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的诗句

关于旌旗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旌旗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旌旗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旌旗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 语录(1k+) 说说(2k+) 名言(109) 诗词(13) 祝福(1k+) 心语(39)

  • 关于旌旗的诗句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王贞白《拟塞外征行》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城脚粼粼水一陂,水边杨柳映旌旗。——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城脚粼粼水一陂》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钱镠《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旌旗日落黄云戍,弓剑霜寒白草原。——李汾《避乱陈仓南山回望三秦追怀淮阴侯信漫赋长句》

    旌旗不动剿胡种,屈伸一臂逾长城。——释师范《送赵龙图归西明》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七律·有所思》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白居易《长恨歌》

    九华山下女萝丛,使者旌旗发粤中。——范梈《赠余使君致仕还江东》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辛弃疾《木兰花慢·*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楼观才*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风雨暗,旌旗湿。——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千岩烽火连沧海,*旌旗绕碧山。——李白《永王东巡歌》

    旌旗隔岸淮南*,鼓角吹霜塞北闲。——杨万里《过扬子江二首》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羞言梁苑地,烜赫耀旌旗。——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壁垒依寒草,旌旗动夕阳。——徐铉《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旌旗明迥野,冠珮照神仙。——杜牧《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因成十六韵》

    又不见武皇旌旗日络绎,射蛟浔阳江水赤。——何景明《游猎篇》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电驰。——贾至《燕歌行》

    图籍河西收四郡,旌旗邺下宴三台。——姚鼐《秦帝卷衣曲》

    一自去春与子别,旌旗满眼纷纵横。——王祎《十一月十日宿陈敬初馆中临别有作》

    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杨巨源《赠史开封》

    旌旗晓云送,鞞鼓朔风催。——袁晖《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分明为报精灵辈,好送旌旗到凤池。——贯休《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

    男儿得志秋,旌旗影里骤骅骝。——周文质《【不知宫调】时新乐》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马戴《塞下曲二首》

    武夫橐鞬陈整整,虎豹拏攫旌旗麾。——刘过《明州观大阅》

    朝日城南路,旌旗照绿芜。——徐铉《离歌辞五首》

    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杜甫《壮游》

    百年尘世真梦寐,回首旌旗塞天地。——刘基《为启初门和尚题山水图》

    旌旗遥一簇,舄履*相搀。——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行色旌旗动,军声鼓角雄。——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戎容罢引旌旗卷,朱户褰开雉堞高。——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新楼》

    云拥旌旗,笑声人在画阑曲。——文天祥《齐天乐·夜来早得东风信》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杜甫《寄韩谏议注》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李白《猛虎行》

    旌旗逐风转,歌舞送天旋。——苏辙《郊祀庆成》

    [阅读全文]...

2022-06-12 16:53:40
  • 旌旗十万斩阎罗

  • 经典
  • 旌旗十万斩阎罗

      旌旗十万斩阎罗

      是出自《梅岭三章》的名句。

      【全诗如下】

      《梅岭三章》

      作者:*(现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发奋,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赏析】

      诗的前两句用倒接法。照理说诗意顺序应是先写革命事业的开创自然是备极艰难,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谈如今自我面临即将来到的牺牲的情绪。但做诗要是顺着这个意思去写,(赞美母亲的'句子)就显得太*实。诗人把“断头今日意如何”一提前,恰似睛空中的一声惊雷,把一个革命者应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整个组诗造成了一种苍茫悲壮的基调。对读者来说,则能产生一种凝精聚神,急欲一读的强烈效果。再说这一组诗主要在于抒写一个革命者应对牺牲的胸怀,而不在于述说革命创业的艰难,因此这一提前又有侧重好处。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开头对整个组诗起到了大气包举,笼照全篇的作用。因此这是一个发端突兀,豪气凌云的极好的起句。后两句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作结,是对前面自问式起句的呼应,也能够说是自答之词。但那里丝毫没有议论式的叙说,而是以一种奇特的悬想,形象地证明了*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雄兵十万,将*的统治者彻底埋葬!这个结句犹如空谷中一声惊天动地的长鸣,壮怀激烈,使人拍案叫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视死如归,正气凛然的*人的光辉形象,昂然挺立在读者的面前。

    [阅读全文]...

2021-11-26 07:38:23
  •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赏析

  • 诗人
  •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赏析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桑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那时他正在家中闲居。

      一个老英雄,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的矛盾苦闷当然可以想见。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谈功名事业,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叹又有点好笑了。想起自己当年何尝不是如此满腔热血,以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里知道并非如此呢!

      此词上片忆旧,下片感今。上片追摹青年时代一段得意的经历,激昂发越,声情并茂。下片转把如今废置闲居、髀肉复生的情状委曲传出。前后对照,感慨淋漓,而作者关注民族命运,不因衰老之年而有所减损,这种精神也渗透在字里行间。

      辛弃疾二十二岁时,投入山东忠义军耿京幕下任掌*。那是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宋金两军战于江淮之间。明年春,辛弃疾奉表归宋,目的是使忠义军与南宋*取得正式联系。不料他完成任务北还时,在海州就听说叛徒张安国已暗杀了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立即带了五十余骑,连夜奔袭金营,突入敌人营中,擒了张安国,日夜兼程南奔,将张安国押送到行在所,明正国法。这一英勇果敢的行动,震惊了敌人,大大鼓舞了南方士气。

      上片追述的就是这一件事。“壮岁”句说他在耿京幕下任职(他自己开头也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伍,手下有两千人)。

      “锦檐突骑”,也就是锦衣快马,属于侠士的打扮。“渡江初”,指擒了张安国渡江南下。

      然后用色彩浓烈的笔墨描写擒拿叛徒的经过:

      “汉箭朝飞金仆估”,自然是指远途奔袭敌人。大抵在这次奔袭之中,弓箭(“金仆姑”是古代有名的箭,见《左传》)曾发挥过有力的作用,所以才拿它进行艺术概括。

      至于“夜娖银胡伞保却要费一些考证。

      胡墒亲凹的箭筒。古代箭筒多用革制,它除了装箭之外,还另有一种用途,夜间可以探测远处的音响。唐人杜佑《通典》卷一五二《守拒法》说:“令人枕空胡禄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见于胡禄中。名曰地听,则先防备。”宋人《武经备要前集》卷六说法相同:“犹虑探听之不远,故又选耳聪少睡者,令卧地枕空胡鹿──必以野猪皮为之──凡人马行在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闻其中。”胡禄、胡鹿、胡桑写法不同,音义则一。“娖”《集韵》:“谨也”。是小心翼翼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可以释为戒备着。“燕兵”自然指金兵。燕本是战国七雄之一,据有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地方。五代时属契丹,北宋时属辽,沦入异族已久。所以决不是指宋兵。由于辛弃疾远道奔袭,擒了叛徒,给金人以重大打击,金兵不得不加强探听,小心戒备。(这两句若释为:“尽管敌人戒备森严,弃疾等仍能突袭成功。”也未尝不可。)“夜娖银胡伞北闶钦飧鲆馑肌

      这是一段得意的回忆。作者只用四句话,就把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下片却是眼前情况,对比强烈。“春风不染白髭须”,人已经老了。但问题不在于老,而在于“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本来,自己有一套抗战计划,不止一次向朝廷提出过(现在他的文集中还存有《美芹十论》《九议》等,都是这一类建议,也就是所谓“*戎策”。)却没有得到重视。如今连自己都受到朝廷中某些人物的排挤,*戎策换来了种树的书(暗指自己废置家居)。少年时候那种抱负,只落得一场可笑可叹的结果了。

      由于它是紧紧揉和着对民族命运的关怀而写的,因此就与只是个人的叹老嗟卑不同。正如陆游所说的:“报国欲死无战场”,是*共同的悲慨。

      作品鉴赏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那段传奇般的出色经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上句写作者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下句写自己率领精锐锦衣骑兵渡江南来。“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具体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场面: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夜娖银胡”,侧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汉箭”句,指义军用箭攻击金人。四句写义军军容之盛和南奔时的紧急战斗情况,用“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军装、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极为饱满有力富有感染力。

      作者回忆青年时代自己杀敌的壮举和抗敌的战斗,豪情壮志溢于笔端,他怀着一片报国之心南渡归宋,满怀希望地打算为宋杀敌建功,但却不被高宗重用,亦不采纳他的*戎之策,长期被闲置不用,使他壮志沉埋,无法一展怀抱。因此在转入下片后,追怀往事,不免深深地叹息:“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上二句今昔对照,一“追”一“叹”,突出了经历的岁月之长及遭受的挫折之多;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这是一层;白髭须和上片的壮岁对照,和句中的春风对照,又各为一层;不甘心年老,言外有壮志未能彻底湮灭之意,又自为一层。一句中有多层含意,感慨极为深沉。“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最鲜明、最典型最生动的形象,突出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剧,把上一句的感慨引向更为深化、极端沉痛的地步。上万字的*戎策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一些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这是一种政治现实,对于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感受,不言而喻。陆游《小园》诗:“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刘克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中的“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和这两句意境相*,也写得很凄凉;但联系作者生*的`文韬武略、英雄事迹来看,这两句的悲慨程度还更使人扼腕不已。

      这首词以短短的五十五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惨遭遇。上片气势恢宏,下片悲凉如冰,心伤透骨。悲壮对照,悲壮结合,真如彭孙遹《金粟词话》评辛词所说的“激昂排宕,不可一世”,是作者最出色、最有分量的小令词。

      创作背景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乘机进行起义活动。山东济南的农民耿京,领导一支起义军,人数达二十余万,声势浩大。当时年才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二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归附耿京,为耿京部掌*。辛弃疾建议起义军和南宋取得联系,以便配合战斗。第二年正月,耿京派他们一行十余人到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宋高宗。高宗得讯,授耿京为天*军节度使,授辛弃疾承务郎。辛弃疾等回到海州,听到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投降金人,义军溃散。他立即在海州组织五十名勇敢义兵,直趋济州(治今山东巨野)张安国驻地,要求和张会面,出其不意,把张缚置马上,再向张部宣扬民族大义,带领上万军队,马不停蹄地星夜南奔,渡过淮水才敢休息。到临安把张安国献给南宋朝廷处。但宋高宗没有抗金的决心,又畏惧起义军。辛弃疾南归之后,义军被解散,安置在淮南各州县的流民中生活;他本人被任命为江阴佥判,一个地方助理小吏,给他们当头一个严重的打击,使他们深感失望。

      后来辛弃疾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因进行练兵筹饷的活动,常被弹劾,罢官闲居江西的上饶、铅山,也接*二十年。他处处受到投降派的掣肘,报效国家的壮志难酬。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瓢泉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创作时间约在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

    [阅读全文]...

2022-06-14 09:29:50
  • 关于红旗的诗句

  •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苏轼《瑞鹧鸪·观潮》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潘阆《洒泉子·长忆观潮》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乐·蒋桂战争》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清*乐·六盘山》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临江仙·赠丁玲》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七律·到韶山》

    望环宇,将红旗高举,直上云中。——*《沁园春·再访十三陵》

    革命江山风光好,红旗飘,干劲高,大地争艳,比学赶帮超。——*《江城子·迎一九六六年新年》

    绿草满雉场,红旗植球门,三叫落乌帻,倒泻黄金盆。——陆游《村饮·少年喜任侠》

    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辛弃疾《好事*·元夕立春》

    澹澹暖红旗转日,浮浮寒碧瓦收烟。——范成大《会庆节大慈寺茶酒》

    红旗黄纸久罢休,青山白云苦死留。——杨万里《跋袁起岩所藏後湖帖并遗像一轴,诗中语皆檃》

    使君红旗山上麾,我正扬鞭驰绣羁。——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李颀《郑樱桃歌》

    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白居易《戏醉客》

    鲸鬣掀红旗杳杳,虬髯吒黑纛鬖鬖。——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

    画鼓红旗双对凤,笛发龙吟能送断。——赵光义《缘识·结束分朋相间错》

    今朝以日罗公至,搦起红旗似跃尘。——张文彻《龙泉神剑歌》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王珪《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张籍《苏州江岸留别乐天》

    竹箭水顺疾,红旗插归舟。——梅尧臣《送许当职方通判泉州》

    [阅读全文]...

2021-12-10 02:11:14
  •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作品赏析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退闲以后的作品。此词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上片从豪气入词,慷慨激昂;下片写心伤透骨,沉郁苍凉。虽然作者自称戏作,实际上感慨遥深。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作品赏析

      作者回忆青年时代自己杀敌的壮举和抗敌的战斗,豪情壮志溢于笔端,他怀着一片报国之心南渡归宋,满怀希望地打算为宋杀敌建功,但却不被高宗重用,亦不采纳他的*戎之策,长期被闲置不用,使他壮志沉埋,无法一展怀抱。因此在转入下片后,追怀往事,不免深深地叹息:“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上二句今昔对照,一“追”一“叹”,突出了经历的岁月之长及遭受的挫折之多;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这是一层;白髭须和上片的壮岁对照,和句中的春风对照,又各为一层;不甘心年老,言外有壮志未能彻底湮灭之意,又自为一层。一句中有多层含意,感慨极为深沉。“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最鲜明、最典型最生动的形象,突出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剧,把上一句的感慨引向更为深化、极端沉痛的地步。上万字的*戎策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一些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这是一种政治现实,对于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感受,不言而喻。陆游《小园》诗:“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刘克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中的“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和这两句意境相*,也写得很凄凉;但联系作者生*的文韬武略、英雄事迹来看,这两句的悲慨程度还更使人扼腕不已。

      这首词以短短的五十五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惨遭遇。上片气势恢宏,下片悲凉如冰,心伤透骨。悲壮对照,悲壮结合,真如彭孙遹《金粟词话》评辛词所说的:“激昂排宕,不可一世”,是作者最出色、最有分量的小令词。

    整理:wjl201604

    [阅读全文]...

2022-07-02 03:14:00
  • 爱国的诗句红旗怎么画

  • 爱国
  • 爱国的诗句红旗怎么画

      祖国的命运也就是每一个*人的.命运,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贡献与奋斗。我们应该时时想想我为祖国做些什么,而不是从祖*亲那里索取些什么,热爱祖国决不能只靠一句空话。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洪秀全《吟剑诗》

      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6、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7、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8、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9、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鲁迅

      10、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1、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12、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3、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1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5、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16、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8、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2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2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6、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9、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0、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3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3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34、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7、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阅读全文]...

2022-02-18 11:06:16
  • 赞美旗袍秀的诗句大全

  • 赞美,古诗文
  • 赞美旗袍秀的诗句大全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美旗袍秀的'诗句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首)

      绮缎流光瘦柳腰,锦丝飞彩缀绸绡。

      盈盈仙步霓虹慕,款款深情蒲扇摇。

      典雅精雕呈国粹,缤纷华丽美阿娇。

      迷花醉蝶香妃爱,落雁沉鱼靓女豪。

      (第二首)

      若水闲情约楚腰,美人香草锦丝绡。

      从来玉骨冰肌静,能使荷花绿叶摇。

      眸上心痕深也邃,梦中蓝雨放还娇。

      端庄秀丽龙江韵,腕底流馨诗更豪。

      (第三首)

      旗装丽女显窈窕,地仰天倾山水娇。

      后岭双圆撑锦幔,前峰对鼓抖裙腰。

      彩波曲浪婆娑舞,粉壁峨眉乌发飘。

      玉柳梅枝风里摆,柔绫绵性裹妖娆。

      (第四首)

      锦缎华丽裹细腰,精裁细剪展苗条。

      盈盈笑意绽优雅,缓缓香躯显娇娆。

      英姿横生锁气韵,玲珑曲线醉蜜桃。

      美眉一代惊天地,典雅还需着春袍。

      (第五首)

      婀娜神态靓池城,仙步携来古韵风。

      色彩斑斓情调异,举止娴雅魅力同。

      迎宾待客昭礼仪,观月赏花迷墨卿。

      万变乾坤与时进,此裳依旧溢芳情。

      (第六首)

      美女旗裙裹玉腰,玲珑体态透红绡。

      临风揽月浮云舞,踏水凌波弱柳摇。

      画影台前知婉秀,锦花园里看春娇。

      大千世界多绮丽,更有华服夸隽豪。

      (第七首)

      *历史几千年,服饰文化堪经典。

      华服旗袍女人爱,做工精美好针线。

      端庄典雅显尊贵,雍容华贵显身段。

      旗袍穿着有讲究,阿诺多姿美无限。

      (第八首)

      婀娜多姿弱柳腰,跌岩起伏秀峰娇。

      雍容华贵多优美,独占鳌头领风骚。

      鲜艳犹如红牡丹,素雅似莲水上漂。

      风情万种惹人爱,华夏旗袍永新潮!

      (第九首)

      挺胸收腹束纤腰,竟体芳兰靓柳条。

      玉阁窗前呈婉秀,闺房灯下展妖娆。

      双肩可负冰肌丽,两衩能收舞步摇。

      满汉传承推旧貌,中西结合出新潮。

      (第十首)

      原是旗女紧瘦腰,身高秀丽分外娇。

      身段修长温尔雅,高跟满动碎步摇。

      举步投足如凤舞,蹑手蹑脚随风飘。

    [阅读全文]...

2022-03-19 08:18:49
  • 关于旗袍优美的诗句140句

  • 优美
  •   (一)

      若水闲情约楚腰,美人香草锦丝绡。

      从来玉骨冰肌静,能使荷花绿叶摇。

      眸上心痕深也邃,梦中蓝雨放还娇。

      端庄秀丽龙江韵,腕底流馨诗更豪。

      (二)

      竹林碧绿生紫烟,妆束湘妃晓亭前。

      旗袍彩绘真淑女,媚眼传情美婵娟。

      明月梦乡因我趣,春风花影为谁妍。

      十里闻香招蜂妒,一声莺啭令人怜。

      (三)

      锦绣旗袍,簇花蓝底,韵味幽深。

      看玉润香肌,妙姿高挑,秀腿轻匀。

      尽显露、美女细腰身。水乡青柳朱门。

      盼日落西天,梦圆心事,携手佳人。

      (四)

      旗装丽女显窈窕,地仰天倾山水娇。

      后岭双圆撑锦幔,前峰对鼓抖裙腰。

      彩波曲浪婆娑舞,粉壁峨眉乌发飘。

      玉柳梅枝风里摆,柔绫绵性裹妖娆。

      (五)

      江南秀女倍温柔,曲线玲珑韵味稠。

      曼妙新装妆雅致,鲜明粉饰适风流。

      弯眉浅笑三春暖,俊脸浓情几度羞。

      好看旗袍真美色,人间天上醉回眸。

      (六)

      伊始旗人爱细腰,精裁细剪绣华绡。

      静如典雅杨妃立,动若妖娆赵燕摇。

      举袖裾垂疑凤舞,回身佩闪似花娇。

      迎宾赴宴增端丽,美女国服引自豪。

      (七)

      新绫艳锦楚腰蛮,嬿婉过桥栏。

      玉质洁如莲,鸟鸣翠、风梳鬓鬘。

      吴侬夜月,芳逾散麝,正值韶华年。

      谁不惜朱颜,切莫教、春光赋闲。

      (八)

      美艳绝伦秀出群,浅妆素裹天上人。

      梦间娇媛浣纱水,画见淑女度袜尘。

      旗袍匀称明如月,眉眼清欢靓似云。

      缘来祈做乘槎客,泛海楫舟万里寻。

      (九)

      锦缎华丽裹细腰,精裁细剪展苗条。

      盈盈笑意绽优雅,缓缓香躯显娇娆。

      英姿横生锁气韵,玲珑曲线醉蜜桃。

      美眉一代惊天地,典雅还需着春袍。

      (十)

      绝艳惊人出汉宫,朱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阅读全文]...

2022-01-03 01:45:17
  • 爱国的诗句红旗怎么画

  •   祖国的命运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贡献与奋斗。我们应该时时想想我为祖国做些什么,而不是从祖*亲那里索取些什么,热爱祖国决不能只靠一句空话。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洪秀全《吟剑诗》

      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6、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7、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8、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9、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10、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1、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12、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3、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1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5、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16、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8、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2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2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2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6、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9、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0、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3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3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3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34、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7、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阅读全文]...

2021-12-10 15:21:11
旌旗的诗句 - 句子
旌旗的诗句 - 语录
旌旗的诗句 - 说说
旌旗的诗句 - 名言
旌旗的诗句 - 诗词
旌旗的诗句 - 祝福
旌旗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