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青草的古诗

关于写青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青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青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青草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9) 语录(4k+) 说说(2) 名言(665) 诗词(234) 祝福(1k+) 心语(61)

  • 关于青草的诗句

  • 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白居易《闲游即事》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杜甫《宿青草湖》

    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杜甫《寄薛三郎中(据)》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乐·村居》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马致远《南吕·四块玉·天台路采药》

    曲水池边青草岸,春风林下落花杯。 ——薛能《寒食日曲江》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张志和《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

    寒食青草多,薄暮烟冥冥。——纳兰容若《拟古·予生未三十》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白居易《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瘴云拂地黄梅雨,明月满帆青草湖。——元稹《送友封二首》

    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韩偓《赠湖南李思齐处士》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巴子城头青草暮》

    青青草,迷路陌。——周邦彦《应天长·条风布暖》

    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唐寅《落花诗》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唐寅《落花诗》

    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王沂孙《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冬游见清浅,春望多洲沚.云锦远沙明,风烟青草靡。——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坐爱青草上,意含沧海滨。——孟郊《送淡公》

    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寒山《诗三百三首》

    足间青草生,顶上红尘堕。——寒山《诗三百三首》

    行*草合,入塞红尘起。——寒山《诗三百三首》

    世传姬死横中道,怨魄悲魂化青草。——舒岳祥《虞美人草·咸阳一炎烧天戏》

    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跂足随牦牛。——杜甫《锦树行》

    长夏居闲门不开,绕门青草绝尘埃。——韩偓《午寝梦江外兄弟》

    出门莽莽无所适,青草门前少行客。——苏泂《书怀》

    青草有衰歇,远行无期程。——释文珦《悠悠万里行》

    此间青草更远,不唯空绕汀洲。——韩偓《六言三首》

    青青草色绿,终是待王孙。——皇甫冉《答张諲、刘方*兼呈贺兰广》

    百子池头青草生,长信宫中紫苔集。——李梦阳《明星篇》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姜夔《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僧寺庭空半紫苔,侯家宅废皆青草。——高启《约诸君游范园看杏花》

    楚乡原野长青草,泽国风云只薄寒。——张耒《冬日书事》

    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

    嗟予衰病不及时,出见池园半青草。——蔡襄《寒食梨花小饮》

    三径出稀青草合,双眸望久墨花侵。——魏野《酬和提刑王国博见寄兼谢惠竹簟》

    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朱庆馀《送人下第归》

    武昌城外野坡前,白骨谁怜葬青草。——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朱翌《宣城书怀》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许浑《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李端《鲜于少府宅看花》

    池涵青草色,山带白云阴。——储光羲《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

    若以天眼观,青草生蛾眉。——袁宏道《秦中杂咏·其二》

    六街烟花净如扫,千年古血生青草。——李德《十二月乐章》

    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韩愈《游城南十六首·题韦氏庄》

    [阅读全文]...

2022-01-17 08:22:49
  • 描写春天青草的诗句

  • 春天,写景
  • 1、漠漠绵绵几多思,无言领得春风意。花裁小锦绣晴空,叶抽碧簟铺*地。含芳吊影争芬敷,绕云恨起山蘼芜。离人不忍到此处,泪娥滴尽双真珠。——庄南杰《春草歌》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无人种春草,随意发芳丛。绿遍郊原外,青回远*中。幂烟粘落絮,和雨衬残红。不解王孙去,凄凄对晚风。——陈氏《春草》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烟柳蒙蒙鹊做巢,青青弱草带斜桥,莺声多在杏花梢。——吕渭老《浣溪沙》

    8、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王维《杂诗》

    9、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转清商。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10、随梦入池塘,无心在金谷。青风自年年,吹遍天涯绿。——唐彦谦《春草》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12、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7、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18、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张旭《春草》

    19、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20、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欧阳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2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2、花落江堤蔟暖烟,雨余草色远相连。香轮莫辗青青破,留与愁人一醉眠。——郑谷《曲江春草》

    2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乐·村居》

    2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

    26、年年匝地自生春,染出罗裙色更新。回首旧游南浦路,冷烟凄雨正愁人。——童轩《春草》

    2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莺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2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9、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锡《春词》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3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32、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晏几道《蝶恋花·碧草池塘春又晚》

    3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东风到咸阳,吹起原上草。偶然出门去,迷却*陵道。此处断人肠,得似江南好。——殷奎《春草》

    35、又渡溵江二月时,淮阳东下思依依。丘园寂寞生春草,城阙荒凉对落晖。去国十年初避乱,投荒万里正思归。临歧却羡春来雁,乱逐东风向北飞。——术虎邃《睢阳道中》

    36、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曹松《春草》

    3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3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9、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40、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阅读全文]...

2022-04-25 05:16:29
  • 题龙阳县青草湖阅读答案

  • 阅读,写作
  • 题龙阳县青草湖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题龙阳县青草湖阅读答案,希望有所帮助!

      阅读原文: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阅读试题:

      (1)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4分)

      (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阅读答案:

      (1)答案:本诗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如开头一句用一“老”字,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并想象到美丽的湘君竟一夜间愁成了满头白发。后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也有了体积压在船上,也压在星河之上。所以有太白遗风。(本题从表达技巧方面答题,答出夸张拟人手法和丰富的想象联想得1分,具体展开,首句“老”字分析1分,次句想象湘君愁白了头1分,三四句醉后想象畅游银河1分。)

      (2)答案:不矛盾。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的。(表明态度1分,反面衬托1分,最后表述2分。)

      附注:赏析

      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唯一的传世之作。关于这位作者,历史上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然而,就是这一首他唯一的传世之作,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了他。借助于这样的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读者所能体悟到的,则是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画象,读过之后,诗人的精神风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再看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觉,渐渐地渗入了诗人的梦乡。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的。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古代关于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笔调轻灵,无一笔粘着,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而并不拘守于形貌之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拔俗。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颖独特,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阅读全文]...

2022-02-09 22:18:07
  • 用溪上青青草写个比喻句

  • 经典
  • 1、小溪像一条欢乐的丝带,流淌着伸向远方

    2、小溪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绿的树红的花蓝的天白的云

    3、小溪快速地流淌着,就像是一条从远处飘来的绸带

    4、溪水很静,静得就像一面镜子;溪水很绿,绿得就好像一块碧玉溪边的杨柳树摆动着婀娜多姿的身姿,甩着光滑翠绿的长发,正对着镜子”欣赏着自己的美丽呢

    5、远处有一条小河弯弯的像眉毛

    6、每到春天,河水底部,像一面大镜子每天洗衣服,有的还不时看船头,搅拌搅拌我额头上的刘海易建联!如何一个人在那里还照镜子吗?我走*它,哦!原来是柳树,柳条编织!

    7、小溪像一条透明的丝绸带子慢慢地流淌着

    8、冬天的溪水涸尽,溪底堆满石子,仿佛这溪新生下的大大小小的一窝卵

    9、小溪晶莹碧透,像是一条飘动的绿绸

    10、远处有一条小河弯弯的像月亮

    11、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迷人的小溪,它是那么的美,像一条五彩缤纷的绸带,又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漂亮姑娘

    12、春风像太阳一般,照进我们的心里

    13、溪水如一条银白色的细蛇,在草丛间蜿蜒

    14、秋天的风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家

    15、小溪在阳光映照下,犹如一条细长的闪亮的带子

    16、小溪如一曲富有光泽和悦耳动听的歌,一直流到远远的大海里去

    17、晶莹的溪水像一条剔透的银练在脚下抖动翻滚

    18、小溪水悠哉悠哉地流着,叮咚”作响,弹唱着欢畅的乐曲

    19、小溪像飞出去的子弹一样不停的流淌着

    20、小溪一路上轻松地迈着步伐,它想见见更为广阔的小河

    21、神秘的影子朦胧,银表面的不稳定,像一个银色的鱼整个湖像一面镜子,像一个完美的白玉,有点像宝石长丝绸,风一吹,波光粼粼

    22、远处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的像条蛇

    23、小溪像调皮的孩子,唱着歌儿向前奔跑

    24、微风水层涟漪,如同一个浮动的银色鳞片,渔民的女孩就像一个巧手编织网…啊,在我心中,我的家乡是一个最美丽的河

    25、小溪就像一条缀满闪光宝石的飘带,深深扎在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

    26、夜已经很静了,凉飕飕的小风,一股儿一股儿地从支开的窗子上吹进来那风,带着露水的潮气,也带着麦熟的香味儿,吹在庄稼人的心坎上,比含着一块冰糖还甜呀!

    27、清清的溪水像个淘气的孩子,欢快的跑着跳着,还唱着歌

    28、夏天,温暖的阳光洒在了溪底的沙石上,一闪一闪的,似乎是一颗颗小星星在不停的向我眨眼睛呢!

    29、秋天,小溪像一个害羞的小泵娘,慢慢的流淌着,枫叶飘到小溪上,像一只小小懂得船儿,又像是一个游子对家乡的寄托和思念

    30、春天的风,是轻柔的,像一双柔嫩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慢慢的在你的脸上划过,掺着桃花的香气,和着太阳的气息,给人以暖的感觉,舒适极了

    31、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小溪是沿着小道,穿过草丛,来到柳树旁边小溪的形状像一条可爱的海豚它的长约米,小溪的中间有一座弧形的石头桥,每次我都穿过石头桥到儿童游乐场

    32、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向大海奔去,一路上蹦蹦跳跳的路过的人见了,俯下头来喝水恩,真甜!”

    33、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环绕着背靠雪山的丽江古镇淙淙流淌溪的两边,种着几株春意盎然的垂柳,那长长的翠绿的柳梢儿,随风起舞着,婀娜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轻柔

    34、清清的溪水潺潺的流着,像仙女身上美丽的飘带她七弯八拐地在大沙滩上像蛇一样哧哧溜溜地寻找什么小溪的水花和沙纹搓揉出一些细碎的呢喃

    35、清晨,阳光镀上的流层金惠;晚上彩霞河上覆盖一层描写河水的比喻句;晚上,月亮像一个银船在河里

    36、静静的山谷里一条锦缎似的小溪静静地流淌

    37、小溪从两山之间的小谷之中流出来,落在一块天然岩石的峭壁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当她溅落在石块上的时候,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大滩水银,受了一种奇妙的压力,变成细细的水花

    38、秋天的风吹醒了桂花树一簇簇银白色的电影的桂花像一个个球形的香水瓶,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向昆虫朋友们发出秋天的邀请

    39、溪水的声音,是那么的清脆悦耳,那么的婉转动听溪水里的石子,是五彩斑斓,各具风韵的,还时不时的能看见活蹦乱跳的小鱼农村的孩子,经常赤着脚丫下水玩呢!

    [阅读全文]...

2022-03-01 02:14:50
  •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全诗

  •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全诗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这两句是说,我像颜回那样,身居陋巷,生活贫困,*日无人来往,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庾君楼离我太远了,如隔着碧山多重,我哪能去得了。连用典故,抒*怀,说明诗人为未能参加宴会有不满情绪。深、迥、遍、多四字用得很有分量。

      出自许浑《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箫管筵间列翠蛾,玉杯金液耀金波。

      池边雨过飘帷幕,海上风来动绮罗。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甘心不及同年友,卧听行云一曲歌。

      注

      ①颜子巷:指颜回居住的陋巷。诗人自比为贫困之颜回。

      ②庾君楼:即庾楼。此处指州中之宴会。

      ③迥:远。

      原诗是一首七律。从诗意看,当为诗人病居润州或任润州司马时的作品。诗中有“甘心不及同年友”之句,说明诗人未能参加宴会。

    [阅读全文]...

2022-04-03 13:21:57
  • 《草》白居易古诗

  • 《草》白居易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白居易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阅读全文]...

2022-06-23 00:01:57
  • 古诗草

  •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阅读全文]...

2022-06-16 04:09:21
写青草的古诗 - 句子
写青草的古诗 - 语录
写青草的古诗 - 说说
写青草的古诗 - 名言
写青草的古诗 - 诗词
写青草的古诗 - 祝福
写青草的古诗 - 心语