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灶糖的古诗词

关于吃灶糖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吃灶糖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吃灶糖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吃灶糖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2) 说说(127) 名言(543)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诗名含有灶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灶字的诗词

  •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灶(《经》云茶灶无突)

    陆龟蒙〔唐代〕

    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李白〔唐代〕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永遇乐 饯灶

    张慎仪〔清代〕

    裂竹声中,又逢汉腊,喧传寤祭。桦烛两行,椒浆一斝,浅醉神应善。

    凭虚驰骤,云车风马,说上九天言事。奏迎送,短长弦曲,余音绕梁飞起。

    此风溯自,黄羊托始,俗尚沿今犹尔。荔捻粉团,脯融豆乳,表敬随人意。

    吉蠲致祷,也都不是,浪学王孙私媚。但只愿,乞来利市,普分余惠。

    自上灶过陶山

    陆游〔宋代〕

    宿雨初收见夕阳,纵横流水入陂塘。蚕家忌客门门闭,茶户供官处处忙。绿树村边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不因萧散遗尘事,那觉人间白日长。

    茶灶

    李吕〔宋代〕

    中坻出盘陀,曲突非刻画。仙翁碾玉尘,盈瓯试春色。

    茶中杂咏。茶灶

    皮日休〔唐代〕

    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

    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

    武夷精舍杂咏 茶灶

    朱熹〔宋代〕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和竹茶灶诗

    谢士元〔明代〕

    天地胚胎骨格幽,渭侯那作晋风流。银铛煮月当晴夜,石鼎凝云带晚秋。

    出处有时高士共,炎凉无间故人稠。玉瓯金碾相将久,拟待春风到雅州。

    茶灶

    梅尧臣〔宋代〕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凄风行,伤饥灶也

    吴嘉纪〔清代〕

    凄风细雨何连绵?昼暗如夜飞湿烟。几千万家东海边,六七十日无青天。生计断绝,老人幸先就下泉。孩提无襦,长随母眠;阿母眠醒,腹馁不得眠。壮者起望西邻,乞食尘市,不复来还。回望东邻,八口闭柴扉,扉外青草春芊芊。水响溅溅,鬼泣涟涟。官长惄然,分俸籴谷,更日夕劳苦,劝富户各出籴谷金钱。富户踟蹰聚议,此户彼户,一斛两斛商量捐。

    [阅读全文]...

2022-04-22 09:32:20
  • 诗名含有糖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糖字的诗词

  • 糖多令

    陈允*〔宋代〕

    何处是秋风。月明霜露中。算凄凉、未到梧桐。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

    客路怕相逢。酒浓愁更浓。数归期、犹是秋冬。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糖多令

    刘过〔宋代〕

    解缆蓼花湾。好风吹去帆。二十年、重过新滩。洛浦凌波人去后,空梦绕、翠屏间。飞雾湿征衫。苍苍烟树寒。望星河、低处长安。绮陌红楼应笑我,为梅事、过江南。

    糖多令

    刘辰翁〔宋代〕

    风露小瀛洲。斜河倒海流。人间尘、不到琼楼。错向五陵陵上望,几回月、几回秋。落日太湖头。垂虹今是不。醉尊前、往往成愁。便有扁舟西子在,无汗漫、与君游。

    糖多令

    辛弃疾〔宋代〕

    淑景斗清明。和风拂面轻。小杯盘、同集郊_。著个_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行步渐轻盈。行行笑语频。凤鞋儿、微褪些根。忽地倚人陪笑道,真个是、脚儿疼。

    糖多令

    宋先生〔宋代〕

    搬载渡黄河。金关牢闭锁。运九还、须是功多。光透帘帏红似火。见金钱、万千朵。

    过水涌银波。充开牛斗过。进工夫、□□蹉跎。见个真人便是我。暗欢喜、笑呵呵。

    糖多令

    周密〔宋代〕

    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细荷。燕风轻、庭宇正清和。苔面唾茸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宫柳老青蛾。题红隔翠波。扇鸾孤、尘暗合欢罗。门外绿阴深似海,应未比、旧愁多。

    糖多令

    佚名〔宋代〕

    天上谪星班。青牛初度关。幻出蓬莱新院宇,花外竹,竹边山。轩冕傥来闲。

    人生闲最难。算真闲、不到人间。一半神仙先占取,留一半、与公闲。

    糖多令

    黎廷瑞〔宋代〕

    月涧禅师不应,放棹东湖,夜色皎然。见心用龙洲少年游韵赋词,因次韵回棹百花洲。迢迢碧玉流。听笛声、何处高楼。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呼月出云头。问渠能饮不。笑人间、元自无愁。可惜月翁呼不出,呼得出、载同游。

    糖多令

    刘辰翁〔宋代〕

    寒雁下荒洲。寒声带影流。便寄书、不到红楼。如此月明如此酒,无一事、但悲秋。万弩落潮头。灵胥还怒不。满湖山、犹是春愁。欲向涌金门外去,烟共草、不堪游。

    糖多令(丙申中秋)

    刘辰翁〔宋代〕

    明月满河洲。星河带月流。料素娥、独倚琼楼。竟是何年何药误,魂梦冷、不禁秋。少日梦龙头。知君犹梦不。算虚名、不了闲愁。便有鹄袍三万辈,应不是、旧京游。

    [阅读全文]...

2022-04-21 21:16:11
2022-07-04 19:40:17
  • 小年吃灶糖的做法

  • 小年,节日
  • 小年吃灶糖的做法

      祭灶,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俗。祭灶*俗当中就有吃灶糖。那么灶糖的做法是什么呢?灶糖怎么做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你灶糖的做法是什么,灶糖怎么做吧。

      祭灶,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又称为小年。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关。”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安。

      吃灶糖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稍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然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农村*俗,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日子,取成块的麦芽糖放置于铁锅中,加热使之变软,掺入芝麻粒,用擀面杖制作成约3mm厚的薄片,用刀分隔,待温度退却后食用,味道香醇,酥而不腻。现在已很难见到。

      祭灶糖的来历,相传灶神每年小年的时候,都会去上天庭一趟,向玉帝告状,人们这个时候就给灶神吃这种糖,粘上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一个*俗。现在每到小年的时候人们还总是在锅灶上放一根祭灶糖,让灶神吃。

      祭灶糖的做法【一】

      材料:黄米谷子,蜂蜜(其实老一辈的做法没什么配料)

      做法:1. 把几斤黄米谷子泡透了,注意保温保湿,遮光放好了,让它发芽;

      2. 四五天后,谷子长出了半寸长的白芽;把发芽的谷子连水磨碎了,这些连汁带水的碎谷子,就是制作灶糖的'“酶”。

      3. 把二十几斤小黄米煮成饭,晾一会儿,等不太烫手后,放入制作了的那种酶,拌和均匀了放起来,经过一段类似“发酵”的时间,黄米饭里的淀粉便转化为饴糖,即灶糖了;

      4. 把稀稀的糖取出,在热锅里煎熬成半干浆糊状,取出后,晾一会儿不烫手了,就把它搓成条状;

      5. 把半干的灶糖放到屋外冻一夜,因为天气严寒,灶糖就凝固了,咬起来嘎巴脆。

      芝麻糖的做法【二】

      原料:炒熟芝麻1.2斤、白砂糖1斤、麦芽糖3两、猪油2两

      做法:

      1、锅子一只,倒入白砂糖和麦芽糖,加少量水(*白砂糖高为宜),进行熬制;

      2、待锅内砂糖粒子烧化,水分基本蒸发,糖浆烧得较稠时,可用一根筷子挑起一点糖浆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碗中;

      灶糖是我国传统特产,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柔韧黏滑,冻后酥脆,儿童特别喜食。

      芝麻糖简称麻糖,是饴糖加炒熟的芝麻制成,也是我国民间传统糖果。

      灶糖和芝麻糖制作方法简易,最适宜农家生产,原料可就地取材,节约成本,效益可观,是农村一项致富门路。

      1、灶糖制作。将饴糖加热浓缩,达到波美45℃左右,稍降温后倒在光滑的面板上,每块2-2点5公斤左右。然后进行反复拉抻。烧一盆开水产生蒸汽,在蒸汽上拉抻以免糖冷却变硬。大约反复拉抻100余次,直至糖的颜色变成白色为止。最好拉成3厘米粗、10厘米长的糖棒,即为成品,冷却后即可上市。农村灶糖作坊拉灶糖可在锅沿边竖立一个木桩,锅中烧开水,将饴糖绕在木桩上反复拉抻,比较省力。

      2、芝麻糖制作。将已熬好的饴糖趁热倒在炒熟的芝麻上。10公斤芝麻加饴糖3-4公斤,在面板上混合,像揉面团一样反复揉和,使之拌和均匀。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厚1-1点5厘米的薄片,要求厚度一致,用刀切成长10厘米、宽1厘米左右的小片,即可上市出售。

    [阅读全文]...

2022-04-19 16:18:06
  • 含有吃字的古诗词 带吃字的诗词名句

  •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格言联璧·持躬类》

    过头饭好吃,过头话难听!——《增广贤文·下集》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随园诗话·卷十三》

    吃一分亏,受无量福。——《警世通言·卷三》

    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围炉夜话·第五四则》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围炉夜话·第五四则》

    宁看贼挨打,不看贼吃耍。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喻世明言·卷三十八》

    穷不过讨吃,怕不过杀头。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红楼梦·第十六回》

    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吃一堑,长一智。

    吃不了兜着走——《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水浒传·第十回》

    吃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念奴娇·鸟儿问答》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醒世恒言·卷三》

    夜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笑林广记·讥刺部》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猪肉颂》

    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和尚多了没水吃。

    冷饭好吃,冷语难受。

    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

    吃了河豚,百样无味。——《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兔儿不吃窝边草。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醒世恒言·卷二十七》

    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佚名《闯王》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明贤集·四言集》

    一年吃蛇咬,三年怕草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管山吃山,管水吃水。——《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杜甫《绝句四首》

    不吃一堑,不长一智。

    不会吃烟费火草,不会说话逗人恼。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穿衣三分寒,吃饭七成饱。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好马不吃回头草。

    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君子不吃无名之食。

    老鹰不吃窝下食。

    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张雨《湖州竹枝词》

    [阅读全文]...

2022-01-19 02:47:55
  • 端午节吃粽子经典古诗词

  • 粽子,端午节,经典
  •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您绝对不会忘记的端午节古诗是那一句呢?下面的内容是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吃粽子经典古诗词,但愿对您的学*工作带来帮助。

    端午节吃粽子经典古诗词【篇一】

    1.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2.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3.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小重山・端午]

    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6.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8.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9.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10.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宋·胡仲弓《端午》

    11.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3.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14.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1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经典古诗词【篇二】

    1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17.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18.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19.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2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21.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22.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出处: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23.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出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2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2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7.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28.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9.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0.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想信您读完端午节吃粽子经典古诗词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ju.51tietu.net小编推出了专题端午节古诗词,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1-11-26 08:43:49
  • 咏茶古诗词

  •   在我国,茶文化是源远流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咏茶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茶古诗词

      001.题朱丹《逸竹壶》

      霞染云裁逸竹壶,新篁一撇醉相扶。[注]

      紫烟撩破知三昧,山径迷僧问有无。

      注:逸竹壶为宜兴龙溪女朱丹所制。

      002.

      闻言有木似佳人,隐在蓬莱待玉轮。

      一赋风流思鲍女,暮吟朝醉惹芳唇。[注]

      注:鲍女,南朝著名女诗人鲍令晖(即鲍照之妹),作《香茗赋》而有时名。

      003.

      细浪百壶鱼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

      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注]

      注:赵州茶客,即是唐代赵州临济禅院的.从谂禅师,以“吃茶去”口头禅而名于世,时称之为“赵州茶”。

      004.

      独依山舍爱烟霞,醒睡行时忘绿芽。

      紫笋缘无三片叶,化来一片种僧家。[注]

      注:事见钱易《南部新书》。其文曰:“陆鸿渐《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鸿渐者陆羽也。

      005.

      社寒梦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诗少些。[注]

      便与清风同一住,梅花带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诗仅四首而已,可谓少之又少矣。

      006.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岚、听雨轩主、轩辕令主四诗友

      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

      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注]

      注:《宋史·隐逸传·陈抟》记云:抟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二十余年日仅饮酒数杯。

      007.

      一衣一水一壶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钵破浑然终未解,带将梦里问樱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异。

      008.

      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1]

      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2]

      注[1]:茶似鹰嘴故称为鹰嘴芽。[2]:七碗茶典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009.

      世事沉浮似日斜,凭窗闲坐对烟霞。

      独邀草木人来去,也学苍生唤翠花。[注]

      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间俗语耳,借此一用。

      010.

      九嶷岚翠锁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

      春月春风春水远,潇湘托梦寄芳唇。

      注:客从湘来,持茶以赠,虽非极茗,然云间滋味亦蓦然在口也。

      咏茶古诗词

      001.《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阅读全文]...

2022-02-09 08:37:43
  •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 个性,签名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签名古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2、漠思回首,明月当头,只是晚风不识愁,无语寄风流。

    13、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5、且恁红妆千裳,也不敌汝独饮觞。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那道伤疤谁的旧伤疤,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9、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此一时,彼一时,欲说喜欢,却又茫然。

    23、月中相思人,杯里断肠魂,离恨昨日梦,无言难回绵!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7、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8、梦不瞒忧,酒难湔泪,愁来无计相回避。蕙炉香袅断肠纹,倩魂摇曳风灯里。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6、燃尽梧桐诉殇离,我随花逝忆初景。爱上红豆绵相思,你若似水载花否?

    37、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红楼隔雨相望冷,竹帛飘灯独自归。

    38、豆蔻年华,藐视心跳,乱了思绪画离骚。

    39、终是谁使弦断,花浇肩头,恍惚迷离。

    4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1、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42、花蝶围花蜂,花蜂不知情。但愿天长久,陪你到永久。

    4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4、嫣然一笑,不饮三杯,怎知伊那桃李兮!

    4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6、鸳鸯枕上梦相异,龙凤被中心相离。了却前世今生事,娶得天涯陌路人。

    4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4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

    [阅读全文]...

2022-04-02 12:10:33
  •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 立秋,经典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1-12-25 04:14:42
  • 效古诗古诗词

  •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

    [阅读全文]...

2022-04-19 09:59:19
吃灶糖的古诗词 - 句子
吃灶糖的古诗词 - 语录
吃灶糖的古诗词 - 说说
吃灶糖的古诗词 - 名言
吃灶糖的古诗词 - 诗词
吃灶糖的古诗词 - 祝福
吃灶糖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