从窗外望去,山顶还有着白雪未曾消融,门前已有船只在漂泊。

      写春日景象,但是未言春,却处处有春的存在,诗中无我,却处处都是由我而观出的景。

      《绝句》赏析2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 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 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 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 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绝句》赏析3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阅读全文]...

2022-01-19 02:38:34
  • 梅花诗王安石诗意(梅花古诗词的意思)

  • 诗意,梅花
  •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阅读全文]...

2022-02-17 00:52:11
  • 所见古诗的意思翻译(诗词所见的解释与原文)

  • 解释
  • 所见

    [ 清 ]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阅读全文]...

2022-01-07 19:16:02
当前热门
有意思的诗词 - 句子
有意思的诗词 - 语录
有意思的诗词 - 说说
有意思的诗词 - 名言
有意思的诗词 - 诗词
有意思的诗词 - 祝福
有意思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