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佛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佛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佛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佛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进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颂
释德光〔宋代〕
即心即佛无蹊径,非佛非心有变通。直下两头俱透脱,新甸不在海门东。
颂古七首·日面佛月面佛
释慧勤〔宋代〕
东街柳色拖烟雨,西巷桃华相映红。左雇右盼看不足,一时分付与春风。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赞佛偈
释遵式〔宋代〕
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终者。令随悟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土。
释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赞佛偈
释遵式〔宋代〕
见有临终劝念佛,及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绕佛阁 为李武曾题长斋绣佛图小像
陈维崧〔清代〕
冷笺雪砑,纤腻滑笏,恰称烘写。偷玩閒把。有人认是,年时瘦司马。
俊游都雅。帽影蘸粉,衫缕沾麝。蛮雨啼鹧。略记小驿,奢香醉题帕。
旧事一弹指,可惜花开多易谢。此后鬓丝,吴霜将暗惹。
且料理心情,消向莲社。茜竿低亚。捧一轴迦文,绡带轻洒。
傍风前、竛竮斜挂。
雩都县西禅田寺有生佛甚灵殿后有竹十三竿云是佛在日所敲之竹即今存焉
卢琦〔元代〕
忽闻生佛到禅关,花木深深作翠团。座上真身千百载,窗前敲竹十三竿。
苔封古砌廊庑尽,秋入山门风雨寒。啜罢茶瓯僧话别,孤舟催客泊前滩。
佛子冈别松溪年兄程诗有佛子冈头之句赋此奉和
陈圭〔明代〕
临皋道上停骖处,佛子冈头话别时。聚散浮踪悲海梗,屈伸吾道任天机。
一杯醽醁金樽尽,万里云霄玉舄飞。宇宙事多皆分内,江湖廊庙更何期。
龚毅老南园社集赏佛桑花荷花各咏七言*体一首 其一 佛桑花
孙继皋〔明代〕
仙艳谁从岭外移,柔条六月缀花奇。蒸霞定压祇园树,浴日疑分碧海枝。
朱槿差堪窥色相,石榴那敢斗容姿。寄言陌上提筐女,莫误春风摘叶时。
绕佛天香 祝姚江维极女禅师初度 新谱犯曲,上六句[绕佛阁],下四句[天香],后段同
丁澎〔清代〕
茅庵小筑。疏梅几树。能伴幽独。无生晤速。长斋绣佛、前身是金粟。
经翻贝叶,清磬里、莲根似浴。微笑拈花,俨然是先生天竺。
染翰瓷缃竹。慧业文人更清福。坐老蒲团,空阶秋草绿。
映不染禅心,一枝芬郁。谁道仙子尘凡,料兜率、蓬山任归宿。
花雨吹烟,团成香玉。
论佛骨表
韩愈〔唐代〕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百姓安乐寿考,然而*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醒世恒言·卷十》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水浒传·第十七回》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鸣。——黄景仁《杂感》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佚名《醉太*·讥贪小利者》
课子课孙先课己,成仙成佛且**。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红楼梦·第五回》
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醒世恒言·卷二十六》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惠能《菩提偈》
眼前菩萨不拜,要拜西天活佛!——《雷峰塔奇传·第八回》
花须叶衬,佛要金装。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寺破僧丑,也看佛面——《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不见真佛不念真经。
身似西方无量佛,寿比南山老人星。
见什么佛念什么经。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小窗幽记·集灵篇》
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常言道·第十二回》
仿佛梦魂归帝所。——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魏学洢《核舟记》
放下屠刀,立刻成佛——《镜花缘·第十回》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杜甫《饮中八仙歌》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魏学洢《核舟记》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悬西东。——郭祥正《金山行》
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无量寿经·卷下》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韩愈《山石》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茹素虽佛氏教也,好生非上天意乎。——《格言联璧·惠吉类》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岑参《优钵罗花歌》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真可《游云居怀古》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李商隐《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佚名《周颂·敬之》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韩愈《原道》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韩愈《谏迎佛骨表》
绍圣元年1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徐干《室思》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大须《暮雪》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
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朱孝臧《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
说说心情:闲扫庭院,静默佛文;蝉鸣枝头报热意,得道高僧心无闻!春过夏来满树绿,高枝插花格外美!
佛教意境很美的诗词
意境优美的佛教诗词,让你安静下来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 无尽藏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 苏东坡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亩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唐 大梅法常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 苏东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 龙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 无门慧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 此庵守静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明 憨山德清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来是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是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鸟窠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亩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
——唐大梅法常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东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静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你好,我觉得有一个人的诗特别符合你的要求。他是佛教的诗人,仓央嘉措。给你链接,你自己去看吧!
《菩提偈》
能让人心静的佛教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能让人心静的佛教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染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分庵主开悟诗)
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虚舟普度墨梅诗)
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吾心诗)
16、南台*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守安南台*诗)
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了元诗)
22、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寒山诗)
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俞紫芝诗)
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寒山诗)
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诗)
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白云端禅师诗)
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朱放题竹林寺诗)
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寒山众星诗)
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牛仙客沼寺诗)
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梅花尼嗅梅诗)
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守端蝇子透窗诗)
36、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拾得诗)
38、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草堂清禅师诗)
3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归。(德诚船居寓意诗)
40、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圆通仙禅师诗)
4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希运诗)
45、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楚云南禅师诗)
47、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石屋山居诗)
48、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石屋山居诗)
49、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
50、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孙觌枫桥三绝诗)
51、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
55、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普明禅师牧牛颂诗)
56、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诗)
57、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没澈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圆瑛常州天宁禅寺定后口占)
58、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山下路,却听泉声恋翠微。(孟浩然过融上人兰若诗)
61、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栖白寄白山景禅师诗)
64、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世,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赠质上人诗)
65、四大由来造化工,有声全贵里头空。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人人谂鱼鼓颂诗)
66、青灯一点映窗纱,好读楞严莫忆家。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唯有妙莲花。(王安石和诗赠女)
67、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契此播秧诗)
68、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卧自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可止精舍遇雨诗)
69、一念空时万境空,重重关隔豁然通。东西南北了无迹,只此虚玄合正宗。(日本一山国师牧牛颂诗)
70、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志芒千峰顶上诗)
74、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冈开智慧花。(白居易僧院花诗)
75、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方四午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轼赠东林揔长老诗)
76、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古镜不磨还自照,淡烟和露湿秋光。(无名禅师诗)
77、草堂名刹岁年深,三藏谈经事莫寻。唯有千章云木在,风来犹作海潮音。(溥光题草堂诗)
78、是风是幡君莫疑,百草丛中信步归。王道太*列忌讳,戏蝶流茑绕树飞。(自得晕禅师诗)
82、黄梅*上数如麻,句里呈机事可嗟。真是本来无一物,*被云遮。(西塔禅师诗)
83、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佛印元禅师诗)
88、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深。(曼殊迟友诗)
浅谈佛教思想对唐代诗词的深远影响
[摘 要]影响唐代诗词却以佛教为主,主要是与当时佛理的盛行有关。佛教禅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影响下 ,使唐诗达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充满佛理的诗歌主要是对佛教和佛教徒的咏颂 ,或是对佛教禅理的直接传达。
[关键词]诗词 佛教 禅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其内容的丰富、形式绚丽可谓空前绝后。而这一时期宗教也极其盛行,主要以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为主。唐代诗人在人格品质、精神状态上程度不同的受到宗教的影响 ,因而在他们的诗歌中体现的宗教哲学精神内在化、心灵化程度也就有了差别,并影响到了具体诗歌创作的优劣。他们往往可以自由的从自己的性格、气质、爱好 ,甚至于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某种宗教哲学观念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价值支撑,通过他们的诗篇作为其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现。他们当中有的潜心于儒,有的游心于道,有的息心于佛,同时也有儒、释、道三家兼收并蓄。而主要影响唐代诗词却以佛教为主,主要是与当时佛理的盛行有关。这种繁盛之极的佛教理念使得当时诗歌弥漫着佛学气息。虽然对儒、释、道三家同样表现出兼收并蓄的开阔胸怀。但对佛教的景仰崇敬之情甚至超过了儒、道两家。下面我们来列举几位唐代诗人的代表来概述他们的宗教理念。
唐代名儒世家出身的诗人王勃,他不仅继承了传统家学的馈赠即儒家思想,而且从自身的兴趣、爱好、气质出发又把道教和佛教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他在《游山庙记》中说:“吾之有生二十载矣,雅厌城阙,酷嗜江海,常学仙经。博涉道记。” 从中体现了王勃通过游历道庙仙府,且与道士隐者充分交流,来获取道教思想。这里就不难看出他浓重的道教思源。 而对于佛教,王勃则表现的更为执着,以至于有归一佛教的愿望:“我今回向菩提 ,一心归命圆寂。”
又如具有深厚佛学素养的“诗佛”王维,他被推崇为佛教史上的维摩诘居士 ,而取号为“摩诘”。他深受禅宗的思想影响,所以创作的诗歌作品是直达佛教禅理。如《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了观四大因 ,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声何谓客 ,阴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既病即实相 ,趋空定狂走。”此诗充斥着佛学概念、词语,表现了他对佛学的浓厚兴趣。王维的另一首《送别》诗中“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除了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不满,从中我们还不难看出他向往隐逸佛家的'生活,似有看空一切和超然出世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一种宽以代人、容于世俗的超凡境界。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中的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一句颇有禅意,他并不因至“水穷处”就兴阑而返 ,而是“坐看云起”。体现出其任缘随意、*静安闲的心态 ,以及自然恬淡、闲适悠然 ,如闲云野鹤般随缘适意的行程。
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空山寂静 ,偶闻人语 ,空山传响 ,静中有动 ,空山人语更显空山之寂;而幽静的深林里 ,偶然照到青苔上的一缕斜阳则更显动中之静谧。充斥“静”的佛教理念。《辛夷坞》: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寂静的坞中花开花落的悠然 ,静中有花开花落的生命的涌动 ,但又透出了一点冷寂与孤独。似有“禅”的思想。《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阒无人迹的山涧中 ,花开花落、无声无息 ,只有被月色惊扰了的山鸟鸣叫的声音 ,稍稍打破了宁静的春夜、沉寂的山涧 ,而“花落”、月出”、“鸟鸣”的轻动微响则更深地体现出了山林的幽静。体现了禅是动中的极静 ,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 ,动静不二 ,直探生命的本原。作为深受中国佛教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唐代诗人王维,他主要是禅宗方面的影响。禅是中国人接触大乘佛教教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一种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 ,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以禅入诗 ,以诗说禅 , 以禅论诗 ,诗禅结合 , 就是在诗中表达禅理、禅趣、禅境、表达禅定时体验到的那种轻安宁静、闲适自然的情趣 , 体现禅宗追求“净心”“任性”“无念”的宗旨。意即所谓“幽深清远 , 自有林下一种风流”。
“诗仙”李白是尊儒崇道的典范,而他的诗词中也常充有佛教理念。如《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 ,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 ,水*溪月。天香生虚空 ,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 ,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 ,旷劫断出没。”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这些诗或大量引入禅语 ,或以境说佛理 ,在格律声韵、遣词造句上 ,用比单纯的描述更胜一筹的方式来阐发其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唐代另一位诗人柳宗元在其《渔翁》一诗中的:“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也颇富禅意。他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空寂寥廓、寒江凝雪 ,惟有孤舟独钓 ,这在一片静谧中体现出了孤舟渔翁的孤独、寒寂。此诗被认为有“人境俱夺”之佳境。佛教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中 ,逐渐从诵经苦修中走出来 ,提出“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思想。
在佛教禅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影响下 ,唐诗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旨在言志言情的诗词其魅力在于“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妙境中。这种若有若无、言浅意浓的韵味 ,关键在于体味和悟 ,它与禅宗直指内心、不可言传的“悟”相通。因此 ,诗禅相通 ,诗为禅添文采 ,而禅为诗增境界 ,即“诗为禅客添花锦 ,禅为诗家切玉刀” 。
这类充满佛理的诗歌主要是对佛教和佛教徒的咏颂 ,或是对佛教禅理的直接传达。佛典“十二分教”中有两部分韵文 ,即“祗夜”和“伽陀”。“祗夜”又称“重颂”、“应颂”,是以韵散结合的方式直接叙述佛教教义的;“伽陀”又称“讽颂”或“孤起”,是以带韵的短文来宣讲佛理的。用诗歌来歌颂礼佛是古印度的传统。此二者在汉语中译为“偈”、“颂”或“偈颂”,多为佛经中的赞颂词 。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时为便于诵读和理解 ,将它们按照中国诗歌的传统形式。主要形式是五言 ,也有四言、六言、七言翻译出来。但作为传道布教的工具 ,语言必然要求通俗易懂 ,受佛典内容与形式的限制 ,在翻译时做到字数整齐一致 ,就不能讲求严格的节奏、韵律 ,因此这些偈颂就成为类似于接*口语的通俗诗。这种通俗诗体影响了唐代的诗风 ,即中唐时通俗诗风“元和体”的流行。文人的情感、体验不仅具有了往昔不可比拟的充沛活力 ,而且在更高精神理想的投射下发生了质的转化与提升 ,从而更富有人性的光辉 ,也更具有文化的色彩。心灵世界的更新 ,为艺术在初唐获得全面发展奠定了健康的精神内蕴 ,说到底 ,“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 ,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 ,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 唐诗歌不仅一改往常的柔糜气息 ,变得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而且还走出宫廷台阁 ,表现出广阔的宇宙意识和弘深的历史意识 ,这些新变都为盛唐气象的到来做了良好扎实的铺垫。而且在宗教哲学观念的选择上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由。这种自觉自愿的能动选择 ,激活了文人心灵深处的情感 ,引发了他们丰富生存状态的渴望。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大致窥得佛教影响唐代诗人意识的嬗变之迹 ,以及此种影响在唐代诗歌理论与创作中所起的实际作用。联系王维、李白、王勃、柳宗元等人以寻觅中国古诗词中宗教色彩的历史渊源 ,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多文化的形成过程,从而体现了本民族文化通过外来文化影响,建立了丰富的中国思想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2 ]张海沙,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 周裕锴, 中国禅宗和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佛的诗词
佛印的诗词
有关佛的诗词
关于佛的诗词
佛跳墙的诗词
佛缘的古诗词
火佛的古诗词
赞美佛祖的诗词
带佛字的古诗词
玉佛的古诗词
虔诚拜佛的诗词
古诗词中的佛系
佛珠的古诗词
描写拜佛的诗词
描写佛手的诗词
千佛塔的古诗词
写大佛的古诗词
含有佛意的古诗词
写天佛洞的古诗词
写佛教的古诗词
乐山大佛的诗词
形容信佛的人的诗词
关于佛山的古诗词
描写弥勒佛的诗词
古诗词中的佛山寺
关于佛学的古诗词
求佛最好的古诗词
千佛山的古诗词
描写佛教的古诗词
描写拜佛烧香的诗词
关于古诗词的综合实践
尾字带宝的古诗
写三百首关于雪的古诗
包含智的古诗词
白梅古诗的拼音
描写忧伤意境的古诗
关于和为贵的古诗词
**写的梅花梅花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古诗的读音
体会的古诗
与幽径有关的古诗词
关于明星名字的古诗
有关《新年》的古诗
寓意辞旧迎新的古诗词
江南的雪的古诗视频下载
关于被小人暗算的古诗
下列古诗中的时间
连续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学前班应学的古诗
杜甫的咏史怀古诗蜀相
清廉廉洁的古诗
能唱的古诗词李煜虞美人
写秋月的曰记并改写成古诗
你对我很重要的古诗
彻夜难眠的图片古诗词
满芳心的古诗词
不被困难打败的古诗
描写花草树的古诗
用古诗描述对一个人的喜欢
公司企业蓬勃发展的古诗词
古诗咏月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