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风的诗词

关于有关国风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国风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国风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国风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6) 语录(14) 说说(16) 名言(899) 诗词(648) 祝福(1) 心语(102)

  • 国风卫风伯兮诗词

  • 阅读,文学
  • 国风卫风伯兮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风卫风伯兮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古诗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译文翻译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

      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注释解释

      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杰”。

      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适(dí):悦。

      杲(gǎo):明亮的样子。

      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背:屋子北面。

      痗(mèi):忧思成病。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题旨、背景,《毛诗序》解释为:“《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意思是说:理想的政治不应该使国人行役无度,以至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实际所谓“刺”在诗中并无根据,不过作者所表达的儒家政治理想,却是符合诗中女主人公的愿望的。

      诗文赏析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

      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评判为“正义”,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国家给军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写妻子怀念从军的丈夫的诗篇,通常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为丈夫而骄傲——这骄傲来自国家、来自群体的奖勉;思念丈夫并为之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个人的内心。《卫风·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

      诗一开篇,写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口气中带着亲切感。这位丈夫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于: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的。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假定一个军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东家串西家,哪怕并无不轨之举,他也不能够安心。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所以,社会尤其需要鼓励军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此诗不管是出于什么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妇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拟写),这样写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后来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此篇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尽管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军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潘岳《寡妇赋》用此诗为典故,有云:“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疼……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诗中未从正面写出,而又确实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终不能归来的忧惧。这一点是理解第三、四两章所描写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与难以排遣的痛苦之情的基础。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

      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拿《卫风·伯兮》来说,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

      在艺术构思上,全诗采用赋法,边叙事,边抒情。紧扣一个“思”字,思妇先由夸夫转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无心梳妆到因思夫而头痛,进而再由头痛到因思夫而患了心病,从而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跌宕之势。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以及冲突的辗转递升,既脉络清晰,又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使人物形象具有饱满的精神内涵。同时,诗情奇崛不*,充满辩证色彩。

    [阅读全文]...

2022-02-10 09:54:24
  • 国风桧风隰有苌楚诗词

  • 国风桧风隰有苌楚诗词

      古诗原文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译文翻译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枝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知不烦恼。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花儿美。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没有家拖累。

      低洼地上长羊桃,果实累累挂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家需关照。

      注释解释

      桧(kuài)风:即桧地的乐调。桧,又写作“郐”。桧地在今河南郑州、新郑、荥阳、密县一带。周*王初,桧国为郑武公所灭,其地为郑国所有。

      隰(xí):低湿的地方。苌(cháng)楚:蔓生植物,今称羊桃,又叫猕猴桃。

      猗(ē)傩(nuó):同“婀娜”,茂盛而柔美的样子。

      夭(yāo):少,此指苌楚处于茁壮成长时期。沃沃:形容叶子润泽的样子。

      乐:喜,这里有羡慕之意。子:指苌楚。

      华(huā):同“花”。

      无家:没有家庭。家,谓婚配。《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

      实:果实。

      无室:没有家室拖累。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代《诗经》研究者的看法多有分歧,李长之以为“这是爱慕一个未婚的男子的恋歌”。高亨也说“这是女子对男子表示爱情的短歌”。。程俊英《诗经注析》认为“桧国在东周初年被郑国所灭,此诗大约是桧将亡时的作品”。

      诗文赏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自叹不如草木快乐。如果只着眼文本,就诗论诗,其内容并不复杂隐微,甚至可以说是较简明直露,诗中反复表达的,无非是羡慕羊桃生机盎然,无思虑、无室家之累,意明语晰,无可争议。至于诗人为何产生这一奇特的心理,则是见仁见智不一:或说是赋税苛重,或说是社会乱离,或说是遭遇悲惨,或说嗟老伤生,但谁也无法坐实其事。不过,从此诗企羡草木无知无室的内容观之,诗人必然有着重大的不幸,受着痛苦折磨,才会有“人不如草木”之感。

      全诗三章,每章二、四句各换一字,重复诉述着一个意思,这是其感念之深的反映。第一章从羊桃的枝条说起,羡慕其无知而又无忧之乐。首两句起兴,先从客观外物入笔,“隰有苌楚”即是说宽广的沼泽地带长满了羊桃呈现一片繁盛的景象。然后彼而此起,从羊桃而联系人的思想。人在乱离时期,受尽生活的折磨,感到生无乐趣,而看到羊桃的“猗傩其枝”,总不免产生羡慕之情。而羊桃似乎又有意挑逗,将枝条长得“夭之沃沃”,以炫耀其美丽,因为植物是见其华美而不见其忧愁,而人在“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乐记》)的时候,就会深感其乐并“乐子之无知”。这是因为植物只有生长之灵魂而人却有理性之灵魂,两者所差异,形成如此的结果。

      第二章是从羊桃的花说起,羡慕其无家而无累之乐。花草无知,只是尽情开放,人生有情,不免受到家室之累。困而人见花草而羡其无拘无束,自是顺理成章之事。这章说“乐子之无家”,反而兴起人有家而不乐,与前章句式相同,只是“花”与”家”之别,其意思则更深入一层。面对羊桃花的欣欣向荣,自不殆而生羡意,其厌世思想,尤为深沉。那种“龙种自与常人殊”的特权思想,也随之一扫而净。

      第三章是从羊桃的`果实说起,羡慕其无室而无忧之乐。“家”与“室”义同,此章是从前章的“家”而来,进一层说明“豺狼在邑龙在野”的时候,那些贵族子弟“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杜甫《哀王孙》),更是感到家室之累为苦。此章乐苌楚之无室,反兴人以有室而不乐,亦显示了亡国之音的沉痛至极。桧国失国,贵族反受家室之景,见羊桃兴盛而生悲愁,自是人之常情。植物没有感情,不为痛苦所困,没有家室之愁,实在是值得羡慕。这是无可奈何的想法,表现了贵族阶级在国破家亡之际的强烈不满与无限怨愤。

      此诗作者因为不能从忧患中解脱出来,便觉得草木的无知无觉,无家无室是值得羡慕的。在写法上,此诗是采用衬托对比,用羊桃“夭之沃沃”之乐,来衬人的无室无家之苦。诗人更不必说自家的痛苦,只是羡慕苌楚之乐,苦与乐同时对比,尤显苦者越苦,乐者越乐。诗人让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艺术外化寓深情于诗外,不说一句苦,而苦自深。凡苦之不可言者,自是苦已不堪,这是给人从诗外去体会的弦外音、言外旨与诗外味。诗中说的贵族亡国之愁,而受尽奴隶主贵族的压迫与剥削,生活倍受困苦的奴隶,其苦自不堪言,连一棵羊桃也不如。这也是从诗外所得的体会,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揭露得更深刻,更显艺术的感染力量。

    [阅读全文]...

2022-07-09 11:58:44
  • 国风卫风伯兮诗词

  • 国风卫风伯兮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风卫风伯兮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古诗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译文翻译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

      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注释解释

      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杰”。

      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

      适(dí):悦。

      杲(gǎo):明亮的样子。

      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背:屋子北面。

      痗(mèi):忧思成病。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题旨、背景,《毛诗序》解释为:“《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意思是说:理想的政治不应该使国人行役无度,以至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实际所谓“刺”在诗中并无根据,不过作者所表达的儒家政治理想,却是符合诗中女主人公的愿望的。

      诗文赏析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

      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评判为“正义”,从事这场战争的群体和它的领导者,总是要勉励群体中的成员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牺牲。国家给军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因此,写妻子怀念从军的丈夫的诗篇,通常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为丈夫而骄傲——这骄傲来自国家、来自群体的奖勉;思念丈夫并为之担忧——这种情绪来自个人的内心。《卫风·伯兮》就是典型的这种诗篇。

      诗一开篇,写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口气中带着亲切感。这位丈夫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于: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的。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假定一个军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东家串西家,哪怕并无不轨之举,他也不能够安心。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所以,社会尤其需要鼓励军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此诗不管是出于什么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妇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拟写),这样写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后来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此篇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尽管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军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潘岳《寡妇赋》用此诗为典故,有云:“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疼……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诗中未从正面写出,而又确实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终不能归来的忧惧。这一点是理解第三、四两章所描写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与难以排遣的痛苦之情的基础。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

      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拿《卫风·伯兮》来说,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

      在艺术构思上,全诗采用赋法,边叙事,边抒情。紧扣一个“思”字,思妇先由夸夫转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无心梳妆到因思夫而头痛,进而再由头痛到因思夫而患了心病,从而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跌宕之势。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以及冲突的辗转递升,既脉络清晰,又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使人物形象具有饱满的精神内涵。同时,诗情奇崛不*,充满辩证色彩。

    [阅读全文]...

2022-04-18 20:51:36
  • 中国风凄美感人爱情古诗词

  • 感人,凄美,爱情
  • 熟读熟背古诗有利于文化的传承,爱情诗词,这种世间最为浓烈的情感,经过万千人的传诵,已成为经典。你能够脱口而出关于爱情的古诗句吗?下面是由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风凄美感人爱情古诗词”,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国风凄美感人爱情古诗词(篇一)

    1.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清稗类钞》

    2.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3.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4.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5.君当如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佚名《孔雀东南飞》

    6.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7.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9.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绸缪》

    10.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2.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13.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14.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15.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16.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17.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

    20.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中国风凄美感人爱情古诗词(篇二)

    2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22.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3.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2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5.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26.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7.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

    28.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野有蔓草》

    29.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30.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佚名《留别妻》

    31.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32.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33.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34.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3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36.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37.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3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9.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40.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诗经·出其东门》

    中国风凄美感人爱情古诗词(篇三)

    41.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42.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43.但使两心相照,无风无月何妨。——周炼霞《寒夜》

    4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秋风词》

    45.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46.别后不知君远*。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47.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阅读全文]...

2022-05-29 07:05:59
  • 最新浅析新国风派的诗词创作风格

  • 创作
  • 最新浅析新国风派的诗词创作风格

      让我们先来温*一下清/赵翼的论诗第一首:“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过细去领会这首诗,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精力专争吵写诗是要尊古还是要创新了。你看人家25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我相信,既然存在既得利益着,再吵100年也不会有结果,作为“弱势群体”,草根诗词爱好者还是停止争论,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由于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争论,我们需要找到一种与自己的创作理念相同或相*的流派,去支持他,看着他壮大。

      上一次,我在135、探索如何用创新语码来进行诗词创作中提到过,当代中国诗词的出路在新国风派之中,我认为,百诗百联百家谈中的旧瓶新酒派比较接*新国风派。新国风派也许不是中国诗词的唯一出路,但它代表了中国诗词探索的一个方向。因此,我们需要理清什么是新国风派。

      一、新国风派追求诗词创作的四化,即:“时代化、精品化、大众化、市场化”,我认为这四个方向都是正确的,这四化之中,精品化、市场化我本人也许做不到,但时代化、大众化我完全可以做到,那我就去做。

      二、新国风派追求“古为今用、格律严谨、语言流畅、用词大众化”。使“外行读之有味,内行读之有道”。这个与旧瓶新酒派理念完全一致。我本人反对无尺寸的放松格律要求,也反对以律害意,支持诗词用语时代化甚至未来化,这些理念是一致的。

      三、新国风的读者,定义为当代人民群众。古代的诗人写诗就是为当时的读者服务的。就拿填词来说吧,它实际上是一种歌词,是由歌女唱给那时候的观众听的。不是我们在*里、在小圈子里互相把玩的尤物。因此,我们写诗要想有读者、能传播,也需要那些不弄诗的人民大众喜欢,才算成功。

      四、新国风派主张“用新词、写真诗”,倡导一种新的“国风”运动,在我看来,新诗是泊来品,旧诗是国粹,新国风就是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去创造新国粹,并力争在守旧与新诗之间找到一条中庸之道,让汉诗走向世界。

      五、新国风提倡诗词市场化,同时反对诗词庸俗化?因为新国风提倡用大众化语言创作诗词,就造成用新国风方法创作诗词入门容易,但创造精品实则更难,他要求用熟悉的语言去创造高品位的作品,就像要厨师用萝卜白菜去做国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那种认为新国风好学的认知完全是一种误解。

      昨天,我试着按照新国风派的理念填写了一首忆江南.一打中国梦,让我感觉用群众语言创作诗词,更顺畅,更贴切。尽管其中可能还残存着许多传统的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刻意地把传统风格与后现代风格隔裂开来。

      忆江南.一打中国梦/爱莲郎

      中国梦,最梦大团圆。七子归来齐畅饮,九州和美尽开颜。无处不同天。

      中国梦,再梦大繁荣。万曲潮歌千曲诵,秦时明月汉时风。今又喜相逢。

      中国梦,三梦大和谐。宇内常闻中土乐,人间不见美军靴。友爱要多些。

      中国梦,四梦大和*。龙象熊驴均有舍,儒耶穆释道间行。人类得安宁。

      中国梦,五梦是公*。不以强邻欺弱小,要为中道爆雷声。夜尽日初升。

      中国梦,六梦爱民生。四海联通求发展,八方修好显神通。教我万民丰。

      中国梦,七梦幸福家。福瑞安康生寿囍,祥云紫气罩中华。处处乐哈哈。

      中国梦,八梦大中华。今古文明添领袖,神州独竖一枝花。真的顶呱呱。

      中国梦,九梦地球村。便利时空窝渐小,和*共处乐为邻。天下一家亲。

      中国梦,十梦五洲同。黑白黄棕皆手足,亚非欧美任西东,日日沐和风。

      尽管我写得不是很好,但我敢去尝试,这说明大部分诗词爱好者都能写,那为什么说用新国风方法创业诗词入门容易创造精品更难呢?!下面就让我举几个例子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从直观上了解新国风派的.创作风格吧。

      一、高占祥的诗

      飞船

      驰电崩雷破九天,拿云揽月复何难?临空只觉山河小,放眼才知宇宙宽。

      竹

      高作旗杆尖作枪,一逢春雨绿成行。虚心傲骨凌云志,历尽风霜不肯黄。

      迎春花

      沉沉积雪绕窗台,鸟未欢歌蝶未来。豪气不须春日暖,当先率领百花开。

      雄鸡吟

      头顶红冠不必裁,羽毛无事扫尘埃。*居不作低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登山

      一派迷云万仞山,懦夫闲话莫能攀。勇士起于山脚下,不到巅峰不肯还。

      行路谣

      水路不通山路通,若无山路可航空。前途未必阳关道,踏破艰难气自雄。

      常回家看看

      春色依稀往事存,前途何必只飞奔。花于谢后终成果,树到高时不忘根。

      恰此风光游闹市,知谁霜雪立寒门?人生行孝须当日,莫待他年忆旧恩。

      家和之道

      *生风雨赖相扶,得失无须太在乎。能快乐时须快乐,该糊涂处就糊涂。

      饶舌从来非巧妇,装聋未必是愚夫。一壶美酒全家醉,莫与他人赛有无。

      看吧!这就是新国风诗词,看似简单,实则每首诗都润藏哲理,用群众语言写诗就如比用萝卜白菜做菜,学易实难,一点不注意就可能落入俗套。

      二、赵缺作品

      进口浴缸

      陶瓷舶来品,万里沐风尘。未蓄华清水,先邀富贵人。

      惊他一缸价,是我十年薪。我亦非贫者,淮河有难民。

      三、空林子作品

      鹊桥仙

      桃花谢了,黄花谢了,转眼春秋如梦。飘零未必到天涯,却只恨、风轻花重。

      繁华也好,孤清也好,到老一般无用。芳龄总是要人猜,又不许、那人猜中。

      四、马韧作品

    [阅读全文]...

2022-05-15 05:48:03
  • 关于诗经国风之邶风第九篇诗词含英文

  • 诗经,英文
  • 关于诗经国风之邶风第九篇诗词含英文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国风之邶风第诗词含英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

      深則厲、淺則揭。

      有瀰濟盈、有鷕雉鳴。

      濟盈不濡軌、雉鳴求起牡。

      雝雝鳴鴈、旭日始旦。

      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pao you ku ye

      the gourd has [still] its bitter le*es ,

      and the crossing at the ford is deep .

      if deep , i will go through with my clothes on ;

      if shallow , i will do so , holding them up .

      the ford is full to overflowing ;

      there is the note of the female pheasant .

      the full ford will not wet the axle of my carriage ;

      it is the pheasant calling for her mate .

      the wild goose , with its harmonious notes ,

      at sunrise , with the earliest dawn ,

      by the gentleman , who wishes to bring home his bride ,

      [is presented] before the ice is melted .

      the boatman keeps beckoning ;

      and others cross with him , but i do not .

      others cross with him, but i do not ;

      i am waiting for my friend .

    [阅读全文]...

2022-01-07 15:57:50
  •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

  • 诗经,古诗文
  •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

      《国风》是收集在*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

      《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其中以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为多。宋代郑樵说《风》是地方特色的歌谣,为“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所喜唱,朱熹也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所以《风》的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以及对歧视、遗弃妇女的批判。本文将对《风》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分类赏析,以便比较清晰的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婚恋生活,并从中得到启发。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早产生于商代,其他大多数属于周代,最晚的大约创作于春秋中叶,总共历时五六百年。今本《诗经》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160篇,朱熹《诗集传序》中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可知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程俊英主编的《诗经注析》例举了《风》中的77篇婚恋诗,可以知道160篇《风》中有一半的诗歌都是婚恋诗。这些婚恋诗展现了诗经时代男女之间比较自由的恋爱生活,里面有率真大胆的表白,也有对不合理的婚姻的批判,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的恋爱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描述了在婚恋生活里的忧喜得失,变化离合。我从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的婚恋感情的角度,把《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作品,从恋爱到婚姻的各个阶段作一个简单大致的分类,以便欣赏。

      一、男女约定婚姻之前的阶段。

      (一)对于女子到了适当年龄尚无爱人,唯恐耽误了美好青春的心理。《召南·摽有梅》里描述的非常真切: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在古代民间的仲春时节有“会男女”的风俗,《周礼·媒氏》中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此诗应该是描写当时女子以梅投男的情景,将梅子投向心仪的男子,内心中急切的盼望着答复,诗中通过“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三组情感的递进,将女子内心的悸动和情绪跃然纸上

      (二)对于男子,如果遇到了心仪的女子便会对她专一执着的表达爱慕之情。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古代采集通常是女子的事,可以知道被怀念者应该是位女子,闻一多曾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所以怀者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岁兮”,相思呈指数倍增长。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形象浪荡的美男子,一个温柔隽永的女子和一场铭心刻骨的爱情。这种对爱情的执著而又热烈的情感在《郑风·出其东门》中还有更为深刻的表达: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这首诗的大概说的是东门的游女虽然“如云”、“如荼”,都不是我所属意的,心中只有那位“缟衣綦巾”的姑娘,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仪女子的爱慕,更多了一层对该女子的专一执着之情。在国风中描写男女爱慕的还有很多,如《召南·野有死麋》和《郑风·出其东门》,以及描写女子对心上人倾慕之情的《唐风·有杕之杜》和《桧风·羔裘》等。

      (三)表现两情未通,单方面的爱慕与惆怅的诗歌,《周南·汉广》中“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游女”求之不得的失望和感伤之情。又如《郑风·东门之墠》的“室迩人远”和《秦风·蒹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都是描述追求意中人受到了阻碍。当家庭礼教或封建世俗的阻挠不能嫁给情郎时, 诗经时代的男女也会表现出勇敢的反抗精神。例如《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描写女子对爱情自由的向往与追求,面对父母的阻挠,“之死矢靡它”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类似女子抗拒逼婚的还有《召南·行露》等。有的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甚至愿意抛弃为封建社会的各种社会束缚而私奔。如《鄘风·蝃蝀》、《王风·大车》等都有描述。

      二、男女恋爱和嫁娶的阶段

      青年男女经过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卫风·木瓜》)的定情阶段之后,《风》还记载各种各样抒写男女约会的诗,例如一对恋人相约在桑间濮上:“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卫风·桑中》),或相约在城墙的一角见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或女子在城楼上焦急的等待情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郑风·子矜》),再或者描写情人相约出游的《王风·君子阳阳》、《王风·丘中有麻》、《郑风·溱洧》、《郑风·野有蔓草》、《陈风·东门之杨》以及《齐风·东方之日》等。也有些诗描写男女情人之间闹别扭而苦恼,例如《郑风·狡童》:“不与我言”而“使我不能餐兮”、“不与我食”而“使我不能息兮”。不过《国风》中男女之间哀怨的爱情诗毕竟属小部分,这里就不过多探究,接下来便赏析一下婚姻诗。

      古时的婚姻都讲究名正言顺,《豳风·伐柯》中以伐柯喻娶妻要有媒人,说明当时男女婚姻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从《郑风·将仲子》和前面提到的《鄘风·柏舟》就能看出父母会干涉子女的恋爱活动。所以男女双方要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后,男子筹备迎娶,女子准备嫁妆,方能举行婚宴。《国风》对女子待嫁时的心情有非常多的描述,主要集中描写女子期盼未婚夫早日登门迎娶的急切心情。例如《邶风·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这首诗所歌咏的正是一位年轻女子对情人又喜悦、又焦躁的等候,期盼心上人早日渡过济水迎娶自己。又如《齐风·著》中的“俟我于著”就能看出新娘的注意力集中在新郎身上,展现了新娘想把新郎仔细端详一番的急切心情。

      《诗经·国风》中描写婚礼的诗句也是有不少的,如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先是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然后表示对婚后的祝愿,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硕果累累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婚礼上贺新郎新娘的诗还有《周南·螽斯》、《周南·樛木》、《唐风·绸缪》等等。

      又如描写婚礼过程的《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认为此诗为国君的婚礼。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认为此诗为诸侯的婚礼。虽然争议,但可以肯定是,从送迎新娘的车队之盛可以看出这是个贵族的婚礼。《国风》中描写贵族婚礼的,还有描述齐文姜出嫁盛况的《齐风·敝笱》、王室女出嫁的《召南·何彼秾矣》和《邶风·燕燕》等等。

      三、男女婚后生活的描写

      《诗经·国风》中对男女婚后生活的描述无非两种,一种是幸福美满,例如《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 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中的夫妇在凌晨对话安排一天的生活,充分反映婚后小家庭的幸福温馨,令人羡慕。另一种便是女性遭到不好的待遇。如长篇诗《卫风·氓》和《邶风·谷风》,诗中的女主人公口述了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作为被害者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的现象。像类似的弃妇哀怨诗还有《召南·江有汜》、《邶风·终风》、《邶风·日月》和《王风·中谷有蓷》等。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丰富多彩,当然远远不只以上这些,虽然没有一一例举,但是我们通过这些诗,可以看到冰山一角,两千年后的我们,再次重温这些诗歌时,它向我们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男女情爱的热烈、坦诚、幸福以及因爱情而带来的痛苦。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古代青年男女的欢乐与痛苦,还可以从这些描写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的诗句中领悟出人生的道理,激励我们要敢于追求幸福,把握幸福。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吴培德:《诗经论集》,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阅读全文]...

2022-02-06 17:48:20
  • 关于描写国风的古诗

  • 关于描写国风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国风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6、《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8、《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9、《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3、相看两不厌,仅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10、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2、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1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山随*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阅读全文]...

2022-02-11 11:19:45
  • 诗经国风全文

  • 诗经,文学
  • 诗经国风全文

      诗经国风是收集在*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诗经国风全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周南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水草名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睡醒。寐:睡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语助词。服:思念、牵挂。思服:思念,想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芼:音帽,有选择之意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植物名。覃:借作藤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濩:音获,煮。絺:音吃,细葛布。绤:音戏,粗葛布。斁:音译,厌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3.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野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寘:同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陟:登高。隤。虺隤:音灰颓,疲惫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罍:酒尊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砠: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瘏:音途,疲病。痡:音扑,义同瘏

      4.樛木 樛:音纠,乔木的树枝下垂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藟:音垒,葛类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福履:福禄也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5.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螽:蝈蝈。诜诜:音申,多也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薨薨:音轰,形容螽的齐鸣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揖:音jí,聚集

      宜尔子孙,蛰蛰兮。蛰:音知,和集也

      6.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木少盛貌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于归:指姑娘出嫁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蕡:音坟,果实将熟的样子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阅读全文]...

2022-04-23 09:13:49
  • 有关祖国风光的诗

  • 祖国,风光
  • 有关祖国风光的诗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语见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有关祖国风光的诗,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阅读全文]...

2022-03-01 12:51:27
有关国风的诗词 - 句子
有关国风的诗词 - 语录
有关国风的诗词 - 说说
有关国风的诗词 - 名言
有关国风的诗词 - 诗词
有关国风的诗词 - 祝福
有关国风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