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关于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9) 语录(7k+) 说说(2) 名言(340) 诗词(563) 祝福(3k+) 心语(70)

  • 描写和赞美大巴山的诗句参考

  • 赞美
  • 描写和赞美大巴山的诗句参考

      (第一首)

      隆冬踏雪大坡山,

      冰雪鸳鸯不畏寒。

      陆翁豪气今犹在,

      真情依旧似当年。

      (第二首)

      打开记忆的闸门。

      我的眼前,

      便闪现出一幅,

      波澜壮阔的乡村生存史。

      层峦叠嶂,

      万山环列。

      青山秀水,

      烙印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史。

      彼要生存,

      唯有耕耘。

      大巴山历经着,

      沧桑变幻的岁月。

      一代代先人用血肉之躯,

      开荒拓土,

      一辈辈后人前赴后继,

      周而复始着,

      单调乏味的劳作。

      千里大巴山,

      抒写着一曲曲,

      感天动地的劳动史诗。

      站在千年之后,

      当我用朴实的语言,

      记叙这方水土,

      我看见千百年前,

      先辈撒下的种子,

      仍在贫瘠的土地上,

      孕育着生机。

      如果说,

      千年梯田,

      是大巴山的一祯风景;

      那么,

      万家灯火,

      只是大巴山的一道记忆。

      梯田里的爷爷,

      爷爷的梯田,

      延续着古老的传说;

      村庄里的父亲,

      父亲的村庄,

      更替着岁月的风貌。

      “对面看得见,走拢要半天。”

      群山万馨的险峭,

      磨砺着山里汉子的.矫健,

      以及山里女人的泼辣。

      一串串红辣椒似的记忆,

    [阅读全文]...

2022-02-03 12:16:07
  • 刘禹锡的诗巴山蜀水

  • 刘禹锡的诗巴山蜀水

      刘禹锡的诗句巴山蜀水来自于他的诗作《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吧!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创作背景】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筵*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整体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阅读全文]...

2022-05-17 07:33:48
  • 描写巴山蜀水的诗歌

  • 诗歌
  • 描写巴山蜀水的诗歌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巴山蜀水的诗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梓州大地山美。

      高秀挺立,

      树木葱茏,

      绿色连野,

      集中体现了,

      川中丘区的'生态特点。

      如《望牛头寺》,

      “牛头见鹤林,

      梯迳绕幽深。

      春色浮山外,

      天河宿殿阴。

      站在牛头山上,

      向南远望,

      树木森森,

      鹤林寺的红墙瑠檐,

      掩映其中;

      阳光明媚,

      春色如云,

      飘荡山间,

      高高的寺殿,

      仿佛坐落在银河之中。

      在《望兜率寺》中看到:

      树密当山径,

      江深隔寺门。

      霏霏云气动,

      闪闪浪花翻。

      印台山上藤蔓青青,

      树林茂密,

      行进在上山的路径之中,

      仿佛置身太虚,

      云气飘然,

      仙气浮动。

      凤凰山琴泉寺的树木,

      更是高大挺拔,

      把长坪山装点得高秀幽蔚。

      苒苒谷中寺,

      娟娟林表峰,

      走进香积寺:

      含风翠壁孤云细,

      梓州大地,

      生态环境自然、优美;

      香积寺翠壁含风,

      丹枫背日,

      分外葱茏。

      梓州的水美。

    [阅读全文]...

2022-03-04 20:38:30
  • 山水诗词_山水诗词

  • 山水,经典
  •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山水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山水诗词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4、《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6、《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10、《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1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2、《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1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5、《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山水诗词。

    [阅读全文]...

2021-12-10 01:10:55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全诗翻译赏析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全诗翻译赏析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

      除夜:除夕,即阴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有些版本作“除夜有怀”。

      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汉末益州牧刘璋设“巴郡”、“巴东”、“巴西”三郡,故有“三巴”之说,今四川省东部地区。

      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后亦多泛指四川。[2]

      羁(jī)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

      万里身:此身离家万里之外,路途遥远。

      残雪:残余的积雪。

      孤独:一支烛。这并非实指,而是说自己在这除夕之夜,孤独独照,更感到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有些版本引作“孤烛异乡人”或“孤独异乡人”

      骨肉:指有血统关系的骨肉亲人。

      僮(tóng):未成年的仆人。亲:亲*。

      那堪(kān):哪能受得了。

      岁华:年华。

      参考译文

      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万里艰危的征程。

      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

      离开亲人们已越来越远,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

      哪堪漂泊在天涯,又适逢明朝岁华更新。

      赏析: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此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尾联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全诗流露出浓烈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的'厌倦情绪。

      崔涂曾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此诗为诗人客居四川时所作。此诗抒写诗人避乱流离巴蜀,旅途之中适逢除夕之夜的惨淡心情。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

      首联“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感叹三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诗人只身流离万里之外,举目无可亲之人,生活的艰辛,生命的危险,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迢递”“羁危”用字精炼而准确,让人顿感起笔之突兀。同时,“三巴路”“万里身”又显得气象宏大,真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动地反映出巴蜀的山川形势。虽是深挚地抒发飘泊天涯的无限情怀,却并不给人以萧瑟的感觉。

      颔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具体地描绘出了异乡除夜的凄凉。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屋里,孤零零的一支蜡烛陪伴着诗人。“乱山”、“残雪”既是写旅居的环境,也是在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清。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写诗人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心境的凄冷。此二字皆诗人匠心运筹、刻意锤炼的笔墨。“孤烛”二字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往年过除夕,合家团聚,虽说生逢乱世,节日清贫,总还是快慰的;如今过除夕,却是独自一人处在异乡,论相伴者,只有无言的蜡烛,而蜡烛又是孤独一支,“孤烛”照孤客,孤客对“孤烛”,物态人情,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此句与马戴的《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句,可谓是异曲同工,同样扣人心弦,读来令人心碎。[2]

      颈联“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真切地写出了久别家乡之人常有的亲疏情感。文字虽直朴,道情却非常细腻曲折。在家时,有骨肉相伴,自然感觉不到僮仆的可亲之处;如今飘泊在外,远离了亲人,与骨肉远隔,无法与亲人们一同迎接新年,故而对于身边朝夕相处的僮仆才倍感亲*,同时也为除夕增添了一些欢乐。对僮仆感情的转变,固然是好事,但这也暗中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诗人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此联语言质朴,感情细腻,与第二联互相映衬,真挚感人。

      尾联“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归结本题意旨,言不堪在这飘泊的生涯里过此除夕,想到明日又增一岁不禁愁苦万分。所以,诗人寄希望于新年,祈祷不再漂泊流离,显得顺理成章,真切自然。这种结尾统摄了全篇的情感,把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诸多纷杂的心绪归为“那堪”二字,以强化之,又用“明日岁华新”把这些思绪框定在“除夜”,意境鲜明,结构严谨。句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的异乡飘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实之处涌动真情,意境苍凉,语言工丽,感情真挚,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乱山”一联堪称佳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1-09 15:19:08
  • 关于山水的诗词

  • 山水
  • 关于山水的诗词

      1、荆门浮舟望蜀江 ——李白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2、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4、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5、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黄。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阅读全文]...

2022-04-23 16:25:24
  • 关于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是什么?

  •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是什么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上一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下面是原文: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阅读全文]...

2022-04-09 06:54:59
  • 关于山水的诗词名句

  • 山水,阅读,文学
  • 关于山水的诗词名句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山水的诗词名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01、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0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0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佚名《伯牙绝弦》

      04、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0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06、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07、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08、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王维《画》

      0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1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1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20、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2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2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7、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28、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29、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30、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31、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宋方壶《山坡羊·道情》

      3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3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36、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39、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40、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4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4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44、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4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9、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阅读全文]...

2022-02-20 06:55:20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乱山残雪夜,孤烛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注释除夜:除夕,即阴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有些版本作“除夜有怀”。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汉末益州牧刘璋设“巴郡”、“巴东”、“巴西”三郡,故有“三巴”之说,今四川省东部地区。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后亦多泛指四川。[2]羁(jī)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万里身:此身离家万里之外,路途遥远。残雪:残余的积雪。孤独:一支烛。这并非实指,而是说自己在这除夕之夜,孤独独照,更感到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有些版本引作“孤烛异乡人”或“孤独异乡人”骨肉:指有血统关系的骨肉亲人。僮(tóng):未成年的仆人。亲:亲*。那堪(kān):哪能受得了。岁华:年华。参考译文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万里艰危的征程。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离开亲人们已越来越远,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哪堪漂泊在天涯,又适逢明朝岁华更新。赏析:《巴山道中除夜书怀》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此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尾联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全诗流露出浓烈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的厌倦情绪。崔涂曾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此诗为诗人客居四川时所作。此诗抒写诗人避乱流离巴蜀,旅途之中适逢除夕之夜的惨淡心情。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首联“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感叹三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诗人只身流离万里之外,举目无可亲之人,生活的艰辛,生命的危险,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迢递”“羁危”用字精炼而准确,让人顿感起笔之突兀。同时,“三巴路”“万里身”又显得气象宏大,真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动地反映出巴蜀的山川形势。虽是深挚地抒发飘泊天涯的无限情怀,却并不给人以萧瑟的感觉。颔联“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具体地描绘出了异乡除夜的凄凉。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屋里,孤零零的一支蜡烛陪伴着诗人。“乱山”、“残雪”既是写旅居的环境,也是在烘托诗人除夕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清。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写诗人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心境的凄冷。此二字皆诗人匠心运筹、刻意锤炼的笔墨。“孤烛”二字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往年过除夕,合家团聚,虽说生逢乱世,节日清贫,总还是快慰的;如今过除夕,却是独自一人处在异乡,论相伴者,只有无言的蜡烛,而蜡烛又是孤独一支,“孤烛”照孤客,孤客对“孤烛”,物态人情,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此句与马戴的《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句,可谓是异曲同工,同样扣人心弦,读来令人心碎。[2]颈联“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真切地写出了久别家乡之人常有的亲疏情感。文字虽直朴,道情却非常细腻曲折。在家时,有骨肉相伴,自然感觉不到僮仆的可亲之处;如今飘泊在外,远离了亲人,与骨肉远隔,无法与亲人们一同迎接新年,故而对于身边朝夕相处的僮仆才倍感亲*,同时也为除夕增添了一些欢乐。对僮仆感情的转变,固然是好事,但这也暗中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诗人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此联语言质朴,感情细腻,与第二联互相映衬,真挚感人。尾联“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归结本题意旨,言不堪在这飘泊的生涯里过此除夕,想到明日又增一岁不禁愁苦万分。所以,诗人寄希望于新年,祈祷不再漂泊流离,显得顺理成章,真切自然。这种结尾统摄了全篇的情感,把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诸多纷杂的心绪归为“那堪”二字,以强化之,又用“明日岁华新”把这些思绪框定在“除夜”,意境鲜明,结构严谨。句中的“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的异乡飘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实之处涌动真情,意境苍凉,语言工丽,感情真挚,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乱山”一联堪称佳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4-28 04:56:48
  • 山水意境的诗词名句

  • 山水,意境
  • 山水意境的诗词名句

      导语: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山水诗歌,那么关于山水意境的`诗歌还有哪些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0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曹操《短歌行》

      0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0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____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0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0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____孟浩然《宿建德江》

      06、寒连天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0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李白《望天门山》

      0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09、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____白居易《长恨歌》

      1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翁卷《乡村四月》

      12、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____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1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____韦庄《台城》

      1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____李斯《谏逐客书》

      1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____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6、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____罗隐《蜂》

      17、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____黄庭坚《登快阁》

      1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____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9、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____陶渊明《四时》

      20、湘江*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____卢仝《有所思》

      2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____佚名《涉江采芙蓉》

      22、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23、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____戴叔伦《兰溪棹歌》

      2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____荀子《劝学》

      25、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7、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8、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0、*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____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31、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32、十里青山远,潮*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____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3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____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36、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7、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3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39、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____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0、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4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____王维《鹿柴》

      4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刘禹锡《望洞庭》

      4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4、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____杜甫《赠卫八处士》

      45、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6、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____白居易《春题湖上》

      4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8、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4-29 21:09:40
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 句子
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 语录
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 说说
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 名言
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 诗词
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 祝福
有关巴山蜀水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