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的名言

关于列子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列子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列子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列子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33) 说说(121k+) 名言(37) 诗词(10) 祝福(2k+) 心语(9k+)

  • 《列子》文言文翻译

  • 《列子》文言文翻译

      在我们上学期间,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列子》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因攫(jué)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

      译文

      从前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晨穿好衣服带好帽子到市场去,走到卖金子的`地方,抢了金子就走。巡官抓住了他,问他:“有这么多人都在场,你怎么敢抢人家的金子呢?”那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根本没看到人,只看到金子。”

      后用以喻利令智昏。

      名家评说

      1、刘韶在《文心雕龙》说“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

      2、柳宗元在其《辩列子》一文中谓《列子》:“虽不概于孔子道,然其虚泊寥阔,居乱世,远于利,祸不得逮于身,而其心不穷,《易》之“遁世无闷”者,其*是欤?余故取焉。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伪作,好文者可废耶?”

      3、陈景元《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序》赞扬“辞旨纵横,若木叶干壳,乘风东西,飘飘乎天地之间,无所不至。”

      4、高守元《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序》“《庄》《列》二书羽翼老氏,犹孔门之有颜孟。微言妙理启迪后人,使黄帝之道架然复见,功不在颜孟之下。”

      5、宋祁《新唐书》:若佛者,……大抵与黄老相出入。……华人之谲诞者,又攘庄周、列御寇之说佐其高,层累架腾,直出其表,以无上不可加为胜,妄相夸胁而倡其风。

      6、宋·朱熹《朱子语类·释氏》:“释氏书其初只有四十二章经,所言甚鄙俚。后来日添月益,皆是中华文士相助撰集。如晋宋间自立讲师,孰为释迦,孰为阿难,孰为迦叶,各相问难,笔之於书,转相欺诳。大抵多是剽窃老子列子意思,变换推衍以文其说。”“至晋宋间乃谈义,皆是剽窃老庄,取列子为多。”并列举《楞严经》、《圆觉经》等,如《圆觉经》中“四大分散,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一语,是窃自《列子》的“骨骸反于地,精神入其门”(《朱子语类》卷一二六)。这倒为《圆觉经》的*撰述提供了一点证据,证明其所依的*文化的背景资料。但是杨伯峻不知是出于宗教信仰强行扭曲朱熹的意思。

      7、宋·陆九渊《常胜之道曰柔》“御冠之学,得之于老氏者也。老氏驾善胜之说于不争,而御寇托常胜之道于柔,其致一也。是虽圣学之异端,君子所不取,然其为学,固有见乎无死之说,而其为术,又有得于翕张取予之妙。殆未可以浅见窥也。其道之流于说者,为苏张之纵横,流于法者,为申韩之刑名;流于兵者,为孙吴之攻战。……今苞苴竿牍之智,弊精神乎蹇浅者,其于苏张申韩之伦,无论为役,而欲肆其雄臆,以妄议老氏御寇之学,多见其不知量也。”

      8、洪迈《容斋续笔》“《列子》书事简劲宏妙,多出《庄子》之右。”

      9、《黄氏日抄》: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生乱离而思寂寞,默察造化消息之运,于是乎轻死生,轻视人间死生之常于是乎遗世事。

      10、明代屠隆在其《文论》中评价说:“《庄》、《列》之文,播弄恣肆,鼓舞*,如列缺乘踽焉,光怪变幻,能使人骨惊神悚,亦天下之奇作也。”

      11、蒲松龄在《蒲松龄集》《聊斋文集》卷二《庄列选略小引》中说:“千古奇文,至庄、列止矣。世有恶其道而并废其言者愚,有因其文之可爱而探之于冥冥者则大愚。盖其立教,祖述杨、老,仲尼之徒,所不敢信,而要其文洋恣肆,诚足沾溉后学。”

      1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子》:“然考《尔雅》疏引《尸子·广泽篇》曰:“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已皆弇于私也。天、帝、皇、后、辟、公、弘、廓、宏、溥、介、纯、夏、幠、冢、晊、昄,皆大也,十有余名而实一也。若使兼、公、虚、衷、*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云云。是当时实有列子,非庄周之寓名。又《穆天子传》出于晋太康中,为汉魏人之所未睹。而此书第三卷《周穆王篇》所叙驾八骏,造父为御,至巨搜,登昆仑,见西王母于瑶池事,一一与传相合。此非刘向之时所能伪造,可信确为秦以前书。”

      13、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诸子之为书,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必有得于道体之一端,而后乃能态肆其说,以成一家之言也……《老子》说本阴阳,《庄》《列》寓言假象,《易》教也。邹衍侈言天地,关尹推衍五行,《书》教也。管、商法制,义存政典,《礼》教也。中、韩刑名,皆归赏罚,《春秋》教也。”

      14、刘熙载《艺概·文概》口:“《列子》实为《庄子》所宗本,其辞之淑诡,时或甚于《庄子》,惟其气不似《庄子》放纵耳。”“《庄》《列》俱有曲致;而《庄》尤缥缈奇变,乃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也。”

      15、刘咸炘《刘咸炘论目录学》认为:“书中有伪,而书固不尽伪也,倘因一节而概疑全体,则过矣。”“一事而两说、三说兼存……良由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浅学之徒少所见,多所怪,生二千载后而欲画一二千载以前之人之事,甚非多闻阙疑之意。”认为先秦两汉诸书中事伪而书则非伪。

    [阅读全文]...

2022-07-08 05:20:39
  • 列子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2.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民矣。事之破粑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

    3.虚者无贵也。

    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5.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6.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

    7.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

    8.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9.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10.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11.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

    12.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

    13.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

    14.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15.至言去言,至为无为。

    16.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

    17.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18.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19.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

    2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21.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22.大道以多歧路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3.忧苦犯性,逸乐顺性,斯实所系者也。名不可去,亦不可宾。但恶夫守命而累实。守名而累实,将恤危亡而不救,岂徒逸乐忧苦之间哉。

    24.五情好恶,四体安危,世事苦乐,古犹今也,人犹我也。人人相犹,损一秋豪而利人,悉天下以奉天下人。

    25.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26.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

    27.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28.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

    29.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

    30.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31.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32.说天地会坏是错误的,说天地不会坏也是错误的。天地坏与不坏,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事情。既然如此,那么天地不会坏是这么一回事,天地会坏也是这么一回事。因此人活着不知道死后的事情,死了不知道生前的情形;未来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过去不知道未来的事情。那么天地会不会崩陷,我又何必要挂在心上呢?

    33.要排除人为的名义,莫如清静,莫如虚默。保持清静虚默,就掌握了道的所在;追求得失予取,就丧失了人的本性。待人的本性被毁以后,再去舞弄仁义的说教,是不能使人的本性复元的。

    34.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膻能香。它没有知觉,没有能力;但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35.天地自然的规律,不是阴气就是阳气;圣人的教化,不是仁爱就是正义;事物的性质,不是柔弱就是刚强。

    36.天哺育众生但不能承载万物,地承载万物但不能施行教化,圣人施行教化但不能违背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被规定后就不能超越各自的地位。

    37.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人有时闭塞,事物有时顺通。

    38.天的使命是哺育众生,地的职责是承载万物,圣人的责任是掌管政教风化,事物各自承担适宜的任务。

    39.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还不见气从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太初,元气出现;太始,气开始有形状;太素,有形之气又有了性质。这时候,元气、形状、性质都已具备,但相互之间尚未分离,所以把它叫做浑沦。所谓浑沦,是表明万物浑然一体,不可剖析。

    40.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

    41.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

    42.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惟圣人矣。

    43.一气之变,所适万形。

    44.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45.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阅读全文]...

2022-02-17 14:29:15
  • “冲虚真人”列子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 名人名言
  •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着名的代表人物,着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着有《列子》。由于人们*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而这些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列子名人名言:

    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说天地会坏是错误的,说天地不会坏也是错误的。天地坏与不坏,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事情。既然如此,那么天地不会坏是这么一回事,天地会坏也是这么一回事。因此人活着不知道死后的事情,死了不知道生前的情形;未来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过去不知道未来的事情。那么天地会不会崩陷,我又何必要挂在心上呢?

    要排除人为的名义,莫如清静,莫如虚默。保持清静虚默,就掌握了道的所在;追求得失予取,就丧失了人的本性。待人的本性被毁以后,再去舞弄仁义的说教,是不能使人的本性复元的。

    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膻能香。它没有知觉,没有能力;但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天地自然的规律,不是阴气就是阳气;圣人的教化,不是仁爱就是正义;事物的性质,不是柔弱就是刚强。

    天哺育众生但不能承载万物,地承载万物但不能施行教化,圣人施行教化但不能违背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被规定后就不能超越各自的地位。

    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人有时闭塞,事物有时顺通。

    天的使命是哺育众生,地的职责是承载万物,圣人的责任是掌管政教风化,事物各自承担适宜的任务。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还不见气从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太初,元气出现;太始,气开始有形状;太素,有形之气又有了性质。这时候,元气、形状、性质都已具备,但相互之间尚未分离,所以把它叫做浑沦。所谓浑沦,是表明万物浑然一体,不可剖析。

    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 ,不化者往复。

    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惟圣人矣。

    一气之变,所适万形。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

    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

    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 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 化而成。孰测之哉?

    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

    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

    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

    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至言去言,至为无为。

    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

    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大道以多歧路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忧苦犯性,逸乐顺性,斯实所系者也。名不可去,亦不可宾。但恶夫守命而累实。守名而累实,将恤危亡而不救,岂徒逸乐忧苦之间哉。

    五情好恶,四体安危,世事苦乐,古犹今也,人犹我也。人人相犹,损一秋豪而利人,悉天下以奉天下人。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

    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

    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 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民矣。事之破 ?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

    虚者无贵也。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名人名言

    [阅读全文]...

2022-03-22 07:40:53
  • 文言文《列子说符》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文言文《列子说符》原文及翻译

      在*时的学*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列子说符》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①,形直则影正。然则在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关尹谓列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②,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③;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④;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上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尝观之伸农、有炎之德⑤,稽之虞⑥、夏、商、周之书,度诸法士贤人之言,所以存亡废兴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严恢曰:“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语也。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强食靡角⑦,胜者为制⑧,是禽兽也。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

      【注释】

      ①枉——弯曲。

      ②身也者——王叔岷:“‘身’当作‘行’,下文‘慎尔行,将有随之’,即承此言。”“《御览》四百三十引《尸子》作‘行者影也’,可为旁证。”

      ③和之——《集释》:“‘和’,北宋本作‘知’,汪本从之,今从吉府本、世德堂本订正。”

      ④故王——《集释》:“‘故王’,北宋本作‘兹王’,汪本从之,今从各本正。”

      ⑤有炎——即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领。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⑥虞——有虞氏,即舜。

      ⑦靡——通“摩”。

      ⑧胜者为制——《御览》四百二十一引作“胜者为利”。

      【译文】

      列子向壶丘子林学*。壶丘子林说:“你如果懂得怎样保持落后,就可以和你谈怎样保住自身了。”列子说:“希望能听你说说怎样保持落后。”壶丘子林说:“回头看看你的`影子,就知道了。”列子回头看他的影子:身体弯曲,影子便弯曲;身体正直,影子便正直。那么,影子的弯曲与正直是随身体而变化的,根源不在影子自身;自己的屈曲与伸直是随外物而变化的,根源不在我自己。这就叫保持落后却处于前列。关尹对列子说:“说话声音好听,回响也就好听;说话声音难听,回响也就难听。身体高大,影子就高大;身体矮小,影子就矮小。名声就像回响,行为就像影子。所以说:谨慎你的言语,就会有人附和;谨慎你的行为,就会有人跟随。所以圣人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内里,看见过去就可以知道未来,这就是为什么能事先知道的原因。法度在于自身,稽考在于别人。别人喜爱我,我一定喜爱他;别人厌恶我,我一定厌恶他。商汤王、周武王爱护天下,所以统一了天下;夏桀王、商纣王厌恶天下,所以丧失了天下,这就是稽考的结果。稽考与法度都很明白却不照着去做,就好比外出不通过大门,行走不顺道路一样。用这种方法

      去追求利益,不是很困难吗?我曾经了解过神农、有炎的德行,稽考过虞、夏、商、周的书籍,研究过许多礼法之士和贤能之人的言论,知存亡废兴的原因不是由于这个道理的,从来没有过。”严恢说:“所以要学*道义的目的在于求得财富。现在得到了珠宝也就富了,还要道义干什么呢?”列子说:“夏桀、商纣就是由于重视利益而轻视道义才灭亡的。幸运啊!我没有告诉你。人如果没有道义,只有吃饭而已,这是鸡狗。抢着吃饭,用角力相斗,胜利的就是宰制者,这是禽兽。已经成为鸡狗禽兽了,却想要别人尊敬自己,是不可能得到的。别人不尊敬自己,那危险侮辱就会来到了。”

      拓展:练*题及答案

      《列子·说符》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②。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③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学之。三年,又以报④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注释】①中:打着。②请于关尹子:向关尹子请教。③弗:不。④报:报告。

      【小题1】给划线字注音。(1分)

      列子学射中矣( ) 又以报关尹子( )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守而勿失也( ) 退而学之(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小题4】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案

      【小题1】zhng yǐn

      【小题2】牢记 返回

      【小题3】你知道你射中靶子的道理吗?

      【小题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阅读全文]...

2022-07-27 07:33:24
  • 《列子学射》文言文阅读答案

  • 阅读
  • 《列子学射》文言文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列子学射》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列子学射

      ①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

      ①选自《列子·说符篇》。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阅读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①列子,名____,又名____,郑国人,战国前期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子》由东晋人搜集有关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曾学过其中的《______》,文中成功的塑造了愚公和___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________的.精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____ ②臣是以无请也____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____ ④又以报关尹子____

      3.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4.关尹子所说的“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中的“之”字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1.①寇 御寇 道 清静无为

      ②《愚公移山》智叟 愚公 移山

      2.①请教;②问;③的缘故,表原因;④介词,把

      3.①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②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4.退而*之三年 且 守而勿失 。

      5.熟能生巧(同义词即可)。(略,理由要足以证明观点。)

      译文

      列子学射箭,已经能射中了,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不知道。关尹子说:不行!列子回去又练*了三年,再次来报告关尹子。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要牢记(学成的道理),并且不要丢掉。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己也都该这样。

    [阅读全文]...

2022-03-05 09:36:41
  • 列子学射文言文以及翻译

  • 列子学射文言文以及翻译

      在现实学*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列子学射文言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列子学射文言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学射文言文翻译

      列子学射箭,已经射中了,就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吗?”列子回答说:“不知。”关尹子说:“还不行。”列子回去继续学*,过了三年,将自己学射箭的情况告诉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了。”关尹子说:“那好,一定要记住这其中的道理,不要轻易地荒废了。不仅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圣人不在乎存亡,而关心为什么会这样。”

      列子学射字词解释: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

      ②请:请教。

      ③子:您。

      ④所以:……的原因。

      ⑤对:回答。

      ⑥顷岁:*年来。

      ⑦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⑧工:精,妙。

      列子学射的道理: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射箭成为当时人们学*的技能之一。追溯到原始时代,射箭常常是人们用来狩猎的,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射箭技巧。《列子学射》就是一篇记录了关于列子学射箭的事迹。列子通过学射,请教关尹子关于射箭的问题,在得到关尹子提醒后,经过认真研究和苦心专研,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列子学射》的故事大致是:列子学射箭,已射进靶心,就请教于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射箭射中的道理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原因。”关尹子说:“那还不行。”列子回家继续学*,又学*了三年,列子将学射箭的进展告诉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射箭射中的道理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了。”关尹子说:“那可以了,要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不仅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在乎存亡,而关心这其中的道理。”

      列子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只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从简单的射箭就可以发现,不要只在乎射箭射中,还要掌握射箭的规律,知道为什么会射中。在做任何事时,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做到精益求精,切忌急功*利。

      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②于关尹子。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④中者乎?”对⑤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⑥而*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⑦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注释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是老子和庄子之外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②请:请教。

      ③子:您。

      ④所以:……的原因。

      ⑤对:回答。

      ⑥退:回去。

      ⑦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⑧顷岁:*年来。

      ⑨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⑩工:精,妙。

      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请于.关尹子()(2)又以报.关尹子()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向(2)告诉

      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3.说明了在学*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参考译文

      列子学射箭,射中了(靶心),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存亡,而关心问什么会这样。”

      寓意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明白了为什么能做到,以后才能做的更好。只有自觉地按规律办事,才能真正会做,做好一件事。

      赏析

      列子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明白了为什么能做到,以后才能做的更好。因为他不知射中的道理,所以关尹子认为他不能算是学会了射箭。是因为懂得了为什么能射中,也就是掌握了射箭的规律,这才算学会了。学射箭如此,做好一件事情也如此,应该知道它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再做,就能得心应手了。

    [阅读全文]...

2022-06-03 19:12:29
  • 列子说符篇的阅读答案

  • 阅读
  • 列子说符篇的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阅读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列子说符篇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列子·说符篇》原文阅读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列子·说符篇》阅读*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詹何对曰 对: (2)故本在身 本: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3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列子·说符篇》阅读答案

      1.(1)回答 (2)根本,基础

      2.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3.修养自身是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列子·说符篇》阅读拓展

      庄子在其书第一篇《逍遥游》中,就提到过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练就了一身卓绝的轻功。因为庄子书中常常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如“无名人”、“天根”,故有人怀疑列子也是“假人”。不过《战国策》、《尸子》、《吕氏春秋》等诸多文献中也都提及列子,所以列子应该实有其人。列子的学说,刘向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尔雅.释诂》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战国策.韩策》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张湛《列子.序》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因为穷而常常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讳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阅读全文]...

2022-06-27 00:13:29
  • 列宁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即苏*理)。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者普遍认同为“国际*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1.患难识朋友。

      2.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3.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4.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5.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6.粮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

      7.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

      8.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9.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10.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11.任何国家都意味着使用暴力。

      12.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

      13.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

      14.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15.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

    [阅读全文]...

2021-12-10 12:14:27
  • 人生列车的名言

  • 人生,名言,语录
  • 关于人生的名言警句

    1.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

    2.有心能知,有情能爱,有缘能聚,有梦能圆。

    3.善于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变,不会思考的人晕头转向。

    4.生命是属于你的,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5.要记着,幸福并不是依存于你是什么人或拥有什么,它只取决于你想的是什么。

    6.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7.聪明与智慧的区别:前者只能看到事物的表意,而后者却可以洞察事物的内涵。

    8.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意大利)9.只有时刻把记忆的网张开,才能捕到知识的猎物.10.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 语 11.人的第一天职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做自己。

    12.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

    13.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识真正最好的。

    14.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爱默生

    我满嘴跑火车,而且提速的火社会评论,畅销作家 * 《寻人启事》连火车上的坐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

    火车名言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朝花夕拾》铃声之后。

    火车又摇晃着驶向寂静黑暗的远方田野。

    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人若没干劲,好像没有蒸汽的火车头,不能动;像没长翅膀的鸟,不能飞。

    原名雷正兴 雷锋 《雷锋日记》半夜的时候,火车停留在镇江。

    人声鼎沸。

    车厢里一片漆黑。

    听到隐约的鼾声。

    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我买50辆好车——奥拓、奥拓、奥拓……

    用铁丝镖起来,开起来跟火车一样

    关于火车的名言相声和影视剧演员、电视脱口秀主持人 郭德纲人间万物正在日益完善。

    如瑞典火柴,小歌剧,火车头,代普莱牌葡萄酒,人与人的关系等。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契诃夫自古迄今,才女之多,一百辆火车都载不完,但几乎全部埋葬在礼教的虎威和金钱的诱惑之下。

    台湾作家 柏杨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

    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

    英国文学家 刘易斯没有比人们之间的善良关系更重要和更美好的了,无论是火车上与人结伴同行,还是与家人或同事相处,都是如此。

    火车名言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子,乙要丙去坐,做揖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朝花夕拾》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候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赛车手、作家、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韩寒

    [阅读全文]...

2022-03-10 02:13:48
  • 列宁的最出名的名言 列宁的名言大全

  • 名言,名人名言
  •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列宁的最出名的名言,以及列宁的名言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如果他不是十足的庸人,他就要,而且应该有理想。

    2、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朝气沉沉的人强。

    3、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新的纪律。

    4、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5、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政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的职权。

    6、列宁要研究人,要寻找能干的干部。现在关键就在这里:没有这一点,一切命令和决议只不过是些肮脏的废纸而已。

    7、一切战争都是对民族使用暴力,但这并不妨碍社会主义者赞成革命战争。

    8、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9、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10、谁不和我们一起就是反对我们,中立的人最危险。

    11、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12、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

    13、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

    14、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15、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

    1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17、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18、一切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学说,都是胡说八道。

    19、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者的思考力。

    20、必须在敌军还分散的时候,出其不意地袭击他们。

    21、科学的宗旨就是提供宇宙的真正写真。

    22、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不就可能取得统治地位。

    23、有这样的情况,甚至范围很小的模范的地方工作,也比中央许多部门的国家工作有重要的全国性意义。

    24、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25、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伟大的革命没有经过国内战争。而只有套中人才能认为没有“非常复杂环境”的国内战争是可以设想的。

    26、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27、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

    28、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29、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怕一次又一次地改正这些错误,这样,我们就会登上山顶。

    30、我们每日每时都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意志,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31、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者。

    32、少说漂亮话,多做些*凡的事情。

    33、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34、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往往是对细节的干涉。

    35、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36、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37、列宁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朝气沉沉的人强。

    38、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39、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

    40、宗教偏见的最深的根源是穷困和愚昧。

    41、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关。

    42、民族差别就是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还要保持很久很久。

    43、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44、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45、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46、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47、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

    48、学*,学*,再学*!学,然后知不足。

    49、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的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

    50、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阅读全文]...

2021-11-25 00:12:13
列子的名言 - 句子
列子的名言 - 语录
列子的名言 - 说说
列子的名言 - 名言
列子的名言 - 诗词
列子的名言 - 祝福
列子的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