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秋天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杭州秋天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杭州秋天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杭州秋天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挖掘优秀诗词,回首传统文化,新的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即将开播,每一季的播出都让我们触摸到了心中那最温暖的诗词记忆。本期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与杭州有关的20首著名古诗词。
1.
初往新安至桐庐
谢灵运
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感节良已深,怀古徒役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
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喜。
2.
钱塘苏小歌
无名氏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3.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4.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5.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李白
挂*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7.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天杨柳初绿,桃花盛开;夏天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秋天金桂飘香,*湖秋月;冬天梅花暗香来,残雪映断桥。这就是杭州的四季,富有诗意,饱含画情。
三潭印月
杭州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留下歌咏杭州的诗词、文章不胜枚举。为了方便大家了解,笔者精心选取四首赞美杭州的唐宋词,以飨大家。
一、822年7月至824年秋,白居易在杭州担任刺史,825年又担任了一年多的苏州刺史,江南的美景,给白居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37年,白居易在洛阳回忆起这段经历,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著名的《忆江南》三首词,第二首就是写杭州的。
曲院风荷
《忆江南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诗意: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唉,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雷峰夕照
二、说起宋词,怎能少得了“奉圣旨填词柳三变”呢?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自幼聪慧,长于词作。咸*五年(1002年),十八岁的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从福建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杭州的都市繁华、湖光山色,遂滞留在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咸*六年(1003年),孙何担任杭州知州,柳永得知后,便去拜会孙何。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一首词,请了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柳三变所作(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
苏堤春晓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诗意:杭州在东南的位置非常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如霜似雪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西湖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断桥残雪
三、林升,字云友,号*山居士,南宋时期,一位擅长诗文的诗人。仅留有二首作品,都是写杭州的:诗《题临安邸》、词《长相思》,都很有名。
《长相思》
宋:林升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诗意:微风和煦,杨柳轻轻飘荡,郁郁葱葱的高山映着风*浪静的江水,我俩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小路。
回忆往事,凝望着天空中繁星,她靠在断桥上,看云往西飘走,月光洒下,看她地上的影子,心中泛出一片柔情。
*湖秋月
四、潘阆(làng)(?-1009),字梦空,北宋初期著名的隐士、文人。性格疏狂,曾经两次坐事逃亡。宋真宗继位后,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其中一首描写钱塘江观潮的盛况,非常有名。
钱江大潮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诗意:我常常回忆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天。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看了以上的四首词,对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杭州,您有何印象,不想去看看吗?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杭州西湖是人间美景,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我很喜欢这里,我也曾经两次去过这里,有着美好的回忆。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有很多描写西湖的优美诗词,值得欣赏。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
【作者】苏轼 【朝代】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这首诗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描写杭州的诗篇不在少数。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对杭州西湖的赞誉。柳永《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对杭州富庶与美丽的描写。诸如此类的诗篇,不胜枚举。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江楼夕望招客》,便是一首描写杭州夏夜景色的经典诗篇。它出自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手,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一次邀请朋友来江楼饮酒,看到了杭州城外的景色,有感而发的一首七言律诗。所以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描绘了白居易夏夜登楼远眺时见到的景色。
其实,白居易在杭州的时候,留下了不少描写杭州美景的佳作,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相比较而言,白居易这首《江楼夕望招客》,就要少为人知了。但是它却把杭州夏夜的景色写得分外美丽,读后令人心醉。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首联“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白居易抓住了题目中的“望”字和“夕”字,对他黄昏时站在江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景色进行了描绘。意思是说,黄昏的时候,我在楼上向东望去,只见钱塘江与天相连,一片茫茫。余杭的山川形势,又阔又长。这里的江楼,即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潮楼”或“望海楼”。
颔联“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即杭州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渔火像是一道银河映入了水的中央。结合首联来看,白居易这里所描绘的是杭州的海天茫茫、山高水阔。同时从夕望到“灯火万家”,是时间的推移,它所反映出的正是白居易长时间立足于江楼上远眺的情景,流露了白居易对杭州景色的喜爱与赞赏。
颈联“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意思是说,晚风吹动着古树,发出瑟瑟作响声,就好像是晴天里的雨一样,夏夜的月光洒满了*地,就像是秋霜一样。对于炎热的夏天来说,晴天的雨和夏夜的月光,无疑能够给人带来丝丝凉意。所以白居易的这两个比喻,合情合理,形象贴切。苏轼便称赞过白居易这两句诗高妙之极。
尾联“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白居易从写景转到了写情上,即我的朋友,你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这可比你的茅屋,要更加的清凉。由此可见,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不仅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绝美的山水画,还为整幅画增添了人情之美。
综观白居易的这首诗,有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的自然之美,也有万家灯火、水中渔火的社会繁华、安宁,更有邀约朋友前来饮酒纳凉的人情之美。不得不说白居易这首诗,把杭州景色写得分外美丽。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本文整理16首杭州古诗词,于美诗词中赏杭州城景致。
谢驿《杭州》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杭州的诗句
导语: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在出任杭州通判期间苏轼留下了许多关于杭州的诗词。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杭州的诗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译文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注释
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简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雨。两种不同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的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词都是叠韵词,增强诗歌语言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感受用诗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苏轼被贬杭州写的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被贬杭州写的诗,欢迎大家分享。
《开西湖》
苏轼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望湖楼醉其一》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夜泛西湖》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壶中春色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
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
使君不用山鞠穷,饥民自逃泥水中。
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
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
十年憔悴尘土窟,清澜一洗啼痕空。
王孙本自有仙骨,*生宿卫明光宫。
一行作吏人不识,正似云月初朦胧。
时临此水照冰雪,莫遣白发生秋风。
定须却致两黄鹄,新与上帝开濯龙。
湖成君归侍帝侧,灯花已缀钗头虫。
【拓展延伸】
南宋俞文豹在《吹剑录》里记载:苏轼曾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对方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在我们看来,“豪放派”和“苏轼”已然对等起来。可是,豪放从来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武器。若不是心里有所郁结,有什么可放之于外的呢?一个人可以常常坚强,可以自我修炼得豪放,但总要有那么一个柔软的地方,可以一笔一笔地藏下他所有坚强过后的虚妄。
而杭州恰恰是这样一个可以躲避虚妄的、浪漫逃离的目的地。三十六岁,熙宁四年十一月,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一留就是三年,温润的风许诺,深翠的山许诺,碧玺的水许诺,在这里他不用故作坚强。这三年,苏轼的杭州是柔软的。杭州的苏轼,也是柔软的。
一切似乎都为苏大学士量身打造,杭州的山山水水给了苏轼无限的宽慰——山总是藏隐士的。杭州的山都不高,出入自如,*易*人,这就避免了不可自拔的不入世事;水总是鉴明心的。杭州的水是勾留的,连而不断,宁静致远,这就将时间凝在了水里,避免了滚滚流水的伤逝催促。苏轼就是在这里衔觞赋诗,*佛寺,下采民风,左采菱,右放歌。与其把它理解成一个中央放来的官员,我们更愿意把他采纳为新市民,他不仅是诗人,更是杭州的美食家,规划师,工程师。他的形象在杭州饱满了起来,生动了起来,与杭州融在一起。没有沉重的`政治包袱,不必伤神于明争暗斗,一个真正的人在这里得到无需他人认可的神采飞扬。当然诗人的身份并没有因为其他形象的多元而改变,他的诗与杭州与西湖形成了共鸣曲,相互荣光。据有关考证,苏轼是从杭州通判开始填词的,可见这片土地给了他多少新鲜的空气和生长的空间。即使苏轼的词很棒,但我想再也没有比《饮湖上初晴后雨》更使杭州与苏轼的文采相得益彰的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两句甚至已经成为了杭州印象里最通俗而空灵的描绘。读罢此诗,我总觉得苏轼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一样骄傲地推销着,他说西湖的水好看,山好看,晴天好看,雨天也好看,他将西湖比作这世间少有的美娇娘,无论怎么看都不妨碍她的美,而且无论哪一款美,他都喜欢。这诗除了写景也和苏轼的境遇恰好相吻合,晴是他善良明朗的自由天性,雨是他怀才遇挫的淡然忧伤,但无论哪一个,无论以什么比例调和,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那个苏轼都始终有自己的风采。
不像往常其他诗人写杭州西湖的诗那么绵软,苏轼笔下的杭州清新明丽,自然脱俗。他的豪放在这里得到了调和,故他在杭州所做的诗大抵都被我称作是清丽的豪放派,他的霸气和温柔中和,让人煞是喜爱。南宋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苏轼之诗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异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苏轼留下的有关西湖的遗稿,正是介于绸缪和浩气之间,在其中走出了第三条路径。
这个柔软的而又洒脱的苏轼,比起喝着“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他,这里我宁愿相信他是真洒脱,相信他纵历厄难,随遇而安,抱道守真,不负初心。
“一蓑烟雨任*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词句虽好,但总觉得那些词里他没有找到家,他在漂泊,他的乐观背后依然藏着“微冷”的无奈和哀伤。他不是那个地方的主人。他一生走了那么多地方,起起伏伏,贬谪再三,他在无数诗词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克服的勇气,他要用豪放克服这人生一切的不*坦不公正。但这克服背后的挣扎真叫人不忍,他愈是豁然,便让人觉得他的伤口扯得愈大。
人生有一个好处,上天冥冥中总会暗暗地设下几个停靠所,好在下一次风雨前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即将来临的危险。危险确实来了,但诗人以诗的方式挺过来了。
元祐五年,五十五岁,他又一次踏上杭州,这不再是一场单纯的邂逅,而成就了奇诗人与美江南的相互依恋。他修缮西湖、治理水灾、疏通渠道,他将对杭州的情谊化成了千古的功绩,千古的诗作。
那个苏轼,他不必豪放,他不必踌躇满志,他只要真诚地生活,真诚地快乐就好。他曾经累坏了。而他的杭州只要他快乐就好。归去来兮是西湖,杨柳依依的苏堤,肥而不腻的东坡肉……苏轼之于杭州,是*惯;杭州之于苏轼,是港湾。
苏轼写的诗汇总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杭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景色优美,人杰地灵,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
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杭州的诗词、文章众多,不枚胜举。为了方便大家了解,笔者从诗的角度,精心选取唐宋诗六首,以飨大家。
西湖
一、关于歌咏杭州的诗,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确,苏东坡的这句诗太有名了,我想,很多人未到杭州,却从这句诗里知道杭州的美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晴天时,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水波荡漾,光彩熠熠。下雨时,烟雨笼罩远山,时隐时现,美的奇幻。
如果西湖比作美丽的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妆,总是很般配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苏堤春晓
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苏轼第一次来杭州,任杭州通判,十分喜欢到西湖游览,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元祐四年(10*),苏轼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这是苏轼第二次到杭州,这次是封疆大吏,一把手。当时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中长满葑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花了20多万人工,疏浚了西湖,并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筑起了一条长堤。*为缅怀他,称此堤为“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春晓”已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
二、说完了苏堤,那肯定要介绍白堤了,白堤原名白沙堤,是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湖秋月”,长约2里。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白堤的风景四季分明:春桃夏柳,秋桂冬雪,各有特色。
公元822年,7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白居易主持疏浚六井,解决了杭州人民饮水之困。因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又修堤蓄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危害。白居易修的那条堤,早已消失,*纪念白居易为杭州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就把白沙堤命名为“白堤”。
白堤
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也作了很多描写杭州的诗词,如忆江南等,笔者选取下面这一首: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意:在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只见西湖水面涨*,白云低垂。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那是谁家的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五彩缤纷,几乎迷人眼神,刚刚长出的青青野草,正好遮没马蹄。
湖东优美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我最为喜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下的白沙堤。
净慈寺
三、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他的诗通俗浅显、自然活泼,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夸他“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1187年,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得知他的好友、也是部下的林枅(字子方)要赴任福州知府,杨万里清晨在杭州西湖的净慈寺,送别送林子方,写下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文字浅显易懂,流传甚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意:六月里,西湖的美丽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啊,那青翠碧绿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望无际,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娇艳鲜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
四、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贵人们、富商大贾们也相继经营宅第,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生活中。一个头脑清醒的诗人林升,来到杭州,目睹了这一切,在宾馆的墙上题了一首著名的诗,对这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只求苟且偏安,沉醉在醉生梦死的卑劣行为,进行了讽刺,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意:青山有青山,高楼外面还有无数的高楼,西湖岸边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达官贵人们被暖洋洋的香风吹得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曾经的首都汴州。
西湖夜景
五、南宋后期,一位不出名的诗人吴惟信,在清明节出来踏春游玩,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把清明佳节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诗意:清明时节,阳光明媚、春风徐徐吹向西子湖畔,游人们纷纷出门踏青、寻春。
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岸边依旧杨树摇曳,莺歌燕舞。
柳浪闻莺
描写杭州的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杭州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诱人眼,浅草才气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终究西湖六月中, 风景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
[宋]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梅花》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3、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4、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
5、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8、心随明月到杭州。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9、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10、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11、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12、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15、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1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底。
18、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19、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20、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21、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
2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2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5、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6、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27、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28、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杭州秋天的诗词
秋天杭州的古诗词
杭州秋天诗句
杭州秋天的诗句
秋天杭州的诗句
杭州西湖的秋天古诗
形容秋天的杭州美景古诗词
古诗*湖秋月是写杭州秋天的
杭州的诗词
写杭州的诗词
关于杭州的诗词
与杭州有关的诗词
有关杭州的诗词
有杭州的古诗词
形容杭州的诗词
描写杭州的诗词
杭州诗词名句
杭州杭州的古诗
杭州的古诗词是
杭州的古诗词
杭州西湖的诗词
描写杭州秋色的古诗词
苏轼在杭州写的诗词
杭州词的古诗
与杭州有关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杭州之美
写杭州立秋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杭州城
写杭州景的古诗词
杭州郭庄的古诗词
和文化的古诗
有关同心协力的谚语和古诗
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古诗文
以真字结尾的古诗
成长的烦恼古诗朗诵
模仿短诗三首的古诗
关于生活悲惨的古诗ji
泊船瓜洲古诗的诗配画简便
描写借酒浇愁的古诗
关于高考的一首古诗词
古诗借景的手法
祝女性生日的古诗词
武侠当中春晚这首古诗的改写
草的古诗标题
古诗姓何的
小学没有学过的古诗一百首
夏日山中的古诗加简解析
赞美人的作用古诗词
姚明的古诗七绝
领字寓意好的古诗词
古诗词有关的微信号
古诗表达技巧的叙述手法
描写冬字的古诗词
编古诗的诗人
带有绿的整首古诗
古诗春兴的兴读几声
古诗中对娥的描述
关于长征的古诗24字
秋声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姚的古诗词
爱上一个男人又得不到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