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牡丹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牡丹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牡丹亭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牡丹亭的名句
牡丹亭一般指牡丹亭还魂记。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牡丹亭的名句,欢迎阅览。
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2、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3、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4、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9、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10、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1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1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6、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17、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9、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20、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风无定,人无常。
2、雨过炊烟一缕斜。
3、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4、景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7、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8、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9、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
10、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11、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2、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13、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14、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15、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16、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17、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18、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19、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
20、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21、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22、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
23、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24、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25、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
26、*睹分明似俨(yǎn眼)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27、袅(niǎo鸟)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28、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29、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七律牡丹亭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律牡丹亭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惊梦
撩人春色惹情怜,梦里清风引蝶翩。折柳凝眸愁见晚,撷梅执手恨逢延。
牡丹亭畔同柯梦,芍药阑边共枕眠。悔不携君留锦句,相思不尽惹魂颠。
二、寻梦
罗浮再觅到亭边,忽想前情醉恋牵。芍药花旁曾海誓,牡丹亭畔再缠绵。
本图旧梦重寻见,却道新愁又蔓延。缘短意长终遗恨,香魂宁守伴梅眠。
三、写真
真个多情人易老,衣宽带减损娇妍。魂销月夜罗浮梦,恨结东风镜里烟。
一副丹青留倩影,两行小字写心篇。他年若得重相聚,执手梅边与柳边。
四、离魂
柳起东风惹病填,相思不尽梦如烟。春归翠岭鹃啼血,醉醒罗浮蝶翅缠。
紫袖多愁怜薄命,青衫有意恨难延。痴情一缕香魂断,愿卧梅边伴柳眠。
五、拾画
似曾相识在他年,晕雨桃花玉貌嫣。秋剪瞳仁波水漾,春添妩媚月婵娟。
芳心只在眉间锁,倩影应曾柳下翩。敢问娇娥何处女?情含欲语惹魂牵。
六、魂游
一梦南柯魂已断,故园再访黯凄然。何年柳畔重携手,此夜亭前独对婵。
月下倾听莺燕语,风中漫忆蝶蜂翩。忽闻悄唤声悲切,咫尺天涯路三千。
七、还魂
相思如水夜如年,藕断应知丝也连。魂伴月斜丹青引,影随窗倚烛红牵。
彩鸾舞后曾留梦,青鸟飞来再续缘。生死皆因真情在,春宵一刻醉缠绵。
八、团圆
金榜题名喜讯传,连珠合璧赞良缘。妆台映翠罗帏绣,烛影摇红皎月圆。
缱绻红窗人早约,殷勤绿酒蝶新翩。今朝得傍蟾宫客,千里姻缘一梦牵。
吟《牡丹亭记》(七律)
文/暮色苍松
生生死死戏言事,幻幻真真诗意情。
滚滚红尘桃花水,幽幽绮梦牡丹亭。
大千世界浮沉迹,数百年间褒贬声。
醒眼何须循古味,知心自有沐春风。
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主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一, 牡丹亭简介
《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是一部文学史上及剧坛上极有名的巨著。作者汤显祖,明朝江西临川人,才华绝代,学识渊博,借古代的传说为故事梗概,发展成五十五出曲折动人的戏剧。剧中的女主角宋朝南安府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游园伤春,因梦生情,寻梦不得,为情而死,死后三年,又因情复活,虽然离奇荒诞,却足以说明「情」的感人力量。
汤显祖着有玉茗堂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梦),都以「情」为主题。其中《牡丹亭》、《紫钗记》写情之「痴」,是入于情之作;《南轲记》、《邯郸梦》写情之「空」,是出乎情之作。《牡丹亭》的文辞美,意境深,加上情感化的唱腔、文词化的身段,配合了含蓄传神的词句,优雅动人的音乐,把杜丽娘的形象塑造得无比的感人,比「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境界更进了一层,是戏曲的经典之作。
二,《牡丹亭》故事梗概
南宋时期的南安太守杜宝只生一女,取名丽娘,年十六岁,尚未许配。杜宝为了使女儿成为识书达理的女中楷模,为她请了位年已六十的老秀才陈最良。因陈上《诗经·关雎》惹动了丽娘的情思。伴读的使女春香,偶而发现了杜府后的花园,并引领丽娘偷偷游了花园。久困闺房的丽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动了访春之情。丽娘回屋后,忽作一梦。梦见一书生手拿柳枝要她题诗,后被那书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云雨之欢。丽娘醒来后,恹恹思睡,第二天又去花园,寻找梦境。失望之下相思成病,形容日渐消瘦下去。一日照镜子,见自己一下瘦成那个样子,忙叫春香拿来丹青、素绢,自画春容,并题诗一首于上。她又把梦镜说与春香,并让春香把那画叫裱画匠裱好。杜宝夫妇听说女儿病重,忙叫陈最良用药,让石道姑来念经,但都不见效。
中秋之夜,丽娘天逝。死前,嘱咐春香把春容装在紫檀木匣里,藏于花园太湖山石下,又嘱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牡丹亭边的梅树之下。这时,投降了金国的贼王李全,领兵围淮、扬,朝廷升杜宝为淮、杨安抚使,立即动身。杜宝只得匆匆埋葬了女儿,并造了一座梅花庵供奉丽娘神位,又嘱托石道姑和陈最良照料。杜宝即带夫人和春香前往淮安,因军事危急,半路上杜宝让夫人和春香乘船回了临安。
广州府秀才柳梦梅,原名柳春卿,因一天梦见一花园中,有一女立在梅树下,说她与他有姻缘,才改名柳梦梅。柳梦梅去临安考试,路得进宝臣苗舜宾援助。走到南安时,柳病宿梅花庵。柳病渐好时,偶游花园,恰在太湖石边,拾到丽娘的春容匣子,回到书房,把那春容挂在床头前,夜夜烧香拜祝。丽娘在阴间里一呆三年,阎王发付鬼魂时,查得丽娘阳寿未尽,令其自己回家。丽娘鬼魂游到梅花庵里,恰遇柳生正在对着自己的真容拜求。丽娘大受感动,与柳生欢会,自称是西邻之女。他们两人的夜夜说笑声,惊动了石道姑。一天夜里两人正说笑,被突然来的石道姑冲散。第二天夜里,丽娘只好得向柳生说出真情,并求柳生三天之间挖坟开棺。柳生只好把实情告诉了石道姑,并求她帮助。第二天,他们挖坟开棺,使丽娘还魂。道姑怕柳生与杜丽娘事情被发觉,当夜雇船,三人一道去了临安。
陈最良发现丽娘坟被盗,忙去扬州告诉杜安抚。陈最良还没到淮安就被叛军俘获,李全听说陈最良是杜家的家塾老师,又得知杜宝还有夫人和春香,就听从妻子的计策,谎说已杀了杜夫人和春香,然后放了陈最良。陈到淮安见了杜宝,即把小姐坟被盗,老夫人、春香被杀的事禀知杜宝,杜宝听后大恸。后杜宝忍痛修书两封,让陈最良送给李全和李的妻子,封官许钱、招降了李全,淮安围解。
丽娘他们到临安,在钱塘江边住下,等柳生知道考试时,考试时间已过,多亏主考官是苗舜宾,才得以补考。这时,因淮、扬兵事,朝廷延期放榜。丽娘让柳生先去扬州看望她父母。柳生走后不久,来临安的老夫人和春香因天晚找宿处恰与丽娘、石道姑相遇。柳生到了扬州,听说杜在淮安,又去淮安见杜宝。杜宝以为女儿已死,何以有女婿,并以柳生假冒罪名,令人拿下押往临安侯审。杜宝回到临安,因军功升为宰相,陈最良升为黄门奏事官。这时,榜下,柳中了状元,可到处找柳不着。原来柳正被杜宝吊打,因为在柳身上搜出了丽娘的春容,在杜宝认为柳是盗墓贼。这时,苗舜宾听说后,赶到杜府,救下了柳生。苗告诉杜宝,柳生已考中状元。杜正气恼时,陈最良来到,说小姐确实又活了,柳生就是女婿。杜认为是鬼妖之事,请奏皇上,灭除此事。
陈把此事告诉皇上,皇上要宰相、小姐、柳生、老夫人都前来对证。金銮殿里,众人齐到,皇上用镜子照,看有无影子、断定丽娘确实是活人。杜宝硬说丽娘、老夫人都是鬼魂所变的,后经皇上裁决让他们父女、夫妻相认。丽娘又劝柳生拜认了岳父杜宝,全家人大团圆。
牡丹亭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牡丹亭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戏剧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
汤显祖万历二四六年弃官告归,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清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迤逦而来。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层官职,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派反复古思潮相呼应,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故事梗概〗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思想内容〗
《牡丹亭》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据作者说,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影响最大。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场;二是改变杜、柳门当户对的关系;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女性;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使这一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个性**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艺术特色〗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作品影响〗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的思想倾向。《牡丹亭》中个性**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朝《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戏折列表〗
第一出 标目
第二出 言怀
第三出 训女
第四出 腐叹
第五出 延师
第六出 怅眺
第七出 闺塾
第八出 劝农
第九出 肃苑
第十出 惊梦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寻梦
第十三出 诀谒
第十四出 写真
第十五出 虏谍
第十六出 诘病
第十七出 道觋
第十八出 诊祟
第十九出 牝贼
第二十出 闹殇
第二十一出 谒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出 拾画
第二十五出 忆女
第二十六出 玩真
牡丹亭名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名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不同类型的名句具有不同的作用。究竟什么样的名句才是好的名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牡丹亭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风无定,人无常。
2、雨过炊烟一缕斜。
3、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4、景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7、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8、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9、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
10、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11、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2、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13、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14、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15、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16、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17、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18、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19、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
20、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21、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22、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
23、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24、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25、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
26、*睹分明似俨(yǎn眼)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27、袅(niǎo鸟)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28、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29、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30、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31、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32、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33、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34、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35、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36、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
37、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38、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39、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必无处不飞悬。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
40、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4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42、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43、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44、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古今,圣朝难遇。
45、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4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这里有牡丹亭名句赏析、牡丹亭经典名句、牡丹亭原文,这是*最美古诗词、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牡丹亭 昆曲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牡丹亭中的名句有哪些?都在这里
1、 风无定,人无常。
2、 雨过炊烟一缕斜。
3、 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4、 景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5、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6、 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7、 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8、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9、 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
10、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11、 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2、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13、 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14、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15、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16、 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17、 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18、 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19、 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
20、 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21、 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22、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
23、 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24、 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25、 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
26、 *睹分明似俨(yǎn眼)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27、 袅(niǎo鸟)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28、 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29、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30、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31、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32、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33、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34、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35、 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36、 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
37、 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38、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39、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必无处不飞悬。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
40、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41、 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42、 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43、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44、 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古今,圣朝难遇。
45、 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46、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7、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用情之至。简言之,爱情让人死去活来。
48、 “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面对美好的春光,杜丽娘欣赏不已;看到春光都付与断井颓垣,白白流逝,又惋惜不已。她触景生情。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青春都付与了寂寞深闺,良辰美景白白虚度,美好的青春也被耽搁,由此引出浓重的感伤。
49、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你虽有花朵儿似的容颜,可惜了年华似水流。到处找不到你,原来你在幽深闺阁顾影自怜。此情此景如幻如梦,却又如此真实,青春和爱情逼人耳目。
50、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人是不能像花草般任由你爱慕的,如果生死皆随我愿,即便酸楚苦涩我也不怨人。
1、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屋外山。
2、不入春园,怎知春色几许。
3、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4、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5、但凡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而纠结流离。
6、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7、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8、天意秋初,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9、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
10、连宵风雨重,多娇多病愁中。仙少效,药无功。
11、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2、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1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4、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15、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16、庭树不知人去尽,秋春还放旧时华。
17、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18、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
19、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
20、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21、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
22、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23、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24、好者好也,逑者求也。
25、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
26、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27、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
28、庭树不知人去尽,秋春还放旧时华。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
29、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30、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3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32、庭树不知人去尽,秋春还放旧时华。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33、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3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很不知所踪,一笑而泯,又岂知,爱恨情仇,终难忘,刻骨铭心。
35、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36、我年将半,性喜书,牙签插架三万余。
37、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38、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39、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40、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1、一般桃李听笙歌,此地桑阴十亩多。不比世间闲草木,丝丝叶叶是绫罗。
4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43、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
44、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45、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46、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47、春鞭打,笛儿唦,倒牛背斜阳闪暮鸦。
48、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
49、枕函敲破漏声残,似醉如呆死不难。一段暗香迷夜雨,十分清瘦怯秋寒。
50、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51、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牡丹亭名言名句语录摘录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指一个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语录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牡丹亭名言名句语录摘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12、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
13、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2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2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或“毛将焉附”)。(《左传》)
2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2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2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3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3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3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8、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
3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
40、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
4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2、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老子》)
4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7、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4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红楼梦》三十二回,黛玉在梨香院墙角,听到戏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心下感慨,再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已经不自觉地点头自叹,原来戏文不仅讲得了好故事,也有好文章。
这句连黛玉都要感叹好文章的戏文,正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关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经典戏剧故事,是传统经典,自己熟悉,外人倒未必了解。
与汤显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享誉世界,离不开英语的传播。而国内戏剧要想传播到世界,必然也离不开语言的支持,许渊冲先生用自创的“三美”理论,翻译中国传统诗词、戏剧等经典,力求将中国文化之美推广至世界。《许渊冲译牡丹亭》便是先生翻译四部经典戏剧中的其中之一。
读《许渊冲译桃花扇》的时候,看到先生将《桃花扇》特意点出“血染”(with Blood),既高度概括出故事的内核,又通过此细节渲染出此剧的悲壮挽歌。因此在看《许渊冲译牡丹亭》时,就特意留心了先生如何翻译《牡丹亭》一名,果然 Dream in Peony P*ilion 一出,就知道这是以梦连接的戏剧,翻译的核心点抓得透透的。
甚至在看到“柳梦梅”的人名翻译,都不得不感叹一句,许老的翻译真的是不固于定势,而是尽可能地传递出完整的故事。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英文名,人名在翻译中基本是保留的,用拼音表达是范例。在第一出标目中,翻译出场的汤显祖为 Tang XIanzu,第二出言怀中,小生柳梦梅则翻译为 Liu Dreamer of Mume Flower,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谁翻译名字是这样翻的?!
这要说起柳梦梅名字的缘故,他原名是什么剧中并没有提及,只是提到在半月前,做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站着一位美人,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所以改名为梦梅,字春卿。
倘若直接翻译为 Liu Mengmei 倒是符合人名翻译的规律,但讲明白改名的缘由、所改之名,以及后续的发展,似乎名字直译又太单薄。跟外国人讲文化,最好还是揉开了、掰碎了讲,否则单纯一梦,杜丽娘死而复生,“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就讲不明白了。
虽然看起来 Liu Dreamer of Mume Flower and Lover of Spring 看起来确实不像是名字,但这样翻译有助于理解,当然也有利于向外传播。
《许渊冲译牡丹亭》是借许老翻译,第一次读原文,有完整的中英文对照,还有注释,读起来难度不大,倒是对《牡丹亭》原文有了更多的欣赏,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和了解,对戏剧中经典词曲的品读。
“萱花椿树”指代父母,“三六九比势”指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窥园”用典董仲舒,指他在帷帐内专心学问,三年不去看一下园圃……这些注释既帮助了理解原文,又增加了新的知识,即使不看英文翻译,也值得读一遍。
杜丽娘初上,唱曲“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看到满园春景,借用孟郊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观景引下文,敬父母伏笔杜丽娘娇养,死而不入枉死城,借父亲善名且有再还生之可能。
梳妆打扮去游园,“开我东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这是《木兰辞》中木兰归家的一句,后句映山紫、沉水香无不显露出杜丽娘的掌上明珠身份。
就此两篇小曲,足以展现故事的细节和铺垫,汤显祖用典的文学修养。然在全篇词曲中,有一小节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蕴含浅显的道理,让人欢喜:“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如果能做到要爱什么就爱什么,生死都由自己决定,人生无约束的肆意洒脱,那么就没有人哭哭啼啼、怨天尤命了。但这种非完全的自由,才是人生,不是吗?
一曲《牡丹亭》,听春景一梦,情深不寿;再一曲《牡丹亭》,听人生曲折,何来恣意;
读一遍《牡丹亭》,赏文词佳篇;再读《许渊冲译》,从译文精妙知戏剧之美,拜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风无定,人无常。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怎奈何,如花美眷,终不敌,似水流年;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又岂知,爱恨情仇,终难忘,刻骨铭心
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不入春园,怎知春色几许。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但凡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而纠结流离。
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道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
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
原来繁花似锦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桓颓水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飞去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
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雨过炊烟一缕斜。
“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不颦不笑,哀哉年少。”
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
待说何曾说,如颦不奈颦。把持花下意,犹恐梦中身。
良辰美景奈何天
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古今,圣朝难遇。
牡丹亭作为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自然少不了出自于里面的经典语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牡丹亭经典语录大全集,希望大家喜欢
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5、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6、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7、偶然间心似缱, 梅树边,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8、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9、风无定,人无常。
10、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11、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12、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13、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14、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牡丹亭的古诗
牡丹亭名句
牡丹亭诗句
牡丹亭名言
牡丹亭句子
牡丹亭摘抄
牡丹亭语录
牡丹亭的古诗词
牡丹亭的古诗梗概
牡丹亭台词
牡丹亭句子迷
描写牡丹亭的古诗
类似牡丹亭的古诗
汤显祖牡丹亭的古诗
牡丹亭春景名句
牡丹亭惊梦名句
牡丹亭名句赏析
汤显祖牡丹亭名句
牡丹亭经典名句
赞美牡丹亭的古诗词
牡丹亭经典语录
牡丹亭中的经典名句
关于写牡丹亭的古诗词
牡丹亭经典台词
昆曲牡丹亭经典台词
汤显祖牡丹亭名句赏析
牡丹画的古诗
牡丹王的古诗
牡丹图的古诗
古诗写牡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