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敲与推

关于古诗的敲与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敲与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敲与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敲与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 语录(4k+) 说说(6k+) 名言(725) 诗词(43) 祝福(2k+) 心语(986)

  • 诗名含有敲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敲字的诗词

  • 满江红·敲碎离愁

    辛弃疾〔宋代〕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纳兰性德〔清代〕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欧阳修〔宋代〕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敲爻歌

    吕岩〔唐代〕

    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

    纵横逆顺没遮栏, 静则无为动是色。

    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欲。

    行歌唱咏胭粉词,持戒酒肉常充腹。

    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

    只因花酒误长生,饮酒带花神鬼哭。

    不破戒,不犯淫,破戒真如性即沈。

    犯淫坏失长生宝,得者须由道力人。

    道力人,真散汉,酒是良朋花是伴。

    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

    摘花戴饮长生酒,景里无为道自昌。

    一任群迷多笑怪,仙花仙酒是仙乡。

    到此乡,非常客,姹女婴儿生喜乐。

    洞中常采四时花,时花结就长生药。

    长生药,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

    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直万金。

    谢天地,感虚空,得遇仙师是祖宗。

    附耳低言玄妙旨,提上蓬莱第一峰。

    第一峰,是仙物,惟产金花生恍惚。

    口口相传不记文,须得灵根骨髓坚。

    坚骨髓,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

    七七白虎双双养,八八青龙总一斤。

    真父母,送元宫,木母金公性本温。

    十二宫中蟾魄现,时时地魄降天魂。

    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

    一夫一妇同天地,一男一女合乾坤。

    庚要生,甲要生,生甲生庚道始萌。

    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

    铅亦生,汞亦生,生汞生铅一处烹。

    烹炼不是精和液,天地乾坤日月精。

    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

    八卦三元全藉汞,五行四象岂离铅。

    铅生汞,汞生铅,夺得乾坤造化权。

    杳杳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

    性须空,意要专,莫遣猿猴取次攀。

    花露初开切忌触,锁居上釜勿抽添。

    玉炉中,文火烁,十二时中惟守一。

    [阅读全文]...

2022-01-07 18:52:37
  • 含有敲字的古诗词 带敲字的诗词名句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增广贤文·上集》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杨万里《稚子弄冰》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李商隐《北青萝》

    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喻世明言·卷三十八》

    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李贺《秦王饮酒》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曹雪芹《葬花吟》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明本《九字梅花咏》

    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吴文英《荔枝香*·送人游南徐》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侯门深如海,怎许故人敲。

    偷的锣儿敲不得。——《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花气酒香清厮酿。——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孔夷《南浦·旅怀》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又却是,风敲竹。——苏轼《贺新郎·夏景》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苏轼《有美堂暴雨》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李贺《南园十三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柳永《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花腮酒面红相向。——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花底忽闻敲两桨。——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柳宗元《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顾太清《玉烛新·白海棠》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司马迁《陈涉世家》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李贺《洛姝真珠》

    [阅读全文]...

2022-06-15 06:23:56
  • 与推敲有关的诗句

  • 经典
  • 与推敲相关的诗句

    与推敲相关的诗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推敲由来: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

    苦吟派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

    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

    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

    不知是“敲”还是“推”好。

    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

    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附贾岛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阆先),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中国唐朝诗人。

    贾岛贫寒,曾经做过和尚,法号无本。

    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著名的典故“推敲”即出自此人,传说他在驴背上苦思“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反复斟酌用推还是用敲字,以至错入了韩愈的仪仗,他自己后来也说这两句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后来人们将斟酌炼字称作“推敲”。

    贾岛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1]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

    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推敲》讲述的是唐代诗人-------和------的故事,与这个故事有关的两个诗句是“----------------,------------------。

    ”韩愈,唐代------家、思想家,----------的倡导者,-----------之首。

    贾岛和韩愈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文学 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

    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贾岛和韩愈.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嘉话》一*载着:贾岛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

    ”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

    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

    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

    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

    ”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

    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民诗人结为好友。

    还有: 王安石 的 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第三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原来为 :春风又吹江南岸 等,后改为 春风又绿江南岸。

    [阅读全文]...

2021-12-26 15:59:59
  • 推敲课文原文

  • 推敲课文原文

      《推敲》一课讲的是:“苦吟诗人”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位名叫李凝的朋友.可是他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深山中,朋友却不在家.他留下了一首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推敲课文原文,欢迎借鉴!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作品原文: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作品译文:

      贾岛初次去科举考试,在京城.(贾岛即兴写了一首诗。)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这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会儿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阅读全文]...

2022-07-17 04:04:01
  • 贾岛推敲诗句故事趣谈

  • 故事
  • 贾岛推敲诗句故事趣谈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

      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阅读全文]...

2022-04-28 09:24:10
  •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古诗词鉴赏

  •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古诗词鉴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诗词赏析:

      此词以清新可爱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首句“花底忽闻敲两桨”,“闻”字、“敲”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用“花底”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是一种烘托的手法,着墨不多而蕴藉有味。第二句“逡巡女伴来寻访”,方才点明了人和人的性别。“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是一个倒装句,即“旋将荷叶当酒盏”的意思,倒文是为了协调*仄和押韵。这个“旋”二字,与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汇成一连串快速的行动节奏,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惹人喜爱。

      “酒盏”句写荷叶作杯。据说是把荷叶连茎摘下,叶心凹处,用针刺破,一手捧荷叶注酒凹处以当酒杯,于茎端吸饮之。隋殷英童《采莲曲》云“荷叶捧成杯”,唐戴叔伦《南野》云“酒吸荷杯绿”,白居易《酒熟忆皇甫十》云“寂寞荷叶杯”等,都是指此。荷香万柄、轻舟荡漾中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姑娘,用荷叶作杯,大家争着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士气息的女儿行乐图!接着轻荡莲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摇动起来,映入了荷花的红脸,也映入了姑娘们腮边的酒红,一似红浪时生。

      下片第一、二二句“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是从花、酒与人三方面作交错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的红晕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一片“香”与“红”之中了。这就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

      然而第三句“醉倚绿阴眠一饷”笔锋一转,热闹转为静止。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姑娘们喝醉了酒,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流起来,结果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

      这首词妙起、承、转、合脉络清晰;更妙其风格清新、言语含蓄而又设境秾艳,词风健康明朗、生动活泼,是少有的佳作。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译文

      荷花底下,忽听到双桨击水的声响,不一会,一群女友来把我寻访。摘下荷花当酒杯,采莲船在荷花池中荡漾。粉红色的荷花映酒中,杯里时时翻红浪。

      清新的荷香、醇美的酒味,搅在一起;粉红的荷花、粉红的脸蛋,同映酒缸。绿色的荷叶丛中,醉了正好躺一躺。一觉醒来抬头望,船头搁浅在沙滩上。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此调原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南北曲均有。

      逡(qūn)巡:宋元俗语,犹顷刻,一会儿。指时间极短。

      旋(xuàn):随时就地。当(dàng):当做,代替。

      “时时”句:谓莲花映入酒杯,随舟荡漾,显出红色波纹。红浪:指人面莲花映在酒杯中显出的红色波纹。

      清厮酿(niàng):清香之气混成一片。厮酿:相互融合。

      花腮(sāi):指荷花。形容荷花像美人面颊的花容。酒面:饮酒后的.面色。宋梅尧臣《牡丹》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一饷(xiǎng):即一晌,片刻。《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若道一时一饷,犹可安排;岁久月深,如何可度。”蒋礼鸿通释:“一饷,就是吃一餐饭的时间。”

      阁(gē):同“搁”,放置,此处指搁浅。一作“搁”。

      赏析

      此词以清新可爱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首句“花底忽闻敲两桨”,“闻”字、“敲”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用“花底”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是一种烘托的手法,着墨不多而蕴藉有味。第二句“逡巡女伴来寻访”,方才点明了人和人的性别。“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是一个倒装句,即“旋将荷叶当酒盏”的意思,倒文是为了协调*仄和押韵。这个“旋”二字,与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汇成一连串快速的行动节奏,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惹人喜爱。

      “酒盏”句写荷叶作杯。据说是把荷叶连茎摘下,在叶心凹处,用针刺破,一手捧荷叶注酒凹处以当酒杯,于茎端吸饮之。隋殷英童《采莲曲》云“荷叶捧成杯”,唐戴叔伦《南野》云“酒吸荷杯绿”,白居易《酒熟忆皇甫十》云“寂寞荷叶杯”等,都是指此。在荷香万柄、轻舟荡漾中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姑娘,用荷叶作杯,大家争着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士气息的女儿行乐图!接着轻荡莲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摇动起来,映入了荷花的红脸,也映入了姑娘们腮边的酒红,一似红浪时生。

      下片第一、二两句“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是从花、酒与人三方面作交错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的红晕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在一片“香”与“红”之中了。这就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

      然而第三句“醉倚绿阴眠一饷”笔锋一转,热闹转为静止。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流起来,结果在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

      这首词妙在起、承、转、合脉络清晰;更妙在其风格清新、言语含蓄而又设境秾艳,词风健康明朗、生动活泼,是少有的佳作。

      创作背景

      欧阳修以《渔家傲》词调共作了六首采莲词,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阅读全文]...

2022-04-03 07:20:28
  • 推敲的文言文及翻译

  • 推敲的文言文及翻译

      引导语:推敲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然而你知道推敲的典故么,相关的推敲的文言文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推敲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

      《刘公嘉话》一*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民诗人结为好友。

      注释

      贾岛:唐朝诗人,字阆仙,范阳人。

      初:第一次,首次。

      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京师:京城,此指长安。

      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始终决定不下来。之:这里指从“推”和“敲”中选一个。

      吟哦:吟颂。

      时时:不时。

      引手:伸手。引:举。

      引手做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讶:对……而感到诧异。

      韩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权:临时代理。

      仪仗队:仗队是軍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而由陆、海、空三军人员共同组成或由某一军种人员单独组成。

      京兆:京城地方行政长官。

      车骑:车马。这里指由马车组成的车队。

      第三节:指京兆尹出行仪仗队的第三节。

      尚:还,依然。

      夜静更深:夜深了,人们就都安静下来。形容夜深寂静无声。

      俄:不久,旋即,指时间短。

      具对:详细回答。具,详细,具体。

      神游像外: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游,离开。象,物象。

      立马久之:(韩愈)让马停下来很久。

      遂:於是,就。

      并辔:坐骑的马头齐*,表示*等。辔:驭马的韁绳。

      留连: 舍不得离开。

      布衣:*民,百姓。

      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情。此时贾岛尚未做官。

      至:到。

      节:这里指仪仗队的一部分。

      始:最初,开始。

      势:样子,态势。

      止:停,停下。

    [阅读全文]...

2022-05-20 22:30:59
  • 形容亲情的古诗句推荐

  • 亲情,生命
  •   关于亲情的古诗句,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亲情,无论时光走得多远,亲情永远是不会淡去的一抹温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形容亲情的`古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2、*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来自于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自于唐。高适<<别董大>>

      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来自于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7、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8、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9、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自于唐。李白《静夜思》

      11、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来自于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自于唐。孟郊<<游子吟>>

      1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来自于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来自于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来自于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1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自于唐。李白<<静夜思>>

      19、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20、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来自于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4、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来自于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5、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26、*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来自于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2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28、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29、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来自于宋。李清照<<菩萨蛮>>

      30、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来自于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自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来自于唐。王维<<杂诗三首>>

      3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自于李白<<赠汪伦>>

      34、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3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来自于宋。李清照《菩萨蛮》

      36、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7、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3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来自于唐。王维《杂诗三首》

      39、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自于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0、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41、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42、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44、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来自于宋。苏轼<<水调歌头>>

      4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自于唐。王维<<渭城曲>>

      46、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来自于李煜<<浪淘沙>>

      47、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48、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49、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来自于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50、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阅读全文]...

2022-03-08 13:56:50
  • 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推荐

  • 夏天
  • 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推荐

      夏天既没有春天的温柔,也没有冬天的残酷,它有着君王一般的地位,总让我们抬不起头来。它还有面部表情,时而风时而雨,这就是夏天的写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这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描写关于夏天的古诗, 我喜欢夏天,是因为夏天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游泳。

    [阅读全文]...

2022-05-16 08:21:35
  • 关于谷雨的古诗推荐

  • 谷雨
  • 关于谷雨的古诗推荐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一般时间在每年阳历4月19到21号这几号,谷雨,这一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开始雨水增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谷雨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谷雨的古诗:天仙子

      苏轼 宋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关于谷雨的古诗: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关于谷雨的'古诗:《采茶歌》

      清 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关于谷雨的古诗:《七言诗》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关于谷雨的古诗: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这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谷雨的古诗,大家都知道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在这个春季将尽、夏季将至的季节,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长,春茶也在这个时节前后采收。此时此刻,给人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正所谓“一年之季在于春”。

    [阅读全文]...

2022-01-01 08:37:53
古诗的敲与推 - 句子
古诗的敲与推 - 语录
古诗的敲与推 - 说说
古诗的敲与推 - 名言
古诗的敲与推 - 诗词
古诗的敲与推 - 祝福
古诗的敲与推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