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山中秋色的七言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山中秋色的七言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山中秋色的七言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山中秋色的七言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中秋节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中秋节古诗
1、《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16、《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7、《八月十五夜玩月》
中秋节古诗七言绝句
中秋节古诗七言绝句,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各种各样的类型的`古诗,其中就有关于中秋节题材的古诗,这种类型的古诗多到数不胜数,下面分享中秋节古诗七言绝句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古诗七言绝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中秋节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中秋节古诗
1、《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16、《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7、《八月十五夜玩月》
山中王维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中王维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中王维的古诗注音版
shān zhōng wáng wéi
山 中 王维
jīng xī bái shí chū,
荆 溪 白 石 出,
tiān hán hóng yè xī。
天 寒 红 叶 稀。
shān lù yuán wú yǔ,
山 路 元 无 雨,
kōng cuì shī rén yī。
空 翠 湿 人 衣。
译文
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山中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开头两句是说,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的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上游的那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青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嶙嶙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的红叶。绚烂的霜树红叶,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尊重和流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元:通“原”,原来,本来。后两句是说,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服。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
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是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的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丝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的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色,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异曲同工,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王维介绍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写秋色的古诗句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秋色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4、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5、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欧阳修《秋怀》
6、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適《送魏八》
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9、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0、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1、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12、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6、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8、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1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20、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2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23、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2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5、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28、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29、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李觏《秋晚悲怀》
30、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31、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3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3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3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35、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6、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7、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4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6、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47、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8、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俗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文人月下吟诗对诗,赏月,喝酒,聊天。
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佳节之际,精选10首描写中秋的古诗词经典之作与君共赏,10首吟唱月亮的歌曲与君分享,祝各位好友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古诗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隆基。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鉴赏】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帝国由极盛转入衰落的执政帝王。他在位的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执政后期,即天宝年间,他荒于声色,疏于朝政,重用杨国忠、李林甫之流的奸佞,终于酿成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几乎亡国,从此一蹶不振。这首诗显示出他早期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积极思想。
这是一首排律,它采用四句一转的方式,开头四句描写皇帝出行的威严:仪仗队鸣锣开道,禁卫军神色威严,灯火成龙地行进在羊肠鸟道上,真龙天子端坐大轿之中,“度河阳”、“上太行”。堂堂大唐皇帝为什么不在宫中安享清福,而一大清早便上太行山呢?下面四句则描写太行山的清晨美景:“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野老”四句进一步描写山乡民俗民风:老人们住的是茅草屋,打柴人穿的是麻布粗衣,老辈人传播好的`风尚,催促后人以农桑为本,树立淳厚风俗。末四句抒怀言志:立德追先哲,治国仿昔皇;若不是为了宣抚百姓,伸张正义,我何苦到这艰险的大山上来呢?从而回答了开篇时的疑问。这样,起承转合,层层递进,格律严谨,读来朗朗上口,颇有气势。
【作者介绍】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秋晨 晨中雾下远山弥,日色苍曚*水怡.暑退炎消蝉略隐,秋来燥尽牧童笛. 稼禾穗摆丰民意,菜果摇盈绿满畦.望去高居连片起,来年是否又新区? 游百丈岩 岙岭峰头百丈岩,澪叮落水汇飞泉.妍花谷侧呈缤彩,绿藓溪中衬蔚蓝. 速写人间无意美,白描世上有名山.秋临此境乡思远,便是高僧也忘凡. 蜗居工余 雨过天高日色新,秋光撞入小柴门.蜗居户外浓花朵,陋舍窗前绕细云. 几度山风修另彩,一湾秀水傍幽林.工余弄笔青峦下,墨浸诗笺品古今.
编辑点评:
秋天的早晨风景如画,气温宜人。朝雾淡淡,朝阳冉冉。果蔬庄家一片丰收的景象,只是不知明年的此地,是否又是高楼林立,表达了作者的忧虑,感动读者。百丈崖风景秀丽,宛如仙境,让人流连忘返,连高僧也会沉醉其中。蜗居在自己的小屋中,在诗句古卷中寻找乐趣。窗外已经是秋天的风景,感受不同的感觉。文笔生动,词句斟酌到位,充满感染力,感动读者。好作品,调理清晰,结构紧密,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立夏的七言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夏的七言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陵杂兴二百首
苏泂
立夏连朝划地寒,
看承芍药倩园官。
秋千拆罢无聊赖,
轩槛周遭绿一般。
立夏
吴藕汀
多年不见小黄鱼,
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
几枝蕙草正芳舒。
初夏即事十二解
杨万里
莲叶头巾道样裁,
仙桃扇子午时回。
扑蝇堕地犹能施,
闭合生尘底处来。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立夏奉祀太一宫
宋·刘筠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璈。
琳房遍设沉榆*,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立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明·张掞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暮归山中古诗词
古诗原文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译文翻译
黄昏时回家,山里已经昏暗,涧水里冼洗脚,月影在水中出现。
简陋的横木门上,喜鹊归巢入眠,黑暗的树林中,萤火虫乱画弧线。
老婆孩子都等候我归来,挑亮油灯一同饱尝粗茶淡饭。
我伫立在松树、桂花间纳凉,遥望疏朗的星星远隔着河汉。
注释解释
归:返回。
已:已经。
昏:天黑,傍晚。
濯(zhuó)足:洗脚。濯,洗涤。《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月在涧(jiàn):月亮倒映在涧水中。
衡门:横木架成的门,指简陋的房屋。衡,同“横”。《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栖(qī)鹊定:鹊鸟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定,静下来了,此指鹊鸟入眠。
暗树:一作“暗径”。
流萤(yíng):飞行的萤火虫。庾信《哀江南赋》:“饥随蛰燕,暗逐流萤。”谢朓《玉阶怨》诗:“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杜牧《秋夕》:“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孥,儿女。杜甫《羌村三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候:等候。
蔬饭:粗菜淡饭。
伫(zhù)立:长时间站着。
隔:分隔。
河汉:银河。《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元稹《秋夕远怀》诗:“星繁河汉白。”
创作背景
蓝仁基本上是一位布衣,出仕的时间很短,亦没有任过高职,一直隐居家乡崇安山中。此诗即写作者山居生活片断,具有浓厚的田园风味。从诗中景物看,诗作描写的是一个秋初的傍晚,诗人刚好外出归来的情景。
诗文赏析
这首古体诗写诗人的一个*常的生活片断。诗人按照行动的足迹,安排了连续的四个场面。全诗没有奇思妙语,没有汹涌的生活波澜。诗人只是拣取身边日常琐事,*淡的生活场景,略加点染,流露出恬淡的生活旨趣,给人以情真语切的感觉。
先写归家途中的情景。“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暮色苍茫,乱山昏暗。崎岖的山道上,诗人信步归家。在诗人的感觉中,溪涧潺谖,淙淙作响;明月初升,清辉撒冷;涧水清澈,月影流布。空山是这样的清幽,这样的寂寥。身在其中,濯足清流,别有一番情趣。“濯足”暗用了《楚辞·渔父》的故实,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身份、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起句擒题,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无不是“暮归”,无不是“山中”。
随着诗人的脚步,眼前出现了一座山间陋室。“衡木栖鹊定,暗径流萤乱。”其屋横木为门,简陋如此;鹊栖其上,冷落可知。再以小径幽暗,流萤乱飞加以渲染,景象的荒芜,氛围的凄清,家境的贫寒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通过“衡门”作了隐隐的透露和巧妙的暗示。衡门虽然简陋,但如果自己不以为陋,也可以游息其间。贤者乐道忘忧,虽身处陋室,而不以为苦,反能自得其乐。这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这种态度的背后也有悲哀和痛苦。诗人就是以这样的贤者自居,甘处衡门,自得其乐。从“栖鹊”、“流萤”等景物看,较一、二句所写事物已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夜幕降临已很久了。“栖鹊定”与“流萤乱”,这一“定”一“乱”,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下字十分准确,是句中字眼。
接下来便是叙写家人团聚的情景。“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天色已晚,灯火已明,粗菜淡饭已具,妻子儿女坐等诗人归家。和乐融融的山乡田家生活显得真切而自然。最后以诗人伫立松桂之下,仰望浩渺星空作结,意蕴幽远,含蓄深沉。“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夜已很深,万籁俱寂;晚风**,凉意袭人。诗人久久伫立,徘徊松桂之下。仰望天空,只见疏星点点,明月高悬,勾起了诗人无限的遐想。诗人似乎有所失落,有所追寻,而失落追寻的究竟为何物,又显得倘恍迷离,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可供想象的无限空间。
全诗采用移步换景之法,层层推移,步步腾挪,使诗歌跳脱而有变化。诗人用疏淡的笔触,通过*凡生活事件的`叙述和特定环境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对山问恬淡生活的热爱,也有人生失意后的淡淡哀愁。诗中的溪涧幽泉,青松佳桂等意象,透露出山野闲人那种清高隐逸的旨趣。而暗径幽深,流萤乱舞,又烘托出诗人烦乱茫然的情绪。诗的基调是较为明快自然的,但也多少笼罩了一层轻柔的迷惘和淡远的惆怅。诗人运笔古拙,洗脱铅华,纯用白描,以*实直朴取胜,而不以夸饰渲染为工。初读起来似觉有些乏味,但细加玩赏,便又能感觉到语虽淡而味终不薄。这也许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描写山中秋色的七言古诗
七言的中秋古诗
中秋诗句七言
中秋有关的七言古诗
中秋节的古诗七言的
有关中秋的七言古诗
和中秋有关的七言古诗
水中秋色的古诗句
七言两句写中秋的古诗
中秋节的古诗七言诗
中秋节的古诗八行七言
中秋节的古诗七言六行
关于中秋的古诗七言八句
三个字的中秋七言古诗
七言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七言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七言的
中秋节的七言古诗10首
有名的中秋节七言古诗
关中秋节的七言古诗
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七言
中秋节的古诗七言八句
适合中秋节的古诗七言
写秋色的古诗七律
有关中秋的七言律诗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七言诗
中秋节七言绝句的古诗
七言中秋节的古诗视频
中秋节的七言古诗大全四句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七言
关于祖国*年变化的古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古诗意义
中秋的四首古诗
治国方略的古诗词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的古诗
江亭唐杜甫的古诗
司马光写的古诗
提现老师责任心的古诗词
燕子衔春来的古诗词
形容人像墙头草的古诗
古诗中思乡的诗词
赞凉山州的古诗词
与孕期有关的古诗词
古诗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赠刘景文的古诗视频儿歌
咏莲心的古诗词
野望的古诗主题
赞美褐马鸡的古诗词
古诗中有代表意象的
有关嘉峪关的古诗词诗词
古诗词中最常见的虚字虚词
描述鞠躬尽瘁的古诗
古诗不在怀念的图片
在情景的古诗
适合发古装的古诗词
清明节的古诗完整的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的古诗
所见古诗中的闭口立的原因是
教师节的长古诗
开尽榴花又一年的古诗
黄遵宪诗中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