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类似于疾风知劲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类似于疾风知劲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类似于疾风知劲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类似于疾风知劲草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是“板荡识诚臣”。
整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诗句出自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赠萧瑀》
赠萧瑀
作者:李世民 年代: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注释】
1.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李渊之次子。“祖有德,宗有功”,因以为号。
2.房玄龄,秦王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
3.大业,隋炀帝杨广之年号:公元六零五年至公元六一八年。
4.河池郡郡治,今陕西省凤县凤州镇。
5.剖心之祸,殷纣暴虐,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史记·殷本纪》:“比干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何以自持?’比干曰:‘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诸?’遂杀比干,刳视其心也。”今河南省淇县(殷虚,朝歌),有多处纣都遗迹。
6.北叟失马,《淮南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太上皇,李渊,李世民之父,年号武德。
8.不为兄弟所容,在十八学士拥戴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长子李建成、第四子李元吉,被杀。
9.版荡,字亦作板荡,《诗·大雅·板》和《诗·大雅·荡》之篇名。
10.善恶太明,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忠谅。《尔雅》:谅,信也。《左传·鲁僖公九年》: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晋杜预注云:往,死者。居,生者。耦,两也。
12.逆众以执法。逆,违也。执,持也、守也。法,则也。
13.孤特以执节。《周易》: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礼记·儒行》: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鷙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说文》:节,竹节也,又操也,《左传.成十五年》: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14.明主恕之以劲。劲音颈,《说文》:强也。《广韵》:健也。《增韵》:坚也,遒也。《左传·宣十二年》:中权后劲。
赏析:
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赞美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而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常常会迷失方向。
两句诗表达同样的道理,但“疾风知劲草”以比说理,形象生动,因而也最广为人知。今天人们常常只知道前一句而湮没了后一句,常用它比喻危急时刻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
这首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极富于哲理的启示。在风*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只有在严峻危急的关头,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只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显示出谁是坚定的革命者。
典故:
北魏代郡(今山西大同东北)人于烈武艺高强,尤擅箭术,*时为人寡言少语,却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孝文帝非常信任于烈,每当他御驾亲征,外出领兵打仗时,总是委托于烈镇守都城,卫戍皇宫。而于烈也不负重托,从无半点闪失。孝文帝对他赞赏有加,称他的志节和度量不亚于汉武帝时的名臣金日磾。后来的事实证明,孝文帝的眼光极其英明。
公元499年,孝文帝病逝,宣武帝元恪继位,他的叔父咸阳王元禧以太尉辅政,后又任宰相,实际上掌握了生杀大权,朝廷上下,稍有违逆,立刻就会给点颜色看看。元禧一朝大权在握,生活上更是放荡不羁,骄奢淫逸,贪得无厌,弄得人人侧目,却敢怒不敢言,只有于烈是个例外。
有一天,元禧派一个家奴来到领军将军府,传话给担任皇家卫队司令的于烈说:“我需要羽林军和虎贲武士作为出入的仪仗卫队,你赶快给我安排。”于烈回答说:“天子守丧期间,国家大事全由宰相决定,我只知道负责警卫,保护宫廷安全,除非有诏书,不敢违背,否则不接受私下的命令。”家奴高兴而来,败兴而去,全没了来时趾高气扬的劲头,回府原话作了汇报。元禧还真没见过这么看不透事、脑筋不开窍的人,就又派人质问于烈:“我是天子(拓跋宏)的儿子,当今天子(元恪)的叔父,身为宰相,我的命令跟诏书有什么区别呢?”这下于烈动了气,声色俱厉地说:“我知道大王是天子的儿子、叔父,如果是诏书,就应当派遣官府的人,而不应该派一个家奴来向我索取只有天子才可以动用的羽林军和虎贲武士,于烈的脑袋可以得到,羽林、虎贲武士你休想得到!”
于烈如此不给面子,让元禧十分恼怒,于是向元恪提议说,于烈劳苦功高,应该予以升迁,任命他为征北将军,恒州刺史。这是想把他赶出京城,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对他人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警告。
于烈自然知道这是元禧在有意报复,不愿意受这份窝囊气,声称有病,坚决辞职。
渐渐长大的宣武帝对元禧等亲王的专权十分不满,暗中筹划废黜他们。公元501年正月,按例要举行春季宗庙大祭,无论君臣都要到祖庙斋戒。宣武帝在头天夜里召见于烈的儿子于忠,对他说:“你的父亲忠诚公正,坚贞不移,是国家的栋梁。通知他明天早晨早点进宫,会有人事变动。”于烈听说,喜不自胜:“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天刚亮,他就进宫见驾。宣武帝说:“我的几位叔父不恭敬,不可任用,今天我打算让你领兵去召见他们,你敢不敢去?”于烈回答说:“老臣历事累朝,颇以干练勇猛受到赏识,今天的事,哪敢推辞!”说完,亲率武士60余人,宣读圣旨,将咸阳王元禧等几个亲王名义是请、实际是押送到了宣武帝面前,勒令他们交出了*。于烈因功晋爵为侯,被封为车骑大将军,领军掌管皇宫禁卫。
大权旁落的元禧倍感郁闷,心态失衡的他决定铤而走险,趁宣武帝外出打猎之际发动了叛乱。得此消息时,宣武帝震惊不已,一时不知如何处置,左右的侍卫都跑出去追赶野兽了,值班的禁卫军也没几个人,好在于忠还在,赶紧派他骑快马到洛阳察看一下动静。此时于烈留守洛阳,早已部署*,他告诉于忠说:“我年纪虽老,但身心健康,仍可报效国家,这些人猖狂胡闹,不值得担忧。请陛下早日起驾,但不用着急,慢慢回京,以安定民心。”宣武帝听后,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等他带人返回皇宫,元禧早被打败逃跑了。宣武帝对于烈感激得无以复加,后来把于烈的侄女立为皇后。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在《赐萧蠫》诗中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意思就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看一个人,只有在危难之中,在重大的考验面前,才能真正检验出他人格的底色。从这一点上来说,于烈担得起太宗这两句诗的赞誉,也无愧于世人对他的仰慕。
九库说说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 疾风知劲草全诗的意思理解,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是板荡识诚臣。整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诗句出自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赠萧瑀》
赠萧瑀
作者:李世民 年代: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注释】
1.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李渊之次子。祖有德,宗有功,因以为号。
2.房玄龄,秦王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
3.大业,隋炀帝杨广之年号:公元六零五年至公元六一八年。
4.河池郡郡治,今陕西省凤县凤州镇。
5.剖心之祸,殷纣暴虐,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史记殷本纪》:比干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何以自持?比干曰: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诸?遂杀比干,刳视其心也。今河南省淇县(殷虚,朝歌),有多处纣都遗迹。
6.北叟失马,《淮南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太上皇,李渊,李世民之父,年号武德。
8.不为兄弟所容,在十八学士拥戴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长子李建成、第四子李元吉,被杀。
9.版荡,字亦作板荡,《诗大雅板》和《诗大雅荡》之篇名。
10.善恶太明,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1.忠谅。《尔雅》:谅,信也。《左传鲁僖公九年》: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晋杜预注云:往,死者。居,生者。耦,两也。
12.逆众以执法。逆,违也。执,持也、守也。法,则也。
13.孤特以执节。《周易》: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礼记儒行》: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鷙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说文》:节,竹节也,又操也,《左传.成十五年》: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14.明主恕之以劲。劲音颈,《说文》:强也。《广韵》:健也。《增韵》:坚也,遒也。《左传宣十二年》:中权后劲。
赏析:
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板荡识诚臣,赞美萧瑀能在自己当年最紧要的时刻拥护自己,帮他谋得帝位。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句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在艰难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在艰难时刻,在危难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而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常常会迷失方向。
两句诗表达同样的道理,但疾风知劲草以比说理,形象生动,因而也最广为人知。今天人们常常只知道前一句而湮没了后一句,常用它比喻危急时刻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
这首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极富于哲理的启示。在风*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只有在严峻危急的关头,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只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显示出谁是坚定的革命者。
典故:
北魏代郡(今山西大同东北)人于烈武艺高强,尤擅箭术,*时为人寡言少语,却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孝文帝非常信任于烈,每当他御驾亲征,外出领兵打仗时,总是委托于烈镇守都城,卫戍皇宫。而于烈也不负重托,从无半点闪失。孝文帝对他赞赏有加,称他的志节和度量不亚于汉武帝时的名臣金日磾。后来的事实证明,孝文帝的眼光极其英明。
公元499年,孝文帝病逝,宣武帝元恪继位,他的叔父咸阳王元禧以太尉辅政,后又任宰相,实际上掌握了生杀大权,朝廷上下,稍有违逆,立刻就会给点颜色看看。元禧一朝大权在握,生活上更是*不羁,骄奢淫逸,贪得无厌,弄得人人侧目,却敢怒不敢言,只有于烈是个例外。
有一天,元禧派一个家奴来到领军将军府,传话给担任皇家卫队司令的于烈说:我需要羽林军和虎贲武士作为出入的仪仗卫队,你赶快给我安排。于烈回答说:天子守丧期间,国家大事全由宰相决定,我只知道负责警卫,保护宫廷安全,除非有诏书,不敢违背,否则不接受私下的命令。家奴高兴而来,败兴而去,全没了来时趾高气扬的劲头,回府原话作了汇报。元禧还真没见过这么看不透事、脑筋不开窍的人,就又派人质问于烈:我是天子(拓跋宏)的儿子,当今天子(元恪)的叔父,身为宰相,我的命令跟诏书有什么区别呢?这下于烈动了气,声色俱厉地说:我知道大王是天子的儿子、叔父,如果是诏书,就应当派遣官府的人,而不应该派一个家奴来向我索取只有天子才可以动用的羽林军和虎贲武士,于烈的脑袋可以得到,羽林、虎贲武士你休想得到!
于烈如此不给面子,让元禧十分恼怒,于是向元恪提议说,于烈劳苦功高,应该予以升迁,任命他为征北将军,恒州刺史。这是想把他赶出京城,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对他人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警告。
于烈自然知道这是元禧在有意报复,不愿意受这份窝囊气,声称有病,坚决辞职。
渐渐长大的宣武帝对元禧等亲王的专权十分不满,暗中筹划废黜他们。公元501年正月,按例要举行春季宗庙大祭,无论君臣都要到祖庙斋戒。宣武帝在头天夜里召见于烈的儿子于忠,对他说:你的父亲忠诚公正,坚贞不移,是国家的栋梁。通知他明天早晨早点进宫,会有人事变动。于烈听说,喜不自胜: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天刚亮,他就进宫见驾。宣武帝说:我的几位叔父不恭敬,不可任用,今天我打算让你领兵去召见他们,你敢不敢去?于烈回答说:老臣历事累朝,颇以干练勇猛受到赏识,今天的事,哪敢推辞!说完,亲率武士60余人,宣读圣旨,将咸阳王元禧等几个亲王名义是请、实际是押送到了宣武帝面前,勒令他们交出了*。于烈因功晋爵为侯,被封为车骑大将军,领军掌管皇宫禁卫。
大权旁落的元禧倍感郁闷,心态失衡的他决定铤而走险,趁宣武帝外出打猎之际发动了叛乱。得此消息时,宣武帝震惊不已,一时不知如何处置,左右的侍卫都跑出去追赶野兽了,值班的禁卫军也没几个人,好在于忠还在,赶紧派他骑快马到洛阳察看一下动静。此时于烈留守洛阳,早已部署*,他告诉于忠说:我年纪虽老,但身心健康,仍可报效国家,这些人猖狂胡闹,不值得担忧。请陛下早日起驾,但不用着急,慢慢回京,以安定民心。宣武帝听后,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等他带人返回皇宫,元禧早被打败逃跑了。宣武帝对于烈感激得无以复加,后来把于烈的侄女立为皇后。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在《赐萧蠫》诗中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意思就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看一个人,只有在危难之中,在重大的考验面前,才能真正检验出他人格的底色。从这一点上来说,于烈担得起太宗这两句诗的赞誉,也无愧于世人对他的仰慕。
读了“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 疾风知劲草全诗的意思理解”,您get到快乐和感悟了吗?这些短句很有收藏的价值,值得您发发朋友圈。小编推荐您阅读知福惜福的句子,希望您喜欢。
《赠萧瑀·疾风知劲草》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前言】
《赠萧瑀》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赐给萧瑀的一首诗。这首诗盛赞萧瑀的仁德。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知人善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翻译】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人生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4、人生就像一个动物园,当你以为你在看别人耍猴的时候,却不知自己也是猴子中的一员!
5、我的冷漠,是你读不懂的骄傲。 My indifference is the pride that you don't understand.
6、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7、就是失去了一切别的,也还有未来。
8、放弃谁都可以,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0、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2、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13、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4、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15、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16、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17、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18、尝试去把别人拍过来的砖砌成结实的地基,生活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19、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20、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21、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3、勇往直前, 决不放弃!
24、精神的财富是唯一的财富。
25、你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
26、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2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8、在必要时候需要弯一弯,转一转,因为太坚强容易折断,我们需要更多的柔软,才能战胜挫折。
29、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30、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问答,读音wèn dá,汉语词语,意思为提问和解答,一个过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谁知道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独孤穆冥会诗
【作者】临淄县主 【朝代】唐代
江都昔丧乱,阙下多构兵。豺虎恣吞噬,干戈日纵横。
逆徒自外至,半夜开重城。膏血浸宫殿,刀枪倚檐楹。
今知从逆者,乃是公与卿。白刃污黄屋,邦家遂因倾。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哀哀独孤公,临死乃结缨。
天地既板荡,云雷时未亨。今者二百载,幽怀犹未*。
山河风月古,陵寝露烟青。君子秉祖德,方垂忠烈名。
华轩一惠顾,土室以为荣。丈夫立志操,存没感其情。
求义若可托,谁能抱幽贞。
皇天昔降祸,隋室若缀旒。患难在双阙,干戈连九州。
出门皆凶竖,所向多逆谋。白日忽然暮,颓波不可收。
望夷既结衅,宗社亦贻羞。温室兵始合,宫闱血已流。
悯哉吹箫子,悲啼下凤楼。霜刃徒见逼,玉笄不可求。
罗襦遗侍者,粉黛成仇雠。邦国已沦覆,馀生誓不留。
英英将军祖,独以社稷忧。丹血溅黼扆,丰肌染戈矛。
今来见禾黍,尽日悲宗周。玉树已寂寞,泉台千万秋。
感兹一顾重,愿以死节酬。幽显傥不昧,终焉契绸缪。
*阳县中树,久作广陵尘。不意何郎至,黄泉重见春。
金闺久无主,罗袂坐生尘。愿作吹箫伴,同为骑凤人。
朱轩下长路,青草启孤坟。犹胜阳台上,空看朝暮云。
露草芊芊,颓茔未迁。自我居此,于今几年。与君先祖,
畴昔恩波。死生契阔,忽此相过。谁谓佳期,寻当别离。
俟君之北,携手同归。
伊彼维扬,在天一方。驱马悠悠,忽来异乡。情通幽显,
获此相见。义感畴昔,言存缱绻。清江桂洲,可以遨游。
惟子之故,不遑淹留。
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在凌烟阁功臣题词中,有一首御赐宋公萧禹的五古:“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析——劲草:挺拔的'草。板荡:指社会上的大动乱。诚臣:忠诚的臣。这话富有哲理,也是名联。只有在大的危难中才能显现出一个人是忠是奸。在安定和*时期是难以分辨的。鲍照诗有“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二句,当是本诗的来源。文天祥诗“时穷节乃现”,也是这个意思。
《诗经·大雅》有《板》《荡》两篇,都是写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痛苦的,后来用“板荡”指政局混乱,社会不安。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采桑子·重阳》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抱朴子·外篇·喻蔽》
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
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
疾风知劲草——《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列传·卷八十一》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红衣卸了,结子成莲,天劲秋浓。——吴文英《塞翁吟·饯梅津除郎赴阙》
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潘岳《秋兴赋》
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柳宗元《笼鹰词》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陶渊明《饮酒·其四》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王冕《劲草行》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汪元量《秋日酬王昭仪》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白居易《画竹歌》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刘琨《重赠卢谌》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三十六计·并战计·偷梁换柱》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袁宏道《满井游记》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杜甫《羌村》
海鸥飞上迟,边风劲触回。——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劲松彰于岁寒,贞臣见于国危。——潘安《西征赋》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袁宏道《徐文长传》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鲁迅《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寸心摇摇为谁道,道旁可许愁人知?——王冕《劲草行》
昨夜东风鸣羯鼓,髑髅起作摇头舞。——王冕《劲草行》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王禹偁《对雪》
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曹植《蝉赋》
建干将之雄戟,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司马相如《子虚赋》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遂诛其身。——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司马迁《陈涉世家》
右夏服之劲箭,左乌号之雕弓。——枚乘《七发》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贾岛《望山》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欧阳修《画地学书》
黄包先著风霜劲。——吴文英《虞美人影·咏香橙》
香苦欺寒劲。——吴文英《夜游宫·竹窗听雨》
胜强楚於柏举,栖劲越於会稽。——左思《三都赋》
燕弧盈库而委劲,冀马填厩而驵骏。——左思《三都赋》
临焦原而不怳,谁劲捷而无犭思?——左思《三都赋》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张说《咏瓢》
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词三百首 元宵节 写人 抒怀 情怀 青玉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词三百首 初中古诗 豪放 战争 抒情 壮志难酬 破阵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词三百首 豪放 咏史怀古 爱国 抒怀 永遇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婉约 夏天 农村 写景 西江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词三百首 初中古诗 抒情 咏史怀古 爱国 南乡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婉约 写人 少年 抒怀 愁苦 丑奴儿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宋词精选 高中古诗 豪放 写景 爱国 忧愤 水龙吟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代: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宋词三百首 中秋节 神话 月亮 抒怀 情怀 太常引
清*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乡村 生活 劳动 清*乐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弃疾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豪放 送别 写鸟 抒情 离情 贺新郎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 一作:愁予)
宋词三百首 感慨 抒怀 爱国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情怀 菩萨蛮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1、《西江月》
八万四千偈後,更谁妙语披襟。
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
镂玉栽冰着句,高山流水知音。
胸中不受一尘侵。却怕灵均独醒。
2、《江郎山和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3、《送剑与傅岩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4、《清*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阮郎归》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6、《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7、《送剑与傅岩叟》
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8、《定风波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9、《蝶恋花·送佑之弟》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
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10、《临江仙》
窄样金杯教换了,房栊试听珊珊。
莫教秋扇雪团团。古今悲笑事,长付後人看。
记取桔槔春雨後,短畦菊艾相连。
拙於人处巧于天。君看流水地,难得正方园。
11、《卜算子·修竹翠罗寒》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12、《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中的风
一、东风
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是指春风,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东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反衬伤逝之情,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渲染离别情绪,如《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3)象征专制者和造成悲剧的恶势力,如《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4)比喻重要的条件,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俗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南风
古诗中的南风即夏风,常象征欣欣向荣,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如《观刈麦》中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南风有时还用于寄寓思乡之情,如《寄东鲁二稚子》中的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烘托恬淡的心境,如刘攽《新晴》中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2)南风也叫薰风,如苏轼的《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三、西风
古诗中的西风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西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寄托相思之情,如《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感伤韶华已逝,如晏殊《》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3)渲染凄凉气氛,寄寓身世之伤,如马致远《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辛弃疾《水龙吟》中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蒋捷《虞美人》中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4)营造苍茫、悲壮之美,如李白《忆秦娥》中的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四、北风
古诗中的北风即冬风,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大多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1)渲染游子怀乡之思,如汉代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2)抒写伤别之情,如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3)比喻强劲势力,如岑参《》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郑思肖《寒菊》中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详解古诗中的风知识点]
疾风知劲草的古诗名
播放疾风知劲草的古诗
类似于疾风知劲草的古诗
疾风劲雨的古诗
劲草的古诗
形容疾风劲雨的古诗词
劲草踏还生的古诗
劲草行名句
动如疾风的古诗
疾风骤雪的古诗
疾风剑豪的台词
疾风剑豪的句子
疾风剑豪台词
疾风剑豪语录
lol疾风剑豪台词
疾风骤雨的古诗原文
疾风剑豪大招台词
描写疾风的古诗词语
疾风剑豪唯美诗句
描写疾风暴雨的古诗
疾风剑豪台词语音
关于清晨疾风骤雨的古诗
纵有疾风起类似的句子
英雄联盟疾风剑豪台词
300八神疾风登场台词
疾风剑豪大招台词中文
秋风劲的古诗词
辛弃疾的草书古诗
草枯鹰眼疾的古诗
最强劲的风的古诗句
早晨的露珠的句子
形容心情非常好的句子
同事辞职了心情的句子
形容蓝宝石的句子
关于攀岩的发说说句子
放下就是快乐句子
下雨了我好想你的句子
爱人伤害心死的句子
关于爱情缘分的句子
交友句子正能量
不知道知恩图报的句子
彼此越来越远的句子
感情迷茫的句子
咖啡与爱情的句子
离开一座城市经典句子
风景好美的经典句子
形容头发剪短的句子
关于远嫁的句子
描写玩弄感情的句子
形容写作业的搞笑句子
鼓励穷人的句子
快手评论队形句子女神
纪念感情的句子
现实的句子图片
失眠的唯美句子配图
窗台多肉的唯美句子
关于念想的句子
年轻人创业励志句子
迈出第一步的句子
夸女生瘦的句子
表现时间快搞笑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