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紫云英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紫云英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紫云英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紫云英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紫云英的诗句参考
(第一首)
粤东春早现繁华,碧野红云霭笼纱。
雅态招徕晨露润,娇容顾盼晚霞嗟。
天生冷艳凝青玉,秉性温和绽紫花。
待到凋零身殉日,肥田济世百农夸。
(第二首)
银装素裹的世界,
有你那抗争的绿旗,
默默的呐喊声哟,
震慑了冬的威严,
唤归的紫燕,
呢喃着三春的和煦,
衔来了生机,
衔来了希冀,
而你,含着微笑,
化作了润物的土地。
(第三首)
东望草先龙骨瓣,喜温暖湿子端梢。
茎呈圆柱茸毛羽,花序伞形荚果巢。
得蜜红源柔嫩汁,含津紫实蟹荷苞。
健脾益气云英蜜,抄食翘摇美味肴。
(第四首)
江南寒月艳阳天,碧壤云英万里连,
冬播春耕培沃土,夏耘秋种育良田。
浅红淡紫花娇小,墨绿微青叶厚圆。
朴实清纯甘奉献,翘摇应得一诗笺。
(第五首)
天地是这样宽阔
雀儿的叫声如此清越
只是这青草的'气息 似曾相识
童时弯月的梦么
这样轻柔
/
这样轻柔
我回归曾作别的故土
为你 带来诗和书
在这轻柔的季节
你是否还会为我
开一束 紫云英
/
这一片寂然的眸光
曾是青草繁茂的地方
夜夜
摄我魂魄归来
/
在紫云英盛开的季节
曾在此那样轻易地挥手
却不知岁月是这样漫长
竟改变我为诗为书
如一瓶沉默的酒
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
紫云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农村植物。说它是花,它并不享有花的那种公主般的待遇,人们只是把它作为稻田的基肥和家畜饲料;说它是草,它的嫩茎上又举起一枝枝有如小火把一般的花朵。以下是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诗经》中有两处出现“苕”这个植物,且都读[tiáo]。一是“苕之华,芸其黄矣”,这里的“苕”是鼠尾草;另一处是“防有鹊巢,邛[qióng]有旨苕”,出自《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这里的“苕”是何种植物呢?
1.邛有旨苕
《毛传》在解释“邛有旨苕”只有简单一句:“苕,草也。”而在解释“苕之华”时更加详细:“苕,陵苕也,将落则黄。”而《尔雅》对于“苕”只有一种解释:“苕,陵苕。黄华,蔈[piào];白华,茇[bá]。”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下简称“陆疏”)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在《陆疏》中,“苕之华”,“一名鼠尾,生下湿水中,七八月中华紫,似今紫草。华可染皂,煮以沐发即黑。”[1]对于“邛有旨苕”,则解释到:
苕苕,饶也。幽州人谓之翘,夏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緑色可生食,如小豆藿也。[2]
显然,根据《陆疏》,“苕之华”是鼠尾草,而“旨苕”之“苕”是“绕”,二者是不同的植物。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清人马瑞辰的观点,将“旨苕”等同于“苕之华”[3],是不对的。
那么,“旨苕”的“苕”是什么植物呢?
清人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在“翘摇”这一条目下引用了《防有鹊巢》,并从音韵学的角度解释“翘摇”与“苕”的关系:
苕,一名苕饶,即翘摇之本音。苕而曰旨,则古人嗜之矣。[4]
据《*植物志》,翘摇,正式名小巢菜,学名Vicia hirsuta,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本草,攀援或蔓生,一般生于海拔200-1900米山沟、河滩、田边或路旁草丛。[5]符合“邛有旨苕”的描述——邛,丘也。
所以,《防有鹊巢》之“苕”,实乃今日之小巢菜,味道大概是甜的,古人采而食之。今人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6],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7]将《防有鹊巢》之“苕”解释为紫云英,日本人细井徇《诗经名物图鉴》中也如此,这对不对呢?
2.轻衫醉卧紫荷田
紫云英,学名 Astragalus sinicus,豆科,黄耆属,与小巢菜同科,但不同属。二者是两种植物,不可混淆。紫云英产于长江流域各省区,生于海拔400-3000米间的山坡、溪边、田间地头及潮湿处,花冠紫红色,春季开花。这是一种非常好看的小野花,每年春风吹到江南,紫云英就结伴开遍整个田野,远看就像一片紫色的云海,相当壮观。
晚清举人徐珂(1869-1928)编有《清稗类钞》——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其中对紫云英的形态有较为详细的描写:
紫云英为越年生草,野生,叶似皂荚之初生,茎卧地,甚长,叶为复叶。春暮开花,为螺形花冠,色红紫,间有白者,略如莲花,列为伞状,结实成荚。
“紫云英”这个名字出现得晚,始见于*传统绘画的经典教材《芥子园画谱》,这本画谱由李渔资助刻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其中“草虫花卉草木书谱”载:“紫云英:一名荷花紫草。”
荷花紫草是紫云英在江浙一带的俗名,以其花形酷似缩小版的荷花而得名,《浙江通志》载:
紫荷花,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注》:“草生田中,花开如茵,可坐卧,每籍此泥饮。[8]
朱彝尊(1629—1709)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代著名词人、学者,“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王士祯(1634—1711)、陈维崧(1625—1682)齐名。其《鸳鸯湖棹歌》一百首,与紫云英有关那首是这样写的:
春来河蚬不论钱,竹扇茶炉载满船。
沽得梅花三白酒,轻衫醉卧紫荷田。
朱彝尊49岁(1678)那年,康熙诏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朱彝尊顺利考取,进入“史馆”纂修《明史》。但在五年之前(1674),他曾到北京拜访纳兰性德,岁暮思乡,遂作《鸳鸯湖棹歌》。这一思乡之作,以嘉兴当地风土人情为创作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比如上面这一首就写了河蚬、梅花酒、三白酒及紫云英几种江南风物。
河蚬[xiǎn]是一种淡水湖泊中的贝壳,圆底三角形,肉鲜美;三白酒是乌镇人的自酿米酒,也叫甜白酒,宋代已有,民国《乌青镇志》称此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9];而紫荷田就是开满紫云英的田野。
风和日丽之春日,沽美酒,携好友,去到那开满紫云英的田野,酒酣则就地躺下,周围都是轻风花草香,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难怪朱彝尊要说“每籍此泥饮”,即借此以强留饮酒。而最后一句中的“轻衫”,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韦庄那句“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不过江浙人在田里种紫云英不是为了留人饮酒,而是用作绿肥。《嘉兴府志》云:“又名孩儿草,田家莳[shì]以壅田。”“莳”即栽种,“壅田”即肥田。据了解,紫云英的培肥效果极为突出,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提倡低碳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今天,紫云英绿肥的作用不可小觑。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多用紫云英来养地培肥。[10]另外,紫云英也是我国主要的蜜源植物之一,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
朱彝尊说紫荷田“花开如茵,可坐卧”,在湖北江城乡下长大的我对此有亲身体验。那时还在上小学,在一个明丽春日,和小伙们一起去田野里,河水潺湲,遍野新绿,尚未翻垦的稻田里则开满了紫云英,刚能没过脚踝,踩上去特别柔软。我们把牛丢在一边吃草,在紫云英的海洋里追逐,打滚……这是很遥远的记忆了,但那片开满紫红野花的春天却从未褪色。很久很久以后,读到韩育生老师《诗经里的植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时,我才知道它的名字叫紫云英。
据说紫云英这个名字与云母有关。云母是一种矿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名医别录》按颜色将云母分为六种:云华、云英、云珠、云液、云砂、磷石。据葛洪《抱朴子》:“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春宜服之。”[11]紫云英这么美的名字,大概是从这里来的。云英宜于春日服用,而“紫云英”也正好也在春天开。
在得名紫云英之前,这种野草被贯以各种“苕”名,如苕菜、苕翘、苕子、苕子菜、马苕子等,这恐怕是今人将紫云英与《防有鹊巢》之“旨苕”相混淆的原因吧。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6页。
[2](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咸丰五年(1855)丁晏校正本,卷上第15页。毛晋本,“夏生”作“蔓生”。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77页:“苕,蔓生植物,一名鼠尾、凌霄,生在低湿的土地上。”马瑞辰《毛诗笺传通释》,中华书局,第414页,引《尔雅》谓“苕,陵苕。”进而引《苕之华》以证之,将二者相混淆。
[4](清)吴其濬著,张贤瑞等校注:《植物名实图考校释》,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5]《*植物志》:第42(2)卷265页。
[6]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275页:“苕在不同诗句中同名异物,分别释为紫云英和凌霄花。”
[7]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80页。
[8]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雍正朝 浙江通志 5》,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59页。“泥饮”,是强留饮酒的意思。
[9](清)袁枚著;王刚编《随园食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372页。
[10]林新坚等:《紫云英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011年第01期。
[11](明)李时珍著;张守康等校:《本草纲目》,*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罗隐《赠妓云英》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下面一起来看下!
诗人:罗隐 朝代:唐
锺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鉴赏:
罗隐一生怀才不遇。他“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唐才子传》),却屡次科场失意。此后转徙依托于节镇幕府,十分潦倒。罗隐当初以寒士身分赴举,路过锺陵县(今江西进贤),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约莫十二年光景他再度落第路过锺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罗隐不胜感慨。更不料云英一见面却惊诧道:“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罗隐便写了这首诗赠她。
这首诗为云英的问题而发,是诗人的不*之鸣。但一开始却避开那个话题,只从叙旧**道起。“锺陵”句回忆往事。十二年前,作者还是一个英敏少年,正意气风发;歌妓云英也正值妙龄,色艺双全。“酒逢知己千杯少”,当年彼此互相倾慕,欢会款洽,都可以从“醉”字见之。“醉别十余春”,显然含有对逝川的痛悼。十余年转瞬已过,作者是老于功名,一事无成,而云英也该人*中年了。
首句写“别”,第二句则写“逢”。前句兼及彼此,次句则侧重写云英。相传汉代赵飞燕身轻能作掌上舞(《飞燕外传》),于是*多用“掌上身”来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妙。从“十余春”后已属半老徐娘的云英犹有“掌上身”的风采,可以推想她当年是何等美丽出众了。
如果说这里啧啧赞美云英的绰约风姿是一扬,那么,第三句“君未嫁”就是一抑。如果说首句有意回避了云英所问的话题,那么,“我未成名”显然又回到这话题上来了。“我未成名”由“君未嫁”举出,转得自然高明。宋人论诗最重“活法”──“种种不直致法子”(《石遗室诗话》)。其实此法中晚已有大量运用。如此诗的欲就先避、欲抑先扬,就不直致,有活劲儿。这种委婉曲折、跌宕多姿的笔法,对于表现抑郁不*的诗情是很合宜的。
既引出“我未成名君未嫁”的问题,就应说个所以然。但末句仍不予正面回答,而用“可能俱是不如人”的假设、反诘之词代替回答,促使读者去深思。它包含丰富的潜台词:即使退一万步说,“我未成名”是“不如人”的缘故,可“君未嫁”又是为什么?难道也为“不如人”么?这显然说不过去(前面已言其美丽出众)。反过来又意味着: “我”又何尝“不如人”呢?既然“不如人”这个答案不成立,那么“我未成名君未嫁”原因到底是什么,读者也就可以体味到了。此句读来深沉悲愤,一语百情,是全诗不*之鸣的最强音。
此诗以抒作者之愤为主,引入云英为宾,以宾衬主,构思甚妙。绝句取径贵深曲,用旁衬手法,使人“睹影知竿”,最易收到言少意多的效果。此诗的宾主避就之法就是如此。赞美云英出众的风姿,也暗况作者有过人的才华。赞美中包含着对云英遭遇的不*,连及自己,又传达出一腔傲岸之气。“俱是”二字蕴含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切同情。不直接回答自己何以长为布衣的问题,使对方从自身遭际中设想体会它的答案,语意简妙,启发性极强。如不以云英作陪衬,直陈作者不遇于时的感慨,即使费辞亦难讨好。引入云英,则双管齐下,言少意多了。
从文字风格看,此诗寓愤慨于调侃,化严肃为幽默,亦谐亦庄,耐人寻味。
斜日细吟南涧句,蓣藷花紫菜花黄。——丘逢甲《小除日与晓沧游开元寺·其四》
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李端《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霜潭浮紫菜,雪栈绕青山。——耿湋《送崔明府赴青城》
新味清油燣紫菜,古方淳蜜渍黄菁。——释正觉《航海之宾陀防真歇师兄·得得来寻真歇兄》
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赵汝鐩《访皇甫道士》
几年要到紫菜乡,大练小练并东墙。——林亦之《九日晦日登烽火山》
紫菜简介
紫菜(Pyropia/Porphyraspp. )在系统分类学上隶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原红藻纲(Protoflorideae),红毛菜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是一类生长在潮间带的海藻,其分布范围涵盖了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紫菜是世界上产值最高的栽培海藻,在中国、日本和韩国被大规模栽培。
紫菜是我国海洋农业和出口创汇的主导品种之一。2016年我国紫菜产量约13.53万吨,产值超过100亿元。干紫菜中粗蛋白含量达30%~50%,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钙、钾、镁等微量元素,还含藻类特有的藻胆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海洋食材,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农村经济的支柱产品。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李白《古风其七·五鹤西北来》
锦笈朱囊连复连,紫鸾飞下浙江边。——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
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陈子昂《修竹篇》
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言青鸟罢衔笺。——刘禹锡《怀妓》
葳蕤紫鸾鸟,巢在昆山树。——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终骑紫鸾归,持寄扶桑翁。——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紫鸾不肯舞,满翅蓬山雪。——李商隐《海上谣》
紫鸾无*远,黄雀任翩翾。——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紫鸾八九堕玉笙,金镜空留照魑魅。——陈陶《飞龙引》
尘生白象板,声断紫鸾箫。——张可久《越调·寨儿今·春晚次韵红》
是阿谁寿母,紫鸾笙里,玉液琼枝。——何梦桂《八声甘州·对芙蓉峰晓》
紫鸾黄鹄虽别离,一举千里何难追。——吴融《古离别》
仙乐朱凤意,灵芝紫鸾心。——鲍溶《窃览都官李郎中和李舍人益酬张舍人弘静…闻雅琴见寄》
一朝出赴安期约,万里烟霄驾紫鸾。——陆游《梦中作·世事何由可控抟》
超然身在鸿蒙上,何必蓬莱跨紫鸾。——林景熙《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
美人未去时,朝理绿云鬟,暮吹紫鸾笙。——汪元量《兵后登大内芙蓉阁宫人梳洗处》
词萦彩翰紫鸾回,思耿寥天碧云起。——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
参差紫鸾笙,响震瑶台寒。——刘基《钧天乐》
玉帝苦诏陈兴明,双童前吹紫鸾笙。——白玉蟾《南岳九真歌题寿宁冲和阁》
丹凤紫鸾栖碧林,白鹿黄猿睡瑶草。——高象先《金丹歌》
彩云拂地飘异香,紫鸾解歌朱凤舞。——谢榛《送郜羽士归青城山》
当有紫鸾音,一洗时禽啭。——刘才邵《赠刘升卿·五季词格卑》
紫鸾简介
紫鸾是传说中神鸟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紫鸾无*远,黄雀任翩翾。” 唐 李商隐 《海上谣》:“紫鸾不肯舞,满翅 蓬山 雪。
《紫萸香慢》
姚云文
*重阳、偏多风雨,
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
待携客出西城。
正自羁怀多感,
怕荒台高处,
更不胜情。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
愁不肯与诗*。
记长楸走马,
雕弓笮柳,
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
梦谁到汉家陵。
尽乌纱便随风去,
要天知道,
华发如此星星,
歌罢涕零。
赏析:
此词借重阳佳节发羁愁,念远之慨,同时又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哀。上片抒羁怀忆人之情。“*重阳”四句写偏偏是临*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秋花香浓,正是一个绝好登高的佳节。“正自”五句又突作顿折,以羁怀、忆人转出两层“绝怜”之余的感伤,一是怕登临荒台高处,目睹故国江山已物是人非,备感羁旅漂泊之愁怀难抑,无法承受纷乱的悲感愁情集于方寸矣。二是赏花饮酒,尊前座上,自然思念昔日滤酒插花,畅饮狂欢的旧侣。下片以“凄清”二字总上挽下,感慨今昔盛衰剧变。“浅醉”二句承“尊前”写借酒浇愁,然而愁情深重,酒难浇熄,虽暂得浅醉,又为愁情扰醒。“记长楸”五句写词人愁醒难堪之原因。最后“尽乌纱”四句隐喻自己虽入元为学官,并不以任官为重,风吹乌纱官帽便任随它去,何足珍惜?吾意便要老天知道,我华发星星,依然心怀故国。末尾作直接的呼告,发人深省。
万紫千红的诗句
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万紫千红鬓上粉,聚成一撮精神。
3) 万紫千红羡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
4) 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
5) 枉破春工。万紫千红一夜风。
6) 孤负水南三月,安排万紫千红。
7) 飘残万紫千红。不是茶喷雪,争些闲春风。
8) 好将杖屦西园看,万紫千红一夜空。
9) 灌园凭剪吴淞水,万紫千红没了期。
10)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11) 伶伦窥管夜飞灰,万紫千红暗剪裁。
12) 好将杖屦西园看,万紫千红一夜空。
13) 万紫千红浑未见,闲愁先占许多般。
14) 万紫千红各炫名,纷纷儿女哄春荣。
15) 识得万紫千红名。与花结*夙有分。
16) 万紫千红秋已尽,眼中黄菊最分明。
17) 万紫千红浑过尽,荼蘼满架与争春。
18) 万紫千红非我对,为渠无有岁寒心。
19) 年年春色先摧柳,万紫千红次第开。
20) 万紫千红锦织成,一宵风雨尽飘零。
21) 万紫千红转眼非,高斋惟与竹相宜。
22) 人间无处着东风,万紫千红扫地空。
23) 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
24) 万紫千红都谢了,绿阴时见采桑人。
25) 陇头村外忽想见,万紫千红遭一扫。
26) 万紫千红变绿时,高门广路绣弧垂。
27) 赤松孤竹真渠友,万紫千红总皂台。
28) 万紫千红俱寂寞,三花五蕊自新寄。
yjbys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1.经典励志诗句大全
2.经典励志诗句精选
3.伤感的'诗句大全
4.经典句子大全
5.带有数字的诗句
6.爱情的诗句
7.经典中华好诗句
8.关于女子的诗句
带紫字的诗句有哪些
*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带紫字的诗句有哪些,欢迎大家分享。
1、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麟德殿宴百僚》李适
2、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送沈亚之歌》李贺
3、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李夫人歌》李贺
4、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秋日即目》李世民
5、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芳兰》李世民
6、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石淙》李旦
7、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过老子庙》李隆基
8、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游兴庆宫作》李隆基
9、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题梅妃画真》李隆基
10、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唐享昊天乐 第三》武则天
11、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唐享昊天乐 第四》武则天
12、三山十洞光玄箓,压峤金峦镇紫微。《石淙》武则天
13、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秋风函谷应诏》徐贤妃
14、春色曾看紫陌头,乱红飞尽不禁愁。《批叶翘谏书纸尾》王继鹏
15、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包佶
16、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杂歌谣辞 李夫人歌》李贺
17、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 茶岭》张籍
18、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张籍
19、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春日玄武门宴群臣》李世民
20、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三层阁上置音声》李世民
21、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李隆基
22、紫微间采,白蕣呈色。《延英殿玉灵芝诗三章,章八句》李亨
23、紫绂名初拜,黄缣迹尚留。《秋夜寓直中书呈黄门舅》苏颋
24、紫宸欢每洽,绀殿法初隆。《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崔日用
25、紫禁乘宵动,青门访水嬉。《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李乂
26、紫氛随马处,黄阁驻车情。《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郑馀庆
27、紫阁道流今不见,红楼禅客早曾闻。《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东亭望月见赠因怀紫阁》郑絪
28、蓬莱殿后花如锦,紫阁阶前雪未销。《汉苑行》王涯
29、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永嘉行》张籍
30、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寄紫阁隐者》张籍
31、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闲居》张籍
32、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张籍
33、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苏颋
带紫字的诗句有哪些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带紫字的诗句有哪些,欢迎大家分享。
1、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麟德殿宴百僚》李适
2、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送沈亚之歌》李贺
3、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李夫人歌》李贺
4、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秋日即目》李世民
5、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芳兰》李世民
6、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石淙》李旦
7、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过老子庙》李隆基
8、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游兴庆宫作》李隆基
9、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题梅妃画真》李隆基
10、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唐享昊天乐 第三》武则天
11、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唐享昊天乐 第四》武则天
12、三山十洞光玄箓,压峤金峦镇紫微。《石淙》武则天
13、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秋风函谷应诏》徐贤妃
14、春色曾看紫陌头,乱红飞尽不禁愁。《批叶翘谏书纸尾》王继鹏
15、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包佶
16、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杂歌谣辞 李夫人歌》李贺
17、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 茶岭》张籍
18、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张籍
19、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春日玄武门宴群臣》李世民
20、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三层阁上置音声》李世民
21、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李隆基
22、紫微间采,白蕣呈色。《延英殿玉灵芝诗三章,章八句》李亨
23、紫绂名初拜,黄缣迹尚留。《秋夜寓直中书呈黄门舅》苏颋
24、紫宸欢每洽,绀殿法初隆。《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崔日用
25、紫禁乘宵动,青门访水嬉。《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李乂
26、紫氛随马处,黄阁驻车情。《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郑馀庆
27、紫阁道流今不见,红楼禅客早曾闻。《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东亭望月见赠因怀紫阁》郑絪
28、蓬莱殿后花如锦,紫阁阶前雪未销。《汉苑行》王涯
29、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永嘉行》张籍
30、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寄紫阁隐者》张籍
31、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闲居》张籍
32、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张籍
33、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苏颋
描写紫荆花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紫荆花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韦应物《见紫荆花》
落英缤纷,那一地的紫色花瓣,让游子心头再次涌上思归、忆念故里的感情。着墨不多却透视出款款深情,感人置深。那故园的紫荆花此时该也是如此的光景了吧,久违的故人在家乡是否别来无恙?
(这里需要补充说一下,诗人所见的紫荆花与大家所熟悉的香港区花紫荆花(洋紫荆)不是同一种花。韦应物是西安人,而西安是没有香港市花洋紫荆的。因此从韦笔下的浓浓思乡之情可认定他写的紫荆花应是春季开花俗名为满条红的豆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而洋紫荆则是俗名为红花羊蹄甲的苏木科植物。花大如掌,花期较长。紫荆有别于香港区花洋紫荆的著名特性是在能老枝上开花。唐诗中所写的紫荆都是传统的北方紫荆。是把整个花枝开满玫瑰色小花有甜甜花香的满条红。)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昔,才名荷宠光。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窦蒙《题弟臮〈述书赋〉后》
读兄弟的文字,多少旧事重上心头。诗人思乡不止的心不能*静。真想问问庭前紫荆树哪一天能用美丽的芳影来装点我断肠的心绪?
杜甫的这首也异曲同工: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 杜甫《得舍弟消息》
颠沛流离中,漂泊的心中有几多牵挂。风吹紫荆,落花无数。让忧郁的诗人睹物思亲。昔日朝夕相伴的`手足情深像没有归处的落花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如今骨肉分离,天伦难享,收到亲人的一点音信,泪如雨下。
紫荆花开,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画。看那一簇簇的花朵紧紧相拥,在春光里燃烧起如火如荼的激情。花影中你是否感受到了远方那期盼游子归去的双眼,感受到故园洋溢着的那亲情的淡淡的温馨?
描写紫云英的诗句
紫云英的四句古诗
描写紫云英的诗歌
赞美紫云英的古诗词
紫云楼的古诗
紫云谷的古诗
带有紫云的古诗
放刘紫云的古诗
徐紫云写的古诗
关于紫云庄的古诗
紫云的古诗词
古诗中有紫云的
描写西蜀紫云庭的古诗
一片紫云过眼来的古诗
放个弟弟过紫云的古诗
带云英的古诗词
立秋的古诗夏云英朗诵
紫阁舞云松的古诗
紫诗句
有紫的诗句
紫的诗句
紫燕的诗句
含紫的诗句
紫字的诗句
有紫字的诗句
带紫的诗句
紫藤的诗句
紫砂诗句
紫薇诗句
关于紫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