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言

关于书法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书法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书法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书法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86) 语录(97) 说说(6) 名言(138) 诗词(83) 祝福(667) 心语(169)

  • 励志书法名言

  • 励志,名言,书法
  • 励志书法名言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励志书法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时时只见龙蛇走

      2)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3)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4)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5)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7) 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8)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9)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0)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1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2)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13)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4)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15)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16)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17)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18)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9)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20)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阅读全文]...

2022-01-19 08:18:26
  • 书法名言警句

  • 名言,书法,名人名言
  • 书法名言警句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50、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阅读全文]...

2022-05-23 03:38:49
  • 书法名言警句

  • 名言,书法
  • 书法名言警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警句很是熟悉吧,名言警句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那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法名言警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阅读全文]...

2022-06-06 13:31:40
  • 硬笔书法名言名句

  • 名言
  •  

     

      1) 横画之发笔仰,竖画之发笔俯,撇之发笔重,奈之发笔轻,折之发笔顿,裹之发笔圆,点之发笔挫,钩之发笔利,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清.笪重光《书筏》

      2) 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字,有牵引下自,咋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仿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行,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带则*于俗。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在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宋.姜夔《续书谱》

      3) 横不能*,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4) 作字如应对宾客。一堂之上,宾客满座,左右照应,宾客不觉其寂,主不失之懈。作书不能笔笔周到,笔笔有起讫,顿挫,滑过,如对宾客之失其照顾也。所云笔笔有送到,亦即此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5) 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6) 五.筋骨血肉相容互济

      7)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8)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9)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10)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11) 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2) 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13) 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14) 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锋为笔之情,水为墨之髓。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15)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16) 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17) 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18)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19) 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20) 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

      1) 下笔而刚决不滞,挥翰墨而厚实深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2) 徐公曰: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捷,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唐韩方明《授笔要说》

      3) 山舟曰: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清.梁同书《频罗奄论书》

      4) 笔法过于刻露,每易伤韵。

      5) 运笔锋须要取逆势,不可顺拖也,即无生气,又见稚弱。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6) 人但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清.笪重光《画筌》

      7) 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8) 墨不旁出,为书家上乘。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9) 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唐.卢携《临池诀》

      10) 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工书艺一大关键矣。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11) 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则活;蘸笔欲润,蹙毫用之则浊。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黑有肥圆细圆曲折之圆,白有四方长方斜角之方)。古今书家,同一圆秀,然惟中锋劲而直,齐而润,然后圆,圆斯秀矣。清.笪重光《书筏》

      12) 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斯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清.王淑《论书滕语》

      13) 笔肥墨浓者谓之浑厚,笔瘦墨淡者谓之高逸。清.王厚祁《雨窗漫笔》

      14) 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清.冯武《书法正传》

      15) 凡作揩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取运动,劲则刚而有力,圆则妍美。宋.姜夔《续书谱》

      16) 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17)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8) 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柰,筋之融结在扭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勾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猗正。清.笪重光《书筏》

      19) 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字之体,定于初下笔。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三字承上笔势,多是搭锋。若一字之间,右边多是折锋,应其左故也。又有*起者,如隶画;藏锋者,如篆画。尤要折搭多精神,*藏善含蓄,兼之则妙矣。宋.姜夔《续书谱》

      20) 划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惟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1) 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2) 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

      3) 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4) 圆以规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所以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不可滞也;方乃通方,不可执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5) 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6)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7) 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8) 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9) 用笔尖如落锋势,无一毫如尖锋势,意况生举,爽爽若神,为一字,须数体俱入。晋.王羲之《论书》

    [阅读全文]...

2022-02-14 14:38:54
  • 书法名人格言语录

  • 名人,书法,语录
  • 1.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3.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毕;尽。全。咸:全,都。这两句大意是:所有的贤良英才都来出*,不论年长年少统统集合相聚在一起。这是王羲之为形容在兰亭别墅中的一次盛会而写下的名句,颇有自得之意。“群贤”显现出参加者声望之高。人数之众;“少长”写出参加者年龄段之长;“毕”“咸”是程度的描写,极有力地突出了*的盛况。此名句精粹流丽,文约意丰,具有典型的文人作品的特征。描写盛会时可以化用。 《兰亭集序》

    6.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7.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8.理想主义,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木心

    9.张敬元曰: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清梁章钜《学字》

    10.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11.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韩寒

    12.爱情没有规则,也不应该有条件。黎里

    13.故讨论体势,奇偶为无先。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奇。体虽骈必有奇以振其气势;虽散必有偶以植其骨。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4.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15.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16.最贫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约翰生

    17.自强不息:努力向上 永不松懈

    18.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用笔不欲太肥,肥须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右高左低;不欲前多后少。宋姜夔《续书谱》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海纳百川:豁达大度 心胸宽阔

    22.勤能补拙 人定胜天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韦编三绝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天道酬勤 读书三余 秉烛达旦 节节开花 尽在掌握 海阔天空 笃学不倦 将勤补拙 夜以继日 求真务实 天道酬勤 好学不倦 牛角挂书 孜孜不倦 积极进取 精益求精 聚精会神 步步高升 贪多必失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笃学好古 迎刃而解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先苦后甜 闻鸡起舞 贪多必失 读书三到 书声琅琅 耳闻则诵 一丝不苟 废寝忘食 奋发图强 更上层楼 海阔天空 厚德载物 积极进取 节节开花 取精用弘 求真务实 人定胜天 实事求是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循序渐进 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 然荻读书 熟能生巧 勤学苦练 全神贯注 凿壁借光 知足常乐 专心致志 发奋图强 闻鸡起舞 先苦后甜 水滴石穿 尽在掌握 厚德载物 更上层楼 不进则退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取长补短 水滴石穿 囊萤映雪 实事求是

    2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觞(shāng商:酒杯。本句大意是:身处秀林幽景之中,一杯芳香四溢的醇酒,一句畅怀适意的新诗,都足以把心中的深情表露无遗。永和九年(公元年,王羲之与诸友同游会稽山阴之兰亭,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与上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起,构成了一个纵情山水的艺术境界。此名句写喜悦之情不是浓墨渲染,而是从酒香岚气中流出,语言优美素雅,意境清新别致,体现了六朝人放浪山水,由自然之性灵悟自我之性情的审美情趣,为今天表现山水之乐提供了范例,也可直接引用。 《兰亭集序》

    24.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25.青春终究是幸福,因为它有未来。果戈理

    26.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27.真书以*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净为上,而雄肆次之。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28.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29.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30.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别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南宋姜夔《续书谱》

    31.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2.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33.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

    34.书之求能,且攻真草。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6.金石为开:心诚志坚 力量无穷

    3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3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3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40.迫使他这样做的是需要,而不是乐趣。但丁

    41.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42.要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4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44.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若*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算子・算盘子。这几句大意是:(创作书法如果*直相似,样子像算盘子,上下方方整整,前后*齐划一,便称不得节法艺术,只不过是得到一些字的点画罢了。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的形态结构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有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一点失当,一画败笔,都会破坏整体的艺术美,如明人陶宗仪形象比喻的那样“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所以王羲之强调书法家进行创作前,要“先乾所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直振动,令筋脉相似,意在笔前,然后做字。”若呆板无变,整齐划一,千字同面,状如算子,了无生气与性灵,便称不得书法,不过是排列整齐的一行行点点画画罢了。~不愧为书圣的经验之谈,学书者当以之为戒。 《题卫夫人》

    45.书体均齐者犹易,惟大小疏密,短长肥瘦,倏忽万变,而能潜气内转,乃称神境耳。清刘熙载《艺概》

    46.大胆产生勇气,多疑却产生恐惧。康拉德

    47.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跸蛹,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南宋姜夔《续书谱》

    48.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这两句大意是:意惬神旷,陶然自乐,忘记了自己已是垂暮之年。此名句典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描写情感,贵在独抒性灵。~两句正是通过内心的情性表现,写出了超脱自我任情适性的“魏晋风度”与独到的心理感受。可用以表现忘却流年的喜悦之情。 《兰亭集序》

    49.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0.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清宋曹《书法约言》

    51.天道酬勤:多一分耕耘 多一分收获

    [阅读全文]...

2022-04-05 22:07:02
  • 书法名人格言语录

  • 格言,励志,书法
  • 1.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3.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毕;尽。全。咸:全,都。这两句大意是:所有的贤良英才都来出*,不论年长年少统统集合相聚在一起。这是王羲之为形容在兰亭别墅中的一次盛会而写下的名句,颇有自得之意。“群贤”显现出参加者声望之高。人数之众;“少长”写出参加者年龄段之长;“毕”“咸”是程度的描写,极有力地突出了*的盛况。此名句精粹流丽,文约意丰,具有典型的文人作品的特征。描写盛会时可以化用。 《兰亭集序》

    6.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7.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8.理想主义,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木心

    9.张敬元曰: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清梁章钜《学字》

    10.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11.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韩寒

    12.爱情没有规则,也不应该有条件。黎里

    13.故讨论体势,奇偶为无先。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奇。体虽骈必有奇以振其气势;虽散必有偶以植其骨。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4.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15.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16.最贫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约翰生

    17.自强不息:努力向上 永不松懈

    18.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用笔不欲太肥,肥须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右高左低;不欲前多后少。宋姜夔《续书谱》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海纳百川:豁达大度 心胸宽阔

    22.勤能补拙 人定胜天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韦编三绝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天道酬勤 读书三余 秉烛达旦 节节开花 尽在掌握 海阔天空 笃学不倦 将勤补拙 夜以继日 求真务实 天道酬勤 好学不倦 牛角挂书 孜孜不倦 积极进取 精益求精 聚精会神 步步高升 贪多必失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笃学好古 迎刃而解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先苦后甜 闻鸡起舞 贪多必失 读书三到 书声琅琅 耳闻则诵 一丝不苟 废寝忘食 奋发图强 更上层楼 海阔天空 厚德载物 积极进取 节节开花 取精用弘 求真务实 人定胜天 实事求是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循序渐进 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 然荻读书 熟能生巧 勤学苦练 全神贯注 凿壁借光 知足常乐 专心致志 发奋图强 闻鸡起舞 先苦后甜 水滴石穿 尽在掌握 厚德载物 更上层楼 不进则退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取长补短 水滴石穿 囊萤映雪 实事求是

    2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觞(shāng商:酒杯。本句大意是:身处秀林幽景之中,一杯芳香四溢的醇酒,一句畅怀适意的新诗,都足以把心中的深情表露无遗。永和九年(公元年,王羲之与诸友同游会稽山阴之兰亭,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与上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起,构成了一个纵情山水的艺术境界。此名句写喜悦之情不是浓墨渲染,而是从酒香岚气中流出,语言优美素雅,意境清新别致,体现了六朝人放浪山水,由自然之性灵悟自我之性情的审美情趣,为今天表现山水之乐提供了范例,也可直接引用。 《兰亭集序》

    [阅读全文]...

2022-04-25 08:12:36
  • 书法最经典名言

  • 书法,名言
  •   书法是*的一大特色。古代起,就有很多关于书法的名言,那么有哪些是最经典的呢?下面好句摘抄小编给你带来的是最经典的书法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最经典的书法名言(精选版)

      1) 章草源本隶分,而下开楷法,用笔使转流速,较隶分省便,为汉代戕启章奏一种简易通行之字体也。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2) 小楷难,小草犹难。楷以法胜,草以神胜。法可勉强合,神非绝迹无行地,不能超脱八法之外,*九宫之中。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3) 真书以*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净为上,而雄肆次之。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4) 书之求能,且攻真草。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5) 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虞世南《笔髓论》

      6) 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跸蛹,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南宋.姜夔《续书谱》

      7) 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东汉.赵一《非草书》

      8) 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别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南宋.姜夔《续书谱》

      9) 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

      10) 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俗书反是。清.刘熙载《艺概》

      11) 草书结体贵偏而得中。偏如上有偏高偏低,下有偏长偏短,两旁有偏争偏让皆是。清.刘熙载《艺概》

      12) 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13) 学篆博览古器真款识中古字,神气散朴,可以助人,亦知象形,指事,会意等未变之妙也。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14) 圆劲古澹,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南宋.姜夔《续书谱》

      15)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畅,章务捡而便。唐.孙过庭《书谱》

      16) 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北宋.赵构《翰墨志》

      17) 隶书运笔有致,章法严明,学者应*心静气,痛下功夫,一笔不可偷苛。肉浮血露,方能势伟气壮。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18) 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19) 八分为富于波磔之字体,*八分书,笔锋中出。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20) 虫篆既繁,草藁*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规矩有则,用之简易。随便适宜,亦有施张,操笔假墨,抵押毫芒。彪焕缧硌,形体抑扬,芬葩连属,分间罗行。烂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西晋.成公绥《隶书体》   最经典的书法名言(最新版)

      1) 北魏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2) 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3) 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4) 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唐.孙过庭《书谱》

      5) 山谷云:凡作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弊,轻佻是其大病。直须落笔,一一端正。至于放笔,自成行草,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矣。清.梁章钜《学字》

      6)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俗书非务为妍美,则故诧丑拙。美丑不同,其为为人之见一也。清.刘熙载《艺概》

      7) 甜熟不是自然,佻巧不是工致,卤莽不是苍老,拙恶不是高古,丑怪不是神奇。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8) 规矩入巧,乃明神化,出没不穷。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清.冯班《钝书吟要》

      9) 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不博约于何反?清.梁献《学书论》

      10) 真书以*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萧洒纵横,何拘*正?南宋.姜夔《续书谱》

      11) 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弋戟森列,自成一家。宋.朱长文《续书断》

      12) 直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13) 苏文忠公曰: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事行草。犹未能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清.梁章钜《学字》

      14) 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北宋.赵构《翰墨志》

      15) 楷法与作行草,用笔一理。作楷不以行草之笔出之,则全无血脉;行草不以作揩之笔出之,则全无起讫。楷须融洽,行草须分明。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6) 行书之体,略同于真。“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虞世南《笔髓论》

      17)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北宋.苏轼《论书》

      18) 大字虽大而小,小字虽小而大,正书须有草意,草书须有正笔。郝经《原古录》

      19) 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御皆成扁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20) 以楷法作行则太拘,以草法作行则太纵。   最经典的书法名言(热门版)

      1) 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得法。唐.张怀灌《玉堂禁经》

      2) 作法书多失体,布置匀直少势。点不变谓之有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最是大忌。清.冯班《钝书吟要》

      3) 体有疏密,意有倜傥,或有飞走流注之势,惊竦峭绝之气,淘淘闲雅之容,卓荦调宕之志,百体千形,巧媚争呈,岂可一概而论哉!南朝.萧衍《草书状》

      4) 一字之体,率多由于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如此应,各有义理。姜夔《续书谱》

      5) 用笔均极随意,绝无拘牵束缚之态,惟稍有霸悍之气,未能若烟客之冲和自在也,学者能得其意,一切尘俗蹊径,自扫除净尽矣。秦祖永《桐阴画诀》

      6) 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南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7) 用笔需要活泼泼地,随形取象,在有意无意间,画成自然,机趣天然。方是功夫到境。秦祖永《桐阴画诀》

      8) 勿令有死点死画,方尽书之道也。唐.李世民《笔意》

      9) 字犹用兵,同在制胜。兵无常阵,字无定形,临阵决机,将书审势,权谋妙算,务在万全。然阵势虽变,行伍不可乱也;字形虽变,体格不可逾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阅读全文]...

2022-06-10 12:11:56
  • 知法守法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一个人的成长中,光有学*规矩是不够的。首先要懂法,法律才是最重要的规矩。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知法守法名言,欢迎阅读!

      1、加强学法用法,促进依法经营。

      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法治与和谐同在,公益与文明共存。

      4、我以我心爱赤壁,我以我行创文明。

      5、贪婪之心不可有,法律知识不可无。

      6、明辨法律红绿灯,知法守法伴我行。

      7、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8、金贵银贵文明最宝贵,千好万好和谐最美好。

      9、你对违章讲人情,法律对你不留情。

      10、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11、建设法治文化,陶冶诚信情操。

      12、文明的赤壁要法治,法治的赤壁更闻名。

      13、学法懂法坦荡人生,守法护法锦绣前程。

      14、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15、文明赤壁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

      16、种德者必养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7、忠诚事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廉洁奉公。

      18、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9、树怕不发芽,人怕不懂法。

      20、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

      21、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2、民为和谐之本,法乃公*之源。

      23、文明赤壁你我共建,和谐社会你我共享。

      24、知法守法从我做起;法治意识娃娃抓起。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等。

      26、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安全生产。

      27、和谐润四海,法治安天下。

      28、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2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0、建设法治家园,构筑和谐社会。

      31、知法是安康的基石,守法是和谐的根本。

      32、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4、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推进农村法制建设。

      35、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6、文明赤壁精彩有约,和谐城市魅力无限。

      37、学法则明智,用法则业兴。

      38、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39、美丽赤壁是我家,依法治理靠大家。

      40、繁荣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41、以诚待人,人人敬;依法办事,事事成。

      42、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43、学法源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

      4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45、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46、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纳税光荣

      47、以法治权权生威,以德修心心养廉。

      48、法制保障了民主,法治促进了和谐。

      49、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0、恪守法规,画出圆满人生。

    [阅读全文]...

2022-05-12 06:11:02
  • 形容写书法的名言警句

  • 名言,励志,书法
  • 米元章书得纵逸之致,惜时有谐笔。

    未曾从事于汉隶,而欲识晋唐楷法,恐数典忘祖,终不济事。

    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真,而纵于真;草行*草,而敛于草。

    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苟且。

    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智永、世南得宽和之量,少俊迈之奇。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能如人意。

    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过庭得逍遥之趣,而失之俭散。

    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翥而整齐,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岭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

    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可。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

    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每日焚香*,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李北海得豪挺之气,而失之疏窘。

    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思诗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

    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篆字必须正锋,须用饱笔浓墨为之。

    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

    [阅读全文]...

2022-04-26 23:53:17
  • 富有哲理的名言硬笔书法

  • 富有,哲理,名言
  • 只要这一生安然度过,就是莫大的幸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富有哲理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2、注重健康少些强求,淡泊忘病少负重行。

    3、路不通时,懂得拐弯。

    4、善待别人,快乐无比。

    5、忍无可忍,就重新再忍。

    6、要么努力,要么忘记。

    7、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活法。

    8、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9、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10、眼睛要快,舌头要慢。

    11、凡是欲望,皆为贪婪。

    12、靠他人,永远害怕风霜。

    13、智仁雅乐,山水共深。

    14、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15、亲为亲好,邻为邻安。

    [阅读全文]...

2022-07-26 01:24:37
书法名言 - 句子
书法名言 - 语录
书法名言 - 说说
书法名言 - 名言
书法名言 - 诗词
书法名言 - 祝福
书法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