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古诗四行

关于白居易的古诗四行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白居易的古诗四行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白居易的古诗四行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白居易的古诗四行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41) 语录(6) 说说(10) 名言(3) 诗词(936) 祝福(2k+) 心语(161)

  • 白居易的古诗

  • 白居易的古诗(精选29首)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古诗(精选29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8、《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阅读全文]...

2022-03-28 22:25:27
  • 长歌行白居易古诗翻译(白居易的长歌行古诗赏析)

  • 白居易《长歌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杨贵妃第一任丈夫是谁?为何初次相遇并未相爱?

    杨贵妃第一任丈夫叫李瑁,是唐玄宗与宠妃武惠妃的儿子;当时武惠妃正得宠,给自己儿子选媳妇,品貌当然是一等一的。可见杨贵妃天生丽质。不过武惠妃要是知道后续剧情,估计后悔的肠子都悔青了。自己精挑细选的儿媳妇居然等自己死后霸占了自己的位子。自己挖了一颗原子弹。

    既然杨贵妃国色天香,皇宫也会定期举行家宴,集体活动中儿媳妇拜见公公这是礼节。

    唐玄宗为何隔了5年才有不符伦理的恋情?

    要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已经是宠冠后宫的武惠妃,还要设计陷害太子,结果把自己儿子搭进去了。自己也是神情恍惚。不多时日,一命呜呼。

    唐玄宗是王,他也有七情六欲,饮食男女。武惠妃的离世让他内心空虚。

    回眸一笑百媚生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这样的家庭聚会,有让唐玄宗邂逅了杨贵妃,这次不是儿媳妇的角色,而是男人对女人的爱恋。

    李瑁那么软弱不知道反抗?

    李瑁和杨贵妃,初遇十八九岁,郎情妾意。夫妻相处也是伉俪情深。但无情最是帝王家。对李瑁来说,女人或者妻子可以有很多,但是太子之位就那么一个,九五至尊的皇位是他更渴望的东西。舍弃妻子,讨好父亲。可他忽视了人性,都抢了你的老婆,怎么可能还会让你当皇帝。政治上的天真让他失去妻子,也永远失去太子之位。

    唐玄宗确实深爱杨贵妃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阅读全文]...

2022-02-27 18:20:13
  • 白居易的古诗

  •   1、《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之一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之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2、《相和歌辞短歌行二首》

      之一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圜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复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之二

      世人求富贵,多为身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布衾不周体,藜茄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已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终天速。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3、《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4、《相和歌辞怨诗》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

      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恩。

      5、《相和歌辞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6、《杂曲歌·辞悲哉行》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能疲。

    [阅读全文]...

2022-05-13 14:36:26
  • 古诗琵琶行白居易原文

  • 古诗琵琶行白居易原文

      古诗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琵琶行白居易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琵琶行白居易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虾蟆(hámá)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zhao一声 zha一声)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古诗琵琶行白居易翻译:

      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

      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 移*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幺》,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子,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阅读全文]...

2022-06-21 12:41:11
  • 白居易放鱼古诗

  • 白居易放鱼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居易放鱼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放鱼

      【唐】白居易

      晓日提竹篮,家僮**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煦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余。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干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踟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到江州之后所作。

      诗中写了一个故事:两条白鱼,置于地上,相濡以沫,相煦以湿,即便不伤于刀俎,也将被蝼蚁所食。诗人遂起同情之心,放生于南湖西江。并说:“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作者仕途失意,谪居江州,救白鱼于困厄之中,应该是出于一种同病相怜感觉,诗中寄托了诗人身世之感慨。

      放鱼(自此后诗,到江州作)

      作者:唐·白居易

      晓日提竹篮,家僮**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馀。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干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踟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注释】

      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白居易元和十年贬为江州司马。

      ②呀呀:开口貌。

      ③煦濡:吐沫以相济。《庄子·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④写:通泻,倒。

      ⑤拨剌:鱼跳跃时发出的声音。

      ⑥《老子》:“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假人。”此避唐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泉。

      ⑦南湖:指鄱阳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

      ⑧西江:唐人称长江出峡至扬州一段。

      ⑨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因称隋侯之珠,又曰明月珠。见《*》卷二。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白居易的诗全集栏目。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阅读全文]...

2022-04-25 19:20:58
  • 草白居易古诗

  • 草白居易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白居易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然后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然后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然后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然后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然后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阅读全文]...

2021-11-29 08:55:45
  • 春风古诗白居易

  • 春风
  • 春风古诗白居易

      春风白居易,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作,内容主要赞美春天,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风古诗白居易,欢迎参考阅读!

      春风原文: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风翻译:

      春风先吹开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春风赏析:

      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的生命,尤其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创造一种“神似美”。并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春天是无私的:对花而言,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chūn fēng

      春风

      chūn fēng xiān fā yuàn zhōng méi, yīng xìng táo lí cì dì kāi.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jì huā yú jiá shēn cūn lǐ, yì dào chūn fēng wèi wǒ lái.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春风》白居易 古诗翻译

      《春风》白居易 古诗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白居易 古诗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白居易 古诗为我而来!”

      《春风》白居易 古诗简析

      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的生命,尤其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创造了一种“神似美”。并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了春天是无私的:对花而言,《春风》白居易 古诗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白居易 古诗带给自己的花信;而《春风》白居易 古诗也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

      《春风》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风先发苑中的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菜花榆荚深村里,也道春风为我们来。

    [阅读全文]...

2022-03-03 23:41:27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

  • 文学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下面小编收集了白居易白云泉古诗,供大家参考。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太*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赏析:

      “天*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①,“

      巍然特出,群峰拱揖”②,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③,号称“吴中第一水”④,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⑤。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作者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作者无意描绘天*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作者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作者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作者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阅读题一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3)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答案:

      (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作者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2)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3)同意。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流泻,从容自得。表现了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娴静雅致的神态。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

      (4)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士人。作者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作者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5)作者采用象征、比喻手法写景寓志,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阅读题二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6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请说出这样评价的`理由。(5分)

      答案:

      (1)白云随风漂荡,舒卷自由;泉水淙淙流淌,自由奔泻。这两幅画面写出了白云坦荡的胸怀和泉水娴静的姿态。两个“自”字强调的云与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这样的景中,寄寓了作者自在安闲的思想。

      (2)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写云与水的自由自在、安闲自得,这就是兴发于此。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追求自由与闲适的思想,这就叫意归于彼。表面上不让泉水奔于山下增添波浪,这是兴发于此。实际是写自己不肯到纷扰多事的社会去推波助澜,意思是要独善其身。这就叫意归于彼。

    [阅读全文]...

2022-06-17 17:48:14
  • 夜雨白居易古诗

  • 夜雨
  • 夜雨白居易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雨白居易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雨 原文: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夜雨背景:

      此诗写于元和六年,时年白居易四十岁。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东邻婵娟子”湘灵。

      夜雨赏析:

      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工整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惯。意像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羁绊,用最直白语言,抒发了最真挚情感。

      开头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事情,好像是憋闷了许久言语冲口而出,强烈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渲染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第一句提到了人思念和远,都是**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人,如何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程度,也并没有深写。

      行文至此,全诗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是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是对第一句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程度,对故乡,更准确说是对故乡生活,故乡人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扩充和延伸。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事和肝肠绞痛感觉是诗人主观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色彩,阴阳、冷暖色初步分明了。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

      “隔”、“结”都是冰凉凉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感觉。这两个字妙处就在于诗人用两个冰冷字写出了自己火热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动词“瞻望”。乡远,岂是瞻望可以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恋人身畔。

      前面,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场景了。作者在描写本诗题目所写夜雨场景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但这二十个字确实称上是一字一珠。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这些是在前四句前提上进一步增加。

      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思念上增加。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心理描写,可谓大师之作。“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思念着心中恋人。残灯昏暗光下,长长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下怎能不伤心呢?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怅然若失。“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秋雨往往给人一种寒气袭人感觉,残灯是不会给诗人任何温度,“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描写,又是诗人此时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思念之情着色,行文至此,分染过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

      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又是直抒胸意写法,把全诗像一首曲子一样,推向高潮,曾在一书里看到这样话,“忘字对于相爱又不能在一起男女来说,是最残酷汉字”。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爱情就在这无果结局中谢幕,无数思念,向何处倾诉。行文至此,一幅杰作完成了。整首词贯穿着白居易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阅读全文]...

2022-05-03 11:41:23
  • 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

  • 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

      白居易素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不矫情做作,多白描,铺陈敷演,或淋漓尽致地刻画权贵骄横奢侈、作威作福之状,为大家提供了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欢迎欣赏!

      《桐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惜栯李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

      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

      由来好颜色,尝苦易销铄。不见茛荡花,狂风吹不落。

      《白槿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

      《紫薇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薇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花。

      1.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夜雨》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琵琶行》

      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6.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10.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长恨歌》

      1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

      1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15.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16.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19.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2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阅读全文]...

2022-04-04 05:33:52
白居易的古诗四行 - 句子
白居易的古诗四行 - 语录
白居易的古诗四行 - 说说
白居易的古诗四行 - 名言
白居易的古诗四行 - 诗词
白居易的古诗四行 - 祝福
白居易的古诗四行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