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名言

关于孔融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融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融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融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 语录(70) 说说(3) 名言(134) 诗词(9) 祝福(637) 心语(144)

  • 孔融让梨文言文和翻译

  • 孔融让梨文言文和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的重点难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孔融让梨文言文和翻译,大家一起阅读吧!

      原文: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翻译:

      孙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七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你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已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孔融小时候,不仅学*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贵客,只好进去通报。

      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阅读全文]...

2022-07-28 20:40:20
  • 孔融是哪个朝代的

  • 语文
  • 孔融是哪个朝代的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孔融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评价

      李膺:高明必为伟器。

      陈登: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

      祢衡: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曹操: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东*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司马彪:融在北海,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许大志,且欲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自於海岱结殖根本,不肯碌碌如*居郡守,事方伯、赴期会而已。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至于稽古之士,谬为恭敬,礼之虽备,不与论国事也。高密郑玄,称之郑公,执子孙礼。及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其自理甚疏。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

      张璠:融在郡八年,仅以身免。帝初都许,融以为宜略依旧制,定王畿,正司隶所部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书言其义。是时天下草创,曹、袁之权未分,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生之意,狎侮太祖。

      葛洪: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范晔:①昔谏大夫郑是有言:“山有猛兽者,藜藿为之不采。”是以孔父正色,不容弑虐之谋;*仲立朝,有纾盗齐之望。若夫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概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己。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②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

      刘勰: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司马光: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

      苏轼:①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②晋有羯奴,盗贼之靡。欺孤如操,又羯所耻。我书《春秋》,与齐豹齿。文举在天,虽亡不死。我宗若人,尚友千祀。视公如龙,视操如鬼。③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

      陈普:一身撑拄汉乾坤,无那危时喜放言。不受祢衡轻薄误,未容曹操驾金根。

      徐钧: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杨维桢:孔北海,辟一隅。座客日高谈,论未闻,谈庙谟。弥生本独士,罪书空累予。在生承祖亦清俊,献策未为疏。言不听,何取诛?孔北海,儒亦迂。郑玄何取尊乡闾,妻孥已属青州牧,流矢几前犹读书。

      罗贯中: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张溥: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李贽:北海大志直节,东汉名流,而与“建安七子”并称;骆宾王劲辞忠愤,唐之义士,而与“垂拱四杰”为列。以文章之末技而掩其立身之大闲,可惜也!

      人物生*

      孔子之后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一门争义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孔融与*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他都不到。

      刚直不阿

      孔融后来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北海为相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被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后来,孔融被黄巾军将领管亥所围,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向*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立即发兵解围。

      当时,袁绍、曹操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杀害。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定国家的危难,但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什么收获。

      兵败奔逃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参议朝政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

      之前,太傅马日磾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马日磾忧愤自己至极,于是呕血而死。等到马日磾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于是独自陈说:“马日磾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补用,马日磾都是第一个。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从前国佐敌晋军,不为其折服,宜僚当着白晃晃的刀而面不改色。朝廷大臣难道可以受威胁为借口吗?而且袁术犯上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马日磾与其周旋已久。按《汉律》规定: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都应该知道他的情况。《春秋》说:鲁叔孙得臣死了,为了不张扬襄仲的罪贬,不写日子。郑讨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为他杀君的缘故。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舆论大都想恢复肉刑,孔融建议说:“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就算忠诚如鬻拳,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子政,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耻笑。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南睢之骨立,卫武公《初筵》饮酒悔过,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等等,不用再举了。大汉广开改恶之路,大都是这样。所以聪明有德的君王,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朝廷认为他的建议很好,最终没有恢复肉刑。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朝廷下诏把他的行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来维护朝廷的脸面。

      建安五年(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孔融回答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臣看前代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臣不懂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又违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

      侮慢权臣

      之前,曹操进攻邺城屠杀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

      进贤好士

    [阅读全文]...

2022-06-26 14:06:59
  • 孔融让梨典故

  • 语文
  • 孔融让梨典故

      四岁的孔融就懂得了谦让的道理,把大的梨让给自己的哥哥吃,小朋友们也要学*孔融让梨的这种精神。大家清楚孔融让梨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孔融让梨典故,供大家阅读!

      孔融让梨典故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孔融让梨解释

      *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造句

      1、《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讲的是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梨,而自己却挑选最小的`。

      2、希望你如孔融让梨般知礼,有孙叔敖砍蛇般的勇气,与司马光砸缸的智慧可比,比区寄预谋杀敌还要心细。智勇无敌,必成大器!儿童节快乐!

      3、周礼国学文明载,先祖懿德泽后脉;孔融让梨仁义怀,丹心效国忠长在;为人师表臻至善,桃李芬芳处处开;正气修身扬四海,文明短信报春来!

      4、文明修身,礼仪情长。兼容并蓄,和睦安康。孔融让梨,少小惟善。珍爱食粮,美德弘扬。诚信经商,地广天宽;中华精神,万古流芳;华夏百年,不朽辉煌!

      5、我给宝宝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我问他‘宝宝你觉得孔融这小朋友好不好?’宝宝撇撇嘴说‘一个傻孩子有什么好不好的。’我‘……’。

      6、他们的观点是,既然学完了《孔融让梨》这篇课文,就应该学*“孔融让梨”的精神。

      7、我们从小受到“孔融让梨”式的教育,父母老师们都告诉我们,要有谦让的精神,处处让着别人。

      8、我们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长大,却来反思该不该把这个故事再讲下去。

      9、我们只知道去宣传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这样的生活事迹,去展现他们的美德与聪颖。

      10、源于济宁市的传统德育故事《孔融让梨》将登上“国家名片”。

      11、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字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父亲从小对我——他这个小儿子的特别家训。

      12、北京市发行《孔融让梨》纪念邮票首日封。

      13、但是,*陆县的这对双胞胎兄弟,却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因为家境贫穷,无奈互相推让演绎了现代版的“孔融让梨”。

      14、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主委”李鸿源(中)、“立委”李鸿钧(左)这对兄弟档,在老妈“孔融让梨”的指示下,质询时“兄友弟恭”。

      15、西安的常氏三兄弟都没房住,却要将合力新买的一套大房子让给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姐姐——现代版“孔融让梨”。

      16、每当劳作空隙,养母把小喜子抱在怀里便开始讲起故事,讲得最多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什么王祥卧冰啦,郭巨埋儿啦,此外,还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17、六年级学生杨秀夫,一次他的父亲从广州带回几个大芒果,小杨忽然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

      18、本报济南4月12日讯记者今天从济南市邮政部门获悉,源于我省的传统经典故事《孔融让梨》将“走上”邮票,并在今年“六一”节在济南举行首发式。

      19、昨天,成都商报记者在一所小学做了一个调查,分别在一年级和三年级随机选取两个班*百名学生,请他们来完成“孔融让梨”的语文题目。

      20、《*青年报》(2015年07月18日01版)7月17日,童学馆的孩子通过体验“孔融让梨”的故事,感知谦让美德。

      21、*日在诸多报刊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一份失落的传统文化名单”,其中就有“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原文: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意思是: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的方方面面。

      孔融让梨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简介】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的一处孝顺。与人相处时把财物看得很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恨呢?与人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失了。

      〔故事〕孔融让梨

    [阅读全文]...

2022-06-30 01:36:46
  • 孔子的名言

  • 孔子,名言
  •   孔子的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7、朽木不可雕也。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性相*也,*相远也。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2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5、见得思义。

     

      2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阅读全文]...

2022-05-31 03:36:54
  • 孔孟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不学礼,无以立。

      2、道不同,不相为谋。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4、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3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5、放于利而行,多怨。

      36、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8、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孟子名言

      1、彼一时,此一时也。

      2、食色,性也。

      3、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6、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0、仁人无敌于天下。

    [阅读全文]...

2022-01-08 10:16:49
  • 孔鲋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孔鲋名言

    1、有此父斯有其子,人道之常也。——孔鲋《孔丛子》

    2、水之性清而土壤泪之,人之性安而嗜欲乱之。——孔鲋

    3、言不在多,在于当理;施不在丰,期于救乏。——孔鲋《孔丛子》

    [阅读全文]...

2022-07-30 05:55:44
  • 孔的名言警句

  • 名言,励志
  •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冯小刚只面孔还好叫面孔伐。

    你们的计划千疮百孔,只要能忠实的执行,就一定能顺利的失败。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炫富就像孔雀开屏,一心想展示华丽的外表,却被人看见了*。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与其记得后来千疮百孔的痛,不如记得最初转瞬即逝的暖。

    孔雀开屏好看,转过来是*儿。

    她再怎么千疮百孔、十恶不赦,在家人面前永远不会觉得羞耻和无地自容。

    奥雷里亚诺,他悲伤地敲下发报键,马孔多在下雨。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

    世上多的是不读孔孟的儒家。

    爱情会给优伤的眼睛里注入生命,使苍白的面孔泛起玫瑰色的 红润。

    爱情会给忧伤的眼睛里注人生命,使苍白啪面孔泛起玫瑰色的红润。

    扳着面孔批评人,不如身体力行教育人。

    姜子牙钓鱼渭河上,孔夫子陈蔡曾断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周瑜号称一步三计,却总失算于孔明的三步一计,计不在多,而在高。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比起千疮百孔,一无所知才更加不幸。

    希望我是一孔清泉,泉水取之不尽,就象一个胜景无穷的去处。

    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如果一颗心千疮百孔,住在里面的人就会被雨水打湿。

    雷奥里亚诺,马孔多在下雨。

    在男人或女人身上,一个洁净、健强而坚实的肉体,比最美丽的面孔更美丽。

    一个负责的人应当为自己的面孔尽职尽责。

    无论乌鸦怎么用孔雀的羽毛来装潢自己,乌鸦究竟是乌鸦。

    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孔雀多生印度东,娇鹦工布产偏丰,二禽相去当千里,同在*一市中。

    面孔是灵魂的镜子。

    从星星的弹孔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孔雀开屏固然好看,但转过去就是*了。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美丽的面孔是一半的好运。

    捕梦网,它会滤除掉那些噩梦,美梦会经过这个圆孔进入你的梦乡。

    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the sparrow is sorry for the peacock at the burden of its tail.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大多数人都相同,喜欢的只是爱情的脸孔。

    [阅读全文]...

2021-12-12 11:57:49
  • 孔子的名言大全

  • 孔子,名言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孔子的名言中英文版希望大家喜欢。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阅读全文]...

2022-06-04 03:14:16
  • 孔子的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孔子语录

  • 孔子,名言,语录
  •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经典名言很多,这里整理了60句具有代表性的名言供大家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阅读全文]...

2021-11-28 14:07:13
  • 金融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   1、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2、生活的关键是,要弄清谁为谁工作。

      3、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做些什么?

      4、服务从细节做起,细节决定成败。

      5、永恒的信用,真诚的合作。

      6、视顾客为老板,把老板当顾客。

      7、建设诚信金融,实现银企共赢。

      8、诚信是金融业的生命线。

      9、加强银行诚信建设,带头促进社会诚信。

      10、任何一位,卷入复杂工作的人都需要同事。

      11、要掌握机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2、优化金融生态,建设诚信成都。

      13、秉承诚信理念,提升服务水*。

      14、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

      15、打造金融诚信品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16、人性中总是有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不良成分。

      17、金融是一把枪。**是知道什么时候扣动扳机。

      18、危机最坏阶段已过去,金融市场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19、目前的金融课程可能只会帮助你做出庸凡之事。

      20、胆子要够大,机会会更多;胆子不够大,保单不会大。

      21、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22、归根结底,我一直相信我自己的眼睛远胜于其他一切。

      23、我始终知道我会富有。对此我不曾有过一丝一刻的怀疑。

      24、我心说这人的思维真不是我可以理解的,金融危机关下地鸟事。

      25、开始存钱并及早投资,这是最值得养成的好*惯。

      26、当你跑的不好意思的时候,就是客户不好意思不买的时候。

      27、金融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现状和事实没有信心。

      28、由现金流结构:即通过各种金融策略最终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29、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30、汇率不断升值,下一步就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卷中国的日子。

      31、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32、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只会成为一个在大街上手拎马口铁罐的流浪汉。

      33、如果没有规则,金融大鳄进来之后,一定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

      34、生机总在绝望时出现,当你忍无可忍时再忍五分钟;当你想放弃时,再试一次吧!

      35、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

      36、影响市场走势的,并不一定是事件的真相,有时只是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共同看法。

    [阅读全文]...

2021-12-27 20:07:50
当前热门
孔融名言 - 句子
孔融名言 - 语录
孔融名言 - 说说
孔融名言 - 名言
孔融名言 - 诗词
孔融名言 - 祝福
孔融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