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金华的古诗19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金华的古诗19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金华的古诗19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金华的古诗19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金华双龙洞的诗句
有哪些描写金华双龙洞的.诗句?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洞山十咏·双龙洞
金履祥
天鑱鬼凿匪人间,涌雪轰雷震地寒.
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
双龙洞
章恺
赤松行雨归,手控苍虬双.叱令守洞门,腾攫气未降.蟠拏岁月久,老腹余空腔.但闻风雷声,日夕相舂撞.我来访灵迹,短策缘危矼.岩扉划窙豁,巨窟呀双谾.朗若百间屋,气象开鸿厖.静觉眼界旷,虚传足音跫.晴阳炯穿漏,照耀东南窗.环以万松杉,翠影交旗幢.涓涓雪色乳,出窦成飞淙.散乱走涧谷,清音玉琤瑽.我欲呼仙人,据石倾一缸.泠然发长啸,聚吠惊村厖.天风荡归轩.欲去犹跭双.殷勤洞中水,送我下桐江.
望金华山
朱应庚
双龙洞前青斒斓,夜半空林招白鹇.赤松一去不复还,涧中怪石横榛菅.山云堕地秋如水,落日苍茫几千里.浩浩山中高卧人,悠悠道上远游子.破衣赤足一顽仙,门前老桧三千年.白羊倏忽不知处,菖蒲花发月婵娟.荒岩日落秋风早,游情历历东阳道.紫芝如掌尚可餐,何用沧波访三岛.
金华十大旅游景点
金华,浙江省辖地级市;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建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有关旅游景点,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位于*东阳市横店境内,为国家AAAA—旅游区,距杭州160公里,处于江、浙、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乘飞机、火车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达。
金华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
金华山双龙风景名胜区
金华山双龙风景区位于金华市城北8公里西南山麓,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是我国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又称赤松山,相传为晋时黄初*(号赤松子)—得道成仙处。
大盘山景区
大盘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地广人稀,森林茂密,大小山峰5200余座,大气质量和99%的河道水质都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古代是名士隐居的世外桃源。
仙华山
仙华山又名仙姑山,位于浦江县城北9公里处,总面积18*方公里。主峰少女峰,海拔728米,相传因轩辕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
义务国际商贸城
义乌国际商贸城坐落于义乌市区繁华的稠州路,是目前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国际化、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商品批发市场。
诸葛八卦村
位于兰溪城西18公里,古称“高隆”,村中有3000余人是诸葛亮嫡传后裔,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
横店红色旅游城
横店红色旅游城,是继横店影视城后,横店又建起了一座以弘扬革命传统为主题,集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城。
六洞山(地上长河)
水陆兼有、长达千余米的“地下长河”——涌雪洞堪称海内一绝,被誉为全国洞府泉流航游之冠。
永康国际会展中心
永康国际会展中心被誉为展示永康五金的.窗口,不仅陈列着4000多种五金城产品的名品馆,更专门建起了1200多*方米的*五金历史文化体验中心,既有观赏性又兼顾游客的体验,全方位展示永康五金历史文化,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五金、购买五金、体验五金的重要*台。永康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永康市委党校以北,总部中心以南,330国道以东,在建的五星级万丽大酒店以西。
邮亭咫尺堪投宿,手握亲姑憩茅屋。——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旁人问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诉衷曲。——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兄弟晦迹隐山林,甘学崇文不崇武。——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今朝玉堂宋学士,亦与妾家同一谱。——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离骚》子史遍搜揽,志欲出仕苏苍生。——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前春郡邑忽交辟,辞亲千里趋神京。——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承恩拜除阆州守,飘然画舫西南行。——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日则升堂治公务,夜则挑灯理文稿。——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临行囊橐无锱铢,惟有旧日将去书。——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城中父老泣相送,道傍过者咸嗟吁。——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嗟乎饿死囹圄中,旗军原籍来抄封。——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亲邻怜妾贫如洗,敛钞殷勤馈行李。——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姊南弟北两相痛,别后再会知何年。——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开船未远子病倒,求医问卜皆难保。——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武昌城外野坡前,白骨谁怜葬青草。——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八月官船渡常德,促装登途整行色。——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空林日暮鹧鸪啼,声声叫到行不得。——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晚来走向营中宿,神思昏昏倦无力。——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五更睡重起身迟,饭锅未熟旗头逼。——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翻思昔日深闺内,远行不出中门外。——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融融日影上栏干,花落庭前鸟声碎。——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宝髻斜簪金凤翘,翠云蝉鬓娥眉娇。——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绣床新刺双蛱蝶,坐久尚怯春风饶。——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岂知一旦夫亡后,万里遐荒要亲走。——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半途日暮姑云饥,欲丐奉姑羞举口。——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同来一妇天台人,情怀薄似秋空云。——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丧夫未经二十日,画眉重嫁盐商君。——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稳坐不知行路难,扬鞭笑指青山小。——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取欢但感新人心,那忆旧夫恩爱深。——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吁嗟风俗日颓败,废尽大义贪黄金。——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前途姑身少康健,辛苦奉姑终不怨。——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说罢伤心泪如雨,咽咽垂头不成语。——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金华双龙洞的简笔画
金华双龙洞一般指双龙洞。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景区,感觉风景不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华双龙洞,欢迎阅读!
金华双龙洞简介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英真洞。
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内洞与外洞仅相隔5米,有一块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内洞比外洞大,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2200*方米。从这里可以知道,双龙洞的景色是无比的美。
双龙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西南山麓。林海莽莽,水流潺潺,年*均气温比城区低 6 ℃。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旅游、康体休闲、避暑纳凉、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是国家首批AAAA 级旅游区。
金华双龙洞乘车路线
(一)省内交通: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距金华一个半小时车程,义乌机场距金华半小时车程。金华火车站每天途经客运列车60多趟,并有金华至沈阳、鹰潭、千岛湖、温州等多条旅游专线。杭金衢高速金华出口,左转直行2公里进入市中心,右转行驶6公里,到达金华双龙洞景区。
(二)市内交通
金华主城区面积不大,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江南商业中心(宾虹路)、江北商业中心(人民广场)等核心城区之间公交系统发达,打车一般只需起步价(6+1元)。
(三)景区交通
从市区进入金华双龙洞景区如打车一般需要40元左右,如乘坐游5路“黄色小面的.”需5元每人次,游3路公交车需3.5元每人次,市区兰溪门公交站点到景区的公交车较多。
金华双龙洞门票价格:
1、大联票(包括景区交通和全部七个景点,需游览一天)90元。网上预订:75 元
2、小联票(包括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和金华观四个景点,需游览半天)55元。如单游朝真洞、仙瀑洞或祖宫,可不买双龙洞等4景的小联票。
3、学生证不打折。
金华双龙洞景点介绍:
金华双龙洞是金华市唯一一个国家级风景区,距金华市区约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金华双龙洞风景名胜区分为双龙洞、、尖峰,双龙洞山、赤松山、大盘天和家园里六大景点,其中双龙洞和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金华观和祖宫等。
金华双龙洞游玩注意事项:
① 景区开放时间:8:30—16:30
② 儿童票:身高1.2米—1.5米购买儿童票45元每人,1.2米以下免票
③ 60周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购票老年票45元每人
④ 金华双龙洞门票包含: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金华观、朝真洞、二仙洞、仙瀑洞
金华的旅游景点大全
金华古称婺州,下面的是金华的旅游景点大全,希望能帮助到你!
1.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中部东阳市境内,距杭州180公里,金华95公里,与*小商品城义乌市相邻,是目前*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好莱坞”。大多数*的古装影视作品都在这里取景拍摄,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无极》、《宫》和《步步惊心》等。在这里不仅可以随处碰到剧组和明星,甚至在街头巷尾或者某个街角的餐厅里,都有人谈论拍戏或者背诵剧本。
2.诸葛八卦村
位于兰溪西北的诸葛村是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子按照九宫八卦布局,四面环山,中间低*,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以村中心太极图状的钟池为中心,延向八方的八条小巷形成内八卦,村外八座小山形成外八卦,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诸葛八卦村”。
3.双龙洞景区
双龙洞景区离金华市区只有15公里,小学课文里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大概是最牛的游记,让双龙洞一跃成为金华除了火腿以外最深入人心的符号。而课文中提到的“仰卧在小船里游洞”的情节,至今仍是双龙洞最受游人称道的体验。
4.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武义城外60公里的地方,这个号称“江南小九寨”的地方以峭壁、溪流和碧潭见长,也算有几分姿色,不过和九寨沟比起来,还是要逊色那么一点儿。由于公共交通不便,来到牛头山的大多是自驾的游客,游人总不算太多。
5.郭洞古生态村
郭洞古生态村距离武义县城10公里,相传是宋朝宰相何执中的后裔仿学《内经图》营建的古村,村中桥梁水井无不按风水理论排布,极为讲究。若单说风景,郭洞葱郁的树林和斑驳青苔给人清新幽深的感觉,并无太多后人修饰的痕迹,明清古建筑比比皆是,是武义最值得一逛的`古村之一。
6.佛堂古镇
佛堂古镇位于义乌市区西南,明清以来,不计其数的船只在江上往来,佛堂的浮桥码头恰是最重要的停靠点。如今的古镇早已落寞,而你仍可在古镇民居那些琳琅满目的牛腿、窗棂、砖雕石刻上一窥它当年昌盛的痕迹。作为景点,佛堂古镇尚在陆续开发中,并不收费,街头巷尾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意味,巷弄深处的当地人淳朴的生活,更是别处难得一见的景象。
7.方岩风景名胜区
方岩风景名胜区位于永康东20公里左右,包含方岩(南岩)、石鼓寮、五峰、灵岩四个核心景区。除了不错的丹霞地貌景观,方岩也是许多当地百姓心中祈福许愿的灵地。特别的是,这里拜祭的不是菩萨,而是造福一方的宋朝清官胡则,方岩山顶的胡公祠常年香火不断。
8.白石湾风景区
白石湾风景区位于金华市浦江县城以南3公里的连绵群山之中,由东西二条30余公里长的峡谷组成。境内遍布巨石、湖泊、溪瀑、洞穴,还有大面积的野生阔叶林,空气及其清新。山谷被流水长年累月冲刷的鹅卵石露出了水面,灰褐色的石头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变得像雪一样洁白,白石湾景区故而得名。
9.仙华山
仙华山位于名不见经传的浦江县内,传说刘伯温当年路过仙华山时,为这里险峻里透着灵秀、云烟缥缈百翠生的美景所倾倒,才写下了“仙华杰出最怪异,望之如云浮太空”的诗句。几座突兀耸立的山峰是景区的亮点,在此游玩的主要方式是,沿着山间步道直攀上最高的少女峰,天气好时从高处俯览浦江城景还是很美的。
10.清水湾沁温泉
清水湾沁温泉,以温泉为特色,以量大质优而著称,日出水量4000-6000吨,号称“江南第一温泉”,水温常年恒定在42.6℃-44℃,PH值7-8,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成份,如氟、锂、锶、锌、碘、氡、偏硅酸、偏硼酸等,属大型的医疗热矿泉,泉水中氟含量达到医疗价值浓度,称为“氟泉”。
金华的双龙洞句子赏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的重点句子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华的双龙洞句子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华的双龙洞句子赏析
1、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一段有两句话。作者抓住溪流进行观察来具体描写很有意思。因为水有源,既然溪流的水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作者的目的地就是双龙洞,因此“一路迎着溪流”,这既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也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刚好相反。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上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一句就点明了双龙洞的准确位置,同时也为作者开始参观双龙洞起了过渡作用。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句话是作者观看内洞以后,对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的总体概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端”,项目。“变化多端”,就是变化多种多样。“异”,不同。“颜色各异”,就是颜色各不相同。“即使”,就算是,表示一种假设,说明了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绚丽多姿,奇特好看,如果想象成各种神仙、动物、宫室、器皿后,就更加趣味无穷了。
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句中“开满了”说明花多,到处都有。“很有精神”写出了山上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长得壮,长得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充满了作者对映山红的爱,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茁壮成长的美丽画卷。
《记金华的双龙洞》文本赏析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作者开门见山,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作者用简短的一句话清晰明了的交代了游览双龙洞的路线)公路盘曲而上。(通过盘曲而上间接地写出双龙洞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以上两句写出了沿途的景色也很美,“开满了”说明花多,到处都有。“有精神”写出了山上的映山红比盆栽的杜鹃长得壮,长得旺,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映山红的喜爱之情)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片明艳概括了山上生机盎然的春色,心情也随之兴奋起来。)
一路迎着溪流。(一个“迎”字说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为后文溪流从双龙洞流出做了铺垫)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四个时而构成了排比句,形象的描写了溪流的宽窄不一,流速的缓急不同。作者巧妙的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准确的说明了溪流的形状特点和声音特点。表达出作者此时愉悦的心情)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由“入山”到“双龙洞口”这是作者的游览路线。这一路都是迎着溪流而上,因为溪流是从双龙洞流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wu)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作者用一句话写出了洞口的特点——宽。将洞口比作“桥洞”说明双龙洞的洞口是拱形的)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作者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外洞的特点——空旷而开阔,真是可感。作者在说明外洞特点的同事,又一次交代了“水”这条线索)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这是一个过渡句,先写外洞寻泉水来路,找到孔隙,下文则对孔隙做具体分析,在此起承上启下作用)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运用设问具体说明了船的小“刚、再”通过船小突出了孔隙的窄小)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小船进出洞的方式很特殊,突出了孔隙的窄小,激发了作者的好奇心)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没有一处不贴着”说明仰卧的姿势低的没法再低了。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再一次证明了孔隙的窄小。)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句话写出了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一点”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的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非常逼真。运用要是…准…的句式准确的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作者初进内洞时的感受,不知道有多宽给人想象的空间)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暗示了双龙洞名字的由来,点明题目)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用“即使……也……”这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说明了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多姿多彩,奇特好看,作者把他们想象成个钟神仙、动物……就更加魅力无穷了)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作者用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来比较,写出了内洞的大,用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来比喻,让事物更形象具体,同时也说明内洞比外洞大得多)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简练的语言说明作者出洞和进洞的方式相同)
相关资料
双龙洞属岩溶景观,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和标志景观。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
省内交通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距金华一个半小时车程,义乌机场距金华半小时车程。金华火车站每天途经客运列车60多趟,并有金华至沈阳、鹰潭、千岛湖、温州等多条旅游专线。杭金衢高速金华出口,左转直行2公里进入市中心,右转行驶6公里,到达双龙洞景区。
市内交通
金华主城区面积不大,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江南商业中心(宾虹路)、江北商业中心(人民广场)等核心城区之间公交系统发达,打车一般只需起步价(8元)。
景区交通
从市区进入景区如打车一般需要40元左右,如在八一北街乘坐游5路2元每人次,游3路公交车需4元每人次,两班车的间隔时间都比较长(40-60分钟)。
名字由来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双龙”的得名,历来有三说:
其一,宋代著名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中认为“双龙”在内洞:“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现代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持此说:“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然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其二,明代嘉靖二十七年任金华知县的郑东白,在其《金华记游》中认为这升降之龙在外洞洞厅:“洞门轩豁如大厦,石盖如砥错,有石乳下垂,如龙升降状。”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持此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
其三,1992年编的《金华市志》则认为“双龙”在外洞口:“双龙洞:两侧分别悬着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传说,古代婺州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龙和黄龙知后,偷来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却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压住脖颈,双龙被困在洞内,但双龙仍顽强地仰头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绝。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字圣陶。江苏苏州市吴县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很多职位。**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同时也是第五届*常委委员、民进中央*。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912年,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一起创办了*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的局面。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担任华北人民*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故居位于东城区东四八条71号。
《太乙金华宗旨》原文及译文
《太乙金华宗旨》是道家修身养性的书,教人清心寡欲,作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太乙金华宗旨》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律诗一首,玄奥已尽。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宇。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无为而为,故不堕顽空死虚。作用不外一中,而枢机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即水乡铅而已,前言回光,乃指点初机,从外以制内,即辅以得主。此为中、下之士,修下二关,以透上一关者也。今头绪渐明,机括渐熟,天不爱道。直泄无上宗旨,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夫回光其总名耳。工夫进一层,则光华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制内,今则居中御外。前者即辅相主,今则奉主宣献,面目一大颠倒矣。法子欲入静,先调摄身心,自在安和,放下万缘,一丝不挂。天心正位于中,然后两目垂帘,如奉圣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次以二目内照坎宫,光华所到,真阳即出以应之。离外阳而内阴,乾体也。一阴入内而为主,随物生心,顺出流转,今回光内照,不随物生,阴气即住,而光华注照,则纯阳也。同类必亲,故坎阳上腾,非坎阳也,仍是乾阳应乾阳耳。二物一遇,便纽结不散,絪缊活动,倏来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宫中,恍若太虚无量,遍身轻妙欲腾,所谓云满千山也。次刚来往无踪,浮沉无辨,脉住气停,此则真交媾矣,所谓月涵万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动,此则一阳来复,活子时也。然而此中消息要细说,凡人一视一听,耳目逐物而动,物去则已,此之动静,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随之役,是尝与鬼居矣。今则一动一静,皆与人居,天君乃真人也。彼动即与之俱动,动则天根;静则与之俱静,静则月窟;静动无端,亦与之为静动无端;休息上下,亦与之为休息上下,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也。天心镇静,动违其时,则失之嫩;天心已动,而后动以应之,则失之老;天心一动,即以真意上升乾宫,而神光视顶,为导引焉,此动而应时者也。天心既升乾顶,游扬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黄庭,而目光视中黄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视内者,忽忘其视矣,尔时身心,便当一场大放,万缘泯迹,即我之神室炉鼎,亦不知在何所,欲觅己身,了不可得,此为天入地中,众妙归根之时也,即此便是凝神入气穴
夫一回光也,始而散者欲敛,六用不行,此为涵养本原,添油接命也。既而敛者,自然优游,不费纤毫之力,此为安神祖窍,翕聚先天也。既而影响俱灭,寂然大定,此为蛰藏气穴,众妙归根也。一节中具有三节,一节中具有九节,俱是后日发挥。今以一节中,具三节言之,当其涵养而初静也。翕聚亦为涵养,蛰藏亦为涵养,至后而涵养皆蛰藏矣,中一层可类推,不易处而处分矣,此为无形之窍,千处万处一处也,不易时而时分焉,此为无候之时,元会运世一刻也。
凡心非静极,则不能动,动动忘动,非本体之动也。故曰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感于物而动,即天之动也。是知以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以物而自动,即天之动也。不以天之动对天之性,句落下说个欲字,欲在有物也,此为出位之思,动而有动矣。一念不起,则正念乃生,此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机忽动,非无意之动乎,无为而为,即此意也,诗首二句,全括金华作用。次二句是日月互体意,六月即离火也,白雪飞即离中真阴将返乎坤也。三更即坎水也,日轮即坎中一阳,将赫然而返乎乾也。取坎填离,即在其中。次二句,说斗柄作用,升降全机。水中非坎乎?目为巽风,目光照入坎宫,摄召太阳之精是也。天上即乾宫,游归食坤德,即神入气中,天入地中,养火也。末二句,是指出诀中之诀。诀中之诀,始终离不得,所谓“洗心涤虑为沐浴”也。圣学以知止始,以止至善终,始乎无极,归乎无极。
佛以无住而生心,为一大藏教旨。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总之三教不过一句,为出死入生之神丹。“神丹”为何?曰,一切处无心而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过“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言指破,省却数十年参访矣。
子辈不明一节中具三节,我以佛家“空、假、中”三观为喻。三观先空,看一切物皆空;次假,虽知其空,然不毁万物,仍于空中建立一切事;既不毁万物,而又不着万物,此为中观。当其修空观时,亦知万物不可毁,而又不著,此兼三观也,然毕竟以看得空为得力。故修空观,则空固空,假亦空,中亦空。修假观,是用上得力居多,则假固假,空亦假,中亦假。中道时亦作空想,然不名为空,而名为中矣。亦作假观,然不名为假,而名为中矣。至于中,则不必言矣。
吾虽有时单言离,有时兼说坎,究竟不曾移动一句。开口提云:枢机全在二目。所谓枢机者,用也。用即斡旋造化,非言造化止此也。六根七窍,悉是光明藏,岂取二目而他概不问乎?用坎阳,仍用离光照摄,即此便明。朱子(云阳,讳元育,北宗派)尝云。“瞎子不好修道。聋子不妨。”与吾言何异?特表其主辅轻重耳。
日月原是一物,其日中之暗处,是真月之精。月窟不在月而在日,所谓月之窟也。不然自言月足矣。月中之白处,是真日之光。日光反在月中,所谓天之根也。不然,自言天足矣。一日一月,分开止是半个,合来方成一个全体。如一夫一妇,独居不成室家。有夫有妇,方算得一家完全。然而物难喻道,夫妇分开,不失为两人。日月分开,不成全体矣。知此则耳目犹是也。吾谓瞎子已无耳,聋子已无目,如此看来,说甚一物,说甚两目,说甚六恨,六根一根也。说甚七窍,七窍一窍也。吾言只透露其相通处,所以不见有两。子辈专执其隔处,所以随处换却眼睛。
译文:
我这一首律诗,已经把功法的玄奥说尽了。大道的要领,不外乎“无为而为”四个字。惟有无为,才不凝滞在范畴和形象之上;惟有以无为而行有为,才不致堕入顽空死虚之中。其中的作用不外乎一个“中”字;而枢机全在两眼。两眼就好比那北斗星的斗柄一样。造化的斡旋,阴阳的转运,全都靠着它。而大药,始终只是一“水中金”这一味。
前面所讲的回光功法,是用来指点初学的人,从外部来控制内部,用臣佐来保证君王。这里是为中下之士修下两关,来透入上面那一关提出的功法。现在修行道路逐渐明朗,功法关键已逐步纯熟。上天不爱惜那珍贵的道法,让我直接透露出那至高无上的宗旨。你们各位要珍惜啊!勉力啊!
回光,是功法的总名称。但功夫上进一层,则光华也盛大一番,回光方式也更妙一些。前面功法是由外部而控制内部,现在功法则是由中央而驾驶外围;前面功法是用臣佐来保证君王,而现在功法则是奉君王圣旨来发号施令,面目完全是一大颠倒。
这一功法的内容是在欲入静之前,首先要调身调心,使它自在安和,接着放下万缘,丝毫没有牵挂。让天心正位于中央,然后两眼垂帘,就象奉了圣旨去召唤大臣,谁敢不尊?接着就用两眼的目光内照坎宫(丹田),光华所到之处,真阳就会出来应接。
八卦中的离,外部是阳而内部是阴。它的本体原是乾卦,一个阴爻进入内部,却成为主人。于是随物而生心,顺出而流转。现在回光内照,不随物而生心,那阴气就受到了控制;同时由于光华的注射,逐步变成了纯阳。又因同类相亲,会调动那坎卦中间的阳爻向上升腾。这一阳爻原非坎阳,实际上也是乾阳,所以,仍然属于乾阳应接乾阳。这二件物体相遇,就是纽结不散,氤氲活动,忽来忽往,忽浮忽沉。这时自己元宫之中(指胸腹腔),犹如太空那样无边无际,全身轻妙无比,飘飘然好象要上升,这就是所谓“云满千山”。接着,那气机来往无踪,浮沉无迹,忽然脉也停住了,气息也停了。这种状态在养生书中称为“坎离交媾”;这就是所谓“月涵万水”。等到在那杳杳冥冥之中,忽然天心一动,这就是一阳来复,活子时出现了。但这里面的消息还要细说。
一般人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那眼和耳一直是随外物而动的,外物走了,看和听的行为也结束了。这里头的动静,就好比是下边臣民办事,而上面的天子反而随着他们去服务一样。这样下去,无异是跟鬼住在一起了。现在我们的人,一动一静,不是跟鬼在一起,而是跟人在一起。那人,就是真人,就是自己身中的天子。天子一动,下面的臣民一齐跟着动;这种动就称为“天根”。天子一静,下面臣民也一齐跟着静;这种静就称为“月窟”。天子动静无端,臣民们也随着动静无端;天子休息上下,臣民们也跟着休息上下;这就是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
天心处在镇静之中,气机动得过早,火侯就失之太嫩;天心已经在动,那气机在后面才动,火侯就失之太老。正确的方式,是天心一动,立刻用真意导引气机向乾宫(头顶)上升,两眼的神光也注视顶部作为引导,这就是动得恰到时机。天子已经上升到乾宫,正在游扬自得时,忽然那运动似乎要停止下来;这时应当赶快用真意引导他下降到黄庭部位(中丹田),而眼光内视那“心后关前”的中黄神室。接着,气机运动又要停止,那是一念不生的结果。这时眼光向内注视的意念,也忽然淡忘了,身心来了一场大**,万感千念一时泯灭;自己神室中炼丹的炉鼎(鼎指着中丹田,炉指着下丹田),也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甚至连自己的身体在什么地方,也找它不到。如果进入这种境界,就叫作“天入地中”,那就是众妙归根的时刻。到了这一阶段,才是所谓“凝神入气穴。”
按照回光功法次序来印证,在实行回光的时候,开始那光像一盘散沙,后来逐渐有了收敛的趋势,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功能,好象都要停止运行了,这就是“涵养本源,添油接命”一节功法。接着收敛起来的光,自然而然的自在悠游,不费丝毫气力,这就是“安神祖窍,翕聚先天”一节功法。接着,一切影响逐渐消失,进入寂然大定的状态,这就是“蛰藏气穴,众妙归根”的一节功法。这里是一节功法中具有三节,至于一节功法中具有九节,等到以后再向大家仔细解释。
现在先谈谈一节功法中具有三节的问题,当处于“涵养”阶段开始入静时,“翕聚”就是“涵养”,“蛰藏”也是“涵养”,到了“翕聚”阶段,“涵养”“蛰藏”都是“翕聚”,到了最后“涵养”、“翕聚”也就是“蛰藏”,中间一层还可以依此类推。不须要改变意念所守的部位(窍),而这部位自会分开;这就是所谓“无形之窍”,那怕部位有千处万处,也只是一处。不须要改变功法所立的阶段(时),而阶段自会分开,这就是所谓“无候之时”,那怕阶段分成元会运世(一世,为三十年;一运为十二世;一会为三十运;一元为十二会。),也只是一刻而已。
一般来说,心神不到极静阶段,它就是不能动;即使动,也是一种妄动,而不是本体的动。所以说:“心神因对事物有所感受而动,那是人性的欲望所驱使;而不因对事物有所感受而动的心,那才是天地之动。不要用天的‘动’来对应天的‘性’,这句话说的是个‘欲’字。”欲望就在于有“物”。这就是《易经艮卦,象词》所反对的.“出位”之思,是一种有“动”的动。如果能做到一念不起,于是正念就会产生;正念也就是“真意”。在这寂然大定之中,天机忽动,那不就是无念的动吗?所谓“无为而为”,指的正是这个意思。
我那首律诗的头二句,已经全部概括了金华的作用。下面二句,意思是“日月互体”的意义,“六月”指离卦的火;“白雪飞”是指离卦中间一爻的真阴,将返归于坤也。“三更”指坎卦的水;“日轮”指坎卦中间一爻的阳,将要赫然返归于乾。所谓“取坎填离”就包含在这两句诗当中。再下面二句,说的是斗柄作用,能够升降整个气机,“水中”岂不是坎卦吗?“巽风”指的就是眼睛,眼光照入坎宫(下丹田),吸引那太阳之精。“天上”指的就是乾宫(头顶),“游归食坤德”,指神入气中,天入地中,须要温养神火。最后二句是指出诀中之诀,那诀中之诀,始终离不开所谓“洗心涤虑为沐浴”这句名言,请看孔学的精髓是从《大学》所讲的“知止”开始,到“止于至善”归结;也就是开始于无极,终归结于无极之义;佛学的精髓是以《金刚经》所讲的“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一大藏教旨;我们道学,则以老子所讲的“致虚极”来完成性命全功。总而言之儒释道三教不过是用一句话,来作为出死护生的神丹。那神丹又是什么呢?就是“一切要处无心”罢了,虽然我们道家功法中,最奥秘的就是这个“沐浴”,可是整个一部功法,不过用“心空”两个字就足以全部概括了之。现在我用这句简单的话点破玄机,省掉你们各位再费几十年功夫去参访了!
各位还不明白前面所讲的“一节中具有三节”的意义,现在我再以佛家的“空、假、中”三观作为例证,这三观当中,头一个是“空观”,就是叫你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空虚的;第二个就是“假观”,虽然你把一切事物都看成了空虚,但又不能把万物都毁掉,还要在这名为空虚的世界里建立一切事物;只是把它们看成虚假的而已。第三个就是“中观”,既不能把万物毁掉,又不对万物执着,保持若即若离的中路。当你在修头一个“空观”的时后,虽然已将万物看成空虚,但也知道它们不能毁掉,也知道不应当对它们执着,其实你是兼修“假观”和“中观”了。不过你毕竟还是以“看得空”为着力点。所以说,在修空观时,空当然是空观,假也是空观,中也是空观。依此类推,修假观时是在用字上下的力量居多,假当然是假观,但空也是假观,中也是假观。同理,在修中观时也把万物想成是空的,但不叫它空,而叫它中;也把万物看成是假的,但不叫它假,而叫它中;至于中,就更不用说,必然叫它中了。
我虽有时单独说离卦,有时也兼说离坎二卦,但中心意思究竟没有变动。我开口就提示过“枢机全在两眼”。所谓“枢机”指的是用。用这个来斡旋造化,不是说造化只有这一点点。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耳、口、鼻七窍,全都是光明宝藏;难道我只知道取两个眼睛,而其它就一概不闻不问吗?不是,请看上面所讲的,用坎卦的一阳,还要用离卦的光去照摄,就可以明白。朱玄育先生曾经讲过:“瞎子不好修道,但聋子不碍事”。这与我说的有什么两样?我只不过特别强调一下谁是主,谁是辅,谁轻,谁重而已。
日和月原是一种物质,日中含真阴,其实日中之暗处,实际上是月的精华,所以“月窟”并不在月上,而在日上,所谓月之窟,应当叫月留的窟。不然的话,直接说月就行了,何必说“月窟”。月中含有真阳,其实月中之白处,就是日的光华;日光反照在月上,这叫作天给的根;不然的话,直接说天就行了,何必说“天根”。一个日,一个月,分开了只能看成是半边,合起来才是一个全体;这好比一夫一妇,个人独居,就不成家室;只在有夫有妇的情况下,那一家才算是完全。但是,用人间事物来比喻大道,是不完全妥贴的。因为夫妇二人分开,仍然是两个人体;而功法中的日月两者分开了,就不成全体了。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眼和耳也是一个整体。我说,瞎子已没有耳朵,聋子已没有眼睛了。这样看来,说甚么一件东西?两件东西?说甚么六根?六根其实就是一根。说甚么七窍?七窍其实就是一窍!我说的这些话,只是透露它们相通的地方,所以看不出有什么两样,你们各位却专门抓住那些间隔的地方,所以随时会掉换看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游记,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供参考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原文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在正确的读音上面“√”
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an)蜒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盘曲(qū qǎ)而上
浙(zhè zè )江 仿佛(fú fó )呈(chéng céng)粉红色
三、给下列句子中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1.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
2.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
3.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沙土 ( )的映山红 ( )的公路
( )地移动 ( )地流着 ( )地举起
五、读课文,完成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
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____,特点是_______;再写了______,特点是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
3.“孔隙”的特点是______。表现在______。
①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________________;
②船的进出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乘船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略)
三、1.③2.⑤3.⑥;1.①2.④3.⑤
四、(略)
五、1.叶圣陶浙江金华北山的双龙洞4月14日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2.洞口外的景色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宽外洞大
3.窄小①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②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绳子,船就出来
③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
④眼前昏暗了,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4.黑大奇奇
拓展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教学目标
2021年金华中考分数线公布
每个地区的中考分数线都是不一样的,大家留意一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金华中考分数线公布,欢迎阅读借鉴!
1、2021金华中考第一批各学校录取分数线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588分(面向市区录取计划485人,实际录取定向371人、统招114人,统招录取最后一位考生成绩:语文115、数学102、英语114、科学152、社会75、体育30)。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77分(面向市区录取计划410人,实际录取定向308人、统招102人,统招录取最后一位考生成绩:语文103、数学105、英语113、科学150、社会76、体育30)。
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559分(面向市区录取计划559人,实际录取定向427人、统招132人,统招录取最后二位考生成绩:语文95、数学99、英语115、科学148、社会72、体育30;语文103、数学95、英语111、科学148、社会72、体育30)。
艾青中学:568分(面向市区录取计划480人,实际录取定向380人、统招100人,统招录取最后一位考生成绩:语文110、数学104、英语112、科学143、社会69、体育30)。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580分(面向市区录取计划110人,实际录取110人,统招录取最后一位考生成绩:语文109、数学104、英语116、科学146、社会75、体育30)。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中加预科班:586分(面向市区录取计划55人,实际录取55人,统招录取最后一位考生成绩:语文105、数学103、英语 113、科学157、社会78、体育30)。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新预科班:570分(面向市区录取计划70人,实际录取70人,统招录取最后一位考生成绩:语文100、数学109、英语113、科学149、社会69、体育30)。
艾青中学中美预科班:564分(面向市区录取计划55人,实际录取55人,统招录取最后一位考生成绩:语文104、数学97、英语117、科学145、社会71、体育30)。
2、初升高注意事项
升入高中,必将面临新环境的适应问题,新的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建立,只有做好这些,才能使自己用*稳的心态快速融入到高一的学*和生活中。因此,建议新高一同学们可以在正式开课前的阶段,从新生集体军训入手,加强人际交往,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让陌生的'同学关系在这一期间变得亲密,这对今后的学*很有帮互助。此外,对于高中将要住校的高一同学们来讲,更应从宿舍关系入手,营造良好的高中生活氛围。
描写金华的古诗19首
含有金华的古诗
描写金华的古诗
金华的古诗词
浙江金华的古诗
和金华有关的古诗
关于金华的诗句
描写金华的诗句
跟着金华旅游的古诗
描写金华的古诗句
有关浙江金华的古诗
关于金华风景的古诗
描写金华的古诗词
描写魅力金华的古诗
赞美金华的诗句
关于金华八婺美景的古诗
金华的传统文化古诗
赞美金华的句子
金华描写古子城的古诗
有关金华婺江的古诗词
描写金华双龙洞的古诗
再见金华站的句子
宋代描写金华的古诗词
记金华的双龙洞古诗词
金华浦江县籍的古诗词
描写金华风景的古诗词
金华中考要考的古诗文
描写金华的五言古诗词五言
赵孟頫书法中关于金华的古诗
再见金华站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