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

关于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8) 语录(4) 说说(5) 名言(1k+) 诗词(477) 祝福(1k+) 心语(349)

  • 《晋书王戎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 阅读,写作
  • 《晋书王戎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译文本指经过翻译这种行为由一种文字形式变换为另一种文字形式的文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晋书王戎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试题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以母忧去职

      忧:忧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薨于郏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

      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先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13、给划线部分断句标点:

      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参考答案

      8.D

      9.D

      10、B

      11、C

    [阅读全文]...

2022-06-09 06:06:53
  • 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 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了解故事情节。

      3、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流利朗读这篇文言文,能够理解文中大意。

      教学难点:学*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品质。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会通过展示多媒体图片,并且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这有颗硕果累累的李树,你们想不想摘几个吃啊?但有一个小朋友并没有去吃,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导入本节新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书上注音及工具书,认读本课生字词。

      其次,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学会文言文的朗读方式,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

      最后,品读课文,感受文中大意,简单了解文中思路,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情感基调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设置问题。我的问题是: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事。(板书:王戎)学生经过再次朗读后回答。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板书:道旁李树、唯戎不动、此必苦李)

      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王戎为什么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学生朗读后,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我们了解到:因为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从中可以体现出王戎怎样的品质?在这里设置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析得出,王戎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同学们应该怎么做?本题是让学生学*戎的优秀品质,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板书:善于观察、思考、分析)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介绍本篇课文出处是出自《世说新语》,作者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通过资料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最后,我的作业设计为:搜索《世说新语》的其他小故事,并在下节课前与大家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阅读全文]...

2022-02-15 11:22:25
  •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 语文
  •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目标

      1、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为主题展开,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王戎不摘道边李树上李子的故事。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第二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感受王戎的机智、聪明、善思的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难点: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感受王戎机智、聪明、善思的品质。

      二、说教法部编本(单元中双线结构、围绕着课后*题、打破传统的古文教法:让学生学有兴致;课外学*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于是我将“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于课文内容相关的画面,询问孩子们看到什么,有什么想法,再来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板书课题指导“戎”的书写,介绍这篇文章的出处。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故事,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我适时对读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脉络,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在这个环节中,我告诉学生学*古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文中的标点符号来停顿,凭借语感来划分节奏,根据句意进行停顿,引导学生按节奏读,读出古文的音韵美。所以我让学生尝试自己用上述的方法来给课文划分节奏,然后选几名学生展示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古文不仅要反复诵读,还要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来了解内容,所以,我又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并且给予孩子学法上的指导,为了深入地了解课文,我给孩子播放了王戎不摘李的视频,使孩子对这则小古文的记忆更加深刻,观后适时提问,对古文进行总结。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我通过对本文的学*,拓展另一篇小古文《司马光》,将古文的学*方法加以运用,做到举一反三。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强化。

      为了复*、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了两道课后作业:

      1、将所学的两篇古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2、推荐《世说新语》让孩子阅读。

      五、说板书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我力求美观简洁,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古文的方法以及体会王戎的品质,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了解故事情节。

      3、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流利朗读这篇文言文,能够理解文中大意。

      教学难点:学*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品质。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阅读全文]...

2022-02-21 03:57:41
  • 含有旁字的古诗词 带旁字的诗词名句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幼学琼林·卷四·花木》

    旁观拍手笑疏狂。——刘克庄《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增广贤文·下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红楼梦·第五回》

    村舍外,古城旁。——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听颖师弹琴》

    更教仙骥旁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钱惟演《对竹思鹤》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雨》

    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随园诗话·卷九》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辛弃疾《清*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格言联璧·惠吉类》

    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黄庭坚《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

    大鹏飞在梧桐上,自有旁人说短长。——《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宋子侯《董娇饶》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崔颢《行经华阴》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吴嘉纪《煎盐绝句》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杜甫《田舍》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陆游《自嘲》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杜甫《堂成》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韦元甫《木兰歌》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黄庚《临*泊舟》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二》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佚名《王戎不取道旁李》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增广贤文·上集》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王安石《河北民》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必无私,斯上下四旁咸得其*。——《格言联璧·从政类》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杜甫《寄韩谏议注》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杜甫《兵车行》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李白《公无渡河》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老将行》

    飏青旗、流水桥旁。——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黄庭坚《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

    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琘玉旁唐,玢豳文鳞,赤瑕驳荦,杂臿其间,晁采琬琰,和氏出焉。——司马相如《上林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隋唐演义·第十四回》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杨万里《初秋行圃》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张说《邺都引》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佚名《清人》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杜甫《莫相疑行》

    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佚名《祝英台*·惜多才》

    父异焉,借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王安石《伤仲永》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司马相如《长门赋·并序》

    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卢挚《沉醉东风·对酒》

    道路不*旁人铲。——《雍正剑侠图·第六十一回》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阅读全文]...

2022-07-19 00:30:46
  •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的意思(关于黄河的古诗之一)

  • 黄河
  • 原文:

    《凉州词》其一 (唐、王之涣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3、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4、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5、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6、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7、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8、不度:吹不到。度:吹到过。9、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10、何须怨:何必埋怨。何须:何必。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赏析:

    王之涣这首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阅读全文]...

2022-05-26 23:10:02
  • 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黄河的古诗

      1、《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2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4 、《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古诗原文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翻译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解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银汉,银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阅读全文]...

2022-03-07 12:44:34
  • 有关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黄河二首》

      唐·杜甫

      之一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之二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4、《赠裴十四》

      唐·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5、《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6、《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黄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9、《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0、《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1、《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阅读全文]...

2022-04-26 14:16:38
  • 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黄河二首》

      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4、《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黄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8、《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9、《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10、《渡黄河》

      明·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11、《过黄河》

      明·李东阳

      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12、《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阅读全文]...

2022-01-21 00:33:37
  • 黄河的古诗句

  • 黄河,经典
  •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黄河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黄河的.古诗句 1

      1、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4、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7、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

      8、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去东流不复回

      9、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1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1、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公无渡河》

      2、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范云《渡黄河》

      3、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4、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李贺《塞下曲》

      5、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范云《渡黄河》

      6、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李世民《咏雨》

      7、酒旗戏鼓甚处市。——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杂诗三首》

      10、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11、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李流芳《黄河夜泊》

      1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3、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14、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罗隐《黄河》

      15、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16、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17、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18、淡烟衰草接郊丘。——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9、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郎士元《送李将军赴定州》

      20、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写怀》

      21、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2、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北固亭》

      23、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4、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2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6、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温庭筠《拂舞词》

    [阅读全文]...

2022-04-02 12:19:26
  • 关于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关于黄河的古诗

      1、《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2、《渡黄河》

      明·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3、《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5、《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6、《渡黄河》

      南朝·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7、《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8、《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9、《饮马长城窟行》

      唐·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阅读全文]...

2022-07-11 13:02:40
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 - 句子
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 - 语录
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 - 说说
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 - 名言
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 - 诗词
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 - 祝福
王戎不取道旁的河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