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的诗句

关于罗隐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罗隐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罗隐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罗隐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 语录(1k+) 说说(3k+) 名言(2) 诗词(61) 祝福(1k+) 心语(41)

  • 罗隐的诗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罗隐的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罗隐的诗

    1、《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2、《蜂》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3、《雪》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4、《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5、《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6、《柳》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7、《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8、《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9、《七夕》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10、《宫词》

    巧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

    11、《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12、《梅花》

    吴王醉处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13、《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14、《竹》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15、《燕》

    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

    16、《遣兴》

    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

    17、《蝉》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18、《咏史》

    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

    19、《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20、《巫山高》

    下压重泉上千仞,香云结梦西风紧。

    21、《菊》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22、《赠渔翁》

    叶艇悠扬鹤发垂,生涯空托一纶丝。

    是不是觉得罗隐的诗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七夕的诗句古诗罗隐,请您阅读。

    [阅读全文]...

2021-12-22 06:07:45
  • 罗隐的诗

  •   1、《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2、《蜂》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雪》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4、《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5、《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6、《柳》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7、《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8、《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9、《七夕》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10、《宫词》

      巧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

      经年不见君王面,落日黄昏空掩门。

      11、《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12、《梅花》

      吴王醉处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愁怜粉艳飘歌*,静爱寒香扑酒樽。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13、《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14、《竹》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阅读全文]...

2022-03-22 11:57:55
  • 罗隐的诗

  • 罗隐的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隐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

      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皇陂》罗隐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

      鲤鱼日暖跳黄金。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寄郑补阙》罗隐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路从青琐无因见,

      恩在丹心不可忘。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牡丹花》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黄河》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

      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汴河》罗隐

      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柳色纵饶妆故国,

      水声何忍到扬州。乾坤有意终难会,黎庶无情岂自由。

      应笑秦皇用心错,谩驱神鬼海东头。

      《西京崇德里居》罗隐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风从昨夜吹银汉,

      泪拟何门落玉盘。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锦鳞赪尾*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投所思》罗隐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满川碧嶂无归日,

      一榻红尘有泪时。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经张舍人旧居(一题作河中经故翰林张舍人所居)》罗隐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一榻已无开眼处,

      九泉应有爱才人。文馀吐凤他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

      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

      《雒城作》罗隐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更无楼阁寻行处,

      只有山川识野人。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津。

      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罗隐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

      迎旆凫鷖尽著行。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

      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罗隐

      多病无因棹小舟,阖闾城下谒名侯。水寒不见双鱼信,

      风便唯闻五袴讴。早说用兵长暗合,*传观稼亦闲游。

      须知谢奕依前醉,闲阻清谈又一秋。

      《送章碣赴举》罗隐

    [阅读全文]...

2022-06-12 06:48:59
  • 罗隐的诗

  • 古诗文
  • 罗隐的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隐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

      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皇陂》罗隐

      皇陂潋滟深复深,陂西下马聊登临。垂杨风轻弄翠带,

      鲤鱼日暖跳黄金。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寄郑补阙》罗隐

      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路从青琐无因见,

      恩在丹心不可忘。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牡丹花》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黄河》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

      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汴河》罗隐

      当时天子是闲游,今日行人特地愁。柳色纵饶妆故国,

      水声何忍到扬州。乾坤有意终难会,黎庶无情岂自由。

      应笑秦皇用心错,谩驱神鬼海东头。

      《西京崇德里居》罗隐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风从昨夜吹银汉,

      泪拟何门落玉盘。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锦鳞赪尾*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投所思》罗隐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满川碧嶂无归日,

      一榻红尘有泪时。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凄惶未可知。

      《经张舍人旧居(一题作河中经故翰林张舍人所居)》罗隐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一榻已无开眼处,

      九泉应有爱才人。文馀吐凤他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

      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

      《雒城作》罗隐

      大卤旌旗出洛滨,此中烟月已埃尘。更无楼阁寻行处,

      只有山川识野人。早得铸金夸范蠡,旋闻垂钓哭*津。

      旧游难得时难遇,回首空城百草春。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罗隐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

      迎旆凫鷖尽著行。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

      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罗隐

      多病无因棹小舟,阖闾城下谒名侯。水寒不见双鱼信,

      风便唯闻五袴讴。早说用兵长暗合,*传观稼亦闲游。

      须知谢奕依前醉,闲阻清谈又一秋。

      《送章碣赴举》罗隐

    [阅读全文]...

2022-06-09 02:57:23
  • 罗隐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罗隐《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罗隐《自遣》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罗隐《黄河》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罗隐《黄河》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罗隐《七夕》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罗隐《江南》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罗隐《筹笔驿》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罗隐《赠妓云英》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罗隐《杏花》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罗隐《竹》

    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罗隐《牡丹花》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罗隐《牡丹》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罗隐《菊》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罗隐《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远天归雁拂云飞,*水游鱼迸冰出。——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罗隐《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风漾长歌笼月里,梦和春雨昼眠时。——罗隐《赠渔翁》

    村店酒旗沽竹叶,野桥梅雨泊芦花。——罗隐《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罗隐《筹笔驿》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罗隐《登夏州城楼》

    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何知日渐深。——罗隐《题润州妙善前石羊》

    深荷吾宗有知己,好将刀笔为英雄。——罗隐《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

    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罗隐《王濬墓》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罗隐《始皇陵》

    游子马蹄难重到,故人尊酒与谁同。——罗隐《寄进士卢休》

    拟把金钱赠嘉礼,不堪栖屑困名场。——罗隐《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斗鸡走狗五陵道,惆怅输他轻薄儿。——罗隐《所思》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罗隐《马嵬坡》

    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罗隐《鹰》

    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罗隐《燕昭王墓》

    雪天萤*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

    樵侣兼同志,音书*亦稀。——罗隐《初秋寄友人》

    营室东回荫斥丘,少年承袭拥青油。——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十万貔貅趋玉帐,三千宾客珥金貂。——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良时难得吾宗少,应念寒门更寂寥。——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早缘入梦金方砺,晚为传家鼎始铭。——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鹤发四垂烟阁远,此生何处拜仪形。——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锦笈朱囊连复连,紫鸾飞下浙江边。——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戴湾老圃根基薄,虚费工夫八十年。——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官罢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贵池开。——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五侯水暖鱼鳞去, 九子山晴雁叙来。——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到头称意须年少,赢得时光向酒杯。——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汉王刀笔精,写尔逼天生。——罗隐《蝶》

    [阅读全文]...

2022-03-31 12:44:25
  • 罗隐的诗有哪些(罗隐的文集名分享)

  • 分享
  •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

    晚唐诗人罗隐写过不少讽刺诗,比如《蜂》、《雪》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不过在很多人心中,《赠妓云英》才是罗隐讽刺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巧妙的侧面衬托、明显的正话反说。

    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到这两点,也非常不容易。

    我们来读一读。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江西进贤

    钟陵,县名,在今天的江西南昌市进贤县。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们在钟陵醉酒分别,已经十年了。

    这句话很简单,就是写诗人与云英久别重逢。

    醉别,说明他们曾经的关系很不错,不然不会醉酒分别。

    那么老朋友久别重逢,会聊一些什么呢?

    很显然,会彼此询问这十年的境况。

    那么这十年发生了什么事呢?

    我们继续读下一句。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重新见到了云英轻盈的掌上身。

    这一句是描写云英如今的情况。

    掌上身,是用汉代赵飞燕“掌上舞”典故,指云英的身姿很美。

    您看,已经过了十年,但是云英的身姿仍然很美。

    可想而知,十年前的云英更加光彩照人。

    可能有人会说,这一句好像也很普通啊,久别重逢,诗人不过是对老朋友美言了几句而已。

    不!

    高手写诗,就是喜欢在普通的语境中暗藏伏笔。

    这一句其实是正话反说的关键铺垫。

    我们继续读第三句。

    江西进贤,烧塔迎中秋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没有功成名就,你也没有嫁人。

    这一句看起来也很普通,前一句是看外貌,这一句是继续聊彼此的境况。

    我十年前的梦想是功成名就,但是十年过去了,梦想没有实现;你十年前的梦想是嫁人,但是十年过去了,你的梦想也没有实现。

    您看,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两个人都很失意,只能互相安慰。

    但其实非常巧妙。

    巧妙在于:诗人通过一个共同现象(两个人的梦想都没有实现),让自己和云英产生了关联。

    这是侧面衬托的关键铺垫。

    我们继续读第四句。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可能是因为我们俩都不如别人吧。

    这一句就是通过第三句推出的结论,表面是在回答两个人的梦想没有实现的原因。

    但其实,它即完成了“侧面衬托”,又完成“正话反说”。

    先看正话反说。

    云英没有嫁出去,真的是因为不如别人吗?

    不对呀,如今她仍然是掌上身,十年前肯定更加光彩照人,怎么会不如别人呢?

    这是明显的矛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诗人说的是反语,“不如人”是不成立的。

    这就是正话反说的要点:反说的话,越无理越好。

    诗人是用的前后矛盾法,先设置了一个条件(云英身姿很美),再用反语(不如人)与这个条件产生矛盾。

    其实常用的反语还可以与常识相悖,总之,要突出反语的无理性,让普通读者能够一眼看出来。

    江西进贤

    再看侧面衬托。

    [阅读全文]...

2022-04-23 10:40:33
  • 蜂罗隐古诗翻译(罗隐野花古诗的意思)

  • 野花
  • 《蜂》,唐代著名诗人罗隐(833—909)所作。是以蜜蜂为比喻,表达了对辛勤耕作的劳动人的赞美和对不劳而获者的痛恨和不满。

    唐代:罗隐

    不论*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尽:都。占:占其所有。甜:醇香的蜂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阅读全文]...

2022-03-03 19:50:40
  • 罗隐《赠妓云英》唐诗鉴赏

  • 唐诗
  •   罗隐《赠妓云英》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下面一起来看下!

      诗人:罗隐 朝代:唐

      锺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鉴赏:

      罗隐一生怀才不遇。他“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唐才子传》),却屡次科场失意。此后转徙依托于节镇幕府,十分潦倒。罗隐当初以寒士身分赴举,路过锺陵县(今江西进贤),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约莫十二年光景他再度落第路过锺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罗隐不胜感慨。更不料云英一见面却惊诧道:“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罗隐便写了这首诗赠她。

      这首诗为云英的问题而发,是诗人的不*之鸣。但一开始却避开那个话题,只从叙旧**道起。“锺陵”句回忆往事。十二年前,作者还是一个英敏少年,正意气风发;歌妓云英也正值妙龄,色艺双全。“酒逢知己千杯少”,当年彼此互相倾慕,欢会款洽,都可以从“醉”字见之。“醉别十余春”,显然含有对逝川的痛悼。十余年转瞬已过,作者是老于功名,一事无成,而云英也该人*中年了。

      首句写“别”,第二句则写“逢”。前句兼及彼此,次句则侧重写云英。相传汉代赵飞燕身轻能作掌上舞(《飞燕外传》),于是*多用“掌上身”来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妙。从“十余春”后已属半老徐娘的云英犹有“掌上身”的风采,可以推想她当年是何等美丽出众了。

      如果说这里啧啧赞美云英的绰约风姿是一扬,那么,第三句“君未嫁”就是一抑。如果说首句有意回避了云英所问的话题,那么,“我未成名”显然又回到这话题上来了。“我未成名”由“君未嫁”举出,转得自然高明。宋人论诗最重“活法”──“种种不直致法子”(《石遗室诗话》)。其实此法中晚已有大量运用。如此诗的欲就先避、欲抑先扬,就不直致,有活劲儿。这种委婉曲折、跌宕多姿的笔法,对于表现抑郁不*的诗情是很合宜的。

      既引出“我未成名君未嫁”的问题,就应说个所以然。但末句仍不予正面回答,而用“可能俱是不如人”的假设、反诘之词代替回答,促使读者去深思。它包含丰富的潜台词:即使退一万步说,“我未成名”是“不如人”的缘故,可“君未嫁”又是为什么?难道也为“不如人”么?这显然说不过去(前面已言其美丽出众)。反过来又意味着: “我”又何尝“不如人”呢?既然“不如人”这个答案不成立,那么“我未成名君未嫁”原因到底是什么,读者也就可以体味到了。此句读来深沉悲愤,一语百情,是全诗不*之鸣的最强音。

      此诗以抒作者之愤为主,引入云英为宾,以宾衬主,构思甚妙。绝句取径贵深曲,用旁衬手法,使人“睹影知竿”,最易收到言少意多的效果。此诗的宾主避就之法就是如此。赞美云英出众的风姿,也暗况作者有过人的才华。赞美中包含着对云英遭遇的不*,连及自己,又传达出一腔傲岸之气。“俱是”二字蕴含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切同情。不直接回答自己何以长为布衣的问题,使对方从自身遭际中设想体会它的答案,语意简妙,启发性极强。如不以云英作陪衬,直陈作者不遇于时的感慨,即使费辞亦难讨好。引入云英,则双管齐下,言少意多了。

      从文字风格看,此诗寓愤慨于调侃,化严肃为幽默,亦谐亦庄,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

2022-02-22 20:52:49
  • 罗隐《黄河》唐诗全诗赏析

  • 黄河
  •   罗隐的这首《黄河》,不是真要赋咏黄河,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讽唐代的科举制度。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注释

      (1)、这首诗不是真的赋咏黄河,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讽唐代的科举制度。

      (2)、“莫把”二句:揭露官场像黄河水一样混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河水的阿胶都倒进去,也无济于事。天意难明: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3)、银汉:天上。此指皇帝身边。

      (4)、“高祖”句:是汉高祖在*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意思是说赐给你们的爵位是永恒的,自由等到黄河变得像衣带那样窄、泰山像磨刀石那样*的时候,你们的爵位才有可能失去。喻指贵族世代霸占朝廷爵禄,不肯放手。

      (5)、“仙人”句:贵族阶级把持朝政,犹如“仙人占斗”(象征皇室或朝廷)。要想考试求官的人(客槎),只要经过他们援引,就飘飘直上了。

      (6)、“三千”二句: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诗人用这句话的原义说,三千年黄河才澄清一次,谁能够等得着呢?你也不用预先报告好消息。反过来就是说,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就和黄河水变清一样,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赏析

      一开头,作者就用黄河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试的虚伪性,揭露官场正和黄河一样污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的阿胶都倾进去,也无济于事。接着又用“天意难明”四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下面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画科举场中的黑暗。诗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黄河古来又有九曲之称 ,如刘禹锡《浪淘沙》词:“九曲黄河万里沙 ”。诗人巧妙地把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驰聘想 象,写道:“解通银汉应须曲”。表面上是说黄河所以能够通到天上去 ,是因为它河道曲折。可是“银汉” 在古人又常用来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这句的真实意思是说,能够通到皇帝身边去的(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显位 ),必是运用“曲”的手段,即不正当的手段。唐代科举考试,特别是到晚唐,主要不是在考察学问,而是看士子有没有投奔巴结当权人物的本领,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败的。

      古人误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 ,所以作者说它“才出昆仑便不清 ”。这也是有寓意的 。“昆仑”同“银汉”一样,是指朝廷豪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因为那些被提拔荐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与贵族、大臣私下里勾结,一出手就不干不净,正如黄河在发源地就已经污浊了一样。

      五、六两句,包含了两个典故。第五句是指汉高祖在*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 :“使 河如带,泰山若砺 。”翻译出来就是:要到黄河象衣 带那么狭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样*坦,你们的爵位才会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 )。第六句说的是汉代张骞奉命探寻黄河源头。据说他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上,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地方,看见有个女子正在织布,旁边又有个放牛的男子。张骞后来回到西蜀,拿这事请教善于占卜的严君*。君*说,你已经到了天上牛郎织女两座星宿的所在地。

      作者借用这两个典故,同样也有寓意。上句是说,自从汉高祖大封功臣以来(恰巧,唐代开国皇帝也叫“高祖”),贵族们就世代簪缨,富贵不绝,霸占着朝廷爵禄,好像真要等到黄河细小得象衣带时才肯放手。

      下句又说,封建贵族霸占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天上的北斗,古代天属于紫微垣,居于天北极的周围。古人用以象征皇室或朝廷 。(他们 既然占据了“ 北斗 ”,那么,要到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只要经他们的援引,自然飘飘 直上,不须费力了。

      由此可见,诗人虽然句句明写黄河,却句句都在映射封建王朝,骂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贴切。这和罗隐十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痛苦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

      传说“黄河千年一清 ,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见 王嘉《拾遗记·高辛》),所以诗人说,三千年(应是一千年)黄河才澄清一次,谁还能够等得着呢?于是笔锋一转,不无揶揄地说:既然如此,就不劳驾您预告这种好消息了!换句话说,黄河很难澄清,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同样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对唐王朝表示绝望的话。此后,罗隐返回家乡杭州,在钱镠幕下做官,再不到长安考试了。

      这首诗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第一,诗人拿黄河来讽喻科举制度,构思巧妙;其次,句句紧扣黄河,而又句句别有他指,手法也颇为高明。诗人对唐王朝科举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诗中语气激烈,曾有人说它是“失之大怒,其词躁”(见刘铁冷《作诗百法》),即不够“温柔敦厚”。

      这是没有理解罗隐当时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论”。

    [阅读全文]...

2022-01-08 13:38:47
  • 罗隐唐诗《金陵夜泊》赏析

  • 唐诗
  •   《金陵夜泊》是唐代家罗隐的七言律诗,全诗描写了怎样的情境呢?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金陵夜泊》

      冷烟轻霭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注释】

      ⑴金陵:古邑名。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唐《金陵歌送别范宣》:“金陵昔时何壮哉,*卷英豪天下来。”

      ⑵轻澹:即轻淡。澹:一作“霭”,一作“雨”。衰丛:衰败的树丛。

      ⑶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断蓬: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此指船。唐《九日送别》诗:“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⑷雁:一作“鸟”。沽酒:卖酒。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粥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

      ⑸王气: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望气者言,舂陵城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郁郁葱葱。’”

      ⑹六代:指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在建康(即金陵)建都,因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载了这六个朝代而得名。六:一作“数”。精灵:精灵之气。指显贵人物。唐高适《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⑺思量:考虑;忖度。《晋书·王豹传》:“得前后白事,具意,辄别思量也。”

      【翻译】

      清冷的烟雾笼罩着衰败的树丛,今夜漂泊的船只行至秦淮河岸边停靠。几处酒店夜火,惊起了水边栖雁;风帆下落,昏鸦纷纷惊叫着高飞躲避。山上那摇落的树干仿佛正在倾听那挟带着三百年金陵王气的涛声,消逝在远方的夜空。那些曾经在秦淮河身边风流一世的六代人物,如今都在哪里?想来应在这清冷的月光中。

      【鉴赏】

      金陵,是六朝帝王之都,这里曾演出过一幕幕历史的悲喜剧,穿城流过的秦淮河是目睹这些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历史迈入晚唐,天荒地老,昔日擅六代豪华的秦淮河,在兵火余劫之后,呈现出寒水烟笼,萧瑟冷落的衰败景象。在一个秋色迷离的傍晚,十上不第、传食诸侯、因人成事的诗人罗隐,泊舟秦淮,目击眼前衰景,白云苍狗的尘寰之感涌上心头,他写下这首吊古悲今的伤心之诗。

      冷烟、薄霭、衰丛,诗一开始就以愁惨之墨,描绘出一幅惨淡的秦淮秋暝图。在这令人惆怅的伤心之夜,一只旅船缓缓地向河岸靠去。首联在写景叙事中点出“夜泊金陵”诗题。其中“断蓬”二字用得极巧妙,秋蓬根断,随风飘荡,来去无所,正喻诗人身不由己的飘泊生涯 ,而“蓬”音与船篷之“篷”相同, 驻蓬,犹言驻篷,即泊船,故“蓬”字用,在一石二鸟,既叙事,又写情,富于形象。

      中间两联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夜色初临,河岸上刚点燃的几处酒店夜火,惊起了水边草丛中栖息的征雁,传来阵阵凄唳的鸣叫和鸟翅扑打声。旅船靠岸,风帆下落,盘旋在桅杆四周的昏鸦纷纷惊叫着高飞躲避。在这阒寂的秋夜中,远处大江的涛声显得格外清楚、格外急促。秋阴遮盖下的山上,那摇落的树干一枝枝孤零零地伸向朦胧的夜空,仿佛正在倾听那急促的涛声挟带着三百年金陵王气,消逝在远方的夜空。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感慨万千:啊,昔日歌吹动地,灯火彻夜的秦淮河,如今竟成了征雁寒鸦的世界!秦淮河啊!秦淮河,自古以来,你伴着这虎踞龙蹯的金陵,审视着人间的沧桑变化,那些曾经在你身边风流一世的六代人物,如今都在哪里?在白日喧嚣的阳光下,人们难以寻找他们的踪迹,想来在这清冷的月光下,他们的精灵正和你一起,静听着寂寞的潮水拍打眼前这座空城,凝视着月色朦朦的大地吧。

      在金陵这块土地上,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怀古之作,刘禹锡的《金陵怀古》、杜牧的《夜泊秦淮》等诗,千古为人咏唱不衰,这些作品将诗人心中那一股故国萧条悲叹之感融入金陵山水,它们与金陵同在。罗隐这首《金陵夜泊》,受前辈诗人风格熏染,但它能够在被称为“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的刘禹锡《石头城》之后,跻身金陵怀精英之列,这不仅得力于为人激赏的“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的名句,更在“ 罗隐一生身 ”的个性特色,即“篇篇皆有喜怒哀乐心志去就之语,而终不离乎一身”(《桐江诗话》)。正因为罗隐身当末世,所以他有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意识;正因为他处于军阀混战,兵火遍地的乱世,所以他的生命价值感更加激烈;又因为他一生坎坷、感遇辄发,为人忌恨,所以他对人生的凄凉体会更深。这些充满人世忧愁的情感熔铸在意象中,使全诗意境悲凉凄清。

      诗人选择了若干与自己悲凉身世可能建立同构关系的意象,来表现其潦倒落魄之情,在这样一种创作思想支配下,昔日繁华富贵的金陵,在诗中就以冷月寒烟、空山急浪围绕笼盖的面目出现,充斥其中的是枯树衰草,征雁暮鸦,升腾在夜空中的是那些为悲剧命运哀泣的六朝亡灵。自然意象、人事意象和幻想意象交织反射出诗人凄苦的心态。

      罗隐诗固多讥刺,但在辛辣尖刻的讽刺和强烈的抨击中,也处处流露出乱世中不得志的伤感和种种忧患,说他是讽刺诗人固然可以,也可以说他是感伤诗人,此诗即可证明。

    [阅读全文]...

2022-01-12 03:36:17
罗隐的诗句 - 句子
罗隐的诗句 - 语录
罗隐的诗句 - 说说
罗隐的诗句 - 名言
罗隐的诗句 - 诗词
罗隐的诗句 - 祝福
罗隐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