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书法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书法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书法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励志书法名言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励志书法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时时只见龙蛇走
2)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3)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4)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5)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7) 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8)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9)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0)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1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2)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13)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4)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15)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16)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17)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18)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9)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20)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书法名言警句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50、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书法名言警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警句很是熟悉吧,名言警句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那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法名言警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1.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3.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毕;尽。全。咸:全,都。这两句大意是:所有的贤良英才都来出*,不论年长年少统统集合相聚在一起。这是王羲之为形容在兰亭别墅中的一次盛会而写下的名句,颇有自得之意。“群贤”显现出参加者声望之高。人数之众;“少长”写出参加者年龄段之长;“毕”“咸”是程度的描写,极有力地突出了*的盛况。此名句精粹流丽,文约意丰,具有典型的文人作品的特征。描写盛会时可以化用。 《兰亭集序》
6.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7.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8.理想主义,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木心
9.张敬元曰: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清梁章钜《学字》
10.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11.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韩寒
12.爱情没有规则,也不应该有条件。黎里
13.故讨论体势,奇偶为无先。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奇。体虽骈必有奇以振其气势;虽散必有偶以植其骨。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4.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15.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16.最贫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约翰生
17.自强不息:努力向上 永不松懈
18.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用笔不欲太肥,肥须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右高左低;不欲前多后少。宋姜夔《续书谱》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海纳百川:豁达大度 心胸宽阔
22.勤能补拙 人定胜天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韦编三绝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天道酬勤 读书三余 秉烛达旦 节节开花 尽在掌握 海阔天空 笃学不倦 将勤补拙 夜以继日 求真务实 天道酬勤 好学不倦 牛角挂书 孜孜不倦 积极进取 精益求精 聚精会神 步步高升 贪多必失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笃学好古 迎刃而解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先苦后甜 闻鸡起舞 贪多必失 读书三到 书声琅琅 耳闻则诵 一丝不苟 废寝忘食 奋发图强 更上层楼 海阔天空 厚德载物 积极进取 节节开花 取精用弘 求真务实 人定胜天 实事求是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循序渐进 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 然荻读书 熟能生巧 勤学苦练 全神贯注 凿壁借光 知足常乐 专心致志 发奋图强 闻鸡起舞 先苦后甜 水滴石穿 尽在掌握 厚德载物 更上层楼 不进则退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取长补短 水滴石穿 囊萤映雪 实事求是
2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觞(shāng商:酒杯。本句大意是:身处秀林幽景之中,一杯芳香四溢的醇酒,一句畅怀适意的新诗,都足以把心中的深情表露无遗。永和九年(公元年,王羲之与诸友同游会稽山阴之兰亭,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与上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起,构成了一个纵情山水的艺术境界。此名句写喜悦之情不是浓墨渲染,而是从酒香岚气中流出,语言优美素雅,意境清新别致,体现了六朝人放浪山水,由自然之性灵悟自我之性情的审美情趣,为今天表现山水之乐提供了范例,也可直接引用。 《兰亭集序》
24.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25.青春终究是幸福,因为它有未来。果戈理
26.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27.真书以*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净为上,而雄肆次之。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28.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29.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30.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别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南宋姜夔《续书谱》
31.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2.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33.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
34.书之求能,且攻真草。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6.金石为开:心诚志坚 力量无穷
3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3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40.迫使他这样做的是需要,而不是乐趣。但丁
41.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42.要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4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44.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算子・算盘子。这几句大意是:(创作书法如果*直相似,样子像算盘子,上下方方整整,前后*齐划一,便称不得节法艺术,只不过是得到一些字的点画罢了。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的形态结构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有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一点失当,一画败笔,都会破坏整体的艺术美,如明人陶宗仪形象比喻的那样“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所以王羲之强调书法家进行创作前,要“先乾所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直振动,令筋脉相似,意在笔前,然后做字。”若呆板无变,整齐划一,千字同面,状如算子,了无生气与性灵,便称不得书法,不过是排列整齐的一行行点点画画罢了。~不愧为书圣的经验之谈,学书者当以之为戒。 《题卫夫人》
45.书体均齐者犹易,惟大小疏密,短长肥瘦,倏忽万变,而能潜气内转,乃称神境耳。清刘熙载《艺概》
46.大胆产生勇气,多疑却产生恐惧。康拉德
47.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跸蛹,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南宋姜夔《续书谱》
48.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这两句大意是:意惬神旷,陶然自乐,忘记了自己已是垂暮之年。此名句典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描写情感,贵在独抒性灵。~两句正是通过内心的情性表现,写出了超脱自我任情适性的“魏晋风度”与独到的心理感受。可用以表现忘却流年的喜悦之情。 《兰亭集序》
49.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0.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清宋曹《书法约言》
51.天道酬勤:多一分耕耘 多一分收获
1.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3.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毕;尽。全。咸:全,都。这两句大意是:所有的贤良英才都来出*,不论年长年少统统集合相聚在一起。这是王羲之为形容在兰亭别墅中的一次盛会而写下的名句,颇有自得之意。“群贤”显现出参加者声望之高。人数之众;“少长”写出参加者年龄段之长;“毕”“咸”是程度的描写,极有力地突出了*的盛况。此名句精粹流丽,文约意丰,具有典型的文人作品的特征。描写盛会时可以化用。 《兰亭集序》
6.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7.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8.理想主义,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木心
9.张敬元曰: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清梁章钜《学字》
10.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11.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韩寒
12.爱情没有规则,也不应该有条件。黎里
13.故讨论体势,奇偶为无先。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奇。体虽骈必有奇以振其气势;虽散必有偶以植其骨。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4.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15.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16.最贫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约翰生
17.自强不息:努力向上 永不松懈
18.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用笔不欲太肥,肥须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右高左低;不欲前多后少。宋姜夔《续书谱》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海纳百川:豁达大度 心胸宽阔
22.勤能补拙 人定胜天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韦编三绝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天道酬勤 读书三余 秉烛达旦 节节开花 尽在掌握 海阔天空 笃学不倦 将勤补拙 夜以继日 求真务实 天道酬勤 好学不倦 牛角挂书 孜孜不倦 积极进取 精益求精 聚精会神 步步高升 贪多必失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笃学好古 迎刃而解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先苦后甜 闻鸡起舞 贪多必失 读书三到 书声琅琅 耳闻则诵 一丝不苟 废寝忘食 奋发图强 更上层楼 海阔天空 厚德载物 积极进取 节节开花 取精用弘 求真务实 人定胜天 实事求是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循序渐进 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 然荻读书 熟能生巧 勤学苦练 全神贯注 凿壁借光 知足常乐 专心致志 发奋图强 闻鸡起舞 先苦后甜 水滴石穿 尽在掌握 厚德载物 更上层楼 不进则退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取长补短 水滴石穿 囊萤映雪 实事求是
2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觞(shāng商:酒杯。本句大意是:身处秀林幽景之中,一杯芳香四溢的醇酒,一句畅怀适意的新诗,都足以把心中的深情表露无遗。永和九年(公元年,王羲之与诸友同游会稽山阴之兰亭,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与上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起,构成了一个纵情山水的艺术境界。此名句写喜悦之情不是浓墨渲染,而是从酒香岚气中流出,语言优美素雅,意境清新别致,体现了六朝人放浪山水,由自然之性灵悟自我之性情的审美情趣,为今天表现山水之乐提供了范例,也可直接引用。 《兰亭集序》
书法名人名言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2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2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2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2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9、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0、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1、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3、拳要打,字要练。
34、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5、字怕练,马怕骑。
3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4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41、书肇于自然。——蔡邕
42、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3、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4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50、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鼓励坚持练书法的名言160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鼓励坚持练书法的名言160句,欢迎大家分享。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1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1、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2、时时只见龙蛇走。 唐代诗人 李白
3、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5、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徐浩传》
6、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 袁昂 《古今书评》
8、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 萧衍
10、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 扬雄
11、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2、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 萧衍
13、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山谷文集》
14、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15、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17、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8、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王羲之传》
19、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 卫夫人 《笔阵图》
一个人的成长中,光有学*规矩是不够的。首先要懂法,法律才是最重要的规矩。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知法守法名言,欢迎阅读!
1、加强学法用法,促进依法经营。
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法治与和谐同在,公益与文明共存。
4、我以我心爱赤壁,我以我行创文明。
5、贪婪之心不可有,法律知识不可无。
6、明辨法律红绿灯,知法守法伴我行。
7、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8、金贵银贵文明最宝贵,千好万好和谐最美好。
9、你对违章讲人情,法律对你不留情。
10、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11、建设法治文化,陶冶诚信情操。
12、文明的赤壁要法治,法治的赤壁更闻名。
13、学法懂法坦荡人生,守法护法锦绣前程。
14、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15、文明赤壁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
16、种德者必养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7、忠诚事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廉洁奉公。
18、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9、树怕不发芽,人怕不懂法。
20、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
21、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2、民为和谐之本,法乃公*之源。
23、文明赤壁你我共建,和谐社会你我共享。
24、知法守法从我做起;法治意识娃娃抓起。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等。
26、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安全生产。
27、和谐润四海,法治安天下。
28、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2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0、建设法治家园,构筑和谐社会。
31、知法是安康的基石,守法是和谐的根本。
32、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4、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推进农村法制建设。
35、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6、文明赤壁精彩有约,和谐城市魅力无限。
37、学法则明智,用法则业兴。
38、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39、美丽赤壁是我家,依法治理靠大家。
40、繁荣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41、以诚待人,人人敬;依法办事,事事成。
42、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43、学法源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
4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45、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46、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纳税光荣
47、以法治权权生威,以德修心心养廉。
48、法制保障了民主,法治促进了和谐。
49、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0、恪守法规,画出圆满人生。
很多人都喜欢练书法以修心性,因为在写书法时能够渐渐的使心境*静。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练*书法的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1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1. 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2. 时时只见龙蛇走。 唐代诗人 李白
3.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 索靖
4.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5.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徐浩传》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7.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 袁昂 《古今书评》
8.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9.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 萧衍
10.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 扬雄
1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2.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 萧衍
13.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山谷文集》
14.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15.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6.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17.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8.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王羲之传》
19.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 卫夫人 《笔阵图》
20. 随人作计终*,自成一家始逼真。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