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之愁的古诗

关于羁旅之愁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羁旅之愁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羁旅之愁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羁旅之愁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 语录(1) 说说(1) 名言(487) 诗词(72) 祝福(1k+) 心语(59)

  • 羁旅诗大全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羁旅诗大全》,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羁旅诗大全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2、《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7、《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8、《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9、《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10、《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1、《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12、《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4、《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15、《寒塘》

    唐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村居诗。

    [阅读全文]...

2022-06-14 11:26:24
  •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

  • 思乡,阅读
  •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羁旅思乡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赏析】

      因眼前风物勾起乡思是游子的常情,基于这种生活体验,借一景一物来发抒乡思乡愁的诗作在古代诗歌中是不乏佳作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是由明月触发故园之情;“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是借春花表达归思;“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因笛声催动无尽的乡愁。这些诗作物我相关,情词相吻,有的真情畅达,有的深情绵渺,深受人们喜爱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李觏的《乡思》则是由落日黄昏牵惹出浓郁的乡愁的诗作,但它又不只是借对夕阳晚景的描写来寄托怀乡之情,而是着力抒写落日时所见、所思、所感,并以步步推进,层层比照的手法把乡愁表达得至深至切。

      《乡思》句句写故乡之思,但却不是在一个*面上作同一色调的渲染,而是一层深一层地把感情急切凝重地推向高潮。诗人面对着天涯落日,但在一、二两句中并未展开对天涯依稀的暮色的描写,起句即借“人言”天涯之远,已蕴游子之情,接着以“望极”而“不见”,表达作者对家乡之远——远在天涯之外——的怅惘,这样在游子之思上添一层乡关渺远的怅恨。三、四两句借眼前碧山、暮云把乡思更推上一层:远已堪恨,怎又见层层青山阻断了天涯故乡路,恨远之上又添一恨——隔;更何况这层层青山“还被暮云遮”,“隔”复又“遮”,恨何以堪!短短四句,一层进一层,一层深一层,把凝重的乡思之情表达得深婉曲折而又十分浓烈。

      这种写法在诗词中自非独无仅有。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是人们熟知的,而与李觏同时代的欧阳修在《踏莎行》中也运用这种手法:“楼高莫*危栏倚,*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李觏是否受到他们的启迪难以推测,但是其《乡思》中感情的层层推进,是借黄昏所见的“落日”、“天涯”、“碧山”、“暮云”这些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景物激惹出叠叠情感的波涛,比李义山借助典实与欧阳永叔径直点穿“行人”以作比照来推开一层,应当说更显自然熨贴,艺术上亦有所突破。

      《蓟北旅思》

      唐·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纻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赏析】

      “诗要避俗,更要避熟”,这是《艺概》作者对诗歌创作提出的要求之一。诗格卑下谓之俗,这等作品固然无多可取;而熟滥之诗,由于它了无新意,既不能向读者提供新的认识,又不能向读者提供值得玩味的新的审美对象,无疑更加缺少存在的价值。刘熙载的“避熟”的要求其实并不低。诗人们要达到这一要求绝非易事,尤其在写那些已经被前人反复吟咏的题材的时候。诚如严羽所言:“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然而张籍毕竟避开了这个“熟”字。这也正是《蓟北旅思》往往被不同时代的诗歌编选家垂青而没有淹然无闻的原因所在。

      《蓟北旅思》新在哪里?通读全诗不难发现它主要新在“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这结末的两句。

      “折柳枝以送人远行”,是唐代的*俗。唐代很多诗人都把这一细节写进赠别和思乡的篇章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枝苦,应为别离多。”(王之焕:《送别》)“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闻笛》),无不是传诵千古的佳作名句,张籍在《蓟北旅思》中也写折枝,但和他人并不雷同,他所采取的角度和借以体现的情思都有异于前人。如果以崔湜的《折杨柳》、元淳的《寄洛中诸妹》与之比较,就越发可以证明这一点。

      元淳的诗如次:“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题书凭雁翼,望月想蛾眉。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元淳的这首诗和《蓟北旅思》颇有几点相似。诗人离家甚远,是其相似之一。元淳和家乡有万里之隔,张籍离故土亦很遥远。张籍故乡何处?历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和州人(今安徽和县),一说为苏州人(今江苏境内),一说少长于和州而祖籍于苏州。从这首诗的前两句看,他的家乡当在“吴”地:他“望乡国”而歌“白纻词”,而“白纻歌”正是吴地的一支舞曲。由吴地到蓟北(今天津以北),自然是十分遥远的了。诗人有家不得归去,是其相似之二。元淳“归不得”的原因,诗中已经写明:“谁堪离乱处”,正处在离乱之中;张籍诗中则未写出,也许是到蓟北公干因某种原因滞留下来,但滞留时间不短则是肯定的,这从第一句的“日日”、第三句的“长因”、第八句的“折尽”可以看得出来。借杨柳以抒发思乡之情,是其相似之三。元淳和张籍的诗都以最末一句为结穴,都在这结穴之句中刻划了一个动人的形象。但元淳笔下是诗人自身的形象:一名女道士手抚杨柳向着故乡掩面而泣;张籍笔下的则是一株杨柳,一株立于清清客舍旁侧的杨柳;它虽然青翠葱茏,向南的枝条却已被人折尽。这遭到破损的杨柳本不及“掩泪向南枝”入画,但由于它破损的原因——枝条为思乡情浓的人所折,反而获得了特殊的美感。它更启人遐思:折枝本为送友,送友又惹起乡愁;杨柳向南的枝条既被折尽,那折枝的诗人胸中的思乡之情已经掀起多少潮头?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诗人思乡之苦已溢出胸臆弥漫于客舍,弥漫于蓟北了。

      崔湜在《折杨柳》中写道:“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这无疑是一首代言体的征妇诗。诗人同样借助折柳表现思念之情。但这种感情抒发还是比较直接的:由思夫而导致折柳,以折枝表现思夫;张籍思乡之情表现于杨柳时则更加曲折深沉,这已为前言。当然这种曲折深沉是就结句而言。在《蓟北旅思》中并不缺乏直抒胸臆、直接表白的句子。但正因为诗的前二句颇多直白,所以结束时出现的这一杨柳的'形象才含蕴着极丰富的情感,并给全诗增加了含蓄和蕴藉的意味。

      《蝶恋花旅月怀人》

      清·宋琬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赏析】

      这首词的标题是“旅月怀人”,其实仅上阕便已题无剩义,下阕乃更深一层,是作者由此而来的万端感触。

      起首三句写月。“疏帘”乃词人旅居之处。“才数尺”并非实写,而是道出月光之明丽皎洁,正因为此,所以隔着“疏帘”才仍能使人感到与月相距如此之*。“乌鹊惊飞”一句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几句而来,表面上进一步写月光之明亮,以至于使乌鹊疑为天色将曙而惊飞起来,其实是将“无枝可依”的身世之感暗寓其中,隐隐道出旅况之萧条。月本无心,光明如初,一片洁白,而观者有意,境随情生,所以词人在“白”之前冠以“伤心”二字。“伤心”之人,触物皆可“伤心”,更何况身在旅途之中,又凝对这素月的遍地清辉?此时偶闻邻家笛声,于是顿起故人远别之思。四、五两句写“怀人”,所怀者为何人不得而知,但词人在旅途中,月光下,寂寞时,偏偏想起了他,可见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而必是能与之心意相通者。“万里”写与“故人”相“隔”之远,而且这“万里”之间又非坦途,那“故人”更远在“关塞”之外,可见要想与之谋面是极难的事。“南楼”典出《晋书·庾亮传》,后来代指骚人词客乘雅兴所登临之处,如李白诗曰“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此处泛指邻家。“梅花”即笛曲中之梅花落或梅花引,后代用为别曲之代称。“谁弄”二字表面上是疑问,其实在惊诧中还带有责备的意思,因为那遍地月光已自令“疏帘”下的词人“伤心”了,蓦然间“南楼”上不知何人又吹起呜咽的笛声,岂非更令他魂不守舍?而那笛客所吹者偏偏又是“梅花”,这专述离情别意的名曲使词人益发思念万里关塞相隔的故人,相思而不得相见,耳畔偏又有别曲萦绕,这旅途月下笛声中的“怀人”滋味,真不知该是何等的凄楚。

      词写了一半,“旅月怀人”的题义似乎已写尽,其下阕头三句,词人又回过头来写这个“旅”字,进一步揭示出自己的客况穷愁与内心隐忧。“蟋蟀”声声,好象*在“灯前”,正是《诗经·七月》中所谓“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所写的季节,表明秋意已极浓了。唯有孤灯相伴,客中寂寞之状已然可见,何况还是一位“病客”,更何况连蟋蟀都来相“欺”!至于蟋蟀们究竟是如何“欺病客”的,二、三两句作了交待,词人说因为它们的声声鸣叫搅得人无法入睡,于是自己的“清影”只好在月下灯前“徘徊”不止。其实,“徘徊”的举动正说明心绪纷乱,其“影”甚“清”又说明诗心之苦现于形体,竟是清癯如许了,这些都是“欲睡何由得”的真正原因。词人不明说,却反怪蟋蟀相“欺”,更见出词风委婉与愁绪之深。最后两句,词人由“蟋蟀”怪到“墙角芭蕉”,厌憎它挡住了月光,以至于“遮掩窗儿黑”。“生”是语助词。本来“墙角芭蕉”是应带有几许诗情画意的,原该是诗人画家们眷顾的对象,况且此刻它又正在月光下、秋风里“瑟瑟”摇曳,更应使人生出几分怜爱,然而词人却偏道出一个“憎”字,若非他身负如此文名,有这样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艺术气质,几乎让人疑心为焚琴煮鹤之辈。这一切看似不好理解,其实清人谭献《箧中词》在评这首词时,仅以“忧谗”二字便揭明了个中原委。至于“谗”从何来,且不必深究,反正词人之忧心与忧状在词中都已表露无遗,而“遮掩窗儿黑”恰恰不过是古人所谓“浮云蔽日”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总体来看,全词形象鲜明,从令人“伤心”的月光到“病客”的“清影”以及隐隐笛声、“瑟瑟”芭蕉,都使读者觉得宛在目前。而且,词的上阕“怀人”之旨既十分彰明,但又不是一泻无余;下阕写“忧谗”之情虽稍隐晦,但也不是无可捉摸,形象与情感融为一体,笔致曲折却不失之晦涩,的确可当得上“婉约”二字。

    [阅读全文]...

2022-07-08 21:59:38
  • 羁旅离愁带酒诗句72句

  • 经典
  • 晏殊《浣溪沙》四首赏析

      晏殊一生著作颇丰,是宋代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作品在当时颇负盛名。浣溪沙是一首名气极大的伤春词,亮点就在于思藏于情中。下面是晏殊《浣溪沙》四首赏析,欢迎阅读了解。

      浣溪沙·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在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在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在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此句看似*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像在*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

      以上三句写的是帘外景物,从视觉所及落笔。“重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落。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然纸上了。片两句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一霎”、“几回”乃互文。虽说是“好风”、“疏雨”,小阁里的人却听得分明,感得真切,可见环境是何等的静,人是多么孤独。上句“翠”、“生”二字,一为冷色,一为动态,这种化虚为实的描写,把周围的景物写活了,给人以质感。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下句“圆荷”即荷叶。疏雨滴在嫩绿的荷叶上,声音本是极细极微,但偏偏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帘外之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之后。末句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起感情波澜,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结句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前人评晏殊词圆融*静,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此词可见一斑。

      浣溪沙·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二、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在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

    [阅读全文]...

2022-05-24 13:33:15
  • 羁旅诗的考点说略及技巧

  • 羁旅诗的考点说略及技巧

      技巧:名词,指表现在文学、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如“谈话技巧”;或者指技巧性的运动。如“技巧比赛”。考试也需要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羁旅诗的考点说略及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考点说略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古诗鉴赏分类讲:羁旅诗。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备受命题人的青睐。综观*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20XX年全国卷Ⅰ张籍的《秋思》和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20XX年全国卷Ⅱ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是羁旅诗,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这类诗歌。

      经典链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鉴赏点拨: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幅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伶仃,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

      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孤坐的“影”陪伴抱膝孤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第二问: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易懂。

      技法点睛

      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1.把握情感类别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高考辅导《古诗鉴赏分类讲:羁旅诗》。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XX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2.挖掘关键信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20XX年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二问)的关键;再如20XX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高适的《除夜作》,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生日。

      3.留心四种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如20XX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雁传书”,如20XX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③“折柳送别”,如20XX年全国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鹃啼血”,如20XX年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4.注意两种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提升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

    [阅读全文]...

2022-04-15 03:14:29
  • 关于羁旅的诗句

  •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李英《立冬客馆病坐》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司马光《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今岁春盘始住家,也胜羁旅走天涯。——刘克庄《立春二首·今岁春盘始住家》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周邦彦《琐窗寒·暗柳啼鸦》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杜甫《成都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杜甫《遣兴五首》

    羁旅忽相遇,别离又兹夕。——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年光蛇赴壑,羁旅雁随阳。——孙嵩《行都钱岁》

    朝家焉可欺,羁旅谋自济。——李覯《寄祖祕丞》

    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孟浩然《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羁旅复经冬,瓢空盎亦空。——贾岛《冬夜》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庾信《咏怀六首》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宋玉《九辨》

    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杜甫《久客》

    穷愁艰理胜,羁旅易情亲。——穆修《秋浦会遇》

    越南羁旅登临倦,书赋囚人日月笼。——杨维桢《承天阁》

    行矣忍羁旅,无鱼勿弹铗。——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

    况我飘转无定所,终日戚戚忍羁旅。——杜甫《严氏溪放歌行》

    君言下国羁旅臣,生来好武文笔浅。——孙蕡《赠关元帅景熙》

    柰何农经中,收此困羁旅。——苏轼《食槟榔》

    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李德裕《夏晚有怀*泉林居》

    值此寒暑变,感予羁旅怀。——李廌《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薛逢《君不见》

    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苏轼《老人行》

    不谓羁旅馀,向来聘私室。——孙蕡《白头吟》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杜甫《白丝行》

    便有杯觞兴,可据羁旅愁。——刘象《早春池亭独游三首》

    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陆游《寄子虡·老自安故乡》

    独有天涯作羁旅,几回欲削还延伫。——王留《长安秋草篇(小引)》

    欲问长安无使来,终日戚戚忍羁旅。——文天祥《四拍》

    喜子过我乐,增我羁旅虑。——赵孟頫《送李仲渊同知眉州》

    可惜玉堂挥翰手,独缘羁旅赋登楼。——陈造《再次韵赠高宾王二首·虞卿与世得穷愁》

    青衫弟子天下穷,饥走京城困羁旅。——张耒《寄子由先生》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孟郊《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黄金白璧竞奢华,淮北淮西忍羁旅。——蓝智《寄钱允吉》

    [阅读全文]...

2022-04-26 19:17:16
  • 关于游子羁旅之思的诗句

  • 游子
  • 关于游子羁旅之思的诗句

      1、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6、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7、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王建《海人谣》

      8、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9、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1、已自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向滈《如梦令·野店几杯空酒》

      1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13、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14、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15、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6、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1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18、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9、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20、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21、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22、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23、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杜甫《客夜》

      24、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25、烽火*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7、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28、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9、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30、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李流芳《黄河夜泊》

      31、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2、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3、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34、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沈约《咏湖中雁》

      35、天外吴门清霅路。——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36、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王建《渡辽水》

      37、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39、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40、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1、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42、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4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44、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45、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46、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47、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48、身是客、愁为乡。——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4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50、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4-29 21:43:20
  • 伤心忧愁的古诗句

  • 忧愁,伤心,文学
  • 伤心忧愁的古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伤心忧愁的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酒省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

      2、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3、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5、神魂荡漾,暗抛红泪。——赵南星《水龙吟》

      6、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乐》

      7、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8、陌上搂头,都向尘中老。——王国维《蝶恋花》

      9、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0、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1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山查子》

      13、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王鹏运《浪淘沙》

      14、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15、玉轮碾*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16、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浪淘沙》

      1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8、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

      19、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2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1、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22、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乐》

      23、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24、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25、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26、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陆游《蝶恋花》

      27、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28、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29、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选自《葬花吟》

      30、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晁元礼《雨霖铃》

      31、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3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3、断魂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郑文焯《玉楼春》

      34、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35、怅秋风,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迟暮。——吕碧城《绮罗香》

      3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3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40、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王国维《虞美人》

      41、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42、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43、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4、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4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46、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

      47、梦难成,恨难*。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万俟咏《长相思》

      48、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49、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阅读全文]...

2022-01-03 00:41:05
  • 写愁绪的古诗词

  • 写愁绪的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愁绪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江上愁思二首

      【唐】陈羽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

      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

      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

      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

      边愁

      【唐】崔湜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

      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

      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愁

      【唐】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经罢病虎纵横。

      愁坐

      【唐】杜甫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

      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

      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愁

      【唐】杜牧

      聚散竟无形,回肠自结成。

      古今留不得,离别又潜生。

      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

      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遣愁

      【唐】杜甫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

      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哀。

      忧愁的诗句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

      3、到来难遣去难留,著骨黏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4、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5、飞红万点愁如海。

      6、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7、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8、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9、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10、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12、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阅读全文]...

2022-06-09 09:56:44
  • 描写春愁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春愁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春愁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相见欢两首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停,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样*常滋味在心头。

      林花谢了春红,太急忙,无法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金风抽丰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天井。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着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楚:*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思悠悠,恨悠悠,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诗经励志名句

      草低:衰草繁茂。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菩萨蛮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心几多行人泪。

      东南望长安,不幸有数山。

      青山遮不住,终究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好词好句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夜愁曲

    [阅读全文]...

2022-07-13 05:36:01
  • 关于羁旅思乡诗有哪些?常见意象及情感鉴赏六首

  • 情感,思乡,诗歌
  •   你们可知道羁旅之思什么意思?羁旅之思其实就是思乡之情,是一种滞留在他乡很久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之情,以及思亲之苦。羁旅一直都是古代诗人关注的一个主题。本诗以浮云的随风而至、无力自持比喻游子飘零异乡的命运。在哀叹人生如浮云、漂泊无依时,又寄寓了一种思乡之叹。寄居他乡,孤独无依时,常有一种淡淡的自卑感和小心翼翼的心情,这就是“客子常畏人”。经典的六首羁旅诗,写尽客游他乡的羁旅心酸。

    情感鉴赏六首" title="关于羁旅思乡诗有哪些?常见意象及情感鉴赏六首" />

      羁旅思乡诗合集

      一、《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前两句描写可能是时局动荡,可能是奔波家事,更可能是经营仕进,诗人经常别家流离,以致成为一种*惯。就算是远走天涯,也是一挥衣袂,等闲视之。朝廷没落,风骨犹存。这里有唐代士子传承的气度、胸襟与抱负。

      后两句写思乡怀家之情虽可克制,却又是无法抛却的。在这远离家乡的江南,仕进与怀家的纠结转化为梦境。可怜的是,梦中亲人团聚,醒来一盏孤灯。无限孤独,难解抑郁,尽在孤灯之下。惆怅中起身,入目又是一弯西斜山月。山峦横亘,斜月凄清,更*添满怀苍凉。床头窗外,孤灯山月,景语呈递,感伤无助,情语尽在其中。

      二、《双调望江南》

      听宛转,愁到渡江多。杏子雨余梅子雨,柳枝歌罢竹枝歌。一抹远山螺。

      曾几日,轻扇掩纤罗。白发黄金双计拙,绿荫青子一春过。归去意如何。

      不知何处传来婉转的歌声,渡江时听到歌声愁苦更多。杏花雨刚刚下完又接上霏霏梅雨,才听完杨柳枝又听到了竹枝歌。遥望一抹远山就像一个海螺。杏雨时节刚过几日,就到摇扇穿罗的夏日季节。白发苍苍光阴似箭让人无计可施,绿树成荫梅子青青一春已过。赶快归家吧,把这羁旅生活了结。

      三、《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七绝,大约作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或六年(846)的春天,抒写了诗人春游遇雨、思饮消愁的羁旅情怀。首句交代时间和情境,用“纷纷”来形容春雨,衬托出作者的伤春情绪。第二句写路上行人的心情不好,用“欲断魂”来描写他们的精神状态。三、四两句一问一答,第三句转到想饮酒消愁;第四句由“牧童”指出“杏花村”那儿有一座小酒铺正等着接待雨中的客人呢!

      四、《杂诗》

      〔魏〕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西北方的天空飘着白云,耸立的样子犹如车盖。可惜浮云没遇到好时机,遇上了大风被吹走了!大风吹着白云飘到东南方,最后到了吴郡和会稽郡。吴郡和会稽郡不是我的故乡,我怎么能久留此地呢?还是不要再说了吧,在外的游子常怕被人欺负。

      五、《孤雁》

      〔唐〕崔涂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下*芜。

      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诗前四句主要写景,湘水边夜色凄寒,孤雁于此栖息。后四句抒情,写孤雁无处依归,时时担心被猎人射杀。诗人借大雁离群索居,独自徘徊于天空的情状,隐喻了自己孤独凄冷的羁旅之感。

      六、《蓦山溪·草薰风暖》

      曹组

      草薰风暖,楼阁笼轻雾。墙短出花梢,映谁家、绿杨朱户。寻芳拾翠,绮陌自青春,江南远,踏青时,谁念方羁旅。

      昔游如梦,空忆横塘路。罗袖舞台风,想桃花、依然旧树。一怀离恨,满眼欲归心,山连水,水连云,怅望人何处。

      和风**花草散发着芳香,楼阁上笼罩着淡淡的迷雾。矮墙上一枝花梢探了出来,掩映着谁家的绿杨红楼?寻芳拾翠踏青赏春的人们啊,小径上宝马香车披红着绿争先恐后。江南故乡相隔干山万水,踏青时节谁念我他乡羁旅?回想昔日游乐往事犹如梦中,空自记忆着情人送别时的凄梦。如今她独自一人舒展罗袖起舞,只有桃花鲜艳明丽依然满树。满怀离恨满眼风景处处触动归心。青山连着绿水绿水连接着云雾,怅望着情人啊究竟在何处?

    [阅读全文]...

2022-07-28 15:57:42
羁旅之愁的古诗 - 句子
羁旅之愁的古诗 - 语录
羁旅之愁的古诗 - 说说
羁旅之愁的古诗 - 名言
羁旅之愁的古诗 - 诗词
羁旅之愁的古诗 - 祝福
羁旅之愁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