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画的说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十二画的说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十二画的说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十二画的说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通典》卷十二
《通典》,“十通”之一。*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全书共两百卷,内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通典》卷十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轻重
(*籴 常* 义仓 ○周 战国 汉 后汉 晋 宋 齐 后魏 北齐后周 隋 大唐)
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解在钱币篇。)太公退又行之於齐。
至管仲相桓公,通轻重之权曰:"岁有凶穰,故穀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上令急於求米,*重米;缓於求米,*轻米。所缓则贱,所急则贵。)人君不理,则畜贾游於市,(谓贾人之多蓄积也。)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矣。(给,足也,以十取百。)故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者,利有所并也。国多失利,则臣不尽忠,士不尽死矣。计本量委则足矣,(委,积也。)然而民有饥饿者,穀有所藏也。(谓富人多藏穀也。)民有馀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民轻之之时,官为敛籴;民重之之时,官为散之。)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即准*,守准*,使万室之邑必有万锺之藏,藏鏹千万;(六斛四斗为锺。鏹,钱贯。)千室之邑必有千锺之藏,藏鏹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奉谓供奉。)耒耜、器械、种饟、粮食必取赡焉。故大贾畜家不得豪夺吾民矣。"(豪谓轻侮之。)
管子曰:"夫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人君知其然,故视国之羡(羡,馀也,羊见反。)不足而御其财物。穀贱则以币与食,布帛贱则以币与衣,视物之轻重而御之以准,故贵贱可调,而君得其利,则古之理财赋,未有不通其术焉。"(穀贱以币与食,布帛贱以币与衣者,"与"当为"易",随其所贱而以币易取之,则轻重贵贱由君上也。周易损卦六五云:"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沙门一行注曰:"十朋者,国之守龟,象社稷之臣,能执承顺之道,以奉其君。龟之为物,则生人之重宝,为国之本,损而奉上,则国以之存;损而益下,则人以之存。言於法,则调盈虚御轻重中和之要,若伊尹、太公、管仲之所执。"夫龟者,上达神祇之情,下乃不言而信於人也。斯故往昔用之为币,则一行深知其道矣。)
齐桓公问於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帝共工氏,继女娲有天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於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藏祕锋芒,不以示人,行机权之道,使人日用而不知。)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沛,大泽也。一说水草兼处曰沛。)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於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禺氏,西北戎名,玉之所出。)南贵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胜犹益也。禽兽之仇者,使其逐禽兽,如从仇雠也。以大夫随之者,使其大夫散邑粟财物,随山泽之人,求其禽兽之皮。)公曰:"何谓也?"对曰:"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诸国君之子,若卫*方、鲁公子季友之类。)皆以双武之皮,(双武之皮以为裘。)卿大夫豹饰,(卿大夫,上大夫也。袖谓之饰。)列大夫豹幨,(列大夫,中大夫也。襟谓之幨,音昌詹反。)大夫散其邑粟与其财物,以市武豹之皮,故山林之人刺其猛兽,(刺音七亦反。)若从亲戚之仇。此君冕服於朝,而猛兽胜於外,大夫以散其财物,万人得受其流,此尧舜之数也。"(言尧舜尝用此数。)
管子曰:"夫富能夺,贫能与,乃可以为天下。(富者能夺,抑其利,贫者能赡,恤其乏,乃可君人。)国有十年之蓄(因之蓄积,常馀十年。)而不足於食,皆以其技能冀君之禄也。故人君挟其食,据有馀而制不足,故人无不系於上也。(食者,人之司命,言人君唯以食能制其事,所以人无不系於号令。)且君引錣(錣,筹也,丁劣反。)量用,耕田发草,上得其数矣。人之所食,人有若干步亩之数,计本量委(委,积。)则足矣。然而人有饥饿不食(音嗣)者何也?穀有所藏也。(言一国之内耕垦之数,君悉知。凡人计口授田,家族多少,足以自给。而人乏於食者,谓豪富之家收藏其穀故。)然则人君不能散积聚,均羡(馀也。)不足,则君虽强本趋耕,(本则务农。趋读为促。)乃使人下相役耳,恶(音乌)能以为理?"(人君若不能散豪富之积,均有馀以赡不足,虽务农事,督促播植,適所以益令豪富驱役细人,终不能致理,所谓须有制度於其閒,兼轻重之术。)
管子曰:"利出於一孔者,(凡言利者,不必货利,庆赏威刑皆是。)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诎与屈同。屈,穷也,求物反。)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人之养,(养,利也。羊向反。)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予音与。)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人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以守人,不能调通人利,不可以语制为大理。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有什倍人之功,(以一取什。)愚有不赓(赓犹偿也。音庚。)本之事,然而人君不能调,故人有相百倍之生也。夫人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人之不理,贫富之不齐也。且天下者处兹行兹,(谓塞利途。)若此而天下可一也。夫天下者,使之不使,用之不用。故善为天下者,无曰使之,使不得不使;无曰用之,用不得不用。(使其不知其所以然,若巨桥之粟贵籴,则设重泉戍之类是。)故善为国者,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天下多我寡,然后可以朝天下。"(常以数倾之,若服鲁梁綈之类是。)
桓公问曰:"不籍而赡国,为之有道乎?"管子曰:"轨守其时,有官天财,何求於人。泰春、泰夏、泰秋、泰冬,(泰犹当也。)令之所止,令之所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谓山泽之所禁发。)此物之高下之时,此人之所以相并兼之时也。君素为四备以守之,泰春人之且所用者,泰夏人之且所用者,泰秋人之且所用者,泰冬人之且所用者,皆已廪之矣。"(廪,藏也。言四时人之所要,皆先备之,所谓耒耜、器械、种饟、粮食必取赡焉,则豪人大贾不得擅其利。)
桓公曰:"行币乘马之数柰何。"(即臣乘马,所谓箧乘马者,臣犹实也。箧者,以币为箧,而洩重射轻。)管子对曰:"士受资以币,大夫受邑以币,人马受食以币,则一国穀赀在上,币赀在下,国穀什倍数也。皮革、筋角、羽毛、竹箭、器械、财物苟合於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矩券,常券。)君实乡州藏焉。(周制,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二千五百家为州。齐虽霸国,尚用周制。)曰某月日苟从责者,(责读为债。)乡决州决,故曰就庸,一日而决。国筴出於穀轨,国之筴,货币乘马者也。"(赀,价也。言应合受公家之所给,皆与之币,则穀之价君上权之,其币在下,故穀倍重。其有皮革之类堪於所用者,所在乡州有其数,若今官曹簿帐。人有负公家之债,若耒耜种粮之类者,官司如要器用,若皮革之类者,则与其准纳。如要功庸者,令就役,一日除其簿书耳。此盖君上一切权之也。详轻重之本旨,摧抑富商兼并之家,隘塞利门,则与夺贫富,悉由号令,然可易为理也。此篇经秦焚书,潜蓄人閒。自汉兴,晁、贾、桑、耿诸子,犹有言其术者,其后绝少寻览,无人注解,或编断简蠹,或传讹写谬,年代绵远,详正莫由。今且梗概粗知,固难得搜摘其文字。凡阅古人之书,盖欲发明新意,随时制事,其道无穷,而况机权之术,千变万化,若一二模楷,则同刻舟胶柱耳,他皆类此。)
桓公问於管子曰:"吾欲守国财而无税於天下,而外因天下,可乎?"对曰:"昔武王有巨桥之粟,贵籴之数,(武王即胜殷,得巨桥粟,欲使籴贵。巨桥仓在今广*郡曲周县也。)立重泉之戍。(戍,名也。假设此戍名,欲人惮役而竞收粟也。重,丈恭反。)令曰:'人自有百鼓之粟者不行。'(鼓,十二斛也。)人举所最粟,(举,尽也。最,聚也,子外反。)以避重泉之戍。而国穀二什倍,巨桥之粟亦二什倍。武王以巨桥之粟二什倍而市缯帛,军五岁无籍衣於人;以巨桥之粟二什倍而衡黄金,(衡,*也。)终身无籍於人。"
桓公曰:"与天子提衡争秩於诸侯,(提,持也。合众弱以事一强者,谓之衡。秩,次也。)为之有道乎?"管子曰:"唯籍於号令为可。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屯,戍也。发师置戍,人有粟者则不行。)十锺之家不行,(六斛四斗为锺。)百锺之家不行,千锺之家不行,行者不能百之一,千之十,而囷窌之数(囷,丘伦反。窌,力救反。)皆见於上矣。君按囷窌之数,令之曰:'国贫而用不足,请以*价取之,子皆按囷窌而不得挹损焉。'(挹犹谓减其数。)君直币之轻重以决其数。(直犹当也。谓决其积粟之数。)使无券契之责,(分之曰券,合之曰契。责读曰债。使百姓皆称贷於君,则无契券之债。)则积藏囷窌之粟皆归於君。"
桓公曰:"齐西水潦而人饥,齐东丰庸而籴贱,(庸,用也。谓丰稔而足用。)欲以东之贱被西之贵,为之有道乎?"管子曰:"今齐西之粟釜(五锺为釜。)百泉,则鏂二十也。(斗二升八合曰鏂。乌侯反。泉,钱也。)齐东之粟釜十泉,则鏂二钱也。请以令籍人三十泉,得以五穀菽粟决其籍。若此,则西出三斗而决其籍,东出三釜而决其籍,然则釜十之粟皆实於仓廪。西之人饥者得食,寒者得衣,若此则东西之相被,远*之准*矣。"(君下令税人三十钱,准以五穀,令齐西之人纳三斗,东之人纳三釜,以振西之人,则东西俱*矣。管子智用无穷,以区区之齐一匡天下,本仁祖义,成其霸业,所行权术,因机而发,非为常道。故别篇云"偏行而不尽"也。)
桓公曰:"籴贱,寡人恐五穀之归於诸侯,寡人欲为万民藏之,为此有道乎?"管子曰:"今者夷吾过市,有新成囷京者二家,(大囷曰京。)君请式璧而聘之。"(式,用也。璧,石璧也。聘,问也。使玉人刻石为璧,尺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是也。赐之以璧,仍存问之。)行令半年,万民舍其业而为囷京以藏菽粟者过半。
管子谓桓公曰:"北郭有掘阙得龟者,(掘,穿也,求物反。穿地至泉曰阙,求月反。)此检数百里之地也。(检,犹比也。以此龟为用者,其数可比百里之地。)令过之*盘之中。(令,力呈反。过之,犹置之也。*盘者,大盘也。)君请起十乘之使,百金之提,(起,发也。提,装也。使,色吏反。)命北郭得龟之家曰:"赐若服中大夫。"(若,汝也。中大夫,齐爵也。)曰:"东海之子类於龟,(东海之子,其状类龟,假言此龟东海之子耳。东海之子者,海神之子也。)讬舍於若,(讬舍,犹寄居也。)赐若大夫之服,以终而身,(而,若也。)劳若以百金(劳,赐也。)之龟为无赀,(之,是也。是龟至宝而无赀也。无赀,无价也。)而藏诸泰台,(泰台,高台也。)立〈虫曰〉无赀。"(立龟为珤,号曰无赀。)还四年,伐孤竹。(还四年,后四年。)丁氏之家粟(丁氏,齐之富人,所谓丁惠也。)可食三军之师行五月。(食音嗣。下以意取。行五月,经五月。)召丁氏而命之曰:"吾有无赀之珤,吾今将有大事,请以珤为质,(音致。下皆同。)以假子之邑粟。"(即家粟也。)丁氏北乡再拜,革筑室赋籍藏龟。(革,更也。赋,敷也。籍,*也,才夜反。)孤竹之役,丁氏之粟中食三军五月之食。(中,当也,丁仲反。下皆同。)
桓公曰:"吾欲西朝天子而贺献不足,为此有数乎?"管子曰:"请以令城阴里,(城者,筑城也。阴里,齐地也。)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袭亦重也。欲其事密而人不知,又先讬筑城。)因使玉人刻石为璧,(刻石,刻其蒥石。)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丁仲反。)瑗中五百。"(好倍肉曰瑗。)璧之数已具,管子西见天子曰:"弊邑之君欲率诸侯而朝先王之庙,观於周室,请以令使天下诸侯,不以彤弓石璧者,(彤弓,朱弓也,非齐之所出。盖不可独言石璧,兼以彤弓者,犹藏其机。)不得入朝。"天子许之。天下诸侯载黄金珠玉、五穀、文采布帛输齐,(输,音式树反。)以收石璧。石璧流而之天下,天下财物流而之齐,故国八岁而无籍,阴里之谋也。
桓公曰:"吾欲杀商贾之利,而益农夫之事,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请重粟之价,若是则田野大辟,而农夫劝其事矣。请以令使卿藏千锺,大夫藏五百锺,列大夫藏百锺,(列大夫,中大夫也。)富商蓄贾藏五十锺,内可以为国委,(於伪反。)外可以益农夫矣。"
桓公曰:"峥丘之战,(峥丘,地名,未闻,一说即葵丘。)人多称贷负息以给上之急,寡人欲复业产,(业产者,本业也。)此何以洽?"(洽,通也。言百姓为戎事失其本业,今欲复之,何以通於此也。)管子曰:"唯缪数为可耳。"(缪读曰谬,假此术以陈其事也。)令表称贷之家,(表,旌也)皆垩白其门而高其闾,(亦所以贵重之。)使八使者式璧而聘之,以给盐菜之用。(令使者赍石璧而与,仍存问之,谦言盐菜之用。)称贷之家皆齐首稽颡问曰:"何以得此?"使者曰:"君令曰:寡人闻之,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寡人有峥丘之战,吾闻子假贷吾贫萌,(萌与氓同。)使有以给,子之力也。"称贷之家皆折其券而削其书,(旧执之券皆折毁之,所书之债皆削除之,不用。)发其积藏,出其财物以振贫。国中大给,峥丘之谋也。
XC 桓公曰:"鲁梁之於齐也,蜂螫也。(螫音尸亦反。言鲁梁二国,常为齐患也。)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綈,(徒奚反,缯之厚者谓之綈。)公服綈,令左右服之,人从而服之,因令齐勿敢为,必仰於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綈矣。"桓公即为服於泰山之阳,(鲁梁二国在泰山之南,故为服於此,*其境也,欲鲁梁人速知之。)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綈千匹,赐子金三百斤,子十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於人,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人为綈,十三月,鲁梁郭中之人,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絏繑而踵相随,(絏繑谓连续也。絏,息列反。繑,丘乔反。)车毂{刍齿}、骑连伍而行。({刍齿},齧也,士角反。言其车毂往来相齧,而骑东西连而行,皆趋綈利耳。)管子曰:"鲁梁可下矣。公宜服帛,率民去綈,闭关无与鲁梁通使。"后十月,鲁梁人饿馁相及,(相及,犹相继。)应声之正,无以给上。(应声之正,谓急速之赋。正音征。)鲁梁之君即令其人去綈修农,穀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穀斗千钱),齐粜十钱。(穀斗十钱。)周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之六。
管子曰:"夫人予(音与)则憙,夺则怒,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见,贤遍反。)而不见夺之理,(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故民爱可洽於上也。(洽,通也。)租籍者,所以强求,(在工商曰租籍。强音其两反。)租税者,所虑而请也。(在农曰租税。虑,犹计也。请,求也。)王霸之君,去(丘吕反)其所以强求,废其所虑而请,故天下乐(雅教反)从也。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盖方春蚕,家阙乏,而赋与之,约收其缯帛也。方夏,农人阙乏,亦赋与之,约取其穀实也。)是故人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人之所乏,君悉与之,则豪富商人不得擅其利。)凡五穀者,万物之主也。穀贵则万物必贱,穀贱则万物必贵。两者为敌,则不俱*,故人君御穀物之秩相胜,而操事於其不*之间,(秩,积也。食为人天,故五穀之要,可与万物为敌,其价常不俱*。所以人君视两事之委积,可彼此相胜,轻重於其閒,则国利不散也。)故万民无籍而国利归於君也。夫以室庑籍谓之毁成,(小曰室,大曰庑,音武。是使人毁坏庐室。)以六畜籍谓之止生,(畜,许救反。是使人不竞牧养也。)以田亩籍谓之禁耕,(是止其耕稼也。)以正人籍谓之离情,(正数之人,若丁壮也。离情,谓离心也。)以正户籍谓之养赢。(赢谓大贾蓄家也。正数之户既避其籍,则至浮浪为大贾蓄家之所役属,增其利耳。)五者不可毕用,故王者偏行而不尽。故天子籍於币,诸侯籍於食。中岁之穀,石十钱,大男食四石,月有四十之籍;大女食三石,月有三十之籍;吾子食二石,月有二十之籍。岁凶穀石二十,则大男有八十之籍,大女有六十之籍,吾子有四十之籍。(六十为大男,五十为大女,吾子为小男小女也。按古之石,准今之三斗三升三合。*岁每石税十钱,凶岁税二十者,非必税其人,谓於操事轻重之间,约收其利也。)是人君非发号令收啬而户籍也,彼人君守其本委谨,而男女诸君吾子无不服籍者也。"(啬,敛也。委,所委积之物也。谨,严也。言人君不用下令税敛於人,但严守利途,轻重在我,则无所逃其税也。)
齐之北泽烧火,(猎而行火曰烧,式照反。)光照堂下。管子入贺曰:"田野辟,农夫必有百倍之利矣。"是岁租税九月而具。桓公问管子曰:"此何故也?"对曰:"万乘、千乘之国,不能无薪而炊,今北泽烧,莫之续,则是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大曰薪,小曰荛。)一束十倍,则春有以事耜,夏有以决芸,(耘同。)此租税所以九月而具也。"
桓公问管子曰:"终身有天下而勿失,有道乎?"对曰:"请勿施於天下,独施之於吾国。国之广狭,壤之肥墝,有数;终岁食馀,有数。彼守国者,守穀而已矣。曰某县之壤广若干,某县之壤狭若干,(国之广狭肥磽,人之所食多少,其数君素皆知之。)则必积委币,(委,蓄也。各於县州里积蓄钱币,所谓万室之邑,必有万锺之藏,藏鏹千万;千室之邑,必有千锺之藏,藏鏹百万。)於是县州里受公钱。(公钱即积委之币。)泰秋国穀去参之一。(去,减也,丘吕反。)君下令谓郡县属大夫里邑,皆籍粟入若干,穀重一也,以藏於上者,(一其穀价而收藏之。)国穀三分则二分在上矣。(言先贮币於县邑,当秋时,下令收籴也。则魏李悝行*籴之法,上熟籴三舍一,中熟籴二舍一,下熟中分之,盖出於此。今言去三之一者,约中熟为准耳。)泰春国穀倍重数也,泰夏赋穀以理田土,泰秋田穀之存子者若干,今上敛穀以币,人曰无币,以穀,则人之三有归於上矣。(言当春穀贵之时,计其价以穀赋与人,秋则敛其币,虽设此令,本意收其穀,人既无币,请输穀,故归於上。)重之相因,时之化举,无不为国筴。(重之相因,若春时穀贵与穀也。时之化举,若秋时穀贱收穀也。因时之轻重,无不以术权之。)则彼诸侯之穀十,吾国穀二十,则诸侯穀归吾国矣。诸侯穀二十,吾国穀十,则吾国穀归於诸侯矣。故善为天下者。谨守重流,(重流,谓严守穀价,不使流散。)而天下不吾洩矣。(洩,散也。吾穀不散出。)彼重之相归,如水之就下。吾国岁非凶也,以币藏之,故国穀倍重。诸侯之穀至也,是藏一分而致诸侯之一分也。利不夺於天下。大夫不得以富侈以重藏轻,国常有十国之筴也。此以轻重御天下之道也。"
魏文侯相李悝曰:"粜甚贵伤人,(此人谓士工商。)甚贱伤农,人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人无伤而农益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馀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馀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馀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少四百五十,不足。)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籴至於甚贵者也。是故善*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熟。上熟其收自四,馀四百石;(*岁百亩收百五十石,今大熟四倍,收六百石。计人食终岁长四百石,官籴三百石,此为籴三舍一也。)中熟自三,馀三百石;(自三,四百五十石也。终岁长三百石,官籴二百石,此为籴二而舍一也。)下熟自倍,馀百石。(自倍,收三百石,终岁长百石,官籴其五十石,云下熟籴一,谓中分百石之一也。)小饥则收百石,(*岁百亩之收,收百五十石,今小饥收百石,收三分之二也。)中饥七十石,(收二分之一也。)大饥三十石。(收五之一也。以此推之,大小中饥之率。)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人適足,价*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官以敛藏出粜。)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粜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粜不贵而人不散,取有馀而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彊。
汉宣帝时,岁数丰穰,穀至石五钱,农人少利。大司农中丞耿寿昌请令边郡皆筑仓,以穀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穀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仓",人便之。上乃下诏赐寿昌爵关内侯。元帝即位,罢之。
后汉明帝永*五年,作常*仓。
晋武帝欲*一江表,时穀贱而布帛贵,帝欲立*籴法,用布帛市穀,以为粮储。议者谓军资尚少,不宜以贵易贱。泰始二年,帝乃下诏曰:"古人权量国用,取赢散滞,有轻重*籴之法。此事久废,希*其宜,而官蓄未广。言者异同,未能达通其制。更令国宝散於穰岁而上不收,贫人困於荒年而国无备,豪人富商挟轻资,蕴重积,以管其利,故农夫苦其业而末作不可禁也。今宜通籴,主者*议,具为条制。"然事未行,至四年,乃立常*仓,丰则籴,俭则粜,以利百姓。
宋文帝元嘉中,三吴水潦,穀贵人饥。彭城王义康立议,以"东土灾荒,人凋穀踊,富商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馀皆勒使粜货,为制*价,此所谓常道行於百代,权宜用於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地沃壤,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折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人,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并未施行,人赖之矣。
齐武帝永明中,天下米穀布帛贱,上欲立常*仓,市积为储。六年,诏出上库钱五千万,於京师市米,买丝绵纹绢布。扬州出钱千九百一十万,(扬州,理建业,今江宁县也。)南徐州二百万,(南徐州,理京口,今丹阳郡。)各於郡所市籴。南荆河州二百万,(南荆河州,理寿春,今郡。)市丝绵纹绢布米大麦。江州五百万,(江州,理浔阳,今郡。)市米胡麻。荆州五百万。(荆州,理南郡,今江陵。)郢州三百万,(郢州,理江夏,今郡。)皆市绢、绵、布、米、大小豆、大麦、胡麻。湘州二百万,(湘州,理长沙,今郡。)市米、布、蜡。司州二百五十万,(司州,理汝南,今义阳郡。)西荆河州二百五十万,(西荆河州,理历阳,今郡。)南兖州二百五十万,(南兖州,理广陵,今郡。)雍州五百万,(雍州,理襄阳,今郡。)市绢绵布米。使台传并於所在市易。
后魏孝文时,祕书丞李彪上表曰:"昔之哲王,莫不殷勤稼穑,故尧汤水旱,人无菜色,盖由备之也。汉家乃设常*,魏氏以兵粮制屯田,*取济。光武一亩不实,罪及牧守。皆明君恤人若此。今山东饥,京师俭,臣以为宜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京都度支岁用之馀,各立官司。年丰籴积於仓,时俭则减私之十二粜之。如此,人必力田以买官绢,又务贮钱以取官粟,年丰则常积,岁凶则直给。"明帝神龟、正光之际,自徐扬内附之后,(徐,今彭城郡。扬,今寿春郡。)收内兵资,与人和籴,积为边备也。
北齐河清中,令诸州郡皆别置富人仓。初立之日,准所领中下户口数,得支一年之粮,逐当州穀价贱时,斟量割当年义租充入。(齐制,岁每人出垦租二石,义租五斗,垦租送台,义租纳郡,以备水旱。)穀贵,下价粜之,贱则还用所籴之物,依价籴贮。
后周文帝创制六官,司仓掌辨九穀之物,以量国用。足,蓄其馀,以待凶荒;不足,则止馀用。用足,则以粟贷人,春颁秋敛。
隋文帝开皇三年,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京师置常*监。
五年,工部尚书长孙*奏:"古者三年耕而馀一年之积,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储,虽水旱为灾,人无菜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备。请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於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穀振给。"自是诸州储峙委积。
至十五年,以义仓贮在人閒,多有费损,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损,於后乏绝。又北境诸州,异於馀处,灵、夏、甘、瓜等十一州,所有义仓杂 种,并纳本州。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 种及远年粟。"
十六年,又诏,秦、渭、河、廓、豳、陇、泾、宁、原、敷、丹、延、绥、银等州社仓,并於当县安置。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大唐武德五年,废常*监。八年敕,诸州斗秤,京太府校。
贞观初,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国无九年储蓄,礼经之所明诫。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租米,未实仓廪,随即出给,才供当年。若遇凶灾,将何振恤?故隋开皇立制,天下之人,节级输粟,名为社仓。终於文皇,得无饥馑。及大业中,国用不足,并取社仓,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今请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每至秋熟,准其见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为立义仓。年穀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太宗曰:"既为百姓,先作储贮,官为举掌,以备凶年。非朕所须,横生赋敛,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有司,议立条制。"户部尚书韩仲良奏:"王公以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制从之。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振给。
高宗永徽二年九月,颁新格:"义仓据地取税,实是劳烦,宜令率户出粟,上上户五石,馀各有差。"六年,京东西市置常*仓。高宗、武太后数十年閒,义仓不许杂用,其后公私窘迫,贷义仓支用。自中宗神龙之后,天下义仓,费用向尽。
开元二十五年定式:"王公以下,每年户别据所种田,亩别税粟二升,以为义仓。其商贾户若无田及不足者,上上户税五石,上中以下递减各有差。诸出给杂 种准粟者,稻穀一斗五升当粟一斗。其折纳糙米者,稻三石折纳糙米一石四斗。
天宝八年,凡天下诸色米都九千六百六万二千二百二十石。
和籴一百一十三万九千五百三十石:
关内(五十万九千三百四十七石),
河东(十一万二百二十九石),
河西(三十七万一千七百五十石),
陇右(十四万八千二百四石。)
诸色仓粮总千二百六十五万六千六百二十石:
北仓(六百六十一万六千八百四十石),
太仓(七万一千二百七十石),
含嘉仓(五百八十三万三千四百石),
在那次造山运动中
你毅然高高隆起脊梁
七十二崮在龟蒙顶
弹奏出七十二首篇章
过去你在
岁月的钟盘上敲出
七十二般响声
在大地胸脯上
耸起一声声叹息
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绿了七十二崮
把贫穷落后
连同落后的历史
都埋进时间的深渊
如今的七十二崮
已化作七十二位仙女
洗去岁月的泥斑
穿起时代的彩衫
让每一崮
都显出应有的风流
七十二崮
灿烂辉煌的今天
已不见了
过去贫穷的容颜
为那被扭曲的历史
作出权威的更正
新时代的沂蒙山人
用自己勤劳的双手
用充满智慧的头脑
在这片大山上播种下
无数的希望和畅想
作者:张照准,笔名:紫荆藤、紫金藤、山青石、陌上迎春开等,现供职于临商银行。
铁塑的冲锋 铜铸的号角 荒野中纠缠斗狠 相互间拧成 极其红艳可爱的一条 *住 从海边向着深山 一路溃逃的春天 肥一点的动作 时光中摇摆 成就着 一对恋人成功躲进田园的黄昏 在一棵大树底下 手挣脱僵绳的马一样 在彼此的宽广里狂奔 红嫩的嘴唇 小船一般 无人驾驶 在心灵的浪涛里 飘游、沉浮 承载着已经削瘦的凝视 始终找不到 你努力进取 执着追求 实现中或早已丢失的真 鲜活的生命 没有停下只有向前 没有放下只有更高的举起 就象身边的这一棵松树 你说他什么好呢 唯一的理由 它呼吸、睡觉 享受阳光,*惯了黑暗 承受雨露,抵抗着霜雪 它只是生长
编辑点评:
一篇寓意深远的诗歌,对于现实,对于生命,对于思想有着独特的笔触,铁塑的冲锋,铜铸的号角这样一种前进的姿态挣扎于生活,用肥一点的动作挑战生活,经历的过程中有得到和失去并存,但不管怎样只要经历了锤炼才会更坚韧的生活下去,如松屹然!诗歌结尾积极向上,作者文笔简练,深刻,感谢赐稿南山,期待更多佳作,遥祝夏安!
生活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下面为小编整理的十二字早安语。
1、忘了年龄,别忘了理想。
2、生活步步有坎坷,笑到最后是大哥
3、你努力的样子很美,请务必保持
4、你什么都不做,才是真的来不及!
5、要活得糊涂,才容易幸福。
6、如果世界上有奇迹,那一定是努力无疑
7、你有多努力 就有多特殊
8、你那么优秀,别输在说话和脾气上。
9、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姑娘就对你笑脸相待
10、请努力让自己更出色,从能力到容貌。
11、储存阳光 必有光芒
12、努力的人,终将过上与努力相匹配的生活
13、总得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 才能拥抱你的诗和远方
14、只要自己过的春光明媚,走到哪里都是鸟语花香
15、生活从未变得轻松,是你在一点一点变强大。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①、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更(gēng)鼓: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晚上派专人巡夜,打鼓报道时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 ②、绝:这里是消失的意思。 ③、后两句是说:把灯吹灭后,因为窗外有月亮,又有雪光映射,所以窗子里面反而显得更加明亮了。 这首诗写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夜间的所见所闻。观察很细致,体会很深微。全诗用夜深、鼓急、人静、窗明、雪月交辉这些具体现象描绘了凄清明净的夜景,读后仿佛如临其境一般。 [url=my07/index07.asp]my07/index07.asp[/url]
十二星座的诗
白羊座——《邂逅》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後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理由:孩子气的白羊在爱情里经常由着自己的心性,占据主导权的他们有时会显现出自私倾向,连责怪也咄咄逼人,仿佛都是他者的过错。可是正如让韶颜更改的不只是光阴,让爱情曲折的又岂是单方面的原因?主动是好的,主导却值得商榷,如果两个人不能站在*等的地位,又怎么能保证爱可以长久?
金牛座——《暮色》
在一个年轻的夜里
听过一首歌
清冽缠绵
如山风拂过百合
再渴望时却声息寂灭
不见来踪 亦无来处
空留那月光 浸人肌肤
而在二十年後的一个黄昏里
有什麽与那一夜相似
竟而使那旋律翩然来临
山鸣谷应 直逼我心
回顾所来径啊
苍苍横着的翠微
这半生的坎坷啊
在暮色中化为甜蜜的热泪
理由:提到白头偕老,让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金牛座。也许金牛的爱情低调且沉闷,少了激情与浪漫,但是牛牛们的感情就像酒酿,在岁月中越陈越香,经历过坎坷,最终只剩酒意香醇。
双子座——《莲的心事》
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也不惧
现在
正是
我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後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全诗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古诗 全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杜甫-诗词《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古诗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作品赏析
【鹤注】至德元年,永王璘军败丹阳,白奔宿松,坐系浔阳狱。二载,以宋若思将兵赴河南,过污阳,验治罪薄,遂释其囚,辟为参谋,时白年五十七矣。乾元元年,终以污磷事长流夜郎。诗云“五岭炎蒸地”,则是在长流之后。从旧编在乾元二年秦州作。杨慎曰:汉夜郎县,属牂牁郡,唐属珍州。牂牁郡,本且兰国,在今播州界。珍州,在今施州歌罗寨。夜郎,在桐梓驿西二十里,有夜城,尚存古碑,字已漫灭。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①。笔落惊风雨②,诗成位鬼神③。声名从此大④,泪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⑤,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⑥,兽锦夺袍新⑦。
(首叙太白诗才,能倾动于朝宁,上六,见推贺监也。下四,受知明皇也。惊风雨,称其敏捷。泣鬼神,称其神妙。殊渥,指供奉翰林。流传,指清*三调。龙舟,谓白莲池之召。兽锦,时盖有宫袍之赐也)。
①《贺知章传》: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李白《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紫极宫一见,呼余为谪仙人。”《钱笺》引裴敬《墓碑》:或曰太白之精下降,故字太白。贺监号为滴仙,不其然乎。李阳冰《草堂集序》:“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抱朴子》:“谪仙志闻此,莫不怅然含悲。”孟■《本事诗》:白自蜀至京师,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请所为文,白出《蜀道难》示之,称叹数四,号为谪仙人。解金貂换酒,与倾尽醉,自是声誉光赫。②太白《赠刘都使》诗:“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③苍颉作字,鬼神夜哭。范传正《新墓碑》:贺知章吟公《乌栖曲》云:“此诗可以泣鬼神矣。”④李陵书:“声名冠于图籍。”阮籍诗:“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⑤司马迁书:“文彩不表于后世。”张纹赋:“其文彩也,如霜地而金茎,紫叶而红荣。”《唐书》:知章言白于玄宗,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赐食,帝为调羹,召供奉翰林。乐史《别集序》:上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白宿醒未解,援笔赋之,立进《清*调》三章。范传正《墓碑》:玄宗泛白莲池,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翰苑中,命高将军扶以登舟。⑥魏明帝诗,“龙舟泛洪波,雄旗蔽白日。”⑦刘邈《秋闺》诗:“灯前量兽锦。”《旧书》:武后令从臣赋诗,东方虬先成,赐以锦袍。宋之间继进诗,尤工,于是夺袍赐之。
白日来深殿①,青云满后尘②。乞归优诏许③,遇我宿心亲④。未负幽栖志⑤,兼全宠辱身⑥。剧谈怜野逸⑦,嗜酒见天真⑧。醉舞梁园夜⑨,行歌泗水春⑩。
(此叙白辞归后,两相交契之情。深殿句,起乞归。后尘句,起宿心。托幽栖而全宠辱,此乞归之故。对野逸而见天真,此宿心之投。梁园泗水,乃洛阳齐鲁间同游之胜事也)。
①葛洪书:“仰青云,睹白日。”②《史记·伯夷传》:“闾巷之人,欲砒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声施于后世哉。”此以圣贤著书者为青云。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第一文库网者委沟渠。”此以得位乘时者为青云。阮籍诗:“抗身青云中,罗网孰能施。”郭璞诗:“寻我青云友,永与时人绝。”此以超俗离尘者为青云。杜诗“青云满后尘”,指文士之追随者。崔骃曰:“幸得备下馆,充后尘。”梁简文帝诗:“清笳去后尘。”③《唐书》:白为高力士所谮,自知不为亲*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晋书·郑冲传》:“优诏不许。”④《通雅》:宿心,即夙心。任昉表:“宿心素志。”嵇康诗:“内负宿心,分恧良朋。”⑤萧子云诗:“我馆幽栖郭。”又:“偏悦幽栖人。”⑥王右军谓阮光禄曰:“此君*不惊宠辱,虽古之沉冥,何以过此。”⑦《汉书》:扬雄口吃,不能剧谈。刘峻《广绝交论》:“骋黄马之剧谈。”⑧《陶潜传》:渊明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其诗曰:“子云性嗜酒,家贫不能有。”戴逵《闲游赞》:“莫不有以保其太和,肆其天真。”野逸,公自谓。天真,谓太白。⑨《西京杂记》:梁孝王好宫室苑圃,筑兔园。《一统志》:梁园,一名兔园,在归德府城东。⑩《家语》:孔子行歌干泗水之上。《唐书》:泗水县,属兖州。
才高心不展①,道屈善无邻。处士称衡俊②,诸生原宪贫③。稻粱求未足④,薏苡谤何频⑤,五岭炎蒸地⑥,三危放逐臣⑦。几年遭鵩鸟⑧,独位向麒麟⑨。
(此伤其高卧庐山而见污永王也。才若称衡,贫同原宪,竟以伪命蒙谤,乃所遭之不幸。夜郎在南荒,故以五岭、三危比之。遭鹏,虑身危。泣麟,叹道穷矣。)
①《文心雕龙》:“谢灵运才高辞盛,富艳难踪。”②孔融《荐称衡表》:“窃见处士*原称衡,字正*,年二十四,淑质贞亮,英才卓跞。”③《家语》:原宪曰:“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④《广绝交论》:“分鸿骛之稻粱。”⑤《马援传》:援征交趾,载薏苡种还,人谤之,以为明珠大贝。陈子昂诗:“薏苡谤谁明。”⑥裴渊《广州记》:大庾、始安、临驾、桂阳、揭阳,为五岭。王胄诗:“五岭常炎郁。”庾信诗:“五月炎蒸气。”⑦《山海经》:三危之山,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与岷山相接。《括地志》:三危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二十里,山有三峰,故曰三危。《孟子》:“杀三苗于三危。”夜郎,唐之曲州,即今云南曲靖军。陆机诗:“逐臣尚何有。”⑧贾谊为长沙王傅,有鵩集于舍隅,遂作《鵩鸟赋》。⑨《春秋》:“西狩获麟。”《公羊传》:孔子反袂拭面,涕沾袍曰:“吾道穷矣。”
苏武元还汉①,黄公岂事秦②。楚筵辞醴日③,梁狱上书辰④。已用当时法,谁将此议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⑤,乘搓与问律③。
(此痛其抱在莫伸,而流落浔江也。苏武、黄公,言心本无他。辞醴,谓不受伪官。上书,谓力辩己冤,惜当时无与昭雪者。今老病秋江,而恩波终隔,故欲上问于苍天耳。曰江滨,盖赦后还浔阳也,非指初时系狱浔阳。新史谓夜郎还而系浔阳,与白之自叙不合。此章四段,各十句)。
①苏武在匈奴十九年而还。②黄公,四皓之一,避秦入商山。③穆生辞醴,注见本卷。④汉邹阳见怒于梁王,下狱,遂从狱中上书。太白《书怀》诗“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爵,翻滴夜郎天”,与此诗相发明。⑤丘迟时:“肃穆恩波被。”⑥宋之问诗:“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搓一问津。”王嗣奭曰:此诗分明为李白作传,其生*履历备矣。白才高而狂,人或疑其乏保身之哲,公故为之剖白,如“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及楚筵辞醴,梁狱上书数句,皆刻意辩明,与《赠王维》诗“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相同,总不欲使才人含冤千载耳。卢世..谓是天壤间维持公道,保护元气文字。
钱谦益曰:鲁訔、黄鹤叙杜诗年谱,并云:开元二十五年后,客游齐赵,从李白、高适过汴州,登吹台,而引《壮游》、《昔游》、《遣怀》三诗为证,皆非也。以《杜集》考之,《寄李十二》诗云:“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则李之遇杜,在天宝三年乞归之后,然后同为泗水之游也。《东都赠李》诗云:“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李阳冰《草堂集序》云:“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笨于齐州紫极宫。”此所谓“脱身事幽讨”也。曾巩《序》云:“白,蜀郡人,初隐氓山,出居湖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诅株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涉邠岐,历商于,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游淮泗,再入吴,转涉金陵,上秋浦,抵浔阳。”其记白游梁宋齐鲁,在罢翰林之后,并与杜诗合。《鲁城北同寻范十隐居》诗:“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亦李去官后作之。《遣怀》诗:“往与高李辈,论文入酒垆。”《昔游》诗:“往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壮游》则云:“放荡齐赵间,袈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苏侯据鞍喜,忽如摧葛疆。”在齐赵,则云苏侯。在梁宋,则云高李。其朋游固区以别矣。苏侯注云:监门胄曹苏预,即源明也。开元中,源明客居徐褒。天宝初,举进士,诗独举苏侯,知杜之游齐赵在开元时,而高李不与也。以《李集》考之,《书情》则曰:“一朝去京阙,十载游梁园。”《梁园吟》则曰:“我浮黄云去京阙,挂*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难远涉,访古始及*台间。”此去官游梁宋之证,与杜祷合也。《单父东楼送族弟沈之秦》则去:“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臣。屈*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则云:“醉别复儿日,登临遍池台。何言石门路,重有金■开。”此知李游单父后,于鲁郡石门与杜别也。单父至衮州,二百七十里,盖公辈游梁宋后,复至鲁郡,始言别也。以《高集》考之,《东征赋》曰:“岁在甲申,秋穷季月。高子游梁既入,方适楚以超忽。望君门之悠哉,微先容以效拙。姑不隐而不仕,宜其沉沦而播越。”甲申,为天宝三载,盖适解封丘尉之后,仍游梁宋,亦即李去翰林之年也。《登子贱琴堂赋诗序》云:“甲申岁,适登子贱琴堂。”即杜诗所谓“晚登单父台”也。以其时考之,天宝三载,杜在东都,四载,在齐州。斯其与高李游之日乎?李杜二公,先后游迹如此。年谱纰谬,不可不正。段柯古《西阳杂俎》载《尧词别杜补阙》之诗,以为别甫,则宋人已知其谬矣。
十二首李贺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二首李贺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贺古诗
1、出城——李贺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2、梦天——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3、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老夫采玉歌——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5、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6、罗浮山人与葛篇——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7、天上谣——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8、神弦——李贺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湾,神兮长在有无间。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9、秋来——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10、巫山高——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飒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11、帝子歌——李贺
洞庭帝子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12、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李贺
邺城中,暮尘起。探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
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香扫涂,相公归。
九月唐李贺古诗词
[唐]李贺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
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霜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李贺主要影响
作品题材
借古讽今题材
十二生肖谜语
导语:十二生肖也是属相,代表了十二支相的十二中动物。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十二生肖的'谜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圆圆耳朵长胡须,嘴巴尖尖一身灰,
白天躲在洞里面,夜晚出来偷粮食。
谜语答案:鼠
2.身穿黄皮袄,头顶俩犄角,
叫声哞哞哞,食物是青草。
谜语答案:牛
3.身穿斑斓黄皮袄,深山老林到处跑,
百兽之中它称王,威风凛凛最骄傲。
谜语答案:虎
4.长长耳朵短尾巴,红红眼睛白皮袄,
走起路来蹦蹦跳,三瓣嘴巴吃青草。
谜语答案:兔
5.腾云驾雾上青天,呼风唤雨在人间,
长长胡须鹿茸角,身披鳞甲最闪耀。
谜语答案:龙
6.身体软软像面条,无手无脚爬着跑,
卷卷曲曲盘树上,坐立行爬皆卧倒。
谜语答案:蛇
7.尾巴长长鬃毛飘,能拉车来爱奔跑,
走起路来哒哒哒,帮助农民立功劳。
谜语答案:马
8.年纪轻轻资格老,长长胡须迎风飘,
闲来无事咩咩叫,青青草地到处跑。
谜语答案:羊
9.长得像人又像狗,模仿人类有一手,
调皮捣蛋爱吃桃,上树爬杆逗人笑。
谜语答案:猴
10.身穿盔甲不用栽,一朵芙蓉头顶开,
虽然不是英雄将,叫得千门万户开.
谜语答案:鸡。
11.生来本领强又大,会识人来会看家,
看见生人就想咬,看见主人摇尾巴
谜语答案:狗。
12.身体圆圆像水桶,嘴巴长长爱哼哼,
闲来无事就睡觉,人们称它农家宝。
谜语答案:猪
圆圆耳朵长胡须,嘴巴尖尖一身灰,白天躲在洞里面,夜晚出来偷粮食。
谜语答案:鼠
身穿黄皮袄,头顶俩犄角,叫声哞哞哞,食物是青草。
谜语答案:牛
身穿斑斓黄皮袄,深山老林到处跑,百兽之中它称王,威风凛凛最骄傲。
谜语答案:虎
长长耳朵短尾巴,红红眼睛白皮袄,走起路来蹦蹦跳,三瓣嘴巴吃青草。
谜语答案:兔
腾云驾雾上青天,呼风唤雨在人间,长长胡须鹿茸角,身披鳞甲最闪耀。
谜语答案:龙
身体软软像面条,无手无脚爬着跑,卷卷曲曲盘树上,坐立行爬皆卧倒。
谜语答案:蛇
尾巴长长鬃毛飘,能拉车来爱奔跑,走起路来哒哒哒,帮助农民立功劳。
12个字的唯美句子【1】
1、孤月寒江商女,叶舟卧听琵琶
2、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4、从别后忆相逢,恍若白驹过隙
5、断那三千痴缠,烟没一朝风涟
6、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7、流年染指悲伤,追忆流年似水。
8、青春染指年华,却道海棠依旧。
9、人生若如初见,等闲故人心变。
10、深思寂寞无奈,执念致伤成痛
11、笑看流年如风,流年上色红颜
12、时钟轻摇寂寞,三生梦百年心
13、指间细碎流年,释怀执着年华
14、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
15、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16、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17、只疑落花慢去,复道春风不还。
18、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19、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20、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爱情语录短句情话【2】
但愿心相知无言也温柔。
最好的幸福,是你给的在乎。
亲爱的姑娘们,幸福绝不会缺*.
少年你可曾记得一直有个很爱很爱你的菇凉在等你爱她。
我们99不88
我身边的人一点也不拥挤,你来就是唯一
简简单单的话语,吸引我的心。
那一日,遇见你时,天气很好,你在阳光下对我笑
幸福=wifi+被窝+阳光+美食+你
只想说,心动的感觉真明媚
被你宠着,惯着也是种幸福
吃货的人注定幸福一生.
许一世温暖,愿一生幸福
因为在我身边的是你,所以我比任何人都骄傲
勾一勾小指头我们永远是朋友
我要吃棒棒糖,我们一人一半好不好?嗯,好,我吃糖,你吃棒。
爱一个人大概就是什么都会在意,又什么都会原谅。
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和喜欢的人吃美食
我的婚礼你会来吗?我不来你结个屁婚啊!
小时候,以为幸福很简单。长大后,认为简单是幸福。
左手刻着我,右手写着你。
纵然世间有风情万种,我只为你情有独钟
如果世界只剩一分钟,我就会说次我爱你
最幸福的事就是一个坏脾气的姑娘有个好脾气的男孩一直宠着她
十二画的说说
十二十二口号
十二生肖的古诗配画大全
十二的古诗
十二册的古诗
十二客的古诗
十二字短句
十二个月的古诗配国画
十二字情话
十二字名言
有二十二的古诗
十二字的名言
十二字诗句
十二班口号
十二字句子
二十二字的古诗
十二星歌的古诗
长十二行的古诗
十二句的古诗
十二班的口号
十二生肖十二种动物的古诗
十二月的名言
十二句诗的古诗
带双十二的古诗
十二月的古诗
二十二班口号
二十二句的古诗
二十二养韵的古诗
十二夜台词
十二的古诗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