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名人名言

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书法的名人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书法的名人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书法的名人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k+) 说说(25) 名言(14k+) 诗词(113) 祝福(667) 心语(8)

  • 励志书法名言

  • 励志,名言,书法
  • 励志书法名言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励志书法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时时只见龙蛇走

      2)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3)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4)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5)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7) 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8)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9)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0)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1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2)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13)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4)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15)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16)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17)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18)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9)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20)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阅读全文]...

2022-01-19 08:18:26
  • 书法名言警句

  • 名言,书法,名人名言
  • 书法名言警句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50、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阅读全文]...

2022-05-23 03:38:49
  • 书法名言警句

  • 名言,书法
  • 书法名言警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警句很是熟悉吧,名言警句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那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法名言警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阅读全文]...

2022-06-06 13:31:40
  • 硬笔书法名言名句

  • 名言
  •  

     

      1) 横画之发笔仰,竖画之发笔俯,撇之发笔重,奈之发笔轻,折之发笔顿,裹之发笔圆,点之发笔挫,钩之发笔利,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清.笪重光《书筏》

      2) 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字,有牵引下自,咋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仿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行,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带则*于俗。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在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宋.姜夔《续书谱》

      3) 横不能*,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4) 作字如应对宾客。一堂之上,宾客满座,左右照应,宾客不觉其寂,主不失之懈。作书不能笔笔周到,笔笔有起讫,顿挫,滑过,如对宾客之失其照顾也。所云笔笔有送到,亦即此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5) 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6) 五.筋骨血肉相容互济

      7)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8)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9)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10)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11) 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2) 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13) 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14) 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锋为笔之情,水为墨之髓。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15)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16) 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17) 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18)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19) 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20) 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

      1) 下笔而刚决不滞,挥翰墨而厚实深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2) 徐公曰: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捷,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唐韩方明《授笔要说》

      3) 山舟曰: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清.梁同书《频罗奄论书》

      4) 笔法过于刻露,每易伤韵。

      5) 运笔锋须要取逆势,不可顺拖也,即无生气,又见稚弱。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6) 人但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清.笪重光《画筌》

      7) 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8) 墨不旁出,为书家上乘。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9) 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唐.卢携《临池诀》

      10) 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工书艺一大关键矣。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11) 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则活;蘸笔欲润,蹙毫用之则浊。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黑有肥圆细圆曲折之圆,白有四方长方斜角之方)。古今书家,同一圆秀,然惟中锋劲而直,齐而润,然后圆,圆斯秀矣。清.笪重光《书筏》

      12) 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斯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清.王淑《论书滕语》

      13) 笔肥墨浓者谓之浑厚,笔瘦墨淡者谓之高逸。清.王厚祁《雨窗漫笔》

      14) 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清.冯武《书法正传》

      15) 凡作揩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取运动,劲则刚而有力,圆则妍美。宋.姜夔《续书谱》

      16) 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17)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8) 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柰,筋之融结在扭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勾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猗正。清.笪重光《书筏》

      19) 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字之体,定于初下笔。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三字承上笔势,多是搭锋。若一字之间,右边多是折锋,应其左故也。又有*起者,如隶画;藏锋者,如篆画。尤要折搭多精神,*藏善含蓄,兼之则妙矣。宋.姜夔《续书谱》

      20) 划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惟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1) 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2) 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

      3) 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4) 圆以规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所以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不可滞也;方乃通方,不可执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5) 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6)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7) 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8) 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9) 用笔尖如落锋势,无一毫如尖锋势,意况生举,爽爽若神,为一字,须数体俱入。晋.王羲之《论书》

    [阅读全文]...

2022-02-14 14:38:54
  • 赞扬医生的书法名言警句

  • 名言,赞扬,医生
  • 大医精诚 唐代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说:“凡大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

    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

    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

    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

    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

    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

    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

    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

    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

    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只有医道高明的医生才懂得何时不开方()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罗·路·)医生的名言很少,要是成语还挺多如:杏林春满,手到病除,医德高尚,治病救人,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着手成春等

    ■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

    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王羲之:分均点画,远*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

    曰肥。

    曰瘦而已。

    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

    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张怀瑾: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书肇于自然(汉·蔡邕)●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字怕练,马怕骑●字无百日功●拳要打,字要练●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唐·李嗣真)●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爱默生)只有医道高明的医生才懂得何时不开方(格拉西安)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罗·路·史蒂文森)良医门前病人多

    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爱默生)只有医道高明的医生才懂得何时不开方(格拉西安)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罗·路·史蒂文森)

    1、以人为本,诚心服务。

    2、用心护理,热情服务,病人的健康是我们执着的追求。

    3、我们心中藏着天使的翅膀,张开翅膀用爱的羽翼呵护每一位病人。

    4、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要坚信护士是有价值的。

    满怀希望投入热情,护理一定会发展的。

    5、追求完美的服务,做病人的知心朋友。

    6、您的健康,我的快乐,您的微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与奖励。

    7、我愿用美好心灵和精湛技术呵护每一位病人,使病人的生命延续,健康重现,幸福永在。

    8、你的健康,我的追求。

    [阅读全文]...

2022-05-27 12:33:27
  • 书法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书法,名言
  • 书法名人名言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2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2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2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2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9、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0、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1、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3、拳要打,字要练。

    34、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5、字怕练,马怕骑。

    3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4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41、书肇于自然。——蔡邕

    42、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3、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4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50、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阅读全文]...

2022-04-17 20:15:58
  • 鼓励坚持练书法的名言160句

  • 名言,书法,鼓励
  • 鼓励坚持练书法的名言160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鼓励坚持练书法的名言160句,欢迎大家分享。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1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1、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2、时时只见龙蛇走。 唐代诗人 李白

      3、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5、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徐浩传》

      6、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 袁昂 《古今书评》

      8、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 萧衍

      10、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 扬雄

      11、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2、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 萧衍

      13、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山谷文集》

      14、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15、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17、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8、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王羲之传》

      19、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 卫夫人 《笔阵图》

    [阅读全文]...

2022-05-09 23:18:35
  • 关于练*书法的名言_鼓励坚持练书法的名言

  • 鼓励,名言,书法
  •   很多人都喜欢练书法以修心性,因为在写书法时能够渐渐的使心境*静。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练*书法的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0、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5、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1、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2、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3、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1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16、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2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1. 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2. 时时只见龙蛇走。 唐代诗人 李白

      3.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 索靖

      4. 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

      5. 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唐书·徐浩传》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7.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 袁昂 《古今书评》

      8. 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

      9.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 萧衍

      10.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 扬雄

      11.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2.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 萧衍

      13.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山谷文集》

      14.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 方玉润 《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15.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

      16.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 刘熙载 《艺概·书概》

      17.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8.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王羲之传》

      19.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 卫夫人 《笔阵图》

      20. 随人作计终*,自成一家始逼真。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阅读全文]...

2022-06-25 01:39:01
  • 赞美书法的的名言警句

  • 名言,赞美,励志
  • 如果是颜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浑厚圆润——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字里行间厚重雄浑,大气脱俗。

    如果是颜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浑厚圆润 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字里行间厚重雄浑,大气脱俗。

    毛体书法的魅力在于狂放不羁,气度磅礴,在于翻江倒海的革命激情和力量,以及直承“颠张狂素”的草书精髓。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草书的体裁几乎是通篇字字相连、一笔而成的。虽然字与字间偶有不连接处,但上下笔意贯串,首尾呼应相顾,而血脉相通,有一种笔墨飞舞、龙骧豹变、一气呵成的气势。在运笔过程中,每一个字的屹立部位,都似乎险象丛生,却又妙在能险中扣稳,使字形没有歪斜软倒之嫌,而有玲珑飞动之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欲要断,而更难断,断断断更连,千种爱酝酿成的痛,怎么能舍得放弃,万种情酝酿成的痕,怎能把那痕当作伤来看待。

    展纸挥毫,笔走蛟龙。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纵横捭阖辟新径,酣畅淋漓写人生,是点线的巧妙组合,是生命的悲喜交融。

    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如果是柳公权式的如骨一般刚猛有力,气势雄强 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瘦劲有力,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超尘脱俗。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

    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如果是柳公权式的如骨一般刚猛有力,气势雄强——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瘦劲有力,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超尘脱俗。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草书轻如鸿毛,龙飞凤舞。正楷苍劲有力,端端正正。

    [阅读全文]...

2021-12-17 18:56:33
  • 富有哲理的名言硬笔书法

  • 富有,哲理,名言
  • 只要这一生安然度过,就是莫大的幸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富有哲理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2、注重健康少些强求,淡泊忘病少负重行。

    3、路不通时,懂得拐弯。

    4、善待别人,快乐无比。

    5、忍无可忍,就重新再忍。

    6、要么努力,要么忘记。

    7、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活法。

    8、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9、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10、眼睛要快,舌头要慢。

    11、凡是欲望,皆为贪婪。

    12、靠他人,永远害怕风霜。

    13、智仁雅乐,山水共深。

    14、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15、亲为亲好,邻为邻安。

    [阅读全文]...

2022-07-26 01:24:37
书法的名人名言 - 句子
书法的名人名言 - 语录
书法的名人名言 - 说说
书法的名人名言 - 名言
书法的名人名言 - 诗词
书法的名人名言 - 祝福
书法的名人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