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

关于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40) 说说(37) 名言(13) 诗词(2k+) 祝福(6) 心语(6k+)

  • 配汉服的唯美说说 穿汉服发抖音文案

  • 唯美,抖音
  •   1.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若饮三千杯,可否遇良人。

      2.千百年后的轮回相遇,望君与佳人携手,黛眉轻蹙,似曾相识,淡然一笑,擦肩而过,不过路人。

      3.看尽三十三宫阙,最高不过离恨天。数遍四百四病难,最苦不过长牵念。

      4.回首来路三千,一晃数载流年。才知我若是游子,你便是人间。

      5.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6.何为喜欢?“脸红,心跳,不言语。”可否具体?“失眠,焦虑,常梦呓。”可否再具体?“余生全是你。”

      7.山入怀,尔入我梦来。

      8.本以为春风十里不如你,结果等到落雪靡靡,孤影寂寂,鼓起勇气一个人走时,才发现那时的春风,夏月,秋霜,冬雪,的确都没好过你。

      9.曾以为,不为尘世繁华而迷醉,不为萧瑟凄凉而伤悲。如若憔悴,定是朱砂流泪。我于红尘深处,回眸三百余回,始终嗅不到胭脂香味。

      10.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1.我愿执笔弃花间,从此以后,离经易道,只为你。我愿红线永相系,自此经年,江湖之远,只因你。

      12.一纸凉薄,写我半生彷惶;一纸沧桑,书我一世独殇;一纸微黄,记我此生风霜。

      13.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4.十里桃花霞满天,玉簪暗暗惜年华。对花影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15.桃花树下数百弦,一弦一字如往年。

      16.戏子入画,一生天涯。戏子落妆,曲终人散。

      17.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8.红尘焉有忘机语,梦醒愿为无羡人。

      19.心似千千结,唯愿君如瑶台花上蝶,花落碟成雪,白发无相别。

      20.当年相知未回音,空叹年华似流水。

    [阅读全文]...

2021-12-13 18:35:29
  • 周制汉服婚礼主持词

  • 祝福,婚礼,婚姻
  • 展示解说词泱泱中华,炎黄贵胄,典章礼广筑金瓯。

    垂拱八方披九州。

    炫目,道统长留。

    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了炫目的历史,精美的汉服,更是我历史长河中一朵奇葩。

    首先展示的是女子深衣。

    女子深衣多为曲裾,衣裾由下至上弯曲缠绕,盛行于先秦、两汉时期。

    根据衣裾最下端高低的不同,又分为长曲和短曲。

    女子着曲裾端庄而高贵。

    相见时常行拜礼,右手压左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

    接下来展示的是男子深衣。

    男子深衣多分为直裾和曲裾。

    曲裾为汉服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充分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刚强宏大,包容万物。

    直裾上下连裳,便于行动,与曲裾相比更为方便。

    男子对父辈长辈等行大礼,左手压右手,手藏于袖内,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

    现在向大家走来的是女子襦裙。

    分为交领襦裙,对襟襦裙,齐胸襦裙和半臂襦裙等。

    其中对襟襦裙和齐胸襦裙兴盛于唐代,充分体现唐代女子的典雅与大气。

    交领襦裙和半臂襦裙多为女子日常服饰,款式简洁,更显汉家女子娇美可人。

    褙子。

    相传始于唐,盛行于宋元,在明代被称为披风,宋代男女皆服。

    褙子衣襟相对直立于胸前垂下,多为窄袖,衣长一般到大腿下或膝盖下,两侧开叉。

    下面配有襦裙,是极为受欢迎的常服款式。

    汉族女子娇俏柔媚,相见时常行较为柔媚的万福礼。

    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右脚后支,缓慢屈膝并低头,口道万福。

    袄裙,即明制襦裙。

    襦在裙外,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

    袄裙着身,女子的娇羞甜美在顷刻间散发。

    汉服,是汉民族独特的服饰,是*的精神气节的凝集,是*思想智慧的结晶,它深深植根于汉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

    那峨冠博带的赫赫威仪,那云佩霓裳的翩翩神采,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

    】 婚礼什么的没有参加过其他人的,可是国庆节却是自己的婚礼

    求问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喜庆,西式婚礼浪漫神圣。

    新人入迈火盆、跨马鞍花堂。

    介绍新郎箭定乾坤。

    新人父母堂上入座,点喜烛。

    新人三拜: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揭盖头。

    介绍新娘,敬茶改口。

    (可送父母礼物)传递香火,父母代表讲话、全家福。

    主婚,同心锁(再议),结发(再议)合卺酒,解说物件,新人感言。

    答谢嘉宾,合影留念,新人退场,敬酒。

    策划师是策划婚礼方案的,司仪是现场主持的。

    在不同的范围行使自己的职权。

    周制婚礼:完整的婚礼包括婚前礼、正婚礼和婚后礼。

    婚前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和请期等礼仪。

    正婚礼包括亲迎、妇至成礼、合卺和餕余设袵等礼仪。

    婚后礼(成妇礼)包括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和妇馈舅姑等礼仪。

    何为九德

    九德  中华传统文化中九种美德:   1、《书.皋陶谟》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禹曰:何

    皐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2、《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九德不愆,作事无悔。

      3、《逸周书.常训》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阅读全文]...

2022-06-28 05:58:37
  • 关于汉服的主题征文

  • 关于汉服的主题征文(通用8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征文才能称之为优秀征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服的主题征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曾漫步于巍峨的城楼之上,也曾体味过闹市的繁华嘈杂;我曾游弋山林,也曾洗盏烹茶;我曾迷醉于丝绸的柔情,也曾爱恋过五色的芳华。悠悠五千年,泱泱汉文化。许是血浓于水,许是一脉相承,到最后也只能,一粒相思子,半载柔情梦。我与它的故事,也就在这辗转之间开始了。

      初相识,只觉得惊艳。细细品味,又能尝到它那与生俱来的内涵。

      我想,我可能是爱上它了吧。静静翻阅古籍,企图从前人的那些浅短的词句中去更好的了解它,接*它。也许我并不是很好的阅读者,但我却乐意去阅读去品味关于它的独特韵味。从右衽交领到齐胸襦裙,它在变迁,而我也跟着它变迁,从牙牙学语到二八年华,它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中,我却*凡似一粒沙。但是我对它的喜欢却是从未变过的,心悦它的每一针绣制,也心悦它凸显的独到气质。

      一针一线所制成的是优雅,丝绸缎带所裁剪的是娴静。并不钟爱缝制的我,为了它悄然拿起了针线,却难以绣出书中所描绘的万分之一。我想,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擅长做这些,我也只能通过自己拙劣的技艺,用缎带绣制一个可与它相配的扇面,来搭衬它的优雅。也借此来慰藉我无法独自绣制它的淡淡忧伤。

      我是一个喜静的人,喜欢独自插花饮茶,我也是一个喜动的人,爱三五好友闹市繁华。我钟情带上它穿梭大街小巷,喜爱和它一起见证这新世纪的青山绿水,霓虹夜景。

      一挥袖,潋滟千年。一转身,倾世佳人。一回眸,浮生若梦。我们同游于胡同小道,同游于山河清涧。我们品山泉清露,也尝五谷杂粮。有人笑我不知所谓,我却只知我心悦它,只短短经年,数十载春秋罢了。我心悦它只一厢情愿,执笔研读罢了。

      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沐凉风冬听雪。一只团扇,一簇烟花,渲染出的也是别样的风情,眷雅的气质。我爱的盲目,痴迷的也盲目。我也知晓喜爱一样东西,不需要什么华丽的缘由,不需要什么壮丽的誓言,一切不过心甘情愿,向而往之就足矣了。

      我们的故事不能书山河,不能绘巨制。但我心知,心悦一样东西,眼里心中,有你便够了。

      很喜欢带有“初”的词语,总觉得它包含着纯洁和丰盈,从一眼凝眸的初见像窗外的清风,每一个字眼里都含有温情,每一个韵脚都带有美,那么我最钟意的是初心这个词,就像冬天的第一场雪,经过了山峦,跨过了小河,不问出处也不问最后的归途,遇见最初的自己,正如我对待汉服那般,始终如一,不忘初心。

      情不知所以,一往情深,或许我对汉服就是这样。记得最*火起来的一句话“现在喜欢汉服的一定有当年把床单披在身上的那些人吧。”是啊,当年我也是在家里把床单披在身上化身为唐代的仕女,袅袅婷婷,而现在我也穿上了汉服。都说,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奋不顾身的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那么对我而言就是汉服吧,始于颜值忠于内涵,我想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华夏有衣,其名汉服。

      人生有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和喜欢的人旅行,第一次在街上和素昧*生的路人微笑打招呼,第一次被街拍的摄影邀请当模特等等,而这些所有的第一次都汉服陪着我经历的。忘记了是什么时候我放弃了他人口中的“好”,选择了做我自己,但是我始终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汉服的。想用一些美丽的句子,华丽的辞藻去形容我对汉服热爱,但是却发现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描述这份情感,只能用自己最*淡的话写出我对它的热爱。

      我始终记得对待汉服的那份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汉服是我的挚爱,整个衣柜装满汉服是我毕生的梦想。

      但是,实现梦想的路途中总会有万般艰难险阻,立场不同,就连身边最为亲*的人都会成为一颗绊脚石。

      我尊敬的母上大人反对买汉服,觉得汉服又贵,买了也没多大机会穿。我以为汉服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服装,应该发扬起来。我们之间有了冲突。但无论如何也不能阻止我的动作,阻挡我实现梦想。

      还未独立的我根本没有经济来源,为了不让母上大人发现我在搞事情,只能在上学日省吃俭用。

      中餐8元钱,*均每天吃2元钱,剩下6元钱存着买汉服。日积月累,一个月下来,就存了120元多,一个学期,就有600元了。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办法可以用多久。

      在同袍的帮助下,我终于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汉服。抱着一个大大的快递盒,是从未有过的愉悦。

      母上大人不在家,真是天助我也!

      我迫不及待地开箱。

      这套汉服是红黑渐变,裙摆有彼岸花的刺绣,十分的妖艳,花瓣如血,娇艳欲滴。

      大袖衫与齐胸襦裙相互映衬。

      上身试穿,看着全身镜中的自己,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妖冶的女子,真的是我吗?啊!我从未见过这样的自己!这套汉服真美!

      毫不犹豫,马上拿拍立得拍了几张照片。

      在母上大人回家之前,我依依不舍地脱下了汉服。

      大袖衫和齐胸襦裙被我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柜里,送的明信片和眉心贴被珍藏在礼盒中。工作简直天衣无缝,不露一丝马脚,为的就是不被母上大人把我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故技重施,我慢慢拥有了更多的汉服。

      悄**地穿出去,不管路人奇异的目光,和小姐姐一起蹦哒。坐在具有古典韵味的长亭里,仰头潇洒地喝着小酒壶中的……米酒。

      在天地之间,不受任何人,任何规则的束缚,真好!

      一套汉服,一壶酒,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每个为汉服而奋斗的人,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活在乱世,只因有你,安抚了我的心灵。

      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华夏复兴,衣礼偕行。

      每一次的归途都是一种享受,每一次的回家都是一种享受,每一次的回家都是一种惊喜。 —宫崎骏《千与千寻》

      历劫的凤凰误认乌鸦,懵懂纯真葡萄的伴随;情窦初开的乌鸦小心翼翼的探头,青衫加身故作深沉,不屑一顾;晶莹葡萄众人眼馋,红衣披肩,只为吸引一人;情意渐泄,正殿之上,衣着凤袍耀眼如东海之珠;大战在即,战袍之下饱含不舍,待荣誉归来,还你安定天下;天有不测,大婚之日,婚袍如血珠,刺眼目,凤凰花凋落;坠入魔道,黑袍紧裹,半仙追随,外冷内热,不忍伤一毫,待沐浴之后,心灵洗涤,重获新生;衣诀飘飘,重拾信心,携手爱情,渡你我。

      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村上春树

      千年的沉淀,初次回归,含羞默默,奈何绚丽,实力不凡,被认知,被接纳,被喜爱。现在你我,掏空钱袋,月底空粮,为她梳妆,谈笑嫣嫣,三两相伴,相识相知。

      汉服只为你我而来!

      扶摇而上,重回汉唐。华夏的风暖,吹开那段蒙尘的时光,隔着陌上风花,执浅墨,携风雅,为那一缕衣裳幽香,低吟浅唱。

      春风拂槛,青衫花影

      古老而神秘的华夏沃土之上,汉族,一朵静默之花绽放。那是一个内敛的民族,却是历史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子衿,你的衣领。沉吟,我的悲鸣。汉服,是绝美的诗篇。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宋的端庄,无论哪一种,都好。弱冠书生,温润如玉,豆蔻少女,美目盼兮。

      汉服,汉家儿女的华美衣衫,却有着一段沉重的历史。还记得那年,清兵入关之时,留辫易服,*着的是谓旗装。而那次辛亥革命,剪辫易服,*着的是谓旗袍。那件结合了满族与西方文化的衣服,却承受不起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气度。21世纪的今天,汉家儿女的传统服饰,我们该何处追寻?

      云想衣裳,礼仪之邦

      《汉书》载: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在漫长的历史中,汉服逐渐成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而汉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典型的便是深衣制。何为深衣?《礼记·深衣》孔子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着深衣而居,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除深衣外,最著名的便是上衣下裳制。如:齐胸襦裙,袄裙,交领或直襟襦裙等。

      “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而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集合。”如此界定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

    [阅读全文]...

2022-06-10 02:11:05
  • 汉服是哪个朝代健全

  • 语文
  • 汉服是哪个朝代健全

      在有现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一些古籍的观点认为,汉族(及其先民)已有独特的服装体系了。那么汉服是哪个朝代健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历代以来的服装

      汉服即*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的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object Object]朝,华夏(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汉服的历史和发展

      非实物时期

      例如,《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

      有人认为(注:无充分的考古资料支援):约五千年前,*在新石器时代的仰绍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後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惯上都开始有著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实物时期

      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来*服装的基本特徵是没有大的该变。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1644年明朝灭亡後,清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的民族认同感,以达到统一*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剃发”也作 “剃发”)。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当时孔子的後裔衍圣公孔闻謤上书多尔衮,请求保存孔府家服饰,说:“先圣为典礼之宗……定礼之大要莫於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来未曾变易……”,遭到多尔衮拒绝。今天的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而来。

      辛亥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之後,人们的思想趋於西化,改穿西式服装,没有恢复汉服。但在21世纪初,随著*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著汉服进行推广。

      汉服的特点和样式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於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著。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服对*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著汉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有:1、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著汉服。2、禁止说鲜卑话,以汉语为唯一通行语言。3、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籍贯,死後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城。4、改鲜卑姓为汉姓。首先从皇室做起,把拓跋氏改为元氏,「其馀所改,不可胜纪(记)」。还规定鲜卑族的八个大姓与*头等贵族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鲜卑八个大姓以外的贵族也规定了品级。使鲜卑贵族也和汉族一样实行门阀制度。5、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鼓励鲜卑族按门第与*结婚。孝文帝还率先做起,纳汉族大姓的女子做後妃 并为他的五个皇弟娶汉族大姓的女子作正妻,同时把公主们嫁给汉族大姓。

      尽管遭到一部分鲜卑贵族的阻挠和反对。孝文帝的改革最终得以成功,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此後仅经过数十年时间,中原的鲜卑等各少数民族就基本上和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了。

    [阅读全文]...

2022-02-12 01:59:25
  • 汉服社是干什么的

  • 阅读
  • 汉服社是干什么的

      你们知不知道汉服社是干什么的吗?汉服是*古代的传统服饰,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汉服,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穿着汉服的女孩子们,那么汉服社是干什么的呢?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汉服社吧。

      汉服是*古代的传统服饰,在追求*文化的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汉服,甚至在大街上就能看到很多穿着汉服的女孩子,那么汉服社是干什么的?汉服社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喜欢汉服,关注汉服,关注汉文化的同袍们组织起来的组织。汉服社是开展汉舞,诗词创作,诗词吟唱,手工,汉歌,汉乐等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组织。为增加汉服的普及率,可以开设汉服结形制和剪裁讨论组,教大家做衣服。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工艺美术。现在许多城市中多了很多汉服体验馆。在汉服体验馆中,大家可以看到鞋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绣花鞋、长靴等古代鞋子,在墙边的衣架上都是古代汉服,并且会有一些特色展示。一般来说,汉服体验馆除了提供参观,还会有试衣体验的项目,工作人员会帮助市民朋友们进行服装的更换、然后帮助大家进行梳妆打扮,佩戴一些精美的头饰等等,市民朋友们可以体验自己如果生在古代,穿衣服是什么样的感觉。

      服装首先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保暖且穿着方便,而且还要能够适应现代化工厂的.快速生产流程,在这方面,确实东方国家的服装都没有西方国家的服装“进化”得完全。

      所以一种古代服装是否能流行、保存到现在,主要因素首先是实用性。

      不管汉服具体是什么,东方服装的总体特点就是宽袍大袖,飘飘欲仙,这点无论是日本的和服、韩国的民族服装、包括印度的服装基本都差不多,这些衣服穿起来都不太适合现代生活和运动的需要。

      而且更现实的是东方的衣服基本不太强调人的身材。穿出来好不好看,主要靠穿着者的脸、个人气质、还有服装本身在面料上的精致手工。而西方服装的最大特点是比较强调人的身材曲线,而且可以通过服装的结构去优化、弥补、调整人身材曲线不足,从而突出人的优点,那么每个人的个性就比较好突出,哪怕两个人脸差不多,但身材年龄不一样,同样的衣服穿出来的效果也会很不同。

      而包括汉服在内的东方服装,只能变化一下面料、颜色,款式基本上没什么可变化的,大家还是可以脑补和服和各种古装剧的汉服,如果不是靠化妆师做出不同的发型、化妆效果,你很难分辨不同影视剧里的汉服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总之就是很难对穿着者的个性进行强化和突出。

      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强调个性的时代,显然东方服装在这方面还是逊色于西方服装。

      当然西方服装流行的原因肯定也和*现代几百年来西方文明以各种方式横扫、殖民全世界有关,西方服装能有现在的绝对优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造成的,如果东方世界的文化、经济强大了,也许有一天也会向西方世界深度传播的话,说不定包括汉服在内的东方服装也会流行起来,但这个过程肯定是很漫长的。不仅仅是经济发达了之后,几年就能达成的。

    [阅读全文]...

2022-05-17 14:15:44
  • 诗经:江汉

  • 诗经
  •   《诗经: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既出我车,既设我旟。

      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四方既*,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

      文武受命,召公维翰。

      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

      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厘尔圭瓒,秬鬯一卣。

      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于周受命,自召祖命,

      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

      作召公考:天子万寿!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注释:

      1、首句当作“滔滔”,下句当作“浮浮”。浮浮:众强的样子。

      2、匪:同“非”。

      3、来:语助词,含有“是”的意义。求:通“纠”,诛求,讨伐。

      4、旟:画有鸟隼的旗。

      5、铺:止,驻扎。

      6、汤汤:水势大的样子。

      7、洸洸:威武的样子。

      8、庶:庶几。

      9、载:则。

      10、浒:水边。

      11、式:发语词。辟:开辟。

      12、彻:治。

      13、疚:病,害。棘:“急”的假借。

      14、极:准则。

      15、于:意义虚泛的助词,其词义取决于后面所带之词。

      16、旬:“巡”的假借。

      17、召公:文王之子,封于召。为召伯虎的太祖,谥康公。维:是。翰:桢斡。

      18、予小子:宣王自称。

      19、似:“嗣”的假借。

      20、肇敏:图谋。戎:大。公:通“功”,事。

      21、用:以。锡:赐。祉:福禄。

      22、厘:“赉”的假借,赏赐。圭瓒:用玉作柄的酒勺。

      23、秬:黑黍。鬯:一种香草,即郁金,姜科,多年生。卣:带柄的酒壶。

      24、文人:有文德的人。

      25、周:岐周,周人发祥地。

    [阅读全文]...

2022-07-30 05:50:34
  • 适合穿汉服说说文案好听 穿汉服拍照发朋友圈心情说说

  • 好听,朋友圈,心情
  • 1.中国各个朝代的服装都很绚丽,我最喜欢汉服,它的图案款式,诉说着朝代的兴衰。

    2.我真的很想念和姐妹们一起穿汉服的日子!

    3.我正在读三年级,即将毕业。我一直很喜欢汉服和传统艺术。我也想找一个大师学*汉服,使这个世界可以保留许多美丽的东西。

    4.最喜欢的中国服装有数千万。我买不起的中国衣服不能买。我一直在存钱,而且价格一直在上涨。

    5.个人很喜欢女生穿汉服的样子,很好看。

    6.有一个小房子,养一只猫,柜子里都是自己喜欢的汉服,所有的规划都在一点点的完成,而窗外是阳光正好的时候。

    7.终于知道现在的女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穿汉服了,小时候那个爱披床单的女孩子已经长大了。

    8.如果将来有一个女儿,我一定会把她拉到我喜欢的各个坑中,一起在汉服旅行,录制视频并拍照。

    9.汉服三千年来,自您小时候起,您是否像我一样喜欢将床单贴在您的身上,这可能是第一次戴汉服的梦想!

    10.现在许多人喜欢穿汉服。有些汉服真的很好看。

    11.现在的天气,真是特别适合穿汉服啊!决定了,明天穿汉服上班

    12.好想穿汉服去桃花园玩啊

    13.这才是爱情呀,陪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网剧,穿汉服。

    14.好想见到你们,想要穿着我喜欢的汉服出现在你们面前。又是爱你们的一天。

    15.在家无聊穿汉服玩儿,但是懒得化妆我妈非说明制没腰身儿不好看,她就喜欢齐腰。

    16.喜欢的人我可以得不到,但是喜欢的汉服我必须要买!

    17.她喜欢狗,我就给她养狗,她喜欢汉服,我就给她开店,她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每天穿着汉服遛遛狗,我就喜欢的不得了

    18.本身很喜欢汉服,很多都说是穿着床单的小孩长大了,也不尽然。服装就是个轮回,所以喜爱古装也是必然的。毕竟古人都喜欢那么多年了。

    18.如今,我花的大部分钱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中国服装,例如一些喜欢的动画的周围环境。实际上,对饮食,生活没有特别的要求。

    20.说起来还是今年第一次穿汉服,试图搭配,小金花,手机拍摄竟然高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金花间隔比较宽,竟然觉得单层还可。

    21.好想穿汉服出门玩哦,但我的姐妹一个赛一个冷漠

    22.穿汉服去欢乐谷是个奇怪的体验hhhhh,因为每一个项目都要把头上的花花拿下来,有时候扣安全带还会因为裙子太长而看不到 但是那样感觉更有意思,喜欢的衣服*快乐的地方=难忘的回忆啊。

    23.终于知道为什么古时候大家闺秀要慢慢的起身坐下行走了

    24.穿汉服在家踩裙子踩到疯

    25.确保找到非常喜欢的人,然后一起喜欢汉服。

    26.又是一年的三月。我希望一切早日过去,这样我才能穿上我最喜欢的汉服!

    27.喜欢穿汉服的仙女可以吹小号,穿上配饰,并且做得很好。人是美丽的,心是美丽的!

    [阅读全文]...

2022-05-25 11:25:07
  • 《诗经》经典诗词大全

  • 诗经,经典
  • 《诗经》经典诗词大全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经典诗词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2、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3、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4、大叔于田

      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5、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6、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7、遵大路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8、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9、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10、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11、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12、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13、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14、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阅读全文]...

2022-02-15 17:18:45
  • 诗经中唯美的诗词

  • 诗经,唯美
  • 诗经中唯美的诗词

      导语: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中唯美的诗词,欢迎阅读。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4、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8、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

      9、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10、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1、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12、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1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4、毂则异室,死则同穴。

      1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6、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17、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18、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1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1、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2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3、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24、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2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2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8、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29、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30、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2、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33、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34、哀哀父母,生我劬(音渠)劳。

      35、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

      36、?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9、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40、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41、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4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44、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45、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4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47、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49、五月斯蠡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阅读全文]...

2022-01-20 09:53:52
当前热门
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 - 句子
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 - 语录
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 - 说说
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 - 名言
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 - 诗词
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 - 祝福
关于汉服的诗经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