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西北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西北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西北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西北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江上吟》
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因声玉琴里,荡漾寄君愁。——李白《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朱元璋《庐山诗》
长城西北万重山,无数征人若个还。——薛蕙《塞下曲·长城西北万重山》
昆仑西北星连海,瀑布高低汉倒流。——汪道昆《九龙潭》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千里思》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西北有高楼》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李白《古风其七·五鹤西北来》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上赋》
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歇鞍问徒旅,乡关在西北。——宋之问《早发大庾岭》
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杜甫《又作此奉卫王》
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
惊风西北吹,飞落南溟去。——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栋与参横,帘钩斗曲,西北城高几许。——吴文英《齐天乐·齐云楼》
退不见后,进不睹先,发西北而造制,启东南以为门。——阮籍《大人先生传》
金城西北郡,夕阳紫色,番马不鞍鞯。——何振岱《渡江云·送浣桐之兰州》
水去东南地,气凝西北天。——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朝来好风色,旗尾西北掷。——苏轼《迁居临皋亭》
清漪衔苑,御水分流,阿阶西北青红。——吴文英《声声慢·清漪衔苑》
西北风吹数纸诗,神门枢钥鬼关机。——王令《寄满子权·西北风吹数纸诗》
西北有*路,运来无相轻。——孟郊《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曹丕《杂诗二首》
东西北南,咸锡予之。——张嵲《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西北有高楼,怀仙扁其所。——白玉蟾《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
须臾黑云西北来,如盖如轮覆厅屋。——仇远《州厅设醮即事》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
龛山西北水溶溶,白鹤桥边小梵宫。——喻良能《点检朝陵内人顿递至西兴道中纪事》
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欧阳修《菱溪大石》
夷山青青汴水绿,西北高楼咽丝竹。——汪元量《夷山醉歌·呜呼再歌兮花满台》
风云西北起,天地忽改色。——尤袤《张公洞》
群峰郁崔嵬,西北天壁竦。——郭印《登致爽阁观山用种字韵同赋一首》
旄头黑云坠西北,两两比色明三台。——岳珂《饯紫微高侍郎朝天》
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水方轩眉大灵智,见我西北天门傍。——梅尧臣《送寿州司理张元舆》
东南地阙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阳。——释文珦《山居·身寄孤猨野鹤乡》
赭白西北来,本是天马种。——梅尧臣《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羽檄西北飞,交城日夜围。——沈佺期《送卢管记仙客北伐》
参差西北数行雁,寥落东方几片云。——韩偓《山驿》
飘然无心云,倏忽复西北。——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
1、疏:镂刻。绮:有花纹的丝织物。这句是说刻镂交错成雕花格子的窗。
2、阿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这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
3、无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琴曲》有《杞梁妻叹》,《琴操》说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说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样的人吗?
4、清商:乐曲名,声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现哀怨的情绪。
5、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6、慷慨:感慨、悲叹的意思。《说文》:“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7、惜:痛。
8、知音:识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这两句是说,我难过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内心的痛苦没有人理解。
9、鸿鹄:据*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此二句以双鸿鹄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谓愿与歌者同心,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10、高飞:远飞。这二句是说愿我们象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
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
交错成绮文的窗格,
四周是高翘的阁檐,
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
正是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
谁能弹此曲,
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
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
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
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
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
从此结伴高飞,
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赏析: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蓦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能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吴淇《选诗定论》)。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不可能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当然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没有找到“知音”。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而难觅的。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罢。但是,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意谓: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长云!这就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伤心的佳人呵,你可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深情呼唤?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人们自然明白: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细心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甚是。
西北民歌的特征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充分反映了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西北民歌的特征,希望大家喜欢!
一、基本介绍
民歌时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时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体裁材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二、花儿
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的一种山歌,以歌唱爱情为主,主要产生于甘肃的洮岷、临夏和青海的.东部农业区,是当地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
按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在青海)唱“花儿”也称“漫少年”。歌唱方式为独唱或对唱,演唱时即兴编词,声调高亢舒长。花儿的演唱不论是那个民族,都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者,一般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男女齐唱对唱时,唱同等音高。花儿的词有着独特的格律,这种格律是区别“花儿”与其它民歌的显著标志。花儿的唱词格式多样,衬语十分丰富,曲体结构也有较多样式。
花儿除在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俗,一般在农历四到六月间(以六月初最盛),选择风景秀丽、名山古刹坐落的地方,会期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届时群众云集,对歌声此起彼伏,气氛颇为热烈。
花儿分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河湟花儿曲调丰富多彩,“令”多达一百余种,歌者多是自编自唱。有时也有对唱,但人数不是很多,三五一群,一人唱完一首,大家随之呼应“欧——欧”之类的尾音,以烘托气氛,激**绪。而洮岷花儿曲调则比较朴实单纯,只有少数的几个“令”,多集中在花儿会上演唱,相互答问对唱。
花儿的曲调极为丰富,不同的曲调用不同的“令”来表示,每个“令”有独特的音乐风格。
三、信天游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它,便是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信天游,在这地瘠民贫,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沟沟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
举例:
《泪蛋蛋》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信天游又叫“顺天游”节奏自由悠长,曲调高亢嘹亮,旋律起伏较大,具有方言性、非语意性。往往上句比兴,下句点题,句尾押韵。另外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上去高山望*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花儿”一词的由来一是由于歌名、歌词中有大量的花名。二是反映出老百姓对它的喜爱,故用此昵称。语言通俗易懂,清新明朗,节奏明快富于音乐性,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西部受*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中亚*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俗歌四大类。*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音乐、*、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从事牧业。民歌可分为三大类:
(1)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
(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渔歌、谜语歌等);
(3)*俗歌(包括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哈萨克民歌中有*音乐和欧洲音乐两种体系。*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闻名全国的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音乐属于*音乐体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箭歌(即狩猎歌),最初流传在*的东南部林区。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该区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秧歌、山歌次之。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江浙*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都、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历来有江南渔米乡之称。使用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台湾当地汉族一直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粤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都,广酉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粤方言。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湘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东北角上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风,地袭楚俗,它与江汉民歌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区通用湘语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等。
赣民歌支区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地处古代吴、楚之间,吴楚文化对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性质,民歌交融性强。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为小调、灯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闻名的曲目有《杜鹃花开》、《摘茶籽》、《送郎当红军》等。
西北有高楼原文及赏析
《西北有高楼》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写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悲伤与期待,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迷茫。下面小编整理收集了西北有高楼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
⑴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指窗制造的精致。疏,镂刻。结绮(qǐ):张挂着绮制的帘幕。绮,有文彩的丝织品。
⑵阿(ē)阁:四面有檐的楼阁。三重阶:指台。楼在台上。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形容楼阁之高。
⑶弦歌声:歌声中有琴弦伴奏。
⑷一何:何其,多么。
⑸无乃:莫非,岂不是。杞梁妻:杞梁的妻子。杞梁,即杞梁殖,春秋时齐国大夫。征伐莒国时,死于莒国城下。他的妻子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杀。传说死前谱有琴曲《杞梁妻叹》。
⑹清商:乐曲名,曲调清越,适宜表现哀怨的感情。发:指乐声的发散、传播。
⑺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来往行走,不能前进的样子。这里借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⑻一弹(tán):弹奏完一段。再三叹:指歌词里复沓的曲句和乐调的泛声。
⑼慷慨:指不得志的心情。余哀:哀伤不止。
⑽惜:悲,叹惜。
⑾知音:懂得乐曲中意趣的`人。这里引申为知心好人。
⑿鸿鹄(hú):大雁或天鹅一类善于高飞的大鸟。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纹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
谁能弹奏这曲子,莫非是那因夫为齐战死而悲恸长哭竟使杞城倾颓的杞梁妻吧?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
赏析
这是一首写知音难觅的诗。从诗意看,诗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凄凉的弦歌声从重门紧锁的高楼上隐隐传来,其声调的悲凉深深地感染了楼下听歌的人。从那清婉悠扬、感慨哀伤而又一唱三叹的歌声中,诗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经历的惨痛和被压抑的内心痛苦。这令人不禁要推想,歌者是谁?莫非是杞梁妻那样的忧伤女子?可是,最值得忧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个中的伤感,知音难觅可能才是她感伤叹息的真正原因。诗人借高楼上的歌者之悲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伤知音稀”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悲伤和期待。
作者将所抒之情融于幻景之中。对于声音的描写细腻生动,歌者与听者遥相呼应,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现出来了。阅读时,要细细体会诗中那种若隐若现、缥缈空灵的意境。
诗中的“托”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诗中的“歌者”是谁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仕宦失意士子听曲感心的诗。充分表现了黑暗时代所带给一切被压抑者内心伯乐不在、知音难觅的苦闷与悲哀,以及他们不甘於现实的想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译文】
在西北方向有座高楼啊,
巍峨高耸就象插入了浮云一样
雕刻精美的窗户上张挂着绮制的窗帘啊,
四周有着曲檐的阁楼就矗立在层叠三重的台阶上。
从楼上飘下来的弦歌声啊,
那曲调和歌声是多么的悲苦和忧伤。
谁能弹唱这样悲伤的曲调啊,
莫非她就是那位哭倒城墙的杞梁的妻子?
清商的乐调随风传来啊,
中曲部分旋律回环就象人原地行走一样徘徊不前。
一曲虽然弹完了但歌声还在反复地吟唱啊,
那抑郁不*的情绪好象仍在余音中流淌不息。
我不叹惜歌者在歌声中表现出来的痛苦啊,
只是悲伤懂得歌者心中痛苦的知音太过稀少!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啊,
一起结伴从此自由地奋翅高飞!
【赏析】
第一层(1-4)句,着重描写诗中主人公之一“歌者”所居之环境。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首句点明诗中主人公之一“歌者”居所的方位,第二句点明其居所的高大巍峨。首起两句,简要介绍“歌者”居所的特点。在都市的西北位置上,有座高大巍峨的高楼,这是一座什么样的高楼呢?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高楼。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交疏结绮窗”:“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说“交疏”: “疏”,镂刻。“交疏”,交错缕刻。虽解说不同,但均指窗的制造精致。“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结”,张挂。“结绮”,张挂著绮制的帘幕,指窗的装饰的华美。“阿阁三重阶”:“阿”: 这里作曲隅,角落讲。指屋极四面有曲檐。“阁”:就是楼。阁有四阿,叫做“阿阁”。《周礼·考工记》:“四阿重屋”,是古代最考究的宫殿式的建筑。“三重阶”:三重(台)阶梯。这一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形容楼阁之高。三、四句具体描写居所高楼的外观。从诗句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绝不是一般的*常百姓人家居住的建筑,而是一座建筑考究,装饰华美的宫殿式的建筑。
笫二层(5-12)句,具体描写楼中“歌者”弹唱的情形和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弹唱的感受。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弦歌声”:就是有琴弦之类乐器伴奏的歌声。“音响”:音,指歌声;响,指琴声。“一何”:副词,作何其,多么讲。五、六句是诗人对楼上传出来的弦歌声的总体的'感受。在诗人看来楼中“歌者”弹唱的曲调和歌声是非常悲苦哀伤的。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无乃”:犹言大概、莫非、岂不是。是一种不能肯定的揣测的语气。“杞梁妻”:齐国杞梁的妻子;杞梁名殖,字梁,春秋时齐国大夫。征伐莒国时,死于莒国城下。他的妻子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杀。传说死前谱有琴曲《杞梁妻叹》。七、八两句是紧承上句,进一步具体地描写诗人对楼中“歌者”弹唱的曲调和歌声的感受和评价。意思是说,谁能弹唱出这样悲伤的曲调呢?莫非是那位内心深处蕴藏着无限悲哀的杞梁的妻子吧?
在诗中诗人虽然并没有点明那“弦歌”之声从高楼处飘下的时间,但从情理来说应当是在深夜才是。因为如果是在喧嚣的白天,高楼中随风飘下的弦歌和咏叹是不可能如此地清晰可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诗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忽闻西北高楼上随风飘来的阵阵弦歌,于是披衣户外来到高楼下静心倾听。那情那景是多么地凄清哀惋啊!于是,我们不仅要问诗人你为何夜不能寐?你有何烦心之事?
同样,我们不仅也要问那楼中“弦歌”的女子,你有啥烦心之事深夜了还要弹唱如此悲伤的曲子?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女子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子?她有着什么样的身世和遭遇?是什么原因使她如此悲苦哀伤?从诗的前四句的描写来看,居住在如此建筑考究,装饰华美的宫殿式的高楼中,照常理来看应该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不应该弹唱这样哀伤的曲调才是啊?对此,不由人不生发出无限的想象,而由此而引发出听者和读者的无穷想象,又正是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
下面四句,紧接着进一步对乐曲的旋律、节奏等方面变化进行了描写,刻画出了一种空灵缥渺,疾徐有致,低徊变化,清婉悠扬的音乐效果。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清商”:乐曲名,是汉代民间最流行的乐调。曲调清婉悠扬,适宜表现忧愁哀怨的感情。“商”本是古代的五音之一。按照古代的乐理,“商”是金行之声(即在五行中对应着金),对应着四季中的秋季。《管子地员篇》中就说:“凡听商,如离群羊。”足见清商音乃是一种悲凉哀怨的调子。“发”:传播。“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来往行走,不能前进的样子。这里借以形容乐曲旋律回环往复。笫九句首先点明“歌者”弹唱的曲调名称,是对乐曲开头的描写。笫十句是描写乐曲弹唱到中段的情景。从这两句的描写来看,楼中“歌者”弹唱的是清商的曲调,“歌者”弹奏的技艺又是非常的熟练自然和高超,随着乐曲的弹奏,到了乐曲的中段部分,曲调的旋律慢慢地缓慢起来,把一个曲调反复回环地弹唱着,如同人在原地徘徊往复不在前行一样。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弹”:弹奏。指琴声。“叹”:叹息;但亦有人认为这里指“歌者”的歌声,不应作叹息讲。“再三叹”,即同一段歌词无复呤唱之意。“慷慨”:指不得志的心情。“余哀”,指“歌者”通过弹唱表现出来的悲哀的意绪,对别人的感染,并没有随乐曲的终止而终止。马茂元先生认为诗人“用‘慷慨’来形容‘余哀’,不仅表现情感的强度,而且从实质上显示出这一悲哀的属性,它在忧伤太息之中,深深寓有抑郁不*之感。”这两句写一曲终结,充分地表现了“歌者”内心深处的痛苦。而楼中“歌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又被敏感的诗人(楼外听歌者)捕捉感受到了。从对诗句对“歌者”琴曲和叹息声的描写中,在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女子的身影。这真是佳人凄清,令人悯惜啊!
第三层(13-16)句,写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的无限同情,愿意成为她的知音,并与她比翼高飞,同她一道逃出樊笼,飞向自由快乐幸福的新天地。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惜”:悲,叹惜。“不惜”,这里并不是说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歌者弦歌声中表现出来的痛苦不同情,而是为了强调对其内心真正的痛苦—“知音稀”的哀伤而故意反说罢了。“苦”:指曲调的哀怨缠绵。“知音”:不仅指精通音律,而是通过音律能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内在涵义,奏乐者的心情。“知音”典出《列子·汤问》,说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来。这二句是说,我所痛惜的不仅仅是歌者弦歌声中表现出来的痛苦,而是痛惜哀伤其内心的痛苦(即伯乐不在、知音难觅)不被人所知晓理会和了解。这两句,既是全诗的一个转折,也是整首诗的点题之笔。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双鸿鹄”:“鸿鹄”,鸟名,善于高飞的大鸟。这两句是说,愿我们(诗人(楼外听歌者)和楼中的“歌者”)像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自在地翱翔吧! 因该说楼中的“歌者”通过她的弦歌声所表达出来的内心抑郁不*的痛苦之情,已深深地打动了诗人(楼外听歌者),引起了诗人(楼外听歌者)内心强烈的共鸣。为什么能打动并引引起诗人(楼外听歌者)内心强烈的共鸣?显然,诗人(楼外听歌者)和楼中的“歌者”一样,有着类似的遭遇和处境,也是一位内心有着同样抑郁不*的痛苦。所以他幻想,愿与她化身为一双鸿鹄,展翅自由高飞!
当然诗中对高楼中歌者弦歌的描写,可能不过是一种虚拟之笔,是诗人借弦歌者知音不遇的境遇,来抒写自已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诗末的“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的幻想,也不是诗人一时的自我宽慰罢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这一理想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念及此情,难怪乎吴淇说《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确实如此啊!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简介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创建于2003年,由“国家211工程”西北大学申办、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从事统招本科学历教育的营利性独立学院。拟转设西安传媒学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是由西北大学申办、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从事统招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西大现代继承百年名校的光荣传统,以创新模式兴教办学,适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她既是历史的结晶,也是时代的骄子,是新生代适应新社会的大熔炉和练兵场。
学院位于*著名古城西安的南郊。校园总占地面积*千亩(为目前陕*立学院中拥有产权者的最大)。这里远望终南(秦岭),*伴沣水,在历史上一直是一块风水宝地。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草堂烟雾”*在咫尺,“终南捷径”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更有要者,据我国文化史专家研究,中华文化的主流源在西周,西周文化的源流出自沣水,这就是有名的“沣镐文化”。
学院校园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为教学区,由韶光门、大型教学楼(文法、理工、经管、艺术共四栋)、大型图书馆一栋组成。其建筑群为欧式古典风格。南大门(韶光门)为我国大学中最为雄伟经典的校门之一,也是本地区少有的一座面向南开的大学正门,“开门见山”风景使得一所大学更具魅力。
进门后向东、西各一条主干道,名东部大道、西部大道,再向外为次干道,名东南大道、西南大道。四栋教学楼分别在这四条主干道的南端形成的东西两翼园区内。每栋教学楼均由五层主楼和与之相连的两边两层裙楼构成。教学楼内教室宽敞明亮、座位充足。教学设施中的多媒体数量为本地区同类院校之首。
图书馆位于东西部大道南端之间,为超大型建筑(面积为本地区同类院校图书馆第一)。图书馆正门南开,宽大台阶拾级而上,六根巨型罗马大柱耸立楼廊。楼内中央为特大天井,阳光通过玻璃幕罩洒入大厅。书库分列两侧,藏书分为七个库,计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财务金融、文学艺术、报刊杂志等,另建有本地区高校中唯一的特色书库——国学馆,馆内收藏国学、儒学、关学方面丰富的书籍,可供研究生和相关学者阅览。图书馆全馆藏书量达百万册之巨,为本地区同类院校之首。
学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西北大学作为申办方,派出董事参与学院的决策,派出党委*负责学院的党务工作、政治稳定和思想教育,派出教学副院长负责学院的教学、招生和就业工作。学院董事会聘任院长负责学院的全盘工作,聘任副院长分管总务、财务和安全保卫等工作。
学院设立了系部发展中心、教务处、院务办、就业办、学生处、科研处、人事处、总务处、保卫处、资产处、财务处、公寓中心等处级部门,这些部门又分别下辖若干科级机构。
学院教学主体包括艺术与传媒系、财务与经济管理系、文学与新闻传播系、行政与公共管理系、工程技术系、外语系和思政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与实验中心等教学单元。
学院按照现代非企业机构进行人事聘任和管理,组织起一支敬业的教工队伍,学院聘请西北大学相关院系负责人或骨干教授担任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各专业主干课程也主要由西北大学教师任教。
学院有校训:“公诚勤朴仁虔雅健”。学院有校歌:《现代韶光》,其词凝练经典,其曲昂扬激越,高度浓缩了学院的特色和追求。学院有教工之歌:《无限责任》,充分表达了“现代教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担当。学院有标志性歌曲《紫香槐之歌》,歌声深情悠远,体现了学院情感教育的特色。学院有《军训团之歌》,代表了“现代”学子通过军训而奠基大学理想的心声。
学院办学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经典影视片,其中包括“敬重,让我们告别*庸”、“认真,让我们迈向成功”、“英雄主义的呼唤”、“大学誓言”、“诚信考试誓词”等等。学院更积累起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资源,这些都集中地收集在刘家全院长的专著《大学与大学史》里。
学院还确定了一系列的CIS标识系统,计有校花、校徽、校旗、校服等。这些都整体性地代表着学院的办学理想和追求。学院的卓越努力使得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院网站点击率早已进入陕西高校前十名,已经成为*大陆一个著名的大学网站
西北厨房适合哪种人
西北厨房适合哪种人,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厨房位于西北方位一般是有禁忌的,如果你家的厨房是这种风水布局,就一定要注意了,下面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西北厨房适合哪种人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1、人的属相有12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 、亥猪十二生肖来代表每一年,那么这十二生肖也是守护在我们房子的周围,如一个房子缺东南角这就对家里属龙、蛇、长女、老父在龙年、蛇年出现伤灾。
2、在风水学中有一术语叫“火烧天门”,说的是在房子的`内部西北方有厨房或房子外环境西北方向有锅炉房、烟囱、信号塔等煞。
3、西北方十二生肖守护神是狗与猪的位置,家中西北方有厨房那么就会对属狗、属猪造成伤害。
另外,还有西北是乾卦纯阳又代表老父亲,所以也对老父亲造成伤病灾。
一、西北厨房易导致问题
1、厨房属火,急躁之地,在西北,为男主人之地。就易造成男主人不可避免的心情多烦躁,事业自然因此难以良好施展,或工作中多口舌。
2、厨房是动刀见火之所,每天切菜做饭,煎炒烹炸,可谓冰火五重天。男主人位置在此,就非常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类的严重疾病,并有开刀之象。(有些可能会疑惑,自己家房子就是西北厨房的格局,怎么没有疾祸呢?答:每个人命理运程不同,命理运程中有的问题,就会在不好的流年就被引发。)
3、西北主肺,男主人呼吸系统容易出问题。
4、右腿容易有麻痹感或风湿、关节炎之类疾病。
5、会无缘无故花冤枉钱。
6、官运相对差。
二、化解方法
1、把厨房的墙面色换为土黄色,这样就能化解厨房在西北角的风水问题了。主卧室和洗手间相邻,不能把床头对洗手间那边,这样对身体不好,风水也不好、处理洗手间在东面的问题,可以弄个隔断,就是在进洗手间的的那两堵墙上拉个门帘。如此布局,还同时考虑了主卧室的隐私问题,两全其美。
2、使用厨房一样开排气扇,抽油烟机,且保持厨房通气,干净卫生,在厨房忌放植物,这方位为火,如果再放植物为凶象加凶,放多几罐粗盐水,粗盐要多,填满为佳,注水过盐面,并在盐放上放6个五毛钱的铜硬币,用*版的五毛钱硬币即可,盖子打开,利用碱性铜与厨房中的多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子进行一个有效的相应化学作用,使其空间的气流得到酸碱作用,让空间中的PH值有效改善。
在炉灶的底部放一块黄色的卡纸(文具店有售),这是土泄火的五行原理,把五鬼的火泄去,再在炉子下面挂一个葫芦,化病化是非化吵架。
3、而厨房是火旺之地,由于火克金,故将冰箱置于厨房内,*衡了厨房的火性。
描写大西北的句子大西北的粗犷凶悍,谁料到竟如腆又如此灵巧。
大西北的炊烟是干燥大西北的井水是晦涩的,在姑娘们的牙齿上,留下永恒的介绍信,黄河流去的难道永远是浑浊的泪吗
绿州上**的轻风,吹散了积压在人们心头久已的悒郁,一轮鲜红的太阳从 黎民的蓝色雾霭中走了出来------。
大西北,我走不出你夕阳晚照下的这块散发着母亲乳香的黄土地
是的,走不出,永远也走不出------。
大西北囚禁也养育了你,那高低不*如攀山的路,是大西北向她的客人最为抱歉的憾事。
血红的野草莓是那沙枣花吗
那辽远宽广的金黄,不是沙漠,是大西北献给蓝天纯朴的礼物------成熟的喜悦及收获成熟的汗水。
血色的黄昏里,难道真有血色的故事吗
你们手挽着手走成了最后绚丽的晚霞,给多少人回味,多少人依恋,你们却毫无返顾地追随太阳了,准备明天和太阳一起唤醒那些沉睡的记忆。
你们的呼唤是驼铃的回声吗
莽莽大西北,*沙无垠,不见人烟,蓬断草枯,胡雁哀鸣。
但这里,却是古兵家必争之地,今卫星导弹中心。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在此为国奋斗至死,葬身于茫茫大漠,其爱国之心,为世人永传
四月溯史游西北
1.小红暑假与妈妈去大西北旅游,火车路过大戈壁,她看到了高大的白杨树,傍晚,她看到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阅读答案
西北的诗句
西北诗句
关于西北的诗句
大西北的诗句
大西北诗句
描写西北的诗句
形容西北的诗句
西北风景诗句
西北风光诗句
描述大西北的诗句
写西北戈壁滩的诗句
写西北的诗词
有西北两字的古诗
描写西北的句子
关于西北边疆的诗句
带西北风的诗句古诗
西北狼口号
西北开头的古诗
描写西北风光的诗句
形容西北风光的诗句
赞美大西北的古诗句
西北部的古诗
描写西北的诗词
讲述西北的古诗
东南西北的古诗
三首关于西北的古诗
描写西北的古诗
西北将士的古诗
西北小城的古诗
描写广西北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