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

关于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76) 说说(589) 名言(1) 诗词(3k+) 祝福(67) 心语(5)

  • 古诗渔歌子的诗意(渔歌子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 诗意,创作
  •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古词今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注释解说: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5)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6)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品鉴鉴赏: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区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阅读全文]...

2022-06-01 19:37:39
  • 渔歌子古诗的意思(渔歌子的注释和诗意)

  • 诗意
  • 渔歌子

    张志和

    xīsàishānqiánbáilùfēi 西塞山前白鹭飞,

    táohuāliúshuǐguìyúféi 桃花流水鳜鱼肥。

    qīngruòlì lǜsuōyī 青箬笠,绿蓑衣,

    xiéfēngxìyǔbùxūguī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背景

    张志和(约730-约810),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注词释义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古诗今译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融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阅读全文]...

2022-07-13 12:26:38
  • 渔歌子的诗意

  • 诗意
  •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

      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

      披着绿色的蓑衣,

      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1、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韵,以张氏此调最为着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2、西塞山:浙江湖州。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6、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7、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8、不须:不一定要。

      赏析: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地起风波也。

    [阅读全文]...

2022-03-12 18:44:52
  • 渔歌子古诗鉴赏

  • 文学
  • 渔歌子古诗鉴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渔歌子古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 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 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 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鉴赏】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叶梦得《岩下放言》)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地起风波也。

    [阅读全文]...

2022-01-02 01:46:41
  • 渔歌子古诗带拼音译文(渔歌子古诗教案)

  • 《渔歌子》,又名《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入“黄钟宫”。原为单调廿七字,四*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渔歌子·浪花有意千重雪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诗歌不长,短短27个字,勾勒出了渔父的舒适的令人羡慕的生活。不知道曾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在位时是否也曾羡慕过渔父的悠闲自得的生活!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五代】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在春风中摇起一叶小舟,春江垂钓。远处的小岛上开满了春花,身边则是满满的一坛美酒,四个一字连冠下来,一气呵成,不仅不觉重复,反而*添了悠然轻快的气氛,可见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在这样的万顷波中垂钓,真可称得上自由二字。

    渔歌子·钓得鳊鱼环卖钱

    【明】刘基

    钓得鳊鱼环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

    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雪满船。

    得鱼举酒看天,渔翁疏放兀傲之态可掬,这也是诗人自己心态的写照。刘基早年对社会黑暗的不满,晚年对统治者高压的畏惧,使他看透官场的污浊,希望早日得解脱,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渔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此词上片写景,词中描绘出一幅潇湘秋月,小艇垂纶欲归图。下片写人情,词中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自在自乐的隐居生活。这首词写景*淡,不事雕琢,明白如话。

    渔歌子·柳如眉

    【五代】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这首词写少妇闺情。上片描写女主人公的容貌,以及她梦醒后的所见所闻;下片女主人公追叙与少年郎分别时依恋的情状,抒写离愁别恨。

    渔歌子·柳垂丝

    【五代】李珣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这首《渔歌子》乃记游之作,有景致,有情趣,令人神往。暮春天气,楚江*,垂柳轻拂,袅娜多姿,一树树鲜花,姹紫艳红,芳香四溢,沁人肺腑,更有莺歌燕舞,生机盎然,好一派明媚春光。

    渔歌子·楚山青

    【五代】李珣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这首词写处士的生涯与心怀。全词淡淡写景,缓缓抒情,风骨俊逸潇洒,态度旷达超拔,语言清新流利,文笔洒脱豪放,无不洋溢着一种“清胜”之美。

    渔歌子·泛流萤

    【五代】孙光宪

    [阅读全文]...

2022-07-29 07:35:57
  • 关于渔歌子的古诗简析

  •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关于渔歌子的简析]

    [阅读全文]...

2022-06-15 20:56:51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唐诗翻译赏析

  • 唐诗,古诗文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唐诗翻译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唐诗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唐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前言】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箬,一种竹子。

      6、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7、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8、归:在文中是指回朝廷。

      9、不须:不一定要。

      10、斜风:微风。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赏析】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阅读全文]...

2022-03-12 06:23:48
  • 嫦娥的古诗意思简单(嫦娥这首古诗的诗意)

  • 简单,诗意
  • 李商隐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诗人,我们读其他人的诗,往往需要去了解一下诗人的经历,但李商隐不用,他能给人直觉上的感受,可是如果你不了解他的生*,读他的诗又会觉得晦涩难懂,因为他与生俱来的悲哀,是随着人生经历不断写进诗中的,他又很喜欢用用神话典故作诗,显得虚无缥缈,因此,李商隐总能用短短几句诗,就创造出很奇妙的意境。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别看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不过28字,字面意思浅白易懂,但历来文人对此诗的诠释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思念某人、也有说是讽女冠(女道士)、还有说是暗指陷入党争、清朝纪晓岚说悼亡,总之不是单纯写女神嫦娥,肯定有某种寓托,可算得上是李商隐“晦涩难懂”的代表作了。

    “云母屏风烛影深”,云母是一种矿石,古人认为云母是云之根,所以叫“云母”,这种矿石可以磨成半透明用以装饰屏风,既透光又隐蔽。用云母装饰的屏风,不只是精美,还有“烛影”在屏风之后,你能透光看到烛影摇曳,却又看不到屏风后面之人,有一种幽深感。

    “长河渐落晓星沉”,长河就是银河,晓星就是启明星,不是说银河落了,晓星沉了,而是天慢慢地亮了起来,银河就渐渐消失看不见了,直到天大亮,最亮的启明星也不见了。蜡烛未灭,说明人未入眠,屏风烛影、长河晓星,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这就很妙,你看他没有任何直接对人的描写,通过室内屏风烛影、室外长河晓星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就把人物孤独清冷、寂寞难耐的思绪烘托出来了,写的是人物“身”之寂寞。

    “嫦娥应悔偷灵药”,既然一夜未睡,她在想什么呢?看着银河、晓星、孤月,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嫦娥,你说成仙多好啊,长生不死,可你想想,嫦娥背叛了后羿,一个人独自成仙住在广寒宫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人情冷暖,她的长生不死是被寂寞和独孤包围的。

    “碧海青天夜夜心”,下有无际碧海,上有无边青天,嫦娥的孤独寂寞,夜复一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人可以诉说,所以李商隐才说“应悔”,早知这月宫中如此孤寂,当初何必偷灵药呢。

    整首诗4句,首句写室内情形、次句写室外之景、三句写嫦娥、四句抒情,前两句写主人公清冷难眠,是身之寂寞,后两句写嫦娥永恒孤独,自然引出“偷灵药”的悔恨,是心之寂寞,又触发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李商隐的寂寞心,也包含在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中。*解读众说纷纭,无论是讽女冠也好、思念某人也好、暗指仕途也罢,李商隐不过是借嫦娥掩饰,说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阅读全文]...

2022-02-27 20:27:02
  • 元日古诗的意思翻译简单(古诗元日王安石的诗意)

  • 简单,诗意
  • 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大家都知道是写春节的,他写得很具体,抓住了古人过年时热闹、欢乐和除旧布新的景象,给我们现代人了解古人过年,了解年节的历史风俗,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的题目叫元日,就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也是指代的新年。诗的大概意思是,爆竹声声辞旧岁,除夕夜家家户户烤着炉火,点着长明灯,直至迎来新年的太阳,人们畅饮屠苏酒,欢快地换上新的桃符。

    王安石这首诗是绝句,四句诗一共写了四件事情,可以说这些事情就是当时过年的细节,就是过年的特色。这四件事作为春节的主要文化*俗,它一直被传承了下来,可以说到现在也只有细微的变化。

    第一件事是爆竹

    过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火药,没有纸张。即使到宋朝有了这些,那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古人是燃烧的竹子,让竹节爆裂发出响声。

    因为燃爆竹子既有火光,也有巨大的响声,这样既显得热闹,威武霸气,又有震慑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相信这爆竹可以驱除猛兽,规避鬼祟*。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明了纸张和火药,后来才有了鞭炮火花,这个除夕夜和元日早起开门燃放爆竹的*俗就一直保持了下来,甚至连除夕夜点长明灯也要放鞭炮。

    第二件事是饮屠苏酒

    古人过年阖家饮屠苏酒成了一种风俗,因为屠苏酒是药酒,它能祛风散寒、预防瘟疫传染病。我们现在过年也在饮酒,但那不是屠苏酒。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居环境进步了,对药酒没有那么依赖了。

    现在大多是高楼大厦,即使是底层也是水泥地面隔湿,而古人多是草房茅舍,不只是容易得风湿痹热,而且还可能遭受虫叮蛇咬,这样患病率就比较高。

    相传屠苏酒是汉朝的名医华佗所发明,其主要由防风、乌头等十几味中药在酒中泡制而成。后来经过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的改进而世代相传下来。王安石是宋朝人,可见宋朝还是在喝屠苏酒的。

    第三件事是点长明灯

    诗中说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既是指的初一早晨开门就沐浴着新春的阳光,也是指的除夕夜耀眼明亮的灯火。古代没有电灯,*时夜晚是漆黑的。只有这个大年夜才是灯火辉煌,如同白昼。

    古代除夕夜是要点长明灯的,有蜡烛的用蜡烛,如果没有蜡烛,就是用的油灯。油灯灌好油,放在灯擎上,彻夜照明,不要人为地去吹灭,让它自然而然地油干灯息,叫做圆灯。

    还有就是除夕夜要生火,一家人要围炉夜坐,要通宵达旦地守岁。而这种火烧得越旺越好,它象征着新的一年一家人生活甜甜蜜蜜,日子红红火火。

    第四件事就是换桃符

    桃符就是在桃木板上刻画和粘贴图案文字,过年时以旧换新,挂在大门两边。汉朝以前图案上大多是神荼和郁垒二神,后来才慢慢演变成钟馗、关公、财神以及各种图案和吉祥祝福语等。

    这桃符原本是驱秽辟邪的,到了宋朝初期就形成了春联,变成了一种新年的愿望和祝福语。最早的一副春联相传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到了明朝春联就大普及了,几乎家家户户新年都要粘贴对联。今天我们读王安石的《元日》,宋朝那个时候是用的桃符。虽然那时已经发明了纸张,但可能纸张成本高,还没有普及,另外桃符的作用也还没有从迷信中摆脱出来。

    王安石写《元日》,表面上看是通过爆竹、屠苏酒、灯火和桃符这四件事,来写新年的热烈欢快的气氛。实际上他当时推行变法,写新年就是在写新法,表达的是一种对新法顺利实施和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的欣喜之情。

    诗人王安石处在宋朝,诗中所写的年节,所写的四件事,虽然和现在有些不同,但是那是当时社会文明程度所决定的。我们今天过春节虽然进步了很多,但是其中的主要元素还是从那里传承演化而来的。

    [阅读全文]...

2022-03-19 01:35:30
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 - 句子
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 - 语录
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 - 说说
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 - 名言
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 - 诗词
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 - 祝福
渔歌子古诗的诗意简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