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杜甫的诗句

关于评价杜甫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评价杜甫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评价杜甫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评价杜甫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37) 说说(37) 名言(22) 诗词(555) 祝福(1k+) 心语(39)

  • 杜甫的人物评价

  • 杜甫,评价
  • 杜甫的人物评价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人物评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著有文集《杜工部集》。

      人物生*

      家世背景

      杜甫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3]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于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712年2月12日)生于巩县。[1][66]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这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8]。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原,作第二次漫游。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凡的抱负。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第三次漫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天宝四载(745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困守长安

      杜甫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9]。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说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但杜甫在《官定后戏赠》题下原注曰:“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而唐代文学家元稹及《新唐书》却提及杜甫为“胄曹参军”,故其官职尚存争议)[67]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短期任职

      杜工部像

      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蜀中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杜甫草堂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成为千古绝唱。

      舟中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人物评价

      唐代韩愈:①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题杜工部坟》)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唐代白居易:(杜诗)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与元九书》)

      唐代元稹:①杜诗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叙诗寄乐天书》)②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酬李甫见赠》)[43]

      北宋司马光: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续诗话》)[44]

      北宋苏轼: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王定国诗集叙》)

      宋代叶梦得: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石林诗话》)

      宋代许顗:老杜诗不可议论,亦不必称赞,苟有所得,亦不可不记也。(《彦周诗话》)

      南宋陆游: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清代彭定求等: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全唐诗》)

      *代鲁迅:①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刘大杰《鲁迅谈古典文学》)②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人·杜甫》)

      黄锦祥:“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现代诗人[美]肯尼斯·雷克斯罗斯:我的诗歌毫无疑问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亲切。(《中华五千年文学家评传》)

    [阅读全文]...

2022-06-10 22:00:35
  • 杜甫登高赏析(登高唐杜甫古诗评价)

  • 杜甫,评价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公元767年的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一个高台远眺。目光所极,一派萧瑟景象;想起自己一生的遭遇,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登高》。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秋风急吹,天空空旷寂寥;猿猴在凄厉地啼叫。

    清水环绕着的沙洲,细沙洁白;一群鸟儿在风中飞舞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叶已枯黄,秋风一吹,纷纷飘落。

    一眼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

    面对萧瑟的秋景,感慨身世飘零,客居他乡;远离故土万里之遥。

    现已年老,疾病缠身。独自登上这寂寥的高台。

    世道艰辛,历尽困苦,双鬓已是斑白。

    困顿衰颓,不得不远离这浇愁的酒杯。

    [阅读全文]...

2022-04-03 09:59:26
  • 杜甫的诗句

  • 杜甫
  • 杜甫也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之一,它的许多诗作也谣传千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4、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杜甫《禹庙》

    5、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6、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杜甫《为农》

    7、何当击凡鸟,毛血洒*芜。——杜甫《画鹰》

    8、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游》

    9、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杜甫《孤雁》

    10、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对雪》

    11、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杜甫《春远》

    12、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杜甫《画鹰》

    13、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杜甫《赠李白》

    1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15、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杜甫《武侯庙》

    [阅读全文]...

2022-04-11 12:41:12
  • 杜甫悲秋的诗句

  • 杜甫
  • 杜甫悲秋的诗句

      杜甫也写过悲秋的诗,是诗中的佳作,朋友们可以赏析一下。

      唐代: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赏析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秋在梓州未迎家时作。是时史朝义与吐蕃未*,而蜀又有徐知道之乱,故云:“群盗尚纵横。”又云:“家远传书日。”《楚辞》:“悲哉!秋之为气也。”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①。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②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③。

      (首句,悲秋之景。次句,悲秋(,) 之意。三承群盗,思家而悲。四承凉风,作客而悲,下截,皆承客情说。【黄生注】三四,与“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同意。此则其初寄者。后半亦属书中语,时蜀有徐知道之乱,思下峡而不果,后乃携家赴梓州耳。)

      ①《秦纪》:“群盗鼠窃狗偷。”汉武帝书:“盗贼纵横。”②高鸟句,引兴下句。陶潜诗:“望云惭高鸟。”③谢灵运诗:“两京愧佳丽。”

      悲秋的诗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声赋

      宋代: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代: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代: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多风雨。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秋登巴陵望洞庭

      唐代:李白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阅读全文]...

2022-01-12 11:23:11
  • 杜甫的诗句

  • 杜甫
  • 杜甫的诗句

      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花卿》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

      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1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

      1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 《羌村三首》其一

      1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

      1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端午日赐衣》

      16、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

      20、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

      2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2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2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2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

      2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2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江村》

      2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夏夜叹》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33、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3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35、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岁晏行》

      36、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阅读全文]...

2022-07-04 11:11:40
  • 杜甫诗句

  • 杜甫
  • 杜甫诗句

      1)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出处: 杜甫《曲江二首》

      2)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出处: 杜甫《旅夜书怀》

      3)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出处: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4)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出处: 杜甫《登岳阳楼》

      5)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出处: 杜甫《旅夜书怀》

      6)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出处: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出处: 杜甫《春夜喜雨》

      8)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出处: 杜甫《登高》

      9)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出处: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0)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出处: 杜甫《登高》

      11)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出处: 杜甫《曲江二首》

      12)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出处: 杜甫《望岳》

      13)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出处: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1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处: 杜甫《登高》

      15)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出处: 杜甫《小至》

      16)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出处: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出处: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8)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出处: 杜甫《赠卫八处士》

      19)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出处: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0)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出处: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21)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处: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2)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出处: 杜甫《八阵图》

      23)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出处: 杜甫《月夜》

      24)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出处: 杜甫《月夜》

      25)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出处: 杜甫《赠卫八处士》

      26)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出处: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7)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出处: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8)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出处: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29)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出处: 杜甫《孤雁 》

      30)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出处: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31)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出处: 杜甫《石壕吏》

      32)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出处: 杜甫《夏夜叹》

      33)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出处: 杜甫《石壕吏》

      34)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出处: 杜甫《春日忆李白》

      35) 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出处: 杜甫《曲江对雨》

      36)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出处: 杜甫《天末怀李白》

      37)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出处: 杜甫《赠卫八处士》

      38)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出处: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4-15 07:17:35
  • 悲秋的诗句杜甫

  • 杜甫
  • 悲秋的诗句杜甫

      作为一种物候现象,秋何以生悲?解读悲秋,就是探究其中包含的文化的诗学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悲秋》这首诗入手。

      唐代: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悲秋》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扩展阅读:

      吟秋 : 人生愁绪的抒写模式

      作为生命底线,死亡无疑在人生状态的一切方面处于最根本的层次。在人们的观念和情感世界中,大约没有什么比生死激起的感受和反应更为极至和震颤人心。陆机曰:“夫死生是得失之大者,故乐莫甚焉 ,哀莫甚 焉”(20)人生之乐没有比生的快乐更为根本;人生之悲,没有比死亡之悲更至大至深。贝克尔说“在所有动人心弦的事情中,对死的恐惧是首当其冲的”。(21)由于死亡断灭与秋的萧杀心物同物,生命情结与秋的冷落情景相投,使得清秋世界最易聚汇和传达古代诗人的生命意识和悲情。一方面,生命意识赋予了秋以浓厚的死亡意味和感伤情调;另一方面,在“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凉情境中,*养了古代诗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情感,使诗人们从中找到了内在生命情结与外在秋景相融的契合点,找到了对生命悲情恰当的审美感受和抒写方式。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22)古代诗人写秋,原本就是在传达生命苦短和困惑,古代诗人悲秋,原本就是倾诉大恸巨怖的生死之悲。

      如果说在各种人生悲情中,死亡之悲位于悲情上限,没有比死亡之悲更极至的悲情,那么,“秋”作为死亡的隐喻和生死悲情的对应,则最能唤起,汇聚那种殊深的生命之悲和哀婉凄切之情:“皇天*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宋玉《九辩》),“秋风萧萧愁**,出亦愁,入亦愁”(汉.古歌)。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比秋更为熨贴地传达悲情的方式。既然秋之悲可抵达悲情之巅,那么,借助于这种悲情极至的形式来传达人生其他种种苦绪和烦恼,使这些愁绪的抒写也具有生死之的悲震撼力,则可大大强化其诗品的艺术感染力。于是,我们可见到,在古代文学史上,历代诗人总喜欢借秋来抒写自己人生种种悲情苦绪把自己感悟到的死别生离之痛,无涯沦落之苦,政治失意之怨,怀旧伤逝亡悲等各种人世的百绪千愁都表征为秋风秋景,悲秋成为古代诗词表达悲情愁绪的一种普遍诗学模式。

      “悲秋”模式展现了古代诗人独特的感伤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包含了诸如离愁别恨、相思、望乡、飘泊、怀远、感旧、不遇、失意、迟暮、伤逝等种种人生的衰与愁。除根深蒂固的生死情结外,以秋抒发的悲情主题可以概据为“天涯伦落”的感伤。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天下”是古代文士普遍的人生追求。但要实现这种抱负,必须经历一个由家到国“游”的过程。游,是指处于与家分离而又未进入国的在野状态。游,意味着远走他乡,骨肉分离;由于古代宦游者绝大多数“负志而往,受阻而悲”,游又意味着求索不得,壮心难酬。因此,“天涯沦落”实际包含了离愁别恨和文士不遇的`人生双度之悲。对古代诗人来说,骨肉分离,飘泊异乡最让人柔肠寸断,伤悲动情。屈原感叹“悲莫悲兮生别离”。(23)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24)因此,绵绵乡愁又成为众多吟秋作品咏叹的主题。其中常见的有以秋写别离之痛:“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在“寒蝉凄切”中柳永抒发了“执手相看泪眼,竟天语凝噎”的痛别伤离之情,悲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有表现相思之苦的“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王勃《南行别弟》)“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杜甫有“戌鼓断人行,过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的,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诗人们通过落叶、秋风、过雁、白露等秋的意象传达出刻骨铭心的乡愁。也有以秋写飘泊的孤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哉《灞上秋居》》,“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骆宾王《宿山庄》)。

      古代文人群体多心存高远,志向宏大,他们视达政济世为正途,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的理想。但事实上,他们命运多舛,人生艰难。由“家”到“国”不仅存在自然距离,而主要有更大的制度距离需要跨越。加上人生选择的单一化,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古代文人选择“仕途”,也就造择了悲剧人生。鲍照有“自古圣贤皆贫贱,李白有“自古圣贤皆寂寞”,杜甫有“自古圣贤多薄命”的感慨。由此产生的怀才不遇的怨愤,壮心未酬 的失落,再加上天涯漂泊,世态炎凉,岁月蹉跎的种种人生苦涩汇聚成一种殊 深的感伤情结,使文士不遇成为古典诗词中又一常见悲情动机。白居易说“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次及鲍,谢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多因谗遣逐,征戍行旅,车馁病毛,存殁别离,性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古今,计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岁数奇,诗人尤命尊,于斯见矣”秋的落寞和悲凉与骚人的薄命和失落心理相同构,这样,秋的意象又成为这种人生悲绪的一种外在显观。在《九辩》中,宋玉将贫士失意的不济,以楚天的凄风秋雨,叶落草枯秋的意象情形于外,左思以“秋风何冽冽,为露为朝霜”抒写“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杂诗》)壮志难伸的愁烦。柳永在“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四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中表达了羁旅失意之苦,天涯伦落之悲。辛弃疾在“楚天千里清 秋”一派凋落的气象中,融入了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怨愤。

      以上分折可以见出,悲秋作品承载了古代诗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无疑,生死的尖锐冲突,对大限的忧患和惶恐是“悲秋”最为深层的抒情动机。传说农耕生活的*俗和观念*养并赋予了秋以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使秋与逝“同形同构”,形成了古代诗人触秋伤悲,以秋抒情的心理定势和审美反应。由此,秋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诗学意象成为时间的象征和死亡的隐喻,而将这种具有生死之悲的极至形式来抒写人生种种愁绪,便形成了古典诗词抒写悲情的一种普遍诗学模式。

    [阅读全文]...

2022-01-09 02:52:30
  • 杜甫爱国诗句

  • 杜甫,爱国
  • 杜甫爱国诗句

      引导语:祖国之树屹立不倒,祖国之花永不凋谢,祖国之水万古长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诗人杜甫的爱国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延伸阅读]

      赞美祖国伟大的.句子

      1、一甲子共和国经天纬地建小康社会,六十载*人惊天动地绘和谐蓝图。

      2、太阳从东方升起,希望从东方升起,巨龙从东方升起,*从东方崛起。

      3、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多么豪迈的诗句!我们都做到了,神七、奥运,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4、大海用涛声歌颂,大山用巍峨见证,大地用缄默宣誓:*,我为你骄傲。

      5、六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共和国成长,雄姿勃发新。未来责任重,由我勇担承。祖国前程美,灿烂又光明。

      6、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

      7、祖国之树屹立不倒,祖国之花永不凋谢,祖国之水万古长流。

    [阅读全文]...

2022-07-08 18:55:05
  • 古代杜甫的诗句

  • 古代,杜甫
  • 古代杜甫的诗句(精选81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杜甫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杜甫《赠卫八处士》

      3、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对雪》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5、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6、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7、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10、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5、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杜甫《春远》

      6、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7、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8、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10、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

      11、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杜甫《春远》

      12、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9、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10、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1、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1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丛中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4、今宵赏月似也醉,只见明月星以睡;明月明日何处寻,此生唯有影随行。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蒹葭》

      2、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

      3、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客夜》

      4、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成都府》

      5、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雨过苏端》

      6、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7、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夜宴左氏庄》

    [阅读全文]...

2022-01-02 02:07:42
  • 杜甫的诗句摘选

  • 杜甫
  •   ,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者,与合称“李杜”。有关杜甫的,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杜甫的诗句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杜甫的《孤雁》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的《石壕吏》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六》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的《孤雁》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的《赠花卿》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的《登岳阳楼》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二》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的《曲江二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的《旅夜书怀》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的《石壕吏》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杜甫的《曲江二首》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的《月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的《月夜》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的《石壕吏》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的《野望》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的《阁夜》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的《阁夜》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诗》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的《石壕吏》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的《绝句二首》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的《月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的《阁夜》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的《天末怀李白》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诗》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的《江村》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的《江汉》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一》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的《孤雁》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诗》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的《石壕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的《夏夜叹》

    [阅读全文]...

2022-06-19 06:34:24
评价杜甫的诗句 - 句子
评价杜甫的诗句 - 语录
评价杜甫的诗句 - 说说
评价杜甫的诗句 - 名言
评价杜甫的诗句 - 诗词
评价杜甫的诗句 - 祝福
评价杜甫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